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院線電影 > 韓國電影票房靠什麼維持

韓國電影票房靠什麼維持

發布時間:2023-05-23 13:27:49

『壹』 《狩獵》曾連續七天蟬聯韓國票房冠軍,這部影片的成功源於什麼

集結電影圈多位演員、劇情轉折十分自然。

韓國電影票房判定依據與中國票房判定依據並不相同,韓國電影市場中,多以觀影人數作為判定數據之一。由於韓國人口較少,因此千萬觀影人群已經成為電影成功標准之一。

李政宰多次出現在韓國千萬票房電影中,足以顯示出李政宰十分具有知名度和國民度。然而,不想成為導演的演員少之又少,李政宰希望通過個人努力,拍攝出一部優質影片,這部影片名叫《狩獵》。上映之後,好評不斷,並且高做讓成為一周票房冠軍。

其實,《狩獵》也曾被人質疑細節處理不過關,但這並不會影響觀眾觀看電影。李政宰導演通過劇情和表演,逐步向大家展現成熟演員轉型導演。對於李政宰來說,導演處女作成為票房冠軍,這位後期李政宰繼續導演作品奠定口碑基礎和票房基礎。建議觀眾觀看戚局該電影之前,事先了解電影背景。

『貳』 韓國電影票房計算方式 之前竟然只算人數

想必很多的讀者都會看到一些哪個電影票房突破多少的新聞,但其實在不同的國家票房的統計方法還不一樣,接下來這篇文章就給大家聊聊韓國電影票房的那些事!

很多人都知道很多國家的票房統計之前是統計人次的,這種統計方法主要為了另一種意義上的公平性,首先票房的比較有時會跨越幾年甚至幾十年,比如在法國最賣座的電影之一《虎口脫險》已經是40多年前的事了,那時的票價顯然比現在早李低的很多。以人次來記就是希望過濾掉歷史原因、特殊發行策略原因、格式原因等造成的票價差異簡單的只比較觀影人次更能表現出一部影片的受歡迎程度,這也是韓國之前用這種統計方法的原因!

不過韓國已經開始改變這種方法了,有陸備遲消息稱韓國從2013年開始已經開始改革,從滾塌之前實行的觀影人數制更改為票房收入制。根據韓國的電影振興委員會的說法,過去根據觀影人數來計算電影票房是因為缺少准確而真實的電影票銷售數據,而且一部分影院因為上稅等原因抵觸計算具體票房收入也是原因之一。專業人士也表示根據觀影人數來計算票房成績存在著誤差過大,發行公司統計的數據會與委員會統計的數據不符等一些弊端。

而且韓國的相關人士解釋說之前在韓國用觀眾人數來進行票房排行,其最大原因之一還有統一的票價。與之相比美國則會根據地區和影院的不同票價有時會相差會達到兩倍以上,因此在美國如果以觀眾人數來計算的話並沒有太大的意義。由於以往的韓國票房都是以觀眾人數來計算的方式,因此為了做准確的對比目前在改革計算方式的同時仍需要同時用觀眾的人數來統計。

以上就是關於韓國電影票房計算的一些信息,大家也看得出來其實在不同的地方推行的措施都是不一樣的,一定要符合當地的情況才能行,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大家帶來一些知識儲備也給讀者一定的啟發!

『叄』 韓國電影為何發展如此迅速

提起韓國電影不得不說1999年對韓國電影的意義。韓國電影興盛始於90年代末期,1999年韓國電影人發起的「光頭運動」可以說是韓國電影的分水嶺。光頭運動:1999年,為了抗議韓國加入WTO,開放外國電影配額,韓國電影人發起大規模示威遊行,不讓山少男性影人甚至剃光頭在漢城國廳、光華門等地靜坐抗議。因為剃光頭在韓國是極強烈的抗議形式,而此活動又為全韓國影人集體參加,所以被世界媒體高度關注,韓國政府在極大壓力下,決定繼續Screen Quota政策令韓國導演士氣大振,成為韓國電影發展的一個契機。雖說韓國電影的配額制度不符合世貿組織公平競爭原則,但正是因為韓國電影人的抗爭,這一制坦判中度繼續保留,為韓國電影的發展鋪平了道沖含路。1999年上映的《生死諜變》轟動了韓國,觀影人次579萬,上映57天就打破由《泰坦尼克號》保持的票房紀錄。 可以說,光頭運動促成了《生死諜變》的成功,而《生死諜變》反過來成了韓國電影的助推器。也是從《生死諜變》開始,韓國電影開始了其狂飆之旅。

『肆』 韓國作為一個小國,為何電影可以拍的這么好

因為韓國的電影演的都比較真實,他們大部分電影都是根據社會現實改編的。而且也有人專門給他們遞這種真人真事的稿件,所以他們在拍攝的過程中不需要自己編故事,都是社會上真實的事,所以給大家的感覺就非常真實。韓國的電影最好看的一部就是《熔爐》。當時這部電影不僅在韓國國內收視率超高,在每個國家收視率都特別戚局高。

但是韓國的電影他會把真實的大結局演出來,會狠狠的揭露現在人的人性。大家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也會覺得非常真實,有的人甚至看了幾遍,也會給各位家長普及一下這個劇情裡面的知識,所以韓國的電影每一部票房都非常高。韓國的劇本一點都不誇高返讓張,都是按照真實的故事情節去演的,所以大家更喜歡看。

『伍』 韓國一部電影出產的過程

或許不太確切:
首先,製片人的融資渠道多種多樣。他們通過向發行公昌顫司銷售地方發行權,或者銷售錄像帶版權來獲得投資,90年代以後則主動向大企業或風險資金拉投資,向政府的電影振興公司做抵押版權融資。近兩三年甚至出現通過互聯網募集社會資金的情況,如後來在票房上大獲成功的《犯規王》,在互聯網上公開募集 1億元韓幣,每位影迷都可以從自己的賬號上投資5萬元韓幣,極大地活躍了製片機制,推動了參與意識和消費互動。

其次,製片人以經濟利益為導向,注重商業類型片的生產(包括策劃、製作、控制)和宣傳營銷,並將主體受眾瞄向年輕觀眾。他們極為重視影片的前期策劃和精密控制,以迎合或引導市場。80年代的重要導演裴昌浩和李長鎬在90年代上半期拍出的藝術電影在商業上完全失利,使獨立製片人認為必須把握觀眾迅速變化著的消費趣味。各獨立製片公司負責策劃和營銷的部門日益專業化。1995年的《301,302》、《炎熱的午後》、《低聲》等幾部女性影片把高學歷的年輕女性作為目標觀眾,獲得較好的收益。然而1995、1996年間,曾被寄予厚望的大部分的低預算影片終歸失敗,因為觀眾並不理會什麼「低成本」和「新導演」之類的說法。於是製片人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分析市場趨勢、把握觀眾趣味和嚴密監控製作過程中去。1998年開始興起的傷感類型的愛情文藝片熱和恐怖片熱,正迎合了經濟低潮期的觀眾,大獲成功。如《信》、《女校怪談》。

為確保商業利益,製片人不得不效仿市場上已經成功的影片,而這種「效仿」、「跟風」,實際上即是類型的重復、行迅做成規化和深入、革新的過程。「跟風」使得韓國國產電影的市場佔有率提高,類型模式生成,同時,電影受眾的年齡層相對向低齡化發展,因為他們相對容易趨附和引導。除了像《西篇記》、《生死諜變》和《共同警備區》依靠媒體的成功宣傳,在全國獲得巨大反檔衡響的影片外,其它能使中年以上的觀眾也能來到劇場觀看的電影幾乎沒有。這其實是一把雙刃劍,利弊兼有。

韓國製片人制度的第三個標志是,大片的出現和製作費的普遍提高。經濟利益決定了大財團和風險投資、獨立製片公司喜歡票房價值高的電影,如同好萊塢的「重磅炸彈」策略,製片公司和發行公司為了吸引更多觀眾的眼球,影片投資不得不與日俱增。為了保證票房,或者說為了擁有更多的票房安全感,商業片中普遍起用明星,無疑也增加了製片費用。

韓國電影發行網的擴大使韓國電影也可以成為「大片」——大投資的電影在數十個、上百個影院同時上映,在短時期內迅速獲取高額票房收入。而原來大片的概念是只屬於好萊塢電影和少數香港動作片的。

然而韓國電影業的資金與人才畢竟有限,一家公司要製作10部影片,其中兩三部能引起關注是正常狀態,但在韓國電影製作系統內部,事實上往往把所有的力量傾力於其中一兩部影片的成敗,剩餘的作品則乾脆被視為沒有價值的產物。一兩部高票房的電影可以成就一個公司(製片人)和一個導演,而一兩部影片受挫則拖垮一個公司和埋沒一個導演,也是屢見不鮮的事。許多80年代重要的電影導演現在沒有機會拍片,不能不說是韓國電影業的一個損失,也是一種潛在的危險。大片和高票房策略還助長了觀眾和媒體對韓國本土電影的盲目熱愛,韓國電影振興現象的「過熱」病值得警惕。

此外,製片人中心制下的演員明星制或者稱明星效應,在韓國電影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與好萊塢、香港相比,韓國明星的類型化情況不明顯,這是一個重要的產業特徵。朴中勛是韓國最為傑出的喜劇演員代表,創造了90年代上半期最為成功的商業片 (《我的愛,我的新娘》、《兩個警察》等),但他也出演《冷酷無情》這樣的動作片。韓石奎出演了90年代中期以後最成功的影片《封大夫》《銀杏木床》《綠魚》《No.3》《上網》《八月聖誕節》《生死諜變》《愛的肢解》等,但角色類型幾乎無一相似,從沉靜面對死亡的攝像師(《八月聖誕節》)到一心想當幫派老二的黑幫成員(《No.3》),從為愛情所傷的都市白領(《上網》)到行動果斷的情報機關探員(《生死諜變》),但只要由他出演,就幾乎保證了影片的票房收益。女演員中也有很多同樣的情況,如沈銀河、李英愛。

在韓國娛樂產業積極拓展國外市場的過程中,影視明星是其主打產品。從中國國內即可看出,韓劇(韓國電視連續劇)的熱播和韓國流行音樂使韓國影視歌明星登陸中國娛樂雜志和互聯網(筆者為撰寫本文而收集資料的過程中,發現國內惟一不缺的資料就是明星資料),造成中國國內青少年文化中的「韓流」現象,他們將為韓國從中國賺取越來越多的外匯。而這些與其他娛樂產業(如影視歌產品相關版權、演唱會),甚至服裝業、旅遊業等商業拓展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陸』 《犯罪都市2》重奪韓國票房冠軍,這部電影是靠什麼維持熱度的

靠主演們精湛的演技以及緊湊的劇情,豐富的故事,這部影片不管是製作演員,還是各方面都非常的精良,可棗純核以說是一部良凳掘心之作,而且內容也非常的用心,讓人們褲裂看得非常刺激。

『柒』 韓國電影發展主要優

我為大家帶來韓國電影發展主要優勢,希望對出國留學的同學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留學精彩內容,為你詳細解答。

政府對電影實行本土保護政策使得韓國電影有了生存的空間

韓國政府對本國電影實行的本土保護政策,叫Screen Quota,即電影配額制,又叫義務上映制度。

這是韓國政府為保護本國電影所進行的政府行為,強制規定韓國電影院,每年每個廳都必須帶明上影146天的本土電影;韓國全國的電視台,也必須播放一定時數比例的韓國國產電影。

韓國政府內部,對此電影配額制一蠢枯告直存有爭議,文化部堅持其配額比例,而經濟部要求取消或者降低比例。

金大中當年在競選綱領中曾明確表示:“電影配額制將持續到韓國電影在市場上的佔有率達到40%。”電影配額制度仍然維持既定比例。

因為電影配額制的存在,韓國本土的電影才得以振興,並且有了一個新的高峰。這是韓國電影人的共同認為。為了電影配額制的存在,韓國電影人曾經經歷過血與火的“光頭運動”。

可以講沒有電影配額制的存在,很難預料韓國的電影是否能夠振興。電影配額制的存在,是韓國電影振興的重要因素。

充足的資金來源是韓國電影的“血液”

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間接幫了韓國電影。金融風暴爆發後,雖然導致大企業在電影業的收縮,但是手上仍有資金的韓國企業家苦於無出路。屏幕配額制度使韓國電影一直是一個較有保障的資金避難所,大企業的財閥們從調查中發現,股票市場不穩定,銀行利息又低,不如投資拍電影。

例如 :姜帝奎的《銀杏床》是第一部在韓國獲得銀行貸款的影片,姜帝奎一共獲得25億韓元的投資,回報率達到30%,投資人非常滿意。以後的著名電影《生死諜變》、《醉畫仙》等,都是得力於大財閥的投資。

充沛的資金,讓韓國電影有能力引進好萊塢的先進技術,同時也大力促進了韓國國內的電影院建設。

韓國電影的韓式借鑒法是快速成功的手段

很多人不喜歡韓國電影的原因是其缺少原創,很多時候都在“拿來”。但韓國電影總是能夠“拿來”得恰到好處。

這個“拿來”得恰到好處,我認為應該稱為韓式借鑒法比較合適。

因為韓國電影不是簡單的“拿來”,而是在“拿來”之後,經過自己的消化吸收,盡可能的變成自己本土的東西。

例如 ,有的報刊簡單的把韓國電影和好萊塢,日本、香港電影一一對號入座,標明韓國電影模仿原型是什麼,“由韓國著名導演姜帝奎執導的影片,《太極旗飄揚》,描述戰爭中手足情深的故事,由張東健、元斌主演,被說成是韓版的《拯救大兵瑞恩》。

有人批評該片抄襲《拯救大兵瑞恩》,雖然情節安排有所不同,但是片中導演姜帝圭大量使用手提晃動式的攝影,描述戰爭殘酷之處的場面,都有抄襲《拯救大兵瑞恩》的味道。”

事實,《拯救大兵瑞恩》和《太極旗飄揚》在攝影手法上有相似之處,內容和效果上是完全不同的,《太極旗飄揚》有著很深刻的韓民族的精神,他讓韓國人為這部片子流下了共同的眼淚。僅僅這一點就和《拯救大兵瑞恩》的內涵完全的不一樣。這是經過韓國導演借鑒以後的本土化。

這種借鑒以後的本土化也是韓國電影振興因素。

三大電影節為韓國電影的振興推波助瀾

釜山國際電影節(Pus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舉辦時間: 每年10月左右

電影節性質: 非競爭性國際電敗升影節,為影迷呈現多類型電影是其主要目的。

釜山國際電影節於1996年在韓國的港口城市釜山創辦。受到釜山市政府、電影界、企業界等部門的支持與資助。

釜山國際電影節經費來源:三分之一由釜山市政府資助,三分之一由電影節主辦單位向社會集資,三分之一由票房收入中支付。

釜山國際電影節自創辦以來規模不斷擴大,號稱"亞洲第2大國際電影節",僅次於日本的東京國際電影節。已成為韓國最大的國際電影盛會之一。舉辦日期與地點每年舉行一次。9月至10月之間在釜山市南浦洞廣場的主會場舉行開幕式,在其他幾家電影院同時公映參展參賽影片,為期1周左右。

釜山國際電影節的目的是:促進韓國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往來,以展示亞洲的電影成就,提拔亞洲電影新秀而獨樹一幟 ,把電影節辦成亞洲電影盛會。

釜山國際電影節有如下十個方面的內容:①舉行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的評獎;

②舉行"世界電影"映出活動,廣泛放映來自世界各國的故事片、紀錄片、短片;

③舉行"亞洲電影之窗"映出活動,主要放映亞洲各國的故事片、紀錄片、短片;

④舉行"新潮流電影"專場映出,放映非傳統的新潮流電影;

⑤舉行";韓國全景電影"展映,只放映韓國出品的影片;

⑥設立釜山開發計劃電影市場,為電影導演、獨立製片人就電影投資、發行、放映進行深入的研究;

⑦開展各種不同形式的宣傳活動,推銷電影節的紀念品、紀念物、紀念章、畫報、書刊等;

⑧組織電影導演、演員等藝術與觀眾見面、交流看法;

⑨組織外國來賓參觀訪問,游覽古跡名勝等。

設立電影投資獎(獎金 10000美元)。授予最有創新的影片。另有新導演獎以及其他獎。分別授予最優秀的影片、最優秀的導演以及其他最優秀的藝術家等優勝者。

例如:2005年10月的電影節,就有600多部影片參展韓國釜山短篇電影節,創電影節該項目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

『捌』 韓國電影票房問題

韓國電影,指大韓民國的電影。20世紀70年代,韓國電影逐漸走向興旺,但當地電影院仍以放映外國影片為主。 韓國電影「生死諜變」拉開了韓國電影振興的序幕,把韓國老百姓對好萊塢電影的喜好重新調整成了對韓國本國電影的關注。 4500萬人口的韓國,從2003――2004年,觀看電影的人次幅度增長了13.9%,例如觀看韓國本國電影《太極旗飄揚》的觀眾,到達了1150萬人次之多。用韓國人自己的話講,除了走不動的老頭和吃奶的嬰兒,大家都為這部國產大片做出了貢獻。
韓國電影能夠在世界掀起陣陣強大的韓流,達到一個振興的高峰,本文總結了六個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政府給電影業松綁,讓導演有創作的自由,這樣好的題材才有可能誕生。其次,韓國政府保證了韓國電影有放映146天的絕對時間。給了韓國電影一個生存的舞台。還有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保證了韓國電影的「血液循環」,還有電影方法上的尋求成功的捷徑,電影節的推波助瀾,這一切的鋪墊把韓國的電影推向了成功的巔峰。
韓國最好看的影片推薦; 漢江怪物(驚捒科幻) 狼的誘惑(愛情動作) 美女的煩惱(愛情) 食人豬(驚捒) 十億韓元(驚捒) 海雲台(災難) 早安總統 (喜劇)手機(懸疑)超速緋聞(音樂)舉起金剛(勵志) 母親(神秘) 蝙蝠(驚捒) 龍之戰(科幻) 天才寶貝 (喜劇)女高怪談(恐怖) 第七礦區(科幻)田禹治(科幻) 神話(奇幻)非常完美(愛情)七級公務員(動作)國家代表(體育)等一些大電影

『玖』 韓國電影出口票房

韓聯社7月21日消息,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21日發布的一項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韓國電影行業的票房收入同比增加143.1%,為4529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3.4億元),恢復至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48.7%。
同期,觀影人數同比增加124.4%,為4494萬人次。單日觀影人次在地方選舉公休日的6月1日創下202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為145.7018萬人次。
韓政府解除保持社交距離措施後的5月和6月,院線票房、觀眾和單日放映次數均恢復至疫前水平。在疫後首部觀影破千萬的韓片《犯罪都市2》和漫威電影《奇異博士2:瘋狂多元宇宙》等的有力帶動下,電影市場逐漸回暖復甦。
單看本土片,在《犯罪都市2》的拉動下韓國電影票房同比大增554.2%,為2256億韓元。其中,5月和6月分別達到793億韓元和952億韓元,雙雙創下2004年相關統計開始以來的同期新高。《犯罪城市2》也是上半年韓國最賣座的電影,截至6月共吸引1222萬人次觀看,票房收入1262億韓元。

『拾』 韓國人拍電影能賺錢嗎,就算一般人去看電影票房都才1,2千萬 應該連成本都收不回吧

韓國拍的電影成本一般都不是太高,他們都拍那春或棚種倫理片,團知像好萊塢一樣的科幻大片拍得很少,我只知道 海雲台 漢江怪物 龍之戰是科幻的。扒則

閱讀全文

與韓國電影票房靠什麼維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