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少林寺》39年:李連傑直言後悔拍攝,兩位「大反派」早已不在
2021年的大年初一,可以說是王寶強小小的高光時刻,院線有他主演的電影《唐人街探案3》,票房已破40億;
網路影片有《少林寺之得寶傳奇》,圓了自己兒時的少林夢。
但可惜的是,這兩部電影的口碑都不是很高,《唐人街探案3》豆瓣評分僅5.6,系列最低分;
《少林寺之得寶傳奇》旨在致敬82版《少林寺》,海報都做得很相似,王寶強全程真打不用替身,但卻因為劇情太水太跳脫,口碑大跌,只有4.2分。
而王寶強想要致敬的82版《少林寺》,當年的現象級電影,一經上映就達到了萬人空巷的效果;
並且在上世紀80年代,憑借著均價一角錢的票價,拿下了1.6億的票房,這在中國影史上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傳奇。
01、輕喜劇風格的溫情武俠片
隋朝末年,殘暴無道的大將王仁則(於承惠 飾)在黃河監工河防工事的時候,殺死了反抗的神腿張,還把他的兒子張小虎(李連傑 飾)也打成了重傷。
受傷後的張小虎逃到了少林寺,為了為父報仇,他出家為僧,拜少林寺的曇宗(於海 飾)為師,法號覺遠,苦練功夫。
在一次失敗的貿然復仇中,他偶然救下了曇宗師父的女兒白無瑕(丁嵐 飾),並且與她產生了一種不可明說的情愫。
回到少林寺後,覺遠潛心修煉功夫,終於練成了上乘的功夫。
恰逢此時,他遇到了被王仁則追殺的秦王李世民(王光權 飾),於是便和白無瑕通過假結婚將李世民護送到河東,不料卻給少林寺帶來了災難——王仁則的圍攻。
不過,顯然王仁則低估了少林寺的實力,在曇宗師父的帶領下,少林寺全體成員奮起反抗,突圍成功,但曇宗師父卻被亂箭射死。
新仇加舊恨,讓覺遠發誓手刃仇人。正巧這時李世民也帶兵前來,與王仁則、覺遠決戰洛陽,經過激烈的打鬥,覺遠終於完成了心願,為父、為師報仇。
雖然大仇已報,雖然登基後的李世民封他為將軍,但為了更好地保衛少林寺,他毅然選擇一世為僧,甚至放棄了與白無瑕的愛情。
這部電影雖然是部經典的武俠片,眾人也展現了扎實的武術功底和行雲流水般的打鬥場面,讓觀眾看過後直呼過癮;
但它同時又涵蓋著 搞笑 元素,還夾雜著影片中人物的細膩 情感 ,一改武俠片嚴肅的風格,賦予了影片輕喜劇的氛圍,也讓整部影片更加有血有肉貼近人心。
比如覺遠和白無瑕之間純純又羞澀的愛情,讓影片在打鬥中充滿了甜蜜感;
再比如打著「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旗號,公然聚眾吃狗肉的師兄弟們,讓觀眾們忍俊不禁;
再再比如覺遠與曇宗師父的師徒情,給影片鋪滿了溫 情感 。
02、投資方曾燒毀劇本,新導演將演員、劇本「大換血」
眾所周知,《少林寺》的導演是張鑫炎,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張鑫炎之前,這部影片的導演另有他人。
當時,身為長城、鳳凰、新聯三家影業公司董事長的廖一原想要拍出一部少林寺題材的影片,於是找來了導演陳文;
樣片出來之後,雖然很多人都覺得不錯,但是卻有專業的武術界的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認為一點沒有少林功夫的味道。
聽聞此言,廖一原愣了,在追問之下陳文才告訴他,演員並不是專業的武打演員,而是從一個京劇團中請來的演員。
聽完這番解釋,不顧40萬港幣的投入,廖一原憤怒地把劇本燒了,並解散了劇組。
但是廖一原並沒有放棄《少林寺》,而是找到了擅長拍武俠片的導演張鑫炎。
那時候張鑫炎已經拍出了《雲海玉弓緣》、《白發魔女傳》等優秀的武俠影片,經驗豐富。
「上崗」之後,張鑫炎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首先就是把劇本和演員「大換血」。
於是乎,全新的劇本出爐,李連傑、計春華、於海、於承惠等功夫演員齊聚,上演了這一部經典的武俠片。
據了解,在選角的時候,李連傑差點因為身高不足170的緣故錯過這個角色。
說來也並不是導演介意他的身高,而是他之前面試因為身高原因受挫,對自己沒有信心,根本沒去面試《少林寺》。
好在張鑫炎早在幾年前就注意到了這個功夫不錯的小夥子,主動找到李連傑,也因此成就了他,這也是李連傑的影壇處女作。
03、票價1角錢卻得到了1.6億票房
在上世紀80年代,經濟發展水平遠不如現在,當時的電影票票價也就是一兩毛錢一張。
但是《少林寺》這部電影卻在當年創造了票房的奇跡:以均價1角錢的票價,獲得了1.6億的票房。
據了解,1982年,這部電影在內地上映之後,瞬間引起轟動,當時的場景以萬人空巷來形容再合適不過,無論是在室內影院還是露天影院,很多人反復看了又看;
有的人甚至看上100遍!正是這一遍又一遍地觀看,造就了《少林寺》1.6億的票房奇跡。
隨後,這部影片走出國門,在日本收獲40億日元票房,在韓國收獲51億韓元的票房。
再後來,這部影片簡直可以說是風靡全球,無論是亞洲還是歐洲,亦或是美國,都掀起了一陣「少林寺熱」,從此,少林寺也在全球聞名。
04、李連傑曾直言「最後悔拍《少林寺》」
據了解,《少林寺》的男主角李連傑曾在影片上映後說過,「最後悔拍攝《少林寺》」;
其實,並不是因為在拍攝過程中出現了問題,也並不是李連傑與劇組產生了矛盾,而是因為這部電影太火了。
在《少林寺》上映後,引發了一陣功夫狂潮,李連傑也成為了很多青少年的偶像,王寶強就是其中的一個。
因為這個偶像的影響,很多青少年都棄學從武。了解到這一情況,李連傑才說出了「後悔拍攝《少林寺》」這樣的話。
李連傑曾經說過,因為拍了這部戲,誤導了很多青少年去學武術;
甚至很多人連學武的目的都不清楚,就想要剃發去少林寺習武,每每看到這種情況,他都很自責。
05、影片中飾演反派的兩位演員計春華、於承惠去世
這部電影中有兩個反派角色,一是於承惠飾演的王仁則,另一個是計春華飾演的禿鷹。
他們二人在影片中的表現十分優秀,甚至成為了觀眾心中「優秀反派」的代表人物。
於承惠自幼習武,對武術的喜愛甚至達到了痴迷的程度,還曾經獲得過華東區的武術冠軍。
於承惠對於武術的喜愛不僅僅停留在練武的層面,他還自創過一門武功——螳螂劍。也正是由於這門功夫的創立,於承惠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
在拍攝《少林寺》的時候,導演張鑫炎找到了他,希望他能夠出演王仁則這個角色。
但是當時於承惠只是對武術有著濃厚的興趣,對於演戲、進軍 娛樂 圈並沒有什麼想法。
還是在張鑫炎的不斷勸說下,於承惠才答應參演,這才有了這個經典的銀幕形象。
雖然在《少林寺》之後,於承惠也參演了不少武俠片,但他仍然痴迷於鑽研武術,對 娛樂 圈的名利看得很淡,即使在拍攝電影的過程中,也在鑽研、創新、推廣武術。
有人說,這就是我們心中大俠的樣子。令人惋惜的是,2015年,這位76歲的大俠因病去世,永遠離開了我們。
提到計春華,大家對他可能會很熟悉,他可以說是一位反派專業戶,塑造了不少經典的反派形象。
他與《少林寺》這部電影的緣分也很是奇妙,當時的計春華由於之前的一場大病,頭發全都掉光了,恰巧張鑫炎就看中了他的禿頭,認為很適合出演《少林寺》中的禿鷹;
計春華也就由此進入了演藝圈,並且憑借著禿鷹一角被人們熟知。
後來陸續又和李連傑合作了《南北少林》、《方世玉2》、《新少林五祖》等影片,成為港片中的經典反角。
有人說,雖然他都是在演反派,但卻將反派演出了義無反顧、絕不求饒的風骨。
然而,天妒英才,2018年,計春華因癌症去世,享年57歲。
如今距離電影《少林寺》的上映已經過去了39年,武俠片的主角也換了一代又一代,更多的特效也融入到了功夫片中。
在這種情況下,回看《少林寺》這類經典的功夫片,感受他們真實的拳腳功夫,仍不免有些熱血沸騰。(撰文:西窗雪)
⑵ 王寶強圓夢之作,搭檔劉昊然陣容豪華,為何放棄院線選擇網播
眾所周知,電影市場在2020年發生了很大變化,由於受到特殊情況沖擊,線下影院的生意並沒有以前那麼火爆,因此,很多小成本電影都選擇了線上播出,這樣就不會因為觀眾少而產生虧本的情況了,只要播放量夠高,至少能夠回本。
綜合考慮,這部《少林寺之得寶傳奇》也就放棄線下,改為線上網播了。
以今年的情況來看,在家過年不出門的觀眾也有很多,線上播出完全可以滿足這部分觀眾的觀影需求,最後祝願《得寶傳奇》票房大賣,期待這部電影能給觀眾們帶來歡笑吧!
⑶ 為什麼最近很少看到王寶強出演的電影
最近以來王寶強出演的電影也不少,只是有些比較小眾,比如《hello!樹先生》,這部劇劇情比較沉鬱,看起來晦澀難懂,所以並不出名。
⑷ 為什麼宋小寶的電影,沒有選擇在電影院上映
不少觀眾在社交平台上刷到《少林寺之得寶傳奇》和《發財日記》,前者有王寶強、劉昊然「唐探組合」的再集結,後者由知名喜劇人宋小寶首次執導。兩部影片無論是陣容還是類型都頗引人期待,並且都打出定檔「大年初一」的口號,但觀眾打開購票軟體卻發現,影院里竟然均「查無此片」。
原來,這兩部影片並不在院線春節檔行列,而是在網路放映。在國家廣電總局網路視聽節目管理司指導下,由中國電影家協會網路電影工作委員會主辦,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協辦的2021網路電影春節檔正式開啟。
此次三大平台響應號召,聯手發起網路電影春節檔,將把網路電影、網路視聽內容的水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觀影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文化內容消費。
⑸ 王寶強的「少林夢」,被唐季禮毀得「渣」都不剩,到底是何原因
作為少林弟子出身的王寶強,從很早之前就想要拍攝與少林相關的劇本。終於他等到了這個機會,在唐季禮的幫助下,成功讓《少林寺之得寶傳奇》出現在大眾視野中。按照王寶強最初的想法,這部劇應該會大熱,或者是會引起觀眾共鳴才對,但沒想到該作品播出後,雖然讓王寶強圓了少林夢,可是被唐季禮毀得「渣」都不剩,為何會出現這種原因呢?
3.少林劇本市場小繼李連傑拍攝《少林寺》後,出現了該類型的追捧熱潮,只不過進入90年代後,這種劇本市場就逐漸減少。即便是這幾年來,關於少林相關的題材都很少看到出現好成績。觀眾會有這樣的改變,應該與國人對中國武術印象發生改變有關。王寶強願意追尋夢想這本是一件好事,可也是一件受累不討好的事情。
⑹ 從少林寺走向國際影壇,王寶強成長的每一步都無比艱辛,喜歡他嗎
中國影視行業有著一個屬於中國特色的電影類型,就是功夫片,功夫片比較經典幾個系列《黃飛鴻》《方世玉》《少林寺》《詠春》《太極》等,中國的功夫明星也很多,李小龍 劉家良 劉家輝 劉家輝 李連傑 成龍 洪金寶 元彪 元華 甄子丹 吳京 王寶強 吳彥祖 釋小龍 樊少皇 謝苗 釋延能 張晉 趙文卓 梁小龍 周比利 陳慧敏等。
王寶強如今38的王寶強依然揚名四海,而他由一個農村孩子,一個演員成長為位國際巨星,王寶強的成功並非偶然,他的付出和汗水都是有目共睹的。雖然這裡面是他本身的實力,但王寶強把每次稍縱即逝的機會都能把握住,所以他人生的逆襲嗎,人生的輝煌,都是不可復制的。就像在頒獎典禮上王寶強自己所說的那樣「給自己一個機會,給所有人一次機會」。
如今38歲王寶強與少林寺的緣分也非常深了,他8歲就去少林寺學藝,在學習的過程中非常認真,真正學到了一些東西。從王寶強當時拍攝的照片來看,那時的他年紀還不大,但做起專業的動作已經有模有樣了,眼神也很堅毅。
⑺ 王寶強在少林寺練過武,他拍《少林寺之得寶傳奇》為什麼沒有獲得成功
李連傑經典電影《少林寺》對於七零後、八零後來講那是非常美好的回憶。這部電影有火呢?據說當時的票價每人僅一毛錢,但累計票房竟達到整整一個億,如果換做今天,可以想像一下它有多麼賣座。一看《少林寺》這么火,吳京、於榮光等很多武打演員都演過類似題材的戲,但論成績都沒有超越李連傑版。可能由於經典實在太難超越了,這個題材很長時間都沒人敢碰。直到今年王寶強重新拾起這一題材,拍了部《少林寺之得寶傳奇》。
真的是糟蹋了《少林寺》這個大IP,再次證明了李連傑經典《少林寺》不可超越。同時,真的很為王寶強感到遺憾,一部《大鬧天竺》、一部《少林寺之得寶傳奇》真的是把自己的名氣消費刷爆了,真心希望好好珍惜自己的名氣,拍點好看的片子。
⑻ 王寶強《少林寺之得寶傳奇》定檔,值得一看嗎
繼《唐人街探案3》,王寶強主演的另一部新片《少林寺之得寶傳奇》定檔大年初一!春節檔兩部影片,對於王寶強來說,在歷經婚姻的低谷之後要再次騰飛了。雖然《少林寺之得寶傳奇》是部網路電影,但對於該片的陣容來說頗為豪華,絲毫不輸院線影片。所以這部電影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該片由著名導演唐季禮執導,編劇為束煥,主演除了王寶強,還有倪大紅 、 劉昊然 、 吳孟達,這是繼《唐人街探案》系列《我和我的家鄉》後,王寶強、劉昊然再度合體,而且也是和《唐人街探案3》同期上映的。王寶強也是發文宣傳該片,講述自己的少林夢。
受婚姻糾紛案件的影響,王寶強事業跌入谷底,沉寂兩年之後,《唐探3》《我和我的家鄉》,以及如今的《少林寺之得寶傳奇》,王寶強再度歸來,續寫自己的電影夢、少林夢!王寶強作為草根逆襲的代表人物,在影視圈確實激勵了一大批心懷電影夢的年輕人,雖然遭遇挫折,歷經低谷,但是與曾經的那些艱難困苦相比,顯然不值得一提。正如王寶強所說,自己快四十歲了,那就別等了,靠自己的努力來圓夢吧!
⑼ 王寶強自己搭班拍戲不被認可,一看導演電影還有救,導演是誰
網友們不看好這部電影的原因還是王寶強自己首次執導電影《大鬧天竺》上映後反響特別差。能夠當好一個演員的可不一定能夠拍好電影,這話用在王寶強身上再合適不過了。慶幸的是《少林寺之得寶傳奇》雖然是由王寶強策劃,主動組織的,但是導演並不是他。導演是唐季禮。
結語從此以後的王寶強一路輝煌至今還被人們津津樂道,所以說,人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只能經歷磨難,方能成就大事。只有經歷困苦,才能更好的迎接朝陽,最後送上祝願「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祝願尚在事業、家庭中掙扎的人們,一切都是迎來黎明,黑暗終將會過去。
⑽ 王寶強的這部電影,國內至今未上映,為什麼在國外很受歡迎
當王拍完《人在囧途》後,收到了《Hello!樹先生》劇組的邀請,但他不想再演《演技根子》了,所以得知劇本後直接拒絕了。然而,當他知道賈是這部電影的製片人時,他又猶豫了。大家都知道賈在電影圈舉足輕重,只要有他,就不會失去國際大獎。於是王很快就把手頭的其他工作都放下了,很快就接下了戲。王是的巔峰之作,這部過去拯救了大街小巷的電影,為什麼現在突然火了
《Hello!樹先生》拍了40多天。上映後票房很慘淡,總金額只有220萬,連王一個人都付不起。沒想到,這部電影竟然在國外走紅。2011年,王憑借該劇獲得俄羅斯、美國、紐約和義大利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以及亞太電影獎。這部劇甚至被網友評為王演技的巔峰之作。他塑造的「樹先生」真實、經典、難忘,把農村人的「傻」形象詮釋得淋漓盡致,讓人心酸又嘆息,心酸又痛苦。
這部電影的整體感覺很壓抑。前幾年看的時候,只覺得樹是個可憐人,慢慢變傻的過程讓人產生了同情和難過。但現在再看,才發現自己:當年不認識樹先生,後來看成了淚流滿面的人。看到有網友踴躍討論:樹是什麼時候開始瘋長的?後半部分是現實還是樹的幻覺?在我看來,是現實還是幻覺都無所謂。重要的是我們在這部劇中看到了什麼。你學到了什麼?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容易。如何在社會底層調整自己,防止自己成為另一個「樹先生」?
越是處於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就越應該關注自己的工作。舒先生一開始並不瘋也不傻。相反,人們一看到他就會大喊:舒歌。當時這個標題多少有點真實。那時候他還只是一個普通山村貧困家庭的孩子。這樣的人在中國農村隨處可見。舒先生並非一無是處。他會修車,懂技術,在村裡的修車廠工作。雖然工作很臟很累,但是如果腳踏實地的去做,在20世紀飛速發展的今天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有了收入,可以老老實實花錢,穿西裝打領帶,追女朋友,孝順父母。有了收入,就不用到處要錢看人了。換句話說,生活中有多少錢就有多少自由。一個人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他陷入了貧困,失去了奮斗的機會,才明白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