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年初一單日票房破8億,為何今年的賀歲檔電影這么火
中國電影行業現在真的不是很景氣,看電影的人大部分是選擇性的看一看,而且對於看電影大部分人的態度是可有可無,因為現在的電影真的是看不看沒什麼意義。因為電影吸引大家的是貼近老百姓生活的一些事情,或者科幻。恐怖一類的精彩誇張性電影,但是這些電影在中國電影界都沒什麼經典。
春節期間有一個消息傳出來,說是今年的大年初一的票房十分火爆,突破八個億,看起來大家都為此高呼,覺得這是中國電影界的又一次成功。其實我想說的是,初一的電影之所以看得人多一些,是因為大家無聊,出門看看電影覺得好玩罷了,並不是人們因為電影如何精彩必須去看一下。
另外中國的影視界拍電影的水平真不是很高,不過炒作的水平確實比較厲害,所以現在說的八億票房的偉大成績,我們還是應該注意一下水分問題。大年初一的時候,確實人們比較休閑一下,但是票房如此火爆可不一定,我相信不可能大部分人不去串親戚而選擇在電影院裡面吧。
所以我對這次的票房消費的數據不是很信任,另外這次春節期間的電影,確實也比較不錯,第一部是周星馳監制徐克執導的西遊伏妖篇,聽說買到3.67億的票房,其次是柳岩和王寶強的大鬧天竺據說也有1.91億,王寶強的事情估計全國人民都知道,所以大鬧天竺的票房我倒是比較相信了。
中國的電影文化真的需要繼續加深改革,不要每次就是幾種手段來回的施為,周星馳的電影精彩,是因為周星馳一直延續自己的一種風格,同時每一次個觀眾帶來不同的感覺,所以他電影票房一直保持很不錯,成龍的電影也是如此,實力說明一切。希望中國電影好起來,更希望中國電影表現更多精彩。
⑵ 2022春節檔票房破40億,其中都有哪些影片的貢獻
⑶ 如何看待牛年春節檔票房 78.45 億收官,創春節檔票房新紀錄
回顧這個不同尋常的牛年春節,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及就地過年倡議下,諸多領域仍實現牛年「開門紅」。其中,電影行業強勢開局,史上最強春節檔刷新了多項紀錄。
據統計,截至2月18日0時,2021年春節檔電影總票房已突破80億元,打破春節檔全國電影票房歷史紀錄,還刷新了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全球單一市場周末票房等多項世界紀錄。今年春節檔7部影片票房均過億,分列前三的為:《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和《刺殺小說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農歷正月初三(2月14日)恰逢情人節,加上就地過年政策,文化娛樂消費增加,在各地影院防疫工作常態化下,今年春節檔電影一票難求。
春節檔7部影片票房均過億
據媒體報道,截至2月18日0時,2021年春節檔電影總票房已突破80億元,刷新春節檔全國電影票房歷史紀錄,此前的最高紀錄為2019年春節檔的59.05億。此外還刷新了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全球單一市場周末票房等多項世界紀錄。
今年春節檔,共有《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刺殺小說家》《侍神令》《人潮洶涌》《新神榜:哪吒重生》《熊出沒·狂野大陸》7部影片登上大銀幕,目前票房均已過億。
截至2月18日0時,票房排名前三的分別為:已突破36億元的《唐人街探案3》,已突破28億元的《你好,李煥英》,和突破5億元的《刺殺小說家》。
打開騰訊新聞,查看更多圖片 >
《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刺殺小說家》
電影海報
(圖片來源於人民網)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在今年春節檔影院上座率不能超過50%的情況下,票房仍是大爆,其中,2月12日,農歷正月初一,全國3400多萬觀眾走進電影院,全天產生票房超17億元,刷新了中國影史的單日總人次和單日票房的紀錄。
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顯示,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兩天累計票房突破30億元,兩日累計觀影人次6192.95萬人。其中,《唐人街探案3》兩天累計票房18.26億排在首位,《你好,李煥英》5.90億位列第二,第三是《刺殺小說家》2.19億。
喜劇「雙龍」占據票房冠亞兩席
《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煥英》這兩部作品分別主打喜劇和親情,在賀歲檔更具吸引力,更能激發大眾的觀影情緒。
《唐人街探案3》憑借高人氣的唐人街神探組合,將「懸疑+喜劇」風格進行到底,位居售票平台春節檔想看榜第一名。合家歡式喜劇《你好,李煥英》則集結了賈玲、沈騰等喜劇演員,用溫暖治癒、笑中帶淚的親情故事吸引觀眾。
《唐人街探案3》
(圖片來源於新華社)
據統計,《唐人街探案3》首日票房就超過了10.4億元,接連創造了中國電影市場單片首日票房、國產電影單日票房、首映日觀影人次等多項新紀錄。該片還將《捉妖記2》保持的原春節檔最高首日票房紀錄提高了5億之多,還打破了由《復仇者聯盟4》在北美創下的1.57億美元單市場單片單日全球紀錄。
《你好,李煥英》
(圖片來源於新華社)
而《你好,李煥英》口碑成績位居檔期第一,貓眼開分高達9.6,同時豆瓣評分高達8.3,成為今年春節檔的最大黑馬。該片是賈玲跨界導演的處女作,根據同名小品及其親身經歷改編,以真實經歷、真情實感打動了觀眾,賈玲也打破了劉若英《後來的我們》13.6億的紀錄,成為中國影史票房最高的女導演。
就地過年倡議激發觀影熱潮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農歷正月初三(2月14日)恰逢情人節,讓春節檔更加一票難求。此外,今年的就地過年政策,對春節檔票房的構成也產生了不小影響。
往年春節檔的票房主力均集中在三四線城市,然而今年就地過年減少了一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的人員流動,一二線城市成了票倉。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會長韓曉黎表示,「服務『就地過年』,電影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大年初一初二預售超出預期,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票房佔比有一定提升。」
文化娛樂消費增加,票量整體供應減少,是導致今年春節檔電影票被火爆搶購的原因之一,各地影院防疫工作也加大挑戰。
早在1月22日,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就發布了《關於做好2021年春節檔電影院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1月27日,國家發改委要求,春節期間低風險地區影劇院等演出和娛樂場所接納人數不能超過核定人數的75%,並且要做好疫情防控措施,降低聚集可能帶來的風險。
關於做好2021年春節檔電影院疫情防控工作總體來說,牛年影市的強勢開局,顯現了中國電影市場的蓬勃生命力。據貓眼專業版數據分析師劉振飛說,今年春節檔極大提振了電影行業從業者和全國電影觀眾的信心。「只要你有好的內容,只要社交需求存在、電影仍然能夠為大家提供休閑娛樂,觀眾就會走進電影院,從而推動整個市場繼續全面復甦。」
⑷ 年初一7部電影同賀歲,大年初一電影的預售票房達到了多少
大年初一的電影到現在的預售票房就已經達到了五億多將近6億了,我覺得再過幾天的話怎麼著也能達到個15億這樣。今年大年初一上映了很多電影,一共有七部,其中宣傳力度最大的應該就是《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還有《刺殺小說家 》了。其中目前預售票房最高的應該就是《唐人街探案3》了,這部戲其實去年就准備上映的,但是因為疫情的原因就一直往後延遲。
所以賀歲檔的電影我應該會看這兩部,至於《刺殺小說家》其實我不太感興趣,雖說他的演員陣容也挺豪華的,但是相較於其他兩部影片來說,我是對他沒有太大的興趣的。我是非常喜歡劉昊然的,所以很期待這一次唐探三的上映,相信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樣,是非常期待唐探三。
⑸ 2022年春節檔票房突破60億元,各部影片的票房情況如何
引言:2022年春節檔票房突然突破了60億元,也是看到大家對電影的熱愛。每年的春節電影總是能夠刷新記錄,所以說大家如果在春節看電影的話,也要學會理性消費,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看到自己比較喜歡的電影。不同的數據也給了大家不同的現象,這也是因為父母在工作了一年之後,希望孩子能夠進行好好的聽自己的話,所以大家也會對待這樣的現象,變得越來越歡迎。
每一個人他們所喜歡的片子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說不能放在一起討論。大家可能會把一些過年的風俗都給結合起來,但是在這個時候你也要想一想怎麼才能引領住不一樣的結局,怎麼才能夠變得不同?大家會把一些風俗逐漸的給刷新出來,那麼也要一直都給遵循起來,要看一看關於好看的片子是什麼樣的。
⑹ 目前最新的賀歲檔票房排名
2009年第51周中國內地票房榜(12月14日—12月20日)
1 1 三槍拍案驚奇 新畫面/華夏 7600萬 1.773億
2 new 十月圍城 保利博納 7480萬 7480萬
3 2 刺陵 中影 1650萬 5050萬
4 3 風雲2 橙天娛樂 1500萬 4500萬
5 4 2012 中影華夏 880萬 4.558億
6 5 花木蘭 保利博納 92萬 8320萬
7 6 豚鼠特工隊 中影數字 75萬 2655萬
⑺ 評價一部電影、一本書籍好壞的標準是什麼
隨著電影《無極》和《千里走單騎》的票房數據陸續公布,陳凱歌和張藝謀的賀歲PK輸贏已辨,在這場半真半假的PK大戰中,商人、導演與媒體合謀造勢,張藝謀和陳凱歌既是對手,也是演員,還可能是合夥人,在大幕即將落下之際,張藝謀和陳凱歌到底誰打敗了誰?本報將對張藝謀和陳凱歌這場PK大戰作出最全面的分析,並一一決出輸贏。不過,這場PK大戰絕對不是他們兩人的終極PK,他倆的對決,仍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影壇的重頭戲,更會成為中國電影市場做大做強的良方。今年賀歲檔空前高漲的票房證明,他倆的PK大戰沒有輸家,兩人是對手,是演員,更是合夥人,一度萎靡的中國電影市場,經這兩位頂級大廚的精心烹飪,正開始變得誘人。
賽前實力PK
狀態:語言名家VS視覺大師
勝方:張藝謀
記者分析:
陳凱歌與張藝謀在電影《黃土地》中曾親密合作,一個導演一個拍攝,一開始就表現出了各自的天分:前者是語言名家,後者是攝影大師。陳凱歌為人講究,野心也更大,他的話語中帶著平地炮響般的睿智和感染力;張藝謀則善於捕捉機遇。陳凱歌的眼睛朝上,他的電影是自己的電影,希望與觀眾分享,他認為「好電影是誠意電影」;張藝謀的眼睛向下,他的電影是大家的電影,為市場而拍,他認為「好電影觀眾說了算」。張藝謀電影、舞台劇兼收,活躍的領域比較多,而且張藝謀更懂得市場運作;陳凱歌在市場運作上顯得有所欠缺,他之前的幾部影片,像《荊軻刺秦王》製作大,但是不賣座,為好萊塢拍的《溫柔地殺我》也名不見經傳,《和你在一起》也反應一般。
就競技狀態來說,兩人此次都背負了極大的壓力,《英雄》和《十面埋伏》帶來的鋪天罵聲,讓張藝謀此次視《千里走單騎》的口碑為生命,新畫面公司的一位副總曾向記者證實:此次《千里走單騎》口碑第一,票房第二。但陳凱歌的壓力似乎更加巨大,既要用票房來打敗《英雄》獲得商業勝利,又要用奧斯卡小金人來獲得藝術的勝利。商業與藝術都想兩全的陳凱歌,相對輕裝上陣的張藝謀,挑戰要更加巨大。當事人語:
陳凱歌:我們首先不是Player,更沒有互相Kill,所以不叫PK。我們之間只能是一種競爭關系,有競爭才能促進我們的電影蓬勃發展。
張藝謀:我喜歡這種熱鬧,大家把我們放在一起比較,製造一點電影之外的題外話,這對電影票房有好處。
投資:3億多元VS5700萬元
勝方:陳凱歌
記者分析:
《無極》是中國電影產業化改革的重點實驗項目,也是「有史以來中國電影集團投資額最高的影片」,大投入、大製作、大陣勢、大明星,3年花掉了3億多元的《無極》一舉超過張藝謀前年大片《英雄》,成為「中國最貴的影片」。確實,就投資規模上講,一部《無極》,可以拍5部的《千里走單騎》。就作品本身而言這本來就不是一個級別的競爭,但是就張藝謀和陳凱歌來說,雖然兩人未必情願將彼此的對峙和較勁弄得舉世皆知,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當PK概念成為製片人熱捧的營銷利器、票房靈葯時,陳凱歌也終於半真半假地喊出「這個世界誰怕誰!」
舉世矚目的PK大戰,被商人、導演與媒體合謀造勢,但是真正的緣起也正是陳凱歌和張藝謀兩人長達20年來的較勁和比試。早年,陳凱歌的文藝大片《霸王別姬》贏得了張藝謀夢寐以求的戛納金棕櫚獎之後,陳凱歌一直安居廟堂之上固守文藝陣營。2002年張藝謀的鴻篇武俠巨制《英雄》再次問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並廣收票房之利,把張藝謀推上了成功的商業導演平台;而同期陳凱歌的文藝製作《和你在一起》卻反響平平,大失市場優勢。從此,商業思維開始刺激著陳凱歌的眼線,在競爭的壓力下,他最終被張藝謀拉下水,涉獵商業戰場並參與「競奧」,三年磨一劍造出《無極》,以更大的風險投資規模並直接向《英雄》叫板。3億多元對5700萬元,從投資上而言此次陳凱歌動用的資源數量絕對超過張藝謀。
當事人語:
張偉平:他們兩個人PK沒問題,但不能是文藝片和商業片的PK,PK應該是等量的,就好比你不能讓泰森和一個輕量級的拳王打啊。《無極》假如和《英雄》PK,《千里走單騎》和《和你在一起》PK是有道理的,今年的這種PK是沒有道理的,沒有說服力的。其實如果非要比,那麼《無極》壓力會很大,因為它的投資很大,《千里走單騎》則是較小的製作,不是商業大題材。這樣,《無極》就有種被夾擊的感覺,張藝謀前面已經有《英雄》、《十面埋伏》票房熱賣,身邊又有《千里走單騎》取得深刻的回歸,《無極》如果票房不好,壓力會很大。
陳凱歌:我覺得做大片在世界范圍是一種時尚,是一種潮流。這裡面有幾個元素的大,一個是演員大,有明星參與投資就高;另一個就是製作規模大,也需要更多的資金。我們應該注意到電影產業潛移默化的變化,美國是電影第一強國,它對於題材的選擇的取向會影響全球市場,它為了輸出或推廣技術,必須要通過大片才能形成一體化的趨勢。因為小電影不能體現技術含量,所以就有了大片時代的來臨。法國拍《天使愛美麗》的導演,他也在拍《漫長的婚約》這樣大製作的電影,你中國電影對此置若罔聞是不行的,所以做大片與其說是救市,不如說是順應潮流。
賽中營銷PK
大片營銷VS口碑營銷
勝方:陳凱歌
記者分析:
在這個營銷為王的電影年代,營銷比電影本身更決定著電影的成敗。對於在中國電影百年之際有某種「獻禮」意味的《無極》,更是中國電影營銷模式的里程碑式影片。據中影集團總經理韓三平透露,《無極》事實上是在廣電總局的特別關注下進行商業化的嘗試。希望能借《無極》探索出中國大片的典型性營銷模式。
回首《無極》的營銷線路,這部拍攝製作時間長達3年的作品,前期,劇組故意低調拍攝,對角色造型嚴格保密,成功調動起媒體與觀眾的期待心理。而當影片進入推廣階段,《無極》則高調出擊:戛納推介會一擲千金、官方網站高調啟動、演員造型全面亮相、代表中國電影出征奧斯卡、成都點映安檢嚴密、小說改編權花落郭敬明、反盜維權誓師會、海選影迷參加首映式……密集宣傳猶如海浪,一個浪頭未息,下一個浪頭又涌來。觀眾的期待一次次被調動,好像大壩蓄水,只等12月15日公映時,觀影熱情如同開閘泄洪,轉化為巨大的票房利潤。同時,《無極》也在盈利模式上全面開花,在衍生產品的開發上可謂登峰造極,請郭敬明編寫小說《無極》圖書、各類游戲相繼推出,以及受張藝謀的《圖蘭朵》啟發,嘗試把電影中的精彩片斷和艷麗服飾搬上舞台,與知名演出公司合作到全球巡演等等。據估計,投入3.4億元的《無極》啟動了將近20億元的市場份額。而且其投資早在今年夏季就已經收回,因為其北美、英國和澳大利亞的發行權賣給了頂級電影發行商韋斯汀兄弟公司和IDG亞洲公司。此筆交易的數額之大足以讓陳凱歌「把所有的投資都回籠」。
跟《無極》的大片營銷線路相比,《千里走單騎》此次在口碑上大做文章,初期一直低調,之後借東京電影節預熱,隨著12月15日《無極》正式在全國上映,低調已久的《千里走單騎》突然發起攻勢,和《無極》進行了一場幾乎是面對面的肉搏戰。在《無極》廣州上映前三天,《千里走單騎》在廣州、重慶等地進行了口碑場放映,以「眼淚」拼得頭彩,而12月16日,正當《無極》在全國上映最火爆最需要媒體造勢的時候,《千里走單騎》又把全國各家媒體的電影記者一股腦兒拉到了麗江,在麗江舉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首映活動,其矛頭所向自然是和《無極》PK,深諳炒作之道的張偉平,給老友張藝謀撐足面子。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無極》和《千里走單騎》的營銷案例中,PK式營銷模式被發揮到極致,就像當初的《天下無賊》藉助和《功夫》互相炒作大票房一樣,此次的《無極》和《千里走單騎》的PK大戰,不僅在爭吃市場,更重要的意義是,陳、張二人藉助PK,一起把中國的票房蛋糕做得更大。當事人語:
張偉平:《千里走單騎》整個首映式花費已經突破2300萬元,占影片總投資的40%,這個宣傳費用比例也遠遠超過了之前曾創下紀錄的《英雄》和《十面埋伏》。
張藝謀:電影的宣傳、推廣、發行是中國電影最薄弱的環節,而新畫面公司從《英雄》開始,想方設法變著花樣來宣傳電影。我常跟張偉平說,我是種蘿卜的,他是賣蘿卜的,現在中國好像是賣蘿卜最重要,要不就算有蘿卜,也會爛在自己家裡。尤其是現在面對好萊塢商業電影的壓力,我覺得宣傳和推廣,慢慢地成為了一種科學,新畫面公司採取不同的做法宣傳電影,對中國電影的發展是一個刺激,如果不管是哪個導演拍的電影,都能被發行公司用各種方法包裝去跟觀眾見面,那就有一個非常好的前景,可以提升中國電影在觀眾心目中的熱度、關注度,讓觀眾對中國電影有著一份熱情,這是很重要的。
《無極》片方:影片最終作為一種工業商品必須要進入市場,任何一個導演拍攝任何一部影片,商業、市場元素一定隱含在產品的血液當中,無論專家們如何評價影片、觀眾喜歡與否,都不能把電影藝術本身與市場一刀切開,這也是電影運作中的本質。《無極》的意義在於電影市場不僅可以爭奪,還可以製造。
賽後戰果PK
票房:1.4億元VS未知數
勝方:陳凱歌
記者分析:
截至上周末,《無極》全國票房已經高達1.4億元,高居賀歲檔榜首。在這場賀歲大戰中,《無極》贏得毫無懸念,目前看來,《無極》希望達到2億元的票房已經不再是「神話」,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無極》第二周的票房比第一周下降了60%,廣東省電影公司的趙軍告訴記者,票房下滑其中口碑影響的因素佔了一半,另一半則是因為《千里走單騎》和《情癲大聖》等新片上映分流了觀眾。
與之相比,22日上映的《千里走單騎》的首周票房與《無極》首周7452萬元的票房數字相比,差距甚遠,不過對於一部投資為6000多萬元的文藝片來說,《千里走單騎》已經創造了文藝片的票房紀錄。
正如這場PK大戰的導演者和參與者希望看到的一樣,陳凱歌和張藝謀的PK大戰最終在票房方面實現了雙贏,《無極》和《千里走單騎》在爭奪票房的過程中,也在同時把這個票房蛋糕做得更大,隨著賀歲電影熱潮一直持續到明年初,兩部影片也會再次沖擊各自的票房高峰。當事人語:
陳凱歌:這么多年來,大家好像對陳凱歌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觀念,我只能拍文藝片,只能揭示深刻的真理,其實不是這樣的情況。我希望通過《無極》讓媒體和觀眾對我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我的電影一直有市場的考慮,因為這是我們的立身之本。只有把市場做大了,才能談多元化。
張偉平:據我所知,現在國內95%以上的導演在拍文藝片,但80%的片子沒人看。這是個事實,文藝片市場是不盡如人意的,我希望通過《千里走單騎》進軍賀歲檔,創造文藝片的最好票房。張藝謀在連續兩部商業大片取得成績後,他的這種轉身是他的一種膽識。
口碑:遭遇冰極VS贏盡眼淚
勝方:張藝謀
記者分析:
《無極》無奈地重溫了當年《英雄》的宿命———吃票房蜜餞,飲輿論苦茶,享海外風光,受國內尷尬。中國的兩位大導演,雖然較勁已久,但都先後遭遇了票房高口碑差的窘境。而張藝謀的智慧也在此窺豹一斑,把陳凱歌拉入吃力不討好的商業渾水後,老謀子卻一轉身進入了自己擅長的文藝片綠草地。在《千里走單騎》中,張藝謀用最擅長最保險的溫婉煽情,贏盡了觀眾的眼淚。
其實,在《英雄》和《十面埋伏》之後,張藝謀早已經明白,拍武俠大片,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他曾經感嘆「中國人武俠情結濃,創造一部契合大多數人口味的武俠電影很難。」可惜這句話直到今天才引起了陳凱歌的共鳴。
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認為:「《無極》以及之前的《英雄》、《十面埋伏》備受質疑實際上是所有國家的電影走向國際市場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問題。不管評價如何,近幾年中國電影40%的票房都是這幾部動作片創造出來的。為了吸引高投資,具備市場號召力,演員配置、台詞、情節都得向商業因素低頭,藝術性就會降低。」而廣東省電影公司老總趙軍則認為:從《無極》來看,中國大片還不成熟,觀眾對之已經產生愛恨定律:愛之切恨之深,鮮花和棍棒齊加,票房和罵聲齊漲。當事人語:
陳凱歌:《指環王》的單集投資是1.5億美元,它用在電腦特效的投入超過5000萬美元,我們的總投資只有它的五分之一,所以不要拿《無極》的特效跟《指環王》比。
張偉平:陳凱歌有點把大家弄怕了,他的電影總是塞得很滿,有一種思辨的感覺在裡面。張藝謀比他朴實,思考方式更直接。
張藝謀:對所有的電影來說,最重要的商業元素就是你一定要有感情,要有真情實感,要讓觀眾在感情上有共鳴,不管大製作的電影還是小製作的電影,如果可以把感情拍得很充沛,能夠感動在座的每一個人,其實它就具備了最主要的商業元素。《千里走單騎》是文藝類型的電影,我希望它能賣錢,希望它能在文藝片里有一個好的票房。
新聞鏈接
三部大片票房你追我趕
《情癲大聖》成「黑馬」
12月24日、25日是對12月賀歲檔電影票房影響沖擊最大的兩天,《無極》、《情癲大聖》、《千里走單騎》三部片子都受到很多觀眾的關注,中影南方電影新干線共收得450萬元,其中旗下的飛揚影城共收得90.4萬元,成為廣東票房冠軍。
從上周四片方公布的票房統計結果看,中影南方電影新干線的《無極》票房已過1000萬元,在24日和25日兩天,票房更是不斷攀升,現票房累積共計1200萬元,已穩超去年影片票房冠軍周星馳《功夫》的總票房。除了《無極》之外,《情癲大聖》的實力也不容忽視。搞笑類型的影片《情癲大聖》在廣州受到了熱情的追捧,眾影院經理都表示,本片的票房空間非常大,雖然遇上多部大片在一個月內同時上映的壓力,但票房實力確實給大家都吃了一顆定心丸。除了影片口碑非常好的原因外,不少觀眾都是奔謝霆鋒、蔡卓妍等青春偶像而來,許多觀眾都說,就是想來笑一笑,消除工作壓力。據悉,《情癲大聖》上映首周在全國已創造了1500萬元的票房佳績,證實了其賀歲黑馬的預言。而張藝謀導演的文藝片《千里走單騎》也沒有受到觀眾冷落,票房緊跟在《情癲大聖》之後,各大影城對該片都寄予非常大的希望,影片極好的口碑相信會讓票房最終「極地大反擊」。
即將到來的2006年元旦也恰逢在周末,廣州各大影院的經理們紛紛表示,對元旦電影票房成績充滿了信心,中影南方電影新干線元月還將上映北美票房冠軍影片《金剛》以及喜劇片《楊德財徵婚》、《天生購物狂》、《野蠻必殺技》等,屆時廣大觀眾又將多一些觀影選擇。
⑻ 春節檔電影市場硝煙漸濃
春節臨近,電影市場硝煙味漸濃。相比於去年春節檔8部影片創下54億元的票房紀錄,今年共有13部參與角逐,包括《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等頭部影片。其中,隨著預熱視頻《啥是佩奇》的廣泛傳播,《小豬佩奇過大年》有望強勢崛起。業內人士指出,受益於銀幕數量增長和影片質量提升,今年春節檔票房大概率突破70億元大關。
票房大概率破70億元
春節檔票房重要性持續提高。民生證券研報指出,2012年-2018年,春節檔電影票房容量從4億元增長至54.3億(不含服務費),票房佔全年比例由2012年僅2.4%提高至9.6%。春節檔無疑成全年最重要檔期。
從目前情況看,13部影片確定在此次春節檔上映,包括《瘋狂外星人》、《飛馳人生》、《流浪地球》等。中國證券記者梳理發現,2012年春節檔共有9部影片上映,後續未有超過這一數據。從數量上看,今年春節檔上映影片數量歷年最多。
「13部影片扎堆上映,片方壓力很大,院線經理排片也很頭疼。」太合 娛樂 副總裁邱洪濤表示,今年春節檔排片題材多元,而早前多以喜劇為主。同時,今年春節檔影片普遍質量較好,對於院線終端而言是利好。
阿里影業·燈塔高級數據產品專家武劍指出,盡管13部影片選擇在春節檔上映,但真正排片可能為8部,尾部影片後續不排除出現「跳檔」。這8部排片包括6部劇情片和2部動畫片,而去年主要是4部劇情片和1部動畫片,影片數量相差不大。
影片數量增多,票房規模有望「水漲船高」。業內人士認為,今年春節檔總票房有望突破70億元。銀河證券傳媒分析師楊曉彤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70億元左右的票房有希望。目前的預售數據要好於去年。同時,屏幕數量增長近20%。從目前情況看,熱度比較高的影片大概4-5部,整體與去年差不多。頭部單片票房不會低於去年,超過20億元有希望。「影響票房規模的因素是觀影人次和票價。票價方面,3D比2D有優勢。」
武劍認同上述判斷。他指出,70億元總票房可以達到,大年初一可能達到15.5億元,並給出相應計算方法,6.1萬塊銀幕×每天8場放映×平均127個座位×38元電影票價×65%的上座率=15.5億元。
對比去年春節檔,武劍指出,今年線下營銷環節有減弱跡象。「普遍認可口碑為王,即使第一天票房高,口碑不佳後邊可能會下來。片方可能考慮保留一些『彈葯』,屆時出現情況進行配置。」
不過,春節檔黃金時間有限。武劍表示,美國導演卡梅隆的《阿麗塔:戰斗天使》將於2月22日上映,春節檔也就兩周時間。「既然後邊這個片子等著,春節檔影片會集中沖刺這14天。」
同時,三、四線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廣發證券研報指出,從票房結果看,三線及以下城市春節檔票房佔比從2013年的41.15%上升至2018年55.98%,而一線城市的票房佔比逐步降低。武劍指出,「今年幾部頭部影片都挺適合普通觀眾。春節檔電影觀眾不會只看一部,會根據口碑再看1-2部。」
口碑成票房「秘鑰」
春節檔頭部影片的歸屬成為焦點。
春節檔票房2013年、2014年、2016年和2018年均錄得70%以上增長。廣發證券指出,這幾年都是頭部1-2部影片表現優異,票房佔比高,拉升整體票房。2014年和2016年春節檔,排名前2的兩部影片佔全檔期票房達70%。尤其是2016年,《美人魚》單部影片春節檔7天票房15億元,帶動整體增長。
《瘋狂的外星人》與《飛馳人生》兩部影片被看好。淘票票數據顯示,兩部影片系預售冠亞軍,分別錄得4588.8萬元3941.9萬元。武劍預計,兩部影片票房均有望春節檔7天突破20億元,後續總票房會在30億元-35億元之間。
片方對《瘋狂的外星人》底氣較足,僅保底發行金額就達28億元。2018年7月5日晚,歡喜傳媒公告稱,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歡歡喜喜與王寶強公司霍爾果斯樂開花影業就《瘋狂的外星人》電影簽訂保底發行協議,雙方約定保底金額高達28億元。歡喜傳媒將有權收取《瘋狂的外星人》電影保證最低發行收入7億元。
武劍指出,《飛馳人生》與《瘋狂的外星人》兩部都是喜劇片,主要都有沈騰,存在「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
北京一家中型影視公司策劃負責人羅昊(化名)表示,《瘋狂的外星人》目前獲得高預售數據,可能在於宣發資金的傾斜。「這部片子成本4億元,按照行業慣例宣發也就1.2億元,但實際投入了2億元。觀察光線的操作,預熱期縮短,將主要成本可能轉移到預售層面,引導院線提高排片。」
武劍介紹,《瘋狂的外星人》動用了華語電影最強喜劇陣容,主演徐崢和黃渤很受三四線城市觀眾歡迎。《飛馳人生》導演是韓寒,之前的作品《後會無期》等票房在5億-10億元體量。「韓寒的影片核心受眾在一二線城市。《飛馳人生》可以靠賽車橋段得到較好口碑。」
周星馳的《新喜劇之王》受到市場關注。淘票票數據顯示,該片預售票房達3200萬元。不過,業內人士對該片比較悲觀。邱洪濤表示,《新喜劇之王》主打情懷牌,但核心受眾已不再是《喜劇之王》那批觀眾。邱洪濤直言不敢抱太高預期。
影片品質旗鼓相當的情況下,宣發則成為票房成敗的「左右手」。武劍稱,宣發對於一部影片票房的重要性佔到六成以上。如果影片不能吸引足夠的觀眾進場,影院就沒有信心排片。「如果宣發做不好,安排的場次觀眾少,觀影氣氛就比較差。影院經理會據此減少排片,形成『雪球效應』。」
半路殺出「小豬佩奇」
短片《啥是佩奇》近期走熱。後續出品方阿里影業揭曉,這是《小豬佩奇過大年》的預熱視頻。值得注意的是,往年春節檔的動畫電影都是「一家獨大」,一直是「喜羊羊」和「光頭強」交替坐莊。隨著《小豬佩奇過大年》預熱視頻熱度提升,「頭把交椅」歸屬將受到挑戰。
根據2016年-2018年票房數據,動畫電影占春節檔總票房比例為5-8%,除每年春節上映系列《熊出沒》外,2019年新增《小豬佩奇過大年》、《豬豬俠》。邱洪濤表示,動畫電影在春節檔一直是剛需,每年《熊出沒》票房都在數億元。今年《小豬佩奇》殺入,兩部片子的票房應該都會不錯。
網路預售數據層面《熊出沒》依然領先。淘票票數據顯示,《熊出沒·原始森林》點映及預售票房為1981.5萬元,而《小豬佩奇過大年》僅為759.8萬元。
羅昊認為,《小豬佩奇過大年》能否超過《熊出沒》存有變數。「《熊出沒》有一定品牌優勢,往年票房成績也不錯,排片在8%左右。而《小豬佩奇過大年》是一部真人動畫,觀眾早前大多被預熱短片吸引過來,可能對該片預期上存在出入,票房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⑼ 2022賀歲檔票房排行榜
距燈塔專業版截至昨晚(1月22日)的10點46分,2022年春節檔新片預售點映總票房破億,其中長津湖之水門橋、奇跡笨小孩、四海、這個殺手不太冷靜,4部影片預售票房突破千萬。
根據預測,2022年春節檔總票房會在70億到80億元之間,而長津湖之水門橋首日票房有望達到9億元,最終票房更有望達到65億元。
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