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和女朋友在家看電影浪漫,還是去電影院浪漫
肯定是去電影院浪漫的,在家看電影哪有什麼浪漫的,無非就是一個大屏幕,沒氣氛沒氛圍,有時候這種約會,是需要浪漫,浪漫其實就是一種儀式感,一種氛圍,不同場景不同環境不同情況對於浪漫的儀式感都是不同的,你可以在家准備兩個人的燭光晚餐打扮的儀式感是可以的,但是看電影,還需要周圍的氛圍和環境的氛圍,在家裡面是打造不出來的,所以肯定是去電影院有氛圍,人多,屏幕大這些只是外部因素而已,真正的感受是這些外部因素帶來的氛圍,是浪漫的儀式感。
『貳』 看了《一秒鍾》後,你覺得這個年代執著於在大銀幕上看電影還有沒有意義
「電影里真的是這樣的。晚上大家都尖叫著出門,一家人老小,手裡都搬著板凳,特別激動。」
面對《一秒鍾》露天電影的場景,60多歲的王師傅不禁回憶起童年的回憶。
張藝謀新片《一秒鍾》上映後,人們對露天電影的回憶再次被喚醒。作為一代人的記憶,露天電影彌補了當時人們娛樂生活的不足,成為「美」和「青春」的代名詞之一。
幾十年後,隨著市場和科技的發展,電影逐漸成為一種流行的娛樂方式。在這種情況下,看電影的社會性和儀式性被大大削弱,人們對電影的關注度更高。
更何況連「電影」都直接封存在他們的記憶里。正如老周所說:「2000年以後,露天電影越來越少,我基本沒有電影這個概念。現在基本不去電影院看電影了,所以一提到電影就能想到當時的放映場景。」
對此,王師傅也說:「現在我們老了,不知道從哪裡獲取信息,沒有渠道,沒有機會看到。如果再有機會,我一定要去,所以我要重溫。」
在年輕人中,有很多人對露天電影有特殊的感情。畢業於武漢大學幾年的小昭說,他讀書的時候,學校每個周五都會放露天電影,有時下課後他會和室友一起去看。
如今,露天電影不再以傳統的方式流行,而是以「復古浪潮」的形式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比如,除了一些仍然保留公益放映傳統的高校。
很多創意文化園也開始把露天電影作為一種青少年狂歡娛樂,一些針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團隊活動也把看露天電影作為活動之一。
同時,對於一些電影愛好者來說,戶外電影出現在他們生活中的頻率也在逐漸增加,比如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戶外放映活動。
山西平遙的「站台」戶外影院等等。在今年疫情影響的特殊情況下,露天電影的話題再次升溫。由於室內放映廳的密閉性等客觀條件的限制,露天電影可以看作是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觀影的一種補充方式。
可以說,隨著活動的增多,露天電影的「社會性」開始再現。
如今,放映和觀看露天電影時的儀式感正在逐漸消失,但它所承載的集體記憶從未衰退過。一秒鍾之後,或許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到露天電影帶來的純真與美好。
露天電影可以作為一種記憶承載再現,從而重新進入當代人的生活。
『叄』 電影院的儀式感誰提出的
電影院的儀式感程武提出的。程武的話,道出了電影春槐神最大的魅力之一,體驗感和儀式感明談,通過電影的力量逃扒虧往另一個世界。
『肆』 去電影院觀影,你會把整部片看完再走嗎
去電影院觀影,我會把整部片看完再走,因為你既然花錢來了,你不看完你這就是等於浪費,浪費金錢,浪費時間。如果這部電影實在是不好看,你可以中途退場走人。但是這樣的話會影響其他顧客看電影,因為當你中途退場走人的時候,你會影響他們看電影的激情,他們會覺得為什麼你們走了,可能會覺得這個片子不好看,他們也會走,這樣的話就會導致這個電影公司的,他們的利潤大大下降。
『伍』 現在很多視頻APP上都可以免費看電影,為什麼我們還要去電影院
因為體驗不一樣。手機電腦看電影是方便,不過沒有3D、立體聲環繞的效果。
『陸』 電影院里看電影比在電視機上看有哪樣的優勢之處
影院觀影的最重要優勢,就是儀式感。在電影院觀影,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從你聽說相關電影資訊開始,到觀影結束後和朋友分享觀影感受結束,而不僅僅只是看電影的那90或120分鍾消費時間。我們花錢去看電影,所謂的視聽享受其實是影院為了和電視機爭奪觀眾而製造出來的營銷謊言。看電影,並不僅僅只有視聽享受,它是你和很多陌生人一同在黑暗中分享和見證命運或奇跡的時刻。內心的隱秘慾望被揭示和分享,才是我們要聚集在一起看電影的動力。原始人圍聚在山洞的火堆旁,彼此分享白天狩獵的經歷和心得,一萬年之後,我們仍然會在黑暗中聚集,共同分享精彩或離奇的經歷,體驗完全不同的人生。這是電視機或電腦屏幕所無法提供的。短期內貌似也沒有可以替代的其他方式。
『柒』 在電影院屏攝,動了誰的乳酪
文 | 武怡楠
編輯 | 吳燕雨
在電影院看電影時拍照、錄視頻的觀眾們,可能從來沒想過,自己的行為有一天會被電影圈熱議、甚至抵制。《八佰》《花木蘭》上映後,「屏攝該不該罵」成了影迷圈和多家電影媒體討論的話題;去年北影節,面對屏攝、還有使用了閃光燈的行為,同場有人直接喊話:「傻X別拍了」;而一旦有人屏攝並發到影迷群里,可能會被直接拉黑,「這是影迷圈裡的行規」…
而與業內熱議的情況不同,大部分情況下,許多觀眾並不理解屏攝這個概念,也似乎壓根沒意識到屏攝是需要被「抵制」的一種行為。屏攝,簡單來說,泛指在電影院觀影過程中錄像、拍照或者拍短視頻等行為。在「Sir電影」「3號廳檢票員工」等討論屏攝問題時,高贊評論往往是「 看了這篇,才第一次知道屏攝不對。 」
圖源:Sir電影
那麼,屏攝的邊界在哪裡?屏攝一事,是否有著絕對的對錯呢?屏攝又為什麼會在電影圈引發爭議?屏攝,究竟動了誰的蛋糕?為此, 毒眸 詢問了超過20位身處不同環節的電影人、影迷和觀眾,以下是他們的想法。
劇本策劃 :「屏攝會影響觀影體驗,那些被打擾的人將不良情緒遷怒到影片,從而對影片產生不公平的評價,導致片方口碑受到影響。而且,盜版和院線觀感截然不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上映期間的拉麵動圖就來自屏攝,對電影口碑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導演 :「抵制屏攝,是對包括我在內的創作者的尊重,也能更好地保護創作者。如果創作者的利益受損,影響的是藝術創作,也就影響了整個行業。」
發行1 :「屏攝導致了盜版資源的流出,會影響票房,對影院和片方的危害很大,也會影響我的發行工作。盜版已經發展成為地下產業鏈,有完整的盜攝、上傳、售賣等渠道,對於影片的版權損害很大,特別對有一定體量影片的損失就更大。」
策展人1 :「屏攝的存在沒有很直接影響我的工作,但是這樣行為的出現讓從業人員很泄氣啊,直接的反應了觀影人群的素質。別說屏攝了,從業人員都也在看盜版。」
策展人2 :「屏攝把看電影這件本來可能有點『儀式感』的事情,也變成了類似『打卡、快速消費』的感覺了,類似於打卡網紅地馬上分享到朋友圈。」
攝影系在校生 :「一年前看《我和我的祖國》時,旁邊坐著某位演員的粉絲,這個演員出現的時候,這個粉絲總會開著閃光燈一陣狂拍。搞得我整個人都沒辦法融入到電影里了,電影本身就是另一個世界,需要觀眾全身心地去融入,屏攝讓觀眾和電影之間出現了裂痕,非常非常影響觀影體驗。」
除了反對抵制的聲音之外,也有被訪者的態度顯得比較溫和——
影院經理 :「屏攝始終是很小眾的行為,前兩年炒過一波之後,我朋友圈裡基本看不到曬放映中的大銀幕了,我們影院在日常也很少有這方面投訴。另外,影院也沒有辦法全程監控廳內觀卜鬧眾的行為,除非有觀眾投訴,現場工作人員會勸止。」
影迷1 :「雖然我身邊沒有屏攝行為,但我也能理解普通觀眾屏攝往往也只是為了發朋友圈。如果是離我比較遠,而且手機比較暗,迅速的拍一張經典畫面我個人是可以忍受的。在不影響觀影的情況下、不涉及傳播盜版的情況下,沒必要裝做聖人批判別人。」
影迷2 :「我覺得抵制屏攝是小題大做,有太多人不怎麼進電影院,發個朋友圈純屬義務宣傳。以與其站在道德制高點審判式的嚴令禁止,不如給市場時間、給觀眾時間,讓他們慢慢的了解電影文化、尊重電影文化。」
發行2 :「如果僅僅是一個小視頻,拍攝者可能只是覺得該影片很好,有 情感 共鳴。如果只是分享電影精彩片段的話,我認為可能對影片有正面效應,在某種程度上還帶動了影片的熱度,鉛漏是觀眾二次宣傳或口碑宣傳的快速途徑。」
發行3 :「如今即使是偷錄,隨著大家習慣在正規的視頻網站看高清資源,型激罩購買槍版資源的人越來越少了。整體來說,屏攝導致的盜版資源對行業的破壞力在下降。」
可以看到,屏攝或許傷害了一些從業者的切身利益, 不同人對屏攝的態度呈現兩極分化。
而屏攝多多少少存在著地區差異,在一些觀影市場相對較為成熟的地區,有關的法規早已實施數十年,不在電影院、演唱會等場合屏攝幾乎成為了當地默認的行為准則。毒眸詢問了常年生活在美國、香港、台灣等地的幾位觀眾,他們都表示,每次觀影時,影院都會在正片之前反復強調禁止屏攝,在一種強力監督的氛圍下,他們幾乎未曾見到屏攝現象。
內地為什麼暫時沒有這種觀影習慣?
從儀式上,內地市場對觀影文明還未普及到一定程度 ,很多人既不了解相關規定,也並未意識到屏攝這一行為有何不妥。行業內對屏攝分析的熱鬧,其實並未普及到普通觀眾圈層——
除了許多觀眾對屏攝尚處於一種「無知」的狀態,從觀影心理來看,屏攝還帶有一定的打卡因素。
盡管看完電影後,觀眾可以分享海報進行「打卡」,但《紀錄電影「屏攝」折射的自媒體情緒傳播》一文指出,觀眾的自戀心理,讓他們總情不自禁拍下那些精彩瞬間,以期獲得在自媒體再創作、再傳播的權力。尤其在觀看如《速度與激情》《獅子王》等主打情懷牌的商業大片時,很多觀眾會被激發「到此一游」的攝制心理。
「觀眾們看電影的時候會屏攝,其實是就像我去一個景點,就會跟那個景點的標志物合影,證明我來過這個地方,是一個道理。」一位導演告訴毒眸。
面對從未消失的爭議,屏攝有沒有機會銷聲匿跡、為了減少屏攝又能做些什麼呢?
映前的貼片、宣傳片,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潤物細無聲地培養觀眾的自我意識——百麗宮的映前小片就強調了這一點,北影節票夾上也會額外標注不許屏攝的觀影提示。
當然,任何一種文化的改變都不會一蹴而就。 一位電影投資人告訴毒眸:「雖然現在國內舉辦了皇冠、超五等高級別的網球賽事,但想成為網球強國,還需要國內網球觀眾觀賽的整體素質提高,需要長時間積累與沉澱出網球文化。」類似的,國外觀影文化的培養歷經了數十年,我們也還有較為漫長的路要走。
好在,采訪中絕大多數人表示,在經過教育後,大部分人會選擇不再屏攝。一位影迷也告訴毒眸:「屏攝者不是豺狼虎豹,不是大奸大惡,他們只是暫時的無知,經過點撥和告誡,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人像我一樣,改掉這個壞毛病。」
而屏攝的存在,也是目前國內觀影市場不成熟的一種體現。
當觀眾逐漸培養起「屏攝很容易打擾到別人,屏攝這個行為本身也不是很有必要」的意識,也就能培養起北大中文系教授戴錦華老師所提過的、對同一場觀眾「獨自觀影」的尊重:「影院是一個公共空間,是唯一一個對號入座、在昏暗的環境下「集體地獨自觀影」。」那時,進電影院將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消遣,觀眾在同一個黑暗的空間里,虔誠地欣賞電影藝術之美。尊敬的共振,也許在那一刻產生。
未來,當不屏攝成為一種默認的觀影文化時,電影產業的面貌也會更加富有生機。而觀影若形成行為規范,或許也將在某種程度上推動國內市場的下一個未來。
『捌』 你平時是喜歡去影院看電影還是在網上看
影院看電影更有儀式感,也更能把自己代入電影中。很多人覺得儀式感是個無用的東西,似乎它是可有可無的,但美好的生活真的需要儀式感。舉例子,一對夫妻或者情侶,感情很好,好到不需要在任何節日給對方送任何禮物,心裡對這一切也很坦然。但是突然有一天,你想和朋友或者其他人說起你和另一半的戀愛過程或者甜蜜生活,你發現你詞窮了。你找不到任何一個小物件來證明你們走過那個地方,沒有任何一張照片留住你青春的美,這時你可能會後悔,會羨慕別人了。儀式感其實很虛渺,但每個人都需要它。就像你生日時,你希望親人幫你過生日,在情人節時,能收到一份小禮物。而看電影,就是儀式感中的一種。當有人把電影票買好了,遞到你的手上,你能感受到那份真實。在網上看電影固然方便,但總有某一瞬間,你想舒舒服服坐在電影院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