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電影製作成本詳細
電影的成本不僅包括導演,編劇,攝像,演員,場景,拍攝,後期,食宿行等的費用,而且包括市場營銷及宣傳的費用,通常市場營銷及宣傳費用等於拍攝費用或1/2的拍攝費用。
每部電影根據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為小成本電影,中型製作電影,和大製作電影。小成本電影基本在1000萬人民幣以下,中型製作電影成本基本在1000-8000萬人民幣左右,大製作電影成本在8000萬元以上。
國產小成本電影代表作《失戀33天》(約9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國產中型製作電影代表作《人在_途之泰_》(約3000-40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好萊塢大製作電影代表作《阿凡達》(約6億美元,不含宣傳費用)。
(1)電影院播一場電影成本多少擴展閱讀:
剪輯技巧
1、切入切出
這是電影中最常用的一種鏡頭轉換方法。即是不加技巧地從上一鏡頭結束直接轉化到下一個鏡頭開始,中間毫無間隙。稱為切。
2、淡出淡入
也稱電影畫面的漸隱、漸顯。畫面逐漸變暗,最後完全隱沒,這種方法叫做淡出或叫漸隱。相反,畫面逐漸由暗變亮,最後完全清晰,這個鏡頭叫做淡入,也叫做漸顯。
3、劃入劃出
也是電影中鏡頭轉換的一種技巧。有時用一條明晰的直線,有時用一條波浪型的線等從畫面邊緣開始直、橫、斜地將畫面抹去,叫劃出。代之以下一個畫面,叫劃入。
B. 很多電影為什麼沒有票房院線上映到底需要多少發行費用
很多電影沒有票房是因為劇情指盯不夠精彩。院線上映最低需要10萬到100萬左右發行費用。高票房的電影也可能是低成本製作,高票房也不一定和高成本掛鉤,電影劇情是否精彩很重要。院線上映其實這個沒有具體唯皮和數字。我們都知道每部電影的拍攝內容和進度都是不一樣的,包括演員握物的工資和場地費。所有的投資成本都不一樣。
C. 放一場電影賣多少張票才不賠本求大神幫助
分賬部分:2009年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曾下發《關於調整國產影片分賬比例的指導性意見》,其中就明確規定:「製片方原則上不低於43%,影院一般不超過50%。」記者了解到,目前業內實際實行的票房分賬為:扣除5%的電影發展專項基金和3.3%的營業稅金及附加後,剩餘影片票房由製片方(含發行方)與影院(含院線)按照43∶57的比例分成,即二者凈分賬收入分別占總票房的39.4%和52.2%。 影院成本舉例概述: 7廳影院參照1300座位,水電費按4萬/月計算(最低,考慮北方地區中央空調有春秋季節不開) (部分城市夏季晚上10:30後單獨支付物業額外電費) 水電費1300元/天,每個座位耗1元/天 每個座位0.17元/場(按每天6場) 總人工成本接近18萬/月,每天近6000元,每個座位耗4.5元/天, 每個座位0.76元/場(按每天6場) 註:每套放映機器包括放映機,銀幕與音響打包價格。國產品牌50萬,進口品牌70萬,其中放映機設備一律為進口設備.現在設備購置中的放映機一塊的產權方式分為租賃的、自購兩種,租賃的形式越來越普遍,以分期付款最終的成本基本一致,所以統一按購置算。 其中燈泡的價格不一樣,2KW\3KW\4KW\6KW\8KW的價格差很大,壽命也不一樣,二類票倉城市包括一類票倉的郊區影院很多採用2KW的最低價格,在這里統計按最低的3KW價格算。 最大的6.5KW小時成本為12元/時,常見的4KW小時成本為7元/時,IMAX廳6.5KW一隻燈成本17元/時。 租金占影院整體票房收入的15%-20% 賣品一般佔比是票房的10%-12%,賣品利潤為其65%, 映前廣告等其他收益占票房10%,利潤75% 發生的放映成本: 一、普通中型廳(100-250座位) 1、每套放映機器加音響等機器成本50萬,滿負荷運行一般8年更換,每年成本6.2萬,每天成本約171元,平均每場機器折舊30元(按每天6場); 2、3000瓦的燈泡,兩小時電費6度,大概8元; 3、燈泡成本8000,可放映1000小時,2小時放映燈泡折舊16元;4.人工114元/場(按150座);5.空調等水電費18元/場(按150座) 總成本每場186元。平均票價30元,每場至少12張票。 二、大廳/巨幕廳(雙機放映)(200-400座) 1、機器成本70萬,滿負荷運行8年更換,平均每天成本340元以上,平均每場機器折舊成本40元(按每天6場算); 2、4000瓦的燈泡2隻,兩小時電費16元; 3、一隻燈泡成本10000,可放映500小時,2小時2隻燈泡折舊80元;4.人工228元/場(按300座)5.;空調等水電費35元(按300座)。 總成本每場410元。平均票價40元,每場至少20張票。如果是0點後那一場,還要加上人員超時的加班費用。 三.小型廳(100座以內)1、每套放映機器成本最低可控35萬以內,滿8年,平均每場機器折舊成本20元(按每天6場); 2、2000瓦的燈泡,兩小時電費6度,大概5元;3、燈泡成本,2小時放映燈泡折舊5元;4.人工68元/場(按90座位);5.空調等水電費10元/場(按90座位) 總成本每場107元。平均票價30元,每場至少8張票。 所以一般最後一場都是比較尷尬的時段,如果開映前半小時售不出去票,可能會提前刪掉場次。 註:上述不含人工成本,因人工成本屬於固定成本,即便沒有這場,也是要付的,所以很難折算到單場里。(同樣的道理還有房租) 以上數據僅是發生性費用,放映了才產生的,這才是放映一場的發生成本。
D. 電影院放映一場電影大概要花多少錢
就如上所說,電費什麼的還真沒多少,大頭都在購買版權什麼的的。再者說了,放映一個片子,只有一個人看你也得放映,100個人看也是同樣的放映。難道會因為一個人而不放映嗎?雅酷卡看電影才只要18.6元。當然是有影院限制的。我去過博納、星美、保利DMC、百老匯,這些是18.6 其他的就不太曉得了。
E. 電影院播放一場電影成本是多少呢給觀眾的場地費,投影儀播放的電費,這樣算下來也沒花多少錢啊,票價貴
主要還是貴在播放版權上。
F. 電影在電影院上映給電影院多少錢
以100塊票房為例:
1、國家直接先扣掉5%做為電影專項基金,3.3%的稅款
這部分8.3%,就剩下91塊半了。
如果你問我去年100億票房,其中3億多的電影專項基金花在哪了,抱歉,我不知道。
偶爾在電影報上看到過電影基金幹了啥事,都沒印象了。
另外,現在你知道每張電影票,你已經自動給國家交了稅,看電影順道當了納稅人。
這8.5%,影院、院線、片方都見不著錢,直接被劃走了。
2、剩下91塊半里,差不多有一半左右,直接分給院線和影院。
其中院線大概在5%左右,也就是100塊里,有個4塊多吧。
其實院線這錢也比較好賺,特別是簽約為主的院線,這塊是個穩定的收入。
像萬達、金逸這種垂直管理的院線,這兩塊收入基本就被算做一塊收入了。
3、院線、影院分完之後,發行方還要收一個發行代理費(發行傭金),目前行規是發行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的5~15%比例都是正常。
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 總票房 ─ 3%電影基金 ─ 5.5%稅款 ─ 院線和影院分成款(38%~43%不等)
發行總可分配收入 = 票房可分配收入 + 其他渠道發行收入 (電視、音像、網路、政府獎金、海外……)
發行方要在發行總可分配收入中逐項減掉下面幾項內容後,才是片方所得:
1)發行傭金
2)導演或主創明星獎勵(有或者沒有)
3)代為墊付的發行成本(拷貝費+宣傳費等)
4)稅金(往來發票都是要交稅的)
你看,上面都減完了,剩下的才是片方凈發行收入(凈收入)。
唉,能剩多少呢。。。
其中,代為墊付的發行成本這塊,學問大了,回頭另說吧。
一般來說,100塊票房收入,片方能分到30塊多點。
在這個基礎上,再加其他渠道發行收入,最終能不能回收成本,就聽天由命+撞大運吧。
500萬製作費電影,如果也拿500萬做宣發的話,整體投入1000萬。
如果你打算只靠票房回成本,那最最安全,就得票房有3000萬,才剛剛打平。
但很多電影,比如甄子丹動作片,海外有一些收入,那國內票房收支平衡點就不用成本乘以3.
大體這么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