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有什麼小吃
1 清湯面 霞蒲的清湯面,總之我最懷念的還是它了,沙縣的那清湯面不一樣,味道比那鮮美多了。
有酸菜,肉醬,記的早上第二節下課,我們學校的足球場上一片輝煌,通過鐵廊,學生和清湯面老闆交易,用那吃像,挺誘人的。嘿.霞蒲很多地方都有,我最懷念我們村那家「啊桃」面館了,從小吃到大。每次回家都非吃不可。1碗/元
2、牛肉丸 北街電費繳費點的對面,只在晚上經營。也是一家老店了。那裡的除了牛肉丸、還有牛雜,最好吃的是牛肉丸,其他的一般,牛肉丸一碗3元,牛雜5元。
3、煎包 州洋鄉鎮府門口那裡的煎包是最好吃的,老闆只在秋天和冬天才做。生意好到不行,手腳慢一點的都會買不到哦!每個5角 。電影院對面那也不錯。(以前早上上課經過那,我就愛吃這,嘿)
4、拌米粉 南宮再前一點有一家麵店,也開在巷子里,鐵門往裡走裡面有一個小單間。這家的米粉扮的最好吃,一碗1塊5,加個炒蛋,一碗2塊5。
5、酒釀湯圓 邦威旁邊的小巷裡,博覽書店旁邊。那裡的酒釀湯圓很不錯,要加蛋味道更佳。
6、「中國式漢堡」 我不知道應該叫那個什麼,在阿波羅門口,有一個阿姨騎一輛三輪車車在那兒,和我們平常理解的漢堡不太一樣,裡面的餡有芹菜、雞蛋、瘦肉。2元/個
7、炒飯 好再來面館,步行街走到尾向右,就可以看見了。那裡的炒飯很有味道,其他面條什麼的也不錯。就是生意好了點服務員刁刁的。
8、三鮮面 龍首花園對面小巷裡的天天面館,那裡的三鮮面味道很鮮,因為老闆都是用活蝦來煮的,5元/碗。店裡其他的就不怎麼樣了,像牛肉麵。
9、扮面、土豆丸 王爺宮市場有一家柘榮麵店,這家的面都是老面自己手工做的手擀麵,口感很好,可以讓老闆在面里加些酸菜一起扮會更好吃。土豆丸的湯里要加點辣醬和醋味道會更好.面1.5/碗 土豆丸2.00/碗. (以前我租在外面的時候,經常去那吃夜宵),
10.地瓜團 房管所對面,建行ATM機邊上,電影院旁邊的小路口有一家冬天的時候賣土地瓜團,還不錯.0.5元/個
11.麻辣燙 東方康寧南邊出口處的邊上,小店裡的,這里的麻辣燙可以說霞浦最好的咯,生意很好,就是東西也貴了點。以前在一中操場對面有家,滿好吃的。不過後來不知去向。
12、元宵 自舊車站向紅綠燈方向走,靠左手邊,有一家非常不起眼的元宵店,破破的,店裡咸餡的元宵比較好吃,從我有記憶開始,那家店就開在那裡,聽說大概有二十年了。
13.刨冰 清涼老店,現在開在文化廣場對面,以前在電影院旁邊,只有那的沒有去冰庫買那些冷凍海產品的冰來做.他們的冰都是自己打的,雖然不能確定是不是用自來水凍的,可總比凍海鮮那些冰來得強一些.到那裡的話推薦那兒的其他冷飲,像蓮子湯\花生湯之類的還不錯.還有就是那裡獨有的糯米糍.涼糕的味道也不錯.
14.炒米粉 霞浦的炒米粉是相當的好吃,我覺得電影院對面那家很不錯,還有好多家都好吃,從3-5元都有賣,再配上一碗魚片湯,那是絕配,
15.鼎呱呱 這個好象不是霞浦的小吃哦,不過開在霞浦很受歡迎,味道還不錯,不過我不喜歡加香菜。
16.糊湯 法院對面那家的最好吃了,店雖然有點亂,但是真的很好吃.1塊5/碗.很便宜.
17.花生湯圓 王爺宮市場南邊,有個姐妹湯圓店,那味道,超可口。
18. 油餅 哈哈,我們學校以前最火爆的算它了,在一中的同學相信都吃過吧.
⑵ 霞浦縣沃爾瑪那邊的電影院後天有什麼電影可以看
去登錄淘票票看一下,電影院的場次都會在上面顯示出來,不過最近沒什麼電影可以看的,都是老電影,遲一點有花木蘭,國慶節唐人街探案這些應該也會上映。
⑶ 福建亞聯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福建亞聯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是2016-12-21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霞浦縣三沙鎮烽火島田澳村1號樓。
福建亞聯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50921MA2XWWBK6A,企業法人葉旺娣,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福建亞聯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在霞浦縣三沙鎮烽火島規劃范圍內進行度假村的供排水、供電、通訊、道路、碼頭以及土地平整和旅遊設施建設(不含大型主題公園、電影院、高爾夫球場、別墅的建設、經營),在達到規定的土地轉讓條件後可進行土地轉讓、出售、出租地面建築物及相應的物業管理。(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福建亞聯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⑷ 海潤尚郡周邊環境怎麼樣生活便利嗎
城市:寧德
樓盤名稱:寧德海潤尚郡
公交線路:陽光城(公交站):霞浦8路;霞浦32路;環球廣場(公交站):霞浦3路;福寧醫院(公交站):霞浦8路;霞浦32路;高速互通口(公交站):霞浦3路;九大館·縣行政服務中心(公交站):霞浦32路;九大館(公交站):霞浦8路;霞浦32路;福寧公園(公交站):霞浦3路;霞浦福寧長途汽車站(公交站):空港快線霞浦專線;興業銀行(公交站):霞浦8路;霞浦32路;長途汽車站(南站)(公交站):霞浦3路;霞浦8路;霞浦32路;
其他交通方式:軌道交通 站點 :霞浦一中 7分鍾可到達火車站、3分鍾可到達長途汽車站高速入口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37333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30%,共8棟樓,停車位968個車位
周邊配套:學校:霞浦第一中學(325米),霞浦縣第三小學(733米),松港利埕小學(1093米),霞浦縣沙頭小學(1111米),海濱幼兒園(1240米),向陽幼兒園(1329米),福寧中學(1336米) 購物:東泰便利店(560米),心誠便利店(683米),再鑫便利店(716米),雙子鉑金廣場B棟(783米),恩德超市(817米),好愛家便利店(834米),雙子鉑金廣場A棟(838米) 醫院:福建霞浦福寧醫院(800米),福建霞浦福寧醫院-發熱門診(848米 生活:中國工商銀行ATM(893米),中國工商銀行ATM(893米),寧德農商銀行霞浦支行(934米),寧德農商銀行ATM(943米),興業銀行24小時自助銀行(霞浦支行)(1001米) 娛樂:金馬影院(749米),福寧文化公園(751米),月波亭公園(2217米),月波公園(2224米),霞浦萬星國際影城(2273米),霞浦數字電影娛樂城(目海路店)(2273米) 餐飲:米蘭西餐廳(602米),霞浦尚水音樂房子(602米),克拉·碼頭咖啡館(668米),薩貝爾意式餐廳(霞浦店)(783米),上島咖啡(霞浦店)(785米)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⑸ 霞浦有5D電影嗎
沒有,霞浦只有一家3D影視城,在東方康寧那裡,現在基本上看電影都去那裡了。暫時沒有5D電影院。寧德萬達廣場里有5D和IMAX。
望樓主採納,謝謝。
⑹ 霞浦惠多超市到霞浦舊電影院怎麼走
惠多超市出來,從龍首路往茶亭頭方向走上去,上坡,走大概50米,有個岔路,左拐,走到這條路中間位置就是霞浦舊電影院了。
⑺ 霞浦縣的社會事業
唐代始興,宋代,縣學、書院、私塾俱全。元代設州學,清代創府學和寧郡中學堂(後改為福建省立第三中學),長期為閩東最高學府。民國22年(1933年),省立第三中學遷往寧德三都後,霞浦教育事業受到影響,至民國38年,全縣有縣立中學1所、小學79所,在校中學生340人、小學生3548人。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先後接辦中、小學,1955年,全縣幼兒園、小學、中學教育初具規模。「文化大革命」期間,教育事業受到挫折,教學質量下降。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經過撥亂反正,提倡「教育興縣」、集資辦學和尊師重教,普通、專業、成人教育全面發展,公辦、民辦和私人辦學齊頭並進。至1990年,全縣有幼兒園26所、小學775所、中學15所,比1950年分別增加7.7倍、17倍和14倍;入園兒童12059人、在校小學生51168人、中學生11645人,比1950年分別增加108.6倍、14.5倍和56.4倍。專業教育和成人教育有長足進步,人口文化素質明顯提高,獲省掃除文盲先進縣稱號。教育設施明顯改觀,中小學基本實現「一無二有」(無危房、有教室、有課桌椅),「入學難」問題基本解決,學齡兒童普及率達97.51%。
2012年全縣擁有各類學校125所,在校學生數64076人,畢業生18477人。小學46所,招生數5082人,在校學生數26064人,畢業生4133人;普通中學24所,招生數6301人,在校學生數20109人,畢業生7469人;擁有幼兒園52所,在園幼兒16160人;擁有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112人。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89.8%,義務教育學校標准化建設完成率94.2%。 1952年,成立縣、區農業技術指導機構後,貫徹農業「八字憲法」,建立試驗田、豐產片,科學技術首先在農業方面推廣。後因「文化大革命」,科技事業遭受嚴重挫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得到充分重視,科技事業飛速發展。至1990年,全縣形成四級科技網路,有縣、鄉(鎮)級科技機構35個,學術團體27個,科技示範鄉1個,示範村95個,聯合體、示範戶1090個,共有專業技術人員1137人(不含社會科學),其中高級職稱的25人、中級職稱的236人,分別占科技人員的2.2%和20.76%。東吾洋水產開發技術等5項科研項目列入國家科技攻關項目,12項科研項目列入「星火計劃」,16項科技成果獲省級以上獎勵,其中「大黃魚人工育苗技術」具有國際先進水平。
2012年末全縣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8716人,年內新增154人。其中高級職務684人,中級職務3745人。全年有華美公司的火花塞和東孚農庄的叢綠牌清水綠等2家企業的產品獲「福建名牌」產品稱號,共檢查了91家生產企業的產(商)品,抽查了163批次產品,批次合格率為93.3%,強制檢定計量器具5932台件次。年內新增福建省著名商標2件。 霞浦晚熟荔枝和霞浦榨菜通過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 縣內文學藝術創作發展較早,散文、詩歌、書畫,代有佳作,但文化設施比較落後。民國11年(1922年)後,陸續創辦民間劇團、縣圖書館、民眾教育館、《霞光報》、《導報》、《民報》等,但規模很小,影響不大。新中國成立後,文化館、書店、廣播站、劇團、電影院、俱樂部、檔案館、報社先後建立,呈現「百花齊放」局面。「文化大革命」中,傳統文化多被當作「封、資、修」批判。通過「撥亂反正」,文化事業逐步恢復,1981年《霞浦報》創刊,為全省首家縣級報刊。改革開放以後,電視、廣播、新聞事業全面發展,形成國家、集體、個體多元化文化網路。1990年,全縣有縣、鄉文化館、站13所,電影院17所,電影隊43個,縣、鄉電視差轉台、有線電視台12所,衛星地面接收站10座,電視人口覆蓋率達65%;中波廣播、有線廣播各1所,通有線廣播行政村佔74%;還有圖書館、新華書店、《霞浦報》、閩劇團、工人俱樂部、公園和縣城與主要鄉鎮的錄像廳、歌舞廳、卡拉OK廳、電子游戲廳、業余劇團等,城鄉人民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2012年全縣文化藝術表演團體9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年末擁有廣播電視台1個,村通播率100%;廣播人口覆蓋率和電視人口覆蓋率分別為99%和98%,年末有線電視用戶8.13萬戶,全年播出新聞3200條次。年內成功協辦第四屆海峽(霞浦)攝影展,吸引十八個國家和地區攝影愛好者參展。寧德(霞浦)國際濱海影視文化創意產業園列入「福建省十大重點文化產業園區」。 城鄉人民歷來依靠中醫葯治病,歷代名醫輩出。清光緒八年(1882年),西醫傳入,相繼創辦博濟、博愛男女醫館,至民國31年(1942年)合並為霞浦聖教醫院,廣大農村仍長期缺醫少葯。霞浦解放時,全縣有醫院、衛生院各1家,診所、葯店38家,中西醫葯人員226人。50年代初,政府接收聖教醫院,組織聯合診所,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防疫、婦幼保健。公社化後,聯合診所、鄉村個體醫分別歸並公社保健院和村保健站。1970年,推行合作醫療,開展消滅血吸蟲病滅螺大會戰。1979年後,恢復防疫保健,創建縣中醫院,整頓農村醫療機構,改革醫療制度,開放醫葯市場,衛生醫療網路遍布城鄉。1990年,全縣有縣級衛生醫療單位4家,鄉鎮醫院14家,廠場校衛生所(室)15個,村衛生所254所,個體開業醫102家,計有中西醫葯人員1625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004人,高、中級技術人員分別佔2.29%和19.32%,病床598張,基本解決群眾「就醫難」問題。城鄉衛生面貌明顯改變,天花、霍亂、副霍亂等多種急性傳染病基本消滅,實現「基本消滅麻風病縣」和「消滅血吸蟲病縣」。全縣人口平均期望壽命72.33歲,比1981年提高3.08歲。
2012年全縣共有衛生醫療機構78個,其中縣級醫院2家,鄉(鎮)衛生院14家,床位數1377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1864人,其中醫生608人。全縣每萬人平均擁有病床30張,醫生13人。農村村級設置醫療點數261個,鄉村醫生365人,農村接生員42個。 境內歷來有武術、游泳、曳石、傳統棋類等項目。清末,教會小學開設體育課,足球、籃球、乒乓球先後傳入。民國時期,創建公共體育場後,一度掀起「足球熱」,並在兩屆閩東地區運動會上連續奪魁。新中國成立後,學校與群眾體育全面發展。「文化大革命」初,體育比賽中斷。1973年後,組織業余少體校,恢復群眾體育和學校體育運動,逐漸形成足球、田徑、毽球、中國象棋四大強項,1978年被列為省足球重點縣,開展「足球城」活動,先後奪取省業余少體校足球賽、省首屆女子足球賽、省小學生基層隊足球賽、省兒童足球賽冠軍,華東6省1市中學生足球賽亞軍和全國「娃娃杯」足球賽第四名,獲「閩東足球之鄉」盛譽。80年代,興起毽球運動,分別奪取省首屆毽球錦標賽男、女隊冠軍。1985年,建立老年體育協會,開展老年體育活動。同年,農民棋手鄭乃東在省象棋錦標賽奪魁,相繼摘取全國二、三屆農民象棋賽桂冠,獲「農民棋王」榮譽。1990年,全縣有運動員322人,裁判員29人,其中國家二級運動員80人,國家級田徑裁判員1人。計奪得全國冠軍3次,省冠軍30次,為國家輸送一批體育人才。
2012年全年舉辦運動會場次55場,參加運動員2.3萬人,參加省級比賽的足球獲得2銅、舉重獲得2金、乒乓球1銀。
⑻ 2016年2月26日霞浦電影院放映什麼電影
雨中的樹
導演: 尹力
編劇: 劉恆
主演: 王志飛 / 丁柳元 / 王成陽 / 劉佩琦 / 閆妮
類型: 劇情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12-09-19
片長: 106分鍾
⑼ 霞浦有沒有影院
明顯有電影院
可是不會很快放映新大片
天天就是 今晚8點半
而且那的播放效果也比較爛
建議你還是不要來霞浦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