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21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突破300億,前十名的影片你都看過嗎
前十的影片有不少人都看過,其中《你好,李煥英》頗受到觀眾的喜愛。
該片根據2016年的同名小品及賈玲親身經歷改編,講述了剛考上大學的女孩賈曉玲經歷了一次人生的大起大落後情緒失控,隨後意外穿越回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與20年前正值青春的母親李煥英相遇的故事。
劇情簡介
2001年的某一天,剛剛考上大學的賈曉玲(賈玲飾)經歷了人生中的一次大起大落。一心想要成為母親驕傲的她卻因母親突遭嚴重意外而悲痛萬分。在賈曉玲情緒崩潰的狀態下,竟意外的回到了1981年,並與年輕的母親李煥英(張小斐飾)相遇,二人形影不離,宛如閨蜜。
與此同時,賈曉玲也結識了一群天真善良的好朋友。賈曉玲以為來到了這片「廣闊天地」,她可以憑借自己超前的思維,讓母親「大有作為」,但結果卻讓賈曉玲感到意外。
❷ 2021中國電影總票房
2021中國電影總票房達472.58億元。其中國產電影票房為399.27億元。占總票房84.49%。全年總票房繼續保持全球第一
❸ 2021年上半年全國電影總票房收入是多少
近日發布的《2021年上半年電影市場洞察》報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全國電影總票房收入達275.7億元,與新冠肺炎疫情前的2019年上半年比,票房成績已恢復88%。
而電影行業對「假期效應」的依賴正愈演愈烈。除了春節檔和五一檔創新高之外,其餘時間都顯得格外慘淡,1月、3月、4月分別創造了近7年以來的最低票房成績,6月票房更是只有2019年同期的一半。
廣義上的暑期檔指6-8月跨度長達三個月,而狹義的暑期檔則是7-8月兩個月。
根據統計,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群體,目前占據了觀影人群的1/3以上,可謂是目前中國院線電影受眾的中堅力量。也正因如此,從7月開始伴隨著學生群體的放假、更大規模的觀影人群的加入,市場才迎來真正的高潮,這也意味著暑期檔大幕的正式拉開。
暑期檔電影精彩紛呈:
根據貓眼數據統計,暑期檔電影中,期待值較高、「想看」數達到5萬以上的電影有11部,而具有爆款潛力,即「想看」數達到30萬以上的電影則已有有《中國醫生》、《盛夏未來》兩部。
根據疫情防控真實事件改編、由《中國機長》原班人馬出演的《中國醫生》被寄予厚望。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同為原班人馬打造,但《中國醫生》的豆瓣6.9分超過了《中國機長》的6.7分。
西南證券表示,電影行業正式邁入「內容為王」時代。總體來看,自2016年起,票房前5的作品貓眼與豆瓣評分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目前雖略低於2019年,但考慮到暑期檔、國慶檔作品上映,口碑整體上仍有上升的空間。
❹ 2021中國電影總票房472.58億元,這一數據說明了什麼
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中,我國的電影總票房拿到了472.58億元人民幣,這個數據說明了電影行業的發展很不錯,哪怕是在疫情接二連三的打擊下,還能夠拿到這么高的票房,這也實在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最後,盡管2021年的票房成績很客觀,但是這一年撲街的電影也不少,年初有陳建斌和周迅主演的《第十一回》票房撲街,後來又出現了《第一爐香》、《熱帶往事》等多部票房撲街的影片,2021年票房過十億元的電影也寥寥無幾,除去春節期間和國慶期間的電影,也就只有《中國醫生》票房超過十億元了。
❺ 預估51.8億!《你好,李煥英》或創票房新紀錄,賈玲能分多少錢
春節假期剛剛結束,這個假期大家都去哪裡玩了呢?除了旅遊、走親戚以外,相信大部分人應該都去電影院看電影了吧。
根據國家電影局公布的數據顯示,自2021年2月11日春節檔開啟,到2月17日正月初六,我國電影票房已經高達78.22億元,觀影人數超過了1.6億人次,這一數據創造了我國春節檔電影票房的又一新高度。
包括《唐人街探案3》、《刺殺小說家》、《你好,李煥英》等影片都十分受廣大觀影者歡迎,而作為今年春節檔票房第一的《你好,李煥英》更是拿下了口碑、票房「雙豐收」。目前,這部影片在豆瓣的評分已經達到了8.2的高分。
不過按照順序排列,大碗娛樂在出品方中占第6位,投資比例應該不大,所以收益可能並不會太高,根據2021年2月19日華誼發布的公告顯示,截至2月17日,其公司因投資《你好,李煥英》獲得的收入約為860萬元至1031萬元。
而投資比例比該公司略高的大碗娛樂可能也僅僅獲得了幾千萬的收入。同時,導演的賈玲本人也並沒有投資,所以說可能拿到的只有該影片的片酬。
所以說真正賺錢的其實是出品方,而創作出這個作品的賈玲反而無法獲得太高的收益,不過這個影片創造了我國影史上的數個記錄,讓賈玲也收獲到了高度的評價,這也算得上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收益吧。
今年春節檔大家都看電影了嗎?你們都看了什麼影片呢?歡迎留言討論。
❻ 2021中國電影的年票房是472.58億,這在全球處於什麼地位
每個國家的電影都有屬於他們的輝煌時刻,然而對於中國的影迷朋友們來說,國內的影視市場已經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大多數的影迷朋友們都只認為國內的導演只能夠拍攝一些劇情片,然而2021年卻打破了大家的固有印象。根據相關媒體的報道,在過去的一年裡面,國產電影的票房達到了472.58億元人民幣。以此數據霸佔了全世界票房排行榜的第1名,這足以說明我們在2021年所做出來的電影成就是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辦法可以比擬。
當然,雖然在過去一年裡面,我國的電影行業迎來了翻天覆地的發展,但是在很多的方面卻依然存在一些不足。我們已經開啟了工業化電影的進程,但是在一些科幻片的打造和製作上面和美國以及其他國家相比,還存在一些差距,這個差距一定會在接下來的幾年當中慢慢的被抹平。也期待未來會有更多優秀的電影新人頻繁出現。
❼ 中國電影市場2021年度總票房突破250億元,其中都有哪些影片的貢獻
一:中國電影市場2021年度總票房突破250億元中國電影市場2021年度總票房突破250億元,其中都有哪些影片的貢獻?
2021年5月27日,中國電影市場2021年度總票房終於突破了250億元的數值,為2021年上半年的電影票房統計畫下了一個完美的句號。在得知2021年上半年票房突破250億元的這個消息後,各個新聞媒體也分別在各自的社交平台官方賬號上報道了這則新聞,並回顧了2021年上半年比較受歡迎的幾部電影,引起了許多網友和粉絲們的注意。很多網友在看到“中國電影市場2021年度總票房突破250億元”的新聞後,紛紛都在評論區中留言說:“2021年上半年的票房成績真的很不錯啊!”並在評論區中表達了自己對中國電影2021年下半年票房成績的期待。不得不說,從網友們的評論來看,我們可以知道大家對中國電影的票房成績還是非常關注的。
❽ 2021中國電影年票房472.58億,我國的電影市場有哪些特點
我國的電影年票房可謂是年年攀高,2021年中國電影年票房以472.58億的成績,宣告著電影行業已經從寒冬中蘇醒,從這驚人的票房數字,我們不難發現中國的電影市場存在著以下幾個明顯的特點:主旋律影片受到追捧、商業爆米花片仍舊是主流、影片上映時間集中。
從2021年春節檔起至年底,《你好,李煥英》、《長津湖》、《我和我的父輩》等一系列優秀的國產主旋律作品就受到了大家的喜愛,主旋律電影因其符合普適性原則,其中蘊含的情感能夠引起大多數中國人的共鳴,並且影片拍攝的手法都比較細致入微,大多數是從細節入手去刻畫人物之間的情感從而成功牽動起觀眾的情緒,讓人沉浸於影片當中,因此票房成績都很好看。
中國的電影市場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大家認為中國的電影市場還存在哪些特點呢?
❾ 春季檔觀眾滿意度獲83.1分創新高,期間各電影的票房如何
今年的春節檔真可謂是大爆發,觀眾滿意度獲83.1分創新高,總票房超78億元,7部新片組成的主力軍持續刷新春節檔票房紀錄。在“就地過年”的大背景下,牛年電影春節檔受到了超高的關注度。2月14日大年初三當日票房逼近15億元,大年初四單日票房達11.8億,從初一到初五中國電影市場歷史上首次連續5天單日票房破10億,而此前的最高紀錄為2019年春節檔的58.59億。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以上就是有關今年春節檔電影的介紹了,五一檔也上映了眾多電影,不知反響會如何,我們拭目以待吧!
❿ 電影票房分析及預測
在缺少衍生品市場的當下,電影投資主要以票房為主要收入來源,因此前期的票房預測就顯得十分重要,能讓投資者提前預判項目的大致受益,並通過合適的宣發手段來提高影片的關注度,以便提高最終的票房收入。
新傳智庫自主研發的票房預測系統就從去年11月份開始,以影片自身題材、主創陣容、大盤、檔期、口碑、對手、首日及首周市場表現等為主要依據,對部分上映新片進行票房預測。雖然仍與實際結果有一些出入,但部分結果卻做到了高度的精準,可以此為基礎詳細解釋一下票房預測的思路、要點等。
映前主創信息—模糊分類,預測票房起點
由於此時影片很多都尚在製作階段,一般意義上,只能按照影片的題材、主創陣容、演員明星等推測影片的題材與體量,僅能大致分為大型製作、中等製作、小成本三大類,但這一指標卻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與不穩定性,且預測難度也是逐步上升。
大成本製作,一般都有著大筆特效投入、知名導演明星參與,有的還有著一定的IP基礎,無論哪一方面都能吸引到大量的關注,因此其票房成績總體已經維持在了一定的水平,票房起點應該在5億以上。
相比於大製作,中等製作一般是輕工業產品,可能會有一些名導與明星共同參與,題材內容方面貼近現實,一般多為喜劇片、愛情片、劇情片,缺少武俠、動作、科幻、奇幻等題材所需要的大場面特效的加持。
中等成本製作總體較難預測,票房區間從千萬級別到億元級別都有分布。此時演員、導演的因素一般會被放大,明星雲集的影片更容易在同類型中獲取更多關注,《我不是潘金蓮》、《擺渡人》等都屬此類;同時,喜劇片的成績普遍要好於愛情片、劇情片等其他類型,可適當加分,如去年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和《奔愛》都主打明星牌,但的8.14億和4751萬的成績卻有著天壤之別。
而小成本製作則相對即簡單有困難,從題材到主創的毫無新意使得其註定要成為徹徹底底的炮灰,票房成績也均在一千萬以下,多數進口批片、國產劇情片、恐怖片等都屬於這種行列。但其內部之間仍然有著較大的差異,根據大盤、檔期、對手等的變化仍有小幅的波動,很難利用現有指標精準預測其最終成績。不過對於此類製作而言,精準預測的意義也並不大。
映前第三方指數—縱向對比,預測票房區間
第三方指數(如貓眼想看指數、網路搜索指數等)反映的是觀眾對於影片的關注度與認可度,極有可能轉化為電影的實際票房支持,因此據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對於貓眼想看指數,一般從影片正式上映一個月左右,就可以作為有效的參考指數。
指數長期保持在高水平(一般日增想看指數維持在3000人以上)則是所謂的大片,其最終市場表現往往取決於口碑,口碑好的話會在一般水平上有所上揚,口碑不理想的情況下,自然就會有一定程度的縮水。
而映前短期內(一般為一周左右)相關指數暴漲的影片其更容易成為爆款,在預測這類影片票房成績時應適度擴大其預測值,但卻很難估測其最終的落腳點,最重要的是看同期競爭影片的表現。
對於每日日增想看人數僅在幾百左右的影片,則應已經註定了其票房成績難有起色。上周五上映的三部新片可以明顯的反映出這種趨勢(對於小成本而言,這一指標的參考意義並不大,相關平台一般缺少相關數據,難以以此做出有關的推論):
而網路搜索指數更多的是整體反應票房的大致趨勢,常用於與其他已上映影片的對比分析,以最近上映的三部進口大片《金剛狼3:殊死一戰》、《生化危機:終章》、《極限特工:終極回歸》為例,可以發現《金剛狼3》的映前的熱度明顯低於後兩這,因此其在票房上也難以達到兩者的成績。
第三方指數,僅用於初步判斷影片的熱度,最重要的意義來源於與相關影片的精準對比,數字本身與最終票房之間並沒有特別確定的函數轉換關系。
大盤趨勢與對手實力—小幅調整,縮小預測范圍
大盤的走嚮往往反映著整體的體量,約束著一段時期內電影市場天花板的高度,因此對於單個影片的影響程度較高,春節檔多方廝殺仍然平均分力,就在於市場容量的巨大,這也正是眾多影片搶占檔期的重要因素所在。
除了檔期以外,各月份也是有好有壞,3月、9月、11月等都是著名的淡季,全月的總體量在20——30億左右,萎靡的大盤難以被眾多影片平均分割,其票房成績自然也會有所下滑。但此時大盤的主要限制的是中等製作與小成本影片,大製作反而更因為觀眾選擇面窄小而獲利。而對大盤進行預測時,一般可參照去年同期的總量,並根據增勢做相應的調整。
除此之外,對手的實力也是影響票房的最重要因素。《功夫瑜伽》能夠力壓《西遊伏妖篇》登頂春節檔冠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西遊伏妖篇》的口碑不足。市場熱度和總量一定的情況下,重點影片的差評自然會催動其他影片成為「爆款」。
而同類題材也是重要對手,《金剛狼3》的成績不如《極限特工:終極一戰》、《生化危機:終章》;去年的《佩小姐的奇幻城堡》遠低於《奇異博士》和《神奇動物在哪裡》等都有觀眾審美疲勞的原因在裡面。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影片口碑不俗,仍需調低票房預期。
上映首日排片、首周末票房——完全鎖定票房成績
以上的預測都處於前期階段,在影片正式落地之前,誰也無法比較精確的預測影片的最終票房成績,但到了影片正式上映之後,則一切都有了較為明顯和科學的依據。
雖然排片並不能決定一部影片的生死,但卻無疑有著極大的左右能力,限制著影片的市場發揮空間,是市場專業人士的預判。
一般情況下,排片佔比與票房佔比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一致性,但馬太效應明顯。通俗而言,占據市場4成左右排片的影片一般會貢獻出5——6成,甚至是7成的票房;排片在2成左右的影片,其票房成績與排片佔比大致相同,而排片在1成以下的影片,通常其票房貢獻量會低於5%。
多數影片都集中於周五上映,恰逢大盤最火熱時期(個別節假日及檔期除外),而首周末三天口碑已出、接下來的工作日整體低迷、周五面臨新片沖擊,因此已經可以看出其市場走向如何了。
總體而言,對於一般的大型製作,其首周末票房占總票房的比重一般會在40%——50%;中等成本因為其本身的不確定性,用此方法相對較難以預測,但首周末票房所佔的比例一般都會在60%——80%之間。而對於小成本,其首周末票房的佔比有時會高達90%。
以2016年票房過億的85部影片為例,其首周末票房佔比分布如下(已祛除部分上映日期異常影片):票房成績在10億以上的影片,首周末平均佔比為31.09%;5億——10億之間,為45.24%;1億——5億之間,平均為63.03%。
此時還需要考慮的一點就是後續長尾效應。多在於其上映的第二周有沒有強勁的足夠挑戰影片時長份額的大片上映,如果沒有的話,影片的影響力可能會持續,尤其是在下周末會引來一次小的高峰,幫助影片的總體成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