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院線電影 > 電影票案例

電影票案例

發布時間:2023-01-16 19:48:06

① 求電影市場定價策略的案例

在網上搜了一下,找到了一篇與此有關的文章,但太長了,摘抄部分如下,具體的鏈接過去看。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一)電影放映市場現狀

電影,是一種商品。是商品就要有市場,就要贏利。不僅僅如此。有了市場還要追求更大的市場,爭取讓我們的商品滲透到每一個可以到達的地方。只有這樣,我們的商品才有價值,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健康成長。同樣,有了利潤還要追求更大的利潤,商品存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創造利潤。只有創造盡可能多的利潤,才能最大限度地體現商品的價值。

但是,目前「電影」這兩個字對於我們卻越來越生疏了。原因就是它的市場在逐漸縮小,它的觀眾在逐漸減少,觀眾離影院越來越遠,電影正在與觀眾背道而馳。

為什麼?

主要原因就是電影票價太高,遠遠超出了消費者的支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讓大批的電影愛好者望而卻步。調查發現80%的觀眾認為幾十元票價經濟上難以接受。對於工薪階層來說如果電影票價低一些還是願意經常進電影院看電影的。但是普遍認為花十元錢看平庸的國產片是不值的,偶爾看一些進口大片還可以湊合,更何況少則30元、40元,多則80元、90元呢?消費者說這些話表明他們對於電影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現實。

例如,2005年1月3日,元旦的最後一天假期,北京王府井電影院掛出的《天下無賊》票價是48元,《加菲貓》是38元,《功夫》是58元,如果要在這兒看完三部片子,就得花144元,而且這還是普通票的價格,如果你想在貴賓廳看電影,價格還得翻番。此外,影城門口有告示牌,不讓外帶食品,消費影城的大杯可樂8元,爆米花10元,讓人感覺進了候機廳。

與票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居民的收入太低了。以2004年為例,廣州人均收入16884元,深圳為27596元,上海16683元,杭州14565元。這樣算下來我國居民的人均月收入也就在1200元到1400元(這只不過是沿海一些發達城市的收入水平。事實上,在欠發達的廣大中西部地區遠沒有這么高)之間,但我國國內的電影票價大多在30—40元之間,一張電影票相當於一個人月收入的1/30,這個比較有點可怕。

票價高了,觀眾怕了,進影院的人少了,觀眾人數自然大幅下降了。以電影重地上海為例,其電影觀眾人數上世紀90年代4500萬人次,但現在卻萎縮到500萬人次。電影院越來越留不住人,這已經成為困擾中國電影發展的一個瓶頸。

觀眾人數少了,票房必定下滑,即使票價很高。1989年時,電影票價為每張0.25元,全國票房總收入為25億人民幣。現在,電影的票價上漲了大約100倍,全國總票房收入卻只有10億人民幣。而依我看來,考慮到物價指數上漲的因素,實際上現在每年的票房總數10億人民幣,只抵得上1989年時市值的5億元以下。也就是說,目前每年的票房總值還不及1989年前的五分之一。

這就是我國電影放映市場現在的生存狀況。票價居高不下、觀眾逐年銳減、票房無法突破就像三座大山重重的壓在電影放映市場及其經營者的肩上。又像一個魔咒緊緊環繞在他們身旁使他們寢食難安。

我們的電影放映市場該怎麼辦?

(二)與以往電影放映市場狀況的比較

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電影業開始復甦,看電影是人們娛樂消費的主流,那時電影院放映新片,基本上是場場爆滿。而在今天,電影「高票價」導致的電影消費貴族化,則在使電影觀眾嚴重走失。同時,票房收入大幅下降。

下面我們分別從票價、觀眾和票房三個方面進行比較。

首先來看票價:

建國初期 0.1元 60年代 0.15元

70年代 0.2元 80年代 0.3元

1989年 2.5元 1996年 15元(個別影院20元)

以均價90年代以前每票0.25元計,現在的票價較之漲幅近100倍!而其它商品的價格漲幅遠遠低於電影票價的漲幅。以成都市零售商品為例,90年代以前,大米每市斤0.142元,現在每市斤0.85元,漲幅6倍左右;90年代以前,豬肉每市斤0.85元左右,現在每市斤6.5元,漲幅8倍左右。

再看觀眾數量:

1989年我國電影觀眾有293億,1999年只有3億人次,這說明1999年,我國看電影的人次僅為十年前的1%,2001年已經降至2.2億。我國電影重地上海,電影觀眾上世紀90年代是4500萬人次/年,而現在卻萎縮到500萬人次/年。

最後來看票房:

1989年我國電影票房收入為25億元人民幣,1999年我國票房收入為8.1億元人民幣。票房收入為過去的1/3。據官方統計的結果,2004年一年,我國的電影票房總收入為10億圓人民幣,這其中還包括電影頻道給一些不在院線上映的電視電影的錢,如果單純考慮影院票房,連10億元都沒有。

票價、觀眾數量和票房的如此懸殊的對比,說明高票價已經成為困擾我國電影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

(三)與國外電影放映市場狀況的比較

美國人愛看電影,美國的電影票房動輒上億美元;中國人也愛看電影,但中國的電影票房最高者《英雄》也不過2.5億元人民幣罷了。美國人愛看電影,美國人也有條件看電影,中國人愛看電影,但中國人卻沒有條件看電影。這真是讓人覺得可悲。

美國1990年電影票房是47億美元,以後連年大幅上升,到2004年已經達到了94億美元,比2003年上升14%,同時也超過了之前的票房最高紀錄—2002年的93億美元,從而創造了美國電影票房新的最高紀錄。而中國近年來則呈下降趨勢,1992年是19.9億元人民幣,1999年以後就一直在10億元人民幣以下徘徊。

美國2004年人均收入是36000美元,月收入約3000美元,而美國的電影票一般在6美元左右,是月收入的1/500。中國人均年收入2004年廣州人均收入16884元,深圳人均收入27596元,而上海人均收入16683元,杭州人均收入14565元。這樣算下來,中國人的月收入也就在1200-1400元(這只不過是沿海一些發達城市的收入水平。事實上,在欠發達的廣大中西部地區遠沒有這么高)之間,但中國國內的電影票價大多在30-40元,一張電影票相當於一個人月收入的1/30,這個比較有點可怕。

以上是我國和美國的比較,下面再看與其它國家的比較:

韓國:電影票價一般是人均收入的1/150。韓國的票價由發行方、投資方及影院三方來維持,三方從市場經濟規律考慮提出一個適當的價格,根據地方差異有所不同,偏遠地區比這個價格還低。

日本:電影票價一般為成人票每張1800日元(約合人民幣135元),是普通市民收入的1/200。為了留住觀眾,日本女人看一場電影1000日元,約合人民幣80元;日本男人需要多花500日元,也就是120人民幣,但日本人均最低月收入在20萬元,可以買1600張電影票。

法國:巴黎一般工薪階層的月均收入為2000歐元(1歐元約等於10.5元人民幣)。在香榭麗舍大道的UGC影院,三個放映廳的普通票價分別定為8.6歐元、8.2歐元和7.3歐元,學生票為6.7歐元,中午12時開映的影片票價為5.5歐元,12歲以下兒童票價為5.1歐元,另有三人聯票等優惠價。票價的靈活掌握也是巴黎影院經營者經常用的手段,「辦卡觀影」活動在法國較為普遍,18歐元月卡和230歐元年卡很受觀眾歡迎。

義大利:羅馬已實行年卡制,除本人照片外,在一次性交納一定量的購卡費用,在年內觀看任何場次的電影,只要每次交納1歐元即可。

著名影星成龍被問及票房問題時,則表現得非常激動。「我最不願意就是談到票房的問題,我們中國有13億人,票房上了1億元就高興得不得了,而韓國只有4600萬人,卻有1億美元的票房。原因是我們中國人都去看盜版了。而看盜版的原因就是電影票價太貴了,看不起,尤其是一些不發達的地方,票價太貴,導致人們選擇看盜版。所以呼籲一些地方降低票價,讓更多的人去電影院看電影。」

票價高了,進電影院的人數就少了,在電影院進行消費的人數也就少了。在中國的電影院里經常可以見到只有8、9個人的情況。即便是100元一張票,也不過8、9百元。如果票價低一些,影院里有500人,每人買一杯2元的水,影院就會有1000元的營業額。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

電影管理者是否也該考慮一下措施,讓更多的人能進電影院,讓人們能看到更多的電影。這可能是振興中國電影放映市場的一條必由之路。

② 沉沒成本謬誤(1)

首先定義一下什麼是沉沒成本?

而沉沒成本謬誤又是另外一層意思。

這句話是照抄文章裡面的。
在筆記里,我將這句話分解成三個意思。
在付出,投入且不可收回的錢,投資,精力之後。

你會繼續投入。

當一個人這么做,背後的原因是對損失的厭惡。為此還有專門的一個詞彙,叫損失憎惡。

在文章裡面就舉了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是要去旅行,先買了一張一百美元的滑雪旅行票,後面又發現一個,50美元的體驗更好的,也買了。而且這兩個是不可退換的,不能轉讓的。

研究人員,發現有一半人,盡管50美元的體驗很好,但他們選擇一百美元滑雪旅行票。

做出這個選擇背後的動機很明確。通過選擇100美元的旅行票,讓自己的損失更小。盡管50美元的帶來的體驗好。

第二個例子是,弄丟了電影票。研究人員,那樣參與的受試者花10美元買一張電影票,然後,問他如果電影票丟了,你還會不會再去重新買一張,去看這個電影。要得到有超過一半的人,回答是

那在這個例子中。丟電影票本身就損失了,十美金。再花十美金去買一張電影票。只會增加他的損失。所以他們作出選擇背後的動機把自己的損失減少到最低,所以看到他們的行為通常是這樣的

這兩個例子,只是說明了人做決策,往往是,為了避免痛苦,避免損失帶來的痛苦,讓自己的損失最小化,或者是說彌補自己的損失。

我們在生活中確實也看到過,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還要繼續往裡面投入東西。明知道不可能成了,但還是繼續投入,抱有一絲的幻想。

比如說,建了一個廠,本身地址就選錯了,但前期的資金人力物力,投入了太多太多進去。決策者,往往可能會這樣思考,避免更大的損失,所以要繼續投入。

我記得在今日說法看過一個地溝油的案例。

一個企業家建立了一個煉油的工廠。衛生部門檢驗不合格,他的企業沒有拿到衛生許可證,一直不允許營業。需要整改之後得到衛生許可證,才能幫上游企業加工煉油。這個時候他投入工廠的資金投入的資金已經用完了。工廠營不了業,他買的設備都成了廢鐵。為了讓自己的工廠有生意,他改幫別人加工地溝油。

你從這個角度看過去,如果他不這么做。他會損失他的投資。為了彌補自己的損失,為了消除損失帶來糟糕的感覺,他選擇了繼續投入。只是投入了發展地溝油事業。

我自己身邊的例子就是,在愛情的熱戀期,相處久了,想要在一起。女方很有錢,買了一套房給男方。房產證寫的是男方的名字。也花了二十幾萬給男方買了輛車,本田雅閣。女方本身,無生育能力,自己去抱養了一個小孩。三人一起共同生活。可以說,啊,你放在這個男人身上投入了很多。在相處了,幾年時間後。發現這個男人脾氣特別暴躁,非常不容易相處。相處在一起久了,這個男的態度也是越來越惡劣。幾年前我就問過女方。哎呀,這樣的活為什麼還要在一起?
她的回答是這樣,如果不是為了小孩,我早就分開了。

今天剛好看到沉沒成本,也就理解了,為什麼,她下不了這個決心,還是和這個男人在一起。

③ 微觀經濟學的案例分析

timfuhang 的解釋基本上正確,補充一點,電影院半價賣票給老張是理性的商家為了增加邊際利潤而採取價格歧視的做法。因為電影票是有時效性的,如果到開演沒有滿場,那沒賣出去的這場電影票將一文不值,而以較低的價格在開場前一分鍾賣出一張,增加的成本基本上等於零,整個票價幾乎都是利潤。對於爆米花這種沒有時效性約束的產品的邊際成本是固定的(不是近乎零),因此採取價格歧視的做法可能無利可圖甚至虧本。

④ 隨機購買一張電影票座位號可能是單號嗎

答:座位號有單號與雙號,根據數學知識你隨機購買時出現單號的概率是50%,不過概率很高哦。

⑤ 製作電影票選購圖案例中,如何利用islide插件進行復制

進行一個元素復制粘貼的時候,通過剪貼板
在PPT中進行一個元素復制粘貼的時候,會有一定量的位置偏移。原位置粘貼操作如下動圖:
但是有了iSlide以後,原位置粘貼不再是問題,在「設計工具」面板中有一個組叫做「剪貼板」,只有兩個按鈕——「原位復制」、「原位粘貼」。

閱讀全文

與電影票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