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內有幾家大的電影院線
是
八大院線
、浙江
時代電影
大世界這八家國內的主流院線、四川太平洋、中影數字院線、中影南方電影
新干線
、北京萬達院線主要是八個~~
上海聯和
電影院線
、北京新影聯、中影星美院線
B. 八大院線指的是什麼院線是什麼意思
院線是以影院為依託,以資本和供片為紐帶,與若干影院組合,實行統一品牌,統一排片,統一管理的發行放映機制,八大院線就是指票房排名前八位的院線公司。具體指的是廣州金逸珠江、中影南方電影新干線、上海聯和、浙江時代、廣東大地、北京新影聯、萬達等全國八大院線。
C. 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分別是
1、華納兄弟
2、派拉蒙(出品過《泰坦尼克號》)
3、哥倫比亞
4、20世紀福克斯(最近超熱的《阿凡達》就是出自它名下)
5、迪斯尼
6、米高梅(名存實亡)
7、環球
8、新線影業
D. 求 各個電影公司
華納(Warner Bros.)、米高梅(MGM)、二十世紀福克斯(20th Century-Fox)、派拉蒙(Paramount)、聯美(United Artists)、環球(Universal Pictures)、哥倫比亞(Columbia Pictures)、雷電華(RKO)這八家。其中,二十世紀福克斯、米高梅、派拉蒙、雷電華和華納兄弟,是最初的五強(Big Five),它們不僅拍攝與製作影片,還有發行部門和自己的電影院,其餘三家電影公司那時只擁有很少甚至沒有電影院來放映它們的電影。後來隨著新一代電影公司的崛起,原有的格局被打破,major studios也開始有了新定義。上世紀五十年代雷電華破產了,迪斯尼(Disney)的崛起,順勢填補了雷電華留下的空位。七十年代,衰落的米高梅和破產的聯美,組成了「米高梅/聯美」(MGA/UA),八大電影公司又變成了七大影業。這時,新線、三星等電影公司也開始嶄露頭角。八十年代,米高梅被義大利某金融機構購買,二十世紀福克斯則被默多克收購,日本的索尼公司收購了哥倫比亞和三星,組成索尼影業,迪斯尼成立了試金石和好萊塢影業。2004年,索尼終於將米高梅收入囊中。真正稱得上大電影公司的,目前只有六家:環球、派拉蒙、華納兄弟、迪斯尼、二十世紀福克斯、索尼。
哥倫比亞影業公司 (Columbia Pictures Corp.)
電影製片和發行公司。1920年,原來在環球影片公司工作的H.科恩、J.科恩兩兄弟和J.布蘭特在好萊塢成立了一家攝制喜劇短片的小公司,名叫CBC電影銷售公司。1924年改名為哥倫比亞影片公司,並於30年代發展成為美國電影業的8家大公司之一,這主要是由於H.科恩的精明強乾和公司導演F.卡普拉的創作才能起了作用。卡普拉在公司工作10年,拍攝了不少頗受歡迎的喜劇,其中包括《一夜風流>(1934)、《弟斯先生進城》(1936)、《史密斯先生上華盛頓>(1939)等。50年代,哥倫比亞公司開始採用對獨立製片人和導演資助的辦法拍攝影片。公司先後資助一些頗有名氣的導演人拍片,如:S.施皮格爾、D.里恩、O.普雷明格、E.卡善、R.羅森和F.齊納曼,拍出了不少質量高、影響大的影片,如《生於昨天》(1950)、《永垂不朽》(1953)、《在江邊》(1954)、《桂河大橋》(1957)、《阿拉伯的勞倫斯》(1962)、《猜猜誰來吃晚餐》(1967)等。50-60年代的美國電影危機年代,哥倫比亞公司通過它的子公司銀幕珍品公司向電視台出售公司以前的舊片並為電視台攝制電視片,成為好萊塢最早與電視結合的大公司之一。1968年公司改組,改名為哥倫比亞影片工業公司,下屬兩個主要分支機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和銀幕珍品公司,繼續從事對獨立製片的投資、電視片攝制和新興的錄像帶工業。80年代該公司附屬於美國可口可樂公司。
E. 八大院線的介紹
院線是以影院為依託,以資本和供片為紐帶,與若干影院組合,實行統一品牌,統一排片,統一管理的發行放映機制,八大院線就是指票房排名前八位的院線公司
F. 八大藝術院校是哪八大
八大藝術院校分別是以下八所,分別是中央音樂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國戲曲學院、上海音樂學院。
1、中央音樂學院
上海音樂學院
上海音樂學院(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簡稱「上音」,位於上海市,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舉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日制高等專業音樂(藝術)院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學校,歐洲音樂學院聯盟成員,環太平洋音樂學院聯盟成員,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文化創新工程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上海市外國留學生政府獎學金院校、全國社會藝術水平考級跨省市考級單位。
G. 好萊塢八大影業公司的派拉蒙
一、簡介
作為電影業的老牌巨頭,派拉蒙以群星環繞雪山的標志為人所熟知,事實上,用高山來比喻派拉蒙在電影業的地位也是非常恰當的,在創立的最初三十年,這家公司以眾多的明星,高質量的影片和遍布全美的連鎖影院,一直坐在好萊塢霸主的寶座上。
從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派拉蒙的實權人物更迭速度很快,不過這沒有影響公司的影片品質,無論是羅伯特埃文斯,還是巴里迪勒,雪莉蘭辛主政,這家公司總能製作出《教父》、《周末夜狂熱》、《奪寶奇兵》和《阿甘正傳》這樣叫好又叫座的影片。
1993年,娛樂業巨擎維亞康姆公司和前派拉蒙首席執行官巴里迪勒為得到派拉蒙展開激烈競爭,最終,維亞康姆以100億美元的出價贏得了這場戰役,這也證明了派拉蒙的巨大價值,而在2005年合並了夢工廠之後,派拉蒙解決了公司在影片開發上已經陷於疲軟境地的問題,2007年,發行了《史萊克3》和《變形金剛》這些超級賣座片的派拉蒙一舉成為好萊塢票房收入最高的大公司。
在各大巨頭中,派拉蒙是唯一仍據守好萊塢的(地理意義上的好萊塢)。派拉蒙是1927年落戶好萊塢的,而早在1930年,華納兄弟就從好萊塢搬到了伯班克;而雷電華在1957年宣布倒閉,哥倫比亞1973年也離開了好萊塢,追隨華納兄弟跑到伯班克,1989年再次搬家,把總部設在了卡弗市;卓別林和大衛格里菲斯創立的聯藝則成了華納兄弟的電影後期製作基地和錄音棚。
二、巨頭中的巨頭
派拉蒙電影公司創建於1912年5月,比環球電影公司還要早上一個月,在好萊塢八大公司中資格最老。創建之初,派拉蒙就擁有大量的電影院,同時兼營製片業務。派拉蒙的兩位創始人阿道夫·楚科爾和傑西·拉斯基都是目光遠大的傑出人物,他們最早認識到明星的威力,早期電影明星瑪麗·璧克馥、道格拉斯·范朋克、斯格洛麗·亞旺森和魯道夫·瓦倫蒂諾都是他們的簽約演員。
出生於匈牙利的阿道夫·楚科爾是靠經營雜耍劇場起家的,而在他進入電影業之後,便下決心改變電影只拍給那些受教育程度很低的移民看的慣例,事實證明他是對的,他的名演員公司製作的電影便成功地吸引了中產階級觀眾,而在名演員公司和傑西拉斯基的公司合並到新成立的派拉蒙公司之後,他憑借強硬的手腕得到了公司的管理權,從而能夠大施拳腳。三十年代初,派拉蒙的擴張非常迅速,但隨著大蕭條的來臨,這家巨大的電影公司幾乎陷入到破產的窘境,銀行團接手了公司,而創業元老阿道夫楚科爾只能靠邊站了。不過,到了1935年,阿道夫?楚科爾卷土重來,幫助公司從破產邊緣脫身。整個三十年代,派拉蒙都是眾星雲集,簽約明星有梅?韋斯特、瑪琳黛德麗、馬克斯兄弟、賓克勞斯比、加里庫珀和克勞黛考爾白,出品的影片包括獲得首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翼》、喜劇片《鴨湯》、《她委屈了他》和《我不是天使》。派拉蒙因為過於強大,所以在二十年代就被政府的反壟斷部門盯上,到了1948年,聯邦最高法院頒布派拉蒙判例,禁止好萊塢大公司垂直經營製片、發行和放映業務。派拉蒙不得已出售了一批電影院,這家老牌公司因此元氣大傷,雪上加霜的是,五十年代電影觀眾大量流失,派拉蒙又開始削減電影製作的數量。
三、從落伍到東山再起
六十年代,派拉蒙已經落到了時代後面,因為仍在掌權的阿道夫楚科爾已經80多歲,這家公司可悲地不能夠理解新一代觀眾想要看什麼電影了。到了1966年,公司落到了海灣西方工業公司手中,楚科爾時代正式謝幕。新總裁羅伯特埃文斯雖然是電影界的無名之輩,卻長袖善舞,在他的主持下,派拉蒙製作出《愛情故事》、《唐人街》和《教父》這樣在商業獲得上巨大成功的名片,恢復了元氣。
羅伯特埃文斯當了八年的派拉蒙船長,到了1976年,出身於電視業的巴里迪勒登場了,他的兩個助手邁克爾艾斯納和傑弗里卡曾伯格後來也都成了電影業的大人物,這個三人組合把派拉蒙重新帶到好萊塢的頂尖位置。
巴里迪勒的拿手好戲是高概念電影,這類影片藉助簡單有力的故事和大規模宣傳獲得了巨大成功,代表作有歌舞片《周末夜狂熱》、《油脂》,恐怖片《月光光,新慌慌》,動作冒險片《奪寶奇兵》和警匪片《貝弗利山警探》。不過,巴里迪勒的理想是建立一個新的電視網,而母公司海灣西方的老闆馬丁戴維斯卻無意嘗試這樣的冒險。1984年,巴里迪勒終於找到知音,就是剛接手二十世紀福克斯的澳洲傳媒大亨魯伯特·默多克,去做他的第四電視網了,隨後,邁克爾艾斯納和傑弗里卡曾伯格也被迪斯尼挖走。此後的一段時間,是派拉蒙的低潮時期。
四、1993年之後
1993年,薩姆納雷石東的維亞康姆公司在一場激烈的爭奪者中獲勝,成為派拉蒙的母公司,維亞康姆公司靠經營連鎖影院起家,而後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娛樂集團,被收購之前,派拉蒙是唯一一家獨立的電影業大公司,收購事件標志著好萊塢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大的電影公司成為娛樂和傳媒集團的一部分。
從1994年到2004年,派拉蒙在雪莉蘭辛的管理下,進入了又一個興盛期,出品了《勇敢的心》、《阿甘正傳》、《泰坦尼克號》(與二十世紀福克斯共同出資)、《碟中諜》、《變臉》、《楚門的世界》和《拯救大兵瑞恩》這些名片,但派拉蒙也是好萊塢大公司中最不擅長開發系列電影的,只有《星際迷航》、《碟中諜》和《古墓麗影》寥寥幾套系列電影。
2005年年底,派拉蒙收購了夢工廠,不過,這筆交易中並不包含夢工廠最能賺錢的部門,夢工廠動畫,但對於這派拉蒙來說,這仍舊意義重大,因為2004年前後,派拉蒙似乎迷失了方向,出品的電影很少有重磅炸彈級別的,而作為製片人的斯蒂文斯皮爾伯格正好能為派拉蒙帶來一批獲利重大的項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變形金剛》。
五、關於派拉蒙優勢
一個新的部門旨在專門發行低成本電影,派拉蒙期望以此在日益激烈的低成本電影市場中吸引更多觀眾。派拉蒙影片公司將這個部門命名為派拉蒙優勢(Paramounta Vantage)。
派拉蒙優勢的成立可以看作是約翰·萊瑟個人工作生涯的重要拐點。萊瑟將負責「優勢」的全部工作。同時,他仍舊負責派拉蒙旗下的另一部門「經典」的工作。
和「經典」相比,「優勢」更加針對於主流觀眾的低成本電影。這就是萊瑟對他直接掌管的「優勢」和「經典」之間區別的簡單解釋。「優勢」計劃每年向市場推出8至10部低成本電影,包括喜劇、驚竦片或者其他影片
H. 五大片商和八大院線之爭怎麼解決的
電影院線簡稱「院線」 ,英文全稱「theater chain」,是指以影院為依託,以資本和供片為紐帶, 由一個電影發行主體和若干電影院組合形成的一種電影發行放映經營機制。 院線對旗下影院實行統一品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
電影放映業是一種具有壟斷性的經營體制的行業。經營者為發展和保護其經營利益,在某些城市或地區,掌握相當數量的電影院,建立放映網路,藉以壟斷某國或某一電影製片公司新版影片的公映。中國最早出現的電影院線,是20世紀初至20年代中期,由西班牙電影商人雷瑪斯在上海建立的,由虹口、夏令配克、維多利亞等七家電影院組成的電影院線;其後中國影戲院公司在平、津、滬等地也建成相當規模的電影院線;20年代初中國電影資本家羅明佑在華北、東北建立電影院線;30年代,天一影片公司企業家邵氏兄弟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組建南洋電影院線。現在港台等地仍有些電影發行放映商採用電影院線體制。
I. 好萊塢八大影業公司的華納兄弟
一、簡介
1923年4月由哈里·華納、阿爾伯特·華納、山姆·華納和傑克·華納四兄弟創建。當時總部設在美國紐約,製片廠設在好萊塢附近的伯班克。華納兄弟1917年開始在紐約從事電影的發行放映業務,建立華納公司攝制影片是業務的擴展。1925年接管維泰葛拉夫製片公司,並於1927年攝制、發行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影片《爵士歌手》,從而使華納公司於30年代初進入了好萊塢8大電影公司的行列。
二、歷史
不像米高梅,華納兄弟可沒有大公司的架子。因為四兄弟原本是貧窮的波蘭移民的後代,不知財大氣粗是什麼意思。實際上,他們兄弟姐妹總共有12個,但投身電影業的只有上面四個。1903年,修鞋匠老華納召開家庭會議,決定在一門新興的生意上押寶,會議的結果是買下了一部電影放映機,在賓夕法尼亞州和俄亥俄州的小市鎮上巡迴放映電影。就在這一年,華納兄弟租下了一個雜貨鋪,開設了他們的第一家電影院,如今,這家電影院經過整修,恢復了當年的模樣,成為了紐卡斯特爾市的一個景點。一年後,華納兄弟又開始涉足發行業務。但直到1912年,他們才能夠雇得起一個員工。華納兄弟進入製片業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他們第一部叫座的影片是公映於1918年的《我在德國的四年》,影片改編自前美國駐德大使凱澤爾·威爾赫姆的暢銷自傳,影片票房達到了驚人的150萬美元,華納兄弟於是斥資25000美元,買下好萊塢的日落大道5842號的地皮,華納兄弟電影製片廠就此開張了。四兄弟是這樣分工的,老大哈里·華納和阿爾伯特·華納在紐約負責影片的發行,以及籌措資金,而擅長技術的山姆·華納和對製片情有獨鍾的傑克·華納留在好萊塢經營製片業務。到了1923年4月4日,他們開始正式使用華納兄弟電影公司這個名稱。
華納兄弟早期並沒有多少叫得響的影片,幫助他們在好萊塢站住腳的,是一隻叫「零丁丁」的狗,這位狗明星是一個參加過一戰的美國士兵從法國帶回來的。第一部「零丁丁」電影是公映於1924年的《從地獄河來的人》,當華納兄弟發現「零丁丁」大受歡迎時,就又拍攝了25部「零丁丁」電影,直到它干不動為止,而與這套集數超多的系列電影相比,只拍七部的《哈利·波特》電影就不免相形見絀了。
除了「長著四條腿的超級明星零丁丁」,華納兄弟早期的台柱子還有擅長拍攝性喜劇的德國導演劉別謙,明星約翰·巴里摩爾。
因為經營得有聲有色,華納兄弟得到了華爾街的支持,1924年,華納兄弟買下了維塔格拉夫公司,得到了一個全國性的影片發行系統,他們還趁勢在幾個大城市建立了廣播電台,此外,華納兄弟還開始建造豪華的電影宮,這樣一來,他們也成為一家真正的大公司了。
不過,在派拉蒙和哥倫比亞這樣的競爭對手面前,華納兄弟還是顯得有些弱小,因為他們手中的電影院太少,此時,開發有聲電影就成了他們的秘密武器。早在1925年5月,山姆·華納就第一次在紐約的貝爾實驗室里第一次見識了有聲電影技術,他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機會。1927年10月6日,華納兄弟發行了世界上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王》,影片的成功是轟動性的,很多電影院都人滿為患,以至於只能賣站票,令人感到遺憾的是,推動有聲電影普及的山姆·華納在《爵士歌王》首映前就病逝了。
1928年,華納兄弟用《爵士歌王》賺來的錢買下了斯坦利公司,充實了公司在放映業方面的實力,因為斯坦利公司擁有一個規模很大的連鎖影院。此時,華納兄弟引發的有聲電影熱潮仍在繼續,他們在這一年還製作發行 了第一部完全有聲電影《紐約之光》,到了1929年,好萊塢的大製片廠已經完全停止製作默片了,一個時代結束了。這一年,華納兄弟還推出第一部彩色有聲電影,歌舞片《On With the Show》,接下來的《百老匯掘金女郎》則成了當年最賣座的電影之一,這部電影如此成功,以至於一直放映到1939年。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歌舞片成了明日黃花,但華納兄弟又找到了新的金礦,那就是黑幫片。憑借詹姆斯·卡格尼和愛德華·羅賓遜這些明星的賣力表演,華納兄弟成為好萊塢產量最高,利潤也最可觀的大公司。不過,黑幫片雖然大有市場,卻是那些手握大權的電影審查官的眼中釘,他們認為這些影片格調下流,為了緩和這種局面,華納兄弟也拍攝一些歷史片。
整個四十年代,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華納兄弟保持著每年出品40部電影的高產量,擁有《馬爾他之鷹》、《約克軍曹》、《卡薩布蘭卡》和《碧血黃沙》這些賣座片。接下來的五十年代,華納兄弟依舊卓有成績,先後推出《慾望號街車》和《搜索者》這樣的名作,已經詹姆斯·迪恩的三部作品:《伊甸園之東》、《無因的反叛》和《巨人》。
1967年,傑克·華納把公司賣給了七藝,公司名搖身一變,成了華納七藝。1969年11月,史蒂夫·羅斯在買下了華納七藝之後,公司再次換名,新名稱是華納兄弟傳播公司,而且開始涉足電視節目製作。
七十年代,華納兄弟的代表作品有《伍德斯托克》、《骯臟的哈利》、《花街殺人王》、《發條橙》和《驅魔人》、《閃亮的馬鞍》,成績相當可觀。之後公司則進入羅伯特達利和特里·塞繆爾時代,不光繼續與斯坦利·庫布里克《全金屬外套》和馬丁·斯科塞斯《好傢伙》這樣的名導演合作,開發《蝙蝠俠》和《黑客帝國》這樣的賣座系列電影。
其他方面,華納兄弟開始在海外建造電影院,並在澳大利亞建造了電影主題公園,此外還製作出《六人行》和《急診室的春天》這樣的很受歡迎的電視劇。1990年,傳媒業巨頭時代公司並購了華納兄弟。2000年以後,華納兄弟的新掌門人巴里·梅耶上台,公司保持一貫特色,不僅擁有《哈利·波特》和《十一羅漢》這樣的系列電影,而且復活了《超人》和《蝙蝠俠》這兩套系列電影。
最窮時,四兄弟兜里不到一塊錢,全靠賣明星----一條名叫「零丁丁」的狗的照片,來給大家開工資。他們用錢摳摳唆唆,像個二流的公司。一次傑克.華納很生氣,因為劇組跑出去拍外景:「我們花了那麼多錢在片場建了一個公園,還要出去,難道別人的草地都比我們的綠嗎?」
掌管公司的華納兄弟,希望他們投入的每一分錢都能獲得最大的利潤。他們做電影和做事的方法都很直接。當有聲片只存在與別人的想像中的時候,他們已經付諸行動。為按時完成《爵士歌王》的製作,以便能及時參加1927年10月6日在紐約舉行的首映式,他們沒日沒夜工作,在即將首映的時候,山姆.華納突然腦溢血被送往洛杉磯醫院。傑克.華納和哥哥們租了專列,帶了兩名專家趕回來,但仍然晚了,39歲的山姆在華納兄弟即將取得巨大勝利的前夜病逝了。《爵士歌王》簡直是一夜之間轟動了世界,華納兄弟以自己家庭的悲劇成功結束原本由派拉蒙和米高梅電影公司統治的朝代,站到了電影行業的最前沿。
華納兄弟是粗人,他們喜歡葷笑話,最鍾情的產品是生猛的強盜片和黑色片,他們尋找電影素材的方式,是翻看報紙的司法版。所以在這個造夢的行業里,華納是離社會現實最近的電影公司,他們的電影具有凶險性又特別突出下層社會生活,如現實主義風格強烈的《小愷撒》和《慾海情魔》都是如此。
華納兄弟之間也窩里斗,最後是最小的弟弟傑克.華納掌控了實權。有趣的是很多華納公司的明星身上都有老闆傑克.華納的影子,從外形到個性都是,比如亨弗萊.鮑嘉和保羅.穆尼,都是個子不太高,脾氣急躁,好鬥但討厭是非。尤其是蓓蒂.戴維斯這樣的「一姐」,外在條件不佳,完全憑的是精湛演技和個人奮鬥成為兩屆奧斯卡影後,那個性真是任性刁蠻極了。她在第二次獲獎的《紅衫淚痕》中演一個倔強的南方美女,因為人性失去男友,後來又想盡辦法將已成有婦之夫的他搶回來,簡直就是她本人性格的真實寫照。不過華納有邁克爾.柯蒂斯這樣的王牌導演在,以速度快,講實效和多面手著稱,而且還能管住這些難處和桀驁不遜的明星。
一無所有出身的華納兄弟常常冒險去做不太有把握的事情,這使得華納最具革命性的公司:它出品了世界第一部有聲片,推出影響一代人的青春偶像詹姆斯.迪恩,還在1967年同意拍攝《邦妮與克萊德》,結束了舊好萊塢時代。
華納公司在30年代以拍攝強盜片、歌舞片和傳記片著稱,尤以E.G.?nbsp| 賓遜、J.賈克奈、H.鮑嘉等人主演的強盜片最有觀眾。傳記片中也有不少受歡迎的作品,如P.茂尼主演的《左拉傳》(1937)等。華納的影片一般都比較樸素、緊湊,成本也較低,其主題都或多或少與30年代初發生的美國經濟危機有聯系。50年代美國電影蕭條時期,華納把財力轉向製作電視系列片。60年代開始,越來越多地採用向獨立製片人投資的製片方式。它成功地拍攝了《窈窕淑女》(1964)、《誰害伯弗吉尼亞.沃爾夫》(1966)、《邦妮和克萊德》(1967)等。1967年加拿大發行電視片的七藝公司買下了華納公司,改名為華納—七藝公司。兩年後,華納—七藝公司又轉讓到一個大企業集團金尼全國服務公司手中,改組為華納交流公司。這個公司經營的業務范圍甚廣,製片和發行影片僅是其中的一個項目。
1990年,傳媒業巨頭時代公司並購了華納兄弟,華納兄弟現屬於時代華納公司。
三、代表作品
2008 蝙蝠俠:黑暗騎士 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
2007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
2006 超人歸來
2005 哈利波特與火焰杯 康斯坦丁:地獄神探 蝙蝠俠:開戰時刻 毀滅戰士
2004 極地快遞 百萬寶貝 飛行者 12羅漢 哈利波特3之阿茲卡班的囚徒
2003 黑客帝國3:矩陣革命 最後的武士 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火柴男人
2002 間接傷害 向左走向右走哈利波特與消失的密室 訓練日
2001 劍魚行動 哈利·波特之魔法石 人工智慧
2000 致命羅密歐 完美風暴
1999 綠色奇跡 挑戰星期天 黑客帝國
四、華納兄弟公司作品
美味關系 No Reservations2007
哈利波特5:鳳凰社 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2007
結婚執照 License to Wed2007
少女妙探 Nancy Drew2007
十三羅漢 Ocean's Thirteen2007
幸運牌手 Lucky You2007
女人領地 In the Land of Women2007
報應 The Reaping2007
忍者神龜 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2007
300斯巴達勇士 3002007
農民宇航員 The Astronaut Farmer2007
共譜戀曲/K歌情人 Music and Lyrics2007
潘神的迷宮 Pan's Labyrinth2006
同球敵愾 We Are Marshall2006
血鑽 Blood Diamond2006
兔八哥 Bugs Bunny 1940
J. 國內電影的八大院線是哪幾個。
上海聯和電影院線、北京新影聯、中影星美院線、中影數字院線、中影南方電影新干線、北京萬達院線、四川太平洋、浙江時代電影大世界這八家國內的主流院線.是八大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