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西雙版納有哪些必看的景點
說起西雙版納,就不得不提起基諾山寨,這里世代居住著基諾族人山寨周圍森林環繞,有著獨特的熱帶雨林景觀。
包燒肉也是必將豬肉剁碎,並將提前准備好的蔥、姜、大料等拌勻,再放入香茅草葉,最後用芭蕉葉包好再進一步蒸熟即可享用。
② 西雙版納哪些地方值得去 西雙版納值得去
西雙版納值得去的地方有:曼聽公園、勐泐大佛寺、傣江南酒吧街、告庄西雙景。
1、曼聽公園
作為西雙版納最古老的公園,過去作為西雙版納傣王的御花園,保存至今,已有1300的歷史了,園區內環境優美,設施齊全,還有你沒見過的迷人自然景觀。
遊客可以選擇步行在林蔭小道中,也可以選擇乘坐游覽電瓶車進行觀光,或是乘坐遊船,沐浴在陽光下,感受鬧區里的這一片寧靜,到總佛寺為家人祈福,與此同時,園區內還設有大象表演,傣族非遺文化,夜晚還有瀾滄江·湄公河之夜歌舞篝火晚會,放水燈等活動。
4、傣江南酒吧街
作為西雙版納最早的一個夜生活豐富的地方,這里酒吧、夜店鄰近瀾滄江,坐落於大橋下,一到晚上燈火闌珊,坐在酒吧里,可以欣賞到江對岸告狀西雙景的夜景,西雙版納大橋上的車來車往,吹著江風,細細品嘗著當地的特色小吃,每一家都不會踩雷。
③ 昨天晚上去西雙版納景洪市橫店影城看電影,買完票後被告知因為系統升級而不提供3D眼鏡,觀影還得花15
你好:這小事你也不值得起訴呀!還是投訴到工商讓他們調解吧。
④ 象山影視城在什麼地方了有哪些景點值得一去了
每個人都喜歡追劇,每個人也有自己喜歡的明星,因此,對於旅遊愛好者來說,影視城也是必不可去的地方。說起影視城,不得不說象山影視城非常有看點。喜歡旅遊喜歡影視的可以來象山影視城遊玩一番哦。
除了象山影視城的潑水節吸引了不少遊客之外,象山影視城的景點也非常多,其中最為著名的景點有襄陽城,說起襄陽城是不是感覺甚是熟悉呢?沒錯,它便是大火的電視劇《神鵰俠侶》中襄陽大戰的取景地。除此之外它也是《琅琊榜》中的金陵城。此外著名景點還有歸雲庄,絕情谷以及陸家莊等等。說了這么多,你是不是喜歡上象山影視城了呢?
PS:地址:寧波市象山縣新橋鎮公嶴村;門票價格:150元;開放時間:旺季:8:00~17:00,淡季:8:30~16:00。
潑水節不用去版納,杭州出發2小時可到,夏天就來這參加潑水節吧
⑤ 西雙版納的相關知識與景點介紹
簡介
西雙版納
西雙版納西雙傣語為十二的意思,雙版納即為十二個版納:版納景洪、版納勐養、版納勐龍、版納勐旺、版納勐海、版納勐混、版納勐阿、版納勐遮、版納西定、版納勐臘、版納勐捧、版納易武。西雙版納是明代隆慶四年(1570年),宣慰司(當地最高的行政長官)把轄區分十二個「版納」(傣語「十二」「西雙」「版納」是一千畝之意,即一個版納,一個徵收賦役的單位)。從此便有了「西雙版納」這一傣語名稱。
西雙版納位於雲南南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境內,北緯21°08′~22°36′,東經99°56′~101°50′.屬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濕潤區.由於入射角高,冬至時分高度角最低為45°本區熱量豐富,終年溫暖,四季常青。具有「常夏無冬,一雨成秋」的特點。一年分為兩季,即雨季和旱季;雨季長達5個月(5月下旬—10月下旬),旱季長達7個月之久(10月下旬—次年5月下旬),雨季降水量佔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本區熱量豐富,終年溫暖,四季常青。又因距離海洋較近,受印度洋西南季風的控制和太平洋東南季風的影響,常年濕潤多雨,所以森林繁茂密集,植物盛多.因此西雙版納被譽為「植物王國」. 1993年10月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接納西雙版納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國際生物圈保護區。從世界地圖上一眼看去,會發現在西雙版納同一緯度上的其他地區幾乎都是茫茫一片荒無人煙的沙漠或戈壁,惟有這里的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像塊鑲嵌在皇冠上的綠寶石,格外耀眼。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有佔全國1/4的動物和1/6的植物,是名副其實的「動物王國」和「植物王國」。
景區包括景洪市風景片區、勐海縣風景片區、勐臘縣風景片區三大塊。 每一塊內又有若干景區,共有19個風景區,800多個景點,總面積1202.53平方公里。該區有著種類繁多的動植物資源,被稱之為「熱帶動物」王國。其中許 多珍稀、古老、奇特、瀕危的動、植物又是西雙版納獨有的,引起了國內外遊客和科研工作者的極大興趣。景觀以豐富迷人的熱帶、亞熱帶雨林、季雨林、溝穀雨林風光、珍稀動物和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風情為主體。該區景觀獨特,知名度高,經國務院。
西雙版納塔群
1982年10月8日批準定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西雙版納全州總面積有19582.45平方公里,人口100多萬,下轄景洪市和勐海、勐臘兩縣。這里居住著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諾族、拉祜族、佤族、瑤族等十幾個民族, 其中傣族50多萬,漢族25萬, 其他民族25萬。與寮國、緬甸接壤,國境線長1069公里。
交通
西雙版納距省會昆明約700餘公里,乘汽車兩天或一晝夜(9小時)可到達。版納機場可起降「波音737」,「空客319」飛機,每天有從昆明到西雙版納的直達航班,空中飛行時間約50分鍾(費用:全票780元/位), 另外辟有從北京、上海、成都、重慶、曼谷等城市到西雙版納的直達航線。境內公路四通八達,十分方便。
航空
西雙版納嘎灑國際機場西雙版納景洪機場是省內僅次於昆明的第二大航空口岸,距景洪市區5公里。機場自1990年通航以來,先後開辟了至大理、麗江、上海、鄭州、天津、成都、重慶等主要城市的國內航線。1996年開通了至曼谷的國際航線。昆明至西雙版納、麗江至西雙版納都開通了機場。
公路
昆明至西雙版納在2006年4月6日全線開通了高速公路,公路里程550公里,最多隻要九個小時就可到達,可以在昆明火車站旁的昆明長途汽車客運站購票,每天有20多班卧鋪班車和普通班車開往景洪,車程24小時,票價約110-150元,春節期間會上浮15%-20%。
水路
西雙版納景洪港——國家一級口岸水路有瀾滄江航道,景洪港是國家一類水港口,由景洪、橄欖壩和關累三個碼頭組成。景洪港為水運口岸,現已開辟了景洪至緬甸清邁、寮國萬象等地的國際水運航線。
在景洪客運站乘坐到勐侖、勐臘的車,到勐侖下車,行程1小時左右。 從昆明、思茅出發可以乘坐開往勐臘方向的車到小勐侖鎮下車。 從勐侖客運站步行到吊橋需10分鍾,買票後過吊橋需20分鍾才到景區。
【名稱由來】
西雙傣語為十二的意思,雙版納即為十二個版納:版納景洪、版納勐養、版納勐龍、版納勐旺、版納勐海、版納勐混、版納勐阿、版納勐遮、版納西定、版納勐臘、版納勐捧、版納易武。西雙版納是明代隆慶四年(1570年),宣慰司(當地最高的行政長官)把轄區分十二個「版納」(傣語「十二」「西雙」「版納」是一千畝之意,即一個版納,一個徵收賦役的單位)。從此便有了「西雙版納」這一傣語名稱。
資源
西雙版納有動植物王國之稱西雙版納是國家第一批44處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有著300多萬畝自然保護區,其中70萬畝是保護完好的大原始森林,森林佔全州總面積近60%, 到處青山綠水,鬱郁蔥蔥,以其美麗和富饒聞名遐邇。
西雙版納境內共有植物二萬多種,其中屬熱帶植物5000多種,有食用植物一萬多種,野生水果50多種,速生珍貴用材樹40多種。許多 植物是珍貴用材或具有特殊用途,如抗癌葯物美登木、嘉蘭;治高血壓的羅芙木;健胃蟲的檳榔;風吹楠的種子油是高寒地區坦克、汽車 發動機和石油鑽探增粘降凝雙效添加劑的特需潤滑油料;桐子油可替代柴油;被譽為「花中之王」依蘭香可製成高級香料;有1700多年前的古茶樹;有天然的「水壺」、「雨傘「;會聞樂起舞、會吃蚊蟲的小草、見血封喉的箭毒木……
廣大茂密的森林,給各種野生動物提供了理想的生息場所,目前已知有鳥類429種,佔全國鳥類總數2/3,獸類67種,佔全國獸類總數的16%, 西雙版納鳥獸種類之多,是國內其他地方無法相比的。其中被列為世界性保護動物的有亞洲象、兀鷲、印支虎、金錢豹等;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牛、羚羊、 懶猴等13種,還有許多二、三類保護動物。
作為「旗艦物種」,亞洲象對生態環境有著不凡的意義,1977年,我國宣布亞洲象為瀕危物種,並在西雙版納成立野象自然保護區。現在亞洲象的生存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其數量也從20世紀80年代的80餘頭發展到現在的300頭左右。我國的亞洲象主要分布在西雙版納,也有少數分布在旁邊的思茅地區。
西雙版納還盛產橡膠,是全國第二大膠區、橡膠單產居全國之首,另外還盛產大米、多種熱帶水果和砂仁等珍貴葯材,是名副其實的「植物王國」、 「動物王國」、「綠色王國」、「南葯王國」。
到版納旅遊,有時會看到美麗的孔雀、白鷳、犀鳥在林中飛翔;有時會看到大象在公路上漫步;有時會看到羚羊、野鹿、野兔在奔跑……那情那景,真叫人開心,這是在其他地方難以想像得到的奇觀和樂趣啊!
氣候
西雙版納屬熱帶季風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一年內分乾季和濕季,年平均氣溫在21℃。乾季從11月至翌年4月,濕季從5月至10月。終年無霜雪。 年霧日達108—146天。景洪地區極端最高氣溫達41.1℃,極端最低氣溫2.7℃,常年適於旅遊觀光。 西雙版納因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北部邊緣氣候類型為熱帶季風氣候,山區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終年溫暖、陽光充足、熱量豐富、濕潤多雨,具有「長夏無冬、一雨成秋」的特點。一年只分為雨季和旱季兩季。雨季長達5個月(5月下旬——10月下旬),旱季則長達7個月之久(10月下旬——次年5月下旬)。雨季降水量佔全年降水的80%以上。
文化
傣族的歷史悠久,在長期的生活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尤以傣歷、傣文和絢麗多採的民族民間文學藝術著稱於世。早在 一千多年前,傣族的先民就在貝葉、綿紙上寫下了許多優美動人的神話傳說、寓言故事、小說、詩歌等,僅用傣文寫的長詩就有550餘部。《召樹屯與楠木諾娜》、 《葫蘆信》等是其代表作,被改編成電影、戲劇等,深受群眾的喜愛。傣族的舞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和鮮明的民族特色,動作為多類比和美化動物的舉止,如流行廣泛 的「孔雀舞」、「象腳鼓舞」等。
傣族的音樂悅耳動聽,除了為舞蹈伴奏外,常與詩歌相結合。雕刻、繪畫也具有鮮明的特點。傣族信仰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區, 佛塔和佛寺隨處可見。傣族民居——竹樓,是我國現存最典型的干欄式建築,造型古雅別致,住在裡面清涼舒爽。傣族男子有紋身的習俗,表示勇敢、美觀,亦能吸引異性的愛慕。
特色餐飲:
傣味菜在雲南菜系中獨享盛譽,西雙版納的居民以傣族為主,傣味菜以糯米、酸味及烘烤肉類、水產食品為主,多用野生栽培植物做香料,具有獨特的民族風味。
版納美食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南秘」、布朗族菜、哈尼族菜、烤肉、青苔、酸筍煮魚(雞)、香茅草烤魚、香竹飯,炒蕨菜[青苔]。名稱大多是遊客沒有聽說過的,值得一嘗。
版納美食盡在夜市,除上述特色菜外,香草燒雞、竹筒飯、烤竹鼠、蒸青苔蛋、熟雞肉剁生、鴨腳、竹蟲、油炸牛皮、油炸豬皮、等民族風味食品應有盡有,最符合南方人的口味。在夜間,遊客邊品嘗風味佳餚,邊觀賞景洪城的夜景,五顏六色的燈光會使你流連忘返。當地的香竹糯米飯,在小攤上吃竹筒飯,2-5元就可吃飽。
如果您敢品嘗昆蟲,不妨考慮蟲宴,除了蚱蜢、蠍子,還有蠕動的竹蟲、蜜蜂幼蟲等,一頓大約要120元,可供8人品嘗。
最佳旅遊時間
如果你想去西雙版納,任何時間都可以。
西雙版納是雲南省內為數不多的一個沒有冬季的地方,在最冷的1月,這里的平均氣溫是16℃,而最熱的時候,平均氣溫也只有28℃。這樣的氣溫使得西雙版納是個從來沒有降過雪的地方,也個是長時間處於陽光下面的地方。西雙版納一年只有旱季和雨季,所以有「長夏無冬,一雨成秋」的說法。
11月至次年的4月到西雙版納旅行是最合適的,這段時間氣溫不高,也不冷,如果6—9月到西雙版納旅行就有機會嘗遍那裡的熱帶水果,真是妙不可言。5—10月進入雨季,不過這里的公路路況較好,所以還是擋不住這里的旅遊旺季的到來。
特色
旅遊區特色:多綠、多霧、多傣家民風、溫馨和諧、原生態,與東南亞諸國有著質的區別,特有韻味。西雙版納是全國唯一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林木參天蔽日,珍禽異獸比比皆是,奇木異葩隨處可見。離泰國、緬甸很近的西雙版納充滿了佛風,佛塔寺廟與傣家竹樓、翠竹古木交相掩映,一派神聖景象。
傣族潑水節
西雙版納橄欖壩潑水節西雙版納傣族的新年,傣語稱為「楞喝桑堪」或「桑堪比邁」。由於歡度新年的時候,要舉行熱烈而隆重的潑水祝福活動,外地人都把它稱為潑水節。傣歷新年,既 不同於公歷的六月。傣語的「楞喝桑堪」,其意就是六月新年。傣歷,是一種陰陽合歷,年是陽歷年,月是陽歷月。據納西凈地的小妖推斷,傣族過年的時間雖在六月,但節期並不固定在六 月×日,而是在六月中旬至七月初之間變動,年年都需推算,才能確定過年的確切日子。
歡慶節日
節慶日期:傣族過年的時間雖在六月,但節期並不固定,而是在六月中旬至七月初之間變動,年年都需推算,才能確定過年的確切日子。
活動地點:西雙版納傣族聚居地,播放古城歌曲《納西凈地》。
節慶特色:西雙版納傣族的新年,要舉行熱烈而隆重的潑水祝福活動,在每年的六月至七月間舉行,潑水是傣族過年時必須舉行的一項活動。
慶祝方式:
這天要「趕擺」(集會娛樂),人們穿戴一新,載歌載舞在趕擺上集中,放高升、放高升、劃龍船、丟包,歡度佳節。
從前的傣歷年,多以村寨為單位舉行,規模 不大。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成立以後,各級政府已把傣歷年作為一個加強各民族文化交流、展示民族風情、招商引資、吸引國內外遊客、商賈的有組織、有領導的活 動,不僅開展潑水、放高升、龍舟競渡、放焰火、飛燈、堆沙等傳統活動,還增加了文藝表演、商品展銷、貿易洽談等內容,各個公園也利用優勢,開展剽牛、斗 雞、大象表演和民俗表演、射弩等各種活動,使節日活動規模宏大,豐富多彩、引人入勝。國際友人、海外僑胞、省內外遊人、商家紛至沓來,與西雙版納各族人民 一起歡度佳節,欣賞濃郁的民族風情活動,觀賞當地迷人的風光,開展經濟貿易活動。傣歷年已成為增強文化經濟交流,增強友誼和民族團結的重要節日。
歷史文化
潑水節傳說
民間傳說,遠古時候,傣族居住的地方遭受一一場災難。夏無雨,春無風,秋無艷陽,淫雨滿冬。需晴不晴,需雨不雨,四季相淆,莊稼無法種,田荒地蕪,人畜遭 疫,人類面臨滅頂之災。
那個被人們稱為帕雅晚的人,見到如此光景,決心到天庭弄清原由,稟告天王英達提拉。他以4塊木板作成翅膀,騰空而起,沖入天庭,將 人間遇到的災難報告了天王英達提拉。項達提瓣聞狀一查,知道是負責掌管風、雷、電、雨、晴、陰的天神捧瑪點達拉乍無視捧瑪乍制定的旱、雨、冷三季之規,憑借廣大神通,蓄意作亂。而這個捧瑪點達拉乍,法術高明,眾天神均對他無可奈何。
為懲處這個亂施淫威的天神,英達提拉裝扮成一個英俊的小伙,到捧瑪點達拉乍 家裡去串姑娘。被捧瑪點達拉乍長期禁閉在深宮中的7位女兒,對這位英俊伙子一見鍾情。英達提拉便將捧瑪點達拉乍降災人間,使人類面臨滅頂之災的實情相告, 7位平日已對父王心情憤懣的善良姑娘,,決心大義滅親,拯救人類。她們天天圍在父王身邊撒嬌,探查他的生死秘訣。面對 嬌女,捧瑪點達拉乍終於吐露了秘密:他不怕刀砍、箭射、也不怕火燒水淹,他怕的是自己頭上的發絲。 姑娘們探得秘密之後,將自己的父親灌得酩酊大醉,乘機 剪下他的一撮頭發,製作了一張「弓賽宰」(直譯為心弦弓,褸必弦弓),他們剛把弓弦對准捧瑪點達拉乍的脖子,他的頭顱便倏然而落。然而捧瑪點達拉乍的頭是 只魔頭,落地噴頭,火勢沖天。7位姑娘見狀,不顧安危撲向頭顱抱於情中,魔火頓滅。為撲滅魔火,7位姑娘只好將魔頭抱在懷中,不斷輪換,直到頭顱腐爛。姐 妹每輪換一次,便互相潑一次水沖洗身上污跡,消除遺臭。
捧瑪點達拉乍死後,樹魯巴的麻哈捧重修歷法,執掌風雨,使人間風調雨順,人民安居樂業。傳說,修 訂的歷法是由帕雅晚於傣歷六月托夢給他的父親宣布的。因此,傣族便把公布新歷法的六月作為辭舊迎新的年節。人們在歡度新年時,相互潑水,以此紀忘那7位大 義滅親的善良姑娘,並寓驅邪除污,求吉祥如意流傳至今。傣歷新年,一般要過三天或四天,通常稱為「宛麥」、「宛惱」、「麥帕雅晚瑪」。「宛麥」是辭舊歲之 日,有些類似農歷的除夕。這天,人們要打掃衛生,准備過年的食品,辭舊歲迎新年。「宛惱」多數年份為一天,有時為兩天,意為空日,不屬於舊年報天數,也不 屬於新年的天數,民間通常把「宛惱」說成是捧瑪點達拉乍的頭顱腐爛之日。
[編輯本段]【民俗禁忌】
不能撫摸「小和尚」的頭部
西雙版納小乘教規定男人一生中要過一段脫離家庭的宗教生活,在社會生活中凡遇到難事,才能解除苦難,從降生到成人後才會有社會地位。凡是男孩在七、八歲時都要時佛寺里當一段時期的和尚,稱為"小和尚"。"小和尚"在佛寺里生活要自理,要勞動,還要學習佛教經書,進行嚴格的修身教育。兩三年後可以"還俗",還俗衙的男子才可以結婚成家。若未當過"和尚"的男人,被視為生人或野人,在社會中沒有地位被人看起。在寺院修身時, 不準與女人談笑,不準外人撫摸小和尚的頭,(這和漢族喜愛兒童撫摸頭完全相反),若被外人(特別是女性)摸過頭,被視為仇人。"小和尚""修身"時間一切作廢,必須從頭開始。所以,外來遊客,若到寺院參觀千萬記住此習俗。
卧室禁忌
傣家住宅,都習慣住在樓上,而樓上卧室只有一塊隔板與客廳相分,卧室中沒有隔板分成小間,幾代人都住在裡面,是用蚊帳分開,中間有一定間隔,分門進出。卧室是不容外人窺看的,過去的習俗規定,若主人發現外人窺看主人的卧室,男人就要做主人的上門女婿,或到主人家做三年苦工,即使是女客人也要到主人家服役三年。因此,遊客無論到傣家參觀或做客,千萬不要因神秘感而窺看主人的卧室,雖然現在打破了過去的俗規,但窺看傣家卧室始終是不受歡迎的。
客廳禁忌
傣家樓上客廳中有三根柱子,兩根是卧室與客廳並排分開的,一根是火塘旁邊的。卧室中的兩根,靠外的一根叫"吉祥柱"可以靠著休息,靠里的一根是人死後用的,稱為"升天柱",家中的人死了,家人把死去的人靠在這根柱子上(不分男女)沐浴、穿衣、裹屍體,等候火葬。火塘邊的一根是絕對不許靠的,那是傣家的"頂天柱",若靠了柱子意味著不尊重主人。
上竹樓須知
進佛寺必須脫鞋。進門後要按照輩份大小、資歷深淺,依次而坐;傣族認為門檻是人、鬼必經之道;不能用凳子作枕頭,因為凳子只供人坐;不能用腳跨過火塘,不能隨意移動火塘里支鍋用的鐵"三角架";在街上買菜時,不能用腳指菜來討價還價;不能踩和尚的影子,更不能摸他們的頭。傣族認為"頭"是人的首領;上樓腳步要輕,晚上不能吹口哨;大庭廣眾面前不能說別人的壞話;婦女產後不滿月不能到別人家去玩;家中有喪事,未出喪不準到任何人家去.
哈尼族風俗禁忌
在哈尼山寨,有親朋好友或賓客來訪,家裡大小主人會主動出門熱情相迎,並幫助客人取下挎包等東西。當客人坐定後,如果遞給你滿滿一杯或一碗灑,表示受到歡迎。如果第一次給客人倒滿茶水,就意味著他不受歡迎;如果第一次只給客人倒半杯或半碗灑,顯得主人很小氣。主人在給客人倒灑時,自己也必須倒上一杯,並先喝一口。好客的哈尼人還會拿出苞谷、瓜子、煙等招待客人。主人家定會殺一隻雞,加上鹽、辣子、等佐料煮一鍋雞肉稀飯。雞肉稀飯是哈尼人待客餐桌上的必備佳餚。吃稀飯時有許多規矩。入席後,主人把雞頭、雞肝敬給客人,雞腿給客人中的小孩。表明主人對客人的尊敬和歡迎。客人告辭時,主人會包一些茶葉、草煙等給客人。包中必定有幾個熟雞蛋,這是主人對客人的祝福。同時,主人給客人的禮物一定要用芭蕉葉、黑棉線包紮,這象徵主客間深厚的友情。
彝族風俗禁忌
忌戲耍動頭; 眾人面前說臟話;彝族家有病人時忌說死傷之類的話;忌說「殺年豬」,而要說「抓年豬」或「拿年豬」;忌對嬰兒用「胖」、「漂亮」、「重」之類的贊詞;忌夜間吹哨;忌拿靈長動物(熊、狗、猴、貓等)肉進屋,也忌食其肉;不論男女,忌跨火塘;禁婦女跨越男人;忌婚喪嫁娶日宰殺山羊;忌以苦蒿桿做筷子及打人;忌從客位方燒蕎粑;火燒蕎麥粑從炎塘里拿出時,忌馬上翻動及用棍棒穿通;禁食馬、騾、狗、猴、烏鴉、蛇、蛙肉;忌作客不留肉;忌將飯端給主人;忌把鋤頭和斧子放在一起;忌在屋內將鋤或斧子找於肩上;有孕之婦忌給新娘梳頭,也忌給新娘縫嫁妝。
景點介紹
瀾滄江風光
瀾滄江發源於青海高原的唐古拉山,經西雙版納流出境外。在西雙版納的流程為158公里。古時傣族稱「南蘭章」,意為「百萬大象繁衍的河流」。游覽瀾滄江可分上下兩段。 上段游覽線從景洪出發,逆水而上至虎跳石,到了虎跳石,江面已漸漸收縮,最窄處僅20米左右。兩岸是參差不齊的大岩石,江水洶涌澎湃。 下段游覽線從景洪乘船而下,經橄欖壩至中、老、緬3國交界處。礁石林立,離開橄欖壩往下行駛,兩岸山勢險峻。 游覽提示:瀾滄江目前還未開通客運航班,只辦理包船業務。
野象谷
野象谷南距景洪市45公里,北距思茅市115公里,位於213國道西側,西雙版納的野象,主要集中生活在勐養自然保護區內。現在野象谷主景區內建起了游覽步行道、專供遊人觀看野象活動的的高架走廊、大樹旅館、森林酒吧。 勐養自然保護區熱帶雨林中現存亞洲象近300頭,現馴養大象16頭(含表演象),是我國第一所馴象表演學校。每天上午11:00-12:00,下午2:00-3:00為遊客表演節目,不另收費,與大象合影每次收費10元。 中國的野象,目前僅存在於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之中。而西雙版納野象谷,是野象活動最為集中、頻繁的地方。因其方便的交通和獨特的熱帶森林景觀而成為近年來西雙版納的旅遊熱點,在那裡,遊客不僅可以看到野象,那獨具特色的熱帶雨林景觀,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們。 交通:在景洪客運站乘坐開往關坪的車,叫司機在三岔河野象谷停,票價12元。從思茅出發可乘開往景洪,勐臘的車。
門票:50元。熱帶雨林觀光索道,單程運行票價40元,約35分鍾,往返需60元。
打洛小鎮
打洛,傣語是聯合擺渡的渡口之意。從前,居住在這里的傣、布朗、哈尼等民族一起在江邊擺渡,故稱之為打洛。如今,各族人民昔日共同擺渡的渡口上已架起了一座長70多米的雙孔石拱橋,寬敞平坦的公路飛越打洛江直通園門橋。打洛是雲南省南部邊境線上的一個重鎮。位於昆洛公路的終點,已被列為省級口岸。它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及眾多的旅遊景區享譽中外。景洪——打洛旅遊專線是西雙版納州旅遊主線之一。這條旅遊主線,經勐海縣城、勐遮壩子、勐混壩子、最後到達打洛。途中景點有南糯山茶王樹、西雙版納民族茶文化樂園、省茶科所、勐海純樟林、曼壘白塔、曼短佛寺及寺前民俗村、景真八角享、勐邦天鵝湖、勐遮佛寺壁畫、曼洪瀑布、架松野生茶樹王、勐混白塔等。需要2天時間才能游完全部景點。
打洛目前已成為集跨國旅遊、邊境貿易為一體的滇南邊陲重鎮。在打洛邊境貿易開發區內辟有中緬旅遊村和邊貿街,中緬兩及其它國家的客商在那裡從事商貿活動。邊貿街上有緬甸玉石、泰國珠寶、法國化妝品和來自祖國各地的百貨商品。遊客可以在攤上挑選玉鐲、鑒別寶石、購買來自異國他鄉的商品。
打洛鎮政府建在打洛江畔,清澈的江水從鎮政府門前緩緩流初過,兩岸都是賓館酒樓和居民住宅 ,那江水便成了一個天然浴場。傣女浴江便成了打洛必不可少的一景。每當夕陽西下,華燈放之時,江岸上的賓館酒樓霓虹閃爍,在江中投下五彩繽紛的倒影。此時的打洛江中就會出現頭裹花裙浸水浴身的傣女,江上光波動盪不停,人影綽約、虛虛幻幻,似臨神界仙境,那迷人的景緻會使遠方來客流連忘返。
周恩來總理紀念碑
建在景洪城西熱帶作物研究所右側面。此所建於1953年9月。這塊佔地數百畝的科研基地,種植著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薈萃了熱帶作物的精華。在科研樓後面有一片橡膠林,膠林里立著一塊紀念碑,是由上海同濟大學教授設計的、印象派的大型雕塑佳作「周恩來總理紀念碑」。是為了紀念1961年周總理和緬甸當時的總理吳努在那裡舉行會晤而建立的,它是中緬兩國友好往來的見證碑。
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西園)地處我國西南邊陲湄公河的支流羅梭江所環繞的半島上。
它在我國著名植物學家蔡希陶教授領導下於1959年創建 ,隸屬於中國科學院的獨立科研機構。經過三代科研人員40年的艱苦創業和辛勤耕耘,現已建成棕櫚植物園、百竹園、榕樹園、奇花異卉園、名人名樹園、 蔭生植物園等20多個園林景觀優美、科學內涵豐富的植物專 類園區,收集了四千餘種來自世界各地的熱帶植物,是一 個集科學研究、植物種質保存和科普教育等為一體的最理想的場所。
在這片園地里,「板根現象」、「老莖生花」 、 「絞殺現象」 、「獨樹成林」、「飛舞具藤」、「空中花園」 等熱帶雨林奇觀比比皆是,隨處可見,每一種植物都凝聚了自然進化的歷程,是珍貴的自然遺產。
空中走廊
位於勐臘縣城以東20公里的原始濕潤雨林內,生長著一棵40-70米高的望天樹,架設在望天樹上的「空中走廊」,全長2.5公里,它把公路兩旁的原始森林連接起來,可在廣闊的視野上盡情地領略熱帶雨林的奇異風光。 此外,林間還修了一條1000多米的石板游覽道與空中走廊形成了林上、林下的立體環形游覽線。 交通:從景洪客運站乘車到勐臘,票價29元,叫人力車到武裝部(1元),再乘空中走廊專線車可到,票價10元。 門票:20元 開放時間:8:00-18:00
西雙版納傣族園
位於西雙版納橄欖壩,景區內有我國保存最完好的五個傣族自然村寨,佔地面積3.36平方公里,預計投資1.5億元人民幣,分三期完成。第一期投資4200萬元,已完成土地徵用,道路修建,旅遊購物區地下水管、電線的埋設等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旅遊景區大門樓、迎賓廣場、老景區的包裝、村寨旅遊線路、江邊活動區、旅遊購物區、燒烤場、潑水廣場、大型露天劇場 。已於99年8月1日開門迎客。
迎賓廣場:對遊客進入傣族園進行傣家禮儀歡迎。
曼松滿古佛寺: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西雙版納最古老的佛寺之一,主要向遊客展示佛教文化活動,如賧佛、頌經、拜佛等活動。
傣家村寨參觀:主要向旅客展示傣家民居、庭院風光,體驗傣家生活習俗,感受做一天傣家人的生活樂趣。
江邊活動區:村民大規模的節慶活動區,用於放高升、燃發孔明燈、斗雞等民俗活動。
趕擺購物區:賣傣家燒烤、織綿、民間工藝品、傣包、木雕藝術品等,品茗版納名茶的茶道欣賞,品嘗傣家特色的風味餐廳。
潑水廣場:景區主要活動區,每天舉行上100人專業潑水隊伍的大型露天劇場。
園內傣族自然村:大型潑水活動,讓遊客直接參與,體驗天天潑水節的樂趣,感受傣家潑水節的熱烈場面。
露天劇場:以歌舞的形式真實准確地反映傣族傳統文化精粹,再現傣王招親的歷史淵源,反映傣家生活習俗,100餘名演員,規模宏大,場面壯觀。
祝你玩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