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心目中最好的愛情電影是什麼
1、泰坦尼克號(電影)
《泰坦尼克號》是美國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愛情片,由詹姆斯·卡梅隆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凱特·溫斯萊特領銜主演。影片以1912年泰坦尼克號郵輪在其處女啟航時觸礁冰山而沉沒的事件為背景,講述了處於不同階層的兩個人窮畫家傑克和貴族女露絲拋棄世俗的偏見墜入愛河,最終傑克把生命的機會讓給了露絲的感人故事。該片於1997年12月19日在美國上映,而且獲得了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
2、真愛至上(電影)
《真愛至上》是一部於2003年上映的愛情喜劇,由理查德·柯蒂斯執導,休·格蘭特、比爾·奈伊、連姆·尼森、科林·費斯、艾瑪·湯普森和安德魯·林肯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3年9月7日在加拿大多倫多電影節率先上映。電影主要講述10個愛情故事竄成的喜劇雜燴。一個個動人的英倫愛情故事交匯出浪漫、甜美、幽默的聖誕前夕。其中英國首相首日到唐寧街上班,就迷上遞茶給他的俏下屬。英國首相的姐姐結婚多年,心廣體伴後懷疑老公不忠等等。
3、雨中曲(電影)
《雨中曲》是米高梅電影公司出品的歌舞片,由斯坦利·多南、吉恩·凱利執導,吉恩·凱利、黛比·雷諾斯等主演。該片以好萊塢從默片時代過渡到有聲片時代為背景,講述了好萊塢演員唐與合唱隊女孩凱西之間的愛情故事。1952年3月27日,影片在美國上映。1989年,該片被美國國家電影登記部收藏於國會圖書館。2006年,該片被美國電影學院選為「25部最偉大音樂電影」第一名。2007年,美國電影學院評選出「100部最偉大影片」,該片位列第5位。
4、怦然心動(電影)
《怦然心動》是由羅伯·萊納執導,瑪德琳·卡羅爾、卡蘭·麥克奧利菲主演影片。該片根據文德琳·范·德拉安南的同名原著小說改編,描述了青春期中男孩女孩之間的有趣戰爭,朱莉·貝克虔誠地相信三件事:樹是聖潔的、她在後院里飼養的雞生出來的雞蛋是最衛生的、以及總有一天她會和布萊斯·羅斯基接吻。二年級時在看到布萊斯的藍眼睛那一瞬間,朱莉的心就被他擊中了...該片於2010年8月6日在美國上映。
⑵ 有一部歐美 喜劇 電影 講一輛計程車的!!開的很快的好像!!
《的士速遞》,一共四部,美國版一部。
中文名稱:的士女王
英文名稱:Taxi
別名:計程車女王/美國版《的士速逮》/終極殺陣美國版/出租汽車女王/狂速的士
資源類型:DVD-RMVB
發行時間:2004年10月06日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電影導演:蒂姆·斯道瑞 Tim Story
電影演員:安-瑪格麗特 Ann-Margret
奎恩·拉提法 Queen Latifah
亨利·西蒙斯 Henry Simmons
瑪吉麗·阿馬蒂 Magali Amadei
Amanda Anka
安·克里斯蒂娜 Ana Christina
Gelbert Coloma
Edward Conna
劇情:
的士兇猛,注意閃避
今天絕對不是警察沃什本(吉米·法倫 飾)的幸運日,糟糕的駕駛技術不僅讓他錯失抓捕罪犯的良機,沖入雜貨店的狼狽照片還上了當地報紙的頭版,醒目的大標題是「某些人需要支援」,但其實他在警察局裡也得不到支援了,同事們送他《駕駛入門》嘲諷他,上司也因為他糟糕的成績惱羞成怒。
今天的霉運在中午達到了頂峰,他目睹了一起銀行搶劫,以梵妮莎(吉塞勒·邦辰 飾)為首領的這些美女劫匪依仗著高超的駕車技術飛速逃離現場,當沃什本試圖攔下一輛車的時候,他造成了一場連環追尾的特大交通事故。一連串的倒霉事令他感覺非常沮喪,但當他跨入一輛計程車的時候,他不知道他已經遇到了自己的大救星。
貝莉(奎因·拉蒂法 飾)是曼哈頓最快的計程車司機,她是一個單身母親,本來以送披薩為生,因為飛車技術高超,她改行成為一名計程車司機,結果證明她終於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她開著自己那輛改裝的計程車,以每小時超過135公里的時速在城市裡風馳電掣,很快就成了當地計程車行業,甚至整個城市的名人。
當沃什本成為這輛「極速的士」的顧客之後,一個靈感在他腦子里誕生了,如果他的「超級智慧」再加上貝莉的「超級速度」,捉住那些搶劫銀行的美麗劫匪一定易如反掌。在他的脅迫下,貝莉不得不和他組成臨時的搭檔,於是,當劫匪再次作案的時候,他們遭遇到了紐約最瘋狂的士司機和它那個終於快走完霉運的顧客……
幕後:多才多藝的演員
貝莉是曼哈頓最美麗,最性感,最堅強,同時也是速度最快的計程車司機,作為一名單身母親,她從前的工作是騎著電單車送比薩,而這為她後來驚人的車技打下了堅實基礎。她認為135並非自己在城市裡的極限,保持它是因為害怕傷害了路邊的孩子。
奎因·拉蒂法絕對是黑人喜劇演員里的大明星,她超大碼的身材經常出現在許多讓我們會心微笑的片段里。但她不為我們熟悉的卻是她在演藝界的多才多藝:她是一個優秀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同時也主持過諸如MTV、金球、格萊美等諸多電影音樂的頒獎禮,她是一位優秀的歌手,她的說唱單曲也是榜上的常客,在電影領域,她不僅參加諸如《恐怖電影》等搞笑片,還演出過《理發店》、《芝加哥》等優秀影片,在演戲的同時,她還擔任製片、配樂等多項工作,在剛剛上映不久的《野餐會》,她兼任編劇、製片、演出等多項工作,表現出多面手的天賦。
沃什本是一名紐約警察,准確點說,是一名倒霉的紐約警察。他年輕英俊,外表俊郎干連,當然,如果他的智慧也能讓他像這樣充滿自信世界就圓滿了。和貝莉相對的是,他是紐約最糟糕的司機。
年輕的吉米·法倫雖然也演出過一些電影,但說實話,那些小片片沒有讓他給觀眾留下多少印象,是電視系列劇《Saturday Night Live》讓他一炮走紅,同時作為一名節目主持人,他在美國可真的是聞名遐邇,這個曾被《人物》雜志評為50黃金單身漢的傢伙也曾被認為是大衛·萊特曼的最佳接班人,急智改詞的歌曲演唱也是他的一個拿手好戲。
梵妮莎的美充滿了異域情調,但這個帶有拉丁血統的美女卻是一夥危險的穿絲襪的銀行劫匪的首領。所以不要小看這個身材惹火的女子,她可是偽裝和駕駛的行家,她的性感和大膽讓她無往不利,但這次她似乎遇到了一個強勁的對手。
吉塞勒·邦辰有著180厘米的身高,而她從前的夢想也是成為一名排球運動員,但有著德國巴西等多重血統的她最終還是憑借外貌進入了演藝圈,現在她已經成為像Christian Dior等眾多知名品牌的帶言模特。這也是她的第一次屏幕演出。
花絮:就像《三個奶爸一個娃》
本片是1998年法國賣座電影《的士速遞》(英文同名)的翻拍片,當時那部電影是由傑萊德·皮爾斯導演,呂克·貝松編劇和監制的。影片在上映後獲得大獲成功,不僅創造了國內票房記錄,還順勢進去美國,在世界范圍內造成轟動。
在如此好的反響影響下,2000年和2002年又繼續推出了兩部續集,也都獲得了不錯的效果,這些上好佳的票房成績讓好萊塢製片公司看到了商機,於是就像《三個奶爸一個娃》,又一部法國電影被翻拍成為全新的美國版本。
為了能保證影片的再次獲得成功,製片公司不僅買入了劇本,還特意請來了原作的編劇和製片人呂克·貝松擔任本片的監制。這位相信這位《的士速遞》的大師能夠繼續保持這個系列的一貫風格,塑造出一個全新的山姆大叔的《的士速遞》。
點評:註定俗氣,很難好看
呂克·貝松的原作相當成功,不過這個山姆大叔版的《的士兇猛》倒有點讓人擔心。雖然導演吉姆·考夫之前的《理發店》曾經獲得過意外的成功,但那部電影在某些程度上完全是以溫暖氣氛取勝,對於這部喧鬧的喜劇電影,他的表現如何還是讓人相當擔心。
吉米·法倫可能成為影片的軟肋,也可能會成為影片的驚喜,他的主持風格風趣輕松,急智幽默,但演電影和主持的距離相當大,能夠把握好影片的節奏還是未知數。奎因·拉蒂法的搞笑看過多了,倒是感覺沒有什麼新鮮感了。
不論演員的表現如何,影片的翻拍性質決定它不會有太好的效果。《的士速遞》系列本來就一直在走下滑路,而本片又完全克隆原作的主要情節,從劇情的吸引力來說,已經大打折扣了,而法國式的幽默相信也是相當難掌握的,雖然符合香車+美女,速度+搞笑的標准流行模式,但相信本片也是註定俗氣,很難好看。
英文名:Taxi
中文名:的士速逮/終極殺陣
導 演: 傑拉爾·皮雷 Gérard Pirès
主 演: Stéphane Algoud Catherine Alias Sabine Bail Malek Bechar Denis Braccini Pierre Brichese Eric Bérenger Jean-Baptiste Chaudoul
上 映: 1998年04月08日 ( 法國 )更多地區
地 區: 法國 ( 拍攝地 )
對 白: 法語
字幕:中文字幕
評 分: 6.7/10( 6281票 )
顏 色: 彩色
時 長:92 分鍾
類 型: 喜劇 動作
分 級: 英國:15 西班牙:13 阿根廷:13 德國:12 葡萄牙:M/12 法國:U 挪威:11 瑞典:11 芬蘭:K-12 比利時:KT
劇情簡介:
丹尼爾曾是披薩外送人員,因本身是車迷而改開計程車。他是快車高手,甚至可以躲過雷達的追蹤,警察艾米里安考了8次駕照都沒考過。丹尼爾受到脅迫,只好答應幫艾米里安圍捕一個銀行搶匪,這個搶匪開著飛車連續搶奪城裡數家銀行。於是丹尼爾和女朋友莉莉,艾米里安的母親卡蜜兒,及一群送披薩的烏合之眾,有的徒步,有的騎機車,有的以汽車為工具,將合力追緝這名搶匪。他們可以順利逮捕到這名令警察手無策的匪徒嗎?艾米里安是否能獲得他傾慕已久的女警長蓓妲的芳心?丹尼爾能否拿回他的駕照,以達成他想開一部」真正的汽車」的夢想嗎?
◆原 名:Taxi 2
◆譯 名:計程車司機2/終極殺陣2/的士速逮2
◆導 演:Gérard Krawczyk
◆編 劇:盧貝松(Luc Besson)
◆演 員:Samy Naceri .... Daniel Morales
Frédéric Diefenthal .... émilien Coutant-Kerbalec
馬麗昂·歌迪亞 Marion Cotillard .... Lilly Bertineau
Emma Sj?berg .... Petra
Bernard Farcy .... Commissaire Gibert
Jean-Christophe Bouvet .... Gen. Bertineau
Frédérique Tirmont .... Mother
Marc Faure .... French minister
Hirata Haruhiko .... Japanese minister
Tsuyu Shimizu .... Yuli
Ko Suzuki .... Katano
Yoshi Oida .... Yuke Tsumoto
Kentaro Yuji Yamashita .... Yakuza
Hiro Uchiyama .... Master hypnotist
Onochi Seietsu .... Master hypnotist
◆類 型:喜劇/動作
◆片 長:85 分鍾
◆上 映:2000年
◆國 家:法國
◆語 言:法語
◆字 幕:中文
◆文 件:309MB
◆鏈 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183869
◆評 分:6.1/10 (3,530 votes)
◆視頻尺寸:572x320
◆壓縮格式:DVD -RMVB
◆簡 介:
本片第一集曾創下驚人票房,並有獲凱撒獎七項提名的佳績.而本集則依然由盧克.貝松擔任製片和編劇,講述日本國防部長到了法國訪問,結果被日本恐怖份子綁架,而在第一集中大顯神威的辣妹女警,傻氣警察和飛車高手趕緊加快油門,又卯足全力和日本恐怖份子"飈車″,這迴路上飆不夠,還飛上了天空……全片充滿讓你瞠目結舌的畫面,各式各樣的撞車和追逐場面令人目不暇接。而本片在法國也再次創出票房神話。
◆原 名:Taxi 3
◆譯 名:計程車司機3(中)/終極殺陣3(台)/的士速逮3(港)
◆導 演:熱拉爾·克瓦茲克 Gérard Krawczyk
◆編 劇:盧貝松(Luc Besson)
◆演 員:弗雷德里克·迪方多 Frédéric Diefenthal
馬麗昂·歌迪亞 Marion Cotillard
白靈 Ling Bai
伯納爾·法西 Bernard Farcy
艾瑪·西奧伯格 Emma Sjoberg
薩米·那瑟里 Samy Naceri
◆類 型:喜劇/動作
◆片 長:84 分鍾
◆上 映:2003年1月29日
◆國 家:法國
◆語 言:法語
◆字 幕:中文
◆文 件:305MB
◆鏈 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295721
◆評 分:5.2/10 (1,803 votes)
◆視頻尺寸:572x320
◆壓縮格式:DVD-RMVB
◆簡 介:
影片簡介:
莉莉受不了丹尼爾愛車如命,搬回了父母家;貝特拉整天跟艾米連鬧別扭,搞得埃米連不敢回家,整天躲在警察局裡。
華裔和歐洲人的聯合犯罪集團在聖誕節期間大肆活動,他們假扮聖誕老人,把馬賽攪得天翻地覆。
高大但不威猛的警察局長於貝爾部署手下進行「白雪行動」,卻不知道他身邊的混血女記者「裘」就是盜賊團的首領。「裘」拿到了警察局在聖誕期間的各種部署資料,馬賽警察自然屢戰屢敗,丟盡面子。
影片兩位主角、無牌司機和笨蛋警察顧不上抓賊,他們的女友都懷了孕,還都跟他們鬧翻了。兩人正在車里對訴衷腸,卻碰上了一個在凌晨出沒的聖誕老人,兩人追蹤到盜賊團巢穴,埃米連再次掉進垃圾桶,被盜賊們抓住。
雖然丹尼爾在碼頭倉庫里救出了埃米連,但局長卻被「裘」耍了,盜賊們從警察合圍中逃之夭夭(這一段很搞笑的,滿街跑聖誕老人)。「白雪行動」失敗,盜賊團逃往法國-瑞士邊境。
為了奪回貝特拉送給埃米連的手機,兩搭檔開車追到法瑞邊境的滑雪勝地,終於找到正准備越境的盜賊團。他們急召救兵,將軍岳父和警察局長率領空降兵趕到,抓住盜賊團。埃米連奪回了寶貝手機,丹尼爾除了又作了次無名英雄之外,捎帶腳還拿了個滑雪比賽冠軍。
[搞笑]
整整90分鍾,整個電影院都在不停地笑,所有人笑到後來都笑得有氣無力。
所有第二集的搞笑人馬都再次出場,樣子很甜性子很辣的莉莉,氣質有點像路易·德菲奈斯的將軍岳父,還有他總是遇上車禍的倒霉司機。
貝特拉懷孕8個月,埃米連天天跟她睡在一起,居然一直都不知道(幸虧法國政府除了給小孩兒發補貼之外什麼都不管,如果這事兒發生在中國,孩子就成『黑戶』了)。
「裘」用英語告訴於貝爾局長自己雜志的名字,於貝爾的英語跟他的日語差不多,此後每次提到那雜志,就用「哼哼唧唧」代替。
丹尼爾拿著莉莉的驗孕棒沖進葯店問老闆這是什麼意思,老闆叫過自己在醫學院讀書的女兒,問她「這是什麼意思?」女兒誠懇地說:「這是個意外,老爸……」
那個搞笑的黑警察沖到街中間,高舉警察證攔車,被汽車毫不猶豫地撞翻——法國司機(特別是法國南部的司機)糟糕得不可思議,我來法國四個月,看見司機轉彎時打轉向燈的次數還沒有看見的車禍多。
近期法國喜劇片有無厘頭化的傾向,去年的《埃及任務》簡直比《少林足球》更周星馳,本片有一個笑料也差不多,警察局長跳傘前高呼「Attendez Me!」一半英文一半法文拼在一起,跟「I服了you」有一拼。
還有一個很溫馨的笑話,丹尼爾知道莉莉懷孕之後,開車送女友和准岳父時,把車開得比六十歲阿婆走路還慢。
[特技]
在開場的輪滑對BMX車的段落,使用微型攝像機拍攝從自行車車把、輪滑鞋側面等角度的鏡頭。
影片中段,盜賊團出動了巨型四輪驅動車,車輪比警車還高。
壓軸戲雪山追逐中,那輛「標致」居然改用履帶行駛,好像裝甲車一樣。
[缺點]
壓軸的雪山追逐拍得不好,有點虎頭蛇尾。
因為上一集新增加的幾個搞笑配角再次出場,所以這一集除了大反派之外,沒有增加新的角色。雖然「笑果」還好,但畢竟缺少新鮮感。
⑶ 汽車和船的歷史分別是多少
1926年 第一輛旁蒂克汽車在紐約車展上展出。富豪汽車公司成立。賓士公司與戴姆勒公司合並。 1927年 福特T型車在生產1500萬輛後停產。空氣濾清器、汽油濾清器、曲軸箱換氣裝置和後視鏡開始出現。亨利·賽格瑞的」陽光」賽車速度達到328公里/時。 1928年 福特A型車代替T型車。 1929年 世界汽車產量達到533萬輛。亨利·福特博物館對公眾開放。卡迪拉克使用帶同步器的齒輪變速器。法拉利汽車公司成立。 1930年 布加迪製造了」皇家」號汽車。卡迪拉克第一次使用V6型發動機。 1931年 勞斯萊斯公司接管本特利汽車公司。保時捷設計公司成立。 1932年 阿爾法汽車公司推出第一輛單座位大獎賽汽車。 1933年 世界上第一家汽車電影院在美國開張。豐田自動織布機廠設立汽車部。 1934年 日產汽車公司成立。克萊斯勒率先推出流線型車身轎車。雪鐵龍推出前輪驅動汽車。 1935年 菲亞特推出500型微型轎車。 1936年 賓士公司首先推出柴油轎車。保時捷博士設計的甲殼蟲原型車面世。三菱公司銷售首批柴油汽車。第一輛摩根汽車問世。 1937年 豐田汽車公司成立。五十鈴汽車公司成立。大眾汽車公司成立。伊斯頓的」霹靂」汽車速度超過500公里/時。 1938年 美國別克汽車裝上了轉向閃光燈。 1939年 帕克德推出空調汽車。 1940年 美國汽車內開始安裝安全帶。美國軍隊開始使用吉普車。哥廷根大學開始研究汽車阻力、升力和側風的影響。 奧茲率先推出全自動變速器。一種流線型的寶馬汽車贏得了義大利1000英里公路汽車賽勝利,這對戰後汽車設計產生重要影響。 1941年 大眾汽車公司首先生產水陸兩用汽車。 1944年 韓國起亞汽車公司成立。 1945年 大眾公司在英軍控制下恢復生產。美國各大汽車廠研製新車型。 1946年 本田汽車公司成立。 1947年 日產生產達特桑牌汽車。當年全球汽車產量585萬輛。第一輛法拉利跑車參加比賽。 1948年 陸虎越野車問世。捷豹XK120跑車在倫敦車展引起轟動。保時捷車型365跑車問世。林肯和卡迪拉克汽車開始安裝電動車窗。 1949年 克萊斯勒使用盤式制動器。福特V8型轎車推出。雪鐵龍2CV投產。 1950年 陸虎公司推出世界第一台廢氣渦輪增壓發動機。當年全球汽車產量突破1000萬輛。達到1057萬輛。一級方程式大獎賽舉行。 1951年 福特公司提倡汽車碰撞試驗。克萊斯勒推出助力方向盤。國際比賽中使用防撞頭盔。 1952年 鈴木公司開始製造摩托車。 1953年 克爾維特跑車推出,富士重工業公司成立。米其林發明子午線輪胎。 1954年 賓士300SL跑車採用燃油電子噴射發動機。汪克爾設計出轉子發動機。 1955年 福特推出雷鳥牌雙座汽車。福特創造一天生產10877輛汽車的紀錄。蓮花汽車公司成立。豐田推出皇冠汽車。本年度全球汽車產量達到1363萬輛。在法國勒芒大賽中,發生了一起最為悲慘的意外事故,84人喪生。 1956年 中國第一輛自行設計製造的汽車」解放」載貨車問世。 1957年 所有的瑞典富豪汽車均安裝安全帶。在2名車手和2名觀眾喪生後,義大利政府停止了1000英里公路賽。 1958年 中國 」東風」轎車問世,這是中國第一輛轎車。 1959年 」迷你」(Mini)車投產。本田在美建摩托車廠。全球汽車保有量超過1億輛,當年產量達到1392萬輛。 1960年 裝有前置發動機的法拉利跑車在汽車大賽中獲勝。蘭博基尼汽車公司成立。 1963年 全球汽車產量超過2000萬輛。 1964年 保時捷911 跑車問世。唐納德·坎貝爾用」藍鳥」汽車創造了648公里/時的車速記錄。 1965年 兩輛水陸兩用汽車橫渡英吉利海峽。 韓國亞細亞汽車公司成立。 克雷格·博瑞德拉夫駕駛」美國精神」號噴氣式汽車創造了967公里/時的車速記錄。美國頒布」機動車安全法」。 1966年 查帕瑞2F賽車首次採用導流板。 1967年 韓國現代汽車公司成立。 1968年 豐田汽車產量突破100萬輛。福特公司推出防抱死剎車裝置(ABS)。 美國第2億5千萬輛汽車出廠。 1969年 豐田累計出口汽車100萬輛。年度全球汽車總產量2980萬輛。奧迪汽車公司成立。 1971年 本年度全球汽車產量突破3000萬 輛,達到3343萬輛。耗資500萬美元的月球車在月球上行駛。無花紋的賽車輪胎問世。 1972年 韓國大宇汽車公司成立。 1973年 克萊斯勒汽車裝上電子點火器。通用汽車首先採用安全氣囊。油價猛漲,小型車更加流行。本年度全球汽車產量為3992萬輛。 1974年 最後一輛德國產」甲殼蟲」在德國本土下線。高爾夫牌汽車投產。 1975年 保時捷推出渦輪增壓式賽車,成為提速最快的公路跑車。 1976年 賓士建成氣流速度達270公里/時的汽車風洞,為世界之最。 1977年 中國第二汽車廠建成投產。雷諾在F1賽車上採用渦輪增壓器。第一屆國際電動汽車會議在芝加哥召開。年度產量4095萬輛。 1978年 在英國,一輛太陽能汽車時速達到13公里。馬自達推出雙轉子發動機雙座運動車RX-7。日本研製出混合動力汽車。 1979年 巴西研製成功酒精汽車,並成為酒精汽車大國。 1980年 日本汽車年產量達到1140萬輛,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生產國。 1981年 福特在其轎車兩側裝上機翼,改裝了3輛」會飛的汽車」。日本研製出原地轉向汽車。蓮花獨特的雙底盤賽車被禁賽。德羅林汽車是第一輛,也是唯一一輛不銹鋼車身的汽車。 1982年 奧迪100車的風阻系數為0.30,為當時最低。」甲殼蟲」產量超過福特T型車。 1983年 理查德·諾布爾的噴氣式」推力2號」車創下1019公里/時車速記錄。 寶馬的4缸F1賽車最大功率達到1000馬力。渦輪增壓器普及。 1984年 前蘇聯研製出雙燃料汽車。 1985年 第一屆太陽能汽車賽在瑞士舉行。通用成立土星分部。 1985年 中德合資在上海生產大眾轎車。 1986年 瑞克·梅柯創造了376公里/時的環形賽道平均車速記錄。寶馬展出Z1型賽車,車身採用塑料車身,升降車門。 1987年 五十鈴在東京展上展出陶瓷柴油發動機。韓國汽車年產量達到97.6萬輛。 1988年 豐田美國工廠投產。法拉利F40推出。 1989年 大眾開發電力、柴油混合動力汽車。 1990年 世界汽車總年產量超過5000萬輛。 通用開發出一次充電可以88公里/時速度行駛190公里的電動車。 1992年 法拉利跑車第500次參加F1賽車。 1993年 麥克拉侖碳纖維車身F1賽車推出。 1994年 中國政府公布」汽車行業產業政策」,確定汽車工業為支柱產業。 賽納在F1義大利分站比賽中身亡。 1997年 安迪·格林駕駛」推力SSC」號噴氣式汽車,創下超音速的1221公里/時陸地最高車速世界記錄。 1998年 大眾和寶馬公司分別購得本特利及勞斯萊斯汽車公司。 1999年 中美合資在上海生產別克汽車。賓士汽車公司與克萊斯勒汽車公司聯合組成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集團。 2000年 通用、菲亞特結成戰略同盟。雷諾收購三星。3升路波轎車首創百公里油耗2.4升。
⑷ 美國第一家影院的建造時間是多少
美國第一家電影院
是新奧良市運河街和兌換市場轉角處的維太斯科普禮堂,於1896年6月26日開張營業,有四百個座位,這家影院的業主叫威廉·T·羅克,放映師叫威廉·里特。放映的節目大多是風景短片,包括第一部在美國發行的英國片、羅伯特·保羅拍攝的《杜佛的海濤》(1895),票價美金一角。
美國第一家汽車電影院
美國新澤西州坎登城威爾遜林蔭路邊佔地十英畝的坎登汽車影院,於1933年6月6日開張營業,業主是理查德.霍林斯黑德。銀幕面積是40尺×30尺,可容納400輛汽車。
美國第一家實行故事片雙片同場放映的電影院
是紐約市的紐約人電影院,該影院於1915年9月23日同場放映兩部美國故事片,一部是湯默斯·英斯導演的《鐵拳》(1915),另一部是格里菲斯導演、范朋克主演的《小羔羊》(1915)。1931年,美國有1,800家電影院採用故事片雙片制放映(占電影院總數12.5%);到1947年,採用這種放映制的已佔全美影院的67%。
⑸ 世界汽車的百年歷史
百年世界汽車大事記
1886年 卡爾·賓士製造出世界上首輛三輪汽車,戈特利布·戴姆勒製成四沖程汽油機驅動的四輪汽車。
1888年 賓士生產出世界上第一輛供出售的汽車。
1889年 法國標致汽車公司成立。
1890年 陸虎(Rover)開始生產汽車。
1891年 法國潘哈德與勒伐索首創發動機前置車型,研製成功汽車專用車架。
1893年 世界上第一個汽車牌照和駕駛證在法國頒發。杜里埃設計出美國第一輛汽油機汽車。
1894年 戴迪安獲首屆汽車公路賽冠軍,平均時速12英里。P·狄塞爾展示第一台實用柴油機。
1895年 世界上首次官方舉辦的公路汽車賽在巴黎――波爾多之間舉行。杜里埃獲首屆美國汽車賽冠軍,平均時速5.05英里。美國第一家汽車公司杜里埃汽車公司成立。米其林兄弟在標致汽車上使用充氣輪胎。法國汽車俱樂部成立。貝斯電動車問世。
1896年 亨利·福特生產出第一輛汽車。為了慶祝英國法律將機動車限速提高到19公里/時,舉行了首屆倫敦-布萊頓汽車賽。
1897年 奧茲汽車公司成立,並出產第一輛奧茲汽車。
1898年 波士頓舉辦美國首屆汽車展覽會。美國的哥倫比亞號汽車首先使用電燈照明,用於前燈和尾燈。查斯洛普·勞博特伯爵創造出63公里/時的車速紀錄。梅茨格設立第一家汽車專賣店。
1899年 菲亞特汽車公司和雷諾汽車公司成立。第一輛歐寶汽車出廠。紐約市成立美國第一家汽車修理廠。卡米爾·金納特駕駛一輛電動車創造了106公里/時的車速紀錄。
1900年 美國《星期六晚郵報》登出全球第一份汽車廣告。紐約市政當局頒發美國第一份汽車駕駛執照,稱」工程師證書」。
1901年 奧茲汽車公司首先給汽車安裝車速表。美國帕克特汽車上出現第一個手控點火提前裝置。戴姆勒用」梅賽德斯」為自己的汽車命名。一輛羅克莫比克蒸汽車征服了美國科羅拉多海撥4312米派克斯峰。
1902年 卡迪拉克汽車公司成立。
1903年 福特汽車公司成立。別克汽車公司成立。一輛溫頓汽車用65天時間橫穿美國。在發生多起死亡事故後,巴黎-巴德里汽車拉力賽停辦。納皮爾製成6缸發動機。歐洲出現V型8缸發動機。
1904年 勞斯萊斯汽車公司成立。美國的汽車產量超過法國。哥博恩·博里的賽車速度達到167公里/時。
1905年 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成立。
1906年 汽車」大獎賽」首次在法國出現。路邊加油站出現。蘭西亞汽車公司成立。
1907年 日本生產出第一輛汽車。旁蒂克公司前身-奧克蘭公司成立。
1908年 福特推出T型車。杜蘭特組建通用汽車公司。
1909年 布加迪汽車公司成立。阿羅·金斯頓推出4輪制動裝置。
1910年 布加迪推出首輛頂置式凸輪軸發動機。阿爾法汽車公司成立。費迪南德·保時捷為戴姆勒公司設計的亨利王子實驗車獲得成功。
1911年 蒙迪卡羅開始舉辦汽車拉力賽。雪佛萊汽車公司成立。
1912年 卡迪拉克汽車採用電起動發動機。
1913年 哈德遜研製第一輛現代四門轎車。福特工廠安裝了一條汽車流水裝配線。
1914年 道奇兄弟開始生產全鋼車身的道奇牌汽車。瑪莎拉蒂汽車公司成立。英國出現雙層客車。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首先使用交通信號燈。美國的斯蒂培克公司首先在汽車上安裝油量表。
1915年 福特T型車產量佔美國總產量的70%,售價從850美元降至265美元。帕克德推出使用V12型發動機的汽車。雪鐵龍公司成立。
1916年 發明擋風玻璃刮水器。
1917年 林肯汽車公司成立。三菱轎車出廠。
1918年 雪佛萊成為通用公司的一個分部。
1919年 本特利汽車公司成立。保羅·加利利用風洞檢測汽車的流線性能。
1920年 馬自達的前身東洋汽車公司成立。杜森博格A型車首次採用液壓制動器。
通用公司首先採用了車頂內燈。
1921年 托馬斯·米傑里與同事共同研究發現了四乙基鉛在汽油中的抗爆作用。巴洛特2LS汽車採用雙頂置凸輪軸(DOHC)。福特T型車占當時美國全部汽車產量的55.4%。柏林出現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
美國的克萊爾發明了倒車燈。
1923年 福特汽車創造年產汽車超過200萬輛的新記錄。美國出現可選裝的汽車收音機。賓士公司製造出第一輛用於大獎賽的中置發動機汽車。杜蘭特重組通用汽車公司。含鉛汽油開始出售。
1924年 麥克斯威爾公司更名為克萊斯勒公司。美國平均7人擁有一部汽車。德國博世公司發明電動刮水器。
1925年 斯柯達公司開始生產汽車。
1926年 第一輛旁蒂克汽車在紐約車展上展出。富豪汽車公司成立。賓士公司與戴姆勒公司合並。
1927年 福特T型車在生產1500萬輛後停產。空氣濾清器、汽油濾清器、曲軸箱換氣裝置和後視鏡開始出現。亨利·賽格瑞的」陽光」賽車速度達到328公里/時。
1928年 福特A型車代替T型車。
1929年 世界汽車產量達到533萬輛。亨利·福特博物館對公眾開放。卡迪拉克使用帶同步器的齒輪變速器。法拉利汽車公司成立。
1930年 布加迪製造了」皇家」號汽車。卡迪拉克第一次使用V6型發動機。
1931年 勞斯萊斯公司接管本特利汽車公司。保時捷設計公司成立。
1932年 阿爾法汽車公司推出第一輛單座位大獎賽汽車。
1933年 世界上第一家汽車電影院在美國開張。豐田自動織布機廠設立汽車部。
1934年 日產汽車公司成立。克萊斯勒率先推出流線型車身轎車。雪鐵龍推出前輪驅動汽車。
1935年 菲亞特推出500型微型轎車。
1936年 賓士公司首先推出柴油轎車。保時捷博士設計的甲殼蟲原型車面世。三菱公司銷售首批柴油汽車。第一輛摩根汽車問世。
1937年 豐田汽車公司成立。五十鈴汽車公司成立。大眾汽車公司成立。伊斯頓的」霹靂」汽車速度超過500公里/時。
1938年 美國別克汽車裝上了轉向閃光燈。
1939年 帕克德推出空調汽車。
1940年 美國汽車內開始安裝安全帶。美國軍隊開始使用吉普車。哥廷根大學開始研究汽車阻力、升力和側風的影響。
奧茲率先推出全自動變速器。一種流線型的寶馬汽車贏得了義大利1000英里公路汽車賽勝利,這對戰後汽車設計產生重要影響。
1941年 大眾汽車公司首先生產水陸兩用汽車。
1944年 韓國起亞汽車公司成立。
1945年 大眾公司在英軍控制下恢復生產。美國各大汽車廠研製新車型。
1946年 本田汽車公司成立。
1947年 日產生產達特桑牌汽車。當年全球汽車產量585萬輛。第一輛法拉利跑車參加比賽。
1948年 陸虎越野車問世。捷豹XK120跑車在倫敦車展引起轟動。保時捷車型365跑車問世。林肯和卡迪拉克汽車開始安裝電動車窗。
1949年 克萊斯勒使用盤式制動器。福特V8型轎車推出。雪鐵龍2CV投產。
1950年 陸虎公司推出世界第一台廢氣渦輪增壓發動機。當年全球汽車產量突破1000萬輛。達到1057萬輛。一級方程式大獎賽舉行。
1951年 福特公司提倡汽車碰撞試驗。克萊斯勒推出助力方向盤。國際比賽中使用防撞頭盔。
1952年 鈴木公司開始製造摩托車。
1953年 克爾維特跑車推出,富士重工業公司成立。米其林發明子午線輪胎。
1954年 賓士300SL跑車採用燃油電子噴射發動機。汪克爾設計出轉子發動機。
1955年 福特推出雷鳥牌雙座汽車。福特創造一天生產10877輛汽車的紀錄。蓮花汽車公司成立。豐田推出皇冠汽車。本年度全球汽車產量達到1363萬輛。在法國勒芒大賽中,發生了一起最為悲慘的意外事故,84人喪生。
1956年 中國第一輛自行設計製造的汽車」解放」載貨車問世。
1957年 所有的瑞典富豪汽車均安裝安全帶。在2名車手和2名觀眾喪生後,義大利政府停止了1000英里公路賽。
1958年 中國 」東風」轎車問世,這是中國第一輛轎車。
1959年 」迷你」(Mini)車投產。本田在美建摩托車廠。全球汽車保有量超過1億輛,當年產量達到1392萬輛。
1960年 裝有前置發動機的法拉利跑車在汽車大賽中獲勝。蘭博基尼汽車公司成立。
1963年 全球汽車產量超過2000萬輛。
1964年 保時捷911 跑車問世。唐納德·坎貝爾用」藍鳥」汽車創造了648公里/時的車速記錄。
1965年 兩輛水陸兩用汽車橫渡英吉利海峽。
韓國亞細亞汽車公司成立。
克雷格·博瑞德拉夫駕駛」美國精神」號噴氣式汽車創造了967公里/時的車速記錄。美國頒布」機動車安全法」。
1966年 查帕瑞2F賽車首次採用導流板。
1967年 韓國現代汽車公司成立。
1968年 豐田汽車產量突破100萬輛。福特公司推出防抱死剎車裝置(ABS)。
美國第2億5千萬輛汽車出廠。
1969年 豐田累計出口汽車100萬輛。年度全球汽車總產量2980萬輛。奧迪汽車公司成立。
1971年 本年度全球汽車產量突破3000萬 輛,達到3343萬輛。耗資500萬美元的月球車在月球上行駛。無花紋的賽車輪胎問世。
1972年 韓國大宇汽車公司成立。
1973年 克萊斯勒汽車裝上電子點火器。通用汽車首先採用安全氣囊。油價猛漲,小型車更加流行。本年度全球汽車產量為3992萬輛。
1974年 最後一輛德國產」甲殼蟲」在德國本土下線。高爾夫牌汽車投產。
1975年 保時捷推出渦輪增壓式賽車,成為提速最快的公路跑車。
1976年 賓士建成氣流速度達270公里/時的汽車風洞,為世界之最。
1977年 中國第二汽車廠建成投產。雷諾在F1賽車上採用渦輪增壓器。第一屆國際電動汽車會議在芝加哥召開。年度產量4095萬輛。
1978年 在英國,一輛太陽能汽車時速達到13公里。馬自達推出雙轉子發動機雙座運動車RX-7。日本研製出混合動力汽車。
1979年 巴西研製成功酒精汽車,並成為酒精汽車大國。
1980年 日本汽車年產量達到1140萬輛,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生產國。
1981年 福特在其轎車兩側裝上機翼,改裝了3輛」會飛的汽車」。日本研製出原地轉向汽車。蓮花獨特的雙底盤賽車被禁賽。德羅林汽車是第一輛,也是唯一一輛不銹鋼車身的汽車。
1982年 奧迪100車的風阻系數為0.30,為當時最低。」甲殼蟲」產量超過福特T型車。
1983年 理查德·諾布爾的噴氣式」推力2號」車創下1019公里/時車速記錄。
寶馬的4缸F1賽車最大功率達到1000馬力。渦輪增壓器普及。
1984年 前蘇聯研製出雙燃料汽車。
1985年 第一屆太陽能汽車賽在瑞士舉行。通用成立土星分部。
1985年 中德合資在上海生產大眾轎車。
1986年 瑞克·梅柯創造了376公里/時的環形賽道平均車速記錄。寶馬展出Z1型賽車,車身採用塑料車身,升降車門。
1987年 五十鈴在東京展上展出陶瓷柴油發動機。韓國汽車年產量達到97.6萬輛。
1988年 豐田美國工廠投產。法拉利F40推出。
1989年 大眾開發電力、柴油混合動力汽車。
1990年 世界汽車總年產量超過5000萬輛。
通用開發出一次充電可以88公里/時速度行駛190公里的電動車。
1992年 法拉利跑車第500次參加F1賽車。
1993年 麥克拉侖碳纖維車身F1賽車推出。
1994年 中國政府公布」汽車行業產業政策」,確定汽車工業為支柱產業。
賽納在F1義大利分站比賽中身亡。
1997年 安迪·格林駕駛」推力SSC」號噴氣式汽車,創下超音速的1221公里/時陸地最高車速世界記錄。
1998年 大眾和寶馬公司分別購得本特利及勞斯萊斯汽車公司。
1999年 中美合資在上海生產別克汽車。賓士汽車公司與克萊斯勒汽車公司聯合組成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集團。
2000年 通用、菲亞特結成戰略同盟。雷諾收購三星。3升路波轎車首創百公里油耗2.4升。
⑹ 電影院的世界之最
按人口比率世界上電影院最多的國家
聖馬利諾區和國,它有8家電影院,平均1,512居民有一家電影院。
比較起來,美國是13,750居民有一家電影院,蘇聯是14,250居民有一家電影院。而自從電視佔有重要地位後,美國已是36,000居民才有一家電影院。
實行雙片同場放映的第一家電影院
澳大利亞墨爾本的格拉卡里姆電影院,1911年5月11日起,它的放映節目就是一次映出兩部影片,一部是澳大利亞影片《失去的心弦》(1911),另一部是義大利影片《特洛伊城的陷落》(1910)。
美國第一家實行故事片雙片同場放映的電影院
紐約市的紐約人電影院,該影院於1915年9月23日同場放映兩部美國故事片,一部是湯默斯·英斯導演的《鐵拳》(1915),另一部是格里菲斯導演、范朋克主演的《小羔羊》(1915)。1931年,美國有1,800家電影院採用故事片雙片制放映(占電影院總數12.5%);到1947年,採用這種放映制的已佔全美影院的67%。
一部影片在電影院連續公映日期最長的
德國影片《卡里加里博士》(1919),它從1920年起在巴黎連續上映了七年之久。據稱,美國影片《一個國家誕生》(1915)在美國南方各州(雖然是在各家影院)上映,從1915年到1927年,一直不斷地映出。
連續公映日期最長的影片
法國片《伊曼紐爾》(1974)。該片於1974年6月26日在巴黎香榭麗舍電影院開始公映,一直持續到1980年。
世界最北端的電影院
挪威北部擁有五千居民的霍寧斯伐格鎮,那裡有一家北角公立電影院,該電影院位於北極圈北面三百里處。
世界最南端的電影院
阿根廷火地島省首府烏斯懷亞的聖.馬丁電影院。
世界第一家火車電影院
1913年一家法國公司在俄國西伯利亞鐵路開設第一家火車電影院。
世界第一家汽車電影院
美國新澤西州坎登城威爾遜林蔭路邊佔地十英畝的坎登汽車影院,於1933年6月6日開張營業,業主是理查德.霍林斯黑德。銀幕面積是40尺×30尺,可容納400輛汽車。
第一次在航空班機上放映電影
那是1925年4月,在從倫敦飛往歐洲的英國皇家航空公司的班機上,放映美國第一國家影片公司攝制的,根據柯南.道爾小說改編的探險片《洪荒世界》。
第一次在飛機上放映電影
1929年10月8日,在泛歐航空公司的福特運輸機上,放映了動畫片和《環球新聞雜志》片等。
第一次在飛機上固定放映電影
美國環球航空公司1961年7月19日起,在紐約到洛杉磯的航空班機上,開始固定放映電影。第一次放映的影片是大明星拉納.透娜主演的《為愛情所佔有》。
觀眾人次最多的一場電影
是1919年7月4日為紀念基督教衛理公會100周年在俄亥俄州哥倫布的橢圓形大劇場放映一場電影,影片是格里菲斯導演的《長筒靴》,劇場容納觀眾五萬人,銀幕的面積是100×75尺。
看同一部影片次數最多的觀眾
英國威爾斯的卡迪夫市邁拉·富蘭克林太太,她唯一喜歡的影片是1965年的美國片《音樂之聲》,她一共看了940遍。
收到影迷來信最多的明星
沃爾特·迪斯尼的米老鼠,據報道,1933年迪斯尼宣布,全年共收到80萬封給米老鼠的影迷來信,平均每月收到6萬6千封信,今天這個數字估計已接近天文數字。此外,1936年七歲的女童是秀蘭·鄧波兒,每月收到影迷來信6萬封。
規模最大的首映式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的西部影片《布朗戈·比利》,美國全國有1,316個大、中、小城市在1980年6月11日同一天,舉行這部影片的首映式。
最遲到的首映式
1914年英國約克郡班福德拍攝的英國喜劇短片《尋找他的對手》,為英國國家電影資料館的阿倫·薩瑟蘭所發現,經過剪輯,於1979年2月在英國布里斯托爾的藝術中心舉行世界首映式,時隔65年之久。
第一架商業電影放映機
1896年巴黎的米爾斯·卡彭特,他獲得盧米埃爾電影放映機的製造特許證,而製作了可以出售的放映機。
⑺ 紐約翠貝卡電影節的相關介紹
第一屆翠貝卡電影節僅經過為時20天的緊張籌備,就得到超過1300名熱心志願者的支持幫助,翠貝卡電影節的創立獲得空前的成功並且受到 額外的關注。活動期間,出席人次超過15萬,總收益則超過1040萬美元,並吸引了不少中青年電影導演。當時影展由故事片、紀錄片以及短片競賽單元;經典 回顧單元;紐約製造單元(由電影大師馬丁·西科塞斯提議設立,目的在於鼓勵紐約本地電影新人);13組分組討論;全天的家庭電影節單元(為兒童和家庭在周 末創辦的電影活動)以及《星戰前傳2:克隆人的進攻》首映式幾大塊構成。
第二屆翠貝卡電影節吸引了超過30萬來自市中心的觀眾,並為紐約城帶來超過5000萬美元的收益。2003年5月影展期間,參展電影之中來自世界各地的獨 立電影紀錄片以及短片的比例有所增加,除此之外,相關影片的首映式、小組座談、音樂會與音樂劇、家庭電影節、體育活動以及沿哈德孫河豎立的室外電影放映大 屏幕展映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為期兩周的家庭電影節包括多部兒童電影展映,故事會,家庭小組,手工製作以及互動游戲,最終吸引了25萬人次的參與。附加活 動還包括馬丁·西科塞斯的電影回顧展,黑人電影工作者基金會25周年慶,慶典上表彰了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十佳美國黑人電影。
第三屆翠貝卡電影節共吸引了來自42個國家的250部電影參加。評審委員會由演員瑪麗·路易斯帕克、凱拉·塞吉威克、葛倫·克蘿絲和紀錄片導演阿爾伯特·梅索斯、賓漢·雷以及約旦王後擔任。前三屆翠貝卡電影節共吸引100萬觀眾參加,為紐約當地創造了1.25億美元的經濟收入。
第四屆翠貝卡電影節為期11天,有來自45個國家的近250部電影參展,在158部長片中有59部將電影節上舉行全球首映式,37部電影在紐約拍攝。由悉 德尼·波拉克執導的《翻譯風波》作為本屆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展映還包括紀錄片、短片和大量的最新修復的經典影片。
第五屆翠貝卡電影節2006年4月25日以《93號航班》盛大首映禮作為開幕,5月7日,放映修復過的1955年經典黑色電影《大爵士樂隊》為電影節收尾。2005年翠貝卡電影節共進行了700多場電影放映,共售出13.5萬張電影票。2006年共有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的274部影片參展,至少有764場放映——174部長片和100部短片,地域規模第一次超出了翠貝卡地區,甚至延伸到哥倫布轉盤廣場以北。
第六屆翠貝卡電影節為期12天,展映了來自47個國家和地區的157部電影和88部短片,其中全球首映的影片數量就在73部以上。在此番銀幕盛宴中,既有 《蜘蛛俠3》等好萊塢大片的首映式,也有關注全球變暖、反思戰爭影響等問題的紀錄片,並舉辦專題研討等活動,充分體現了翠貝卡電影節多元化的開放風格。這 一屆電影節還首次增設了體育影片單元,講述棒球運動的《天賦》等14部體育題材片舉辦首映。而為紀念《辣身舞》上映20周年,描寫街舞的新片《行星霹靂男 孩》被安排在汽車露天影院放映。
第六屆翠貝卡電影節於2007年5月6日在美國紐約落下帷幕。在這個不為多數國人所熟悉電影節上,由中國青年導演李玉指導,當紅藝人范冰冰、佟大為主演的《蘋果》摘得電影節特別獎,成為此次電影節中唯一獲獎的中國影片。
除了每年4、5月集中的競賽和展映單元,翠貝卡電影節還會在全年陸續舉辦the Family Festival、Tribeca Drive-in、Tribeca Talks、Tribeca/Ascap music lounge等活動,讓熱愛電影的觀眾和新銳的電影人能夠更多地參與到電影節中。
翠貝卡電影節崇尚藝術,推崇獨立電影。因此電影節的七個獎項也分別用七件藝術家創作的藝術作品來代替獎杯和獎狀。最佳故事片獎的獎杯則是一件由藝術家艾立克·飛切爾創作的雕塑——一座青銅女子背身塑像。
⑻ 求一份詳細的紐約旅遊攻略和線路、吃宿安排謝謝
紐約市位於美國東北部哈德遜河口,瀕臨大西洋,是美國乃至美洲最大的城市。全市由曼哈頓(Manhattan)、布魯克林(Brooklyn)、昆斯(Queens)、布郎克斯(Bronxs)和斯塔滕島(StatenIsland)五個區組成。面積830平方公里。1626年荷蘭人用24美元的物品從印第安人手中買下曼哈頓島,取名為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被英國人佔領,取名紐約。1789年成為新獨立的美國第一個首都和美國最大的城市。十九世紀開始,紐約向世界性大城市發展。至二十世紀初,紐約成為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與倫敦、巴黎齊名。
曼哈頓區是紐約市的精華所在,在它南端的華爾街一帶高樓林立,是世界和美國的金融中心。著名的自由女神像、聯合國總部、時代廣場、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中央公園、第五大道商業區、洛克菲勒中心、百老匯劇院區、唐人街等都在這里。
紐約是個大熔爐,它有近800萬人口,來自世界各地近百種以上民族,其中猶太人有200萬左右,黑人有200萬左右,中國人有60萬以上。
紐約也是美國的文化中心,有大大小小近200家劇場,著名的有大都會歌劇院(位於林肯表演藝術中心);紐約現有近百家電影院,近200家公立私立圖書館;著名博物館有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現代藝術博物館等。紐約市教育事業也很發達,有著名的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和其他大專院校。
紐約交通
乘飛機:
到達紐約的飛機場有三個。昆斯行政區有兩個:約翰·F·肯尼迪國際機場和拉瓜迪亞機場;新澤西有一個:紐瓦克國際機場。拉瓜迪亞機場主要用於國內航班。這三家飛機場的航行班次可以到在紐約和新澤西的港務局索取(電話:8002477433)
機場交通:
肯尼迪機場已經新修好了AirTrain,到了機場坐AirTrain到HowardBeach或者Jamaica換地鐵,在Jamaica也可以換長島鐵路(LIRR)。價格是$5。
紐瓦克機場離曼哈頓有16英里,有兩條公共汽車服務線和一條汽車鐵路聯運線。新澤西交通服務公司(電話:8007722222)提供24小時服務。
拉瓜迪亞機場離曼哈頓只有8英里,有凱里公交服務公司的公共汽車可以搭乘。
乘地鐵:
美國鐵路長途運輸公司、新澤西鐵路公司以及長島鐵路公司都以佩恩車站作為起點或終點站。佩恩車站和格蘭德中心車站都是用月票或季票。
乘公共汽車:
8號大道(在40號與42號大街之間)上的港務局車站辦理長途手續,也辦理月、季票手續。格雷公共汽車旅遊公司(電話:2123972620)組織旅客旅遊已有半個世紀的歷史。曼哈頓鄰居有軌電車是久負盛名的電車,旅客乘此車參觀主要名勝,其中包括金融區、華人街以及小義大利區。
乘計程車:
起跳$2,每1/4英里加30¢,若遇塞車每分鍾加20¢,晚上8點之後加50¢,小費需付10-15%。
乘船:
環形渡船公司(電話:2125633200)渡船3個小時,讓旅客參觀曼哈頓島。港口輪船公司(電話:2122334800)其遊船每班航行90分鍾,參觀下曼哈頓和附近的島嶼。最便宜的是乘斯塔滕島渡船公司的遊船參觀。
乘直升飛機:
海島直升飛機旅遊社(電話:2126834575)和自由直升飛機旅行社(電話:2126295370)白天和晚上都接待遊客。
開車:
如果在紐約到了非自己駕車的時候,一定要弄清交通規則,因為違規罰款非常嚴厲。停車一定要注意。若是非法停留,城市管理員會把車拖走,還有決不要把任何遺放在沒有看護的車子上。此外紐約市停車費高得嚇人,停幾個小時就要$40。
租車:
各大汽車出租公司在紐約均有分公司,主要集中在機場一帶。要租車的旅客必須持有英國或歐洲共同體各國的有效駕駛執照,還要有大額的信用卡或大宗的現金儲金作押金。租車者的年齡至少要達到25歲。
紐約住宿
紐約真正豪華的旅館,都掛有價格表。但是,標準的房間及服務價格都特別高,而且房間的面積不如美國其他地方客房那麼大。通常,經濟的住宿費用為100美元或少於100美元,中等旅館為200美元,高級飯店可能達到天價。價格是浮動的,通常在周五或周六晚上,以及整個春天和秋天房價最貴。此外,每晚加收13.25%的稅,當然還有一次又一次的小費。
如果你要住一周或更長的時間,租住公寓則是最佳選擇(租房不收稅)。
紐約酒店/旅館分布:
最好的旅館:大多在市中心一帶,在3號大道/40號大街和7號大道/60號大街之間。最有影響的旅館大都在59號大街北面上東區,那一帶以有博物館、畫廊及服裝商店而聞名。遊客如果是戲迷,可在42號大街和57號大街之間的百老匯一帶、林肯中心及卡內基山一帶找到許多知名的旅館,那兒有許多戲院,還有大型的游戲房。價格適中,也很舒服的旅館,主要在默里山一帶。那裡比較寧靜,位於5號大道東面(在34號大街與42號大街之間)。
汽車旅館:位於到機場附近,只是離市區較遠。
廉價的旅館:在紐約很難找。基本上僅限於基督教男青年會招待所(YMCA)或基督教女青年會招待所(YWCA)、青年招待所和一、兩處學生住宿接待中心。
B&B:是當地居民開放自家房間給觀光客住,價位不到$100,遊客可以實際接觸紐約人的真實生活,這對觀光客而言是最大的吸引力。
小貼士:
1.比較正規的旅館對旅客的衣著是有要求的。男子要穿西服——而且在下午5點以後進餐廳或酒吧常常要求他們系領帶。
2.女士們在公開場合要加倍注意自己的衣著及舉止。在高級旅館,如果她們同過於熱情的男人搭訕,旅館工作人員會嚴厲指責,誤以為她們是妓女。
3.考慮到治安因素,建議初訪紐約的人還是選擇$150以上的中級飯店。
4.旅店價格淡旺季有所差別,除房費外,還要加住宿稅。
5.無論你選擇哪一家旅社,重要的是事先要預定房間床位。
紐約歷史
1626年荷蘭人用24美元的物品從印第安人手中買下曼哈頓島,取名為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被英國人佔領,取名紐約。1789年成為新獨立的美國第一個首都和美國最大的城市。現在,紐約在時尚領域與巴黎、倫敦、米蘭齊名,同時又是世界的金融中心。
紐約最佳旅遊時間
紐約的氣候一般認為比較溫和,但實際上,在季節轉換時,許多遊客不免感到遺憾:一月份平均氣溫為華氏32度,七月份則潮濕悶熱,平均氣溫達華氏77度。
紐約旅遊景點
自由女神(StatueofLiberty)
華爾街(wallstreet)
聯合國總部(UnitedNations)
中央公園(Central_Park)
華爾街上的聯邦廳曾是美國第一屆國會的所在地,首任總統華盛頓就是在這里宣誓就職的,如今大門前聳立著華盛頓像以紀念此事。不過華爾街作為政治中心只是短暫的一瞬,而作為金融中心卻一直輝煌奪目,經久不衰。
華爾街兩旁很早就已是摩天大樓豎立,街道如同峽谷,抬頭只能望見一線天。數不清的大銀行、信託公司、保險公司和交易所都在這里駐足。每天成千上萬的白領階級涌到這里上班。而住在郊區的金融巨頭們,則不必受擠車堵車之苦。他們上下班乘飛機,直升機場就設在華爾街東端不遠的東河畔。
紐約證券交易所是華爾街的財神廟,是西方經濟的晴雨表,在世界各大證券交易所排名第一。它建於1903年,起初是一幢8層的樓,1922年又建造了一撞22層的高樓,兩座大廈組合在一起。交易所內向一個足球場,大廳里到處是大大小小的電腦屏幕和電子顯示器,活躍在這里的經紀人和專業員工不下3000人,這里從開盤到收盤,常常是人來人往一片忙亂,人聲鼎沸,手勢也不斷,廢棄的股票行情表和紙屑滿天飛,恰似沒有硝煙的戰場。但不得不承認,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在美國國民經濟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紐約中央公園可區分為海獅表演區(TheCentralSeaLionPool)、極圈區(PolarCurcle)和熱帶雨林區(TropicZone)。紐約旅遊地圖
海獅表演區是最受大家歡迎的,那種全身光滑油亮的海獅在水池內悠遊自在的嬉戲,偶而心情好時,就爬到假山上搔首弄姿,讓旁邊的觀光客尖叫連連,每天分不同的時段餵食,工作人員會走入水池內,把桶內的小魚丟給海獅,然而便看到龐大的海獅們靈敏地接住每隻魚。
另一個令人驚喜的區域是極圈區,可以看到小企鵝住在模擬的北極圈內,小企鵝在水裡「啪啦!啪啦!」地拍著短腳,隔著玻璃,幾乎可以碰觸到這個住在地球頂端的可愛小東西,還可以看到他們像不倒翁一樣,地從冰上跳入水裡。
這里最大的賣點是北極熊,全身雪白的北極熊在模擬的山谷流水間走動,觀光客在上面隔著安全玻璃往裡看,那麼龐大兇猛的野獸,卻彷彿可愛笨重的玩具,特別是那些外國小朋友用童稚的聲音念著「PolarBear」,好象那隻毛茸茸的熊只是個填充玩具。
熱帶雨林區內則設有一處小小的熱帶雨林,栽植了各種形貌多樣的熱帶植物與花卉。
http://www.go2usatour.com/news_detail/newsId=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