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水城威尼斯簡介
威尼斯(義大利文Venezia)是義大利東北部的城市,市區涵蓋義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海邊的小島和鄰近一處半島。威尼斯有很多運河,有水鄉的美譽。威尼斯中心舊市區街道狹窄,是行人徒步區,禁止汽車進入,是歐洲最大的無汽車地區。2003年人口274000人。
歷史
威尼斯的成立可回溯到568年。當時,義大利北部遭受倫巴底人(Lombards)的侵略,許多難民逃到威尼斯島避難。在8世紀中,威尼斯人抵抗貝賓三世(Pepin III)的帝國擴展,而附屬於拜占庭帝國。過後,威尼斯逐漸發展強大。當拜占庭帝國沒落之時,威尼斯的自治權漸增,最後取得獨立,成立威尼斯共和國(9世紀至18世紀),由威尼斯公爵(Doge)統治。威尼斯共和國在當時擁有強大的海上軍事勢力,是十字軍東征的重要基地之一。除此之外,威尼斯也是文藝復興時代重要的商業(尤其是香料貿易)與藝術中心。
1797年5月12日,威尼斯被法國的拿破崙侵佔,失去了幾百年來的自治權。稍後,拿破崙在1797年10月12日依干波佛米奧條約(Treaty of Campo Formio)把威尼斯交於奧地利。奧地利當局在1789年1月18日正式接管威尼斯。1805年,拿破崙與奧地利簽署伯勒斯堡條約(Treaty of Pressburg),從奧地利人手中取回威尼斯,並把其納入自己的義大利王國內。1814年,隨著拿破崙的戰敗,威尼斯又再次歸奧地利統治。1866 年,威尼斯成為現代義大利的一部分。
1966年11月4日,大潮湧入潟鹵古城,聖馬可廣場陷入水深1.2米以下,大水造成5000多人無家可歸,並摧毀無數的藝術作品。且當年淹水次數高達100多次。
交通
19世紀之時,一條鐵路長堤把威尼斯主島西北部與義大利半島連接起來,為威尼斯帶來一座本身的火車站。20世紀時,又加建了公路長堤和停車場。威尼斯主島西北部因而成為使用鐵路和道路通往威尼斯的入口處。然而,威尼斯市內禁止車輛進入。
威尼斯市內道路狹窄,運河交錯。步行外,水上交通是主要的代步方法。其中,「剛朵拉」(gondola)是威尼斯最具代表性和傳統的水上代步小船。但現今威尼斯人通常會使用較為經濟的水上巴士(vaporetti)穿行市內主要水道和威尼斯的其他小島。
威尼斯的國際機場,馬可波羅國際機場,建在威尼斯對岸的義大利半島大陸上。
旅遊景點
1987年,威尼斯及其潟湖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著名的旅遊景點包括:
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
公爵府(Palazzo Ducale)
里奧多橋(Ponte di Rialto)
著名人物
馬可波羅(1254-1324),旅行家
提香(1477-1576),畫家
安多尼奧·韋瓦第(1678-1741),音樂家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提起水城威尼斯,不禁令人想起莎翁筆下的威尼斯商人和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這座舉世聞名的小城位於義大利東北部、米蘭以東 160英里,素有「亞得里亞海明珠」之稱。然而,絢爛如琉璃、脆弱如蟬翼的威尼斯卻在全世界人的目光中以驚人的速度不斷下沉。為了挽救城市不被海水淹沒,科學家們提出了兩種搶救方法:修建防洪水閘和把海水注入地下,抬高整座威尼斯城。
***不斷下沉的「海上明珠」 威尼斯這座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是由威尼斯瀉湖中央的117座島嶼組成的,瀉湖最終流入亞得里亞海。威尼斯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452年,當時,人們為了躲避匈奴王阿拉提的入侵而來到瀉湖的島嶼上。從此以後,水——這道天然的屏障,保護他們世代在島上安全地繁衍生息。
水曾是威尼斯的保護神,現在卻成了威尼斯最大的敵人。大陸板塊漂移、地球變暖海平面上升、人們大量開采地下水等諸多因素使得整個城市在過去的百年內下沉了23厘米。專家們預計,這種下沉速度還在不斷加劇,再下沉23厘米只需要短短50年時間。現在,威尼斯人生活的中心——聖馬可廣場只高於警戒水位30厘米。每年冬天,這里都要遭受大約60次洪水侵襲,洪災發生率是100年前的6倍。
***防洪水閘與海水注入地下
為了阻止這座華美古老的城市徹底沉入水中,威尼斯人在2003年啟動了代號為「摩西」的修建防洪水閘的計劃。他們將在瀉湖入口處修建79座浮動水閘。當水位正常時,300噸重的水閘內充滿水,靜止在水底。一旦水位超過警戒線1米,就向水閘內注入空氣,水被排出,水閘跟著上浮。整個工程預計2011 年完工。但是,就阻止威尼斯下沉來說,單靠這項措施遠遠不夠。
為此,來自義大利帕多瓦大學的科學家甘博拉蒂又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利用石油工業中常使用的技術,把海水注入地下,抬高整座威尼斯城。據《泰晤士報》7月23日報道,甘博拉蒂預計此項工程將在未來十年內每年向地下注入1800萬立方米海水,從而將整座城市抬高大約30厘米。
根據甘博拉蒂的計劃,海水將被注入瀉湖以下600-800米的砂石層,將這一層增厚40-50米。由於砂石層上下都有不易滲水的粘土層保護,所以海水只會橫向流失,這也是為什麼甘博拉蒂堅持要連續注水10年之久。
目前,這一計劃已經獲得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威尼斯當局將在下周撥專款進行此項計劃的可行性研究。一位參與討論的工程師表示,如果這個計劃可行,那麼「它將在未來的數年裡大大減緩海平面上升給威尼斯城帶來的沖擊」。
❷ 介紹世界名城
花都--巴黎
在眾多的世界名城中,法國首都巴黎以其深厚的文化和獨特的風采,
享有"花都"之譽。
巴黎位於法國盆地中央,城區橫跨秀麗的塞納河。它是以一個船形小
島--市島為起點發展起來的,已有2千多年歷史 。雄偉壯麗的巴黎聖母
院就屹立在市島中心,它建於12世紀,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
如果把巴黎聖母院作為古老巴黎的象徵,那麼,矗立在塞納河左岸的
艾菲爾鐵塔,便是現代巴黎的標志。這座以法國工程師、世界銅鐵混凝土
建築的奠基人艾菲爾命名的鐵塔建於1889年,堪稱現代鐵塔之祖。鐵塔高
達320米,相當於80層大廈那麼高,站在塔頂可俯瞰巴黎全市風光。
除了巴黎聖母院和艾菲爾鐵塔之外,巴黎還有巴士底廣場、協和廣場、
凱旋門、愛麗舍宮、凡爾賽宮等歷史遺跡和藝術建築。凱旋門坐落在巴黎
市中心戴高樂廣場中央,對面就是協和廣場。它是拿破崙為了炫耀勝利而
下令建造的。工程從1806年開始,歷時30年才完成。凱旋門高達49.54 米,
寬44.82米,厚22.21米,四面有門,內外牆布滿了浮雕和巨型雕像,其中
尤以浪漫主義雕刻大師弗朗索瓦·呂德的不朽傑作《馬賽曲》最為著名。
凱旋門前面的大街上的愛麗舍宮,也是法國的著名建築。金碧輝煌的宮舍
內,牆上掛著著名油畫和名貴掛毯,室中陳設著古色古香的鍍金精雕傢具,
以及各式各樣的精緻座鍾,宛如一座博物館。從1873年開始,愛麗舍宮已
成為法國總統府。
巴黎擁有60多座博物館,70多家圖書館 ,60個劇場,200家電影院,
15個音樂廳。博物館中最負盛名的當推盧浮宮。它曾是法國歷代王朝的王
宮,現已成為法國美術博物館。全館有藏品40萬件,其中包括《勝利女神》、
《岩間聖母》等名畫和雕像。巴黎的"街頭藝術"也歷久不衰。這里既有
名聞全球的露天畫廊,也有群眾喜聞樂見的街頭音樂會。許多青年學生和
普通市民,常常自帶樂器,到街頭表演各種節目。
巴黎的服裝名聞世界,領導著世界服裝的潮流。全市有幾千家服裝店,
各國富豪紛紛前來定製衣服。在巴黎街頭,很難碰到服飾相同的婦女,她
們也為"花都"競添風采。
對稱的古都--北京
在直升飛機上鳥瞰北京,人們驚奇地發現,景山猶如一個人像,五官
俱全,左右對稱。
古老的北京城是一座對稱的城市。它以故宮為中心,從永定門、前門、
天安門、午門、神武門、景山到地安門、鍾樓、鼓樓和安定門,組成了一
條中軸線。東四、西四等南北平行的大街,同一條條東西向的胡同縱橫交
錯,分列在中軸線的兩旁。因為對稱,北京的道路也就很好辨認。許多象
征封建時代帝王權力的重要建築,也都整齊對稱地分布在中軸線的周圍。
如明、清兩代帝王祭天祭地的天壇和地壇,築在軸線的南北兩端的東側;
天安門的東邊,有著皇室的太廟(現已改建為勞動人民文化宮),它的西邊,
都是祭神祈谷的社稷壇(現已辟為中山公園)。這種對稱的格局在故宮的宮
殿建築上表現得尤為明顯。紫禁城內部,不僅殿堂建築此起彼落,互相對
應,甚至連道旁的石獸石欄,城邊的角樓,屋脊上的雕刻,也都成雙配對,
相映成趣。整齊對稱,構成了北京城市建築上的獨特風格和宏偉的氣勢,
給人以穩重、博大、端莊的感覺。
北京有著4 千多年的歷史。遼代以後,是元、明、清三個朝代的都城。
它集中地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名勝古跡很多。如故宮、景山、北
海、中南海、頤和園、天壇、地壇、長城--八達嶺、慕田峪長城、周口
店中國猿人和山頂洞人遺址等。很多建築物造型奇特,蘊含著豐富的文化
思想。如天壇是一個圓丘,地壇卻成方形,這正符合我國古代的"天圓地
方"的說法。
北京西倚太行,背靠燕山,東臨渤海,面向華北平原,屬溫帶大陸性
氣候,四季分明,春干、夏熱、秋涼、冬寒。
現在的北京市,有10個區,9個縣,面積1 600平方千米,人口近千萬。
它是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市內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非常繁華。
北京的現代建築,在布局上雖已不像過去那樣恪守對稱的陳規,但市政建
設還是考慮到我國的傳統風格。例如,以紫禁城為中心的環城地鐵、二環
路、三環路、四環路、五環路等,都是對稱的。古老的北京城的中軸線及
其延長線,正在被改建成南接京鄭公路、北經亞運村,直達燕山奇峰的現
代化中軸路。在世界上所有的城市中,北京仍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對稱的城
市。
世界佛教之都--曼谷
泰國有"黃袍佛國"的稱號,全國有90%以上的人口信仰佛教。它的
首都曼谷,是世界上佛寺最多的地方,有大小400 多個佛教寺院。漫步城
中,映入眼簾的是巍峨的佛塔,紅頂的寺院,紅、綠、黃相間的泰式魚脊
形屋頂的廟宇,充滿了神秘的東方色彩。每天早晨,全城香煙裊裊,鍾聲
悠悠,磬聲清脆動聽,誦經之聲不絕於耳。寺廟里的和尚、尼姑在街上慢
慢行走,逐家化緣,成為曼谷街頭的特有景觀。
曼谷眾多的寺院中,玉佛寺、卧佛寺、金佛寺最為著名,被稱為泰國
三大國寶。玉佛寺是專供曼谷王朝歷代王室舉行宗教典禮和禮佛的地方。
玉佛寺浮壇的牆上和寺四周的矮牆上,各嵌有一列繪著牡丹、蓮花、小鳥
圖案的彩瓷。據說,這些彩瓷還是我國明朝航海家鄭和第二次航海時帶過
來的。玉佛是由整塊碧綠剔透的翡翠玉石雕刻而成的,高66厘米,寬48厘
米,被供奉在黃金製成的寶座上面,價值連城。泰國人認為玉佛是鎮國之
寶,他的神靈威力無邊,就連歷屆泰國政府的內閣組成之後,總理和全體
內閣成員也都要到玉佛寺向玉佛宣誓效忠國家和國王。老百姓有升學、婚
姻、生育、就業等切身大事,也都要去那祭拜祈禱。兩個人打賭起誓,也
都請玉佛作證。每到換季的時候,都要舉行盛大儀式,由國王親自為玉佛
沐浴、更衣、更換頭飾。
卧佛寺里供奉的是一尊長48.7米、高12.2米的巨大卧佛,佛全身包金,
佔地面積有一座籃球場那樣大,比四層樓還要高。卧佛是泰國不和睦不生
育夫婦膜拜的偶像,這里經常能看到青年夫婦虔誠跪拜祈禱的場面。金佛
寺里供奉的是一尊5 500 千克重的純金大佛,它分為五個部件鑄造,再拼
裝成為一個整體。
曼谷不僅以寺院僧尼眾多,寺院遍布而被譽為"佛教之都",而且事
實上也確實為佛都:擁有32個成員國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的總部就設在這
里。
"獅城"--新加坡
當往來於南海和印度洋等地的船隻一進入新加坡港,一眼就看到安德
遜橋畔的獅頭魚身塑像高踞海濱,眼閃強光,口噴清泉,像是在向來客致
意。這是新加坡的象徵,1972年建立的旅遊標志。
在梵文中,新加坡就是"獅城"的意思。相傳公元前1 150年,室利佛
逝王國的王子盤那,率兵登上馬來半島南端的一個無名荒島,最先碰到的
是一頭雄偉的獅子。後來盤那在島上築起了城牆,城名稱為"僧伽補羅",
也就是"獅城"的意思,諧音成了"新加坡"。
如今,新加坡是城名,又是島名,也是新加坡共和國的國名。港城新
加坡,是新加坡共和國的首都,在共和國主島新加坡的南部。港口區面積
93平方千米,航道能終年保持深水位,是一個設施完善的優良自由港,也
是東南亞最大的港口。市中心區在港口區東北、新加坡河口南北兩岸,是
行政機構的所在地,全市主要的商業、金融、通訊、船務等機構也都集中
在此。
新加坡距赤道線只有137千米,四周為海洋所環抱,一年之中全是夏季,
氣候炎熱多雨,因有海風調節,人們並不感到悶熱。境內既沒有名山大川,
也沒有名勝古跡,但它卻以宜人的氣候,良好的市政建設和周到的服務,
獲得了"花園城"的稱號,成為世界著名的旅遊中心。
新加坡沒有土著民族,現有居民都是外來移民,華人占居民的大多數,
另外還有馬來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英國人、日本人等。
水都--威尼斯
世界上有很多號稱"威尼斯"的城市,如"東方威尼斯--蘇州",
"亞洲威尼斯--曼谷","北歐威尼斯--斯德哥爾摩"等等,可見威
尼斯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威尼斯是義大利北部的一個著名水都,位於亞得里亞海海濱的一個新
月形的瀉湖中,四周為大海所環抱,只有西北角有一條長堤與陸上相通。
"威尼斯"本是"最寧靜的處所"的意思,建城迄今已有1 400多年的歷史
了。11-13世紀,威尼斯擁有強大的海軍,獨霸歐洲與東方的貿易。14世
紀末葉全盛時,財富大大膨脹,商人、富豪、王侯、主教等競相營建豪華
的教堂、宮殿和府邸,給後人留下了很多古跡。
威尼斯是一座開門見水、以河為街的城市 。城中的170多條河道縱橫
交錯,把陸地分割成110多個大小島嶼。長約3.2千米、寬37-70米的大運
河,穿行在群島之間。河道兩岸排列著風格迥異的各式各樣的建築。許多
建築彷彿飄浮在波光粼粼的水上,有的小島上的居民可以站在自家的房屋
中,同對面島上的"鄰居"談天。島與島之間有400多座橋梁相連 。石橋
的形式多樣,各具風姿,尤以市中心的里亞托橋和"嘆息橋"最為著名。
里亞托橋建於16世紀末年,是一座大理石獨孔橋。橋長48米,寬22米,橋
心有亭,兩側排滿了小店鋪。
威尼斯也是一個以船代車的城市。這里的島上不需用汽車,即使是國
家元首來到這里,也必須棄車入市,乘船或步行。威尼斯的河道中有各種
各樣的船隻,有水上的"公共汽車"--交通船;有私人"小汽車"--
小型汽艇;有各種"水上商店"--售貨船,還有救護艇、消防艇、垃圾
船、娛樂船……有一種當地特有的小劃船,名叫"貢多拉",平底,黑色,
首尾尖尖翹起,站在右邊用長槳劃行。歷史上最多時達到1萬多隻,現在仍
被當作旅遊船使用。為了不影響交通,威尼斯明文規定不準在河中游泳。
多種多樣的船隻南來北往,穿梭於大小河道上,構成了水城特有的繁華景
色。
風景旖旎的威尼斯,又以古跡繁多著稱。威尼斯市中心的聖馬可廣場,
99米高的鍾樓拔地而起。廣場東側的總督宮和聖馬可教堂,雕塑精美,室
內陳設富麗堂皇,是威尼斯古代建築藝術的範例。
1980年,我國江南水鄉蘇州已和威尼斯締結為友好城市。
霧都--倫敦
英國首都倫敦,是一座古老而又現代化的城市。它不僅是歷史文化名
城和國際金融中心,更以"霧都"著稱於世。
倫敦大致可分為倫敦市和內、外倫敦三部分,由32個市(包括倫敦市)
組成。這三部分總起來合稱大倫敦,總面積1 605平方千米。面積僅為1.6
平方千米的倫敦市,11-16世紀時曾是王宮所在地,現在成了銀行、保險
公司、股票經營和證券交易所的集中地。西區的白廳大街一帶,是英國首
相官邸和內閣各部以及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白金漢宮所在地。因為這
里富豪麇集,街市特別繁華。
倫敦大學,倫敦博物館,倫敦塔,倫敦橋,聖保羅大教堂,牛頓、達
爾文、馬克思、肖邦等名人的故居和墓地,格林尼治天文台,海德公園露
天講壇,這許許多多令人仰慕的地方,使倫敦在文化藝術上享有崇高的聲
譽。那些高矗雲霄的摩天大樓與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宮殿、教堂等建
築此起彼落,大小公園的綠地與五光十色的城市街道斑駁相同,更使倫敦
具有典型的歐洲都市風光。
倫敦也是世界著名的"霧都"。這里五天中就有一天是霧天。這里的
霧常常彌漫不散,連續好幾天,空中都是充滿了白茫的小水滴。泰晤士河
兩岸的尖頂教堂,高層建築都被掩蓋起來,只剩下一些空中樓閣。大霧也
給市民帶來了麻煩。1952年12月5日發生的一次大霧,延續了4天多,家庭
取暖中排出的煤煙,被濃霧籠罩著,久久不散。白天猶如黑夜,要點燈照
明。市區交通停頓,居民感到胸悶,呼吸困難,白廳街的大理石建築遭到
腐蝕。
倫敦的大霧和當地的地理環境和大氣污染有關。英國是大西洋中的一
個島國,而倫敦又處於英國東南部的一塊盆地上。盆地的南北兩側是東西
走向的山嶺,泰晤士河自西向東穿過市區注入北海,市區離河口只有88千
米。在西風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下,倫敦的氣候溫暖潮濕,屬溫帶海洋
性氣候。秋冬季節,當西風把大西洋的水汽吹向陸地時,白天和晚上的溫
差比較大,盆地空氣相對穩定,流動不暢,下層空氣受冷以後,往往會形
成漫天大霧,並且循環往復,久不消散。加上倫敦的工業和交通迅速發展,
工礦企業和汽車排出的大量煙塵飄浮在空氣中,變成了霧的凝結核,這也
是促成大霧的一個原因。
80年代以來,由於英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環境保護,倫敦
上空的可見度已比過去有了提高,年平均日照數也大大增加。絕跡多年的
小鳥又重新在倫敦上空翱翔了。
立體都市--東京
日本首都東京,位於關東平原南端,東南瀕臨東京灣。因隅田川、荒
川等江河在附近出海,古地名就叫"江戶"。1457年在此興築了一座江戶
城。1868年(明治元年),從西部京都遷都來此,遂改名東京。1943年擴大
行政管轄范圍,把東京改為東京都。日本的"都",相當於我國的直轄市。
東京都的面積為2 100多平方千米,現有人口1 100多萬人,其中市區800多
萬人。從東京沿東京灣向橫濱方向延伸是日本的最大工業區--京濱工業
區;從東京往東延伸至千葉縣境內,為京葉工業區。
歷史上東京曾遭到兩次重大的破壞。1923年關東大地震,江戶時代的
許多建築毀於一旦。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因發動侵略戰爭遭到報復
性的轟炸,東京成為一片廢墟。可是,轉眼間三四十年過去了,幢幢高樓
大廈拔地而起,地下鐵道、高速公路上的車輛川流不息,東京都卻以嶄新
的面貌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日本的中央政府機關都集中在市中心霞關一帶。1968年落成的東京第
一幢超高層建築霞關大廈,猶如鶴立雞群,特別顯眼。從市中心的護城河
透過一片松林,就是過去的江戶城,天皇皇宮所在地。戰後新建的宮殿共
7棟,綠瓦白牆,茶褐色銅柱。皇宮一帶深溝高閣,古城濃蔭,還能領略到
江戶時代的風貌。在皇宮外苑大草坪的前方,卻是一幢幢連綿起伏的現代
化高樓大廈。市內最繁華的1.5千米長的銀座大街兩旁,高級商店和名牌老
鋪鱗次櫛比,奇特的廣告撩人耳目。入夜,五光十色的霓虹燈通宵達旦,
成了有名的"不夜城"。
東京是個人口密度很大的都市,地震對它是一個嚴重的威脅。進入70
年代以來,城市建設正在向高空、地下發展,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立體都
市。在霞關、新宿、池袋、澀谷等地,已經相繼建成了不少超高層抗震大
廈 。池袋地區興建了一個"陽光城"。它的主體是一座高達240米的60層
辦公大樓。此外,還有9層的國際進口中心、12層的文化會館和37層的"陽
光王子飯店"。連接這4幢高層建築的是200多家商店街,其餘空地則開辟
為廣場和公園。"陽光城"的土地面積約為6萬平方米,因為最大限度地加
以利用,使用面積達到60萬平方米。這些"陽光大廈"都有強大的抗震、
抗風能力,一切設施完全自動化,人們生活在這里就像置身於一座無所不
包的小城市一樣。
東京的地下街建築,最有名的要算"東京站"附近的八重州地下商店
街了 。它是一個3層沉箱式鋼筋水泥結構,就像把一艘航空母艦埋在地下
一樣 。總面積約14萬平方米。第一層是有250多家商店的街道,凡是地上
能買到的,這里也大體齊全;第二層是開闊的停車場;第三層安裝空調、
供水、供電等機械設備。像這樣的地下街,在東京就有20多處。
日本是個櫻花的國家。每當陽春四月,東京上野公園和千島淵等地的
櫻花怒放時,千樹萬樹,像緋紅的輕雲一般,把這個現代化都市裝扮得更
加美麗。
綠色首都--莫斯科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地處俄羅斯歐洲部分的中心。玉帶似的莫斯科河,
自西向東,蜿蜒地經過列寧山下,向北繞過克里姆林宮南側,然後折向南
方流去。莫斯科也因河流而得名。
僅次於巴黎的歐洲第二大城市莫斯科,是一座有800 多年歷史的名城。
它建立在7個高低起伏的山丘上,整個城市就像一個大蜘蛛網 。莫斯科的
街道呈環形和放射形,一條條林蔭大道,一環環自市中心向外延伸。繁華
的大街兩旁和新建的住宅區內,林立著式樣各異、裝飾多樣的建築。入夜,
萬家燈火映徹長空,克里姆林宮的紅星放射出寶石般迷人的色彩。
克里姆林宮和紅場是全市中心。這所舉世聞名的宮殿始建於1156年,
它是歷代沙皇的皇宮。宮殿中央,矗立著三座有名的天主教堂。光潔的白
牆,協調的比例,儼如古代騎士頭盔的圓頂,使這些建築物顯得雄渾大方。
紅場在克里姆林宮的東面。在俄語中,紅場是"美麗的廣場"的意思。
它辟於15世紀末,本是個貿易市場。以後,沙皇政府經常在此發布政令,
召集群眾。十月革命後,紅場成了舉行慶祝活動的地方。曾經用黑色和紅
色大理石砌成的列寧墓,就在紅場一旁的克里姆林宮宮牆下。
莫斯科氣溫較低,以前樹木很少,曾被稱為"沙漠城市"。自1928年
開始進行大規模綠化,建立了從市中心向郊外輻射的八條綠色林帶。市內
有很多大小公園和街心花園,還在市郊建立了11個自然森林區,過去曾一
度絕跡的野鹿已繁殖到幾萬頭。如今市區綠地面積已佔總面積的40%,平均
每個莫斯科人擁有綠地44平方米。生態環境的改善,美化了市容,調節了
氣候,使莫斯科摘掉了"沙漠城市"的帽子,成為全世界羨慕的綠色首都。
沙漠古都--開羅
非洲最大的城市開羅,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的首都,也是著名的旅遊
城市。
開羅位於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三角洲的頂部附近,東、南、西三
面都被撒哈拉沙漠所包圍,氣候炎熱乾燥,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城市。公元
969年,美洲大陸還沒有被發現之前,開羅已是阿拉伯帝國法蒂瑪王朝的國
都了。"開羅"在阿拉伯文字中也就是"勝利"的意思。13世紀城市規模
進一步擴大,成為遠近的貿易、文化中心。
開羅既有反映阿拉伯民俗傳統風格的老城,也有按西方現代建築風格
建設起來的新城;現代文明與古老傳統相互融合,彼此並存,是開羅的一
大特色。
與尼羅河平行的科尼奇大街是開羅的主要交通線,開羅的市區分布在
尼羅河兩岸。東岸,有著建於11-16世紀的老城,開羅的名勝古跡大都集
中在這里,僅古跡就有400多處。其中有建於12世紀的薩拉丁城堡和許多著
名的清真寺,還有具有阿拉伯古代風貌的大市場,市場上陳列著銅器、紡
織品、地毯、琥珀、香料等物品,任人挑選、購買。老城區的房屋比較低
矮,街巷狹窄,保持著古代風貌。
尼羅河西岸,是19世紀以來迅速發展起來的新市區。新市區內高樓林
立,187米的開羅塔高高地俯瞰著全城。在寬闊的新區馬路上,到處賓士著
電車和汽車;而在老城的街道中,卻不時可以看到古老的馬車和沙漠特有
的駱駝在往來。
伊斯蘭教是埃及的國教。開羅的500多萬埃及居民中,穆斯林佔80%以
上。開羅全城分布著一千多座清真寺,寺頂的塔尖,好似滿天星斗,點綴
在城市上空。開羅這個沙漠古都因而又獲得了"千塔之城"的稱號。
開羅西南郊的大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更使開羅成為令全世界遊人非
常神往的歷史名城。
七丘之城--羅馬
義大利首都羅馬,位於國境中部的台伯河兩岸。關於它的起源,有一
段有趣的傳說。相傳羅慕洛斯和列慕斯是希臘戰神馬爾斯的一對雙胞胎,
出生後母親被仇人殺死了,他倆被放在筐子里投入台伯河中。可是筐子並
沒有下沉,他倆被漂流到了岸邊。一隻母狼將他倆叼回去用狼奶喂養。後
來給獵人拾去撫養,練就一身本領。他們長大後殺死了仇人,報了殺母之
仇 。哥哥做了國王,在台伯河河邊7座山丘之上建立起一座城堡,用自己
的名字命名。"羅慕洛"念快了就變成"羅馬"。所以羅馬又稱"七丘之
城",現在的羅馬城徽上還是用母狼喂孩子作圖案。
現在的羅馬包括古羅馬城和20世紀以來擴建的新市區。建於"七丘"
之上的古羅馬城,本是歷史上盛極一時的羅馬帝國的首都。公元4 世紀末,
羅馬帝國崩潰後,受到教會的庇護和教皇的統治,直到1867年才成為意大
利的首都。
被城牆環繞著的古羅馬城,簡直是一座巨大的歷史博物館。在寬廣的
帝國大道兩旁,有著許多著名的廣場、教堂和宮殿。三座凱旋門和兩根凱
旋柱,分別記載著曾經地跨歐、亞、非三洲的羅馬帝國的業績。
動人心魄的科洛塞奧競技場,就建在市中心附近的一片盆地上。競技
場佔地2萬平方米,周長527米,圍牆有57米高。四層高的建築物用淡黃色
的巨石砌成,外面看去呈圓形。這座宏偉的建築建於公元1世紀,據說它是
當年羅馬帝國征服耶路撒冷後,為了顯示盛大的武功,強迫8萬名俘虜花了
10年時間才建成的。場內有很多關鎖獅、虎的地窖,競技場、斗獸處設在
場中心,周圍能容納5萬人觀看。據記載,競技場開幕時,3 000名角鬥士、
5 000頭雄獅、猛虎,在此進行生死搏鬥,足足表演了100天。現在這座競
技場成了世界八大名景之一。
梵蒂岡是羅馬的城中之國,處於古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高地上。面
積只有0.44平方千米,居民2 000人。它由天主教教會首領教皇統治,是全
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中心。城國中的聖彼得大教堂,圓頂距地138米,是羅
馬最高的天主教堂,在羅馬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正像過去北京城中的建
築都不得超過紫禁城內的宮殿的高度一樣,過去羅馬的所有建築都不允許
超過聖彼得大教堂的圓頂高度。
❸ 老河口是個什麼地方
老河口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居漢水中游東岸。全市共轄2個鄉8個鎮5個辦事處,全市面積1032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27平方公里,總人口49萬。1985年,被湖北省政府列為計劃單列市。老河口市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老河口建城已有2000多年歷史,古稱贊陽,是春秋名將伍子胥的故里,漢代開國丞相蕭何的封地,北宋大文豪歐陽修曾在此出任縣令,宋代科學家沈括在此寫下詩文。我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惲代英在這里渡過了少年時代,著名詩人張光年是老河口市路家巷人。抗日戰爭時期,著名作家老舍、姚雪垠、詩人臧克家,以及外國友人史沫特萊、路易·艾黎、朝鮮著名表演家金昌滿、金煒等名人曾薈萃於老河口。老河口自然資源豐富。市內有天然巨型「六股泉」礦泉水,經國家鑒定,水中含有多種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還有儲量豐富、品質高的石灰石、露天圓型砂、大理石,含釩量較高的幾條煤帶。更為可貴的是,該市處於漢水中上游,上游無大中城市污染,漢江水質清純,在生產加工無污染蔬菜等農副產品方面前景廣闊。老河口交通、通訊發達,電力充足。漢江水運可以上至陝西,下抵東海,常年通航。漢丹、襄渝兩條鐵路和漢孟(武漢至老河口孟樓)、老白(老河口至陝西白河)兩條國家級干線公路穿境而過。老河口機場民航已開辟北京、武漢、上海、溫州、廣州五條航線。構成了水、陸、空立體交通網。市內程式控制電話和行動電話均具有國際國內直撥功能,現已通達全國各大中城市和世界19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能提供電報、用戶傳真、無線尋呼等現代化的通訊手段。新建丹江口至老河口輸電線路和西關變電站。老河口城市基礎設施完備,荷載力強。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總體規劃模型進京參展,受到各級領導好評,並榮獲全省一等獎。十多年來,老河口始終如一地按此規劃建設城市,發展城市,美化城市,使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城市衛生連續多年在全省城市衛生檢查評比中獲得最佳成績,被湖北省建設廳譽為「小城市建設的一面旗子」。1990年和1992年連續兩次被評為全國「十佳衛生城市」,先後多次被評為「全國城市綜合治理優秀城市」。市轄仙人渡鎮被授予全國百顆星鄉鎮,孟樓鎮、光化辦事處被授予「楚天明星鄉鎮」。老河口經濟發展迅速。近年來圍繞「版圖小市、經濟大市」的奮斗目標,解放思想,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全市社會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老河口為全國優質小麥生產基地和小麥商品糧基地。農作物以小麥、水稻、棉花、油料為主,其小麥單產居湖北省之首。近年來,老河口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狠抓農業綜合開發,形成了以糧食生產為基礎,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的新格局。鄉鎮企業快速發展,成為老河口經濟新的增長點和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老河口工業門類齊全,體系完備。目前已形成以化工、機械汽車、紡織服裝、建材、冶金五大行業為支柱,以精細化工、精密機械、新型建築材料、有色金屬冶煉、電子等新興產業為先導的產業新格局,生產千餘種產品。近年來,通過不斷調整產業產品結構,推進技術進步,發展橫向聯系和大力開發新興產業,一大批骨幹企業迅速崛起。近幾年來,老河口強化對外開放意識,外向型經濟蓬勃發展。1994年7月獲自營出口權。出口產品有木雕、玉雕、檸檬酸、羊角錘、鋼鋸架、棉紗、棉布、水泥、玻纖紗等204個產品,遠銷美國、日本、巴基斯坦、俄羅斯等17個國家和地區。老河口流通活躍、市場繁榮。歷為鄂西北商業重鎮,素有「小漢口」之稱。建國後老河口商業得到迅速發展。 2006年城東工業區 湖北老河口經濟開發區是經國家發改委審核公告的省級開發區。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開發區起步區位於老河口市中心城東部,規劃面積4.23平方公里。 依據「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突出特色、綜合配套」的要求,完善了開發區產業分區、功能分區和用地規劃,按照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招商的整體思路,開發區集中精力抓好招商引資和項目入駐工作。目前,開發區已形成 「三縱三橫」路網格局,即縱向漢口路、光年路、城東大道,橫向機場路、漢江大道、環三路。隨著路網及配套工程的完善,為企業和項目入駐創造了良好的環境。開發區內企業總數達到56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2家。已形成以東風創普、博大整車、蘇州仁和、東方金龍和光華組合機為主的機電汽車特色園,以港資國泰華精紡、君益精紡、富利華精紡和錦盛織布為主的紡織特色園,以華松辣椒鹼、奧星糧油、仙仙果蔬、台資金薯和梨花湖食品為主的農產品深加工高新科技園的格局。 2006年4月,老河口經濟開發區一期路網建設工程啟動,總投資1.2億元。工程包括新建光年路北段、漢江大道東段、城東大道,以及漢口路、環三路、機場路修整刷黑。整個工程呈現五大特點:一是建設規模大。新建三條道路全長4288.8米,建成後形成4.23平方公里工業集中區,可供工業項目建設用地2300畝,可吸納外來投資20多億,每年可新增產值40到60億元,同時拉動相關產業發展,安置大批勞動力就業。二是設計檔次高。無論是主體工程,還是配套的綠化、路燈、景觀,都是立足長遠,高標准設計,高起點規劃。其中,弱電入地、雨污分流體現了最新環保設計理念,綠化景觀聘請具有園林綠化國家一級資質的四川易園集團有限公司設計。三是配套設施全。按照城市發展規劃和建設新型經濟開發區的要求,配套完善了公共管溝、弱電管涵、供水管網、雨污分流管道、高桿路燈、交警信號燈、安全島、綠化帶、公交站台等公用設施。四是推進速度快。工程從4月21日開始啟動,在20天內完成152戶拆遷、4個村16個組262.6畝的征地,並及時按政策補償兌付到位;道路建設從6月16日實施,主體工程於10月16日完工。五是建成效果好。目前,開發區已形成 「三縱三橫」路網格局,共接待咨詢、考察客商100多家,共有25個項目列入入駐計劃,投資總額20億元,目前新開工8家。
求採納
❹ 世界25個風景區的簡介,
世界10大著名風景區
1希臘聖托里尼島——希臘著名旅遊勝地,愛琴海上的明珠,柏拉圖筆下的自由之地,同時也是浪漫至極的啤酒樂園
2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海濱風光——加勒比海的絕世風情,讓人想起了加勒比海島的傳奇之旅
3義大利道羅麥特山——義大利北部Val di Funes鄉村的雄壯山色,道羅麥特山位於Bolzano以北的山區,是著名的風景區。
4 馬爾地夫瓦賓法魯島——瓦賓法魯島以寧靜和浪漫著稱。在瓦賓法魯島上,時間彷彿是靜止不動的。陽光雖然很燦爛,但是卻不躁熱;海風很輕柔,但是卻有自己的力道。遊客行走在瓦賓法魯島的沙灘上,不約而同的很小心很小心,似乎怕驚動了什麼,怕破壞這里寧靜的感覺。這樣的感受,恐怕是獨一無二的。
5奧地利蒂羅爾山區風光——蒂羅爾州是一個多山的地區,它西鄰福拉爾貝格州,東接薩爾茨堡州和克恩騰州。蒂羅爾州被薩爾茨堡州分成了兩個部分。其中面積較大的北蒂羅爾北邊是德國巴伐利亞州,南邊是義大利和瑞士。
6加拿大小豬灣——加拿大哈里法克斯附近的小村Peggy's Cove小豬灣,優雅的北極圈漁村景緻,恬淡而安適。
7橡樹園酒店——美國路易斯安那州Oak Alley Plantation橡樹園酒店的老橡樹甬道。酒店為三星級。
8菲律賓呂宋島馬永火山——菲律賓呂宋島東南部的活火山。在黎牙實比西北。有完整的火山錐。方圓達130多公里,高2452米。頂端灰白色,由安山岩組成。上半部幾無樹木,下半部則林木郁蔥。從1616年以來,爆發過二十多次,造成最大災害的一次是1814年2月1日,曾湮沒了附近小鎮。現仍噴出大量蒸汽。山腳下有硫黃溫泉,對皮膚病有療效。土壤肥沃,有大型蕉麻種植園。風景優美,為游覽勝地。
9義大利米蘭科莫湖——距米蘭有一小時車程,風景如畫,星球大戰前傳的愛情戲場景在這里拍攝,可見其景緻之美。
10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
一生不可錯過的世界20大美景1、美國大峽谷——The Grand Canyon美國大峽谷是一個舉世聞名的自然奇觀,位於西部亞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凱巴布高原上,總面積2724.7平方公里。由於科羅拉多河穿流其中,故又名科羅拉多大峽谷,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受保護的天然遺產之一。
2、澳大利亞的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世界上有一個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它就是有名的大堡礁。它縱貫蜿蜒於澳洲的東海岸,全長2011公里,最寬處161公里。南端最遠離海岸241公里,北端離海岸僅16公里。在落潮時,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島。
3、好望角——Cape Town到南非游覽,千萬不可錯過到非洲尖端好望角參觀的機會。好望角距離開普敦約六十公里,是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匯處。其實,好望角是一個突出的小山岬,過去曾被稱為暴風角,因為這里的天氣惡劣,昔日不少航船都在此處遇險。但在印度洋航線通航後,聞說當時的葡萄牙王便把她改名為好望角,因為登上角點,可以眺望到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壯大景色。
4、悉尼——Sydney 作為2000年奧運會的主辦城市,悉尼市的最重要的特徵可能就是悉尼港--世界上最著名的海港之一了。悉尼港上美麗的悉尼歌劇院和海港大橋更增加了它的知名度。 悉尼歌劇院和海港大橋是澳大利亞的象徵。悉尼歌劇院是公認的20世紀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是悉尼最容易被認出的建築,它白色的外表,建在海港上的貝殼般的雕塑體,象飄浮在空中的散開的花瓣,多年來一直令人們嘆為觀止。
5、印度泰姬陵——Taj Mahal 坐落於印度古都阿格的泰姬陵,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到印度旅遊的人士,大都是慕它的盛名而來。這座世界七大建築奇跡背後其實有一段哀怨纏綿的歷史,了解它的歷史的背景,確能增加觀賞泰姬陵的趣味。 17世紀莫卧兒帝國皇帝沙傑漢為紀念其愛妃慕塔芝瑪,動用了數萬名工人,以寶石鑲飾修建陵寢,圖案之細致令人叫絕。泰姬陵最引人矚目的是用純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體建築,皇陵上下左右工整對稱,中央圓頂高六十二米,令人嘆為觀止。
6、澳州艾爾斯岩-Uluru 在澳大利亞中部一望無垠的荒原地帶,大自然鬼斧神工劈鑿出好幾處奇絕景物,其中最負盛名者當推艾爾斯岩。 艾爾斯岩高348米,長3000米,基圍周長約8.5公里,東高寬而西低狹,是世界上最大的獨塊石頭。它氣勢雄峻,猶如一座超越時空的自然紀念碑,突兀於茫茫荒原之上,在耀眼的陽光下散發出迷人的光輝。1873年一位名叫威廉*克里斯蒂*高斯的測量員橫跨這片荒漠,當他又飢又渴之際發現眼前這塊與天等高的石山,還以為是一種幻覺,難以置信。
7、秘魯印加遺址-Machu Picchu - Peru 20世紀初,人們傳說在秘魯安第斯山脈的崇山峻嶺中有一座神秘的古城。西班牙人在長達300年的殖民統治期間對它一無所知,秘魯獨立後100年間也無人涉足。400多年的時光,只有翱翔的山鷹一睹古城的雄姿—— 它,就是今天的馬丘比丘印加遺址。8、拉斯維加斯——Las Vegas 拉斯維加斯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人工化城市。當沿著15號高速公路逐漸接近市區時,任何人的目光都會被那閃耀的霓虹燈及極有特色的豪華觀光旅館所吸引,甚至於在完全脫離日常生活的幻境中迷失自我。這里是全世界的娛樂中心,所有城市的設計都是為了盡情的享樂。
9、尼亞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 舉世聞名的尼亞加拉瀑布位於加拿大和美國交界的尼亞加拉河上。它號稱世界七大奇景之一,以其宏偉的氣勢、豐沛而浩瀚的水汽,震撼了所有前來觀賞的遊人。 尼亞加拉河是連接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一條水道,僅長56公里,卻從海拔174米直降至海拔75米,河道上橫亘著一道石灰岩斷崖,水量豐富的尼亞加拉河經此,驟然陡落,水勢澎湃,聲震如雷。
10、埃及金字塔——The Pyramids - Egypt 據拜占庭菲羅所分類的七大奇觀中,只有埃及金字塔巍然獨存,目前埃及約有八十多座金字塔,始建於公元前2686年至公元前2181年。重點位於『基沙』『薩卡拉』及『孟斐斯』。它能被列為七大奇觀之首,是因為在沒有先進的科技協助下,單靠一些原始工具及人力,竟可建成如此宏偉的建築。甚至現今最先進科技也未能做到,那古代埃及人到底是怎樣建造?另外,金字塔的神秘至今仍是一個謎。無怪不少人認為金字塔是古代外星人留下的建築物。更有人指出金字塔並非埃及人所建,而是外星文明所建的遺跡 。
11、威尼斯——Venice
水是威尼斯城靈魂,蜿蜒的河道、流動的清波,水光斂艷,賦於水城不朽和靈秀之氣,晨光暮色中,城光水色相得益彰,更加庄嚴肅穆,詩情畫意。懂得欣賞威尼斯水城之美的人,應是在月夜裡,招手叫一支「貢多拉」 ,沿著運河曲折的水道,讓自己迷失在迷濛夜色中,領略這水上古城永恆魅力……
12、中國的長城——Great Wall of China
中國古代偉大的工程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西元前770~476),今存者為明代所修建。西起嘉峪關,東到丹東鴨綠江畔的虎山口,橫亘甘肅、寧夏、陝西、山西、蒙古、河北、遼寧等地。沿線險要或交通要沖都設有關口,如山海關、居庸關、娘子關等。簡稱為長城。
長城是有史以來唯一在太空中可看到的三度空間建築物。以現代科技來修築都不容易,而我國竟能建築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實在難得。長城的建材系就地取材,各地頗不相同。漢代以泥和蘆葦修築長城。長城體積也各不相同,以居庸關一帶來說,高約8.5公尺,下部寬8.5公尺,上部寬約5公尺。每隔70~100公尺有一堡寨(相當於城樓),高約12.3公尺,多數堡寨是一重的,要害之地則置兩、三重。
13、津巴布維的維多利亞瀑布——Victoria Falls - Zimbabwe
世界著名大瀑布。位於辛巴威西北部與尚比亞交界處的贊比西河中段。贊比西河全長2700公里,是非洲大陸向東流入印度洋的最大河流。據地理學家推斷,該瀑布約形成於1.5億年前。1885年,英國傳教士戴維·利文斯敦在探險時發現並以當時英國女王名字命名之。現瀑布附近有一利文斯敦銅像。津當地人稱瀑布為「曼吉昂東尼亞」,意為「聲若雷鳴的雨霧」。
瀑布總寬1688米,是美國和加拿大間尼亞加拉瀑布的一倍半,最大落差108米,是尼亞加拉瀑布的兩倍。瀑布氣勢磅礴,平均秒流量1400立方米,雨季秒流量可達5000立方米。瀑布轟鳴聲及高達500多米的水霧在數十公里內可聞、可見。
14、巴黎——Paris
花都巴黎,人們如是稱呼它。
從羅馬人建設至今,已兩千多年歷史,後來又經第二帝國時代現代化洗禮,經年累月蘊積的歷史文化、市容建設、市民素質,以現代眼光看巴黎,它是時尚流行、文明、藝術、知識殿堂的代名詞,使巴黎「花都」之名當之無愧。
傲視歐陸,巴黎是其中最大的城市,塞納河水由東向西穿過,將整個巴黎一分為二。歷史中王權勢力演變,右岸挾帶金錢、權力,形成巴黎金融、貿易、消費中心,紙醉金迷的時代,集繁華、糜爛、成熟和優雅於一身。
15、羅馬——Rome
羅馬在任何時代對異鄉客來說都是一座充滿感官刺激的城市。經過2500年的歷史舞台留下的各種各樣的遺跡,足以讓旅遊者大飽眼福。
從古代的伊達拉里亞時代到羅馬帝國時代,殘酷迫害基督教徒傳道的時代,再到作為基督教中心的黃金時期,而後從義大利統一到墨索里尼的上台,經歷了各種歷史變遷的羅馬人養成了獨特的氣質。而從義大利各地匯集到羅馬來追求夢想的各種各樣的人也很耐人尋味。能包容這些性格各異的人,正說明這座永恆的都市的自信吧。畢竟羅馬從古代羅馬帝國時代起就作為首都繁榮至今。
16、迪拜的Burj Al-Arab酒店
迪拜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第二大城市,是一個極度奢侈的國家,這里種植每一棵樹的代價都要在3000美元以上。20世紀50年代,它還是阿拉伯灣一個樸素的海濱小鎮,到了90年代以後,迪拜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像其它中東城市一樣,迪拜因石油而富庶。在迪拜王儲的提議之下,知名企業家Al-Maktoum 投資興建了美侖美奐的Burj Al-Arab酒店。
酒店的豪華程度令人嘆為觀止,評論家們都不知道該給它定為幾星:是五星,六星,還是七星?酒店建在海濱的一個人工島上,是一個帆船形的塔狀建築,一共有56層,321米高,由英國設計師W.S.Atkins設計。總統套房在第25層,傢具是鍍金的,設有一個電影院,兩間卧室,兩間起居室,一個餐廳,出入有專用電梯。
17、新加坡-Singapore
新加坡是亞洲東南部的一個熱帶島國,宜人氣候、優美舒適的自然環境和高覆蓋率的綠色面積,給新加坡帶來「花園式城市」的美稱。除此之外,新加坡的治安之佳享譽全球,任何時候,遊客都可以安全地在街上隨意遊逛。安全、干凈、翠綠的新加坡每年都吸引著700萬人次以上的遊客,到此享受多元化的旅遊情趣。
18、夏威夷——Hawaii
夏威夷群島地處太平洋中心,由火山爆發形成,總面積10923平方英里,其中海域面積為4508平方英里,陸地面積6423平方英里。由於遠離歐亞大陸,距最近的北美也要飛行5個小時才能到達,本身也沒有現代工業的發展,故其陽光、空氣和水很少受到污染,加上一年四季的平均氣溫最高不超過攝氏33度,最底不下19度,其地理和生態平衡算得上是人間天堂,所以世界各地的遊客絡繹不絕地前往。
19、摩天之城——紐約
紐約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美國最大的金融、商業、貿易和文化中心。位於美國東北部哈得孫河注入大西洋的河口處。市區面積945平方公里,其中水面168平方公里。由曼哈頓、布朗克斯、布魯克林、昆斯和里士滿5個區組成。此外,還包括自由島、埃利斯島、加弗納斯島、羅斯福島等小島。大紐約市除上述5個區外,還包括紐約州、新澤西州和康涅狄格州的26個縣,面積32400餘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都市區之一。
紐約是美國和世界的金融和證券交易中心。位於曼哈頓島南部的華爾街聳立著許多摩天大樓,集中有幾十家大銀行、保險公司和證券交易所,以及成百家大工業公司和運輸公司的總經理處。
20、金廟——Golden Temple
金廟位於印度邊境城市阿姆利則。作為錫克教的聖地,阿姆利則意為「花蜜池塘」。當年只是印度教改革派分支的錫克教,經過幾代教徒的不懈努力,最終於16世紀發展成完全獨立的宗教,為此,當年錫克教第4代祖師羅姆·達斯曾修建了一座水池,名為「花蜜池塘」,阿姆利則由此得名。而金廟則由錫克教第5代祖師阿爾瓊1589年主持建造,1601年完工,迄今已有400年歷史。因該廟門及大小19個圓形寺頂均貼滿金箔,在陽光照耀下,分外璀璨奪目,一直以來被錫克人尊稱為「上帝之殿」。
歐洲:俄羅斯紅場,克里姆林宮;英國大本鍾,倫敦塔橋,溫莎城堡,愛丁堡;法國埃菲爾鐵塔,普羅旺斯,巴黎盧浮宮,巴黎聖母院,凱旋門;西班牙鬥牛場;義大利比薩斜塔,大圓形競技場;希拉巴特農神廟,古奧林匹亞遺址,奧林匹斯山,雅典衛城;
非洲:埃及胡夫金字塔,獅身人面像
大洋洲:悉尼歌劇院
亞洲:日本富士山,名古屋;緬甸仰光大金塔;新加坡魚尾獅;印度尼西亞巴厘島;馬爾地夫;印度泰姬陵;約旦死海;土耳其海峽
美洲:加拿大尼亞加拉大瀑布;美國白宮,國會大廈,自由女神像,聯合國總部,時代廣場,百老匯,迪士尼樂園,金門大橋,唐人街,黃石公園,夏威夷
❺ 歷史高手。。。。。。。。。。。。。。
唐宋以前,西北江三角洲的濱海線處於五桂山(今中山市境內)以北,珠海全境為散落在珠江河口外的偏僻海島。
珠海在公元前221年隸屬南誨郡番禺縣,漢朝隸屬番禺縣,晉至陳朝隸屬東官郡,隋朝隸屬寶安縣,唐代隸屬東莞縣轄。當時在今山場村設立文順鄉,是香山地區最早的行政機構。宋朝以後,因這里鹽業和銀礦業興旺,開始在山場村設置香山鎮。至紹興二十二年(1152)設置香山縣,隸屬廣州府,沿至元、明、清三代;明末在前山築城池,稱「前山寨」,既是軍事要塞,又兼管澳門和前山行政、外交事務。辛亥革命以後,香山縣隸屬廣東省。1925年4月15日為紀念孫中山易名中山縣。隸屬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30--1934年中山縣政府設在唐家。1949年10月30日,珠海內陸地區解放,1950年8月3日萬山群島海島地區解放。1951年1月,從中山縣劃出雞頭角、涌口山、萬山群島、淇澳島,從東莞縣劃出萬頃沙、五涌、一涌、龍穴島,從寶安縣劃出內伶仃、固戊、蛇口、鹽田、外伶仃島、佳蓬列島等組成廣東省人民政府海島管理局珠江分區,後改為珠江專區海島管理處,隸屬珠江專署。1952年7月,海島管理處移交給中山縣,同年10月,在唐家鎮設立漁民區人民政府,管理48個大小島嶼和海灣。為加強海邊防管理,發展漁農業生產,經政務院批准,於1953年4月20日成立珠海縣,由原中山、寶安、東莞縣劃出部分沿海地區和海島組成,隸屬粵中行署,縣址設在唐家。下設一區(唐家)、二區(前山)、三區(三灶)、四區(萬頃沙)。1955年珠海劃為邊防區,設立上涌、下柵邊防檢查站和發邊防居民證。1956年底,撤區並大鄉,並將中山縣的翠微、康濟、造貝、下柵、官塘、東岸六個小鄉劃入珠海縣。1958年10月各鄉成立人民公社,不久全縣成為一個大公社。1959年3月並入中山縣。8月,成立珠海工委。1961年4月,恢復珠海縣建制,縣址設在香洲。1979年3月5日,珠海縣改為省轄市建制。
1980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批准,在珠海設立經濟特區。特區面積先是6.81平方公里,1983年擴大為15.16平方公里,1988年擴大到121平方公里。1983年5月,斗門縣劃歸珠海市轄。1984年6月,在原珠海縣范圍管轄區域設立香洲區,為縣一級建制。以後珠海境內由廣東省管轄的紅旗、平沙農場劃歸珠海。珠海市行政管理范圍包括香洲區、斗門縣和三灶、萬山、平沙、紅旗、淇澳、珠梅港、橫琴六個管理區。
珠海地處海邊防,歷史上都是軍事要塞。南宋末年,是元軍與宋軍交戰之地。明天啟元年(1621)官府為「制澳夷」(指占據澳門的葡萄牙)在前山建立新寨,稱「前山寨」,設參將府,派陸、水兵近2000名駐守。17世紀中葉,萬山、東澳海域是外敵入侵、戰亂頻繁之地,在東澳島建立銃城,派兵守備。清朝初年,清政府實施海禁,對澳門嚴加防範。清道光年間在淇澳島設立炮台,清道光十九年(1839),林則徐任欽差大臣,馳赴廣東沿海查禁鴉片,率兵到香山縣前山寨視察,加強這一地區布防,並於清光緒二十一年(1841)在北嶺獅子山築炮台,派兵駐守。清光緒十三年(1887)正式建立拱北關,依據中葡北京不平等條約,開設拱北口岸。前山寨駐軍減少,城池逐漸成了貿易墟市和民居。
澳門原屬香山縣轄,早在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至18世紀中葉,葡萄牙先後在澳門修建炮台。鴉片戰爭爆發,葡萄牙為英國提供炮台,攻我關閘,入侵拱北,清軍敗退,第一次失去對澳門地區的軍事控制權。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澳督阿馬喇為擴張土地,開辟馳道,恣意踐踏前山農田和毀壞墳墓,為龍田村農民沈亞米所殺,葡趁機挑起戰爭,於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佔領澳門望廈村;清咸豐元年(1851)侵佔凼仔島,清同泊三年(1864)侵佔路環島;清同治六年(1867)侵佔沙梨頭和沙崗等村;清光緒五年(1879)侵佔龍田村;清光緒十一年(1887)3月26日在葡京都簽訂所謂四款「中葡會議草約」;同年12月在北京簽訂所謂「中葡條約」五十四款;清同治十三年(1874)葡萄牙在拱北建關閘,這是葡萄牙侵佔中國領土的歷史見證。
珠海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這里既是殖民主義者入侵中國的門戶,又是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前哨陣地。清道光十六年(1836),英美戰船入侵淇澳,淇澳人民奮起抗擊,斃敵4人,迫使侵略者投降,賠償白銀3000兩;道光二十年七月二十二日(1840年8月19日),英國戰船由九洲洋駛至澳門關閘,突然開炮,強行登陸。當地軍民團結一致,英勇抗敵。擊沉英艦數只,擊斃英官兵10餘名,繳獲炮彈200多發。英軍只好向九洲洋逃遁。隨後英人又欲侵犯前山,香山知縣吳恩樹用8艘船堵塞內河隘口,林則徐又增設各路兵共8000名把守,致使英艦不得逞而退卻到磨刀門及伶仃洋。此次關閘和前山抗英之戰,是「中國在鴉片戰爭中取得的首次勝利。」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珠海人民為保衛疆界自發成立「香山勘界維持會」;其後,更多志士仁人走上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的道路;俄國十月革命勝利、中國共產黨建立後,珠海人民又率先投入民族解放運動;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珠海東岸、南屏、上柵等地農民運動興起;1924年葉劍英在香洲組織、培訓的建國粵軍第二師新編獨立團,在平定軍閥叛亂,參加廣州起義和北伐戰爭均起過重要作用。1938年日軍佔領三灶島,屠殺島上同胞3000餘人,修建軍用機場,以此作為侵略華南的基地,珠海人民奮起反抗,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展黨組織,建立抗日先鋒隊,1939年3月,在南屏建立珠海地區第一個「聯中」黨支部。1941年12月中共中央派謝立全、謝斌到五桂山、鳳凰山建立抗日根據地,發展抗日武裝隊伍,開展反霸除奸斗爭,並粉碎了日軍的武裝侵略。1950年,珠海人民參軍參戰,奮勇支前,配合人民解放軍解放珠海陸地和全部海島。
珠海人傑地靈,古往今來,涌現出眾多聞名中外的歷史名人,有著名的民主革命先驅人物,也有影響重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有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也有國內外享有盛譽的企業家、文學家、藝術家、教育家、體育家。中華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唐紹儀,1931—1934年為實施中山模範縣計劃,回到家鄉先後擔任中山縣訓政實施委員會主席和中山縣(模範縣)縣長。中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第一批會員鄭仲(南屏人),他傾心革命,悉力相助孫中山,為發動國內起義籌措急需資金,受到孫中山稱贊。中共五屆中央委員楊匏安(南屏北山人),是五四運動時期華南地區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家,也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華全國總工會第一任委員長林偉民(三灶人),是早期中國工人運動的傑出領導人。中共中央五屆政治局委員蘇兆征(淇澳人)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曾領導省港大罷工,給港英帝國主義者以沉重的打擊。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第一任校長唐國安(唐家雞山人),建校後,他為學校的發展,培養了一批高等學科的畢業生並送美國留學。中國第一位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的留學生、擔任過中國第一任駐美副公使的容閎(南屏人),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愛國華僑和教育家。他為國服務六十年,致力於改變祖國的貧窮落後狀況,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振興經濟,參與引進先進機器,首倡和主持了中國官派青少年出國留學事業,開創了中國近代留學教育的先河。中國第一批赴日留學生唐寶鍔(唐家人),創辦中國第一家水泥廠(唐山士敏土廠)。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唐廷樞,創辦中國近代史上最大的煤礦——開平煤礦,建造中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主持製造中國第一台蒸汽車(「龍號」火車頭),編輯中國第一部英漢詞典,被譽為「中國第一企業家」。與唐延樞合作創辦第一家保險公司(仁和水險公司)、第一家民營機器印刷廠(同文書局)、上海第一家醫院——仁濟醫院的徐潤。創建中國最大的百貨公司(上海大新公司)的蔡昌(金鼎外沙人)。中國第一位世界冠軍——第25屆乒乓球錦標賽男子單打冠軍容國團(南屏人)。中國近代集畫家、詩人、和尚、文學家、革命家於一身的蘇曼殊(瀝溪人)。曾任民國內閣外交總長的梁如浩等等。群星燦爛,為世人矚目。
珠海毗鄰港澳,地理位置優越,歷來為商家看重。據歷史記載,在明代,其海域是外國商船進人廣州的必經和停泊之地。明中晚期,浪白(今南水)、十字門(今灣仔東南面)是外國商船到廣州貿易停泊的外港。在明嘉靖二十一年至二十七年(1554-1558),安南、占域、暹羅諸國商船,雲集浪白等海域。清嘉慶二十五年(1802),外國商船停泊在外伶仃島海域及唐家金星門,船隻最多時達一百多艘,金星門一帶成為商品交易市場。清道光十六年(1836),英美船隻入侵淇澳島,妄圖侵佔該島作為貿易據點。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清政府實施「新政」,鼓勵華僑實業家回國投資。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邑人王詵和美國僑商伍於政計劃集股在香洲開埠,於1909年得到清政府的批准,兩廣總督張人駿親臨香洲參加開幕典禮。開埠一段時間,商業興旺,有大小鋪戶一千多間。清宣統三年(1911),清政府批准香洲成為自由港,後因香洲火災和受外國廈利士稅務司的阻撓而未能實行,使投資者轉移資金,香洲成為一片廢墟。近代先哲唐廷樞、唐紹儀、孫中山等亦曾先後計劃在金星門一帶建港口開商埠,但因各種歷史原因而未能實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3年,為加強邊防建設,發展漁農業生產,政務院批准設置珠海縣。經過進行民主改革,建立三級政權,發展互助合作,興修水利,改造稻田,修造漁船,改善交通,建設能源,興辦工業,漁農業生產有較大的發展,群眾生活有很大改善。但由於珠海地處邊防,在一百多公里的海岸線上,層層設防,自我封閉,人員進出查問很嚴,農漁產品向港澳出口受限制,經濟發展緩慢。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曾鼓勵港澳商人合作投資造船,發展漁業,成為省內漁船裝備最好、漁產最高的地區之一。但這一政策被視為「依靠老闆,發展生產」而受到批判。60年代初,珠海邊境經濟困難,邊境地區人心浮動,不少群眾外逃港澳。1961年,根據珠海漁農產品「全為港澳所需」的傳統歷史習慣,省委決定「開放邊防口子」,允許部分社員赴港澳出售農漁產品,允許灣仔花農到澳門賣花,允許從港澳購買少量生產生活資料;1963年省委批准實行「小額貿易」,允許生產隊的農漁產品運到港澳出售,並規劃部分地區實行對外開放……這些有限的開放政策,使邊境地區的經濟一度得到發展,生產呈現生機,外流人員回歸,人心逐步穩定。但剛邁出步子的時候,又把這些開放政策看成是走資本主義道路,而受到批判。結果「邊防口子」關閉,小額貿易停止,大片經濟效益高的花地、傳統經濟作物地改種水稻,漁農產品出口銳減,錯過了開放搞活經濟的機遇,經濟徘徊不前,一直持續到文化大革命結束。
珠海縣是一個只有12萬人口,以農漁業為主的邊陲小縣,全縣僅有造船廠、農機廠、漁網廠、食品廠等十幾家工廠。從1953年建縣到1978年,經過25年的探索和建設,珠海的經濟建設比建縣初期有較大發展,但只是局限在以農漁業為主,經濟結構單一。1978年,工農業總產值僅1億元,財政收入700萬元,25年的城市建築總面積僅36萬平方米。珠海縣的所在地香洲,還是僅有一條街、商品經濟很不發達的邊陲小縣城。
1979年珠海建市,1980年建立珠海經濟特區,這對充分利用珠海優越條件,促進珠海經濟的發展開辟了廣闊前景。特區是政策開放的基地,是對外開放的窗口。黨中央、國務院賦予特區的戰略任務是:大力引進外資,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引進先進管理經驗,發展外向型經濟。在政策上給予特區許多優惠:如放寬審批許可權,擴大企業自主權,減免稅收、優惠土地使用費等等。經過珠海人民的大膽探索,勇於開拓,艱苦創業,使特區的經濟迅猛發展。
珠海經濟特區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從1980---1985年為初創時期,主要是探索路子,總結經驗,明確以「工業為主,綜合發展」的方針,興建基礎設施,改善投資環境,引進資金和先進技術,培養人才,積累資金。1984年鄧小平視察特區,並題詞:「珠海經濟特區好」,為珠海經濟特區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極大地鼓舞了幹部群眾。經過這5年的努力,特區以「七通一平」為中心的特區基礎工程已基本完成;海、陸空相結合的交通網已初步建立;水、電供應已基本滿足特區建設的需要;郵電通訊逐步向現代化發展,並制定了有利於生產力發展的優惠措施和法規;引進和培養了一大批人才,改善了投資環境,引進外資金額越來越多,一批外向型重點工業項目上馬,逐步建立起以電子、輕紡、食品、建材等四大行業為主的工業體系。在工業的帶動下,全市各行各業都競相發展。1986年,工農業總產值達9.45億元,比1980年增長1.75倍。其中工業增長3.2倍,農漁業增長31.9%;財政收入增長3.7倍,人民生活水平有較大提高。珠海不但改變了過去靠國家補貼過日子的狀況,而且具備了自我發展的能力。第二階段從1986--1990年,為建立工業為主的經濟發展階段。從初創階段的「打基礎、鋪攤子」轉到「抓生產、上水平、求效益」上來,實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適應國家治理整頓時期,開拓特區經濟。廣泛開展外引內聯,建成一批骨幹工業項目,發展外向型經濟,開拓國外市場,使特區經濟得到較快發展。與此同時,以特區為中心,帶動西部和東部地區的發展,加強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礎產業的建設。到1990年,從國外引進設備4萬多台(套),其中10萬美元以上的生產線80多條,引進先進技術項目133項,共簽訂合同4000多宗,實際投資12億美元,來自美國、加拿大、瑞土、日本、澳大利亞、香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辦起外資企業500多家,內聯企業380多家,投資額近6億人民幣,辦起農漁業出口商品基地120多個,形成以電子、食品、輕紡、建材、和外向型農漁業為主的經濟體系。1990年與1979年相比各項經濟指標大幅度增長。1990年國內生產總值41.2億元,增長16.38倍,外貿出口總值4.89億美元,增長68.9倍,財政收入增長55.9倍,市區人均住房面積12.8平方米。並提前十年實現了到20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的戰略目標。
90年代,珠海經濟發展進入第三階段。努力增創新優勢,提高人的整體素質,把引進的重點轉移到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高新技術項目上,把經濟建設重點轉移到西部地區,致力於建設道路、港口,發展高科技企業。這一階段又使特區經濟建設推向更快的速度發展。1990年,在全國城市綜合實力評估中,珠海國內生產總值遞增67.4%,居全國城市的第4位。國民收入遞增63.3%,居全國城市第2位;人均國內生產年總值高達22546元,居全國第2位;人均國民年收入13411元,居全國第3位;人均財政年收入2504元,居全國第2位;社會勞動生產率年均25407元,居全國第2位。職工年收入4791元,人均年收入2671元。人均住房面積達17.1平方米、人均生活用電量368千瓦/小時,燃氣普及率達齡69.6%。人均鋪設道路13.7平方米。建成的珠海機場、珠海港兩個2萬噸級泊位等一批重大工程,建成珠誨大道等高級道路240公里,初步形成四通八達的網路。年客運總量達1.27億人次。郵電通訊事業發達,人均年郵電總量824元,每百人擁有電話機18.1部。水電和燃氣基本滿足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的需要。入均年供水量275.1噸,高於全國城市平均水嚴22%;入均用電量3190千瓦時,比平均水干高60%;人均年燃氣供應量179.2立方米,比平均水平高19%。城區綠化覆蓋率達39.7%,居全國城市第4位;人均綠地面積53.6%平方米,每萬人擁有清潔衛生人員40.7人。珠海從昔日一個經濟落後的邊陲小縣,一躍成為新型花園城市。一個以高科技為重點的工業體系,綜合發展的外向型經濟格局初具雛型;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經濟實力大大增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珠海城市先後被國家、省有關部門授予「雙擁模範城」、「衛生城市」、「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十佳城市」、「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十二年徵兵工作全優城市」、「園林城市」、「計劃生育先進城市」等多項殊榮。
圖片 你就自己找
很簡單的
❻ 介紹世界名城ppt
花都--巴黎
在眾多的世界名城中,法國首都巴黎以其深厚的文化和獨特的風采,
享有"花都"之譽。
巴黎位於法國盆地中央,城區橫跨秀麗的塞納河。它是以一個船形小
島--市島為起點發展起來的,已有2千多年歷史 。雄偉壯麗的巴黎聖母
院就屹立在市島中心,它建於12世紀,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
如果把巴黎聖母院作為古老巴黎的象徵,那麼,矗立在塞納河左岸的
艾菲爾鐵塔,便是現代巴黎的標志。這座以法國工程師、世界銅鐵混凝土
建築的奠基人艾菲爾命名的鐵塔建於1889年,堪稱現代鐵塔之祖。鐵塔高
達320米,相當於80層大廈那麼高,站在塔頂可俯瞰巴黎全市風光。
除了巴黎聖母院和艾菲爾鐵塔之外,巴黎還有巴士底廣場、協和廣場、
凱旋門、愛麗舍宮、凡爾賽宮等歷史遺跡和藝術建築。凱旋門坐落在巴黎
市中心戴高樂廣場中央,對面就是協和廣場。它是拿破崙為了炫耀勝利而
下令建造的。工程從1806年開始,歷時30年才完成。凱旋門高達49.54 米,
寬44.82米,厚22.21米,四面有門,內外牆布滿了浮雕和巨型雕像,其中
尤以浪漫主義雕刻大師弗朗索瓦·呂德的不朽傑作《馬賽曲》最為著名。
凱旋門前面的大街上的愛麗舍宮,也是法國的著名建築。金碧輝煌的宮舍
內,牆上掛著著名油畫和名貴掛毯,室中陳設著古色古香的鍍金精雕傢具,
以及各式各樣的精緻座鍾,宛如一座博物館。從1873年開始,愛麗舍宮已
成為法國總統府。
巴黎擁有60多座博物館,70多家圖書館 ,60個劇場,200家電影院,
15個音樂廳。博物館中最負盛名的當推盧浮宮。它曾是法國歷代王朝的王
宮,現已成為法國美術博物館。全館有藏品40萬件,其中包括《勝利女神》、
《岩間聖母》等名畫和雕像。巴黎的"街頭藝術"也歷久不衰。這里既有
名聞全球的露天畫廊,也有群眾喜聞樂見的街頭音樂會。許多青年學生和
普通市民,常常自帶樂器,到街頭表演各種節目。
巴黎的服裝名聞世界,領導著世界服裝的潮流。全市有幾千家服裝店,
各國富豪紛紛前來定製衣服。在巴黎街頭,很難碰到服飾相同的婦女,她
們也為"花都"競添風采。
對稱的古都--北京
在直升飛機上鳥瞰北京,人們驚奇地發現,景山猶如一個人像,五官
俱全,左右對稱。
古老的北京城是一座對稱的城市。它以故宮為中心,從永定門、前門、
天安門、午門、神武門、景山到地安門、鍾樓、鼓樓和安定門,組成了一
條中軸線。東四、西四等南北平行的大街,同一條條東西向的胡同縱橫交
錯,分列在中軸線的兩旁。因為對稱,北京的道路也就很好辨認。許多象
征封建時代帝王權力的重要建築,也都整齊對稱地分布在中軸線的周圍。
如明、清兩代帝王祭天祭地的天壇和地壇,築在軸線的南北兩端的東側;
天安門的東邊,有著皇室的太廟(現已改建為勞動人民文化宮),它的西邊,
都是祭神祈谷的社稷壇(現已辟為中山公園)。這種對稱的格局在故宮的宮
殿建築上表現得尤為明顯。紫禁城內部,不僅殿堂建築此起彼落,互相對
應,甚至連道旁的石獸石欄,城邊的角樓,屋脊上的雕刻,也都成雙配對,
相映成趣。整齊對稱,構成了北京城市建築上的獨特風格和宏偉的氣勢,
給人以穩重、博大、端莊的感覺。
北京有著4 千多年的歷史。遼代以後,是元、明、清三個朝代的都城。
它集中地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名勝古跡很多。如故宮、景山、北
海、中南海、頤和園、天壇、地壇、長城--八達嶺、慕田峪長城、周口
店中國猿人和山頂洞人遺址等。很多建築物造型奇特,蘊含著豐富的文化
思想。如天壇是一個圓丘,地壇卻成方形,這正符合我國古代的"天圓地
方"的說法。
北京西倚太行,背靠燕山,東臨渤海,面向華北平原,屬溫帶大陸性
氣候,四季分明,春干、夏熱、秋涼、冬寒。
現在的北京市,有10個區,9個縣,面積1 600平方千米,人口近千萬。
它是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市內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非常繁華。
北京的現代建築,在布局上雖已不像過去那樣恪守對稱的陳規,但市政建
設還是考慮到我國的傳統風格。例如,以紫禁城為中心的環城地鐵、二環
路、三環路、四環路、五環路等,都是對稱的。古老的北京城的中軸線及
其延長線,正在被改建成南接京鄭公路、北經亞運村,直達燕山奇峰的現
代化中軸路。在世界上所有的城市中,北京仍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對稱的城
市。
世界佛教之都--曼谷
泰國有"黃袍佛國"的稱號,全國有90%以上的人口信仰佛教。它的
首都曼谷,是世界上佛寺最多的地方,有大小400 多個佛教寺院。漫步城
中,映入眼簾的是巍峨的佛塔,紅頂的寺院,紅、綠、黃相間的泰式魚脊
形屋頂的廟宇,充滿了神秘的東方色彩。每天早晨,全城香煙裊裊,鍾聲
悠悠,磬聲清脆動聽,誦經之聲不絕於耳。寺廟里的和尚、尼姑在街上慢
慢行走,逐家化緣,成為曼谷街頭的特有景觀。
曼谷眾多的寺院中,玉佛寺、卧佛寺、金佛寺最為著名,被稱為泰國
三大國寶。玉佛寺是專供曼谷王朝歷代王室舉行宗教典禮和禮佛的地方。
玉佛寺浮壇的牆上和寺四周的矮牆上,各嵌有一列繪著牡丹、蓮花、小鳥
圖案的彩瓷。據說,這些彩瓷還是我國明朝航海家鄭和第二次航海時帶過
來的。玉佛是由整塊碧綠剔透的翡翠玉石雕刻而成的,高66厘米,寬48厘
米,被供奉在黃金製成的寶座上面,價值連城。泰國人認為玉佛是鎮國之
寶,他的神靈威力無邊,就連歷屆泰國政府的內閣組成之後,總理和全體
內閣成員也都要到玉佛寺向玉佛宣誓效忠國家和國王。老百姓有升學、婚
姻、生育、就業等切身大事,也都要去那祭拜祈禱。兩個人打賭起誓,也
都請玉佛作證。每到換季的時候,都要舉行盛大儀式,由國王親自為玉佛
沐浴、更衣、更換頭飾。
卧佛寺里供奉的是一尊長48.7米、高12.2米的巨大卧佛,佛全身包金,
佔地面積有一座籃球場那樣大,比四層樓還要高。卧佛是泰國不和睦不生
育夫婦膜拜的偶像,這里經常能看到青年夫婦虔誠跪拜祈禱的場面。金佛
寺里供奉的是一尊5 500 千克重的純金大佛,它分為五個部件鑄造,再拼
裝成為一個整體。
曼谷不僅以寺院僧尼眾多,寺院遍布而被譽為"佛教之都",而且事
實上也確實為佛都:擁有32個成員國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的總部就設在這
里。
"獅城"--新加坡
當往來於南海和印度洋等地的船隻一進入新加坡港,一眼就看到安德
遜橋畔的獅頭魚身塑像高踞海濱,眼閃強光,口噴清泉,像是在向來客致
意。這是新加坡的象徵,1972年建立的旅遊標志。
在梵文中,新加坡就是"獅城"的意思。相傳公元前1 150年,室利佛
逝王國的王子盤那,率兵登上馬來半島南端的一個無名荒島,最先碰到的
是一頭雄偉的獅子。後來盤那在島上築起了城牆,城名稱為"僧伽補羅",
也就是"獅城"的意思,諧音成了"新加坡"。
如今,新加坡是城名,又是島名,也是新加坡共和國的國名。港城新
加坡,是新加坡共和國的首都,在共和國主島新加坡的南部。港口區面積
93平方千米,航道能終年保持深水位,是一個設施完善的優良自由港,也
是東南亞最大的港口。市中心區在港口區東北、新加坡河口南北兩岸,是
行政機構的所在地,全市主要的商業、金融、通訊、船務等機構也都集中
在此。
新加坡距赤道線只有137千米,四周為海洋所環抱,一年之中全是夏季,
氣候炎熱多雨,因有海風調節,人們並不感到悶熱。境內既沒有名山大川,
也沒有名勝古跡,但它卻以宜人的氣候,良好的市政建設和周到的服務,
獲得了"花園城"的稱號,成為世界著名的旅遊中心。
新加坡沒有土著民族,現有居民都是外來移民,華人占居民的大多數,
另外還有馬來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英國人、日本人等。
水都--威尼斯
世界上有很多號稱"威尼斯"的城市,如"東方威尼斯--蘇州",
"亞洲威尼斯--曼谷","北歐威尼斯--斯德哥爾摩"等等,可見威
尼斯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威尼斯是義大利北部的一個著名水都,位於亞得里亞海海濱的一個新
月形的瀉湖中,四周為大海所環抱,只有西北角有一條長堤與陸上相通。
"威尼斯"本是"最寧靜的處所"的意思,建城迄今已有1 400多年的歷史
了。11-13世紀,威尼斯擁有強大的海軍,獨霸歐洲與東方的貿易。14世
紀末葉全盛時,財富大大膨脹,商人、富豪、王侯、主教等競相營建豪華
的教堂、宮殿和府邸,給後人留下了很多古跡。
威尼斯是一座開門見水、以河為街的城市 。城中的170多條河道縱橫
交錯,把陸地分割成110多個大小島嶼。長約3.2千米、寬37-70米的大運
河,穿行在群島之間。河道兩岸排列著風格迥異的各式各樣的建築。許多
建築彷彿飄浮在波光粼粼的水上,有的小島上的居民可以站在自家的房屋
中,同對面島上的"鄰居"談天。島與島之間有400多座橋梁相連 。石橋
的形式多樣,各具風姿,尤以市中心的里亞托橋和"嘆息橋"最為著名。
里亞托橋建於16世紀末年,是一座大理石獨孔橋。橋長48米,寬22米,橋
心有亭,兩側排滿了小店鋪。
威尼斯也是一個以船代車的城市。這里的島上不需用汽車,即使是國
家元首來到這里,也必須棄車入市,乘船或步行。威尼斯的河道中有各種
各樣的船隻,有水上的"公共汽車"--交通船;有私人"小汽車"--
小型汽艇;有各種"水上商店"--售貨船,還有救護艇、消防艇、垃圾
船、娛樂船……有一種當地特有的小劃船,名叫"貢多拉",平底,黑色,
首尾尖尖翹起,站在右邊用長槳劃行。歷史上最多時達到1萬多隻,現在仍
被當作旅遊船使用。為了不影響交通,威尼斯明文規定不準在河中游泳。
多種多樣的船隻南來北往,穿梭於大小河道上,構成了水城特有的繁華景
色。
風景旖旎的威尼斯,又以古跡繁多著稱。威尼斯市中心的聖馬可廣場,
99米高的鍾樓拔地而起。廣場東側的總督宮和聖馬可教堂,雕塑精美,室
內陳設富麗堂皇,是威尼斯古代建築藝術的範例。
1980年,我國江南水鄉蘇州已和威尼斯締結為友好城市。
霧都--倫敦
英國首都倫敦,是一座古老而又現代化的城市。它不僅是歷史文化名
城和國際金融中心,更以"霧都"著稱於世。
倫敦大致可分為倫敦市和內、外倫敦三部分,由32個市(包括倫敦市)
組成。這三部分總起來合稱大倫敦,總面積1 605平方千米。面積僅為1.6
平方千米的倫敦市,11-16世紀時曾是王宮所在地,現在成了銀行、保險
公司、股票經營和證券交易所的集中地。西區的白廳大街一帶,是英國首
相官邸和內閣各部以及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白金漢宮所在地。因為這
里富豪麇集,街市特別繁華。
倫敦大學,倫敦博物館,倫敦塔,倫敦橋,聖保羅大教堂,牛頓、達
爾文、馬克思、肖邦等名人的故居和墓地,格林尼治天文台,海德公園露
天講壇,這許許多多令人仰慕的地方,使倫敦在文化藝術上享有崇高的聲
譽。那些高矗雲霄的摩天大樓與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宮殿、教堂等建
築此起彼落,大小公園的綠地與五光十色的城市街道斑駁相同,更使倫敦
具有典型的歐洲都市風光。
倫敦也是世界著名的"霧都"。這里五天中就有一天是霧天。這里的
霧常常彌漫不散,連續好幾天,空中都是充滿了白茫的小水滴。泰晤士河
兩岸的尖頂教堂,高層建築都被掩蓋起來,只剩下一些空中樓閣。大霧也
給市民帶來了麻煩。1952年12月5日發生的一次大霧,延續了4天多,家庭
取暖中排出的煤煙,被濃霧籠罩著,久久不散。白天猶如黑夜,要點燈照
明。市區交通停頓,居民感到胸悶,呼吸困難,白廳街的大理石建築遭到
腐蝕。
倫敦的大霧和當地的地理環境和大氣污染有關。英國是大西洋中的一
個島國,而倫敦又處於英國東南部的一塊盆地上。盆地的南北兩側是東西
走向的山嶺,泰晤士河自西向東穿過市區注入北海,市區離河口只有88千
米。在西風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下,倫敦的氣候溫暖潮濕,屬溫帶海洋
性氣候。秋冬季節,當西風把大西洋的水汽吹向陸地時,白天和晚上的溫
差比較大,盆地空氣相對穩定,流動不暢,下層空氣受冷以後,往往會形
成漫天大霧,並且循環往復,久不消散。加上倫敦的工業和交通迅速發展,
工礦企業和汽車排出的大量煙塵飄浮在空氣中,變成了霧的凝結核,這也
是促成大霧的一個原因。
80年代以來,由於英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環境保護,倫敦
上空的可見度已比過去有了提高,年平均日照數也大大增加。絕跡多年的
小鳥又重新在倫敦上空翱翔了。
立體都市--東京
日本首都東京,位於關東平原南端,東南瀕臨東京灣。因隅田川、荒
川等江河在附近出海,古地名就叫"江戶"。1457年在此興築了一座江戶
城。1868年(明治元年),從西部京都遷都來此,遂改名東京。1943年擴大
行政管轄范圍,把東京改為東京都。日本的"都",相當於我國的直轄市。
東京都的面積為2 100多平方千米,現有人口1 100多萬人,其中市區800多
萬人。從東京沿東京灣向橫濱方向延伸是日本的最大工業區--京濱工業
區;從東京往東延伸至千葉縣境內,為京葉工業區。
歷史上東京曾遭到兩次重大的破壞。1923年關東大地震,江戶時代的
許多建築毀於一旦。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因發動侵略戰爭遭到報復
性的轟炸,東京成為一片廢墟。可是,轉眼間三四十年過去了,幢幢高樓
大廈拔地而起,地下鐵道、高速公路上的車輛川流不息,東京都卻以嶄新
的面貌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日本的中央政府機關都集中在市中心霞關一帶。1968年落成的東京第
一幢超高層建築霞關大廈,猶如鶴立雞群,特別顯眼。從市中心的護城河
透過一片松林,就是過去的江戶城,天皇皇宮所在地。戰後新建的宮殿共
7棟,綠瓦白牆,茶褐色銅柱。皇宮一帶深溝高閣,古城濃蔭,還能領略到
江戶時代的風貌。在皇宮外苑大草坪的前方,卻是一幢幢連綿起伏的現代
化高樓大廈。市內最繁華的1.5千米長的銀座大街兩旁,高級商店和名牌老
鋪鱗次櫛比,奇特的廣告撩人耳目。入夜,五光十色的霓虹燈通宵達旦,
成了有名的"不夜城"。
東京是個人口密度很大的都市,地震對它是一個嚴重的威脅。進入70
年代以來,城市建設正在向高空、地下發展,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立體都
市。在霞關、新宿、池袋、澀谷等地,已經相繼建成了不少超高層抗震大
廈 。池袋地區興建了一個"陽光城"。它的主體是一座高達240米的60層
辦公大樓。此外,還有9層的國際進口中心、12層的文化會館和37層的"陽
光王子飯店"。連接這4幢高層建築的是200多家商店街,其餘空地則開辟
為廣場和公園。"陽光城"的土地面積約為6萬平方米,因為最大限度地加
以利用,使用面積達到60萬平方米。這些"陽光大廈"都有強大的抗震、
抗風能力,一切設施完全自動化,人們生活在這里就像置身於一座無所不
包的小城市一樣。
東京的地下街建築,最有名的要算"東京站"附近的八重州地下商店
街了 。它是一個3層沉箱式鋼筋水泥結構,就像把一艘航空母艦埋在地下
一樣 。總面積約14萬平方米。第一層是有250多家商店的街道,凡是地上
能買到的,這里也大體齊全;第二層是開闊的停車場;第三層安裝空調、
供水、供電等機械設備。像這樣的地下街,在東京就有20多處。
日本是個櫻花的國家。每當陽春四月,東京上野公園和千島淵等地的
櫻花怒放時,千樹萬樹,像緋紅的輕雲一般,把這個現代化都市裝扮得更
加美麗。
綠色首都--莫斯科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地處俄羅斯歐洲部分的中心。玉帶似的莫斯科河,
自西向東,蜿蜒地經過列寧山下,向北繞過克里姆林宮南側,然後折向南
方流去。莫斯科也因河流而得名。
僅次於巴黎的歐洲第二大城市莫斯科,是一座有800 多年歷史的名城。
它建立在7個高低起伏的山丘上,整個城市就像一個大蜘蛛網 。莫斯科的
街道呈環形和放射形,一條條林蔭大道,一環環自市中心向外延伸。繁華
的大街兩旁和新建的住宅區內,林立著式樣各異、裝飾多樣的建築。入夜,
萬家燈火映徹長空,克里姆林宮的紅星放射出寶石般迷人的色彩。
克里姆林宮和紅場是全市中心。這所舉世聞名的宮殿始建於1156年,
它是歷代沙皇的皇宮。宮殿中央,矗立著三座有名的天主教堂。光潔的白
牆,協調的比例,儼如古代騎士頭盔的圓頂,使這些建築物顯得雄渾大方。
紅場在克里姆林宮的東面。在俄語中,紅場是"美麗的廣場"的意思。
它辟於15世紀末,本是個貿易市場。以後,沙皇政府經常在此發布政令,
召集群眾。十月革命後,紅場成了舉行慶祝活動的地方。曾經用黑色和紅
色大理石砌成的列寧墓,就在紅場一旁的克里姆林宮宮牆下。
莫斯科氣溫較低,以前樹木很少,曾被稱為"沙漠城市"。自1928年
開始進行大規模綠化,建立了從市中心向郊外輻射的八條綠色林帶。市內
有很多大小公園和街心花園,還在市郊建立了11個自然森林區,過去曾一
度絕跡的野鹿已繁殖到幾萬頭。如今市區綠地面積已佔總面積的40%,平均
每個莫斯科人擁有綠地44平方米。生態環境的改善,美化了市容,調節了
氣候,使莫斯科摘掉了"沙漠城市"的帽子,成為全世界羨慕的綠色首都。
沙漠古都--開羅
非洲最大的城市開羅,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的首都,也是著名的旅遊
城市。
開羅位於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三角洲的頂部附近,東、南、西三
面都被撒哈拉沙漠所包圍,氣候炎熱乾燥,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城市。公元
969年,美洲大陸還沒有被發現之前,開羅已是阿拉伯帝國法蒂瑪王朝的國
都了。"開羅"在阿拉伯文字中也就是"勝利"的意思。13世紀城市規模
進一步擴大,成為遠近的貿易、文化中心。
開羅既有反映阿拉伯民俗傳統風格的老城,也有按西方現代建築風格
建設起來的新城;現代文明與古老傳統相互融合,彼此並存,是開羅的一
大特色。
與尼羅河平行的科尼奇大街是開羅的主要交通線,開羅的市區分布在
尼羅河兩岸。東岸,有著建於11-16世紀的老城,開羅的名勝古跡大都集
中在這里,僅古跡就有400多處。其中有建於12世紀的薩拉丁城堡和許多著
名的清真寺,還有具有阿拉伯古代風貌的大市場,市場上陳列著銅器、紡
織品、地毯、琥珀、香料等物品,任人挑選、購買。老城區的房屋比較低
矮,街巷狹窄,保持著古代風貌。
尼羅河西岸,是19世紀以來迅速發展起來的新市區。新市區內高樓林
立,187米的開羅塔高高地俯瞰著全城。在寬闊的新區馬路上,到處賓士著
電車和汽車;而在老城的街道中,卻不時可以看到古老的馬車和沙漠特有
的駱駝在往來。
伊斯蘭教是埃及的國教。開羅的500多萬埃及居民中,穆斯林佔80%以
上。開羅全城分布著一千多座清真寺,寺頂的塔尖,好似滿天星斗,點綴
在城市上空。開羅這個沙漠古都因而又獲得了"千塔之城"的稱號。
開羅西南郊的大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更使開羅成為令全世界遊人非
常神往的歷史名城。
七丘之城--羅馬
義大利首都羅馬,位於國境中部的台伯河兩岸。關於它的起源,有一
段有趣的傳說。相傳羅慕洛斯和列慕斯是希臘戰神馬爾斯的一對雙胞胎,
出生後母親被仇人殺死了,他倆被放在筐子里投入台伯河中。可是筐子並
沒有下沉,他倆被漂流到了岸邊。一隻母狼將他倆叼回去用狼奶喂養。後
來給獵人拾去撫養,練就一身本領。他們長大後殺死了仇人,報了殺母之
仇 。哥哥做了國王,在台伯河河邊7座山丘之上建立起一座城堡,用自己
的名字命名。"羅慕洛"念快了就變成"羅馬"。所以羅馬又稱"七丘之
城",現在的羅馬城徽上還是用母狼喂孩子作圖案。
現在的羅馬包括古羅馬城和20世紀以來擴建的新市區。建於"七丘"
之上的古羅馬城,本是歷史上盛極一時的羅馬帝國的首都。公元4 世紀末,
羅馬帝國崩潰後,受到教會的庇護和教皇的統治,直到1867年才成為意大
利的首都。
被城牆環繞著的古羅馬城,簡直是一座巨大的歷史博物館。在寬廣的
帝國大道兩旁,有著許多著名的廣場、教堂和宮殿。三座凱旋門和兩根凱
旋柱,分別記載著曾經地跨歐、亞、非三洲的羅馬帝國的業績。
動人心魄的科洛塞奧競技場,就建在市中心附近的一片盆地上。競技
場佔地2萬平方米,周長527米,圍牆有57米高。四層高的建築物用淡黃色
的巨石砌成,外面看去呈圓形。這座宏偉的建築建於公元1世紀,據說它是
當年羅馬帝國征服耶路撒冷後,為了顯示盛大的武功,強迫8萬名俘虜花了
10年時間才建成的。場內有很多關鎖獅、虎的地窖,競技場、斗獸處設在
場中心,周圍能容納5萬人觀看。據記載,競技場開幕時,3 000名角鬥士、
5 000頭雄獅、猛虎,在此進行生死搏鬥,足足表演了100天。現在這座競
技場成了世界八大名景之一。
梵蒂岡是羅馬的城中之國,處於古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高地上。面
積只有0.44平方千米,居民2 000人。它由天主教教會首領教皇統治,是全
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中心。城國中的聖彼得大教堂,圓頂距地138米,是羅
馬最高的天主教堂,在羅馬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正像過去北京城中的建
築都不得超過紫禁城內的宮殿的高度一樣,過去羅馬的所有建築都不允許
超過聖彼得大教堂的圓頂高度。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Moscow)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俄羅斯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及交通中心。
自然地理:莫斯科位於俄羅斯平原中部、莫斯科河畔,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亞烏扎河兩岸。大莫斯科(包括環城公路以內地區)面積900平方公里,包括外圍綠化帶共為1725平方公里。地勢平坦,僅西南部有捷普洛斯坦斯卡亞高地(最高點253米)。大陸性氣候,年降水量582毫米,降雪量大,平均年積雪期長達146天(11月初—4月中),冬季長而天氣陰暗。1月平均氣溫-10.2℃(最低-42℃),7月平均氣溫18.1℃(最高37℃)。全市綠化面積約占總面積的1/3,是世界上綠化最好的城市之一。從飛機俯瞰莫斯科,映入眼簾的是藍天下蔥綠的樹叢和清沏透明的河湖,城市整潔干凈。
歷史概況:莫斯科是一座歷史悠久和具有光榮傳統的城市,始建於12世紀中期。
莫斯科市名來源於莫斯科河,關於莫斯科河的語源,說法有三:低濕地(斯拉語)、牛渡口(芬蘭-烏戈爾語)、密林(卡巴爾達語)。莫斯科市作為居民點最早見諸史冊是在公元1147年。1156年,莫斯科奠基者尤里·多爾哥魯基大公在莫斯科修築泥木結構的克里姆林城堡。「克里姆林」一詞,一說源出希臘語,意為「城堡」或「峭壁」;一說源出早期俄語詞「克里姆」,指一種可作建材的針葉樹。後來在克里姆林城堡及其周圍逐漸形成若干商業、手工業和農業村落。13世紀初成為莫斯科公國的都城。14世紀俄國人以莫斯科為中心,集合周圍力量進行反對蒙古貴族統治的斗爭,從而統一了俄國,建立了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莫斯科建城860周年慶典
15世紀中期莫斯科已成為統一的俄羅斯國家的都城,一直到18世紀初。1712年彼得大帝遷都聖彼得堡,但莫斯科仍是俄羅斯最大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仍發揮著俄國第二都城的作用。1755年建立俄國第一所大學——莫斯科大學(今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1812年拿破崙率領的法軍佔領莫斯科後,這個城市在大火中焚毀,但很快又重新建設起來。1813年成立莫斯科城市建設委員會,開始大規模城市改建。1851年通鐵路。 1917年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期間,莫斯科緊隨彼得格勒之後,也舉行了武裝起義,建立了蘇維埃政權。蘇維埃政府和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於1918年3月從彼得格勒(後改名聖彼得堡)遷到莫斯科,1922年12月莫斯科正式成為蘇聯首都,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即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首都。
1960年,政府附近一些城鎮納入城市范圍,組成大莫斯科區。1987年,莫斯科市政當局將每年9月的第一個雙休日定為城慶日,舉行各類城慶活動。1991年12月21日蘇聯解體,莫斯科成為俄羅斯聯邦的首都。
1987年,莫斯科市政當局將每年9月的第一個雙休日定為城慶日,舉行各類城慶活動。
❼ 東營鑫都·黃金時代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東營鑫都·黃金時代
城市:東營
樓盤位置:勝興路與勝利路交匯處向東600米路南
產權年限:70年
建築類型:板樓,小高層,
公交線路:萬得福集團(公交站):墾利401路環線;墾利402路環線;墾利502路環線;勝通集團(公交站):墾利401路環線;墾利402路環線;墾利501路環線;墾利502路環線;河口16路;河口18路;招呼站(公交站):墾利401路環線;萬福家園(公交站):墾利501路環線;狀元府邸北門(公交站):墾利19路;墾利9路;帝紗富仁城(公交站):墾利6路;帝紗富仕城(公交站):墾利19路;墾利401路環線;墾利402路環線;墾利501路環線;墾利502路環線;墾利8路;墾利9路;帝紗富士城(公交站):墾利17路;墾利6路;宏遠紡織(公交站):墾利501路環線;墾利502路環線;河口16路;河口18路;民豐市場(公交站):墾利101路外環;墾利102路;墾利15路;墾利19路;墾利6路;墾利8路;
其他交通方式:項目附近有墾利6路、墾利402路公交車
自駕路線:從民豐湖出發進入育才路,向北行駛380米後右轉,進入廣興路,向西行駛1.8公里後右轉,從廣興路向南行駛1.2公里後到達項目。
軌道交通:暫無資料
交通狀況:鑫都·黃金時代,坐處城市主幹道上,交通樞紐輻射八方,三面環路,北鄰勝興路城市主幹道,暢達交通,讓終點不再遙不可及。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0平方米,容積率暫無數據,綠化率0%,共0棟樓,停車位暫無資料
周邊配套:學校:錦霞新城幼兒園、 第三實驗小學僅2.4公里,距離墾利一中僅2公里;
商業:錦霞新城、勝利佳苑綜合商業街、金辰農貿市場;
公園:全民健身中心、民豐湖公園、植物園等市政配套齊全。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❽ 寫一個有雅號的城市的介紹
"獅城"--新加坡 當往來於南海和印度洋等地的船隻一進入新加坡港,一眼就看到安德遜橋畔的獅頭魚身塑像高踞海濱,眼閃強光,口噴清泉,像是在向來客致意。這是新加坡的象徵,1972年建立的旅遊標志。在梵文中,新加坡就是"獅城"的意思。相傳公元前1 150年,室利佛逝王國的王子盤那,率兵登上馬來半島南端的一個無名荒島,最先碰到的是一頭雄偉的獅子。後來盤那在島上築起了城牆,城名稱為"僧伽補羅",也就是"獅城"的意思,諧音成了"新加坡"。如今,新加坡是城名,又是島名,也是新加坡共和國的國名。港城新加坡,是新加坡共和國的首都,在共和國主島新加坡的南部。港口區面積 93平方千米,航道能終年保持深水位,是一個設施完善的優良自由港,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港口。市中心區在港口區東北、新加坡河口南北兩岸,是行政機構的所在地,全市主要的商業、金融、通訊、船務等機構也都集中在此。新加坡距赤道線只有137千米,四周為海洋所環抱,一年之中全是夏季, 氣候炎熱多雨,因有海風調節,人們並不感到悶熱。境內既沒有名山大川,也沒有名勝古跡,但它卻以宜人的氣候,良好的市政建設和周到的服務,獲得了"花園城"的稱號,成為世界著名的旅遊中心。新加坡沒有土著民族,現有居民都是外來移民,華人占居民的大多數,另外還有馬來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英國人、日本人等。
世界佛教之都--曼谷 泰國有"黃袍佛國"的稱號,全國有90%以上的人口信仰佛教。它的首都曼谷,是世界上佛寺最多的地方,有大小400 多個佛教寺院。漫步城中,映入眼簾的是巍峨的佛塔,紅頂的寺院,紅、綠、黃相間的泰式魚脊形屋頂的廟宇,充滿了神秘的東方色彩。每天早晨,全城香煙裊裊,鍾聲悠悠,磬聲清脆動聽,誦經之聲不絕於耳。寺廟里的和尚、尼姑在街上慢慢行走,逐家化緣,成為曼谷街頭的特有景觀。曼谷眾多的寺院中,玉佛寺、卧佛寺、金佛寺最為著名,被稱為泰國三大國寶。玉佛寺是專供曼谷王朝歷代王室舉行宗教典禮和禮佛的地方。玉佛寺浮壇的牆上和寺四周的矮牆上,各嵌有一列繪著牡丹、蓮花、小鳥圖案的彩瓷。據說,這些彩瓷還是我國明朝航海家鄭和第二次航海時帶過來的。玉佛是由整塊碧綠剔透的翡翠玉石雕刻而成的,高66厘米,寬48厘米,被供奉在黃金製成的寶座上面,價值連城。泰國人認為玉佛是鎮國之寶,他的神靈威力無邊,就連歷屆泰國政府的內閣組成之後,總理和全體內閣成員也都要到玉佛寺向玉佛宣誓效忠國家和國王。老百姓有升學、婚姻、生育、就業等切身大事,也都要去那祭拜祈禱。兩個人打賭起誓,也都請玉佛作證。每到換季的時候,都要舉行盛大儀式,由國王親自為玉佛沐浴、更衣、更換頭飾。卧佛寺里供奉的是一尊長48.7米、高12.2米的巨大卧佛,佛全身包金,佔地面積有一座籃球場那樣大,比四層樓還要高。卧佛是泰國不和睦不生育夫婦膜拜的偶像,這里經常能看到青年夫婦虔誠跪拜祈禱的場面。金佛寺里供奉的是一尊5 500 千克重的純金大佛,它分為五個部件鑄造,再拼裝成為一個整體。曼谷不僅以寺院僧尼眾多,寺院遍布而被譽為"佛教之都",而且事實上也確實為佛都:擁有32個成員國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的總部就設在這里。
對稱的古都--北京 在直升飛機上鳥瞰北京,人們驚奇地發現,景山猶如一個人像,五官俱全,左右對稱。古老的北京城是一座對稱的城市。它以故宮為中心,從永定門、前門、天安門、午門、神武門、景山到地安門、鍾樓、鼓樓和安定門,組成了一條中軸線。東四、西四等南北平行的大街,同一條條東西向的胡同縱橫交錯,分列在中軸線的兩旁。因為對稱,北京的道路也就很好辨認。許多象徵封建時代帝王權力的重要建築,也都整齊對稱地分布在中軸線的周圍。如明、清兩代帝王祭天祭地的天壇和地壇,築在軸線的南北兩端的東側;天安門的東邊,有著皇室的太廟(現已改建為勞動人民文化宮),它的西邊,都是祭神祈谷的社稷壇(現已辟為中山公園)。這種對稱的格局在故宮的宮殿建築上表現得尤為明顯。紫禁城內部,不僅殿堂建築此起彼落,互相對應,甚至連道旁的石獸石欄,城邊的角樓,屋脊上的雕刻,也都成雙配對,相映成趣。整齊對稱,構成了北京城市建築上的獨特風格和宏偉的氣勢,給人以穩重、博大、端莊的感覺。北京有著4 千多年的歷史。遼代以後,是元、明、清三個朝代的都城。它集中地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名勝古跡很多。如故宮、景山、北海、中南海、頤和園、天壇、地壇、長城--八達嶺、慕田峪長城、周口店中國猿人和山頂洞人遺址等。很多建築物造型奇特,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思想。如天壇是一個圓丘,地壇卻成方形,這正符合我國古代的"天圓地方"的說法。北京西倚太行,背靠燕山,東臨渤海,面向華北平原,屬溫帶大陸性 氣候,四季分明,春干、夏熱、秋涼、冬寒。現在的北京市,有10個區,9個縣,面積1 600平方千米,人口近千萬。它是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市內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非常繁華。北京的現代建築,在布局上雖已不像過去那樣恪守對稱的陳規,但市政建設還是考慮到我國的傳統風格。例如,以紫禁城為中心的環城地鐵、二環路、三環路、四環路、五環路等,都是對稱的。古老的北京城的中軸線及其延長線,正在被改建成南接京鄭公路、北經亞運村,直達燕山奇峰的現代化中軸路。在世界上所有的城市中,北京仍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對稱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