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武昌縣的文化教育
教育1985年,全縣有幼兒園40所,人園幼兒為3986人,人園率為30.8%;機關、廠礦、學校、街道和農村學校辦有學前班102個,人班兒童4792人。
全縣有小學316所、1884個班,在校學生7.25萬餘人,普及率為98.6%,初步形成以中心小學為骨幹、全日制小學為主、多種形式為輔的初等教育網。入學率為98.75%,鞏固率為98.9%,畢業率為99.02%,達到教育部規定的基本要求,為全省基本實現普及初等教育縣之一。
全縣有初中52所,在校學生2.51萬餘人,普及率為73.04%;有高中8所,在校學生5577名。
1985年,縣中小學教職16178人(內含專任教師5158人),比1949年增長6.4倍。
根據中等教育結構改革精神,1985年全縣辦有農業中等學校5所,設14個專業31個班,連同縣技工學校、電視中專班在內,接受職業技術教育的學生達2344名。
據1950年統計:全縣文盲14.08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39%。經採取「農閑讀書、農忙停課」等辦法,青壯年文盲逐步減少。至1978年,又以「集中突擊、分散鞏固」的措施掃盲,1983年實現無文盲縣。為達到「科學興農」的目的,全縣開辦農民夜校8所、農民技校9所、農業中專2所,共有學員1.13萬人。
縣先後辦有幹部業余文化學校、教師進修學校、函授大專、行政幹部文化班和糧食、供銷社、商業、農機職工學校,以脫產學習為主,講授專業知識。其中商業系統辦有文化補習班、技工培訓班、職工中專班和電大教學班,參加學習人數占系統職工總數的54.2%,被評為全縣職工教育先進單位,並出席武漢市成人教育表彰會。
1984年,武昌縣電大工作站開辦教學班9個,在校學生281人,參加電大自學收聽生613人。1985年參加自學考試462人,共獲736門課程單科結業證。 科技50年代,縣科技以科技宣傳、科技試驗、破除農業生產陋習為主,成立縣科學普及小組,並創辦《農林技術》小報,推廣農林新技術,被列為全省科技推廣先進縣之一。1959年縣科技委員會成立。1960年各區建立農技站,開展科研活動。1985年,全縣設有農業科學研究所、水產科研所等科研單位12個,共有科技人員5564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05%,其中有科技職稱的1989人(含中級職稱93人,助理級340人,技術員級1556人)。各鄉(鎮)村企業建有示範、推廣技術小組284個,還有科技示範戶3188個。
1950~1985年,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項目有234個,工業技術革新改造、技術引進和推廣應用的主要項目有210個,醫療衛生科技研究項目有184個。1977~1985獲科技成果共308項,其中農業182項、工業73項、醫療衛生29項、其他24項。在科技成果中,獲國家部級科技成果獎7項、省級17項、市級19項。
1984年後,縣科技人員在省以上刊物發表的論文有500多篇,其中選錄入科技論著有40篇,在市以上學會、協會獲獎論文有14篇。 1985年,全縣有文化館、站23個,辟大型宣傳櫥窗25個,刊出壁報95期,登先進典型照片1068張,先後舉辦各種實物圖片展覽1980次。組建業余劇團180個、文藝宣傳隊23個。以文化館、站為陣地,圍繞全縣中心工作,以壁報、漫畫、幻燈、群眾演唱等形式,開展群眾文化宣傳活動。1982年,縣轄安山文化中心站獲全縣群眾業余文藝匯演和湖北省群眾文化生活先進單位獎。
縣圖書館和文化站圖書室有35處。1985年縣圖書館藏書5萬余冊、雜志119種、報刊24種,定期開放,借閱圖書;並經常開展振興武昌讀者報告會、圖書評論會、讀者聯誼會、故事比賽和書畫競賽等活動。
1980年後,縣新華書店以發行專業書籍和課本為主,並開展征訂購銷業務,專人下鄉送書上門,圖書發行量逐年遞增。1985年,全縣有新華書店1個、金口門市部1個、鄉鎮發行站111個,發行圖書1983萬冊。
縣城有電影院、劇院各1座,連同鄉、鎮影劇院共17座,放映隊69個(其中廠礦辦27個、鄉辦14個、村辦16個、個體辦12個),共有2.22萬個座位。1985年,全縣電影放映計工作日1864個、3631次、觀眾170萬餘人次。
縣楚劇團有演職員60餘人,先後演出《秦香蓮》、《奪印》、《趙五娘》、《楊門女將》等劇目。1977年,相繼集體創作現代劇《風卷殘雲》、《桃山新苗》和《不稱心的女婿》3劇,在城鄉演出1652場,觀眾達17萬餘人次。《不稱心的女婿》參加省市匯報演出,榮獲創作演出一等獎和演出百場紀念獎。
縣傳統表演藝術項目還有湖北大鼓、相聲、漁鼓、快板等。
縣廣播局轄有鄉、鎮播放站23個,行政村廣播室81個。縣至各鄉鎮廣播專線有288.95公里,鄉鎮自設專線有1877公里,共有廣播喇叭6854隻,農村廣播網大體形成。縣廣播局兩度被評為省、市系統先進單位。1985年9月,縣電視台和廣播調頻台試播成功,自此,全縣80%農村當天均能收聽收看到縣台轉播的節目。 1985年,全縣有縣人民醫院、中醫院、麻瘋醫院、縣衛生防疫站、縣婦幼保建所、縣血防站6個衛生機構,其中3所醫院共設病床270張;有鄉鎮衛生院23個,設病床552張;有中心保健站8所,農村合作醫療站416個(其中村辦或集體辦69個、鄉鎮辦6個、聯辦或個體辦316個、其他25個)。全縣尚有企業醫療機構41個,設病床180張。
1957年武昌縣體育運動委員會成立。1985年5月起,建立鄉、鎮體委23個,並設有田徑、籃球、信鴿和老年人體育協會等體育機構。
1985年,全縣有中、小型體育場171個,佔地5萬平方米;有燈光球場3個,舉重房1個,足球場3個,排球場18個。縣城辟有露天燈光球場,設13級看台,可容觀眾0.2萬人;建體育樓1座,建築面積880平方米,內設乒乓球訓練房、棋類比賽室等。
中、小學設體育課,堅持早操、課問操、眼保操和課外活動。1956年實行勞衛制,初、高中達標的有1544人,占學生總數的7.3%。1975年,學校推行《國家體育鍛煉標准》,到1983年,小學應測2.05萬人,實測1.46萬人,合格1.03萬人,達標率50%;中學應測2.55萬人,實測1.81萬人,合格1.17萬人,達標率459/5。1985年,學校組建不同級別與項目的運動隊20個,其中縣級訓練點5個。1980年,創辦少年兒童體育學校1所,後改為縣重點業余體育學校,設射擊、體育各1班。
除傳統項目武術之外,群眾體育活動常見的有扳手腕、抵棍、游泳、跳繩、拔河、下棋、釣魚、舉石鎖、豎石磙、踢毽子,以及春節玩龍燈、舞獅子、踩高蹺等游戲活動。解放後,現代體育項目逐漸在農村興起,1954年有紙坊、金口、流芳等地農民籃球隊與縣直屬機關職工代表隊比賽。之後,農民經常組隊參加球類、田徑、游泳和自行車競賽。
縣內職工業余體育活動以籃球、乒乓球、游泳、長跑和棋類等項目為多。1970年,縣職工代表隊首次參加咸寧地區籃球比賽,男隊獲冠軍、女隊獲亞軍;1978年,縣業余游泳隊參加武漢市橫渡長江活動,男女隊員均順利渡過長江,有兩人分別獲第三名和第十九名;1982年縣職工男子籃球隊先後出席省、市、地區舉行的運動會11次,獲冠軍2項、亞軍3項。
1950~1985年,全縣舉辦運動會72次,其中學生運動會36次;並組隊參加地、市運動會32次,參加省級、國家級競賽活動5次,均有項目獲得好名次。1963年,在全國青少年射擊通訊賽中,男子組周少柏獲三項卧射第一名;1982年,在湖北省中學生射擊賽中,縣流芳嶺隊獲第一名,破省紀錄。1983年5月,湖北省青少年田徑賽在武漢舉行,縣隊被評為一級運動員的有21人,並輸送運動員6人。
Ⅱ 紫金縣的經濟
2014年,紫金縣地區生產總值104.96億元,增長10.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0.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2%,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25%,稅收收入增長16%。 紫金工業起源早,明代已有采礦、煉鐵、鑄鍋、陶瓷、造紙、印刷、縫紉、食品等手工行業。清代至民國初期,手工業者和工場作坊增多。解放前夕,貨幣貶值,物價暴漲,一些工場生產萎縮,甚至歇業關閉。
建國後,經過社會主義改造,至1956年,全縣有國營企業14家,公私合營企業8家,生產合作社(組)68個,工業總產值1158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下同)。1958年「大躍進」期間,盲目發展工業,尤其煉鐵工業。因脫離實際,不少工廠建起後,無法正常生產,很快被迫停產、下馬,使全縣工業生產處於徘徊起伏狀態。1960年後,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簡稱「八字」方針,下同),企業實行關、停、並、轉,工業逐步恢復和發展。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不少企業受到干擾,但由於廣大幹部職工竭力抵制,工業生產曲折發展。1968年後,為適應支農和戰備需要,興建一批化學、建材、食品等國營、集體和社辦企業,引進和推廣新技術、新工藝,加快了工業發展步伐。1979年後,貫徹改革開放方針,國營、二輕工業穩步上升,鄉鎮和個體工業迅速發展。全縣有采礦、冶煉、化學、建材、陶瓷、機械、造紙、印刷、電力、縫紉、炮竹、食品、糧食加工、竹木製品等10多個行業,500多種主要產品。1988年,全縣有工業企業4292家。其中國營企業58家,集體企業124家,村和個體企業4110家,工業總產值1.13億元,比1949年增長34.3倍,比1978年增長135%,國營、集體、個體企業分別占總產值的36.3%、22.7%、41%。工業占工農業總產值比重由1949年的10.9%提高到35.9%。
最早興辦的紫金縣黃龍實業有限公司,創辦於1993年。位於敬梓鎮柑坑村。該公司生產的「三谷圍」客家黃老酒,2002年被深圳市酒類專賣局、深圳市商報社聯合評為「深圳人最喜愛的黃酒第一名」,產品銷往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廣西、廣東和香港等地。此外,該村生產黃老酒企業還有雙龍酒廠,生產「柑坑」牌糯米酒;金龍實業有限公司生產「客黃老牌」黃老酒。。 明清時期,本縣實行傳統的科舉教育制度,至清末先後設有公、私立書院4所,蒙館、經館等私塾近400所,以《四書》、《五經》為必讀教材,為封建社會培養忠君孝親的人。戊戌變法維新後,「效法西洋,研究科學」,廢科舉,創辦中小學堂,至清末,先後辦有樂育中學、樂育小學、縣初等師范學堂和高初兩等小學堂。
民國初年,學堂改學校。以「傳授新知識灌輸愛國思想」為本旨,取締私塾,興辦學校。其時因軍閥混戰,社會經濟蕭條,辦學經費困難,學校發展緩慢,到民國9年(1920年),地方自籌資金興辦的私立小學僅有96所,學生只有2752人;教會辦有小學9所,學生有1100多人。民國15年,縣城創辦紫金縣立初級中學,全縣先後增辦9所縣立小學。民國25年起,省直接撥款先後辦有短期小學19所。民國29年,實施國民教育五年計劃,推行義務教育,嚴令鄉辦中心小學、保辦國民學校,強令適齡學童入學,教育事業比前發展。民國37年(1948年),全縣有完中2所、師范1所、初中4所,學生1331人;小學263所,學生19170人。中小學生數僅佔全縣總人口的9.7%。教育經費多由地方自籌,經費短缺,教師待遇微薄,校舍破陋,設備簡單。
建國後,人民的經濟生活得到改善,迫切要求文化翻身。各鄉、村按照新民主主義辦學方針,設校辦學,向工農開門,男女適齡學童紛紛入學,並由各小學舉辦夜校,供男女文盲學習文化,出現了大辦教育的新局面。1952年秋,政府接管全部學校,私立改為公立。1954年起,學習蘇聯經驗,改革教學。1958年,貫徹中央提出的「公、民辦兩條腿走路」方針,增辦4所中學、15所農業中學和300個小學民辦班;師生參加「全民煉鋼」,停課勞動。1961年,貫徹《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和《全日制小學暫行工作條例》,整頓教學秩序,調整學校布局,改革教學方法,教育質量明顯提高。「文化大革命」開始,停課鬧「革命」,教師受批鬥,學校由工宣隊、貧下中農管理;1969年在「讀初中不出大隊」的口號下,大隊小學附設初中班,公社中學改辦高中,縮短了學制,改變課程與教材,取消考試和升留級制度;1975年後,強調參加生產實踐,學屯昌,大種甘薯,參加社會勞動,以勞動代替教學,致使教育質量嚴重下降。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撥亂反正,教育事業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80年代,本縣增加教育投資,提高教師待遇,發動群眾集資修建校舍,充實設備,重視幼兒教育,普及小學教育,加強專業教育,開辦函(刊)授教育,教育事業有很大發展。1988年統計,全縣有小學336所,學生84045人;中學31所,學生2051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和鞏固率分別為98.59%和98.4%,中小學學生數佔全縣總人口的16.78%;幼兒園16所,學生1431人;小學附設學前班398班,學生15614人;中等專業學校4所,學生800人;職工業余學校4所,學員707人;電視大學1所,學生300人;農民業余教育班569班,學員21358人。各類學校教職員共5276人,其中民辦教師1335人。
到2010年,全縣有各級各類學校399所,在校學生138019人。其中:高級中學2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含技工學校)2所,完全中學7所,高中階段學校在校生16182人;初中29所,在校生43861人;小學327所,在校生65428人;幼兒園34所,在園幼兒16109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特殊教育學生147人。全縣中小學校在崗教職工7612人,其中小學教職工4124人,初中教職工2506人,高中教職工813人,特教教職工2人,幼兒教職工567人。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高中1所,規范化中小學16所。 縣文化歷史悠久,經考古發現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11處,以及林田北宋古墓、白水磔宋代古窯遺址、南嶺文天祥大忠廟等文物,都反映了前人的聰明才智和民間藝術的發展。建縣後,明清的文學創作以詩詞見長,有鍾丁先、劉名載、林鳳岡、鄧纘先等人的佳作流傳於世。民間有舞獅、舞龍、舞春牛、舞紙馬和山歌演唱等藝術流傳。清末,形成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花朝戲。
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後,縣人劉爾崧、劉琴西、賴炎光等創辦《紫金山小報》和《救國周刊》,宣傳新文化、反對舊禮教。抗日戰爭時期,縣屬各區的青年抗敵同志會,各中學、縣立小學成立劇團或歌詠隊,共產黨人潘祖岳等人組織話劇團,宣傳抗日救亡,推動了本縣文化發展。
建國後,紫金縣人民政府文教科接管民眾教育館,相繼建立縣文化館、工人俱樂部、廣播站、電影隊(院)、花朝戲專業劇團等單位,文化事業有較快發展,業余文藝活動較為活躍。「文化大革命」期間,文化事業遭受嚴重挫折,許多文藝工作者受批判、各種文化團體被封閉,大量圖書流失,電影只放革命樣板戲和新聞紀錄片。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有了新的生機,文化事業單位和設施不斷增加。到1988年,有縣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老幹部活動中心、劉爾崧紀念館、影劇院、檔案館、新華書店、電視調頻轉播台、廣播電視台和專業劇團等文化設施和文化團體。農村集鎮文化中心基本形成,所有鄉鎮均有文化站、電影院(場、隊)和廣播電視站。全縣廣播、電視覆蓋面積達85%以上,圖書年發行量179.3萬冊,圖書館藏書2.8萬冊,年借出量4萬冊次;有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3處。
載至2010年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項,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項,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8項,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3項。 中草葯資源豐富,民間很早就用中草葯醫病治傷。明清時期,縣城和集鎮已有私人開業行醫,農村缺醫少葯,疫病流行頻繁。清末,西醫始由基督教會傳入本縣。民國14年(1925年)起,縣內陸續開設私營西醫診所,開辦縣平民醫院。但醫療設備簡陋,技術力量薄弱。
1952年縣始設衛生科,主管縣衛生行政工作,並設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堅持開展群眾性的愛國衛生運動,逐步建立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保健網,大力挖掘社會技術力量,培養各類醫務人員,衛生醫療隊伍不斷擴大,醫療設備不斷更新充實,並採取中西醫結合和防治結合的辦法防治疾病,醫療技術不斷提高。70年代,農村全面實行合作醫療制度,公社衛生院的技術力量、醫療設備發展較快。80年代,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本縣醫療技術力量不斷增強,醫療設備配套日趨完善,人民健康水平明顯提高。1988年,全縣有縣屬醫療衛生單位8個,鄉鎮衛生院23間,村醫療站(室)422個,各類醫務人員1303人(不包括鄉村醫生344人、衛生員150人),有病床658張。按人均計算,每萬人有醫務人員21人,比1951年每萬人1.75人增長11倍;病床數比1951年的25張增長25.3倍。
到2010年,全縣有縣直屬醫療衛生單位7個,鎮級衛生院20個,在職人員1940人,離退休人員635人。在職人員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702人,佔87.7 %。其中副主任醫師36人,主治(管)醫師117人,師級508人,士級952人。全縣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的280人,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278人,執業護士385人,本科55人,大專學歷451人。
Ⅲ 天等縣的社會事業
1958年成立天等縣科學技術委員會,負責管理全縣科技工作。下設縣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初配員1人,1981年增到4人,1980年全縣11個公社鎮配科技助理各1人,1985年13個鄉鎮各配1人。
其他科技機構有: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站、種子公司、農作物病蟲測報站、植物病蟲檢疫站、土壤肥料工作站、經濟作物站、蠶種站、農業科學教育站、洞寧玉米良種繁殖場、三北水稻良種繁殖場、茶葉研究所、農機安全管理站、推廣站、農業機械管理服務站。縣林業技術推廣站、林業科學研究所。縣畜牧獸醫工作站、獸醫防疫檢疫站、水產技術工作推廣站、水產養殖場,鄉鎮畜牧獸醫站等。
民國37年至38年1948年至1949年,龍茗、鎮結、向都3縣有科技人員21人。50年代末全縣有科技人員95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3人,農牧技術人員30人,衛生技術人員62人;60年代有科技人員356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51人,農牧技術人員103人,衛生人員202人。1985年全縣工程、農業、衛生、經濟、會計、統計、體育、新聞、播音、圖書檔案資料和藝術11個系列的專業技術幹部共1509人。經職務職稱評定,定為中級職稱的25人;屬助理工程師級的177人;技術員一級的306人;未定技術職稱的1001人。 清光緒末年,各土州設學署,置學正1人。宣統元年1909年為學務公所。民國5年1906年為勸學所,置所長1人,勸學員4人,勸導各地設立學校。11年為教育局,置局長1人,督學2人,事務員2至3人,書記1人。22年為第三科,置科長1人,科員、督學、辦事員各若幹人。各鄉設輔導主任1人屬中心小學編制,督導各村校教學。1950年,3縣設教育科,後為文教局、教育局。
1955年9月,教育科下設教研室,配教研員4人;1963年配主任1人,教研員8人中學組2人,小學組4人,幼教組2人,農民業余教育專干1人,大專、中師函授各1人。1985年配主任1人,副主任2人,教研員7人中學組2人,小學組4人,幼教1入,招生辦公室專干1人,信訪1人,資料員1人,儀器管理員1人,文印2人。1957年,各區設教育輔導員1至2人。1960年增設業余函授教師2人,會計員1人,「文革」期間撤銷,1976年復設,1978年稱輔導站,1985年配站長、副站長各1人,文化輔導員1至2人,農民業余教育專干、會計員各1人。
解放後,1953年起改春秋兩季招生為秋季一次招生,改學期升留級制度為學年升留級制。「文革」期間,取消考試制度,實行期終學生、教師鑒定辦法,升學以推薦方式取代。
1985年,組織全縣性初中政治、語文、數學、物理、化學、英語科課堂改革公開課。邀請江蘇省鎮江市優秀教師到縣講學和上示範課,參加聽課人數3600人次;定點試驗黑龍江省漢語拼音直呼的教學經驗,在13個鄉鎮中心小學一年級進行「拼音、學語、注音識字、提前讀寫」實驗。
1979年,摒棄妨礙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做法,在不影響學校正常教學活動的前提下,開展園藝和飼養活動,以提高學生勞動習慣和勞動技能,解決學校經費和學生生活的某些困雄。 縣文化館,1952年設,館址在天等鎮勝利街舊廟,配幹部4人。1966年遷建於今中山街。1978年增員至9人。1985年有幹部職工8人,其中文學、美術、攝影創作輔導員各1名,農村文化輔導員2名。全館辦公室、宿舍面積共420平方米,配有2套攝影機、1部放大機,2處照片櫥窗和一批畫架、石膏象。
電影公司,1955年9月設電影放影隊。1956年增至2個隊,合編為1個中隊,共有職工10人。1958年設電影俱樂部,後為電影院,利用政府大會堂放映。1965年設電影管理站,轄電影院和3個流動放映隊,人員共18人。1981年,電影隊有國營38個隊,放映員48人,民辦27個隊,放映員61人,東平錳礦和三合醫院2個隊,放映員3人,全縣有放映機44部,其中5毫米3部,16毫米13部,8.75毫米28部。1980年電影管理站改為電影發行公司,增設進結、龍茗2個電影場。1985年,全縣國營人員共46人,放映單位9個:縣電影院、進結電影院、向都站、馱堪站、都康站、龍茗站、福新站、上映站、東平站。
圖書館,民國28年1939年後,向都、鎮結、龍茗3縣均設圖書館,配管理員1人,下有閱報處,龍茗縣有閱報處4處。解放後,文化館內設圖書室。1975年有大隊圖書室114個。1978年設圖書館,有職工3人,1985年增至5人。
檔案館,1959年10月1日設縣人民政府檔案館,人員與檔案科合一。1969年至1979年稱檔案室、科。1982年復置,屬縣委辦公室。1985年屬政府事業機構,歸口檔案局管理,一套人馬,兩個機構,內部實行分工,共有人員4人。庫房1959年有45平方米,1969年增至181平方米。1982年自治區撥款59800元建檔案樓653平方米,使用面積400平方米。庫房設備有溫濕計、檔案消毒殺蟲櫃、消防器材等。
縣廣播站,1950年3縣均設收音站,配備收音員1人,各有直流收音機1台,抄錄中央、廣西人民廣播電台新聞、印發簡報。1951年鎮都縣站配收音員2人。1957年8月,收音站改為廣播站,有TY250/1000型擴音機1台,前級增音機1台,100W擴音機2台,鍾聲牌鋼絲錄音機1台,遠程牌轉播收音機1台,電扇2台,播音控制桌1個等設備。1969年人員增至9人,以後陸續添置810磁帶等錄音機8台,CTY2×275W擴音機1台,收音機1台,調頻廣播接收機2台,載波廣播機1台等。1979年採用自動控制開關機廣播。1981年人員增至18人。1984年10月局站分設,站為廣播電視局的二層機構,人員調整,1985年站內有5人。
縣文物管理所,解放後,文物管理由文化科、局與文化館並管。1985所設文物管理所,有職工3人。1987年作全縣文物普查,初步查出不可搬動文物點20餘處,7月編印《天等石刻碑文集》1本。鄉鎮文化站1979年,全縣11個公社均設文化站,各配管理員1人。經費實行國辦民助。1985年共有10人,樓房70平方米,平房250多平方米,擁有報刊11種10萬多份,圖書2.4萬冊,黑板報、宣傳櫥窗11處,民辦電影放影場4480多平方米,農村擁有電視機547名,錄像機17部,每年縣、鄉撥給活動經費共1.5萬元。
鄉村文化室,1954年設農村俱樂部,為配合農業合作化,首先在降祥鄉建立多隆俱樂部。1955年至1957年,全縣113個鄉均設俱樂部。「文革」期間,全縣116個大隊均設文化室。1980年後,文化室自然消失。鄉鎮廣播站1965年始建區後為公社轉播站,1968年有4個,各配員1人。1970年全縣10個公社均設廣播放大站,各配1台150W至500W擴音機,總功率5.4千瓦,還有錄音機、電唱機等設備,工作人員17人。1985年共有人員13人。 1951年縣衛生院內設防疫股。1956年設衛生防疫站,有醫務人員6人,1959年並入縣醫院,對外掛兩張牌子。1960年下半年分設。1966年12月與醫院並為防治院。1972年復設,下分防疫、衛生、婦幼和總務組。1985年有衛生防疫人員25人,其中醫師9人,醫士13人,檢驗士3人。設流行病科、寄防科、衛生科、食品衛生科、檢驗科。婦幼保健站1956年5月設,醫務人員3人。1969年6月並入縣醫院,1972年8月從醫院分出後並入縣防疫站,內設婦幼組,人員4人。1976年重設婦幼保健站,人員6人,1985年人員增至15人,設內兒、兒保、婦保、檢驗等科組和計劃生育技術指導門診。有簡易病床20張。血吸蟲防治站1957年設於進結街,有醫務人員11人,1980年底增至21人,設有門診部。1982年後,留醫療技術人員5人作鞏固監視工作。麻風病防治院1972年建成於東平公社南務大隊三合生產隊,故又稱三合醫院,並開始接收病人入院治療,有醫務人員7人。1985年增至13人。
Ⅳ 德慶縣的文化
德慶縣文化遺產較為豐富。宋、唐、漢、秦乃至新石器時代的出土文物,收藏於省、市、縣文博部門的有3040件。宋明以來文學著述達61編128卷,惜多未見。而粵劇、曲藝、民歌及舞獅、舞龍、舞鳳雞、舞白鶴、舞蝴蝶等藝術活動,至今在民間流傳。
民國期間,開始有專門文化機構的設立。民國19年(1930),設立縣圖書館,民國23年成立縣民眾教育館,舉辦綜合性群眾文化活動,但大部分在城鎮開展,活動不正常。
建國後,文化事業發展很快。1950年成立縣文化館,全面開展各項文化工作,1951年設立電影放映隊,1953年開辦新華書店。之後,隨著事業的發展,各項文化機構逐步分門獨立,自成體系。至1987年,縣、鄉(鎮)、村三級文化網基本形成。縣有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電影公司、電影院、粵劇團、工人文化宮、新華書店;鄉鎮有文化站、文化中心、電影隊或影劇院、圖書門市部;村有文化室和家庭辦文化廳堂。縣、鄉鎮和縣屬單位檔案文書機構亦趨完善。1980~1988年縣《康州文藝》刊物收到全縣作者文藝作品年均達300件。
Ⅳ 關於石城縣的地理歷史文化的介紹
歷史沿革
石城境內,人類活動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活動。先秦時是古越人生息繁衍之地。兩漢時先後隸屬於都、揭陽、陂陽、虔化等縣。三國吳嘉禾五年(公元236年),拆雩都地置揭陽縣,先後屬廬陵郡、南康郡。晉太康五年(公元284年),改名陂陽縣,屬南康郡。隋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設場,以境內「四面環山,聳峙如城」得名石城場。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升石城場為石城縣。宋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屬虔州。宋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屬贛州。元元貞元年(1295年)屬贛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屬贛州府。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劃石城縣為寧都直隸州轄。1914年屬贛南道。1926年廢道屬江西省。1932年屬江西省第十一行政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石城為中央蘇區之地。1932年12月石城縣劃歸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轄,1933年3月復歸江西省政府轄。1933年7月22日將木蘭、高田及小松的羅溪劃屬赤水縣,岩嶺劃屬福建彭湃縣。1933年8月16日,蘇維埃中央政府劃石城之南的橫江、龍崗、大由、珠坑、洋地、羅家及瑞金的日東、湖陂,寧化的淮陽(淮土)等地增設太雷縣為中央直屬縣,縣委駐橫江墟。1949年9月30日解放,屬瑞金專區,縣政府駐琴江鎮。1950年屬寧都專區。1952年9月以後,先後屬贛州專區、贛南行政區、贛州地區,1999年撤區改市,屬贛州市至今。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石城縣位於江西省東南部,贛州的東北部,東鄰福建寧化,南抵福建長汀縣及本省的瑞金市,西毗寧都,北靠廣昌;地處東經116°05′46″至116°38′03″,北緯25°57′47″至26°36′13″之間。自古以來,石城都是江西進入閩西粵東必經之地,素有「閩粵通衢」之稱。南北同經長71.8公里,東西緯寬53.7公里,全縣總面積1581.5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2111347畝,約占總面積的89%,耕地面積192646畝,約占總面積的10%,水面面積57794畝,約占總面積的3%,道路、城鎮、村落、廠礦237230畝,約占總面積的10%。人謂「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園」,是個典型的東南丘陵低山地區。
全縣有耕地22.5萬畝,山地17.6萬畝,水面7.2萬畝。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石城的農產品更具特色,白蓮、煙葉享譽全國,是著名的通心白蓮和優質烤煙基地縣,1996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白蓮之鄉」和「中國煙葉之鄉」。以臍橙、牛心柿為主的果業已初具產業化規模。動植物種類繁多,已查明有野生動物118種,中葯材138種。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6.8%,活立木蓄積量262萬立方米,尤其以毛竹豐產林、油茶林、松脂林等發展較快。
[編輯本段]客家風情
晉末、唐、宋及明清時期,以中原大地為中心的區域出現過五次較大的戰亂,為躲避戰亂,大量的中原漢人遷徙到石城及其周邊地區定居、繁衍。這些中原漢人與當地土著兼並,融合、同化、改造、創新,經過漫長的歷史進程,最終形成了漢民族中獨具特色的客家風情。
客家方言:石城是純客住縣,全部使用客家方言,粵東地區的客家方言更接近於石城方言。如石城人稱太陽為「日頭或熱頭」、稱月亮為「月光」、稱睡為「歇」……等等。
客家習俗:節日:石城客家人最注重春節、端午節、七月半和中秋節,特別是春節最為隆重和講究。如大年初一的早飯只能吃素不可以吃葷,而且必須做一道「禾石菜」即完整煮熟的芥菜,俗稱「豐菜」,象徵著五穀豐登之意,又有當地老人相傳是古代食物極度缺乏時期正是這個「豐菜」救了不少人的性命,為此人們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救命菜每年過年定會吃這道菜,並作為供品與其他雞鴨魚肉一起上供。
婚 嫁:石城客家的婚嫁禮儀較為繁雜,其程序分為定親、納彩、贄鞋樣、傳庚、報期、嫁娶、入廚、送油、滿月、回寧。
喪 葬:其程序主要為送終、報喪、弔唁、入殮、出殯、除靈做七。屍體處理用棺葬土埋法,八十年代以後有的開始使用火葬。
慶 賀:石城客家需要做酒慶賀的種類較多,主要有:壽辰:虛歲逢十的誕辰日做生日酒;誕生:小孩出生三日做湯餅酒、足月做滿月酒、足年做過周酒;建房動工、廳堂上樑、竣工及遷居新房均要做酒;另外拜師、上學、承桃均要做酒宴請親朋。
客家飲食:石城客家人的主食為稻米,輔以番薯、大豆、小麥為補充。飲食習慣一日三餐即早、中、晚餐。主要菜饌有:棋子塊(東坡肉)、肉丸魚丸(用動物無骨精肉與澱粉攪碎後的混合物)、油炸魚、霉豆腐(豆腐乳)、醬豆子、蘿卜干、腌菜及各類蔬菜。比較有特色的副食類有擂茶、米茶、米酒、薯粉水餃、米粉等。
客家民居:石城客家民居建築多數為「廳屋室」又稱為「天井式」,另外也有「土圍」、「土樓」等民居。
客家文化:教育:石城客家先民歷來注重教育事業,尊師重教之風十分濃厚。從宋代起,石城除建有縣學和書院外,地方上延師辦學風氣很濃。北宋大儒溫革創柏林講學堂於岩嶺深山之中,名噪一時,除本省學員外,閩粵生員也來此求學。由於石歷來重視教育,形成了石客家民系人才輩出,中進士者唐代2人,宋代14人,其中巫雙瑞探花及策。明、清兩朝中進士者9人,中文舉者69人,中武舉者25人。
文 藝:石城客家民間文藝十分活躍,內容豐富而最具特色的文藝活動為石城客家燈彩。石城客家燈彩歷史悠久、豐富多彩,有龍燈、茶藍燈、船燈、馬燈、獅燈、八寶燈、橋板燈、蚌殼燈、稈龍燈……等幾十種。自明朝以來新春佳節舞燈之風盛行,從正月初一開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才謝燈,另外還經常組織燈彩比賽。
[編輯本段]旅遊資源
石城是贛江的發源地,物華天寶,風景秀麗,名勝眾多。既有宋寶福院塔、五龍岩摩岩石刻、楊坊村坊式亭、岩嶺永寧橋、太平天國幼天王洪天貴福囚室等豐富的人文景觀,又有西華山、如日山、東華山、通天寨、雞公崬等風景奇麗的自然景色,尤其是當天高氣爽之時,站在東華山頂,猶如身處仙境,更能望見「兩省三縣」;通天寨更是遠近聞名的丹霞地貌風景名勝區,素有「石怪、洞幽、泉美、茶香、佛盛」之美譽。雞公崬是石城最高的山,山頂有仙人指路、仙人下棋,還留有傳說中的仙人下棋的棋盤。
石城歷史悠久,旅遊資源豐富,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自然保護區一個,自然風景名勝區6個,溫泉4處。
贛江源自然保護區:1983年經江西省師范大學地理系學者安陽認定石城洋地為贛江源頭。2000年「贛江源頭」科學考察組進一步確定,該縣橫江鎮贛江源村的石寮河為贛江的發源地。2004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規劃面積16500公頃,區內古木參天,林海連綿,山勢陡峭,溝壑縱橫,溪流瀑布隨處可見,每年能為贛江提供1000萬立方米的國家Ⅰ類水,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珙桐、銀杏、紅豆杉、楠木等珍稀樹種有30餘種。
雞公崬:海拔1389米,是石城縣內最高的山。位於橫江鎮的桃花寨村,山頂有仙人指路、仙人下棋,還留有傳說中的仙人下棋的棋盤。毛竹挺立。環境優美,空氣清晰。
通天寨:通天寨是遠近聞名的丹霞地貌風景名勝區,素有「石怪、洞幽、泉美、茶香、佛盛」之美譽。景區山水奇特,峰巒璀巍,佳境天成,有自然、人文景觀30餘處。經專家論證,景區被稱為「仙人犁田」的龜裂狀怪石為全國罕見,極具地質考據價值。通天寨上的玉盂禪寺,建於明代,屬全省重點開放寺院。
溫泉:四處溫泉分別為九寨溫泉、沔坊溫泉、燒湖裡溫泉、燒水湖溫泉,最具開發價值的是九寨溫泉。九寨溫泉位於江西省石城縣屏山鎮逕口陂,距縣城約16公里。九寨溫泉水中含錳、鋇、鋰、鍶、鐵等20多種元素,水質符合醫療熱礦水命名硅水要求,偏硅酸益於軟化血管,對心血管疾病有保健療養作用和抗衰老作用。
革命遺址:石城是中央蘇區全紅縣,是紅三軍團和少共國際師長征出發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此進行過長期的革命實踐活動。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經歷過石城阻擊戰、紅軍攻克紅石寨、紅軍秋溪整編等許多重要革命事件。石城有數萬人參軍參戰,為革命事業作出過巨大貢獻和犧牲,解放後經上級批準的烈士達4209名。現保存完好的革命遺址主要有:紅軍長征前夕李臘石石城阻擊戰遺址、紅軍秋溪整編舊址(中央臨時軍事委員會駐地)、紅軍攻克當年中央蘇區最大的白色據點——紅石寨舊址(屏山)、紅四軍軍部舊址(橫江秋溪紅家壟)、毛澤東和朱德同志觀下舊居、紅十三軍軍部舊址、中共太雷縣中心縣委舊址(橫江)、石城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石城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客家文化遺跡:石城是中華客家文化發源地之一,有「客家搖籃」之稱,歷史上是客家民系的中轉站。客家文化研究權威學者廖成普為石城題詞「祖根中原地,搖籃客石城」。客家遺址豐富,客家風情濃郁,主要有:宋·寶福院塔;太平天國幼天王洪天貴福囚室·桂花屋;小松楊村亭式坊;清·永寧廊式古橋;古驛道閩粵通衢;古城牆、城門;客家民居(沙塅新屋、陳聯圍屋、大畲黃家屋等);客家燈彩、擂茶、宴酒、哭嫁、賽龍船等風俗。石城又是「燈彩之鄉」,民間燈彩歷史悠久,燈彩道具、舞蹈、音樂皆極優美,是別具一格的表演藝術形式,特別是大型神話燈彩戲「花燈仙子」普晉京中南海演出,「燈彩之鄉」美譽蜚聲省內外;馮夢龍《三言兩拍》中的《喻世明言》中「第二卷 陳御史巧勘金釵鈿」的「卻說江西贛州府石城縣,有個魯廉憲,一生為官清介,並不要錢,人都稱為「魯白水」。那魯廉憲與同縣顧僉事累世通家。」便提及了石城縣。
[編輯本段]民族宗教
民族:石城有漢族、畲族、回族、苗族、壯族、布依族、滿族、白族、蒙古族等9個民族,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9.6%。
宗教:石城自唐代始,道、佛二教先後傳入。唯因教義相異,歷代帝王往往重此抑彼。唐末五代重道輕佛,道興而佛微。至北宋,佛教始得復興,迄南宋又漸衰落,明太祖極崇佛教,邑內寺院眾多,香火旺盛。及世宗重道斥佛,境內修建仙壇多處,道教為這一振。清代,佛教漸盛,寺院多達90餘所,道教則漸見衷落,道觀廢敗,道士流散鄉間,或改奉儒佛二教。明末清初之際,有多種民間會道門傳入石城,如大乘教、先天道等。這些會道門均在解放後逐漸消亡或被取締。清末至民國初年,天主教傳入,解放後消失。解放後,根據黨的宗教政策,正常的宗教事業受國家法律保護。
[編輯本段]文化教育
文化設施: 文化藝術、廣播電視等事業全面發展。全縣共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電影院1個、劇團1個,鄉鎮共有社會文化服務中心10個。全縣有廣播電台1座,電視台1個。逐步推進廣播電視數字化、網路化,著力開發視頻點播、數據廣播、互聯網接入等網路多功能服務業務。
文化藝術:縣文化館、客家燈彩藝術團每年創作編排精品節目10-15個,組織全縣性大型文化藝術活動3-5次,參與群眾15819人次,組織送戲、送電影、送書下鄉1350次,惠及群眾258431人次。
國民教育:全面實施「科教興縣」 戰略,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整體教育水平有了新的提高。2006年末全縣共有幼兒園75所,在園幼兒3560人;小學共111所,在校生28986人,小學學齡人口入學率達100%;普通中學21所,在校生22439人,其中普通初中18所,在校生15756人,省級重點中學一所。學齡人口入學率100%。
教師隊伍:教師隊伍不斷充實壯大,2006年全縣有幼兒園教職工187人,比上年增加65人;小學專任教師1122人;中學專任教師1205人;全縣小學、初中、高中每百名學生擁有教師數分別為4.5、6.5、5.5人。
教育設施:教育設施建設力度加大,辦學條件繼續改善。全縣財政教育事業費支出60765萬元,同比增長26.2%,佔全縣財政總支出的21%,比上年提高了0.1個百分點。年內改建校舍14865平方米,新增校舍面積4380平方米。學校藏書34.36萬冊,增加20萬冊。中小學配備計算機1432台,比上年增加492台。
[編輯本段]體育衛生
體育事業: 2006年,積極推進全民健身運動,組織舉辦面向不同階層的各種各類運動會36次,參賽人數5000餘人;全縣中、小學校體育達標合格率98%,其中優秀率20%,良好率60%,及格率85%。全年參加市級以上運動比賽,共獲16獎牌。
衛生事業:全年財政衛生經費支出319萬元,比上年增長13.5%。2006年末全縣共有各類衛生機構414個,其中醫院3個,衛生院14個,預防保健機構15個;各類診所、門診部38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2個。年末衛生機構實有床位349張,衛生技術人員494人;全縣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76人。2006年基礎免疫接種率分別為:乙肝疫苗95%,卡介苗97.5%,糖丸96.1%,百白破95%,麻疹92.1%。
[編輯本段]石城物產
石城物產充裕,資源獨厚,已探明有鉭、鈮、鎢、錫、鐵、稀土、花崗岩、高嶺土等10多種礦產。龍崗硯石享譽中外,所制「龍硯」歷為貢品,深受歷代文人墨客所喜愛。工業方面有化工、廣播電子、軸瓦、礦山設備製造、紡織器材、南金紙、重紙、印刷等。食品工業發展迅速,先後開發了白蓮系列綠色食品(通心白蓮、蓮子奶糊、白蓮慧仁糊、白蓮速溶粉、維他蓮子奶、營養蓮子片、蜂蜜蓮心茶等)、客家酒娘、藕粉、茵陳茶、淮山、保健粉等系列食品。其中,茵陳茶、客家酒娘榮獲』98江西市場食品質量優勝獎。
[編輯本段]經濟建設
石城有著良好的投資環境。穿境而過的206國道石城段已全面改造,縣內鄉鄉村村通公路,鄉鎮通公(砼)路率達80%,逐步構建了「十」字形國、省道二級公路網和「8」字形縣鄉公路環網。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石城創造了全省舊城先進模式;「十里長街」西華路氣勢恢宏;連接東西兩城的的主幹道琴江路和琴江大橋改造已全面竣工;縣城防洪堤建設已全面啟動;沿江路、贛江源文體廣場等一批基礎設施已相繼竣工,逐步構建了「一城兩區」的大縣城框架,一座交通便捷、基礎完善、功能合理、環境優美、特色鮮明的新縣城逐步展現出來。
目前,石城正朝著「連接閩贛的特色產品加工大縣、生態農業縣、全國的煙葉白蓮之鄉、現代客家文化名城」方向發展。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全縣轄5個鎮、5個鄉:琴江鎮、小松鎮、屏山鎮、橫江鎮、高田鎮、木蘭鄉、豐山鄉、大由鄉、龍崗鄉、珠坑鄉
石城行政區劃屢經變易。自宋至清末,全縣分長松、陂陽2鄉,鄉之下先後分11里、8里半、9里。蘇區時設區、鄉,民國時又設區、保聯、鄉、保等,變動頻繁。解放初全縣分7區43鄉,至1955年改劃為8區110鄉。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設1鎮14個公社與1個墾殖場,至1972年定為1鎮14個公社。1984年恢復鄉村建制,全縣分設琴江鎮與木蘭、高田、岩嶺、小松、豐山、小別、觀下、屏山、珠坑、大由、橫江、小姑、龍崗、洋地14鄉,下轄138村,2個居委會與1879個村民小組。2001年行政區劃變更,撤並5個鄉鎮,由原15個鄉鎮合並為10個鄉鎮,原岩嶺鄉並入高田鎮,長天鄉、觀下鄉並入琴江鎮,洋地鄉、小姑鄉並入橫江鎮,合並後鄉鎮為5鎮5鄉,分別為高田鎮、琴江鎮、小松鎮、屏山鎮、橫江鎮、豐山鄉、木蘭鄉、大由鄉、龍崗鄉、珠坑鄉,轄131個村、13居委會(琴江鎮9個居委會、高田鎮、小松鎮、屏山鎮、橫江鎮各1個居委會)。
鄉鎮簡介
琴江鎮 2004年轄:琴江委居委會、蓮城居委會、東城居委會、城南居委會、城北居委會、興隆村、西外村、梅福村、仙源村、溫坊村、建上村、前江村、江背村、大畲村、花園村、古樟村、濯坑村、漢坑村、杉柏村、沙塅村、睦富村、壩口村、湖下村、琴口村、沔坊村、何坑村、宜福村、小別村、長樂村、長天村、桐坪村、丘坊村。
小松鎮 轄:上街路居委會、小松村、羅源村、逕里村、聳崗村、石田村、瑤上村、蜀口村、江口村、丹溪村、許坊村、桐江村、羅溪村、新華村、勝和村。
屏山鎮 轄:屏山居委會、屏山村、長江村、勝利村、山下村、萬盛村、新坊村、羅陂村、新付村、長溪村、河東村、亨田村、頁背村。
橫江鎮 轄:橫江街居委會、橫江村、平陽村、丹陽村、洋和村、友聯村、秋溪村、羅雲村、煙坊村、姑溪村、齊賢村、珠璣村、張坑村、洋地村、石溪村、瑞坑村、泮弼村、徑口村、贛江源村、桃花村、小姑村、羅家村、開坑村、和平村。
高田鎮 轄:高田居委會、高田村、田心村、琴生村、湖坑村、祠江村、鄭里村、遙嶺村、勝江村、新坪村、岩嶺村、上柏村、大秀村、朱家村、堂下村、奎竹村、禮地村。
木蘭鄉 轄:木蘭村、小琴村、田江村、楊坊村、陳聯村、新河村、東坑村。
豐山鄉 轄:豐山村、陳江村、大琴村、上坑村、下坑村、河田村、下湘村、沿沙村、福村。
大由鄉 轄:大由村、河斜村、下伊村、羅田村、蘭田村、水南村、濯龍村、王沙村、高背村。
龍崗鄉 轄:龍崗村、新南村、下徑村、綠水村、新龍村、水廟村。
珠坑鄉 轄:珠坑村、塘台村、三和村、坳背村、竹溪村、高璣村、良溪村。
詳見http://ke..com/view/174093.htm?fr=ala0
Ⅵ 威遠市縣
地理信息
● 地理位置:東經104度,北緯29度22分至47分
● 行政區劃:20個鎮,323個村,4963個組(社);
● 地形地貌:行政區劃面積1288.8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米。其中:淡水域3.69%,平原17.53%,丘陵37.83%,山地40.95%。
● 氣 象:年平均氣溫17.8℃,1月份平均氣溫7.5℃,8月份平均氣溫27.0℃,年平均降雨量985.2毫米。
自然資源
● 土地資源:市區可使用土地面積12.8885萬公頃,規劃中工業用地0.1010萬公頃,商業用地0.0006萬公頃,住宅用地0.0016萬公頃,農業用地7.9631萬公頃,其它用地4.8222萬公頃。
● 礦產資源
威遠縣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品種齊全,有天然氣、石油、鐵礦、石灰石、鋁土頁岩礦、含鉀水雲母粘土礦(俗稱綠豆泥)、石英沙、高嶺土、白雲石、方解石、石膏、岩鹽和鉀、硼、溴、碘等共生礦以及鐳、鋰、銣、鎵等稀有元素。天然氣、石油主要埋藏在震旦系,含氣面積為216平方公里;煤炭資源豐富(是國家重點產煤縣),屬低硫磷、中低灰分,高熱值優質煤。石灰石儲量最為豐富,質純、性脆,主要用於玻璃、冶金、電石等。煤炭、石灰石和其它資源均埋藏在三疊系,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
●森林資源
全縣林業用地4.2萬平方米,活立木蓄積127.3萬m3,森林覆蓋率33.57%,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有樹木37科58屬,以松、柏、柑桔為主,古樹名木59株,葯用植物788種,省級保護陸生野生動物100餘種。有國有林場、森林公園、中心苗圃各一個。1999年林業總產值5003萬元。「十五」期間,全縣將新建竹基地1.2萬平方米、茶葉基地2600公頃、城周環保林500公頃、「綠色廊」4000公頃,2010年森林覆蓋率將達到48%,實現良好的生態環境。
●水利資源
威遠縣主要河流是威遠河和越溪河。全縣多年平均降水量960.36毫米,多年平均蒸發量801.6毫米,多年平均徑流深344.6毫米,全縣總水資源量47072萬立方米,人均639立方米,地下水儲量2715萬立方米。
全縣到1999年底,有水利工程8567處,其中水庫51座(中型水庫2座,小(一)型水庫9座,小(二)型水庫40座),山平塘7860口,石河堰270道,提水站372處,機電井14眼。有水力發電站6處,總裝機容量4860千瓦,蓄引提水總能力20555萬立方米,有效庫容19409萬立方米,有效灌面40.26萬畝,保證灌溉面積21.72萬畝,旱澇保收面積21.47萬畝。全縣庫堰塘水面36362畝,其中可養魚水面28832畝。
●旅遊資源
威遠是四川盆地中部902平方公里穹窿山形地貌中心,高山林立,溝谷縱橫,森林湖泊眾多,素有「山幽、林秀、水碧」之美稱。境內名勝主要有:省內最大的唐代彌陀接引佛--佛爾岩大佛;川南最大的建於明末清初的「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寺廟--靜寧寺;「山幽、林靜、水秀」的四川省白牛寨森林公園;青山碧水、山水一色的內江市市級旅遊風景船石湖、葫蘆口、長沙湖。威遠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自然景觀類型齊全,歷史古跡、文化遺址品位高,吃、住、行、游、購、娛綜合接待能力強,是理想的旅遊觀光休閑度假地方。
● 其他資源
威遠縣是全國檸檬商品生產基地縣,已發展檸檬130萬株,1543公頃。到2003年,種植規模將達到280萬株,3340公頃,盛產期年產量達7萬噸以上。
威遠縣檸檬主栽品種--尤力克,平均單果重150克左右,果實含芳香油0.4-0.5%,是生產食品、日用香精、香米的優質原料;果實出汁率38%左右,可生產飲料和釀酒;果胚可製做蜜餞及果醬,果胚中提制的果膠(4-5%),可用於食品和醫葯;檸檬種子富含脂肪和維生素E,榨油可食用,油枯可做飼料。
威遠縣所產檸檬,1999年被評為四川省「名優水果」。
人口和就業
● 總人口74.97萬人,男女結構51.7:48.3,自然增長率3.20‰,其中:非農業12.82萬人。
● 受教育程度:中等教育3.92萬人,占總人口的5.23%,高等教育0.56萬人,占總人口的0.75%。
● 城鄉從業人員總數48.21萬人,其中:第一產業佔68.3%,第二產業佔17.8%,第三產業佔13.9%。
● 城鎮勞動工資:平均工資5134元/人年,其中:服務業5553元/人年,製造業4847元/人年(或按輕工業、重工業)。
基礎設施
●電廠裝機能力、輸變電能力
威遠縣現有火電廠1個,小水電2個,余熱發電機組4個,發電裝機容量為3萬KW,其中火電裝機容量為1.2萬KW。
縣供變電情況:主變壓器總數為19台,主變電總容量為19.1萬KVA,送電線路總長為189.313公里,配電線路總長978.5公里,低壓線路總長6447公里,覆蓋全縣各鄉鎮。
●公路建設情況
公路交通是威遠縣與外界經濟往來,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目前全縣境內公路總里程1236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96公里,基本上形成了以貢連路、內威路、榮威路、資威路為主骨架的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路體系。近年來,威遠縣積極貫徹執行「打通縣城進出口,提高省、縣主幹道公路等級,改善鎮村公路」戰略,交通環境得到了較大的改善,先後修建了以貢連路貢威段、內威路為代表的一、二級高等級水泥路面88公里,占省、縣專養公路232.2公里的37.9%,極大提高了車輛的通行能力。
當前,縣委、縣府積極實施「暢通工程」,通過多渠道籌資,在「十五」期內,全部實現省、縣專養公路硬化,建成連接高速公路主幹道,縣到鎮公路主幹道基本硬化或建成標美路,並以各鎮幹道為依託,村村通公路的路網體系。
●城市建設情況
威遠縣城規劃區面積35平方公里,現已建成6.35平方公里,有各類建築250萬平方米,人口8.5萬人。建有面積1.25平方公里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面積3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各1個;現有自來水廠2座,日供水能力為3.5萬噸,正在新建日供水5萬噸自建的水廠1座;有天然氣配氣站4座,日供氣32.5萬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氣配氣站2座,日供氣7.5萬立方米,工業用氣配氣站2座,日供氣25萬立方米);建有變電站3座,22萬伏的變電容量12萬KVA(將投入運行),110千伏變電容量6萬KVA,35千伏的變電容量5KVA。
農業
● 農業人口62.15萬人,可耕地面積54.42萬畝,荒山面積48.86萬畝。
● 糧食總產量358703噸/年,油菜4659噸/年。
● 農民人均純收入1998元/年。
畜牧業
●年出欄豬427801頭,牛2580頭,羊97102頭。
工業企業情況
威遠縣規模工業企業34家,年可創現價產值20多億元,其中重點骨幹企業13家,它們的產值約占規模工業企業的80%。主要為冶金、建材、化工、食品四大行業。
其中川威鋼鐵集團屬國家中二檔企業,正式職工5000餘名,具有年產53萬噸鋼及各種鋼型材的生產能力,其中川威鋼筋屬國家免檢產品。
白塔(集團)公司屬國家大二檔企業,職工2000餘名,主要產品有內、外牆磚、地板磚,具有年生產能力1350萬m2。白塔牌瓷磚為省知名品牌。
建業(集團)公司屬國家大一檔企業,職工4000餘名,主要產品為機焦及附產品、牆地磚,具有年產機焦20萬噸,牆地磚550萬m2的生產能力。
康達建材工業集團公司屬國家大二檔企業,職工5000餘名,主要產品為高、中、無鹼三大玻璃球,具有年產8.3萬噸的生產能力。
新興工業企業有高分子功能材料廠及石牛化(集團)公司,其中高分子功能材料廠為集改性劑合成、改性母粒、炭黑母粒及護套料生產為一體的專業廠家,具有年產1萬噸的生產能力,其產品獲省新產品稱號。
石牛化工(集團)公司為磷化工生產企業,主要產品有飼料級磷酸氫鈣及過磷酸鈣,其磷酸萃取技術國內領先。
科技和文化
●威遠電影公司及縣影院概況
縣電影公司和縣人民電影院坐落於縣城中心,以電影為本,開展了多種經營。現已成為擁有電影、錄像、跳舞、棋牌、檯球等項目的綜合娛樂場所。人民電影院在全省設施上乘,擁有現代最新放映技術設備和豪華座位1000餘座及寬敞的觀眾休息廳。
●威遠劇場
劇場位於縣城中心,總面積1400平方米。除一般劇場具有的化妝室、舞美室、演員休息室、服裝室外,還附設有停車場、排練場、演員招待所,並裝有冷氣。現代聲光及可現場直播大屏幕。觀眾廳全裝軟椅,設有堂座、樓廂、包廂,容納500至700人。2001年5月起對外接待各種表演藝術團體。
●大、中專院校概況
威遠縣教師培訓中心:1996年9月由威遠師范學校、威遠教師進修學校合並建立。校園佔地12畝,建築面積1658.39平方米。現有教職工62人,其中高級講師9人,講師、實驗師26人,在讀大專學員480人。「九五」期間,培訓中小學領導幹部341人,新教師培訓1017人,繼續教育培訓152人;中師畢業598人,大專畢業223人;並完成中學教師706人、小學教師2175人職業技能檢測。
●內江廣播電視大學威遠分校
建立於1996年。現有教學大樓一幢,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擁有現代化的辦學條件,99年建成校園網,有省內一流的微機室。現有13名管理人員,36名專兼職教師,其中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16人。現辦有法律、財經、漢文、衛生、管理、師范教育等專業,有1100多名在校生。過去20年來,威遠電大(含電大站)先後共培養了成人大專生1600多名、成人中專生1300多名,為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
●中小學數量及在校人數
普通高中8所,在校生5692人;職業高中2所,在校生589人;
初中37所,在校生34790人; 小學303所,在校生66363人。
全縣中小學合計350所,在校生總數107434人。
威遠經濟技術開發區
設立於1992年,位於縣城南端,面積1.5平方公里,分為工業、生活、商貿三個小區。區內環境優美,交通便利,設施齊全,有寬50米的三河路幹道和220千伏的白荷灣變電站;建成威遠中學、審判大樓、城南車站等標志性建築和「清溪花園」精品工程,已入駐企業15家。
對外投資優惠政策
●土地優惠政策
投資農業、林業、養殖業、能源、交通、水利、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安居工程及科技開發、教育、衛生事業的,可予以行政劃撥、出租或出讓方式獲國有土地使用權,免繳縣收部分土地有償使用費。
投資國家級高新技術項目或縣內結構調整重大項目的,可無償獲得土地使用權。
外來投資企業以出讓方式獲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根據其投資項目的規模、性質、區位,可在應繳土地出讓金的基礎上優惠30-40%。一次性付清出讓金有困難的,可商定年限分期付清。
●稅收優惠政策
●所得稅
經營期在10年以上(含10年)的生產性企業,從獲利年度起,5年內全額返還,第6至第10年減半返還。產品出口企業在規定的減免所得稅期滿後,當出口產值占年總產值50%以上的,給予全額返還。先進技術企業,按10%的稅率減征。經營期在10年以下的生產性企業和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非生產性企業,從獲利年度起,4年內全額返還,第5年至第8年減半返還。
外來投資者獲得的利潤,再用於本企業投資或作為資本投資開辦其他企業,經營期在5年上經財稅機關批准,返還其再投資部分已繳納企業所得稅的50%;如再投資新辦產品出口企業和先進技術企業,且經營期在5年以上的,則全額返還其再投資部分繳納的企業所得稅。
對外商投資於我縣高新技術、基礎設施、生態保護、農牧業、生物、礦產資源、旅遊和原材料的生產企業,其經營期在10年以上(含10年),從開始獲利年度起,其企業所得稅按「五免五減」(即前五年免徵,後五年減半徵收)執行。
●營業稅
生產性外來投資企業(含收購、兼並、租賃我縣國有集體虧損、關停或破產企業)繳納的營業稅,屬地方財政分成所得部分,5年內按投資比例由同級財政返還40%;非生產性外來投資企業5年內按投資比例由同級財政返還20%。
●增值稅
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生產性外來投資企業,6年內由同級財政返還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的50%;產品出口或先進技術企業6年內返還地方留成部分60%;非生產性外來投資企業,5年內返還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的40%。
●其他
外來投資企業利用荒山、荒地、荒灘從事農業項目,從取得收入的當年起全額返還農業稅五年,農林特產稅三年。外商投資生產或非生產性企業,從應稅年度起,全額返還城市房地產稅和車船使用牌照稅五至十年。
對外來投資企業的各種行政事業性收費一律按規定的下限標准減半收取,以致免收。各類中介機構收費一律從優。對投資興辦生態環境和高新技術項目的,一律免收。辦理水、電、氣開戶手續,收費標准減半,以致免收。
●投資服務及保障
對外來投資者,實行「一站式」服務,並實行「一個優惠政策,一個保護條例,一個窗口對外,一個收費明白卡,一個企業保護牌,一個縣級領導聯系,一個投訴中心」。境內外投資者申辦的有關手續,由縣級分管領導和縣招商引資局牽頭,相關職能部門負責辦理完畢交與投資者。凡屬我縣審批許可權內的項目,有關職能部門在7個工作日內辦理完畢,最多不超過10個工作日。
●獎勵辦法
鼓勵引進好的項目和優秀人才。縣上對引進項目和優秀人才的有功單位和個人,視項目、人才對企業發揮的效益,給予一定的獎勵。
《地方文化》專欄
●外事大事記
1987年,日本、英國、加拿大、衣索比亞、匈牙利等5國和聯合國世界銀行、教科文組織等有關專家學者共40餘人到威遠進行科學考察和洽談貿易。
1987年12月,美國工程技術人員一行2人到威遠安裝郵電通訊設備。
1989年,美國11人、新加坡1人、加拿大2人、日本3人共17人組成的技術專家團到威遠進行油氣田勘測技術服務。
1995年5月,日本商人野口三雄到威遠建立外資企業――三華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生產的食品色素及黑木耳暢銷日本、韓國、泰國,填補了威遠外貿出口的空白。
1995年9月13日,威遠與德國特里肯公司在成都簽訂了威遠縣城污水處理合作意向書。
1995年12月8日,德國德威州水和固體廢物研究公司方泰恩博士、奧斯瓦爾策有限公司奧勒斯博士、舒怕拉費爾特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斯密特豪森先生、蒂森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品爾蒂爾博士、能切爾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泰凡納豪先生等一行5人到威遠考察威遠河污染治理。
1997年4月27日,世界銀行林業項目多功能防護林示範工程中期檢查組官員羅曼•瓊斯、威廉•馬格拉斯及翻譯馮安恩(女)一行3人到威遠考察多功能防護林示範工程。
1997年5月16日,加拿大畜牧專家菲力浦博士、朱愛嵐博士一行2人到威遠就加拿大瘦肉型豬綜合項目二期培訓技術示範點定在威遠進行實地考察。
1998年12月1日,威遠14幅書法、7幅國畫參加日本熊野耵市中小學書畫大賽分別獲一、二、三等獎。
1998年12月29日,美國紅十字會和內江紅十字會賑濟威遠山王鎮災民11噸大米。
1999年11月24日,哈薩克共和國阿拉庫里區政府代表團在內江市副市長王賓同志陪同下,考察威遠白塔集團公司和威遠食品公司養豬場、威遠九平羽絨公司等企業,雙邊就今後加強貿易往來初步達成了意向協方。
● 地方史志
威遠建縣始於開皇十一年(591年),名取「威名遠震」之義,屬資州。唐武德年(618年)置榮州,威遠縣屬之。唐貞觀元年(627年)在威遠縣境內又設婆日、至如二縣。貞觀八年(634年),將婆日、至如二縣並入威遠,縣城留下「婆城」之名。宋乾德五年(967年)和義縣並入威遠,仍屬榮州。之後歷經興廢,至清宣統三年(1911年)四川保路運動興起,威遠縣於同年九月成立軍政府,宣布獨立。民國元年改軍政府為縣公署,宋上川南道。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屬第二行政督察區。1949年12月9日威遠解放後,屬川南行政公署資中專區,現屬內江市。
威遠縣具有悠久的地方誌纂寫歷史。今縣志辦公室內存有分別編修於清代朝隆、嘉慶、咸豐時期的三部《威遠縣志》,共計18卷。新編《威遠縣志》於1994年1月由巴蜀書社正式出版。全志28篇,100餘萬字。它以其翔實的歷史資料、朴實的文字語言、鮮明的地方特色和精美的印刷裝幀贏得各界好評。先後獲得威遠縣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內江市地方誌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四川省優秀成果一等獎和全國地方誌成果二等獎。截至2000年,威遠縣完成廠礦專志和地方部門志20部,除《威遠煤礦志》和《威鋼志》是精裝本外,縣公安、糧食、文化、煙草、水利、交通、郵電、城建、物價、法院、檢察院、長葫局、嚴陵鎮等是平裝本;縣政府、組織、宣傳、統戰、紀檢、司法、黨校、財政、稅務、科技、國土、統計、計劃、衛生、檔案、蠶桑、工會、婦聯、勞動、人事、標准計量、計劃生育、廣播電視、新華書店、劉家洞煤礦、威遠玻璃廠等是油印本。
威遠縣黨史研究室編輯出版有徵糧剿匪專輯《崢嶸歲月》、《中共威遠縣地方黨史資料匯編》、《中共威遠縣歷史大事記》及中共威遠縣委1927統群系統1949年—1993年的《組織史資料》。威遠縣政協文史委編輯出版《威遠縣文史資料選輯》,共十六輯。
●民族情況
威遠是少數民族雜居縣之一,長期以來,各少數民族與漢族人民團結互助、和睦相處,共同發展威遠的經濟和文化。全縣共有24個民族,有藏族、壯族、苗族、彝族、白族、土家族、納西族、仡老族、布依族、瑤族、回族、哈尼族、佤族、高山族、僳僳族、侗族、傣族、滿族、拉祜族、水族、黎族、維吾爾族、景頗族等23個少數民族。全縣少數民族79戶、268人,分布在全縣18個鎮。
●宗教信仰
威遠縣的宗教,主要有佛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佛教在縣內傳播的時間最長、信徒最多、影響最大。
威遠的佛教分為凈土、臨濟兩個宗派,均崇奉釋迦牟尼,易姓為「釋」。1986年,威遠縣人民政府把位於東聯鎮境內的佛二岩彌陀寺列為全縣佛教唯一開放活動場所。寺內有唐代摩岩大佛一尊(阿彌陀佛像),高12.6米,屬縣級重點文物。1985年,縣人民政府撥款維修,佛頂卷拱,蓮台加固;2000年6月,由寺廟自籌資金,對大佛進行了整體維修。1986年,廟內新建了大殿及大雄寶殿各1幢,大殿內供奉泥塑金衣佛像3尊,高6米多;大雄寶殿內有石雕普陀山,山上有石刻佛像20餘尊,其中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和葯師佛各高6米多。
威遠縣內的主要寺廟有彌陀寺、靜寧寺、鳳凰寺、真覺寺、宜興寺、西來寺、孔雀寺、菩提寺、中峰寺、白雲寺、觀音寺、五龍寺、保觀寺、童林寺、王家寺、青峰寨、風椏廟、倆母山、雲天洞、千手觀音等。
威遠天主教和基督教都有信徒,但沒有開放活動場所。他們分別在南充和自貢等教堂參加活動。
●文化藝術
威遠的文化藝術在繼承古老傳統基礎上有了新的發展。山王、越溪一帶古老的「神歌」、「躦山歌」、抬工號子、二黃腔等經過近幾十年的改造發展,顯示出新的生命力。新場古老的正月十五「鬧元宵」習慣保留至今。養育了川劇兩大鼓師之一左青雲,全縣川劇藝術的發展形成了陽春白雪的殿堂藝術和下里巴人源汁原味的座唱藝術兩條各具特色的分支。
縣文化館在群眾文藝創作、表演的組織輔導方面發揮著主渠道作用。特別是鋼琴、電子琴、管樂,以及書畫、演唱、舞蹈等的啟蒙教育方面,設備、師資力量基礎雄厚,培養了大批新苗,受到各界及群眾普遍好評。
專業、業余的文藝創作蓬勃開展,形成了全方位發展的局面。各類藝術創作隊伍逐步壯大、成熟。文學、戲曲、小說、散文、詩歌等不斷出佳品。書法、美術作品出國參展。獨具特色的蝶畫老畫家藍性初、李志榮蜚聲中外。「朝天椒」漫畫組在全省、全國頗具影響。鎮西農民銅管樂隊聞名全國。
Ⅶ 浦北縣的科教文衛
科教文衛指:科學,教育,文化,衛生。
科教文衛事業單位包括以下四類:
1、教育事業單位
高等教育事業單位 中等教育事業單位 基礎教育事業單位
成人教育事業單位特殊教育事業單位 其他教育事業單位
2、科技事業單位
自然科學研究事業單位 社會科學研究事業單位
綜合科學研究事業單位 其他科技事業單位
3、文化事業單位
演出事業單位 藝術創作事業單位 圖書文獻事業單位
文物事業單位 群眾文化事業單位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
報刊雜志事業單位 編輯事業單位 新聞出版事業單位
其他文化事業單位
4、衛生事業單位
醫療事業單位衛生防疫檢疫事業單位 血液事業單位
計劃生育事業單位 衛生檢驗事業單位 其他衛生事業單位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o5Ni-jzRdSc6SyhUghWgYQ
Ⅷ 呼瑪縣的社會事業
機構的設立 文化館1950年,呼瑪縣建立了縣文化館,負責縣鎮的有線廣播、圖書借閱及全縣的群眾文化活動。在縣文化館的配合、協助下,學校、機關、團體的文藝活動也活躍起來,經常舉辦歌詠比賽和演出小節目。新華書店1956年,呼瑪建立了新華書店。當時只有一百二十平方米的土木結構的簡陋房屋作營業門市,1964年,新建了磚瓦結構的二百平方米的門市和辦公室。電影放映1955年,建立了一個縣辦電影放映隊;1960年,又建立二個隊。1962年,縣內建立了電影管理站,將縣鎮電影院和三個放映隊管理起來,負責影片的發行和管理,成為全縣電影事業的管理單位。評劇團1958年,由外地流入呼瑪縣十幾名藝人會同地方部分文藝愛好者建立起民辦評劇團。除在縣鎮演出外,還到農村和林區演出。1963年,停演解散。圖書館1981年,建立了呼瑪縣圖書館,縣投資14.7萬元,維修舊電影院730平方米,1983年交付縣圖書館使用,從而擴大了圖書閱覽場所,增加閱覽桌16個,電鍍折疊椅100把,書架40個,書刊架10個,購書款每年5000元。文藝創作
截至2010年,呼瑪縣的文藝創作達到了新高,文聯會員的作品在國家、省、地頻頻見報,計有數百件(篇),文學作品、曲藝、歌曲、書法美術、攝影等門類多次獲獎和獲得好評。陸續出版了《鐵血龍江》、《豐收的田野》、《光輝的歷程》、《林海雄鷹》、《鄉情》等書籍。 建立機構
1952年4月,成立體育運動委員會。每年六七月間召開全縣性或縣直的田徑運動會;冬季開展滑冰運動;組織球類比賽;推出廣播體操;協助中小學開展學校體育活動;指導農村、廠礦企事業的體育活動;舉辦業余體育訓練班等。
體育發展大事
1954年7月,組織呼瑪縣籃球代表隊參加黑河地區籃球比賽獲得亞軍。
1955年7月,呼瑪縣體育代表隊參加黑河地區田徑運動會,榮獲團體亞軍。
1959年3,參加黑河地區冰上運動會,通過速滑和花樣比賽,奪得滑冰比賽團體成績第二名。
1965年7月,呼瑪縣體育代表隊參加黑河地區乒乓球錦標賽,獲得女子乒乓球團體冠軍和女子單打冠軍。
1968年,呼瑪縣體育運動委員會被取消。
1972年2月,恢復了呼瑪縣體育運動委員會,同年6月10日,舉行全縣體育運動大會。
1974年6月,呼瑪縣乒乓球代表隊參加大興安嶺地區舉辦的乒乓球比賽,榮獲男子乒乓球團體冠軍。
1975年6月,召開呼瑪縣第八屆田徑運動會。同年參加大興安嶺地區冰球運動比賽大會,榮獲第二名。
1976年6月,召開縣直第九屆田徑運動大會。7月,呼瑪縣舉重運動員張志芳被選為國家代表隊,參加在泰國舉行的亞洲舉重錦標賽,在次輕量級舉重比賽中,奪得抓舉冠軍。冬季,呼瑪縣冰球隊參加大興安嶺地區舉辦的冰球運動會,在比賽中獲得少年組冰球比賽第二名。冰球運動員代表地區冰球隊,參加了黑龍江省冰球比賽運動會。
1980年,呼瑪縣體育代表隊的青少年組在地區首屆全運會中獲金牌13塊。
1996年後,體育工作由合並後的文化體育局負責。 呼瑪縣志記載:呼瑪教育始於1915年(民國四年)的「私利國民初級小學」。截至2010年,呼瑪縣有中小學校15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職業技術學校1所,初級中學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小學9所。另有教師進修學校1所,公辦幼兒園4所。共有教師527人。其中,擁有本科學歷305人,專科學歷193人,中專(含高中)學歷29人。小學初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均為100%。有高級職稱的40人,中級職稱的309人,初級職稱的154人。特級教師2人,縣級以上骨幹教師120人。
2012年,呼瑪縣投資2500餘萬元,建成縣特殊教育學校、三卡鄉中心校食宿樓及2個鄉鎮幼兒園,投資100餘萬元為縣鄉學校安裝了監控裝置和交通減速帶。全部免除了學前3年教育收費和本縣戶籍高中生議價學費。2012年高考本科進線146人。 截至2012年,呼瑪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63所,其中縣級9所,即縣人民醫院、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婦幼保健站、紅十字會、合管辦及醫學會、紅十字救護站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級9所即9個鄉鎮衛生院;村級37所即37個行政村衛生所、另有4所個體診所和4所廠礦衛生所。衛生系統共有職工309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41人,行政管理人員68人;高級職稱47人,中級職稱75人,初級職稱76人;全縣共有鄉村醫生37人。每千人口擁有衛生技術人員4.8。
2013年,呼瑪縣投入2000餘萬元新建縣急救中心和購置先進醫療設備,新農合報銷比例提高到95%,基本葯物制度實現了鄉村全覆蓋。 2012年,呼瑪縣新增就業1829人,其中困難群眾就業825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障迅速鋪開,參保人員達到9,389人;城鄉低保、醫保補差標准提高,發放社會保障金7497萬元,發放城鄉低保、大病救助、社會救災、優撫定補及傷殘撫恤、高齡津貼等資金達1411萬元。
Ⅸ 汾陽影劇院那年失火
2019年。根據查詢顯示,汾陽電影院是呂梁最早的電影院,是在1963年底建成,1964年初春正式開業,地址是在當時汾陽縣鼓樓東大街與縣文化館後院的東北角處,其中在2019年的時候失火了,發生了一場火災把建築都燒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