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刺殺小說家票房破10億,這部電影10億票房回本了嗎
刺殺小說家也是春節檔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是由雷佳音,楊冪,董子健,郭京飛等人共同主演,作為春節檔的電影,它也是耗費了很大的精力財力,磁場小說家的電影票房已經破了十億,所以這部電影回本了嗎?回本了是肯定的答案。
B. 如何看待電影的發展趨勢
中國強,則國產電影強。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電影逐漸成了我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消遣方式。院觀看電影,隨之而來是電影票房的大爆發
從2011年全國總票房100億,到2018年全國總票房609億,6年的時間,總票房翻了5倍,這個5倍可是以億為起點的。由此可見電影市場的巨大消費力。中國電影產業在國民經濟新的發展形勢下實現了穩健增長。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電影經歷了生產單位轉企改制、組合院線、民資入影、融資上市、「互聯網+」融合等重大產業改革。《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的頒布實施,更以法律形式體現出我國推動電影產業化、實現電影強國戰略的決心與信心。
目前,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銀幕數量、觀影人次均位居世界第一。但要清醒認識到,在電影產業收益、產業鏈完善度等方面,我國電影產業與世界電影強國仍有差距,同時也存在巨大潛力。在網路技術與數字通信飛速發展的時代,更需把握電影產業發展新機遇。
一、蓬勃發展的中國電影產業
近年來,《關於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電影產業促進法》等法規法律相繼出台。電影市場充分引入競爭機制,形成新老電影公司百舸爭流、競爭奮進的局面。電影工業基礎不斷夯實,技術水準不斷提升,各類數字影視製作基地紛紛建立,數字影院普及到縣,我國3D銀幕數量穩居世界第一。通過「一帶一路」交流、電影節、國際展映等方式,我國電影產業的國際影響力穩步提高。
面向未來,中國電影觀眾與市場的不斷成熟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一方面,中國電影消費內需強大,受眾觀影需求日益增長,2018年觀影人次達17.16億,但人均僅為1.23次,提升空間巨大。另一方面,國內資本投資電影活躍,當下已有1.2萬多家影視公司,講好故事、演好角色、打動人心、贏得口碑,已逐漸成為電影市場的創作主導。全行業將更加註重電影的社會效益,良好口碑將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帶來電影產業的良性循環。
二、搶抓先機,實現「由大到強」
中國電影產業要實現「由大到強」的跨越式發展,要抓住新時代新機遇,領先一步,方能實現電影強國的目標。
從黑白到彩色,從平面到立體,從膠片到數字,電影產業的發展進步始終貫穿著科技、藝術的交融與革新。好萊塢電影《阿凡達》開發出領先世界的3D虛擬影像攝影、面部表演捕捉等技術,以逼真視效震撼世界;《流浪地球》以高水準特效、具有中國內涵的故事,在海內外口碑票房雙豐收。裸眼3D/4D技術、虛擬現實的VR技術、混合現實的MR技術、全息技術、全景聲技術等,為實現電影技術的突破提供了新機遇。
在電影宣發領域,發行企業要及時研究受眾觀影心理與分層的變化,多樣化地進行電影宣推,及早做好老電影、復映電影、文藝電影等分眾電影市場渠道。同時,電影宣發要「走出去」,抓住推廣機遇,講好中國故事,搶占被國外院線忽略的「冷」檔期、細分觀影市場。
三、未來,電影行業市場會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呢?
1、國內資本充裕有利於電影行業加速發展
目前,我國國內資本較為充裕,且外部資本投資電影行業的意願較強,對高度依賴資本投入的電影行業形成了有利的發展環境。電影產業投融資渠道拓展,不僅有利於電影製片產業發展,為電影企業進一步延伸產業鏈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城市化進程加速為電影產業發展提供新機遇
據統計,2000年以來全國城市化率平均年增速接近3%,2016年全國城鎮化達到57.35%,城市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伴隨著城市房地產、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城市文化產業建設也迎來大發展的黃金期,這將為電產業的發展和繁榮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3、擴大內需政策有利於帶動電影產業發展
近年來,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擴大內需的政策措施,為推動全社會文化消費水平提升,發展影視文化產業提供了難得的機遇,2016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32316億,同比增長10.4%。目前,我國的文化產品和服務需求旺盛,但文化產品供給存在巨大缺口,為電影產業創造了寬廣的市場拓展空間。
4、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逐漸加大有利於電影行業健康發展
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的建立對於鼓勵和推動電影行業持續快速發展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進一步實施,中國知識產權的保護范圍和保護水平已逐步同國際市場慣例接軌。在知識產權得到良好保護的前提下,電影企業投資製作大電影,音像製品、電視及網路播放等收入渠道也將得以進一步拓寬,有利於我國電影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再加上國家頒布的《電影促進法》,所以中國電影市場一切都向著更好的方向在發展。
未來,中國電影產業若能及時抓住電影技術創新、內容精品打造、分眾與衍生消費趨勢、智慧影院建設等機遇,就定會乘勢而上,加速實現電影強國之夢。
《電影產業促進法》的實施,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步伐,接近公眾,粉絲,觀影人,門檻也不再那麼令人望而卻步。
C. 大家怎麼看待國內影視劇的發展現狀
現在的大部分影視作品都是商品,它首先得迎合市場,迎合當下的受眾需求,所以自然會體現當下的部分社會文化。隨著自媒體時代的來臨和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影視人才將會更容易脫穎而出,未來影視作品也定會百花齊放,尺度會越來越大,才華的施展空間和舞台都會加大,也會殺出更多「黑馬」。
D. 中秋檔電影票房創新低
反復爆發之後,影視公司降本增效,開源節流才是關鍵。
圖/IC
「影視行業依然沒有度過嚴冬。」有業內人士直言。
2023年中秋檔收官,票房成績約3.78億元,創近5年新低,僅《哥,你好》一部票房過億。今年上半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約172億元,同比下降38%。
這種成績也在意料之中。反復爆發後,部分影院只能停工,影視公司業績受到沖擊。Wind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信證券影視行業20家公司中僅有9家盈利,11家虧損。
其中,萬達院線(002739。SZ)以虧損5.81億元領漲,文投控股(600715。SH)虧損2.12億元,金逸影視;電視(002905。SZ)虧損1.96億元和華誼兄弟(300027。SZ)虧損1.92億元。此外還有橫店影視(603103。SH)、上海電影(601595。SH)、幸福藍海(300528。SZ)、白娜前程(300291。SZ)等。凈利潤由盈轉虧或同比下降超過100%的公司。
一些企業可以在疫情中獲利。捷成(300182。深圳)、華策影視;電視(300133。SZ)、博納影業(001330。SZ)和光線傳媒(300251。SZ)均實現凈利潤過億元,分別為4.04億元、2.4億元、2.36億元、2億元。博納影業(001330。SZ),剛剛上市,以凈利潤同比增長783%位居行業第一。其次是慈文傳媒(002343。SZ),同比增長208%,歡瑞世紀(000892。SZ),同比增長161%。
事實上,截至9月15日,上述20家公司中,今年以來股價上漲的只有5家,其餘全部下跌,跌幅超過20%的有9家。目前市值排名前四的龍頭公司分別是光線傳媒、萬達院線、中影、博納影業。
面對寒冬,所有公司都在尋找突破路徑。有些影視公司手裡的產品項太多。如何加快庫存變現和資金回籠成為當務之急,否則這些庫存將面臨跌價的風險。
2023年只剩下不到4個月了,未來還會有幾部大片。它們能在多大程度上提振電影市場仍充滿不確定性。
「寒冬」仍未結束。
大多數影視公司將虧損歸咎於疫情,如——工作室關閉或推遲放映,影片頻繁撤場和變更,票房收入減少。在營收下滑的同時,仍然要承擔龐大的固定成本和包括租金、折舊、人工成本在內的剛性支出。
國內一半以上的影院無法開門迎客,「影院一哥」萬達院線的日子也不好過。財報顯示,上半年最多時,公司國內約有410家影院同時倒閉,占公司國內影院數量的51%。平均單店倒閉42天左右,影院較多的一二線城市受影響更為嚴重改鬧,導致票房收入同比下降31.3%。
受此影響,萬達院線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9.38億元,同比下降30%;凈利潤為5.81億元,去年同期為盈利6.39億元。占收入大頭的觀影業務的毛利率降至負7.51%。公司市值從1000億元的高點跌到了今天的245億元左右。
在業績壓力下,萬達院線開始放緩重資產影院的發展,推動輕資產影院轉型,包括萬達廣場部分核緩罩新建影院也開始採用輕資產合作的模式,降低投資成本。同時,進一步關閉或轉移低效影院。今年上半年,萬達院線新開13家直營影院和15家輕資產影院,關停4家經營效益差的影院。
當年的第一影視公司華誼兄弟現在還在忙著還債。在sec結束時
華誼兄弟主營影視娛樂板塊同比下降58.64%。公司製作或參與的電影比例在降低,上半年僅上映三部。真正的娛樂圈更是慘淡。上半年營收僅為47.17萬元,同比下滑99.11%。
「靠影視IP拉動文旅基本很難。哪雀可能是網路名人打卡點,大家的熱情很快就會消退。」前述知情人士表示。
疫情之下,橫店影視也未能倖免。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33億元,同比下降43.5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824萬元,同比虧損。
橫店影業出品的電影《獨行月球》 《人生大事》分別以近30億元和17億元票房位列暑期檔前兩名。爆款的出現讓橫店影視下半年的業績壓力小了很多。
但橫店影視並沒有像萬達院線一樣選擇向輕資產轉型,而是逆市砸錢買影院。今年7月,橫店影視發布公告稱,擬由第三方與關聯方聯合收購上海星藝影院。重組後,橫店影視已經在全國放映。
公司中的排名,將超越大地影院躍升到全國第二,僅次於萬達電影。
8月中旬才上市的博納影業,憑借主投影片《長津湖之水門橋》40.6億元票房,上半年實現營收14.7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1.89%;歸母凈利潤2.36億元,同比增長783%。
截至9月15日收盤,博納影業每股價格從首發時的5元上漲至11.51元,總市值達到158億元,約等於2個華誼。
光線傳媒則是靠投入低、風險小的愛情片再次穩住了盈利,但營收和凈利潤雙降,上半年實現總營收5.83億元,同比減少22.78%;歸屬於上市股東的凈利潤2億元,同比減少58.67%。
公司主投、發行的《狙擊手》票房超過6億元,還有《十年一品溫如言》《我是真的討厭異地戀》等小體量青春愛情片的穩定輸出,光線傳媒上半年參與投資、發行影片的總票房合計13.77億元。
探尋突圍之路
寒潮之下,影視公司們正絞盡腦汁尋找開源節流的方法。多家公司在年報中均提及「降本增效」。
萬達電影提出,繼續加大成本費用管控,持續推進下屬影院和放映設備租金減免,降低影院能耗等費用。金逸影視提出,給所有直營影城重新設置租金談判目標,根據影城體量對能耗使用、空調水電、放映維修等費用進行管控。
相比電影公司和院線公司,電視劇公司、互聯網視頻平台受影響較小。歡瑞世紀就在半年報中表示,強化了與各大互聯網視頻平台的合作關系。
「三年的疫情防控,電影院首當其沖;另外,傳統媒體電視的廣告創收大幅下降,甚至腰斬,上星劇(一部電視劇上到了星級衛視)投入成本相當高,基本不掙錢,只是做口碑。但疫情對長視頻平台是利好,影視公司應爭取抓住對互聯網視頻的內容供給。」
前述業內人士稱,「歡瑞世紀上半年收入當中,佔比最大的還是網劇。但歡瑞的古偶仙俠劇同質化太嚴重,沒有太大的突破,這對內容生產者來說,不是好事。」
在開源上,片庫的變現尤為重要。目前,唐德影視儲備有11部影視作品,均處於發行階段。公司表示正在積極推動庫存劇的發行,加快庫存變現及資金回籠。
浙文影業(601599.SH)在半年報中指出,老劇發行、談判訴訟仍是盤活公司庫存和應收等資產的重點措施。公司對庫存劇集項目實行責任到人,並積極與衛視、視頻平台溝通接洽,通過新劇帶老劇和發行代理合作模式推進庫存項目發行。
主營業務受疫情影響,不少影視公司開始搶佔新賽道。不過,目前來看,這些新業務更多還停留在試水階段,無法承擔起創收重任。
萬達電影在下屬影院開展劇本殺、脫口秀、相聲、音樂會等創新業務,在影片供應相對不足的市場環境下,用這種方式提升影廳利用率,吸引人流創收。截至目前,萬達電影已在32個區域影院落地現場演出,演出場次超過400次,公司聯營的「光影劇本殺」旗艦門店已在北京CBD萬達影院開業。
華誼兄弟開始布局元宇宙。在提到元宇宙與電影的結合時,王忠磊稱,虛擬技術和增強技術帶來的虛擬拍攝,讓影片製作效率和完成度大大提高。比如虛擬技術可以提前向演員展示表演的場景,而不只是一塊綠布,幫助演員更好地理解身處的環境。他提出,希望兩年內,華誼可以出品兩部至少80%是虛擬拍攝的電影。
鑒於旗下藝人自帶網紅屬性,歡瑞世紀自2021年起衍生出新業務線——電商和直播。不過該業務目前僅占總收入2%-4%。在業績說明會上,公司表示將布局數字藝人、數字衍生等方向。
「數字資產、數字藝人這塊,在國內還相當不成熟,很難說能產生多大收益。」前述業內人士稱。
「這從政策層面再次凸顯了國家對加快恢復電影市場的態度和決心,億元觀影補貼有望拉動5-10億票房增量,強力促進行業需求端回暖,進而催化供給端釋放優質產能。」浙商證券表示。
E. 國慶檔票房15億收官,《萬里歸途》奪冠,出品方華策影視贏麻了嗎
2022年國慶檔收官,綜合票房定格在14.92億元。觀影熱情的降低在數據上反映得更為直觀。今年國慶檔270萬場次只吸引到3600萬人次觀影,場均觀影人次13.3人。
這部電影的監制王紅衛曾對媒體透露該片成本為3億元,據此計算票房破9億可回本,按照這么計算的話,出品方大概率可以賺將近6億多,這些都是已經拋去了其他費用的純利潤,所以最終的盈利大概是有這么多的。
盡管看似股價漲幅不是很大,但這對於華策影視來說是一個新的突破,投資者對他有了信心,沒有人覺得他做不出片子了,只要趁著這一波熱度,華策影視可以好好的籌備下一部爆款電影了。
F. 國慶電影口碑爆棚!1天票房達2.65億,哪部影片的口碑最棒
各新上映電影中間冷熱不均,主要表現差距。在其中,《萬里歸途》單天奪得電影票房1.8億人民幣,電影票房佔有率68%。此片都是國慶檔當日唯一一部每日票房破億人民幣的影片。
除此之外,《平凡英雄》的出品發行方就出現了南方航空、中國影片的影子。國慶檔做為全年度最主要的排期之一,份量至關重要。資料顯示,2019年至2021年,國慶檔電影票房在全年度累計票房裡的佔有率分別是6.96%、19.57%和9.32%。因而,根據國慶檔影響力,一部分證券公司依然在券商報告中指出,對已經上映國慶檔的影視傳媒公司,此次國慶檔可能是非常好的機遇。
G. 《萬里歸途》總票房破13億!這部電影背後的公司能賺多少
如果票房超過了13億,那麼電影公司至少能夠賺跡鍵10億,因租含為他們在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投資成本其實並姿型巧不是特別高。
H. 獨一檔!《萬里歸途》5天7億,背後哪些公司成了贏家
在今年的國慶檔,用一枝獨秀描述毫不為過。假期一半以上,影片《萬里歸途》的崛起貫穿始終。燈塔專業版資料顯示,截止到10月4日17時,公映5天《萬里歸途》票房已破7億。現階段國慶檔的總計票房(含預購)為9.6億人民幣,《萬里歸途》占逾七成。
截止到10月4日17時,國慶檔總計票房(含預購)為9.6億人民幣。除《萬里歸途》外,《平凡英雄》《鋼鐵意志》的總計票房分別是9567萬余元、3884萬余元。
國慶檔在全年度票房中分量顯而易見,《長津湖》上年國慶檔就取得票房32億人民幣。2019年至今,國慶檔票房佔有率快速升級。燈塔專業版資料顯示,2019年國慶檔票房做到44.7億人民幣,占當時全國各地總票房的7%。
2020年疫情沖擊,上半年度電影院基本上暫停營業,當初國慶檔一舉奪得近40億人民幣票房,佔全年度票房佔比做到19.5%。2021年國慶檔票房佔全年佔比也超過9.3%。在今年前9月,內地電影票房較去年同期仍顯著稍低,國慶檔顯得尤為重要。
專業人士強調,就現在發展趨勢,在今年的國慶檔總票房難超過同期相比。一方面,重磅消息影片的缺陣沒法合理激發觀眾們的觀看電影心態;另一方面,以往國慶檔影片廣泛比較早明確排期,有足夠的時間也宣傳策劃加熱,但今年大部分新電影皆於公映前一周左右上映,交給影片的營銷時間很短。
I. 影視行業是不是一個好行業,值不值得長期投資
2020年絕對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我們這些人都見證了太多的 歷史 ,暫且不說其他的,2020年影視行業絕對算得上是最為艱難的一年,不同於餐飲行業迎來了復甦,2020年的影視業的損失可謂是巨大化的,別說什麼賺錢了,能活著都算不錯的了。
隨櫻改雀著國內疫情的控制,2021年元旦檔,電影票房刷新 歷史 記錄。隨後的春節檔更是一騎絕塵,打破單日票房記錄,春節檔票房記錄。根據《2021春節檔市場數據洞察報告》顯示,除78.22億總票房成績較2019年大增32.5%創下新紀錄外,2021春節檔同時憑借1.6億總觀影人次再創新紀錄;其中,賈玲導演的《你好,李煥英》單片目前斬獲超54億元,徹底引爆了二月份的電影市場。火熱的電影行情將影視行業又重新走進了人們的實現。
在很多人的眼中,都覺得影視行業是一個很賺錢的行業。那麼真實的影視行業是不是一個好的行業,值不值得長期投殲禪資?我認為影視行業對於巨頭們是一個好的行業,對於普通影視公司不是一個好行業,99%的企業和個人投資者來說是一個不值得長期投資,為什麼這么說?
一、影視行業是一個高積壓、高應收賬款的行業。企業的很多錢都被存貨和預付款給佔用了,最要命的是電視劇、電影還有可能遭遇各種黑天鵝導致無法播出或者上映。比如前些年不少影視劇因為由韓國主演導致無法上映,這幾年又有不少大製作的電影或者電視劇因為作品藝人的問題導致不能上映,例如,《手機2》、《情聖2》《巴清傳》和《新倩女幽魂》皆因主演問題導致不能上映,導致主控影視公司產生巨大的現金流壓力,也有不少因為國家政策調整原因不能上映,例如眾多古裝劇和一些特殊的電影,導致影視公司積壓嚴重。所以導致不少上市影視公司的現金流常年小於凈利潤甚至為負,例如大名鼎鼎的光線傳媒、華誼兄弟、歡瑞世紀和唐德影視常年現金流就為負,現金流極其緊張。華誼兄弟更是為了償還公司貸款和接近流動性問題,控股股東更是將能抵押的物品抵押,能賣的都拿去賣了。像慈文傳媒、唐德影視和華策影視為了緩解資金問題續命,紛紛賣身國資委。由此可以看出影視行業並不是一個容易賺錢的行業,下面是眾多影視公司的控股股東為了解決資金問題,將股權抵押的情況。
二、影視行業是一個高度不確定性的行業。對於電影現在市場份額越來越向大片集中,投入需要越來越高,如果有幾部大製作撲街就可能使公司陷入巨虧當中。例如今年五一上映的《真無雙三國》製作3億的成本,票房不到千萬,去年上映的《緊急救援》七八億的大製作,票房還不如製作成本高,主控方血虧。即使是有爆款製造機之稱的北京文化這幾年連續壓中《戰狼2》、《我不是葯神》、《流浪地球》、《我和我的家鄉》多部賣座的好電影,脊早但是盈利情況著實讓人堪憂,早幾年還能勉強盈利,但不夠2019年一次性虧損22.8億,2020年即使在《我和我的家鄉》爆賺的情況下,依然巨虧7.8億,近期更是被戴上了「st」的帽子。還有出品過《大軍師聯盟》、《鋼鐵俠3》《杜拉拉升職記》等爆款的印記傳媒更是連續虧損而退市,這足以見得影視股背後的不確定性有多高。
三、影視行業商譽奇高,商譽減值造成投資者踩雷不斷。
知名影視公司萬達電影商譽最高的時候高達134.91億元元,因收購子公司業績不達標,2019年和2020年連續巨額商譽減值59億和40多億,震驚市場。文投控股2020年也計提商譽減值20多億。捷成股份和華策影視2019年也曾分別計提22億、8.4億商譽減值。華誼兄弟2017-2019三年也共計提29億的商譽減值。還有數不清的影視公司這些年巨量商譽減值造成虧損,造成無數投資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損失慘重,導致投資者不敢輕易再觸碰影視股。
四、一直以來影視公司都是外表光鮮,實際賺錢很難。與美國好萊塢相比,中國影視行業起步整整晚了近百年。一起步就跟國際接軌,在一些方面就會引起水土不服。比如,我們的票房比不過美國,明星薪酬卻跟美國差不多。與影視公司相比,明星薪酬堪稱天價。上述分析師表示,"按照行業目前價格來看,一對一線明星夫妻同時工作,輕輕鬆鬆可以達到年薪2億元以上。"也就是說,近七成影視公司凈利潤"拼不過"旗下明星薪酬,賺錢能力堪憂。例如最近爆出某爽1.6億元片酬案,如果拿2020年和2019年影視公司的利潤上對比,近八成影視都不及她一部作品的片酬。
因為流量明星價格高,而影視公司出品一部作品資金有限,導致許多作品製作過程沒有資金投入淪為爛片,從而被市場拋棄。如此惡性循環,影視公司更沒有能力去創作出優秀作品,盈利能力不斷下滑。
綜合以上原因,想讓在影視行業上長期投資,難度極高,需要投資者練就火眼金睛,更多的只是淪為一種短線博弈。
以上觀點純屬個人觀點,不進行任何投資推薦,如有喜歡,歡迎轉發、收藏和關注。
J. 你如何評價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變化
行業主要企業:貓眼娛樂(01896HK)、阿里影業(01060HK)、光線傳媒(300251)、新片場(834630)、華誼兄弟(300027)、愛奇藝(IQ.NASDAQ)、Bilibili(BILI.NASDAQ)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電影市場收入規模、中國電影放映場次情況、中國電影行業集中度
行業概況
1、定義
電影產業是對以電影的製作、發行和放映三個行業為主,同時包括電影的後產品的開發(如音像製品、電影頻道、相關圖書、玩具等)以及與電影相關的市場活動的總稱,屬第三產業中娛樂業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通過視聽技術傳遞藝術形象信息,為人們提供審美、娛樂、宣教服務。
電影產業的特徵包括以下幾點:
2、產業鏈剖析:包括五大階段
從電影行業整體來看,其產業鏈包括電影製作、出品、發行、放映環節。電影製作作為整個產業的最前端,決定了行業的影片供給數量、質量等情況,具有一定的議價權。影片製作完成後,通過出品及發行方使得影片得以面世,向下游院線企業進行宣發。電影產業的終端是院線市場,其基本職能是提供放映服務獲取票務收入,一般占據45%的票房分賬比例,同時還為合作商提供廣告服務、提供賣品簡槐兆等衍生品服務以獲得非票務收入。
在電影產業鏈中,發行上承製片方,下連院線播映方,是將影片全國推廣的渠道,整個電影產業鏈的參與者眾多。
電影製作方主要包括國內外文學與劇本等原始作品方,如國外的漫威、迪士尼,國內的華策影視、騰訊文學等;內容出品方包括海外的華納兄弟、環球影業,國內的萬達影視、華誼兄弟等專業明培影視公司;宣傳發行方包括華納兄弟、環球影業等傳統影視公司發行方,以及淘票票、愛奇藝與貓眼電影等網路發行方;電影產業鏈終端的院線平台代表公司有海外的AMC與國內的萬達影院、大地影院、橫店影視等。
行業發展歷程:處於「互聯網+時代」
從1950年發展至今,我國電影行業共經歷了四個階段,分別為「國有資本時代」、「民營資本時代」、「商業大攔租片時代」和目前所處的「互聯網+時代」。
行業政策背景:多項政策加持
以政策扶持為主導電影產業的迅猛發展與國家層面以及政策層面出台的各項扶持政策有著緊密的聯系。2010年的《關於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由國務院辦公廳出台發布,我國對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提出了重要的指導方針、具體政策措施保障;
關於支持電影發展若干經濟政策的通知》在2014年由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聯合發布,明確了八項具體政策,使得市場活力得到進一步激發,公益服務質量和水平得到提升;
《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徵收使用管理辦法》於2015年由國家財政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並規定,向申請工商登記的經營性電影放映單位徵收5%的電影專項資金,用於電影產業發展的金融、稅收和人才引進扶持政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於2017年3月1日發布實施,具有里程碑意義。對於正處於發展迅速但缺乏法律依據及保障的電影市場來說,無疑給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帶來了法制化的信心,也為中國電影"走出去"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可以說,國家法律和政策,特別是政策幾乎決定著電影產業發展的方向和發展程度。
行業發展現狀:
1、中國電影市場收入規模:疫情後強勢反彈
從電影票房收入來看,2016-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持續增長,並成功突破600億大關。2019年,我國票房收入達641億元,較2018年增長5.4%,增速整體呈現下滑態勢。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我國電影票房收入僅為203億元,不到2019年票房收入的三成。截至2021年12月中旬,我國電影票房收入457億元,較2020年恢復較快。
2、中國觀影人次情況:2020年下降近7成
從觀影人次的變動情況看,2020年全年觀影人次5.49億人次,相比2019年減少了68.23%,降幅與票房降幅基本持平。對比2019年全國約14億的人口總量,人均觀影次數為0.39次,相比2019年的1.24次下滑明顯,若以8.48億的城鎮人口計算,人均觀影次數為0.65次,相比2019年減少了1.43次。
3、中國電影放映場次情況:疫情影響放映場次大幅度下降
2020年全國影院共放映電影5658.4萬場,同比減少55.58%,降幅明顯低於觀影人次和票房降幅。對比票房、觀影人次和放映場次的變化情況,隨著國內影院數量的逐年增多,放映場次的增加速度始終能夠大幅高於票房和觀影人次的增長速度。
行業競爭格局
1、行業集中度:頭部效應明顯
整體來看,中國電影市場頭部效應明顯,行業集中度較高。隨著檔期競爭加劇、口碑宣傳作用凸顯,國內電影票房集中度加劇。2020年受疫情影響,電影前五名票房達到全年總票房的50%以上。除2020年特殊情況外,2018至2021年電影票房前三名和前五名佔比穩步提升,這意味著影視行業的龍頭公司能夠分到更多紅利。
2、企業競爭:萬達影院市場份額最高
從各院線票房情況來看,我國電影產業市場集中度仍待提高,以票房TOP5院線的票房合計僅為2020年電影總票房的47%。其中,萬達院線以15%的票房比重位居榜首,其次為大地院線,其票房比重為10%,上海聯合院線(8%)、中影數字院線(7%)和中影南方新干線緊隨其後(7%)。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政策方面:《「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
2021年11月9日,國家電影局發布了《「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也是針對內地目前電影市場所做出的最重要的指導性方針政策,其中既有一些具體的數字指標要求,也有一些針對性較強的規劃部署。整個規劃書近萬字,基本涵蓋了內地電影近幾年發展出現的問題和症結,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也包括了之前一些方針政策的進一步執行。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