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院線電影 > 李小龍全球電影票房

李小龍全球電影票房

發布時間:2022-08-23 20:51:34

1. 李小龍有幾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李小龍有9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李小龍在中國、國際上創造了一個個神奇的紀錄,據說李小龍自己獨創了9個世界紀錄,至今無人能破。分別是:用二節棍擊出了1600磅的力量、側踢把一隻45公斤的沙袋踢破、1秒鍾內可以打出9拳、手指插入一罐未開封的可口可樂。

一拳擊出350磅的神力、1秒鍾內可以踢6次腿、連續做大約1500個左右俯卧撐、把34公斤的杠鈴直臂水平前伸,在伸出手臂後靜止20秒。看完以後你是不是覺得更是神話了。

李小龍介紹:

李小龍(英文名:Bruce Lee,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本名李振藩,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祖籍中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

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功夫片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主角。

2. 李小龍個人資料

李小龍,本名李振藩(英語:Bruce Jun Fan Lee,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國際著名華人武打演員、武術家、導演、截拳道創始人。香港粵劇丑生李海泉之子,李小龍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

1、家庭背景

李小龍的父親李海泉為香港粵劇四大名丑之一,母親何愛瑜為香港富商何東爵士同母異父之弟何甘棠之養女。李小龍有兩姊李秋源、李秋鳳、兄李忠琛(林燕妮、張瑪莉之前丈夫)及弟李振輝。妻子蓮達·艾米莉為其誕下兒子李國豪和女兒李香凝。

2、童年

1939年,李小龍的父親李海泉偕妻子及三個兒女從香港遠赴舊金山唐人街演出粵劇。1940年為庚辰年,中國人稱為龍年,且小龍生於辰(龍)時,後呼應其乳名「細鳳」,而藝名「李小龍」為《細路祥》作者袁步雲取名,在1950年公映的《細路祥》首次使用。(然而細路祥一片的片頭字幕與當年在報章上所載之名字卻是"李龍"。)而李小龍的英文名「Bruce」的起名者則據說是東華醫院的醫師瑪麗·格洛弗。

1941年,李小龍跟隨父母返回香港,開始時與兄長入讀嘉諾撒聖瑪利書院。1949年因應天主教區要求,所有男生都需轉往德信學校繼續學業,及後再轉讀喇沙書院。盡管少年李小龍家境比較富裕,但其居住的地區由於人口激增而逐漸產生了幫派沖突,變得擁擠,危險。李小龍讀至中四因打架及曠課被趕出校,轉到聖芳濟書院繼續學業。李小龍自幼身體孱弱,其父為了兒子體魄的強壯,在他7歲時便教其練習太極拳,以鍛煉身體。

1955年16歲時,李小龍重返校院,他在一次幫派沖突中受挫,於是到油麻地利達街拜葉問為師學習詠春拳。雖然詠春練習並不固定,但李小龍曾因詠春練習單調而放棄,後因與街頭流氓打架時使出一招詠春的日字沖拳擊倒對方而重新回到詠春門下。

在葉問門下學武期間,李小龍曾遇到重重阻力,但李小龍堅持不懈,繼續學習。授業師兄(相當於教練)為有「講手王」之稱的黃淳梁。半年後,葉問搬遷到李鄭屋邨,李小龍比較少到這里。在拳術方面,多與同樣曾習西洋拳的黃淳梁練習。

此外,他還練過洪拳、白鶴拳、功力拳、蔡李佛、太極拳、譚腿、少林拳、戳腳、節拳等拳種。葉問試圖讓青少年們參加有組織的拳擊,以此阻止他們參與街頭幫派的沖突。作為葉問為數不多的親授學生,李小龍1957年奪得香港校際拳擊比賽少年組冠軍。

3、回港發展

1970年代,邵氏兄弟曾透過李小龍好友小麒麟接洽邀他回港拍片,但當時李小龍提出影片製作成本不能低於60萬港元、要擔任影片的武術指導、有權修改劇本,以及由他邀請的外國演員要以美金支薪等要求,令邵氏高層無法接受,最終合作未能成事。其後,邵氏首席執行官鄒文懷離職出走,另組嘉禾,並派導演羅維的太太劉亮華到美國邀請李小龍回港發展。

(2)李小龍全球電影票房擴展閱讀:

猝逝——

1973年5月10日下午17時,李小龍於片場為電影龍爭虎鬥配音時突然嘔吐及抽筋,陷入半昏迷,呼吸困難,情況一度危殆,被送入浸會醫院搶救。2小時後逐漸蘇醒,經醫生診斷證實為發高熱及低血壓,事後李小龍對醫生說:「當我在片場突然暈倒後,就什麼都不知道了。」之後轉到九龍法國醫院,留醫一星期後出院,經醫生檢查一切如常,只是並未照X光檢驗腦部,李又再全情投入電影工作。

1973年7月20日下午15時,李小龍與鄒文懷轉到位於九龍塘筆架山道67號碧華閣A座2樓3室的台灣女星丁佩家中,商談合作拍攝《死亡游戲》。

約20時30分,丁首次進入房內查看,發現李正在熟睡,接著致電餐廳知會鄒文懷,鄒回應給李多休息一會。約21時,丁第二次入房,這時李仍處熟睡狀態,且無法叫醒,遂第二次撥電告知鄒,此時鄒已接近完成晚飯,並謂會回來查看。

21時30至45分,鄒回到丁佩家中,發現李毫無反應,心感不妙,遂致電丁的私人醫生協助。22時10分,住在附近的私人醫生趕到,為李小龍立即檢查,發現他沒有脈搏、心臟停止跳動,毫無生命徵兆,遂於22時30分電召救護車,救護員到場為李小龍施行人工呼吸並用手急救兩分鍾,後轉用氧氣機協助其呼吸,沒有效果後立即將李送往醫院。

23時送抵伊利沙伯醫院後雖經證實瞳孔放大,對光線毫無反應,心跳、呼吸完全停止,但仍被搶救一段時間,包括在左胸注射強心針並作心臟按摩,但情況並無改善,直至23時38分終被簽發死亡證,正式宣告其死亡。

3. 李小龍當年的哪部電影票房最高

李小龍最高票房的電影是《龍爭虎鬥》全球票房2.3億。

《龍爭虎鬥》是1973年嘉禾影業和華納影業聯合製作的一部動作電影,由羅伯特·克洛斯執導,李小龍,茅瑛,洪金寶,石堅,吉姆·凱利,約翰·薩克松,喬宏等人主演。

影片主要講述了少林弟子李(李小龍飾)在師傅的委託和警方的安排下來到一個孤島參加比武大會,暗中調查島主韓(石堅飾)進行的非法行為。此片入圍美國《Total Film》雜志選出的67部改變世界的電影 。

(3)李小龍全球電影票房擴展閱讀

李小龍參演電影:

1,李小龍:勇士的旅程2000,飾演:海天,導演:李小龍。

2,死亡塔1981,飾演:李振強,導演:吳思遠。

3,死亡游戲1978,飾演:盧比利,導演:洪金寶, 羅伯特·克洛斯。

4,龍爭虎鬥1973,飾演:李,導演:高洛斯。

5,猛龍過江,飾演:唐龍,導演:李小龍。

6,精武門1972,飾演:陳真,導演:羅維。

4. 李小龍至今所有電影的票房總值多少

在香港電影史上,絕大部分時期,電影是供觀眾娛樂消遣的文藝作品。在這樣的定位下,在邵逸夫、鄒文懷等為代表的電影投資人的推動下,票房在香港影壇成為衡量一部電影是否成功的基礎數據。所以在香港電影史上,任何一位巨星的誕生,必定伴隨著他們在票房上的號召力,如連續紅了三十年,長盛不衰的劉德華,如九十年代的「雙周一成」,如以全國武術套路冠軍身份闖盪香港的功夫巨星李連傑。這些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於他們在票房上的絕對號召力。

現在的很多觀眾認為一代傳奇李小龍的成功是因為他的功夫宗師的身份,其實不然。在主演電影《唐山大兄》之前,李小龍一直混跡在美國的好萊塢,當時他雖然已經有了武術家的身份,並且在美國公開收徒,而且很多好萊塢名人都是李小龍的徒弟。但是這個時候李小龍在華人世界還不具備廣泛的認知度,用比較慘點的形容,當年李小龍在好萊塢,基本是遊走在配角和跑龍套的范疇。

以至於李小龍在1970年前後返回香港和邵氏電影的老闆邵逸夫談合作時,邵逸夫還因為李小龍開出的1.5萬美元的片酬過高,而拒絕了李小龍的合作請求。邵逸夫拒絕和李小龍的合作,也基本拒絕了邵氏電影的下一個時代。由於和邵逸夫談判未果,所以李小龍轉投當年剛剛從邵氏影業出走,另立門戶成立了嘉禾影業的鄒文懷。在1971年,由李小龍主演,並參與編劇的電影《唐山大兄》以319萬港元的票房,打破了香港影史票房紀錄。

《唐山大兄》在商業上的成功,使得李小龍一夜之間成為了華人影壇的巨星。李小龍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轟動的效應,很大程度上在於李小龍一改香港武俠電影中的傳統動作風格。和此前武俠電影中大量借鑒了我國傳統戲劇中的動作設計不同,李小龍的在影片中的打鬥場面更接近於實戰,而他這種拳拳到肉,干凈利索的打鬥風格,讓當年的觀眾耳目一新。

李小龍的成功,將香港電影從武俠類型片成功轉移到功夫類型片。這兩種類型電影雖然在風格上非常接近,但是顯然後者更容易挑起觀眾的觀影熱情。《唐山大兄》在票房上取得空前成功後,讓當年剛剛創立嘉禾影業的鄒文懷看到了希望,於是他和李小龍又趁熱打鐵,迅速推出了同樣由李小龍主演的功夫片《精武門》、《猛龍過江》兩部作品。而這兩部投資預算持續加大的作品,也果然不負厚望,繼《唐山大兄》之後,連續兩次打破了香港電影史票房冠軍,並在1972年香港地區本土電影票房年度排行榜上占據冠、亞軍的位置。

李小龍的異軍突起,將香港港產電影的票房紀錄從二百多萬港元,在兩年不到的時間里,迅速拉到了五百多萬港元。這個票房數據,大大超出了當年由大師級導演李翰祥執導,許冠文主演的影片《大軍閥》的三百萬港元的票房。此時很多人可能認為李小龍的票房紀錄在短時間內很難超越,至少李小龍的熱潮要保持一段時間。

然而讓許多影迷遺憾的是,李小龍不僅沒有保持住他的票房紀錄,甚至他傳奇而絢爛的一生也在1973年7月20日終結。在李小龍去世後的第六天,由他主演的最後一部完整的電影《龍爭虎鬥》在香港上映。而這部在全世界豪取了2.3億票房的電影,在香港市場卻表現不佳,僅僅取得了最終330萬港元的票房。這部由李小龍主演的最後一部完整電影,在香港市場不僅沒有延續李小龍之前的強勁勢頭,甚至這部影片還讓李小龍失去了保持了兩年的年度票房冠軍的寶座,並且由他保持的票房紀錄也被另外一部現象級港片打破。

這部打破了李小龍保持票房紀錄的電影,是由導演楚原執導,由岳華、井莉、胡錦、何守信、沈殿霞聯袂主演的,反映香港小人物市井生活的影片《七十二家房客》。這部地道的港片,匯集了大量的影星,這是一部典型的群星作品。這部影片除了主演陣容強大外,還請來了鄭少秋、李修賢、許冠英等一眾大咖跑龍套。而這部影片的導演楚原也大有來頭。

楚原是和李翰祥、胡金銓、張徹齊名的邵氏四大導演之一,他留給觀眾最深刻的印象,則是他執導了大量由狄龍主演,根據古龍武俠小說改編的武俠電影。和胡金銓與張徹執導的原創武俠電影不同,楚原執導的武俠電影,大部分改編自古龍的同名武俠小說。楚原特別善於把握古龍小說中的原著人物風格和江湖意境,在楚原之後,很少有人再能夠像他一樣,可以把古龍的江湖,在大銀幕上呈現的如此符合原著中的意境。

而李小龍主演的電影《龍爭虎鬥》之所以在香港市場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和《龍爭虎鬥》這部影片去「民族化」有關。在這部影片之前,李小龍主演的電影《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三部影片中,均不同程度的展現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情結,特別是李小龍在《精武門》中飾演的虛構民族英雄陳真,當他在大銀幕上打爛「東亞病夫」的牌匾,踢碎「華人與狗不得進入」的牌子,華人的形象被李小龍通過大銀幕重新展現給了世界觀眾。

而當時,由於國際形勢的變化,中國人急需一位華人形象的代言人,以在世界舞台上,重塑華人形象。而李小龍武術家的身份,兼具他健碩的體魄,以及他在大銀幕上所展現的民族英雄的形象,使得他很快成為了全世界華人的偶像。因為李小龍的成功,使得世界上的觀眾認為凡是中國人都會功夫。從此中國人徹底擺脫了「東亞病夫」的稱謂,因此李小龍也成為了世界華人的精神圖騰。

但是在他最後的影片《龍爭虎鬥》中,這種民族精神,明顯被削弱。之所以有這樣的變化,是因為這部影片是嘉禾影業和美國好萊塢電影公司華納兄弟合作的一部影片。而這部電影當年鎖定的是全球市場,為了匹配這部影片的市場定位,所以在這部影片中,電影的主創們放棄了之前李小龍主打的「民族英雄」的形象。這個變化,也使得影片在香港市場表現不佳,而且在這個階段李小龍剛剛去世,而他去世的時候其實還伴隨著一個「緋聞」。

5. 李小龍的電影火爆全球了嗎

他在香港的四部半電影3次打破多項記錄,其中《猛龍過江》打破了亞洲電影票房記錄,與好萊塢合作的《龍爭虎鬥》全球總票房達2.3億美元。

6. 將中國功夫引入好萊塢的演員是

李小龍。

李小龍本名李振藩,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祖籍中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功夫片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主角。

他在香港的四部半電影3次打破多項記錄,其中《猛龍過江》打破了亞洲電影票房記錄,與好萊塢合作的《龍爭虎鬥》全球總票房達2.3億美元。

1962年李小龍開辦「振藩國術館」,1967年自創截拳道,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在香港逝世,年僅32歲。1979年美國洛杉磯市政府將補拍版《死亡游戲》的開映日6月8日定為「李小龍日」。

人物評價:

李小龍在電影《精武門》中展現出了大無畏精神和驚人的打鬥技巧,特別是他表演中的「李三腳」和「地躺拳」,令人贊不絕口。李小龍雖然已經辭世,但他的精神依然對後世的人們起著非常大的影響,人們將永遠懷念他熱愛中華民族、振奮中華民族精神,渴望中華民族強盛的赤誠之心。

7. 李小龍票房最高的是哪部電影

71年夏季,李小龍接受香港嘉樂電影公司的邀請,以1.5萬美元的片酬簽了兩部影片,第一部是以中國武術為題材的《唐山大兄》。該片預算只有10萬美元,而且劇本也是邊拍邊寫的,在這種情況下卻創下了香港開埠以來的電影最高票房紀錄,達到了300萬港元。 繼《唐山大兄》之後,李小龍又拍攝了《精武門》,《精武門》比《唐山大兄》增加了一倍的預算,引起更大的轟動。
-《龍爭虎鬥》:該片是李小龍處於全盛時期的功夫片巔峰之作,是李小龍影片中打鬥場面最多,使用武器最出彩的一部。至今票房累計早已以億計,成為李小龍票房最高的一部電影。

8. 讓全世界的人說說李小龍成龍誰的影響力大名氣大

李小龍是混合好萊塢最成功的中國演員之一。沒有一個是唯一能以極低的成本拍出電影並在全球獲得高票房的中國演員。李小龍的《龍爭虎鬥》製作成本只有85萬美元。1973年全球上映,當年票房收入9000萬美元。到2010年,全球總票房已經達到3.5億美元,到2021年,已經達到4.8億美元。《猛龍過江》的製作成本為13萬美元。1974年全球上映,當年票房收入1.3億美元。《精武門》的製作成本是10萬美元。1974年全球上映,當年票房收入1億美元。《唐山皇後》的製作成本是10萬美元。1973年全球上映,當年票房收入5000萬美元。世界票房最高的成龍電影《尖峰時刻2》製作成本9000萬美元,全球票房只有3.5億美元。28年前,李小龍的《龍爭虎鬥》和《猛龍過江》分別賺了9000萬美元和1.3億美元。成龍的其他好萊塢電影除了《尖峰時刻》系列勉強賺錢(但都是高成本製作),其餘不是票房低就是虧本。比如成龍的《八十天環游世界》耗資1.1億美元,但全球票房只有7200萬美元。而且成龍的電影票房普遍落後於北美市場,北美市場占票房的50%左右,而李小龍電影在全球分布均勻。可以說成龍是一個被嚴重高估的演員,他今天的國際地位和他的全球票房號召力完全不匹配。說白了,成龍只是個模特演員。他在好萊塢沒有李小龍那麼成功,李小龍的電影在亞洲和全球市場都是票房大片。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中國演員打破李小龍電影在歐美的上座率。可以說,李小龍是中國電影界海外票房難以跨越的大山。
李小龍。創造一個時代,成龍終究是過客。

9. 大蝦們,你們誰知道李小龍《龍爭虎鬥》的全球總票房呀

北美票房2500萬美元,全球總票房9000萬美元,數據來自權威電影票房統計機構Box office,其他什麼2.3億美元,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吹出來的。

10. 李小龍,成龍,李連傑,誰的國際影響力更大

李小龍是混好萊塢最成功的一位華人演員,沒有之一,是唯一一位能以低成本製作電影並在全球范圍內獲得高票房的華人演員。李小龍《龍爭虎鬥》製作成本僅85萬美元,1973年全球上映,當年收獲9000萬美元的票房,截至2010年全球累計總票房已經達3.5億美元,截至2021年累計總票房已經達到4.8億美元。《猛龍過江》製作成本13萬美元,1974年全球上映,當年收獲1.3億美元票房。《精武門》製作成本10萬美金,1974年全球上映,當年收獲1億美金票房。《唐山大號》製作成本10萬美元,1973年全球上映,當年收獲5000萬美元票房。成龍全球票房最高的電影《尖峰時刻2》製作成本9000萬美金,全球票房也不過3.5億美金,而28年前李小龍的《龍爭虎鬥》和《猛龍過江》都分別有9000萬美元和1.3億美元票房了。成龍其它的好萊塢電影除了尖峰時刻系列勉強賺錢(但都是高成本製作),其餘不是票房少就是虧本,比如成龍的《環游地球八十天》製作成本1.1億美元,全球票房卻只有7200萬美元,而且成龍電影票房普遍依懶北美市場,基本上北美市場票房佔比50%左右,而李小龍電影全球票房分布均勻。 可以說成龍是一位被嚴重高估的演員,他如今的國際地位和他的全球票房號召力根本不匹配,說白一點成龍僅僅只是個勞模演員。他沒有李小龍在好萊塢那樣成功,李小龍的電影無論在亞洲和全球市場票房都賣座。李小龍電影在歐美各國所創下的觀影人次,直到現在都沒有任何一位華人演員打破,可以說李小龍是華語影壇海外票房方面難以越過的一座大山。

閱讀全文

與李小龍全球電影票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