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王家衛的電影明星陣容都很強,但票房怎麼那麼差
王家衛電影的「抽象真實」還表現在他偶然性片斷式的王家衛敘事結構和對流行符碼的拼貼借用上。如果你看了王家衛的作品而感動的話,那絕不是由於整體世界的印象所引發的,而是因為細節、片斷以及絮語化的主觀獨白所喚起的氣氛能讓你產生心領神會的共鳴使然。氣氛存在於片斷中,或夾雜在片斷與片斷間的留白里,這很像是後現代美學對宏大敘事的摒棄和對細碎印象的偏好。在王家衛的電影里,你可以發現大量流行文化的符號,諸如流行音樂、商標、卡通玩具等等,包括他非常喜歡使用的人物如警察、殺手、阿飛等其實都是一種都市邊緣的亞文化符號,這種由都市提供的消費符碼經過王家衛的拼貼變得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現代社會由具體實像蛻變成的符號化感性,這也使得他的電影極端敏銳,新鮮而發人深省。
當然談到王家衛的電影,你立刻想到的還會有手提攝影機所拍攝的恍惚眩目的晃動鏡頭、不規則的畫面構圖和艷麗但冷漠的色調運用。這種商標式的影像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和他長期合作的美術指導張叔平和攝影杜可風。今天,在很多香港的獨立藝術電影甚至有些商業電影中你都可以看到這種王家衛式的影像,但大多數都只有單純形式的拷貝而缺乏內在的創意。
《重慶森林》里對快餐化愛情的反諷、《春光乍泄》里細膩糾纏的感情和《墮落天使》里金城武為父親做冰激凌的那段戲都讓人難忘。他作品中始終貫徹的一個主題就是:人與人之間對某種傾訴和溝通的渴望以及對遠比這種渴望更為強烈的個體交流不可能性的無奈。
在今天對王家衛的成就下定論還為時尚早。英國著名的《聲與畫》雜志將王家衛選為20世紀90年代最重要的電影革新者,在他的名字前面有50年代的安德列·巴贊和70年代的安迪·沃霍爾,該雜志在對他的評價中說:「王家衛也許不是未來電影的全部,但他確實地指出了未來電影的一個方向。」
❷ 王家衛的電影為什麼票房不行
其實。在香港,王家衛的電影票房還是不錯的,基本上都可以入圍年度前五吧,只是在內地票房不盡如人意,主要還是和電影的風格以及觀眾的角度還有中國電影商業化的時間都是有關系的。
其實一代宗師票房還是不錯的最少也得過三億吧。
❸ 為什麼王家衛的電影票房這么低,還請得起這么多大牌
1錢並非撬動演員的唯一途徑,創作的感覺和這些人自身價值的體驗,可能比錢重要。
2藝術電影的收益不一定來源於票房,電影節的影響力費用,贊助商投資方的費用,資本之於藝術電影有票房外的一套玩法。
❹ 為什麼王家衛電影一直不賣座還會有人投資讓他拍
王家衛的電影票房雖然不是很高,但是都是一些好片,往往都能拿獎,所以還是有人投資的。這是因為他作為一個知名的導演,在娛樂圈的影響力也非常的大,而且前期就會有很多的人投資,而且也覺得之後肯定票房會非常的高。參與出品了自己幾乎每一部電影,出品人里卻從來只寫太太陳以靳的名字。要在電影這個行當里做藝術家,自然容易被扣上不顧投資人死活」的帽子。香港著名電影投資人江志強曾為王家衛抱不平,王家衛絕不會拿了你的錢而不出東西,從來沒騙過任何人。聽說,王家衛拍《一代宗師》把房子都抵押給銀行了。
有些東西有了閱歷才能讀懂的,所以喜歡王家衛的人都會聽過這句話,看不懂王家衛的人很幸福,恰如谷歌就一條搜索欄,愛瘋就是不讓你把電池拆下來,宜家就是不好好給你做傢具,王家衛也一樣。
❺ 王家衛被冠以票房毒葯,為何電影沒票房卻很多人投資
王家衛的電影票房雖然不是很高,但是都是一些好片,往往都能拿獎,所以還是有人投資的。
❻ 電影史上,有哪些票房慘案票房虧損誰承擔的損失最大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拍電影一定是能大賺特賺的生意,但是在電影史上也有很多票房產,所謂的票房產就是投資的錢根本沒有收回來,甚至導致電影公司破產,乃至整個電影公司清盤,票房虧損誰承擔的損失最大呢?當然是電影公司承擔的損失最大,演員是拿片酬的,導演是拿薪水的,而這些片酬和薪水都是要電影公司給拿出去的,當然了,也有很多導演和演員與電影公司會達成意向性的活動,就是按照票房比例來分成,但是票房虧損的話,電影公司還是虧的最多,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那些票房慘案。
大話西遊周星馳的封神之作,卻是一部真真正正的賠個錢的電影,投資的西安電影公司賠的,差一點懷疑人生,投資5,000萬,票房5,300萬,當年也正是因為這部電影,我們現在叫星爺的那個人被人稱為票房毒葯,所以呀,拍電影真沒有一定的風險,而電影公司是承擔這些風險最大的一個人。
,
❼ 王家衛導演的電影票房最好的電影是哪部
香港旺角卡門,1000多萬港幣
內地2046,3000萬人民幣
全球藍莓之夜,2000多萬美金
❽ 馮小剛各部電影的票房收入是多少
《集結號》票房將過2億 馮小剛稱只是保守估算
這部即將在賀歲檔期上映的馮氏電影繼《夜宴》之後再次打破了馮小剛擅長的喜劇路線,因此有不少觀眾對該片持一種又疑慮又期盼的心態。不過當天馮小剛和王中磊的一句話解開了這種疑慮,二人都表示經過初步的預計,《集結號》的票房過2億不成問題。馮小剛坦言,「《集結號》這部電影拍得很辛苦,我們30多天以來每天都在最高零下20度的室外拍攝,並且一般都是10小時以上,連我都時不時的冒出放棄的念頭,所以大家對每一個鏡頭的拍攝都是充滿了高度的認真。並且這幾年我拍的電影的票房年年都在增長,觀眾都挺支持的,票房過2億問題不大。」投資該片的華誼兄弟老總王中磊則為觀眾們理性的分析道,「首先馮導的號召力,其次是電影的題材,再加上大力度的宣傳,估計1.5億沒有問題了。加上全國電影院的不斷建設,所以將來票房過2億還算是保守的估計。」
❾ 中國導演哪個票房最高
NO.10陳凱歌。早年的陳凱歌仍是挺有才調的,僅僅《霸王別姬》一部影片吃了一輩子,勉強上榜。
NO.9王家衛。王家衛的個人風格極端顯著,一部《東邪西毒》夠他享用一輩子的美譽,後期的《一代宗師》都很不錯。喜歡的會很喜歡,不喜歡的都想打死他,由於他太能裝逼了,裝的一手好逼。
NO.8徐克。徐克的導演才華毋庸置疑,早年的《新龍門客棧》《笑傲江湖》《黃飛鴻》至今沒人能跨越,將特效片做到了極致,當之無愧的大導演。
NO.7馮小剛。說實話,馮小剛前期的幾部作品拿不上世界舞台,也算不得牛逼。後期的《甲方乙方》肯定稱得上大師級著作,票房號召力極強,可是世界知名度不高。
NO.6姜文。姜文的才華,是毋庸置疑的。早年的成名作《讓子彈飛》是能夠和《霸王別姬》《活著》比美的,後續乏力,拍照的商業片票房不錯,口碑不可,《一步之遙》讓其名聲跌入谷底。
NO.5周星馳。說實話,周星馳的導演才能及導演才華,並不差勁於姜文馮小剛,早年的喜劇著作盡管家喻戶曉深受喜歡但稱不上牛逼,直到《功夫》的出現,周星馳得到提高,這部影片,是能夠排在華語片前五的。世界影響力略微差勁,更未在世界上獲過啥大獎,歸納排在第五。(我個人是想給他排第一的,因為我喜歡他的大話西遊系列)
NO.4楊德昌。楊德昌在世界影壇享有盛譽,《牯嶺街少年殺人事情》深入反映了台灣的社會現狀,相當於史詩級巨作,獲第28屆台灣金馬獎最好著作獎。2001年著作《逐個》取得戛納影片節最好導演獎。2007年取得台灣金馬獎終身成果獎。
NO.3吳宇森。吳宇森是為數不多的成功打入好萊塢的我國人導演,2010年取得第67屆威尼斯世界影片節終身成果獎,可見其著作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早年的槍戰片直接成果了周潤發等巨星,在好萊塢拍照的商業片相同深受世界社會好評。
NO.2張藝謀。不管怎麼說,張藝謀都是不折不扣的大師級導演,在國內無人對抗,那幾部爛片徹底掩蓋不了其變成最巨大的導演的現實,一部《活著》,足以名留世界影史,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皆為我國榜首。(確實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NO.1李安。李安是我國人世界中,世界影響力最大的導演,也是在世界上獲獎最多的導演。一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深入拷問了人道,洋溢著人道主義精神,三座奧斯卡的成果,世界級大獎簡直拿遍,排行榜首,當之無愧,沒有爭議。
中國娛樂圈票房最高的導演排行,馮小剛第二,第一名眾望所歸
NO.10:郭敬明
❿ 8年後再看《一代宗師》,終於明白王家衛心中的宗師,難道只有趙本山嗎
《一代宗師》於2013年首映,這是王家衛用了十年才拍成的電影。王家衛本人也表示,想拍的內容太多,但時間太短。而王家衛則非普通人,他鏡頭下的《一代宗師》,既不是葉問,也不是宮二,更不是一線天,他鏡頭下的《一代宗師》,只能是一段歷史,一段不可磨滅的時代洪流。
王家衛想要表達得太多了也許正是王家衛想要表達得太多了,所以當年這部《一代宗師》上映之後,不少人都看不懂劇中的主角到底是誰。有些人說這出戲的主角一定是葉問,畢竟他是整個歷史的見證者,是整個武林的參與者,他還擔得起「宗師」二字;另一些人則說該劇的主角是「宮二」,畢竟王家衛將本片中最精彩、也是最精彩的幾段戲給了她。
王家衛非常注重形式,他的主要優勢在於形式但藝術的美不僅在於形式,更在於內涵。就內涵而言,王家衛的電影其實有點弱。形式上的唯美主義遠遠大於實質內容。比如,他的電影台詞雖然很有意思,但都是情感表達,缺乏思想層面和深度。他總是在情感層面而不是人性層面上表達愛和孤獨,並且總是停留在這個層面上。因為主題,一代大師有了突破,而且格局更大。但這種突破只是在廣度上,實質上仍是王家衛的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