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黑客帝國電影院是3d的嗎
是3d的。
3D是指三維空間。國際上是以3D電影來表示立體電影。 人的視覺之所以能分辨遠近,是靠兩隻眼睛的差距。人的兩眼分開約5公分,兩隻眼睛除了瞄準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樣東西,兩眼的角度都不會相同。
② 現在的電影院都放些什麼電影
現在電影院正在熱播的電影有:
一球成名
天生一對
保護行動
納尼亞傳奇
列車驚魂
玩命快遞
看上去很美
野蠻秘笈
③ 電影院看電影45塊錢,我在網上免費看,為什麼要花錢
挺有趣的問題。
我個人認為,目前電影院依然有網路觀看不具備的優勢。
第一,片源。電影院上映的一般是最新上線的影片。等網上可以免費,一般要很長時間,很容易被周圍的朋友劇透。
第二,音響和IMAX。這對比起來就更加明顯了,你在家電視再牛逼,也沒有影院設施好吧…電影院可以為你創造身臨其境的觀影環境。
第三,氛圍。這個就看個人喜好了,有的喜歡宅在家裡自由自在看電影,也有人喜歡社交,喜歡和朋友,愛人一起觀影,影院和家半斤八兩。
最後,沙發!個人特別喜歡影院的沙發,靠在上面太舒服了~
綜上所述,我還是推薦去電影院觀賞大製作的動作、戰爭電影,愛情片喜劇片則在家裡看也挺好
④ 為什麼說德國影片《帝國的毀滅》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引起了哪些爭議
德國電影《帝國的毀滅》將鏡頭對准——希特勒一生中的最後12天
在獲得本屆奧斯卡獎提名的外語片中,沒有一部如《帝國的毀滅》一般在全球引起那麼大的爭議。在這部德國影片中,以往只是作為背景人物的希特勒,首次當了一回主人公。
影片把鏡頭對准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後的12天,再現了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愛娃·布勞恩自殺於地下掩體等歷史事件。執導該片的是德國著名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希特勒的扮演者是曾出演過獲獎影片《柏林蒼穹下》的德國傑出演員布魯諾·岡茨。該片在德國取得了3000萬歐元的驕人票房,同時也引發了評論家的眾多非議。觀眾普遍認為,《帝國的毀滅》對希特勒的描寫過於人性化,有美化納粹之嫌,不過也有為數不少的電影專家對這部冷靜客觀、以人文主義表現手法拍攝的電影盛贊有加。
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說:「我的電影非常有爭議。作為電影人,我們向當年的受害者展示的不是一個魔鬼,而是一個人。我很為這部電影自豪。」該片贏得了德國頂級電影榮譽獎之一的巴伐利亞電影觀眾獎。
幾天前,由奧利弗西斯貝格導演的德國影片《毀滅》(Der Untergang)開始在法國公映。電影院場場爆滿,巴黎媒體更是持續高燒,每天都有人議論這部富有爭議的影片。趁熱看完之後,筆者相信這是迄今為止反思納粹罪行的最好影片之一。理由是該片將希特勒還原成一個普通人,而不再讓所謂的「魔鬼」充當人類良心的替罪羊。
該片去年9月份在德國甫一公映便引發爭論,因為它打破了一個禁區,「打開了重評納粹的潘多拉盒子」——西斯貝格將希特勒從魔鬼還原成了人,還原成一個「可能引起人們同情的末路英雄」。在媒體熱炒的影響之下,短短一個月內有300萬人被勸進了電影院。當月,《漢堡周刊》為這部影片做了17頁的專題報道;德國歷史學家第45屆大會上甚至同意專為該片舉行一天辯論;德國前總理科爾也斬釘截鐵地說,這部電影拍得很值,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
《毀滅》的創作來自歷史學家約阿希姆費斯特的《希特勒的末日》(2002)和希特勒最後的女秘書特勞德爾瓊格的回憶錄《直到最後時刻》(2002)。瓊格生於1920年的慕尼黑,22歲時被希特勒選作私人秘書。她一直供職到希特勒自殺並記錄了希特勒的遺囑,最後和一支小分隊一起逃出地堡。令許多人不安的是,在這個打字員的記憶里,希特勒是個有教養、受人尊敬,做事斯斯文文的領袖。當她打錯了字或做錯了其它什麼事,希特勒總能寬大為懷。所以,直到希特勒自殺,瓊格對他始終心存敬意。該書還透露,希特勒是一個素食主義者,是一個對狗有著深情厚誼的人。與情人愛娃布勞恩結婚前,他還當眾吻了她。希特勒多少有些多愁善感,他不讓別人在他的辦公室里放花,因為花會凋謝,他不喜歡看到死去的東西。影片從瓊格的書里提取大量素材,賦予了希特勒極其人性化的一面。
⑤ 影業帝國的創始人是誰
華納四兄弟,哈里·華納、艾伯特·華納、薩姆·華納和傑克·華納在1917年創立了西海岸電影廠,1923年成立了華納兄弟影業公司,當時總部設在紐約,製片廠設在好萊塢附近的伯班克,並於1925年上市。1925年吞並維太格拉夫公司,並投資其子公司維泰豐公司與西方電氣公司合作開發的音響技術。
1927年10月6日,華納兄弟影片公司推出了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歌舞影片《爵士歌手》,從而使華納公司於30年代初進入了好萊塢8大電影公司的行列。1928年7月,又推出了電影史上第一部全部有聲片《紐約之光》。第一部有聲片《爵士歌手》耗盡了薩姆·華納的心血,他於同年去世。華納兄弟公司於50年代轉向電視片生產。華納公司在30年代以拍攝強盜片、歌舞片和傳記片著稱,尤以E.C.魯賓遜、J.賈克奈、H.鮑嘉等人主演的強盜片最有觀眾。傳記片中也有不少受歡迎的作品,如P.茂尼主演的《左拉傳》(1937)等。華納的影片一般都比較樸素、緊湊,成本也較低,其主題都或多或少與30年代初發生的美國經濟危機有聯系。50年代美國電影蕭條時期,華納把財力轉向製作電視系列片。60年代開始,越來越多地採用向獨立製片人投資的製片方式。它成功地拍攝了《窈窕淑女》(1964年)、《誰害伯弗吉尼亞·沃爾夫(1966年)、《邦妮和克萊德》(1967年)等。
傑克·華納於1892年8月2日出生於加拿大的一個鞋匠家庭里,父親本·華納是波蘭猶太人,在19世紀末的移民潮中來到加拿大。傑克出生兩年後,本·華納舉家遷居到美國俄亥俄州的揚斯頓。後因為一個銀行家的幫助,全家放棄經營了一輩子的修鞋業轉而開拓肉製品業務。
7歲那年,傑克被送進了學校。他每天上學前3小時就要起床給顧客送肉,但這樣的半工半讀式的學習生涯也沒有能維持多久。由於家裡缺少勞動人手,傑克在12歲的時候就不得不輟學開始在商店裡幫忙。但傑克很快就厭倦了這樣的生活,為了擺脫這種乏味的生活,傑克在人家舉行婚禮或生日聚會時就跑去表演節目。不久他離家出走,到俄亥俄州和賓夕法尼亞州各地巡迴演出,並給自己起了一個「童聲歌星萊昂·朱亞多」的藝名。
傑克的哥哥薩姆勸傑克不要去做演員夢,建議他選擇與電影院有關的職業,如電影售票員或經紀人。因為電影行業是一門新興的行業,不僅能賺錢,而且有無限的前途。傑克採納了哥哥的意見。於是,兄弟倆拿出來了各自的積蓄並把家裡拉車送肉的老馬作為抵押買了一部電影放映機。這樣,12歲的傑克·華納和他的哥哥薩姆闖入了一個他們一無所知的行業,試圖在這一新興的領域發大財。傑克·華納兄弟闖人電影行業時,這一行業才不過10年的歷史。華納兄弟初闖電影業就身手不凡。他們公開放映的第一部影片是埃德溫·S·波特拍攝的《火車大劫案》。這部片子雖然只放映12分鍾便結束了,但是由於它是最早的有完整故事情節的片子,因此成為世界電影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在開始的時候,華納兄弟沒有自己固定的電影院,只是帶著放映設備四處巡迴放映。有時在室內,有時就在公園這樣的地方露天放映,但他們的收入也非常可觀,第一個星期的門票收入就有300多美元,比他們的父親在肉製品店一個月掙的錢還多。不久,華納兄弟有了自己的第一家電影院,他們給電影院取了一個金錢味十足的名字——寶石。寶石電影院設在賓夕法尼亞州的紐斯宇市。1912年,華納兄弟開始自己生產影片,開拓影片發行業務。到1922年,華納兄弟已經在無聲電影時代的電影業中平穩地立住了腳。
20年代中期,他們在好萊塢林蔭道建立了自己的攝影棚。20年代,有聲電影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能通過擴音器的電氣錄音和「三級真空管」的音響放大辦法而獲得解決。於是製造無線電器材的大電氣公司成了有聲電影專利權的所有者。當時,這些專利權主要壟斷在美國的通用電氣公司、西方電氣公司集團和德國的A.E.G、托比斯公司、克蘭影片公司的手裡。西方電氣公司曾建議那些同樣受摩根財團控制的美國大電影公司採用它的錄音技術。但是這些大電影公司卻滿足於無聲電影的現有成就,認為這一新技術是洪水猛獸,一旦採用,必會危害好萊塢的霸權,沒有人敢冒險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於是西方電氣公司選中了華納兄弟作為合作者,因為傑克·華納和哥哥薩姆·華納不僅富於開拓精神,而且對於在電影院里用擴音器代替管弦樂隊的方法非常感興趣。此時,華納兄弟的小影片公司已經收買了維太格拉夫這家古老的公司和一個由15家影院組成的小放映網。然而華納兄弟公司如果採用這一技術就將會因為資金用於擴大經營規模而財政吃緊。華納兄弟決定只將最後的資本用於拍攝著名歌手阿爾·喬遜主演的歌劇《唐璜》,結果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票房收入達350萬美元。《唐璜》的成功顯示出了有聲電影的無窮魅力和潛在的巨大市場。1927年,華納兄弟又拍成了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部有聲電影的《爵士歌王》,這部片子仍由阿爾·喬遜主演。這部片子很大程度上是傑克·華納的自傳體或可以說是他少年時代歌星夢的重溫。《爵士歌王》的上映取得了比《唐璜》更大的成功,票房收入達500萬美元。不僅這樣,這部片子還在好萊塢颳起了有聲電影的一股颶風,好萊塢的電影公司看到有聲電影的巨大優勢,紛紛進軍有聲電影領域。《爵士歌王》的成功,宣告了有聲電影時代的到來。華納兄弟電影公司也因此而一路成為影業巨頭之一。
30年代,盡管美國經濟處於大蕭條時期,但是華納兄弟公司仍有了長足的發展,和米高梅公司、派拉蒙公司一起成為當時的三大影片公司。在這一時期,華納兄弟公司推出了一系列以大城市強盜歹徒為題材的影片,如愛德華·S·魯賓遜主演的仙、愷撒》等,這些片子給影壇帶來了一股警匪片的旋風。除此之外,華納兄弟公司還生產其他一些片子,多是取材於現實生活,用寫實的手法刻畫社會問題。與競爭者的影片公司相比,華納兄弟公司製作的影片更加切合時代。1940年,華納兄弟公司已發展成為一個擁有上千名員工、每年推出50多部影片的影業帝國。在二戰期間,傑克用電影與法西斯進行斗爭,支援世界反法西斯的正義事業。他不僅從財力物力上支持拍攝軍事影片以用來快速培訓戰爭所急需的軍事人才,而且還拍攝了根據在美國破獲的一個德國間諜網的真實事件而寫的《一個納粹間諜的自白》等等。為此,他一度受到了納粹的恐嚇,以致他不得不在貝弗利山自己的住宅周圍布置警衛。但是作為猶太人的傑克沒有被嚇倒,反而動員整個好萊塢起來同納粹進行斗爭。
戰後,受到行業內部的壓力,華納兄弟公司電影業巨頭的地位開始動搖,政府也開始干預電影市場,勒令電影製片公司關閉自營的電影院。同時電視的迅速普及直接擠佔了電影業的市場。電影業大有走向衰落的勢頭,許多製片公司一籌莫展。然而傑克堅信電影業自有一片天地,不是電視業能夠全面占據的。因此傑克迎難而上,拍出了《馬德雷山的寶藏》和《無故的反叛》等幾部具有開創性意義的影片。傑克的努力表明,在電視業的挑戰面前,電影業不是無所作為的,只要緊跟時代的步伐,電影業就會重新贏得觀眾,再現其特有的魅力。傑克給戰後暮氣沉沉的美國電影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傑克·華納從來都不是美國報酬最高的人。他和他哥哥哈里一起經營的製片廠主要拍攝成本低廉的影片,這與米高梅影片公司的大投入形成強烈對比。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有一天,女演員安·謝里登了帶一位男演員參觀華納兄弟公司,他們發現一個上年紀的紳士一邊起地板上的釘子,一邊把它們放到嘴裡。那位男演員問道:「那人是誰?他在做什麼?」謝里登回答說:「他叫哈里·華納,就是這個公司的老闆。」
雖然華納兄弟的投資成本低,但他們還是為電影歷史做出了一個重要貢獻——他們推出了《爵士歌手》第一部正片長度的有聲電影,如果算上《卡薩布蘭卡》就是兩個貢獻。
⑥ 決戰帝國講的什麼好看嗎值得到電影院看嗎
片名:《決戰帝國》(LEmpire des Loups)
導演:克里斯·納漢(Chris Nahon)
編劇:讓·克里斯多夫·格朗(Jean Christopher
Grange)
主演:讓·雷諾(Jean Reno)
阿里·喬夫(Arly Jover)
勞拉·莫瑞蒂(Laura Morante)
類型:動作/驚悚
對白:法語
片長:124分鍾
級別:12歲以下禁止觀看
發行:法國高蒙公司Gaumon
上映日期:2006年1月30日(中國內地)
劇情簡介
安娜(勞拉·莫瑞蒂飾)是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女人,她是內務部的一個高官的妻子。一個月以來,她一直受到一種可怕的幻覺和經常性失憶的困擾,有時她竟然不能辨認自己的丈夫或是懷疑他對自己的忠誠。
與此同時,在巴黎的第十區,一個頑強的警察保羅(阿里·喬夫飾),正在著手調查一樁關於三個土耳其女人的謀殺案,她們都在一個非法的作坊工作,被殺後都被殘忍地分屍。保羅找到了他的同事施費爾(讓·雷諾飾演),一個出了名的冷酷的警察……
影片一直是兩條線索單獨展開:一方面,巴黎相繼發現了三具土耳其非法移民的女屍,死者都受到嚴重傷害,嘴唇被割下,全身上下都被特殊利器割傷,年輕幹探保羅為了破案,不得不找到在這個地區很有經驗、門路廣闊的警官施費爾,一起調查案件;另一方面安娜突然失去記憶,她竟然想不起自己結婚8年的丈夫,她甚至懷疑丈夫做了變臉手術,終日惶恐不安,夜不能眠,但她的懷疑毫無結果。在一次洗浴過後,她突然發現,原來自己的臉被別人換掉了,於是她逃了出去,開始調查這件事。沒想到安娜看起來是受害人,後來竟然成為兇手,她在變臉手術後記憶被反恐組織提取,她在回復記憶之後,便開始了她邪教組織的祭祀之旅……
精彩看點
《決戰帝國》是去年全球最賣座的法國影片,集合了動作驚悚、懸疑警匪於一體,既保留了法國影片的傳統特色,同時又具有極強的好萊塢色彩。作為一部驚悚動作片,影片自始至終籠罩在一種潮濕陰冷的恐懼中,被風格化的雨霧幾乎貫穿了影片始終。
該片主演正是憑《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殺手萊昂」一角而風靡世界各地的法式硬漢讓·雷諾。在《這個殺手不太冷》之後,讓·雷諾又主演了《暗流》、《綠芥刑警》、《美洲豹計劃》、《墮落花》等影片。在這些影片中他一般主演兩類極酷殺手:一類是「黑幫殺手」,一類是「愛情殺手」。而即將在春節上映的影片《決戰帝國》中,讓·雷諾扮演了一個極富爭議的形象———警察將他看作黑幫老大,而黑幫卻將他看作是卧底警察。鑒於目前國內2月前半月的引進大片還未確定,不少影院已決定以《決戰帝國》為契機,舉辦「讓·雷諾影片周」等相關展映活動。
作為讓·雷諾的FANS我來講,我是要去電影院看的,你要看自己的喜歡的電影類型,導演,演員。。。。。了
⑦ 黑客帝國 電影院還能重新上映嗎
隨時都可以重新上映、但只有腦子壞掉了才會重新上映、放老電影沒多少人會再次觀看、觀看的人很少、他沒錢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