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李小龍 猛龍過江 的全球總票房是多少
李小龍自編自
導自己主演和製片,推出又一力作《猛龍過江》,票房超過500萬
㈡ 李小龍至今所有電影的票房總值多少
在香港電影史上,絕大部分時期,電影是供觀眾娛樂消遣的文藝作品。在這樣的定位下,在邵逸夫、鄒文懷等為代表的電影投資人的推動下,票房在香港影壇成為衡量一部電影是否成功的基礎數據。所以在香港電影史上,任何一位巨星的誕生,必定伴隨著他們在票房上的號召力,如連續紅了三十年,長盛不衰的劉德華,如九十年代的「雙周一成」,如以全國武術套路冠軍身份闖盪香港的功夫巨星李連傑。這些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於他們在票房上的絕對號召力。
現在的很多觀眾認為一代傳奇李小龍的成功是因為他的功夫宗師的身份,其實不然。在主演電影《唐山大兄》之前,李小龍一直混跡在美國的好萊塢,當時他雖然已經有了武術家的身份,並且在美國公開收徒,而且很多好萊塢名人都是李小龍的徒弟。但是這個時候李小龍在華人世界還不具備廣泛的認知度,用比較慘點的形容,當年李小龍在好萊塢,基本是遊走在配角和跑龍套的范疇。
以至於李小龍在1970年前後返回香港和邵氏電影的老闆邵逸夫談合作時,邵逸夫還因為李小龍開出的1.5萬美元的片酬過高,而拒絕了李小龍的合作請求。邵逸夫拒絕和李小龍的合作,也基本拒絕了邵氏電影的下一個時代。由於和邵逸夫談判未果,所以李小龍轉投當年剛剛從邵氏影業出走,另立門戶成立了嘉禾影業的鄒文懷。在1971年,由李小龍主演,並參與編劇的電影《唐山大兄》以319萬港元的票房,打破了香港影史票房紀錄。
《唐山大兄》在商業上的成功,使得李小龍一夜之間成為了華人影壇的巨星。李小龍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轟動的效應,很大程度上在於李小龍一改香港武俠電影中的傳統動作風格。和此前武俠電影中大量借鑒了我國傳統戲劇中的動作設計不同,李小龍的在影片中的打鬥場面更接近於實戰,而他這種拳拳到肉,干凈利索的打鬥風格,讓當年的觀眾耳目一新。
李小龍的成功,將香港電影從武俠類型片成功轉移到功夫類型片。這兩種類型電影雖然在風格上非常接近,但是顯然後者更容易挑起觀眾的觀影熱情。《唐山大兄》在票房上取得空前成功後,讓當年剛剛創立嘉禾影業的鄒文懷看到了希望,於是他和李小龍又趁熱打鐵,迅速推出了同樣由李小龍主演的功夫片《精武門》、《猛龍過江》兩部作品。而這兩部投資預算持續加大的作品,也果然不負厚望,繼《唐山大兄》之後,連續兩次打破了香港電影史票房冠軍,並在1972年香港地區本土電影票房年度排行榜上占據冠、亞軍的位置。
李小龍的異軍突起,將香港港產電影的票房紀錄從二百多萬港元,在兩年不到的時間里,迅速拉到了五百多萬港元。這個票房數據,大大超出了當年由大師級導演李翰祥執導,許冠文主演的影片《大軍閥》的三百萬港元的票房。此時很多人可能認為李小龍的票房紀錄在短時間內很難超越,至少李小龍的熱潮要保持一段時間。
然而讓許多影迷遺憾的是,李小龍不僅沒有保持住他的票房紀錄,甚至他傳奇而絢爛的一生也在1973年7月20日終結。在李小龍去世後的第六天,由他主演的最後一部完整的電影《龍爭虎鬥》在香港上映。而這部在全世界豪取了2.3億票房的電影,在香港市場卻表現不佳,僅僅取得了最終330萬港元的票房。這部由李小龍主演的最後一部完整電影,在香港市場不僅沒有延續李小龍之前的強勁勢頭,甚至這部影片還讓李小龍失去了保持了兩年的年度票房冠軍的寶座,並且由他保持的票房紀錄也被另外一部現象級港片打破。
這部打破了李小龍保持票房紀錄的電影,是由導演楚原執導,由岳華、井莉、胡錦、何守信、沈殿霞聯袂主演的,反映香港小人物市井生活的影片《七十二家房客》。這部地道的港片,匯集了大量的影星,這是一部典型的群星作品。這部影片除了主演陣容強大外,還請來了鄭少秋、李修賢、許冠英等一眾大咖跑龍套。而這部影片的導演楚原也大有來頭。
楚原是和李翰祥、胡金銓、張徹齊名的邵氏四大導演之一,他留給觀眾最深刻的印象,則是他執導了大量由狄龍主演,根據古龍武俠小說改編的武俠電影。和胡金銓與張徹執導的原創武俠電影不同,楚原執導的武俠電影,大部分改編自古龍的同名武俠小說。楚原特別善於把握古龍小說中的原著人物風格和江湖意境,在楚原之後,很少有人再能夠像他一樣,可以把古龍的江湖,在大銀幕上呈現的如此符合原著中的意境。
而李小龍主演的電影《龍爭虎鬥》之所以在香港市場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和《龍爭虎鬥》這部影片去「民族化」有關。在這部影片之前,李小龍主演的電影《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三部影片中,均不同程度的展現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情結,特別是李小龍在《精武門》中飾演的虛構民族英雄陳真,當他在大銀幕上打爛「東亞病夫」的牌匾,踢碎「華人與狗不得進入」的牌子,華人的形象被李小龍通過大銀幕重新展現給了世界觀眾。
而當時,由於國際形勢的變化,中國人急需一位華人形象的代言人,以在世界舞台上,重塑華人形象。而李小龍武術家的身份,兼具他健碩的體魄,以及他在大銀幕上所展現的民族英雄的形象,使得他很快成為了全世界華人的偶像。因為李小龍的成功,使得世界上的觀眾認為凡是中國人都會功夫。從此中國人徹底擺脫了「東亞病夫」的稱謂,因此李小龍也成為了世界華人的精神圖騰。
但是在他最後的影片《龍爭虎鬥》中,這種民族精神,明顯被削弱。之所以有這樣的變化,是因為這部影片是嘉禾影業和美國好萊塢電影公司華納兄弟合作的一部影片。而這部電影當年鎖定的是全球市場,為了匹配這部影片的市場定位,所以在這部影片中,電影的主創們放棄了之前李小龍主打的「民族英雄」的形象。這個變化,也使得影片在香港市場表現不佳,而且在這個階段李小龍剛剛去世,而他去世的時候其實還伴隨著一個「緋聞」。
㈢ 李小龍票房最高的是哪部電影
71年夏季,李小龍接受香港嘉樂電影公司的邀請,以1.5萬美元的片酬簽了兩部影片,第一部是以中國武術為題材的《唐山大兄》。該片預算只有10萬美元,而且劇本也是邊拍邊寫的,在這種情況下卻創下了香港開埠以來的電影最高票房紀錄,達到了300萬港元。 繼《唐山大兄》之後,李小龍又拍攝了《精武門》,《精武門》比《唐山大兄》增加了一倍的預算,引起更大的轟動。
-《龍爭虎鬥》:該片是李小龍處於全盛時期的功夫片巔峰之作,是李小龍影片中打鬥場面最多,使用武器最出彩的一部。至今票房累計早已以億計,成為李小龍票房最高的一部電影。
㈣ 李小龍當年的哪部電影票房最高
李小龍最高票房的電影是《龍爭虎鬥》全球票房2.3億。
《龍爭虎鬥》是1973年嘉禾影業和華納影業聯合製作的一部動作電影,由羅伯特·克洛斯執導,李小龍,茅瑛,洪金寶,石堅,吉姆·凱利,約翰·薩克松,喬宏等人主演。
影片主要講述了少林弟子李(李小龍飾)在師傅的委託和警方的安排下來到一個孤島參加比武大會,暗中調查島主韓(石堅飾)進行的非法行為。此片入圍美國《Total Film》雜志選出的67部改變世界的電影 。
(4)李小龍電影票房全部擴展閱讀
李小龍參演電影:
1,李小龍:勇士的旅程2000,飾演:海天,導演:李小龍。
2,死亡塔1981,飾演:李振強,導演:吳思遠。
3,死亡游戲1978,飾演:盧比利,導演:洪金寶, 羅伯特·克洛斯。
4,龍爭虎鬥1973,飾演:李,導演:高洛斯。
5,猛龍過江,飾演:唐龍,導演:李小龍。
6,精武門1972,飾演:陳真,導演:羅維。
㈤ 李小龍按時間順序演過的電影
1、《金門女》1940年
飾演:嬰童
導演:Esther En
主演:Liu Nom, Moon Quan
2、《富貴浮雲》1948年
飾演:客串
導演:俞亮
3、《夢里西施》1949年
飾演:小李海泉
導演:蔣愛民
主演:羅麗娟,李蘭
4、《細路祥》1950年
飾演:細路祥
導演:馮峰
主演:馮峰,李海泉
5、《凌霄孤雁》1950年
飾演:客串
導演:吳回
主演:白燕、,張活游
6、《人之初》1951年
飾演:牛仔
導演:秦劍
主演:吳楚帆,黃曼梨
7、《苦海明燈》1953年
飾演:阿生
導演:秦劍
主演:張活游
8、《危樓春曉》1953年
飾演:客串
導演:李鐵
9、《母淚》1953年
飾演:客串
10、《千萬人家》1953年
飾演:B仔
導演:珠璣
主演:盧敦,黃曼梨
11、《父之過》1953年
飾演:客串
12、《孤星血淚》1955年
飾演:客串
導演:珠璣
13、《孤星血淚》1955年
飾演:客串
導演:珠璣
14、《兒女債》1955年
飾演:客串
導演:南海十三郎
15、《守得雲開見月明》1955年
飾演:洪仔
導演:蔣偉光
主演:芳艷芬,江一帆
16、《愛》1955年
飾演:客串
17、《許癲納福》1955年
飾演:客串
18、《孤兒行苦命女》1955年
飾演:客串
導演:李佳
19、《早知當初我唔嫁》1956年
飾演:客串
導演:蔣偉光
20、《雷雨》1957年
飾演:周沖
導演:吳回
21、《甜姐兒》1957年
飾演:同學
導演:吳回
22、《人海孤鴻》1959年
飾演:阿三
導演:李振輝
主演:吳楚帆,白燕
23、《唐山大兄》1971年
飾演:鄭朝安
導演:羅維、吳家驤
主演:苗可秀, 韓英,劉永
24、《精武門》1972年
飾演:陳真
導演:羅維
主演:田豐,韓英傑,田俊
25、《猛龍過江》1972年
飾演:唐龍
導演:李小龍
主演:苗可秀,小麒麟
26、《龍爭虎鬥》1973年
飾演:李
導演:高洛斯
主演:石堅,洪金寶
27、《死亡游戲》1978年
飾演:盧比利
導演:洪金寶, 羅伯特·克洛斯
主演:唐龍
28、《死亡塔》1981年
飾演:李振強
導演:吳思遠
主演:唐龍
29、《李小龍:勇士的旅程》2000年
飾演:海天
導演:李小龍
主演:賈巴爾,田俊, 解元, 伊諾山度
(5)李小龍電影票房全部擴展閱讀
李小龍(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原名李振藩,師承葉問,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祖籍中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MMA之父、武術宗師、功夫片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華人武打電影演員,
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主角。他在香港的四部半電影3次打破多項記錄,其中《猛龍過江》打破了亞洲電影票房記錄,與好萊塢合作的《龍爭虎鬥》全球總票房達2.3億美元。
1962年李小龍開辦「振藩國術館」,1967年自創截拳道,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在香港逝世,年僅33歲。1979年美國洛杉磯市政府將補拍版《死亡游戲》的開映日6月8日定為「李小龍日」。
1993年美國發行李小龍逝世20周年紀念鈔票,好萊塢大道鋪上李小龍紀念星徽;同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會頒發「終身成就獎」。1998年11月,獲中國武術協會頒發「武術電影巨星獎」。
㈥ 大蝦們,你們誰知道李小龍《龍爭虎鬥》的全球總票房呀
北美票房2500萬美元,全球總票房9000萬美元,數據來自權威電影票房統計機構Box office,其他什麼2.3億美元,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吹出來的。
㈦ 李小龍主演的四部電影《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的票房是多少
《唐山大兄》320萬港元
《精武門》440多萬港元
《猛龍過江》530多萬港元
《龍爭虎鬥》..........不曉得了
㈧ 李小龍電影有哪些
鏈接:https://pan..com/s/1wOVJj69onVzIgeN-iHn0pQ
導演:李小龍
編劇:李小龍
主演:李小龍/苗可秀/羅禮士
類型:劇情/喜劇/動作/驚悚/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香港
語言:漢語普通話/粵語/英語/義大利語
上映日期:1972-12-30
片長:100分鍾/USA:90分鍾
又名:TheWayoftheDragon/FuryoftheDragon/Manglunggohkong/ReturnoftheDragon/RevengeoftheDragon該劇講述了痴迷練拳的唐龍(李小龍飾)不遠萬里來到羅馬幫助深陷麻煩的陳清華(苗可秀飾),因某大老闆(JonT.Benn飾)看中了清華飯店的地皮,為逼其就範,派流氓日夜騷擾。阿龍一分鍾就撂倒了四名流氓,後又收服了飯店眾伙計,打暈了埋伏在公寓的槍手(HomanTapsell飾),制服了大老闆及其十餘手下,救回了被擄走的清華。賊心不死的大老闆從美國請來空手道高手Colt(ChuckNorris飾),並將阿龍誘騙至斗獸場
㈨ 李小龍有幾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李小龍有9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李小龍在中國、國際上創造了一個個神奇的紀錄,據說李小龍自己獨創了9個世界紀錄,至今無人能破。分別是:用二節棍擊出了1600磅的力量、側踢把一隻45公斤的沙袋踢破、1秒鍾內可以打出9拳、手指插入一罐未開封的可口可樂。
一拳擊出350磅的神力、1秒鍾內可以踢6次腿、連續做大約1500個左右俯卧撐、把34公斤的杠鈴直臂水平前伸,在伸出手臂後靜止20秒。看完以後你是不是覺得更是神話了。
李小龍介紹:
李小龍(英文名:Bruce Lee,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本名李振藩,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祖籍中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
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功夫片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主角。
㈩ 李小龍電影有哪些
李小龍除了國際功夫巨星這一身份之外,可能很少有人還記得他也曾是一名童星。出生於1940年的李小龍在童年和青年時期先後參演過十幾部電影,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人海孤鴻》。李小龍在葉問處學成後,遠赴美國讀書。誰也不曾想到,這樣的一個華人小子,竟然在美國闖出了一番大名堂。
至於《死亡塔》和《勇士的征程》,更多的都是由唐龍出演,李小龍的去世讓香港電影甚至世界電影蒙受重大損失,電影圈失去了一個演員,功夫圈失去了一個巨星。而我們,則失去了偶像李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