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第一次如何去電影院看電影
看電影的具體步驟如下:
1、買票,可以先在網上買票或者電影院櫃台處買票。
Ⅱ 第一次去電影院看電影,步驟怎樣的
1、查看電影院影片播放信息,看下自己要看的電影那個影院有播放。可以上網搜索,或者去電影院查看
Ⅲ 世界上第一座電影院叫什麼
世界上最早的電影院是美國洛杉磯的「電氣劇場」,建於1902年
世界上第一個露天汽車電影院是1933年由一個叫理查德的美國人在新澤西州自己家的後院創辦的。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1907年第一座電影院平安電影公司在北京長安街建成,由外商經營。
Ⅳ 中國第一家電影院叫什麼名字
哈爾濱首座電影院,也是中國第一家 電影院,建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12 ),故址在今哈爾濱市道里區中央大 街與西十二道街拐角處。創建人是俄 國攝影技術師考布切夫。 這家電影院的歷史,在中國比北京、 上海最早的電影院分別早四至六年, 比光緒年西太後七十大壽第一次看電 影還早兩年。在全世界范圍比較,則 和號稱「世界影院之最」的美國洛杉 磯電影院同年所建。 哈爾濱繼中央大街創建首座影院之後 ,又在中央大街、新商業街(今奮斗 路)和烏查斯街(今地段街)繁華街 區相繼開辦了馬迭爾(1950)、敖連 特(1908)、托爾斯泰(1909)、皆 克坦斯(1910年前)、新開影戲院(1 911)五處,清末之前哈爾濱已有影院 六處。 哈爾濱首座、中國第一家電影院的創 建人考布切夫,清末之前還攝制過三 部記錄電影: 第一部記錄片《旅順之戰》(以下片 名皆系作者所加),攝於1905年,由 法國商人瑗雜斯帶去京、津、滬放映 後,於1906年經黑龍江省交涉局批准 到齊齊哈爾租用闊米薩爾戲園放映一 月,「皆日俄戰攻真跡,槍擊炮轟, 馬馳人行,與生者地無異」。
Ⅳ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是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是北京電影院大觀樓。
北京電影院大觀樓誕生了中國人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是中國第一座電影院,就建在長安街上。
在過去北京並沒有專門播放電影的場所。首次放映電影的地方就是前門外打磨廠的福壽堂了。1902年一個外國人在這里放映了3部影片《黑人吃西瓜》、《腳踏車賽跑車》、《馬由牆壁直上屋頂》。後來隨著新興產業的發展,一些戲院也開始播放電影,但都算不上是正式的電影院。
北京的第一家電影院,是1913年開業的大觀樓。提到這,不得不提任慶泰。他是遼寧人,原是名匠,後來學習了攝影,曾為慈禧太後照相。1905年,他拍攝了《定軍山》,是中國第一部電影。由於當時抗戰的原因,大部分的戲院不能正常開門,就被迫改放電影了。
(5)第一電影院愛上電影院擴展閱讀:
早期的北京電影院是不允許男女相鄰。影院中一邊是男座,一邊是女座,中間隔著一人多高的木柵欄,即使夫妻二人也要分座。最早允許男女混雜的是平安影院,因為是洋人經營,觀眾也是洋人,一般人不敢管。以後漸成風氣,其他影院也不開始分座了。
直到抗戰勝利,北京解放不久,中央政府從緊張的建設資金中拿出錢來裝修了5家電影院。即紫光電影院、交道口電影院、新街口電影院、廣安門電影院和花市電影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電影院
Ⅵ 第1次去電影院,怎麼才能裝作經常去的樣子
啊,這種情況不用擔心的說,我去看電影的時候,電影座位一般都是英文字母加數字,還有就直接是數字,直接找就好了,每個電影院的形式不一樣,這個沒必要擔心,電影院有零食的,一般要麼在第一層,要麼就是櫃台不遠處的地方,不過一般很貴,建議在外邊買好,帶進來
廁所,裡面都有的,就是防止有人逃票,所以很多影院的廁所都是在裡面,
買票,我建議從網站買,不是有糯米團或者團購的嗎,直接網上下單,提前到影院拿票就好了,或者不知道你有沒有打折卡,有的話,就可以直接用,比如學生卡什麼的,票不貴的,3D,我們這邊的新片不過60幾塊,關鍵是,多帶點錢,然後陪女生逛街才是神道
沒關系的,我第一次去影院很平常的事情,是在害怕,提前去看場也行啊!
約會時候多考慮女生喜歡吃什麼,喝什麼,你要詢問一下女方,不要自己先購買,問都不問,要不然很失禮的,處處顯得紳士一點,多關心一點,解決,妥妥的。
Ⅶ 第一次去電影院看電影有何感受
我第一次在電影院看的電影是《唐山大地震》,那個時候剛上映,一進電影院,那叫一個震撼,東看看西看看,找了好長時間才把自己的座位找到,剛坐下,電影院的燈就關了,心裡還有點小害怕,突然大屏幕就亮了,我還記得當時嚇了一跳,音響聲音超級大,那時候的廣告還是宣傳放火,好多明星,電影開始到結束哭的稀里嘩啦。
Ⅷ 第一次去電影院看電影,請問具體走什麼流程
機器取票,你可以把取票碼對准機器取,有提示的,也可以人工取,去到電影院可以問人,12點50是進場找座。
Ⅸ 中國的最早的電影院是哪裡中國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哈爾濱首座電影院,也是中國第一家電影院,建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12),故址在今哈爾濱市道里區中央大街與西十二道街拐角處。創建人是俄國攝影技術師考布切夫。
這家電影院的歷史,在中國比北京、上海最早的電影院分別早四至六年,比光緒年西太後七十大壽第一次看電影還早兩年。在全世界范圍比較,則和號稱「世界影院之最」的美國洛杉磯電影院同年所建。
哈爾濱繼中央大街創建首座影院之後,又在中央大街、新商業街(今奮斗路)和烏查斯街(今地段街)繁華街區相繼開辦了馬迭爾(1950)、敖連特(1908)、托爾斯泰(1909)、皆克坦斯(1910年前)、新開影戲院(1911)五處,清末之前哈爾濱已有影院六處。
哈爾濱首座、中國第一家電影院的創建人考布切夫,清末之前還攝制過三部記錄電影:
第一部記錄片《旅順之戰》(以下片名皆系作者所加),攝於1905年,由法國商人瑗雜斯帶去京、津、滬放映後,於1906年經黑龍江省交涉局批准到齊齊哈爾租用闊米薩爾戲園放映一月,「皆日俄戰攻真跡,槍擊炮轟,馬馳人行,與生者地無異」。
第二部記錄片《安重根刺伊藤博文》,攝於1909年。據地方文獻記載:伊藤之死,系被復國仇、雪國恥跟蹤而至的朝鮮義士安重根所殺。伊藤來哈目的,原打算同比他早到兩天的俄國財政大臣戈果甫佐夫迷議瓜分中國東北問題,不料想剛下火車未走出站台,即遭狙擊。當時安重根連發三槍,伊藤博文胸、肋、腹三處中彈,遂即倒地斃命。
第三部記錄片《東三省總督趙爾巽(音xun4)巡狩過哈》,攝於1911年,當時放映於中央大街電影院,從攝制到放映不出旬日。《遠東報》稱:「每當夕陽西下,公園散後仕女遊人相偕去中國大街之電影園聚興,所演皆趙督來哈新片『真情畢露』雲爾。
Ⅹ 還記不記得第一次進電影院看的電影
初次進電影院看的電影是速度與激情8,當時已經19歲了。沒錯,就是這么慘的,19歲第一次進電影院看電影。
因為家裡住在農村,離市裡比較遠,平時到市裡去,一般都是需要買東西,到市裡一趟的機會不多,時間也很緊,所以一般不會有兩個小時來看電影的時間。所以,一直到自己19歲,也一直沒去電影院看過電影。
當時是因為同學約另一個人去看電影,他買了兩張票,沒想到那個人又買了一張票。因為票好像是不能退的,同學就拉著我一起去。
我開始一直拒絕。一來,是因為我對《速度與激情》真的沒什麼好感。二來,自己從來沒有進過電影院,所以不知道該做些什麼,怕出錯。但是因為同學非常熱情,所以,我也就跟著他們一起去了。
我記得當時在看的是3D電影。看見那麼大的屏幕上放映的電影,感覺和在電腦上看的感覺真的很不一樣。
帶上3D眼鏡之後,看到的東西,讓人覺得很震撼。聲音很大,弄得耳朵有一點難受,但是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還有一點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每一個鏡頭轉換的時候,我都會覺得頭暈暈的,就好像是自己在轉圈一樣。
雖然這個電影的題材不是我的菜。但是我很享受那種在電影院看電影的感覺。
從這次之後,我就迷上了到電影院看電影,之後有什麼小聚會,不會像以前一樣,第一想到的是去吃飯,而是首先想到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