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票為什麼只要9塊9——價格戰
在線選座價格戰根源是什麼?
當haru還在上大學的時候,動輒80、120的票價讓人荷包緊縮,看電影是個多麼奢侈的事情。但是現在呢,隨便打開哪家選座app,滿眼都是9.9元、14.9元送爆米花。是什麼因素導致選座app的價格戰如此激烈呢?
B端來看,
1、從影城利益角度來看,平日上座率不到10%,即使是周末熱片上座率也基本在40%以內,有大量的閑置座位無法產生經濟效益。而電影票成本結構上,固定成本高、變動成本低,影廳多一個觀影者對影院來說基本沒有增加額外變動成本,這導致影城會盡可能的追求高上座率。此外,影片座位不是實物產品,無法保存到第二天再出手,會促使影城促銷出售。因此存在影城給選座app按最低限價結算價,甚至影城自己貼錢做活動的情況。這給選座app價格戰降低了成本、創造了環境。
2、從各家選座app角度來看,競爭者爭奪市場份額暫未考慮盈利能力,無法形成有效的行業價格標准以保證整體行業利潤空間。競爭者的市佔目標導向,而殘酷的現實是大力度補貼即便換來了一時的市佔上漲,補貼一停止市佔就會回落,所以價格戰一旦開始只能一輪接著一輪地砸錢,等著哪家資金鏈斷裂偃旗息鼓或者合並來終止這場戰局。這是如此長期持續的價格戰在B端的原因。
C端來看,
1、從產品差異性角度來看,不管用戶在哪家app買票最終觀影服務提供方都是第三方影城,觀影體驗無差異性,而app的購票過程用戶體驗也基本沒有區別,這導致app的用戶黏性特別弱,因此用戶很大程度上根據價格選擇是否購買,基本不存在品牌忠誠。用戶價敏,這是價格戰在C端的原因。
2、從用戶信息收集角度來看,手機app的廣泛運用,導致用戶非常容易就能查到各家app的同部影片的價格,甚至還有專門比較電影票價的app了。一旦存在價格劣勢,那麼用戶就會馬上知道自己買貴了而跑到其他比他便宜的競品那裡去。對於基於微信、淘寶起家的選座電商而言,它有強大的用戶基礎和用戶通知渠道,在用低價吸引用戶上非常有優勢。
選座票務無法靠價格戰走向勝利
上一節解釋了,為什麼選座票務行業價格戰一輪接著一輪(參與者的市佔目標導向、滿足影城剩餘運營利益、無產品壁壘和用戶黏性)。
常規來說,戰爭總能定出勝負,如下圖所示:
當年滴滴快的打車軟體補貼之戰,最終也是靠合並終戰。合並後的巨頭滴滴靠著壟斷優勢終於無需再如此瘋狂燒錢。但相比打車行業b端車隊渠道的建立壁壘難度,選座票務行業由於相對集中規范的院線制度建立B端合作渠道難度相對較低。
因此,haru覺得選座票務行業的特殊性,價格戰無法定奪勝負。
1、僅作為購票平台、實質服務由影院提供,就不用提用戶黏性,C端壁壘無法建立。
2、出於平衡多家app從中獲利的目的,強勢地位的院線也不會眼瞅著一家獨大,B端壁壘無法建立。
詩和遠方、苟且的眼前
理想的來說,為提高整體行業智商,避免每位行業參與者的潛在利潤因其他參與者降價而陷入無休止的價格戰中,各位行業參與者應該參考以下執行:
1、保持獲利心態:不應只是思考自己的利潤,還應思考整個行業的總體利潤和可持續性。不過現實是市場份額是拉投資的魚餌,而盈利目標導向經常只發生在公司准備上市前期。
2、避免主動發起價格戰:每次價格措施都應深思熟慮,並合理判斷競對對介個措施的感知和舉措,阻止所有可能引起價格戰或激化現有價格戰的行為。
3、建立你的核心競爭力,如差異化產品、優化成本結構、行業領導力。
haru碎碎念:
各家選座app是你虧5000萬、我虧1億的燒著,更多時候真是刀架在脖子上不得不動,不跟著燒錢市佔就跌。尤其初期市佔第一但沒有建立起防守壁壘的,一旦出現價格劣勢用戶流失和市佔下滑的速度更是淚奔,補貼的成本也因為盤子大而池子更大,補貼保持價格無劣勢真是無奈啊無奈。
在此之外,也看到貓眼電影在做一些新的嘗試。在C端通過退改簽服務、影訊、社區等提升產品差異性,B端上預算下放,期望一線BD能更高效的使用預算並從商務角度換取B端供給優勢。另外尋求影業端上游的發展,也算是一種尋找突圍吧。
『貳』 為什麼網上買的電影票便宜很多
因為商家實行了價格歧視。比如一個東西成本10塊錢,有的人願意用40塊買,有的人只願意花15塊,企業在生產能力完全能滿足市場需求的前提下,就想向前者收40,向後者收15,這樣利潤是最大的,這樣的定價策略就是價格歧視。但是怎麼能夠實行差異化定價呢?靠什麼保證願意出40塊的顧客不去買15的票呢?商家一般會通過設置一些障礙區分消費者,進行市場分割。
比如排隊、團購,願意出高價的顧客自身的時間價值可能更大,不願意為便宜一點去花時間和精力,相反願意花時間排隊和搜索團購的顧客對相同的商品的願意出的價錢更少,如果制定高價,這些顧客就流失了。這樣商家就成功地對顧客進行了區分,實現了價格歧視。相似的例子還有廉租房不設獨立衛浴、一些軟體開發商將專業版設置幾個功能障礙做成經濟版等。
『叄』 網上美團買電影票5元是不是太便宜是假的嗎
這並不是假的。團購電影票,是會存在這種低價位的電影票出現的。
其實這就是所謂的一種銷售方式:價格歧視。
商店會根據消費人群給出差別價位。比如對待會上網尋找各種團購方式的這樣的顧客,商家一般會將價位降低。而對那種直接去電影院買票,懶得逛網站的人群,商家就會用較高的價位出售電影票,也就是平時在電影院直接購票時的價位。
暑期,很多團購點的學生票價位都很便宜,5元錢的我就買過,不是假的,可以在電影院觀看。(但是5元電影票這么低的情況還是比較少出現的,尤其是電影剛開始上映的前幾天,基本不會有。)
採納一下唄,親~
『肆』 為什麼淘寶電影票那麼便宜
這個 。。我覺得應該是這樣,我上次去看阿凡達的時候有個人用他的電影票低價賣給我4張票
得知他的電影票卡是公司發的福利,可是他又不想看電影,就通過這樣的方式兌換成錢。。。。
於是我想肯定也有人用網上銷售的方法銷售
他們拿到票的渠道太多了也許是內部成員,也許是公司福利,也許是發福利的人貪污的。。。。種種太多了
管他那麼多呢,能看不就行了嗎。呵呵
『伍』 為什麼網上購票都很便宜了,而電影院前台還是賣那麼貴
網上購票基本使用購票平台、app及關注影城公眾號等多種方式。如支付寶上的淘票票,方便購買,取票快捷。而下載影院指定的app及關注相應公號,則具有更多的優惠與資訊。最吸引人的就是它的價格。確實比到現場購買要優惠很多。
第三:影城運營都有維護費用。如放映機器的損耗、訂座軟體維護,線路搭建與檢測運行等因素。
以上這些因素,影城都會綜合考慮。在給用戶提供良好體驗的同時,也要保持一定比例的盈利,所以在價格制定方面就會根據是否節假日、黃金時間、包間等調整為不同的價格。所以整體來說前台賣的票一定會比網上訂購的貴。
『陸』 為什麼網上買的電影票比現場買便宜很多
為什麼網路購票會比現場購票便宜那麼多?
一、邊際成本
簡單說,一場電影,影廳內坐100個觀眾時,和99個觀眾相比,影院付出的成本(水電場地人工)幾乎是一樣的,多出來那一個觀眾分攤的成本叫邊際成本。和實物商品消費不同,電影院、公園、火車、飛機這類提供服務性消費的行業,邊際成本都是接近為零的。
也就說,針對一個個體消費者,不管以什麼價格售票,影院都是收益大於支出的。雖然有國家的電影基金和稅,還有片方的分成,但這幾項成本都是按票價的比例計算的。在不考慮最低票價的情況下,電影票就算定在1元錢,對於影院,也是收益(短期內)。
當然,影院還是希望多掙錢的,如何爭取利益最大化呢?那就需要引入下一個概念:價格歧視。
二、價格歧視(區別定價)
簡單地說,因為邊際成本為0,那麼如果以每個消費者當時能承擔的最高價格把票賣給他,那麼影院就能獲得最大收益。
張三對電影票能承受的最高價格為100。影院如果能確知,那就應該以100的價格銷售給張三。
李四對電影票能承受的最高價格為25。影院如果能確知,那就應該以25的價格銷售給李四。
……
把每一張票都以合適的最高價格銷售出去,影院就會獲得最大收益。
這樣看似不公平,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是很常見的。比如民航,訂票越早,折扣越高。公交車、公園會推出月票,游泳館的定價更是五花八門,最貴的同樣是現場購票,還有各種年卡、月卡、計次卡,打折卡,單雙日卡提供不同程度的折扣等等。中國鐵路也期望這樣,但是被政府和民眾聯手禁止和抵制。所以現在鐵路只有在學生票上有價格歧視。
再說影院:現在的電影觀眾,按選片方式大致可以分兩種。
第一類,很早就在豆瓣時光或者影院官網上了解到自己感興趣的片子的公映日期,甚至是具體的影院排片的核心影迷。這類人是網路購票的主力。通過網路,他們對信息掌握充分,可以對不同影院貨比三家,對時間,影片制式,價格相對敏感。如果影院對他們不進行一些折扣和優惠,他們很容易被其他影院吸引走。反之,節假日、特別是情人節、聖誕節的時候,第二類觀眾的比例會激增,這時,影院就會取消所有的優惠了。
第二類,在商場吃喝購物之後,順便看個電影的非核心觀眾。這類人往往到了影院才知道有什麼片子可看,選片的標准基本是售票員推薦和看現場海報。影院吸引他們靠的是位置、裝潢和知名度。他們是現場購票的主力,已經到了影院,幾乎不可能再轉去其他影院。這類觀眾,往往不知道或者不屑於網上訂票,票價只要不是離譜,就可以接受。
這就是萬達影院官網購票低於現場購票價格的原因。
PS:在經濟學中,歧視的意思不是鄙視,而是區別對待。
PPS:本人不贊同yol叔的一個理由是,網購票的主要群體,也就是我上面說的第一類觀眾,有兩個特點,一是對價格比較敏感,那麼對影院高價零食的接受度不高。二是由於網上訂票,能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可以提前准備零食。我就算一個,我曾往萬代影廳夾帶過薯片、漢堡、三明治、披薩餅、紫菜包飯等等,在其他超市購買的瓶裝飲料也是每次都帶的。萬達影院也從沒仔細查過。
低價票、網購票、團購票對影院的零食銷售肯定是有促進作用的,但是有沒有Yol叔說的那麼可觀。個人覺得,以中國當下的經濟水平,未必吧。或者說,今後還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但說到底,就算有一天中國的影院贏利點全在零食上,而不在影片上了,那麼也可以歸咎到「邊際成本」和「價格歧視」這兩個原理上。
『柒』 為什麼網上買的電影票比現場買便宜很多
我認為,你可以想像,網上訂票的人是非常挑剔的,而更換電影院的成本非常小。
電影院的價格很高電影院的座位不好,分叉和變化;在時間上,他們也很靈活,他們通常會在下午點餐,如果不行的話,明天甚至第二天就可以改變。由於低轉換成本和很大的選擇和對價格的敏感性(彈性)高,願意付出最高的降價,電影這部分為了吸引顧客,一定要給價格便宜。在電影院買票的人怎麼樣?帶一個家庭去看,帶一個女朋友去看,和朋友去看。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今天決定去看電影,而且大多數人都不會輕易地去看電影。
計算機軟體可以通過使用家庭和企業版來讓客戶區分自己。第三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很難轉讓。例如,一瓶可樂,即使商家知道每個人都願意消費和區分,價格歧視也無法實現。因為很可能要收10元,B 5,B可以立即以7元賣給A。因為交易很容易,所以不存在價格歧視。機票、酒店等容易受到價格歧視的行業主要是由於身份認同和交易轉移的相對難度。醫療行業也有很多的價格歧視,主要是因為你不能把這種待遇轉移給別人。最後,價格歧視是個壞名字,但它是一個中性的詞。賣方將把剩餘的消費放在賣方的剩餘,同時減少死區和更有效率。這是一個經濟工具
『捌』 為什麼網上買電影票比影院便宜一半商家不虧嗎
不虧。網上賣票的平台會補給電影院一部分錢,而且網上能買票,看電影的人也會增多,無形中增加了觀影人數。
『玖』 閑魚代買電影票的原理
閑魚拿到低價電影票渠道方法主要有一下幾個:
1、電商平台商家談判
這個我們就比較熟悉了,比你可以搜索地面+影院名,就能看到很多的電影票源,找到這類電商平台後,可以同商家談判,長期合作能夠讓利多少,然後你可以根據實際售價在閑魚平台上面出售!你有疑慮,淘寶有便宜的,為啥我要去閑魚買呢?這個就是一個信息差和思維慣性!
2、影院的代理
這種情況一般都是票量充足,但是僅限某地區某影院。
3、各類售賣電影票的APP、微信小程序
這個很常見,一般的套路就是你充值多少錢,然後給你多少張券,然後你買票的時候能夠便宜。
4、代理線報群
這個就比較專業的玩家了,當然他們能搞到更便宜的電影票,我們在閑魚上面能夠撿漏的概率也就更高了!
『拾』 為什麼電影院買票要七八十,網上購票卻只要二三十元
你低價買的票,自然有人買單。買單的人就是你購票的平台,打比方說,一張電影票現場的售價是70元,你在網上30就買了,這其中的40元就是平台商家補上的。總歸一點還是為了利益,用戶既然知道網上訂票便宜,那絕大部分都去網上定了,那肯定要下載他們的APP成為他們的用戶,等你經常使用他們的app產品時間久了,他們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出每個用戶的消費習慣和消費的標准等等,這些數據對這些中間商接下來搞營銷那簡直是太有用了,所以羊毛出在羊身上,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