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影視評論】沒有離別,何來重逢:《天堂電影院》(托納多雷)
文/ 小關平
目錄:
————
1 、離別與重逢
有幸參加「查令十字街84號」咖啡館的電影沙龍,這是2020年疫情復工之後的首次集體觀影,所以放映師設定的主題是「離別與重逢」。
看電影之前,放映師播放了有關「離別與重逢」的經典影片混剪。
每部電影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主題,比如《盜夢空間》的專屬主題是 「多層夢境」 ,但它和《黑客帝國》、《楚門的世界》又有著共同主題,就是 笛卡爾的惡魔理論: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所處的世界就是真實的?
雖然我之前沒有參加過查令的觀影活動,但我很榮幸第一次參加就是觀看托納多雷的《天堂電影院》。
觀眾在影片結束後,都靜靜地將片尾字幕看完,沒有提前離場,沉浸在浪漫的電影世界之中。和一群愛電影的人一起觀影,本來就是一種莫大的享受。我雖然沒有在咖啡館經歷過離別, 卻有一種舊友重逢的感覺。
————
2 、托納多雷的時空三部曲
《天堂電影院》,是托納多雷時空三部曲的第一部。我的喜愛度依次為:《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天堂電影院》和《海上鋼琴師》。
曾經最喜歡《海上鋼琴師》,但我看過《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之後,被美麗的西西里島和義大利風情所感動,《西西里》的剪輯和攝影也更加成熟。
《海上鋼琴師》在中國的名氣最響,劇情節奏也更明快,還有著眼花繚亂的鋼琴演奏,但總感覺比其他兩部少了點什麼。重溫《天堂電影院》之後,我想到了, 是義大利語!
《海上鋼琴師》雖然也是義大利人到達美國的經歷,但為了迎合好萊塢和世界觀眾,全片用英語完成,缺少了義大利語的風味。
《天堂電影院》老舊的色調和並不波瀾壯闊的故事,之前排在三部曲的末位。但它擁有我鍾愛的「電影」主題,在這次觀影之後,喜愛度超越了《海上鋼琴師》,算是我對電影獨特的致敬。
比電影放映員更厲害的是,拍電影。
多多,正是托納多雷的化身。
雖然多多是在電影院泡大的,但如果他沒有拍電影的天賦和持之以恆的努力,以及艾佛特對他的悉心指點,也不一定能成為世所矚目的大導演。
在電影院工作的人那麼多,能成為電影大師的又有幾個?
多多十幾歲就開始對著被屠殺的奶牛拍攝短片,這是托納多雷和斯皮爾伯格、諾蘭這些大導演小時候都干過的事情。
就像 昆汀·塔倫迪諾,也是在他打工的音像店閱片無數,最終走向了導演之路。 多多在電影院當播映員的經歷,使他成為國際大導演奠定了基礎。
————
3 、稱職的觀眾
多多看膠片就知道放的什麼情節,而且還記得很多電影台詞。一開始我認為,只有像多多這樣從小混跡於電影院放映室的孩子,因為電影看的太多,才有這種能力。
但後來發現,電影院里的很多觀眾,無論大人小孩,都能背掉很多台詞。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人,把一部電影從開始到結束完整地背了下來。在播放電影時,他總是搶在演員說話之前,將電影中的台詞和盤托出,而且自己還熱淚盈眶,聲淚俱下。
這一段既好笑又感人,這老人是電影痴迷者的典範,當時的電影質朴無華,卻很容易讓觀眾代入到劇情和角色之中,人們觀影時都聚精會神,生怕錯過了什麼,哪怕已經看過了很多遍。這和時下邊玩手機邊看電影的觀影狀態完全不同。
其中有個人可能有心臟病,當看到電影里一段戰爭劇情時,一枚炮彈射向觀眾視角,一下子把這位心臟病者嚇得當場去世。對於當時的觀眾來說,電影院的畫面效果太逼真了,比現在的3D效果還要震撼,他肯定以為那顆炮彈從熒幕中飛出來了。
本片的電影院里共放了多少部電影?分別是哪些電影?
因為都是黑白老片,而且很多義大利本土的電影,估計只有歐美觀眾才能統計出這些電影的名稱,期待能看到這樣的科普文章。
寫影評不要只去寫評論和感悟,有時進行一些系統性、專門性的研究,做一些獨特視角的東西,比如統計、考古、排名、盤點、對比、分析、聯想,也都很有意思。
每篇影評的側重點都不一樣,看不同的電影評論,能學到不一樣的東西。
如果是現代人來拍《天堂電影院》,電影院里放映的可能就是《閃靈》《教父》《E.T.外星人》《大白鯊》《星球大戰》《侏羅紀公園》《泰坦尼克號》這些電影,我們看的時候可能會更加淚目。
斯皮爾伯格的《頭號玩家》,就致敬了很多經典老片,觀眾從中找到了復古懷舊的感覺,《閃靈》場景的出現直接讓我們這些電影愛好者喜極而泣。
大多數人都沒有在電影院中欣賞過《閃靈》,只能靠影碟、電視和網路來看,而《頭號玩家》讓我們實現了夢想,在電影院中身臨其境地欣賞《閃靈》,哪怕只是模仿和致敬,也覺得感動不已,彷彿回到了《閃靈》上映的時代。
相信這樣的經典電影,未來都有機會在電影院重映。
————
4 、良師益友
多多的小時候很像C羅,我在第一次觀影時就發現了,說多多是小時候的C羅演的,估計也會有人相信。
C羅是個孩子氣的大男孩,臉上經常出現陽光、帥氣、調皮的笑容, 一直覺得多多長大就應該是 C 羅現在的樣子。 如果我是播映電影的老頭艾佛特,估計也會喜歡上這個男孩。
艾佛特與多多是忘年交,是教會多多播映電影的人,也是他的人生導師。
電影一大半的情節都在描寫這一老一少忘年交的友情,這也是本片最感人的內容,超過了男女之間的愛情。
艾佛特教會了多多如何放映電影,並提醒他注意安全,萬一出現意外著火,應該如何搶救膠片。這是項重要的職責, 真正愛電影的人都會把電影膠片當成生命來愛護。
而且在理想、愛情這些重要的人生議題上,艾佛特也給出了很多建議,是多多最好的傾聽者和老師,最可愛的就是他為多多談戀愛出謀劃策。哪怕後來雙目失明,依然充當了多多的軍師角色。
不僅如此, 他還給了多多最好的人生建議,讓他走出小鎮,去看看外面的廣闊世界。
《海上鋼琴師》的男主也面臨這樣的選擇,是否願意離開從未離開過的游輪,去看看外面開闊的世界?
1900最終沒能超越自己,他將自己困在船上,就像卡爾維諾筆下的樹上男爵,在樹上不願下來,最終跟著那艘渡輪一起沉默、爆炸。
但是,多多選擇了離開小鎮,到外面的世界闖盪,因為他的人生導師很有遠見地幫他策劃,讓他選擇了一條正確之路。
多多衣錦還鄉的時候,竭盡所能地幫助了小鎮的電影院,這和《大魚》的情節相似,都是王者歸來時的報恩。 看著人生導師艾佛特給自己留下的吻戲混剪視頻,他流下了眼淚。也正是那一刻,二人的靈魂又交融到了一起。
————
5 、小鎮和吵鬧的義大利人
這個小鎮的村民淳樸善良, 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嚮往、好奇和想像,卻又習慣以看電影的方式來了解外界,久而久之,便不願意走出去直面銀幕外的現實世界。
他們從電影中看到了外面的美好、純真、誘惑和魅力,也看到了兇殺、險惡、恐怖和猜疑, 一方面害怕外面世界的殘酷與邪惡,另一方面又嚮往花花世界的驚喜與浪漫。正是在對立的矛盾中,他們通過看電影完成了對這種復雜心理的救贖。 這也是電影院一直存在的重要理由。
如果研究義大利文化和義大利人的性格,多看看義大利電影,就會發現吵吵鬧鬧正是義大利人的性格特點。
他們不僅喜歡大聲說話,而且容易情緒化,並習慣用手勢表達自己的想法。 這是義大利人與其他歐洲人不太一樣的地方。這也是西班牙、葡萄牙、希臘等南歐國家的電影中是看不到的,西歐、中歐、北歐的電影就更罕見,只有義大利人具有這種吵鬧的特色。
看到小鎮上的瘋子,當別人安靜地生活時,他就在到處搗亂。我想起了小時候我們大院的一個流浪漢。
夏天的時候,他扯塊長布讓別人幫忙擋著(現在想想,幫他拿布的那個人也挺厲害的),拿盆水在球場邊露天洗澡,當時我們這些小孩子看到了都覺得很好笑。不過他沒有錢又無家可歸,不露天洗澡,又能在哪裡洗澡呢?
對於生活中苦難或受到疾病困擾的人,我們不應笑話或冷眼旁觀,也要留一份同情和理解給他們。
可能每個地方都有一個這樣的瘋子,《白鹿原》中就有一個瘋子一直搶戲,《射鵰英雄傳》里有傻姑,《刑事偵緝檔案3》的牛背洲殺人事件中也有一個瘋了的神棍,《2012》中也有個舉牌子的流浪漢。他們總會說一些驚世大預言,或者讓人聽不懂的話。
《天堂電影院》的瘋子一直說 這個小鎮都是他的 ,這一段看似無關緊要,其實細思極恐,想來也有他的道理。
幾十年後的小鎮物是人非,這個瘋子卻好好地活在小鎮上,仍然堅持在說小鎮是他的。 想到那些死去和離開的人,再看看他,你還敢說他說的話不對嗎?他裝滿了小鎮幾代人的回憶,也許他才是最大的勝利者。
————
6 、電影放映員與觀影模式
真正愛電影的人會為它付出很多,電影放映員的工作也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的,更不是為了免費蹭電影看。他們需要一定的技術和職業精神,才能將一部部電影完整順利地播放給觀眾欣賞。
電影的創作、拍攝、發行、放映、評論過程中,都需要這種職業精神, 每一個環節都應全力去做。
放映電影也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尤其在設備簡陋、技術落後的時代,放映員更是件體力活,經常會面臨危險。艾佛特正是在拯救膠片意外失火的過程中,被火燒傷,雙目失明。
艾佛特將這個差事傳給多多,多多也沒占什麼便宜,而是承擔起了讓小鎮人民開心快樂的重要職責。
夜色已晚,狂熱的小鎮居民卻嚷著要繼續播映電影,這一段對話特別有趣。
艾佛特問多多,我們需要讓他們快樂嗎?
多多點頭說,要。
他們把電影從銀幕上擴展到了室外的牆上。
影院老闆不讓在銀幕上放,那我們就在外面放。
觀眾說,我們還需要聲音。
艾佛特又問多多,我們要達成大家的心願,讓他們開開心心地看嗎?
多多點頭。
他們又把喇叭對外公放。
一個室外電影院誕生了!
所以說,他們從事的是一項能夠讓人愉悅的職業,並非只是簡單地播放電影。
插說一句,查令84號咖啡館的小唐也是個獨立的放映員,因為艾佛特和多多是電影放映員的老前輩,今天放映這部電影也是非常應景的。
我以前還不知道,原來當代也有電影放映師這個職業。
露天電影院就是這么來的,後來還有人從水上坐船來看電影。
現在還有在汽車中看電影的汽車電影院,或在山崖上、星空下看電影,以後還會有各種各樣的電影播映方式。
這些都只是形式,真正重要的還是影片本身的質量。如果電影真的好看,哪怕我們是在電視、電腦、平板、手機上看,依然能從中獲得快樂。
然而,電影院才是播映電影最傳統的場所,哪怕以後看電影的方式千奇百怪, 我們永遠不要忘記電影院中的那些歡聲笑語,和集體觀影的儀式感。
《 天堂電影院》是一部表現出看電影最純真一面的電影。 當疫情復工之時,查令十字街84號咖啡館以本片作為集體觀影的開篇,還是很有想法的。
有一個細節是,兩家電影院共享同一個膠卷,有一人專門騎自行車給兩家影院互遞膠片,一家看上集時,另一家只能看下集。
那些看過上集的人還可以慢慢等下集,可是有些人卻只能先看下集,後看上集。
看影視劇都講究連貫性,除非是四大名著那樣倒背如流的作品,一部新劇很難先把20到40集看一遍,再回過頭看1到20集。
有一個觀眾,當大家嚷著要看上集的時候,他驕傲地說:我整部電影都看過了,我可以把劇情講給你們聽!
接著他被大家痛扁一頓。 看來無論哪個時代,觀眾都不喜歡被劇透。
————
7 、三部曲的女主和攝影
將時空三部曲的女主角進行對比, 「神秘」似乎是她們的共性。
《天堂電影院》的女主艾蓮娜跟多多剛認識的時候也有些飄忽神秘,但好在兩個人還談了一陣戀愛。
《海上鋼琴師》的女主跟男主基本就是擦肩而過,雖是一次浪漫的邂逅,卻沒有碰撞出太多火花,甚至女孩連名字都沒有留下。雖說她給男主留下了線索,讓他去找自己,但男主最終還是沒有下船,錯過了這段良緣。
可能女主還在家中等待著男主來找自己呢! 按照一般影視劇的套路,肯定是這個結局,但托納多雷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女主瑪蓮娜(和《天堂電影院》的艾蓮娜名字很像)更是神秘、性感、冷艷,勾起了別人的慾望,卻又斷絕了大家的念想。
可能是托納多雷自己有過一段還未開始就已失戀的情感經歷,所以描寫這種求而不得、欲罷不能、萍水相逢卻又終身難忘的感情,有著感同身受的心理 ,所以拍得非常成功。
義大利的風景很美,我認為是世上最美的國度。
《天堂電影院》的攝影毫不差於《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和《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的攝影也非常美,但大部分時間有一種壓抑的感覺,因為故事一直發生在船上,基本都是在室內拍攝的,環境比較昏暗,不像《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陽光明媚,也不像《天堂電影院》星空閃爍。
稍微開闊的場景是,輪船剛到紐約的時候,人們看到自由女神像和岸邊的高樓大廈,都興奮地歡喜高呼。甲板上兩人邂逅的那段戲也有些外景,卻又下著大雨。
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發生在悶熱的夏天,不僅陽光充足,還混雜著汗水和荷爾蒙的味道。
《天堂電影院》也有大量的外景,風景宜人,溫馨浪漫,很適合年輕人談戀愛,也容易誕生出創作靈感。 整個小鎮古老而不陳舊,優雅卻又厚重,給人的感覺質朴和溫暖。
影片的鏡頭和攝影都非常唯美,把小鎮的自然之美和人物的純真之美全都體現出來。尤其是女主出現的那一段,在多多手持攝影機的鏡頭下,也是非常之美,這和另外兩部的美感幾近重合。
托納多雷攝影機下的女主角總是魅力十足,這和多多從小拍攝的女性美完全一樣,所以說這是導演的自傳。 通過女性美將三部電影聯系在一起,構思巧妙,意境完美。
再說一下三部曲中關於爆炸的情節,也就是本片的炸電影院和《海上鋼琴師》的炸船。
炸電影院的情節,和《海上鋼琴師》中炸船的情節相似,都是 曾經凝聚了記憶的東西被毀滅,而它們對主人公來說是非常寶貴的。
炸船的時候,主人公和這個載滿回憶的龐然大物一起消失;而炸電影院,不會傷及人的性命。因為電影院破舊,政府要將其拆除另作它用,小鎮居民對電影的熱忱已不像從前,和大船一樣,電影院也成為了一個陳舊的回憶。
但對於多多來說,他不忍心看到兒時的記憶化作廢墟,於是重建了新的電影院。他不僅是個導演,還為電影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我也很喜歡這個善良的結局。
其實《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也可以創作爆炸的情節:愚蠢的市民可以去炸女主的房子,納粹可以去炸這個美麗小鎮,盟軍也可以去炸法西斯的軍事基地……如果我是導演,可能會這么拍,讓三部曲再增加一個共同意象。
————
8 、與女神約會
看電影的時候,我一直在想,艾佛特和多多說的那段「公主與士兵」的故事是什麼意思?
多多問艾佛特,這個故事到底是什麼意思,艾佛特也說不出來,也許它本身就具有多重含義。好在多多的愛情並不是這樣,他的等待是得到了回報的。
看到他們兩個的短暫愛情,我還是為多多感到欣慰的,比1900幸運得多。
尤其是看到電影院中兩個人的初吻,我想到多多從小看了那麼多電影的親吻鏡頭,現在輪到了自己,那感覺一定非常純真、美好,令其終生難忘!
當你千辛萬苦追到了自己的女神時,以前付出再多辛苦也都覺得值得。多多對女生的求愛比較主動,當對方沒有表示時,依然不依不撓地追求,最終抱得美人歸,那種喜悅是非常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的。
當我看到他們初吻、擁抱和浪漫約會的情節時,非常為多多開心,也想到了和自己的愛人在一起的畫面。
他們在草地上吃野生沙拉,看著像雞肉和生菜,伴著可口的水果,加一點沙拉醬……我看電影時,恰好也在咖啡館點了一份雞肉檸檬沙拉,和這段情節同步,代入感極強。看他們吃東西,頓時覺得手中的食物非常甜蜜。
我們看的是奧斯卡版本,也就是普遍流傳的兩個小時,而導演剪輯版將近三個小時,導演剪掉的是多多成年後和女主的互動,以及艾佛特對這段愛情的阻撓。
這些片段更好地解釋了後半部分讓人困擾的地方,但卻把電影拖得很長,因為電影的精彩情節都發生在電影院,戀愛的結果,觀眾似乎沒那麼期待。所以奧斯卡版保留了大量的電影院情節,和多多追求女神的浪漫時刻,把後面的感情戲簡化了。
我們也可以看一遍導演剪輯版,但不如這版乾脆利落,雖說有些地方解釋得不夠清楚,但並不影響整體劇情的發展。就這版我還嫌長呢,如果能再壓縮10到20分鍾,本片可能會更加完美。
————
9 、最愛的吻戲混剪
教會的人不許電影院放親吻情節,一放就搖鈴,這一段印象很深。
艾佛特後來給多多留下的親吻剪輯,也正是對教會和神父這條禁令的抗爭。他和多多都認為 親吻是男女之間正常的情感交流,是人的天性,不應受到禁錮和限制。
觀眾對美好的愛情本來就報以純真、熱情的期待,作為浪漫國度的義大利,親吻和親熱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鏡頭了。 神父搖鈴的細節正是給影片結尾的親吻剪輯做了情感釋放的鋪墊。
我也非常偏愛看親吻鏡頭。
艾佛特給多多留下了吻戲鏡頭的合集,有幾十個親吻鏡頭,從幾十部影片中剪輯而成。
如果把這些電影考證出來,把親吻的男女主角也寫出來,一定是一項非常巨大的工程,相信有人做過這樣的研究。
親吻和其他情色鏡頭不同之處在於:大多數時候,只有男女真心相愛才會親吻。 如果男人不愛這個女人,他也許想得到她的身體,一般卻不想親她。女人對男人也一樣。
親吻是一對戀人情到濃時自然而然做出的行為,更展現出感情的真摯與純潔,是情感熾熱時的迸發。
這段吻戲,艾佛特剪輯得實在太美好了,也給這部電影留下了最精彩的一幕。
我以前發過朋友圈,說我就愛看親吻的鏡頭。可能是吻戲會讓人很有代入感,能夠感受到男女主角的開心與甜蜜。
————
10 、對電影永遠的愛
疫情期間,雖然不能去電影院,但通過電視、電腦、平板、手機這些視頻載體,我也欣賞了很多好看的電影。
用4K極清電視看電影雖然清晰度更高,又有多語字幕,可以快進、暫停、倒放,還能記錄和研究電影的細節,看電影的姿勢也更自由自在, 但我最愛的觀影方式還是去電影院,就像《天堂電影院》里的人們。
依依不捨地離開查令十字街84號咖啡館,但我想,很快我又會再回來,和大家繼續看其他電影。 沒有離別,哪來的重逢呢?
2020/8/19初稿 2021/8/5修改
B. 天堂電影院里的女主角叫什麼名字
布麗吉特·佛西 Brigitte Fossey 扮演了年輕時的Elena。
C. 《天堂電影院》中,男主角時隔30年後哪一段又見到了女主角還有曾經留給他的紙條女主角怎麼了後來
這個是加長版,也就是原版內容,見到了女主角,女主角解釋了當初並非沒有出現,而是多多的「爸爸」把留給他的字條私自藏起了,兩人冰釋前嫌,但也無可挽回,在海邊短暫的溫存以後,各自又返回原來生活。
D. 《天堂電影院》里後來多多回來後有再次見到他的初戀唉蓮娜么
見到了。
三十年後,成名的多多回來向他的老朋友做最後的告別。艾費多留給他一份禮物,原來是當初被鎮上的檢查員勒令剪掉的吻戲膠片。看著這些鏡頭,多多突然發現自己已經理解了生命中的一切。
《天堂電影院》由義大利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執導,菲利浦·諾瓦雷、薩瓦特利·卡西歐的故事片,該片講述了由薩瓦特利·卡西歐扮演的多多,喜歡看放映師艾佛特放電影,在膠片中找到了童年生活的樂趣。
(4)天堂電影院的女主角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阿爾夫萊多
阿爾夫萊多這個人物承擔著雙重角色:其職業角色是鄉村影院的放映員;其生活角色是影片主人公薩爾瓦多的好友和導師。作為一個電影放映員,阿爾夫萊多和他的觀眾代表了電影黃金時代那種最淳樸、最徹底的電影文化傾向。
2、薩爾瓦多
影片主角薩爾瓦多是一個屬於新時代的人物,但他永遠也不會割斷和過去的聯系。老友、母親、舊日的電影、失落的愛情,成為他生命中剪不斷的紅線。這根線在他離開故鄉20多年後又把他牽回故鄉,讓他在成為導演以後又讓他坐回到觀眾席上。
3、艾琳娜
艾琳娜伊蓮娜是薩爾瓦多惟一愛過的女人,她與薩爾瓦多的愛情頗有幾分好萊塢電影的風格,一個窮小子愛上了一個上流社會的小姐,兩個人的愛情遭到姑娘家人的反對,愛情以失落告終。
E. 《天堂電影院》中,男女主人公沒有在一起,對影片的重要性為何
艾佛特是一個溫情善良的人,他為自己放映的影片讓小鎮的人民開心感到高興。他看出多多是一個熱愛電影的人,所以鼓勵他出去外面闖,可以說他成就了多多。他心裡也為自己隱瞞女主人公曾經來找多多感到慚愧,所以臨死的時候送了多多吻戲的鏡頭,我覺得有一層寓意是多多一個人的愛情,換來銀幕很多的愛情,成就了觀眾的喜怒哀樂。
多多離開女主人公後心裡一直缺了一塊,或許是因為這樣他才能成為電影大師吧。
如果多多和她走到一起,愛情是短暫的,銀幕上的愛情卻是永恆的。
詞窮,能想到的就是這么多了,望採納。
F. 天堂電影院 六分鍾的時候 那個女人是誰
法國性感女神碧姬·巴鐸(Brigitte Bardot),電影是法國羅傑·瓦迪姆(Roger Vadim)作品《上帝創造女人》(1956),碧姬·巴鐸引起轟動之作 。
天堂電影院里放映過16部令多多回味無窮的經典老電影,它們按照在本片中播放的先後順序依次為(根據日本二區發行的剪輯完整版整理):
01、Les Bas-fonds 《地下》(1936)
法國電影大師讓·雷諾阿(Jean Renoir)作品
02、Stagecoach 《關山飛渡》(1939)
美國約翰·福特(John Ford)執導的經典西部片
03、La terra trema: Episodio del mare 《大地在波動》(1948)
義大利電影大師魯奇諾·維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的新現實主義傑作
04、The Knockout 《擊倒》(1914)
卓別林最早期的喜劇短片之一,Charles Avery
05、In nome della legge 《因法之名》(1949)
義大利佩特洛·傑米(Pietro Germi)作品
06、Riso amaro 《粒粒皆辛苦》(1948)
義大利朱塞佩·德·桑蒂斯(Giuseppe De Santis)作品
07、Dr. Jekyll and Mr. Hyde 《化身博士》(1941)
美國維克多·弗萊明(Victor Fleming)執導的恐怖片
08、I Pompieri di Viggiù 《消防員》(1949)
義大利馬里奧·馬托蒂(Mario Mattoli)執導的喜劇片
09、Anna 《慾海慈航》(1951)
義大利阿貝托·拉圖達(Alberto Lattuada)作品
10、Catene 《羈絆》(1949)
義大利拉法洛·馬塔拉佐(Raffaello Matarazzo)作品
11、Et Dieu créa la femme 《上帝創造女人》(1956)
法國羅傑·瓦迪姆(Roger Vadim)作品,法國性感女神碧姬·巴鐸引起轟動之作
12、Seven Brides for Seven Brothers 《七對佳偶》(1954)
美國歌舞片大斯坦利·多南(Stanley Donen)執導的歌舞喜劇片
13、I Vitelloni 《浪盪兒》(1953)
義大利電影大師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早期作品
14、Poveri ma belli 《比堅尼女郎》(1957)
義大利迪諾·里西(Dino Risi)作品
15、Ulysses 《尤里西斯》(1954)
柯克·道格拉斯主演的古裝片,Mario Camerini
16、Il Grido 《呼喊》(1957)
G. 關於影片
托納多雷的三部曲《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相信你會看到你的童年
1、《天堂電影院》 西西里島上的吉安加村有座小教堂,教堂前有一家電影院,叫做「天堂戲院」。故事就在這里展開,多多(沙瓦托的小名)參加了教堂的唱詩班,也喜歡到戲院看艾佛特操作放映機。圖圖總是靜靜的坐在一旁,偷偷地收集艾佛特剪掉的影響風化的影片片段。他和艾佛特建立了真摯的友誼。天堂戲院是村裡的文化中心、精神支柱,這里的人熱愛電影,電影是他們的生活重心。 放映時的失誤導致戲院失火。多多成了艾佛特的助手。後來成長為專業的放映員。艾佛特不僅教他放電影,更教他做人。經過與當地銀行家女兒艾琳娜失敗的戀愛之後沙瓦托到羅馬游歷。艾佛特教導他不要回來,去發展自己的事業。一晃30年過去,沙瓦托成了名導演。直到聽到艾佛特的死訊,才喚回他兒時的記憶。他回到家鄉。 戲院要被迫拆除了,全村的人都來告別,所有的人都在隊列中默默行走...... 獲獎記錄: 第四十二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特別大獎(1989) 第六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1990) 第四十七屆全球獎最佳外語片(1990) 第二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男演員(1989) 第二屆歐洲電影獎評審委員特別獎(1989) 第四十四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1991) 第四十四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電影配樂(1991) 第四十四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原著劇本(1991) 第四十四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演員(1991) 第四十四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配角(1991 ) 2、《海上鋼琴師》 有沒有一部音樂片能讓一個准音樂盲重看五遍而不厭倦?當然有,它就是《海上鋼琴師》。准音樂盲是誰?我。對音樂的理解方面,我只比西班牙前國王阿方索要好一點點,這位國王專門雇了一個「司國歌者」,其唯一的職責就是在演奏西班牙國歌時叫國王起立,因為國王聽不出西班牙國歌。我能聽出國歌並及時起立,也僅此而已,從小學開始,我的音樂成績就在及格線上徘徊,就這樣,都還全靠老師們開恩。 難怪歐洲電影人對美國電影一直不屑一顧,這部由義大利大師托納托雷執導的片子不遜色於任何一部美片。這使我回想起了《美麗人生》,同樣來自義大利導演的巨作。只要有法國和義大利這樣充滿了浪漫拉丁色彩的國度,就永遠有來自歐洲的片子與美片爭鋒。 和眾多歐片一樣,這部片子也充滿了暗示。主角1900是最大的暗示,這名出生在輪船上的孤兒,是天生的鋼琴大師,他一生從來沒有下過船,能夠在別人因暈船而吐得一踏糊塗的時候閑庭信步。他身世凄涼卻用鋼琴征服所有人,他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卻不以為意,他能選擇與船共亡卻不能為了深愛的女人登上一次陸地。托納托雷想通過他暗示什麼呢?「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看到的是選擇。人的一生實際上每時每刻都在面臨選擇,每一個細小或者重大的選擇決定了各自的人生走向。1900選擇了留在船上,他無法邁出走下甲板的那一小步,哪怕是為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戀愛。所有人似乎都恨不得把他推下船,但1900毅然回頭。他說:「陸地沒有盡頭。」這種沒有盡頭的感覺讓他害怕,鋼琴的琴鍵是有盡頭的,這讓他覺得安穩。 那個吹康牌樂器的胖子,上船掙錢的時候只有一把小號,到影片最後還是靠別人施捨才繼續擁有這把小號,人生,在很多時候都是在循環,周而復始的循環,我們都在循環中消耗生命的時光。每一艘船上都有第一個發現自由女神的人,他們縱聲高呼,為了一個不知道結果的目標而激動,從而開始了新一輪的奔波。還有爵士樂本身似乎也暗示著那種自以為是的人,「什麼都不是,那就是爵士了。」 恕我肉眼凡胎,只能以自己的目光來理解大師。但光有暗示是不足以吸引觀眾的,《海上鋼琴師》的情節如同碧海潮生,高潮一浪接著一浪。在狂風暴雨中一邊任鋼琴自由滑動一邊彈奏,小孩子無師自通的演奏震驚滿船的人,這些只不過是大師的鋪墊罷了。自稱「爵士樂祖師」的謝利上船與1900比賽鋼琴,激動人心的程度簡直可以和最激烈的槍戰相媲美。美國的西部片中,快槍手一對一的較量很是惹眼,但歐洲人可以用鋼琴當武器。讓人喘不過氣來的鋼琴比賽才結束,1900第一眼就愛上的女人出現在了舷窗外,他彈出了快心之作「柔情似水」,窗外,美人如水,窗內,柔情似水。這一幕,必將成為電影史上的浪漫經典,這一曲,也必將成為傳世之音。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1900在爆炸聲中與世訣別,我們也只有在淚光中與這部片子分別,真希望它永不結束,讓我們永遠陶醉在優美的琴聲中。 鋼琴與海浪共舞,柔情與真愛齊飛。 3、《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當我還只是十三歲時,1941年春末的那一天,我初次見到了她...那一天,墨索里尼向英法宣戰,而我,得到了生命里的第一輛腳踏車。」 她,撩著波浪狀黑亮的秀發,穿著最時髦的短裙和絲襪,踏著充滿情慾誘惑的高跟鞋,來到了西西里島上寧靜的陽光小鎮。她的一舉一動都引人矚目、勾人遐想,她的一顰一笑都教男人心醉、女人羨妒。瑪蓮娜,像個女神一般,征服了這個海濱的天堂樂園。 年僅十三歲的雷納多也不由自主地掉進了瑪蓮娜所掀起的漩渦之中,他不僅跟著其他年紀較大的青少年們一起騎著單車,穿梭在小鎮的各個角落,搜尋著瑪蓮娜的誘人豐姿與萬種風情,還悄悄地成為她不知情的小跟班,如影隨形地跟監、窺視她的生活。她搖曳的倩影、她聆聽的音樂、她貼身的衣物...都成為這個被荷爾蒙淹沒的少年,最真實、最美好的情慾幻想... 然而,透過雷納多的眼,我們也看到了瑪蓮娜掉進了越來越黑暗的處境之中,她變成了寡婦,而在鎮民們的眼中,她也成了不折不扣的禍水,帶來了淫慾、嫉妒與忿怒,而一股夾雜著情慾與激憤的風暴,開始襲卷這個連戰爭都未曾侵擾的小鎮。 瑪蓮娜一步步地沉淪,與父親斷絕了關系、被送上法院,更失去了所有的財產,這使得向來天真、不經世事的雷納多,被迫面對這純朴小鎮中,人心的殘暴無情,看著已經一無所有的瑪蓮娜,雷納多竟鼓起了他所不曾有過的勇氣,決定靠著他自己的力量,以一種教人難以料想的方式,來幫助瑪蓮娜走出生命的泥沼...... 這部電影讓我認識了世界上最美的女人Malena(莫尼卡·貝努奇),所有的男人都會愛上她的,會愛上她的一切,你會贊嘆上帝,贊嘆他能創造出如此完美無缺的女人。 但Malena的命運是悲慘的,男人得不到她,女人嫉妒她,當她墮落後,男人玩弄她,女人唾棄她,當她無助時,女人們當街毆打她、撕光她的衣服、剃光她的秀發,而男人們,只是看著。 而全片從一個情竇初開的男孩眼中把整個事情講出來,卻讓電影帶有純潔的、溫暖的筆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