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家樓下電影院的排風設備24小時不停的轉動,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噪音格外大,想問應該找哪個部門來解決
按你的表述,電影院可能已經涉及侵權,先與電影院溝通,要求採取降噪措施或進行相應補償。如溝通不能達成一致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② 樓下電影院太吵怎麼辦,找什麼部門投訴
找當地環保部門或者城管部門投訴,必要時法院起訴解決。
③ 如何起訴擾民
擾民屬於侵權之訴,起訴是需要符合以下法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條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④ 噪音擾民可以起訴賠償嗎
法律分析:雜訊擾民如果侵害了受害人人生命健康權,造成嚴重後果的,受害人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八條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後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後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⑤ 噪音擾民起訴流程
法律分析:可以報警,可以向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音污染防治法》
第四十六條 使用家用電器、樂器或者進行其他家庭室內娛樂活動時,應當控制音量或者採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雜訊污染。
第五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
(一)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
(二)違反當地公安機關的規定,在城市市區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組織娛樂、集會等活動,使用音響器材,產生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過大音量的;
(三)未按本法第四十六條和第四十七條規定採取措施,從家庭室內發出嚴重干擾周圍居民生活的環境雜訊的。
⑥ 12315可以投訴電影院嗎
可以
1、從消費者的角度講,電影院售賣電影票是以預收款的方式提供播放電影的服務。
2、《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經營者以預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服務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完整產品。未按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電影院刪減彩蛋或沒有完整播放電影,屬於違約行為,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
3、因此,你完全有權要求電影院播放彩蛋,電影院未播放的,收集該電影有彩蛋但電影院未播放的證據,向12315投訴,也可以直接提起訴訟要求賠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的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對於侵權行為而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
【拓展資料】
2、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和侵權結果發生地。 《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八條 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法院關於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十四條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的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結果發生地。《民事訴訟法》第29條規定,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這里的侵權行為地既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也包括侵權行為結果發生地。 在確定侵權糾紛案件的管轄時,特別應當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一、產品質量侵權糾紛案件的管轄確定。 最高人民法院《民訴意見》第29條規定,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提起的訴訟,產品製造地、產品銷售地、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也就是說,在產品質量侵權糾紛案件中,其侵權行為地往往具有多樣性。 二、新聞侵權糾紛案件的管轄確定。 在新聞侵權糾紛案件中,往往侵權行為地也具有多樣性,也就是說,報刊、雜志的發行銷售地均可以被理解為侵權行為地。 三、合同關系與侵權關系在同一糾紛案件中的並存。
⑦ 噪音擾民可以起訴到法院嗎
法律分析:噪音擾民是可以去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但是,業主在起訴之前也可以先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或者其他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機構協調處理。如果協調不成,再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第六十一條 受到環境雜訊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或者其他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機構調解處理;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⑧ 噪音擾民可以去法院起訴嗎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定,如果噪音干擾了當事人的正常生活,當事人可以選擇報警,也可以選擇向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或者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法院受理了此類案件,一般也是對雙方進行調解,和報警的結果是一致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五十八條 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⑨ 擾民可以起訴嗎
法律分析:可以,如果噪音干擾你們的正常生活,可以報警,可以向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七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⑩ 法院起訴噪音擾民要怎麼提供證據
法律分析:起訴噪音擾民需搜集能夠證明噪音存在的證據,比如證人證言、錄音、當事人陳述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一)當事人的陳述;(二)書證;(三)物證;(四)視聽資料;(五)電子數據;(六)證人證言;(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第六十四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