導航:首頁 > 院線電影 > 電影城發者

電影城發者

發布時間:2022-07-22 12:27:48

❶ 橫店的建造者是誰橫店建造原由

不是一個人,而是一批人,如徐文榮、謝晉、殷旭,可能還有徐文榮之父。總設計師是張先春先生。

關於橫店的建造原由:

1996年,謝晉要拍電影《鴉片戰爭》,為香港回歸獻禮,北京電影製片廠的美工張先春跟他各地選景。先到了廣州,這個改革開放最前沿的城市已是高樓林立,沒選到;謝晉原籍浙江,聽說過東陽的盧宅,來到這里看中了,定了兩廣總督府在此。

陪同謝晉的有一位是橫店宣傳部長,硬是拉他來看橫店文化村裡的兩棟老房子。張先春對記者說,當時東陽到橫店的18公里都是土路,山很荒涼,這里只是個靠工業發展起來的小鎮,地圖上都找不到,他們覺得很失望,但徐文榮滿腔熱情,他直覺香港回歸是大事,電影一定轟動。

那時謝晉也有困難,他已從上影廠退休,片子靠民間資本運作,資金緊張,徐文榮承諾自己投資為劇組造廣州街,3個月就建成。第一天徐文榮和他們簽了協議,第二天看現場,第三天就炸掉了三座山。張先春監督設計了那麼多影視基地,這樣的速度還真是史無前例。於是,橫店影城建立。

(1)電影城發者擴展閱讀:

橫店的歷史發展:

橫店,這個曾名不見經傳的小鎮,隨著橫店影視城影視文化、旅遊產品的不斷升級開發,從單一「影視基地」向影視主題旅遊公園的戰略轉變。

1996年為拍攝獻禮巨片《鴉片戰爭》建造了第一個影視拍攝基地-廣州街景區。

1997年為拍攝歷史巨片《荊軻刺秦王》建造秦王宮景區。

1998年建成香港街、清明上河圖、明清宮苑景區。

1999年建成江南水鄉景區,承辦首屆「中國農民旅遊節」。

2000年為吸引更多的海內外劇組前來橫店影視城拍攝,橫店影視城所有場景對影視拍攝免收場租,國家旅遊局創建優秀旅遊城市檢查團來到橫店,國家旅遊局局長為橫店題詞:「中國農民旅遊城」,相繼建成兩座超大型的現代化攝影棚。

2001年整合橫店集團屬下所有影視拍攝基地、星級賓館和影視拍攝、旅遊接待服務相關的20餘家企業為橫店集團浙江影視旅業有限公司。

2001年橫店影視旅遊初見成效,遊客量較上年翻一番,張藝謀電影《英雄》在秦王宮景區拍攝。成立影視管理中心,統一管理運營制景、道具、服裝、化妝、車輛、設備租賃、演員隊伍等配套服務,成為國內影視拍攝基地中管理和服務最規范者之一。

整合各景區營銷隊伍,成立統一的旅遊營銷公司,此舉為業內首創,營銷體制的創新為遊客量的大幅上升准備了條件。

2002年相繼建成了12個影視拍攝基地,開發了浦江神麗峽等三個自然風景區。

2003年橫店集團浙江影視旅業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浙江橫店影視城有限公司,演員公會成立,為業余演員提供大量演出機會。注冊演員達數千名,當年出鏡群眾演員和特約演員即達近70000人次。

2004年橫店被國家廣電總局批准為中國唯一的國家級影視產業發展基地—-浙江橫店影視產業實驗區正式掛牌。並舉辦「第八屆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和「2004年中國橫店影視博覽會」。

2004年陳凱歌電影《無極》在秦王宮景區盛大開機拍攝。

2005年,從1996年至2005年共接待劇組300多個,共拍攝影視劇近萬部(集),2005年接待遊客超過300萬人次。

2010年,橫店影視城入駐華北地區最大的購物品牌渠道——山西同至人購物中心。

2011年6月28日,中國旅遊行業第一份「中國旅遊百強景區」發布,橫店影視城以2010年旅遊接待841萬人次的成績高居「中國旅遊百強景區」排行榜第四位。

2012年6月底,投資3500多萬元的大型全息多媒體真人秀節目《游龍戲鳳》,在橫店清明上河圖景區亮相。

2012年7月21日,經過精心策劃的第六版《夢幻太極》推出。

2012年8月28日浙江省郵票局、浙江省電影家協會、橫店影視城聯合推出了《中國電影誕生一百周年》個性化紀念郵票。橫店影視城個性化紀念郵票小版票以及橫店影視城郵資明信片、首日紀念封等。

橫店影視城個性化紀念郵票小版票每版8枚,橫店影視城郵資明信片每套12張。小版票與郵資明信片圖案均選取了橫店影視城富有代表性的景點為內容。

2012年12月橫店影視城遊客接待量突破1177萬刷新歷史紀錄。

2013年04月投資1個多億,秦王宮景區4D乘騎體驗項目《龍帝驚臨》和明清宮苑景區大型歌舞秀《紫禁大典》演出正式推出;同月,夢幻谷景區新的游樂設施——摩天輪等震撼亮相。

2015年,橫店影視文化產業實驗區入區企業累計達638家、工作室242家。[2]

2016年是橫店影視城創建20周年,20年來,橫店已成為中國影視文化產業的代表符號,已累計接待影視劇組1700多個,接待遊客超1億人次。[3]截至2017年,已累計2155個中外影視作品在橫店拍攝。

❷ 電影的製片方、出品方和發行方都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分別負責什麼

1,電影的製片方:影片的投資人或能夠拉來贊助的人。

影片的商業屬性,決定了製片人是一部片子的主宰,有權決定拍攝影片的一切事務,包括投拍什麼樣的劇本,聘請導演、攝影師、演員和派出影片監制代表它管理攝制資金,審核拍攝經費並控制拍片的全過程。影片完成後,製片人還要進行影片的洗印,向市場進行宣傳和推銷。 製片人一般指電影公司的老闆或資方代理人。

2,出品人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類似的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比如說票房情況、受歡迎程度、續集的可能性等),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們就找到所屬的電影集團投資製片人及相關人員,開始選導演、劇本、演員、贊助商等。

出品人一般是主要出資方的法定代表人或對影片銷售有幫助的影視界大腕人物。出品人是整個影片的靈魂人物,決定影片的風格、種類及市場走向。

3,發行方去做拷貝、申請密鑰、排檔期、把拷貝寄發影院、做宣傳、購買廣告、談判分帳比例、跟院線簽合同(雖然這一部分很多是中數代簽)。還有體力活,放幾十號人去全國各地的影城做活動、做宣傳、定影城的廣告位、盯排場、做監票等等。

(2)電影城發者擴展閱讀:

電影是人類知道其確切產生時間和成長歷程的藝術,是20世紀以來發展迅速、影響巨大的媒體,是政治、經濟、文化三位一體的創意產業。從19世紀末開始,法國、美國及其他地區的電影發明家們相繼發明了能摹擬人的眼睛和耳朵的光聲記錄和還原的技術和機器,這種電影技術從一誕生,就被企業家發展成為電影生意,被政治家發展成為意識形態,被藝術家發展成為電影藝術,被研究者發展成為電影理論。一部電影發展史同時也是電影人探索電影規律的歷史。

商人首先看出電影是一項有利可圖的發明,迅速建立了最初的電影公司。到20世紀早期,電影公司集中資金建立製片基地,購買昂貴的製作設備,籌資進行故事片的生產,依靠大量觀眾集體買票觀影來牟利。這就形成商業電影生產與銷售模式的雛形。梅里愛的明星影片公司、愛迪生托拉斯和比沃格拉夫托拉斯是早期電影公司的代表。

而電影語言及電影藝術的誕生和發展,與導演實踐和理論探索息息相關,最初西洋鏡雜耍的製作人是導演的雛形,隨著對電影表現方式和電影特性的探索,相繼出現了盧米埃爾兄弟、喬治·梅里愛、埃德溫·鮑特和格里菲斯等早期的電影藝術探索者,這些電影先驅拓展了電影語言和電影創意的可能性。早期的電影創作、電影經營和電影探索是三位一體的,此時,電影製作者同時也是電影語言的探索者,還是電影的經營者,是具有完備職能的電影人雛形。

❸ 城寨出來者的電影含義

《城寨出來者》的城寨指得九龍城寨,最近一部緬懷這個鳥地方的電影應該是周星馳《功夫》中的豬籠城寨。事實上應該有不少電影涉及到這個三不管的罪惡繁殖基地,被某些無知青年譽為「香港黑幫電影史詩」的《O記三合會檔案》中,阿豪和阿樂幼年生活的地方就是九龍城寨。但是《城寨出來者》的特別之處在於,片中的 九龍城寨是實景,不是搭出來的。1993年九龍城寨被蓋滿帶圈的「拆」字之後並真的清除完畢之前,最後一部有幸取實景拍攝的,是成龍的電影《重案組》。九龍城寨是一個圍城,九龍旺角以北有一條界限街,它將九龍半島橫向一分為二,街南部分稱九龍,街北為新界。界限街東街口通往啟德機場,啟德機場北面就是著名的中港英三不管的九龍城寨。當年簽訂割讓條約時,大清國聲明這一塊位於香港境內的土地仍屬於中國,但實際上清朝、國民黨時期和解放後,中國都未在此治理;英國雖不斷覬覦,都無法得 逞,漸漸的就成為無政府的賊窩。許多在香港犯了法的人就逃到這里,然後落地生根,所以九龍城寨基本上就是古龍小說中的「惡人谷」。1984年,中英兩國簽訂《中英聯合聲明》處理香港問題;1987年兩國共同決定清拆寨城,遷徙居民。到1993年,這個地方終於被和諧掉了。
從這樣的城寨出來的人會有怎樣的人生經歷與最終結局,這就是藍乃才的《城寨出來者》探討的話題。他給出的答案是:有且只有宿命性的悲劇。大弟和小弟的性格在童年時期已經鑄就,這直接決定了他們日後的人生軌跡,並走向毀滅的最終。很多年後我再次看到這部片子的時候,我才記起來原來這部電影我看過。雖然剩下的記憶殘缺不全,卻足以使我發現一個不大不小的秘密: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版本,是被和諧過的。難怪我事隔多年後看這部片子會覺得怪怪的,影片講述大弟和小弟童年生活的部分,不論是場面調度、攝影、表演均無懈可擊。蝦叔關海山出演大弟小弟的父親,混在城寨開一家麻將館,氣場仍然是強的很。但影片後半部分卻意外地發生了一些跳轉的不自然,很多地方有欲說還休的意思。一直到結尾,我才終於確認:哇,真的是太監。小弟染上毒癮後在色情場所表演真人秀為生,後遇到大弟羞憤自殺。大弟於是找大口青報仇,卻意外得知王龍威扮演的警官才是罪魁禍首。兩人正要火拚之時,警察群出現,為首一人對王龍威口稱:「我們執法者絕不容許有這種事情發生!對不起,我現在要拘捕你。」
下面呢?都說是太監了,下面當然沒了。事實上,最後大弟與王龍威的一場困獸之斗是全片的華彩之處。據說這一段運用手搖攝影,晃得極其玄乎。另外,全片暴力色情場景刪減無算,只因我們現在看到的,天映放出的這個版本是當時台灣和新加坡的公映版本,而不是當時香港觀眾享受的那一種。可見,和諧這回事並不是我天朝上國之專利。誰當權誰就可以讓百姓和諧,想讓你有多和諧就能讓你有多和諧。面對如此,縱然一拳可以打碎牆壁,你又能如何?

❹ 請問一部電影的「出品方」「投資方」「發行方」分別是什麼意思他們分別負責什麼

電影的出品方即投資方,主要是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發行方就是電影拍好了需要向市場上推廣和宣傳的,以下是出品方和發行方具體的介紹:

  1. 影片的投資方,又稱出品方。出品人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類似的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比如說票房情況、受歡迎程度、續集的可能性等),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們就找到所屬的電影集團投資製片人及相關人員,開始選導演、劇本、演員、贊助商等。這部電影的版權、相應收益、周邊權益等都歸投資方所有,最主要的是票房的分成也是歸投資方所有。

2.發行方的工作就是去做拷貝、申請密鑰、排檔期、把拷貝寄發影院、做宣傳、購買廣告、談判分帳比例、跟院線簽合同(雖然這一部分很多是中數代簽)。還有體力活,放幾十號人去全國各地的影城做活動、做宣傳、定影城的廣告位、盯排場、做監票等等。這些工作都是專業活,一邊製片公司不做(製片公司有發行業務的除外,當然大的製片公司現在都有發行業務)。發行方就做這些工作,賺票房分賬的錢,最後片子賣完了,投資方應得部分裡面,分一部分給發行方作為代理費。

聯合出品則是表示有多個出品人,出品人表示只有一個出品人。

出品和發行也是不一樣的,出品指的是電影的製作和投資,影片完成後,製片公司還要進行影片的洗印,向市場進行宣傳和推銷,發行指的是將影片推向市場的公司

一部電影的過程大概是:策劃-劇本-籌備-拍攝-後期-發行-上映。但其中過程中有很多重疊,比如發行有時候甚至從劇本或籌備就開始了。其中的XX方很多,大概在這幾個過程中,有的只是某個過程細分的工作單位。

拓展資料:一部電影還有重要的一個人物——製片人

製片人是代表出品人負責具體的電影、電視劇項目策劃、生產、發行等一系列經營活動的負責人,是影片生產的主持者、投資者或其代理人,是決定一個項目成敗的關鍵人物。從尋找適合的劇本開始,之後確認導演、主要的演員以及其他的工作人員,接著去找投資人或者電影公司哪裡尋找投資,隨後才能開始拍攝影視劇。發掘了劇本,對影視劇做了初步的構想,提供了影視劇開發和製作的環境和資源,甚至是選擇導演。因此,製片人保留有對影視劇的最後的審判權。

今天起,電影管理工作劃入中共中央宣傳部 - 中國電影網

❺ 簡述電影的起源和發展

起源

1872年的一天,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個酒店裡,斯坦福與科恩發生了激烈的爭執:馬奔跑時蹄子是否都著地?斯坦福認為奔跑的馬在躍起的瞬間四蹄是騰空的;科恩卻認為,馬奔跑時始終有一蹄著地。

爭執的結果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就採取了美國人慣用的方式打賭來解決。他們請來一位馴馬好手來做裁決,然而,這位裁判員也難以斷定誰是誰非。這很正常,因為單憑人的眼睛確實難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馬蹄是如何運動的。

裁判的好友——英國攝影師愛德華·麥布里奇(Edward Muybridge)知道了這件事後,表示可由他來試一試。他在跑道的一邊安置了24架照相機,排成一行,相機鏡頭都對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邊,他打了24個木樁,每根木樁上都繫上一根細繩,這些細繩橫穿跑道,分別繫到對面每架照相機快門上。

一切准備就緒後,麥布里奇牽來了一匹漂亮的駿馬,讓它從跑道一端飛奔到另一端。當跑馬經過這一區域時,依次把24極引線絆斷,24架照相機的快門也就依次被拉動而拍下了24張照片。麥布里奇把這些照片按先後順序剪接起來。

每相鄰的兩張照片動作差別很小,它們組成了一條連貫的照片帶。裁判根據這組照片,終於看出馬在奔跑時,所有蹄子都騰空。按理說,故事到此就應結束了,但這場打賭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卻引起了人們很大的興趣。麥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們出示那條錄有奔馬形象的照片帶。

一次,有人無意識地快速牽動那條照片帶,結果眼前出現了一幕奇異的景象:各張照片中那些靜止的馬疊成一匹運動的馬,它竟然「活」起來了!

發展

1888年10月,法國電影發明家路易斯·普林斯(路易斯·艾梅·奧古斯汀·雷·普林斯Louis Aimé Augustin Le Prince)在英格蘭西約克郡利茲城進行了一項有里程碑意義的工作。

他使用自己的單鏡頭攝影機和伊士曼柯達公司的紙質膠片接連拍攝了《朗德海花園場景》(Roundhay Garden Scene)和一段利茲大橋的街景。

這比他的競爭者——比如盧米埃爾兄弟和托馬斯·愛迪生——要早上幾年。他未能在美國按計劃完成這項新發明的公開演示,因為他於1890年9月16日在一輛火車上神秘地失蹤了。

美國及歐洲的早期電影史是以攝影機專利權之爭為標志的。1888年普林斯的一種有16個鏡頭的設備在美國被授予雙專利,它是由一個電影攝影機和一個投影器組合而成的。

他的另一發明——一種單鏡頭攝影機(即MkI)在美國卻被拒絕授予專利,因為已有同類產品持有專利。不過,幾年後美國人托馬斯·愛迪生申請同類產品專利時卻沒有被拒絕。

1888年10月14日,使用改進版的單鏡頭攝影機(即MkII)拍攝了電影《朗德海花園場景》。他在利茲的漢斯萊特區(Hunslet)的惠特利工廠以及惠特利位於朗德海的家——奧克伍德農庄(Oakwood Grange)展出了他這第一部電影。

但他們沒有在更廣的范圍里傳播這一電影。他在1887年至1888年同時拍攝了電影《利茲大橋》《繞過牆角者》《拉手風琴者》,每部電影的片長為2秒左右。

接下來的幾年,為了使自己和家人移民到紐約去,並進一步進行研究,他取得法國-美國雙重國籍。1890年9月,他計劃到紐約的聚美大樓舉辦公開展覽,然而他本人卻神秘地消失了。因此,普林斯對攝影機的誕生所作的貢獻常被人忽視。

(5)電影城發者擴展閱讀

電影是19世紀美國國家生活水平上升大眾產生新需求的娛樂產物。

電影根據視覺暫留原理,運用照相(以及錄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聲音)攝錄在膠片上,通過放映(同時還原聲音),用電的方式將活動影像投射到銀幕上(以及同步聲音)以表現一定內容的現代技術。

電影是一種視覺及聽覺藝術,利用膠卷、錄像帶或數位媒體將影像和聲音捕捉,再加上後期的編輯工作而成。

電影是一種綜合的現代藝術,亦正如藝術本身,有著復雜而繁多的科系。電影有很多類型,也有多種分類方法。

電影從有聲電影開始發展,目前已經到了電影的特技時代了。運用大量的電腦特技製作出來的電影,受廣大中年以下的朋友歡迎。

國外電影廣告在美國和英國的電影廣告中,有這樣八種標記:

(1)美國X——禁止未成年者觀看的影片,G——所有觀眾可看片,R——十七歲以下禁止觀看,PG——一般觀眾可看。

(2)英國U——內容正派片,A——一般觀眾可看片,X——18歲以下青少年禁看片,AA——少年兒童禁看的兇殺片。

電影其實就是被人稱之為藝術而迂迴戲話的一幕聯想而已。

1911年義大利詩人和電影先驅者喬托·卡努杜發表了一篇名為《第七藝術宣言》的論著,他在世界電影史上第一次宣稱電影是一種表演藝術,從此,「第七藝術」就成為了電影藝術的同義詞。

現如今有3D電影,是視覺的「長寬高」;美國拍攝電影有5D拍攝技術。

其中電影最高的獎項為「美國電影奧斯卡金像獎、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❻ 電影起源分幾步

圓圓,分幾步電影起源是分三步的,首先要拍電影,然後要放電影,然後再找人看電影

❼ 美國好萊塢為什麼稱為電影城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的「好萊塢」(Hollywood)是電影藝術的中心。當初它是洛杉磯(Los Angeles)西北部的一個風景如畫的小鄉村,背倚綠草如茵的山坡,面對平川碧野,四季常青,氣候濕潤,陽光充足,具備拍攝外景的條件。1905年前後,芝加哥(Chicago)一位百萬富翁的闊太太漢德松夫人(Mrs Handson)到此一游,她為這里的美景所陶醉,聯想起一個名叫「好萊塢」的鄉村別墅,於是指著面前的山村,高興地連呼「好萊塢」,好萊塢由此得名。

1909年,美國電影的先驅者之一艾爾·克里斯蒂來到好萊塢建立了第一座攝影棚。1910年,他在這里拍出第一部無聲短片《在古老的加利福尼亞》。隨後,美國電影大王戴瓦·格里菲斯到了好萊塢,拍攝了《一個國家的誕生》、《凋謝的花朵》等影片。1920年,美國大製片商梅特羅·戈德溫邁耶在好萊塢建立起一個龐大的製片公司,各路明星萃聚在此,於是大批美國影片輸入世界電影市場。從20世紀30年代起好萊塢變成了世界電影製片業的中心。

❽ 影片發行人、出品人、策劃、責任編輯都是干什麼的

1、影片發行人

影片發行人,為此影片做推銷工作,電影拍攝的最終目的還是要到影院去放映,發行方負責影片的宣傳、排檔期、購買廣告、跟院線簽約等,最後影片賣出票房,會分4%-6%的票房收益給發行方作為代理費用。

2、出品人

出品人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類似的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比如說票房情況、受歡迎程度、續集的可能性等),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們就找到所屬的電影集團投資製片人及相關人員,開始選導演、劇本、演員、贊助商等。

3、策劃(製片)

製片,就是對原有音像、圖片等作品進行製作、加工和修改整理並產出作品,進行此項操作的就是製片人(「製片人」的意義共有三種,另外兩種分別指「負責整個影片或電視劇攝制資金的策劃人、融資人」和「影片或電視劇投資者本人」),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媒體產品的生產者和管理者。

4、責任編輯

責任編輯至少有三大責任,其一是業務責任,亦即技術層面上的觀點把握;其二是政治責任,亦即思想層面上的觀點把握;其三是經濟責任,亦即利潤層面上的創收指標。圖書的責任編輯由出版社指定,一般由初審者擔任。

(8)電影城發者擴展閱讀

關於電影的其它文化主軸:

1、監制

監制就是監督影片的製作,也相當於是製片人,監制的主要作用就是負責維護出品方的利益的,協調出品方和製片方的關系。一些很受信賴的大導演都會同時監制多部影片。

2、院線

是一個管理公司,旗下有很多加盟的電影城,院線將影片和宣傳品發放到各個影院,負責電影的排片指導和影院的廣告位銷售等。他們的收入是按全年票房的2%-5%。影片放映完了,除了交稅費,60%的票房作為影院的收入,剩餘部分作為出品方和投資人的回報。

3、外聯製片

外聯製片主要負責則尋找外景,並保證外景的使用,同時在拍攝時負責監督拍攝過程,許多外聯製片也負責攝影棚的租賃。在某一個景地,外聯製片需要負責獲得影視劇拍攝的許可,聯系溝通有關協拍單位,聘請保安員和消防員(如果需要的話)。

❾ 如何介紹電影城——好萊塢

美國第二大城市。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西南部,太平洋東側的聖佩德羅灣和聖莫尼卡灣沿岸。市區面積1204.4平方公里,人口348.6萬(1990),黑人和墨西哥人約占總人口的17%和15%,約1/3居民講西班牙語。大市區包括洛杉磯縣和奧蘭治、文圖拉兩縣的一部分,以及貝弗利希爾斯、帕薩迪納、長灘等80餘個大小城鎮,總面積10567平方公里,人口1000萬,僅次於紐約大市區。 城市座落在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的開闊盆地中,除局部為丘陵外,地面平衍,平均海拔84米;東北和東南面是聖加布列爾山和聖安娜山,森林茂密。氣候溫和宜人,1月平均氣溫13.7℃,7月23.4℃;多晴朗天氣,年降水量僅357毫米,以冬雨為主。
原為印第安人牧區村落。1781年西班牙殖民者在此建鎮。1822年起由墨西哥管轄。1846年美、墨戰爭後歸屬美國。1850年設市。城市在美國向西部移民開發過程中逐步發展。19世紀70-80年代,橫貫大陸的南太平洋鐵路和連接中西部的聖菲鐵路先後通達,加以附近地區石油資源的發現和開發,使城市獲得較快發展。20世紀初,通過長距離管道引水,解決了城市的供水問題,城郊農業興旺;人工港的建成,巴拿馬運河的通航和好萊塢電影業的興起,加速了城市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現代工業倔起,商業、金融業和旅遊業繁榮,移民激增,城區不斷向四周擴展,成為美國新興的特大城市。
美國西部最大的工業中心,製造業產值約佔加利福尼亞州的1/2,居全國第三位。重化工業發達。飛機製造業居突出地位,大市區1.6萬余家工廠企業中,約有2000家從事飛機及其零部件製造;美國三大飛機製造公司中的洛克希德公司和道格拉斯公司,分設在市區北面的伯班克和西岸的聖莫尼卡。其次是石油開采、石油加工及電子儀表、鋼鐵、汽車、造船、化學、橡膠等工業部門。輕工業以服裝、食品、印刷等為主,罐頭食品、女式服裝和運動服生產馳名於世。工業分布比較分散。大型飛機製造廠建在市區西北和南部;聖佩德羅灣沿岸的長灘是以煉油、造船等為主的綜合性重化工業區;市區以東為輕紡工業區,南郊為電子儀表工業區;東部為鋼鐵工業區,並有不少大型發電廠。市區西北的好萊塢集中600多家電影和電視製片廠。城郊農業發達,盛產蔬菜、柑類水果及乳、蛋、肉類等畜產品。商業和金融、保險業集中大市區從業人員的29%,銀行、儲蓄和信貸機構、保險公司等遍及全市。批發、零售額僅次於紐約和芝加哥。
美國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主要港區在聖佩德羅灣,由東、西毗鄰的洛杉磯港和長灘港組成。兩港岸線總長74公里,水深12-18米,潮差不足1.2米,可供18萬噸以下海輪出入。美國3條橫貫大陸鐵路干線的起點,並有南北向鐵路與太平洋沿岸各大城市相連。洛杉磯城區的擴展伴隨公路交通的發展,以高速公路稠密和汽車多著稱於世,但缺乏公共交通系統。大市區內各種道路和停車場占總面積的1/3,高速公路總長1050公里;汽車人均擁有量居各大城市之首。大市區內有大、小機場10個,其中位於城西的洛杉磯國際機場,辟有57條航線,為美國最繁忙的機場之一。
洛杉磯為一城鎮群組合體,大而分散。50年代以前城市以向平面發展為主,低平的建築向四周伸延,規定建築高度不超過46米、15層,以防地震。隨著空地減少、地價昂貴和建築技術改進,1957年以來禁令取消,高層建築逐漸興起。現全市40層以上高樓已有8幢,第一州際銀行大樓高261.5米,仍層,為全市最高建築物。市區由8個相對獨立的部分鬆散組成。城中心區位於市區東端,以市政廳及其附近的市、縣、州、聯邦行政辦公大樓為主體,有日本人聚居區「小東京」和華人聚居區「中國城」等;其東北為城市的誕生地,至今還保留著古老的廣場、街道、商店,帶有濃郁的墨西哥色彩。中心區以西的中區是好萊塢所在地,好萊塢大街和橫貫全市的森塞特大街、威爾夏大街穿過本區,高層建築林立,為全市最繁華的商業街之一。西區大部分為聖莫尼卡山,60年代初始建的「世紀城」已初具規模,佔地73公頃,為一多功能的綜合性建築群,被稱為「城中之城」。北部聖費爾南多谷地佔市區面積1/2,集中1/3人口,是主要住宅區。中南區和東區分別是黑人和墨西哥人聚居地,住房條件較差。南灣區以旅遊勝地海灘著稱,南部洛杉磯港區則是對外貿易的口岸。
美國西部的文化教育和旅遊中心,有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和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等著名高等學府。洛杉磯公共圖書館藏書量居全國第三位。洛杉磯縣藝術博物館展出從古埃及時代以來的藝術珍品,還有自然歷史博物館、科學和工業博物館、美術館及音樂中心等。還有美國最大的城市公園格里菲斯公園、名聞世界的迪斯尼游樂中心和陽光明媚的海灘等旅遊景點。

好萊塢 Hollywood
曾被譽之為「電影城」,最近因為電視盛行,在該處攝制的電影也就相對減少。不過,哥倫比亞、派拉蒙等著名電影公司仍在繼續拍片。好萊塢的主要街道是Sunset Blvd.與Hollywood Blvd.街道兩旁是電影際與高級的商店,極盡繁華之能事。好萊塢有一座戲院Grauman's Chinese Theater,幾乎所有著名的影星都印下他(她)們的手印或足印。Hollywood Bowl則因在星光下露天演奏交鄉曲而聞名。Hollywood Bemetery是著名影星的墓地,都值得一游。

❿ 中國的電影的發源地在那

歐洲是電影的發源地,在世界電影史上曾寫下光輝燦爛的篇章。一代代的歐洲電影工作者憑著對電影藝術的執著追求,向世人奉獻了舉不勝數的傳世佳作。 回顧歐洲電影史,不難得出這些結論:1、首先將聲音、色彩運用於電影;2、率先使用了寬銀幕;3、每一次興起概念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 超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所眾周知,1928年西班牙人路易斯布努艾爾的那部24分鍾的短片《一條安達魯狗》中刀片切割人眼球、口中長出頭發等的怪異鏡頭,開創了超現實主義電影的先河);4、新浪潮電影的根據地。 這些技術和風格上的電影革命從根本上改變了電影的最初面貌,而使之成為一門藝術,時至今日,歐洲的電影人們仍在孜孜不倦地對第七藝術--電影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盡管目前碟市上很難見到那些歐洲電影大師級人物的作品,不過每當談起這些響當當的名字:英格瑪.伯格曼、阿倫.雷乃、費德里科.費里尼、安東尼奧尼、弗郎索瓦.特呂弗、賴納.沃納.法斯賓德,許多影友便禁不住眉飛色舞。可惜的是俺在國內無法象常年在外的那些網友那麼方便地看到這些影片,只好談談這些大師和他們的片子聊以自慰了。 說到新浪潮,肯定首先想到的是法國五、六十年代的作品,由克羅德夏布羅爾、弗郎索瓦特呂弗、讓呂克戈爾達和埃立克羅邁爾這幾位《電影手冊》雜志的編輯掀起的這場電影新浪潮,從1958年到1962雖說持續時間不算長,但對整個世界電影卻產生了巨大影響。這期間的代表作品是:特呂弗的《胡作非為》(即《四百下》)、戈達爾的《精疲力盡》等。隨即響應這股洶涌浪潮的歐洲導演多達100多號子,如「左岸派」的代表人物阿侖雷乃(《廣島之戀》)阿涅斯瓦爾達以及德國電影奇才法斯賓德(《水手奎萊爾》),也有科班出身的路易馬勒(《再見孩子》、《愛情重傷》)等以及一些魚龍混雜之人。 作為一場運動,新浪潮只是曇花一現便很快消失了,不過它的影響卻改變了以後的兩代電影人,如今這股當年被視為無政府主義的風潮再次席捲了法國乃至歐洲電影圈,新生代的電影家們向七八十年代迴避現實與回歸「優質電影」的傾向提出的挑戰。 與呂克貝松(反映退縮到大海深處孤獨生活的《碧海情》)、讓雅克阿諾(幽閉禁錮人性的教堂生活的《玫瑰的名字》)、卡拉克斯(無人的石橋下那永遠不靠岸的漂泊愛情故事《新橋戀人》)等人的唯美主義和非人格化的意象色彩不同,以埃立克羅尚、科里科拉爾等人開創的電影新新浪潮,回歸過去雷諾阿時代的現實主義傳統,不僅時代鮮明,而且沒有花哨的攝影技巧,靠的是以人性在現實中的真實體現打動觀眾。 1989年的《冷酷祭典》如一股清風吹入影壇,這部榮獲威尼斯、凱撒最佳女主角、多倫多影評人大獎的影片,描述的是兩位個性很強的女性,由於都曾有過被迫殺人的經歷而結識到成為好朋友,然而現實中並非如她們所意願地發展,直至在作保姆的主人家裡迸發出所有激情。 另外一部代表作品就是92年的《瘋狂夜》,這部編導兼主演本人因愛滋病死去的反映當今愛滋病時代的真實見證的影片激情四溢,無論從電影史上還是社會學角度而言,均堪稱里程碑,因為它是第一次直面愛滋病患者的真實生活並以其獨特的魅力改變著社會對愛滋病及其患者的態度。95年的《仇恨》和《誘餌》(新鮮誘惑)都屬於這類取材於社會、更接近觀眾的影片,不過這股新新浪潮的影片對整體電影業發展和社會現狀是否有好處,排除藝術本身的因素不談,現在還很難作出結論。 現在翻回去來看看戈達爾的名作《精疲力盡》,影片描寫一個四處為非作歹的強盜在一個american girl的幫助下躲避警方的追捕,最後還是被她告發,死於警察的槍口之下。影片之所以轟動是因為:「它從一個新的視角觀察人生,表現了人的行為的隨意性、無目的性以及人際關系的冷漠,而且它還表現出對傳統電影規范和陳舊的技術法則的蔑視與背離,採用靈活的敘事方式、畫面格式與跳接等大膽技巧」。 特呂弗的《胡作非為》早於同年的《精疲力盡》,這小子是靠大量觀摩電影而「自學成才」的導演,與他經歷極為相似的導演就是美國鬼才昆汀.塔倫蒂諾,據說昆汀在導演《黑色小說》之前,每天要看上五六部電影。1959年的這部影片描述13歲少年杜瓦爾在學校、家庭和社會均得不到溫暖的情況下,屢次出逃並最終走上犯罪道路。有傳聞說這部影片是特呂弗的自傳體,如同《黑色小說》是昆汀這個小混混的自我寫照、《陽光燦爛日子》是姜文和王朔的兒時一般,它勝在以樸素的紀實風格、濃厚的生活氣息、細膩的心理揭示及實景拍攝、攝影機連續運動、長鏡頭的恰當使用等藝術創新手法上,它也使得特呂弗首次拍長片便獲得了戛納影展最佳導演獎,真的同昆汀與他的《黑色小說》如出一轍。 再來看看德國的新浪潮,歷史上德國影片一直不乏極為優秀的作品,1979年施隆多夫的《鐵皮鼓》玩命獲獎,使德國電影得到了世界公認。德國電影新浪潮始於六十年代末,代表人物當首推Rainer Werner Fassbinder(法斯賓德),這位英年早逝的電影奇才是「反戲劇劇院」流派的主要人物。1969年僅24歲的法斯賓德就以其處女作品《愛比死更冷》聞名於世,他不權是編劇、導演,而且還親自上陣作主角,從其短暫的14年電影生涯共拍出41部影片來看,在世界電影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他暢導的「新德國電影」運動,直到今天以維姆文德斯為代表的德國電影人仍在發展壯大。 法斯賓德最重要的兩部作品是1979年的《瑪麗婭布勞恩的婚姻》和1982年的絕筆之作《水手奎萊爾》,前者使德國電影打入了美國乃至世界市場,後者剛是一部情色經典,這所以說它是情色作品,是因為該片充滿了同性戀、雙性戀以及佔有欲極強的中年婦人的亂倫行為。這是一部表現主義作品,沒有完整的敘事結構,事件之間也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人物的行為既無動機,又無邏輯,整部影片象一篇用影像構成的寓言。「它是法斯賓德個人經歷的寫照,也是他構築極端世界的模式:一個無愛的世界,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中充滿了爭斗、欺詐、謀殺和性。」為表現這一世界,法斯賓德在整部影片當中都使用同一種顏色--橙色,這是一種表現色情的色彩,使觀眾產生一種壓抑感,「好象進入地獄,使人透不過氣來」。 文姆文德斯的作品近兩年在大陸碟市上已經屢見不鮮,從〈德克薩斯州的巴黎〉(1984)到〈直到世界末日〉(1990)(3碟),從〈天使之翼〉(1987)到〈暴力啟示錄〉(1997)文德斯的成功證明了自己是當之無愧的當代德國電影代言人。同時他也是獲次數最多的德國導演,〈德州巴黎〉獲戛納金棕櫚大獎,86-87年間的半紀錄體影片〈柏林上空〉獲戛納影評人特別獎及歐洲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此外,〈天使之翼〉還被無恥的好萊塢在96年翻拍成〈天使之城〉(X情人)。 古樸粗獷鎮北堡 電影的發源地

閱讀全文

與電影城發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