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托馬斯和朋友們,南漳電影院明天晚上上映嗎
明天是肯定能上映的,2月20日首映,這個和影院無關,上映檔期內的影片都在放映范圍內
㈡ 聽朋友說歐度的男裝質量不錯,性價比也比較高,哪裡能買到
淘寶和實體店都可以買啊,實體店大部分都在四川,其他城市也有。具體我都一個個列啦,麻煩採納一下標准答案~~~
歐度雅安店: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大北街歐度
歐度資陽店: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和平路歐度春天
歐度內江店: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漢安大道歐錦行百貨大樓
歐度歐度會理店:四川省涼山州會理縣建設路
歐度歐度彭州店:四川省彭州市天彭鎮牡丹西路南段83號歐度
歐度邛崍店:邛崍棉花街2號歐度資中店:資中縣重龍鎮西街221號歐度服飾
歐度中江店:德陽市中江縣伍城南路80號
歐度龍泉店:成都市龍泉驛區東街17號君尚國際
歐度簡陽店:四川省簡陽市正中街
歐度服飾14號歐度大邑店:大邑縣圍城北路中段61號
歐度大豐店:四川省大豐鎮花都大道819號附2嘉美誠
歐度歐度淞江店:上海市松江區華亭老街缸甏巷117號
歐度萬州店:重慶市萬州區北濱大道二段998號萬達廣場1003號
歐度奉節店:重慶市奉節縣濱江國際海成天街1期2樓10號歐度
歐度萬盛店:萬盛區萬東北路28號昌宏商都歐度
歐度三台店:四川省三台縣梓州商業中心歐度
歐度威遠店:四川省內江市威遠縣荷花街24號-28號歐度
歐度犍為店:四川省樂山市犍為海博春天歐度
歐度遂寧店:遂寧市中央商務區歐度
歐度開縣店:重慶市開州區開州大道顧和龍錦名都歐度
歐度漢源店:雅安市漢源縣金融街歐度
歐度潛江店:湖北省潛江市東風路77號歐度
歐度荊州店:荊州市荊州區荊中路48-2號歐度
歐度習水店: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西城區轉盤.歐度
歐度武勝店:四川省武勝縣人民北路歐度男裝
歐度松滋店:湖北省松滋市新江口鎮民主路鑫泰國際一樓歐度
歐度華鎣店:四川省華鎣市鎣城首座C棟4號門市
歐度鄰水店: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喜來大酒店歐度
歐度大竹店:四川達州市大竹縣煌歌廣場歐度
歐度宣漢店: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西門轉盤新橋街歐度
歐度平昌店:巴中平昌駿東廣場安康醫院對面D棟4號歐度男裝
歐度射洪店:遂寧市射洪縣匯星商場底樓歐度
歐度岳池店:四川省岳池縣建設路歐度男裝
歐度通江店: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電影院城市之星一樓歐度
歐度山南店:西藏自治區山南區格桑路20號歐度
歐度日喀則店:西藏日喀則珠峰路63號上海廣場對面
歐度谷城店:湖北省谷城縣粉水路歐度
歐度昌都店:昌都市卡若區卧龍街商業廣場歐度
歐度建始店:湖北省建始縣業州廣場苑路品牌街歐度
歐度雅安西康廣場店:雅安市雨城區熊貓大道西康商業廣場歐度專賣店
歐度彭州1店:四川省彭州市泰和廣場西路64-70號歐度VIS店
歐度隆昌店:四川省內江市隆昌市隆華路一段136號(紫雲府大門口)
歐度巴中店: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濱河玉盤步行街歐度專賣店
歐度南漳店: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水鏡路歐度
歐度十堰店:湖北省十堰市人民路人民商場四樓歐度
歐度廣水店:湖北省廣水市應山府前街歐度
歐度黃岡店: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八一路大東方樓下歐度
歐度安陸店:湖北省安陸市安陸賓館對面歐度
歐度襄陽店:湖北省襄陽樊城區長虹路沃爾瑪4樓秀玉紅茶坊旁歐度
歐度拉薩店: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城關區二環路天路康卓小區32棟1單元3號樓
歐度江油店:四川省江油市涪江路中段歐度
歐度廣元圖騰店: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老城圖騰廣場4樓歐度
歐度廣元老城南街店: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老城南街歐度
歐度綿陽三鵬廣場店:四川省綿陽市涪城路58號三鵬廣場歐度
㈢ 襄陽的民間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
截至2012年底,襄陽市共有6個項目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8個項目被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有1人被文化部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0人被省文化廳確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保康縣的民間文學《黑暗傳》,保康、南漳縣的民間音樂《沮水巫音》,南漳縣的民間音樂《薅草鑼鼓》,老河口市的民間音樂《老河口絲弦》,宜城市的民間舞蹈《趕象》,南漳縣的民間舞蹈《端公舞》,宜城市的傳統戲劇《襄陽花鼓戲》,宜城市的曲藝《宜城蘭花筒》,老河口市的民間美術《老河口木版年畫》。南漳縣傳統舞蹈(民間舞蹈)高蹺花鼓、傳統音樂(民間音樂)南漳陰鑼鼓,谷城縣傳統音樂(民間音樂)南河套曲、石花奎面製作技藝、襄陽區醬菜製作技藝(襄陽大頭菜腌制技藝)。
荊楚文化
襄陽是荊楚文化的發祥地。楚國歷史800多年,在襄陽經歷了兩個重要的發展階段,長達500多年。自西周初周成王封熊繹於荊山丹陽,到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定都鄢郢,歷時300多年;從定都鄢郢,先後經歷了十代楚王,到遷都紀南城,歷時186年。孕育了楚賦開山鼻祖宋玉,「下里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等典故流傳至今。留下了穿天節、端公舞、牽鉤戲、鎖吶巫音、苞茅縮酒等楚風遺俗,留下了西周鄧城、宜城楚皇城、南漳楚寨群、棗陽九連墩等楚文化遺址。
三國文化
上承漢末,下啟魏晉,在近百年群雄爭戰、風雲際會的三國時期。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謀劃《隆中對》,襄陽成為三國鼎立格局形成的源頭;以羊祜鎮守襄陽、杜預上表滅吳方略為標志,襄陽成為晉滅吳、完成統一大業的策源地。東漢末年,北方戰亂,劉表領荊州牧(公元190—209年),「愛民養士,從容自保」,把襄陽治理得經濟繁榮、社會安定,成為亂世中一片安寧的「綠洲」,數以千計的士人紛紛來到襄陽,諸葛亮、司馬徽、龐德公、龐統、徐庶、崔州平等一批謀略精英,經學家宋忠、文學家王粲、書法家梁鵠、音樂家杜夔等一批傑出人物匯聚襄陽。東晉史學家習鑿齒著《漢晉春秋》、《襄陽耆舊記》等,對中國史學發展影響深遠。
東晉高僧釋道安在襄陽長達15年之久,研究佛學,講經弘法,統一佛教姓釋,確立僧律戒規,首創中國僧制,編撰中國第一部佛經目錄,奠定了印傳佛教中國化的基礎,對中國文化儒釋道格局的形成乃至整個漢傳佛教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使襄陽一度成為全國的佛教傳播中心。襄陽是「中國三國文化之鄉」,三國文化遺產豐富,《三國志》86卷中有18卷寫到襄陽,《三國演義》120回中有32回故事發生在襄陽,現存有50餘處三國歷史文化遺址遺跡,司馬薦賢、三顧茅廬、馬躍檀溪、水淹七軍、刮骨療毒等發生在襄陽的三國故事。諸葛亮「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和品格,三國演義世人尊崇。
漢水文化
古有「江河淮漢」之說,漢水流域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襄陽踞漢水中游,東西交匯、南北貫通,「漢晉以來,代為重鎮」,是漢水流域最重要的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襄陽成為歷史上的區域性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成為漢水文化中具有重要影響和代表性的區域。主要體現在商業文明歷史悠久。漢水是中國古代內河最便捷、最暢達、最繁忙的「黃金水道」。襄陽素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稱,是漢水流域最重要的水陸碼頭,商業文明延綿2000多年。漢代襄陽「南援三州,北集京都,上控隴坻,下接江湖,導財運貨,懋遷有無」;唐代襄陽「往來行舟,夾岸停泊,千帆所聚,萬商雲集」;明清時期的襄陽「商賈連檣,列肆殷盛,客至如林」,建有20多個商業會館、30多個碼頭,商業輻射到黃河上下、長江南北。
詩賦文化
中國文學的兩大源頭《詩經》、《楚辭》均發源和交匯於漢水流域,《詩經·漢廣》描寫的漢水女神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影響最深遠的江河女神形象。一直演繹至今,從未間斷。歷經千百年流傳,漢水女神形象成了千萬漢水女兒美麗、善良、聰慧、高貴的象徵,寄託了漢水流域人民在不同時期、不同文化背景下對美的追求、善的推崇和情的嚮往。襄陽人宋玉和王逸是《楚辭》的主要作者,宋玉推動了楚辭向楚賦的轉變,王逸編撰了《楚辭章句》。這里產生了大量吟誦襄陽山水之勝和美麗傳說的古代詩歌,出版清晰、有據可查的達2500多首。其中尤以唐詩為盛,多達300餘首。襄陽是中國文學史家公認的唐詩高地,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張繼、皮日休、白居易等唐代所有著名詩人都有吟誦襄陽或涉及襄陽題材的詩歌。《唐詩三百首》中就收有涉及襄陽的詩27首,其中孟襄陽的詩15首。
書畫文化
襄陽是「中國書法名城」,歷史上代表性人物有三國時期的梁鵠、邯鄲淳,隋唐時期的丁道護、杜審言,北宋時期的米芾、米友仁、張友正等。米芾世稱「米襄陽」,與蘇軾、黃庭堅、蔡襄合稱「宋四家」,他的畫以「米點山水」著稱於世,他的《研山銘》成為千百年來人們習書臨摹的法帖。襄陽的漢水文化影響深遠。如果說漢水上游的漢中地區是西漢源頭的話,那麼漢水中游的襄陽地區就是東漢的源頭。劉秀在舂陵發起,中興漢室,成為東漢開國皇帝,使襄陽在漢水文化傳播中具有重要影響力。韓國至今沿襲漢朝建制,設有襄陽郡,保留有峴山、漢水、鹿門、太平門等襄陽的地名。美國、日本、台灣、香港以及上海、天津等地都有以襄陽命名的街道和公園。
古城文化
襄陽古城文化積淀深厚、內涵豐富、特色鮮明,在中國古城文化中具有獨特性和代表性。主要體現在:一是古城遺址富集、歷史悠久。在市區建成區130多平方公里范圍內就有三座古城遺址,西周鄧城遺址有3000多年歷史,樊城、襄陽城都有2800多年歷史。在一個城市內有三座獨立建城的古城,且歷史都如此悠久,在全國是少有的。
古城軍事文化印跡深刻、聲名遠播。襄陽城的前身是楚北津戍,是一個大型軍事渡口,自建城就打上了軍事文化的烙印。據史料記載,歷史上曾有172次有名的戰爭發生在襄陽。其中,元宋大戰曠日持久,長達六年,使「鐵打襄陽」之稱名噪海內外。「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兵家必爭之地,天下之腰膂」,描述了襄陽軍事戰略地位的重要。
都市文化
悠久深厚,曾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大都會。唐代元和年間,襄陽是全國4個人口達10萬戶以上的州治所之一。唐代詩人張九齡描述:「江漢間,州以十數,而襄陽為大,舊多三輔家,今則一都之會」。中國著名歷史學家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記述,襄陽中古時代800多年的繁華「猶先秦之邯鄲、明清之秦淮」。四是古城布局「道法自然」,是中國古代山水城市的典型代表。襄陽城、樊城依江而建、隔江相望,古城外南部峴山至宜城間是時稱「冠蓋里」的望族名士聚集之地,「南城北市」、「峴首名望」,順山形水勢自然勾勒出的空間格局全國少有,被譽為「中華腹地的山水名城」。襄陽古城既有城防功能,還有水利、生態功能,古城池以漢江為濠,引襄水(今南渠)入城,創意獨具匠心,池寬天下第一。襄陽古城建設所蘊含的生態智慧和文化價值,為當代中外城市規劃大師所贊嘆。
紅色文化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襄陽誕生了鄂西北第一個黨組織、第一支正規紅軍武裝,中國早期革命家蕭楚女兩次到襄陽傳播革命火種,賀龍帶領紅三軍轉戰鄂西北、中原突圍鏖戰襄陽、「五路大捷」之一的襄樊戰役等,在中國革命史和軍事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襄陽大地涌現了程克繩、謝遠定、黃火青、吳德峰、胡繩等一批老一輩革命家、理論家,涌現了張光年、陳荒煤、梁斌、藍光等一批文學藝術家。抗日戰爭時期,襄陽成立了第五戰區文化工作委員會,李公僕、老舍、姚雪垠、臧克家、李可染等一批愛國文人志士來到襄陽工作,給襄陽的文化藝術帶來新的繁榮。胡繩在這里主辦《鄂北日報》,梁斌以襄陽為素材創作了史詩巨作《紅旗譜》,張光年創作的《黃河大合唱》堪稱中國當代最傑出的文藝作品之一。
方言節慶
襄陽方言准確來說是指其所屬各縣市方言的總和,語言學分類屬於官話中的西南官話鄂北片,除入派陽平之外,音調與成渝片差別較大,又類於中原官話。西南邊受秦巴方言的影響,語言「清輕略帶秦」,東北邊語言濁得近豫音。從語音、詞彙、語法諸方面來看,襄陽話與普通話均有差異,而以語音差異較大。
由於1960至1970年代三線建設時期,襄陽主城區及下屬縣市遷入大量使用吳語與東北官話的人口,今日市區仍然存在吳語與東北官話的方言島,同時也造成了北部城區,以及原三線建設單位附近地區大部分居民普通話語音十分標准但不能使用本地方言進行交流的情況。
襄陽本地流行的節日和習俗:火把文化節、拔河節、穿天節、諸葛亮文化節等。
影視作品
電影《襄陽》取材青年諸葛亮隱居襄陽10年的史實,由諸葛亮與黃月英的愛情起始,轉而描述卧龍鳳雛「雙雄會」友情,再整體再現才俊雲集的襄陽文化圈,展示風雲際會的建安亂世,揭示千錘百煉方成才的東方價值觀。
電影創意當時定名《諸葛亮與黃月英》。劇本創作完成後,電影更名為《襄陽·卧龍出山》。在「2011中國·襄陽諸葛亮文化旅遊節」開幕式上,電影正式定名為《襄陽》,湖北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范銳平與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影局副局長毛羽共同為該片揭幕。
諸葛亮文化節
「襄陽諸葛亮文化旅遊節」又稱「諸葛亮文化節」,是襄陽為紀念古代傑出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而舉辦的一項節日文化活動,是「文化襄陽」中重要組成部分,形式靈活多樣。
大學生電影節
中國襄陽大學生電影節創立於2011年,是由中共襄陽市委、襄陽市人民政府、湖北文理學院主辦,天一兄弟傳媒、中共湖北文理學院黨委宣傳部、襄陽廣播電視台聯合承辦一項大型文化活動。大學生電影節主打微電影,以「大學生辦、大學生評、大學生看」為特色,以「夢想!創新!正能量!」為主題。
㈣ 西溪濕地一日游介紹一下
我在西溪濕地公園實習了5個月,就在裡面做景點和遊船導游,這是我一部分的實習作業,希望對您有幫助,絕對原創。
西溪濕地實習生導游詞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旅遊與酒店管理學院 景區開發與管理08級
非常歡迎大家來到中國首個國家級的濕地公園—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以前大家來杭州首先會想到西湖,一直以來西湖作為杭州的城市名片,在大家的心目中根深蒂固。而與西湖只有一山之隔的西溪卻一直養在深閨無人識,08年馮小剛導演的一部電影《非誠勿擾》,讓西溪在沉睡了百年之後,重新活躍在歷史的舞台上。記得有文人用這樣的文字來形容西溪:『西湖游罷西溪去,沐香雪,輕靈絮。自古誰知花解語,輕流九曲,綠洲棋布,夢繞魂牽處。』現在我們乘坐當年拍攝電影《非誠勿擾》的復古電瓶船,揭開西溪神秘的面紗。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杭州城市的西部,距離杭州主城區武林門只有6公里,距離西湖只有5公里。在人們紛紛遠涉山水,為尋找精神的烏托邦,為打開心靈的死結,為祈求一時的安寧而耗盡時日的今天,西溪實在是不遠不近地向人們伸出一支綠葉。那再說到西溪的歷史,西溪最早是一個巨大的湖泊,古時稱「南漳湖」,湖水退去以後,經過了長期的沼澤化,就形成了原始狀態的濕地,早在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時期,就有先民在這里居住生活了。也就是說西溪這塊濕地已經不是一塊原始狀態的濕地了,她是一塊經歷了幾千年的強力漁耕文明改造過的人工次生狀態的濕地。西溪始起於漢晉,發展於唐宋,興盛於明清,衰落於民國,再興於當代。現在我們在兩岸看到的景象是有很明顯的農耕痕跡的,現在我們在河道邊看到的別墅式的農民房,大家可能想像不到,在2003年以前西溪濕地是一個蔣村鄉,裡面有12個行政村,2000多戶人家17000原住民祖祖輩輩一直生活在這里。03年當時的杭州市委書記黃國平提出要把西溪改造成一個「有文化的村姑」,經過2年多的拆遷改造,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在2005年5月1號西溪一期工程完成正式向公眾開放。
歷史上的西溪濕地面積達到60多平方公里,杭州歷史上有「西湖」、「西溪」、「西泠」並稱「三西」。現實施保護的西溪濕地總面積約為11.5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西湖的水域面積那麼大,而且她70%的面積都是水域面積,所以有個說法「西溪之勝獨在於水」,在西溪所有的故事都是圍繞著水展開的。說到西溪的水源,主要是來自太湖的一條支流東笤溪,以及周邊的天目山、龍虎山、閑林一帶的山水,09年的時候為了增加整個西溪水系的流速,人工地引入了錢塘江的江水,西溪的水深平均在1.3到3米,最深能達到5到6米,以平均每秒0.03米到0.06米的速度緩慢匯入京杭大運河。
那麼現在我們來到了以前老百姓圍塘養魚的地方,因為西溪三分土地七分水的獨特地理環境,老百姓在西溪過著一種「以島為家,以船為馬,以橋為路,以水為田」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說到「以水為田」呢,大家在左手方向看到的一個緊挨著一個的魚塘,所謂「蓄水種魚如種田」就是以前老百姓的主要經濟來源。
那現在大家是否注意到,遊船經過的河道岸邊有一排十分密集的木樁子,很多遊客如果沒聽過講解得話,很難猜到這些木樁的作用。當時西溪開發的時候有一個原則「生態優先」,為了防止遊船經過引起的浪花沖擊河岸,造成水土流失,就在西溪所有的河岸邊都打上了像這樣的木樁。而且木樁的木材選用也是經過嚴格挑選的,景區所用的呢是松木樁,因為松木的木質是呈油性的,在水裡不易腐爛,可以保持幾十年,有「千年海底不爛松」的美譽。當然木樁保持上千年只是一個傳說而已,幾十年以後木樁腐爛以後,景區的工作人員是不是還要再打一批木樁呢?大家在木樁上的淤泥層可以找到答案,木樁上有一層非常肥沃的從河底撈上來的淤泥,淤泥上有一些小樹苗,這些是水楊柳,幾十年以後雖然木樁腐爛了,但是這些小水楊柳已經長成參天大樹,水楊柳的根系十分發達,可以把河岸牢牢鞏固住,這也是以前老百姓常用的固堤方法,還有一個很好聽的
名字「插柳固堤」,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行啦。
現在各位遊客肯定已經在密密麻麻的木樁旁發現了一些漁網了,大家猜猜看這些漁網是做什麼用途的?因為西溪的水很肥,流速又慢,所以啊特別適合水草的生長。在西溪有一種水草長勢十分迅速,如果不加控制就會蔓延到整個河道,影響遊船的行駛。這種水草的名字就叫「水花生」,又叫「日本草」,學名叫「空心蓮子草"。但是景區的工作人員還是適量的保留一些水花生,一方面可以凈化水質,另一方面在水草層下會有各種小魚小蝦特別適合水鳥覓食。
煙水漁庄 明王樨登《古盪絕句四首》其一雲:「閉門防虎不防盜,蓄水種魚如種田。」在美麗的漁莊裡,我們還可以享受到西溪的美味佳餚,吃到各種各樣、各種風味的淡水魚。西溪河道就是煙水漁庄的漁源,河道中生存著各種魚類,有鯉、鯽、鯿、鱅、青魚、草魚、鱖魚、黃翅魚等,還有土鱉、泥蝦、龍蝦、溪蟹和螺螄等,也有罕見的烏龜。漁庄人民喜愛美食,熱愛生活,能做千奇百怪的魚餐。既然來到了西溪大家不妨在秀麗的煙水漁莊上嘗試一下,與親人、朋友一邊傾心交流(「庵堂話春秋」),一邊享受獨具特色的煮魚佳餚(「漁庄品魚宴」),還可以喝著香茶(「水檻鬥茶」),耳邊聆聽著美妙的音樂(「樂坊聽絲竹」),置身與樓台仙閣之中,心情自然輕松悠閑,那是何等的爽口又爽心啊!
現在大家在河道兩岸會發現很多樹干黝黑粗壯的樹,這是西溪以前老百姓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柿子樹。在西溪總共有7000多棵柿子樹,其中百年以上的有1400多棵。最老的柿子樹已經有600多年的樹齡了,俗話說「百年枇杷,千年柿」,柿子樹的生長速度十分緩慢,有一個比喻說爺爺種的柿子樹,孫子才能吃到柿子。西溪的柿子品種也很豐富,數量最多的數火柿、方柿、扁柿,其中方柿最為出名,是我國六大名柿之一,有「古盪方柿天下聞」的美譽。西溪的柿子樹都種在魚塘的塘基上,除了可以鞏固塘基,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柿子的產量很大,但是老百姓不會把全部柿子從樹上摘下來,而是會留三分之一在樹上。這些柿子可以給西溪的鳥類提供食物,掉入池塘中可以給魚提供食物,剩下的柿子可以肥沃淤泥,每年漁民會把肥沃的淤泥翻到岸上,促進柿子樹的生長。而且由於許多魚兒被吸引來吃柿子,必然會吸引鳥類來此處覓食,那鳥類的糞便掉在泥土裡,也會肥沃土壤。這樣一來形成了非常好的自然循環,這也體現了西溪自古以來人類和自然和諧相處。說到柿子,北方的遊客就會疑問了,柿子樹是一種適合在北方生長的樹種,為何在西溪有這樣大面積的種植呢?這就與宋高宗有一段故事了。宋高宗趙構剛剛來到杭州的時候,立即就被西溪的風光所吸引,滋生了在這里建造皇宮的想法。史書上是這樣記載的:「其地靈厚,欲都之。」由於當時國力孱弱,趙構不得不放棄了在西溪大興土木的宏大創意,而是把當時的州治所在——前朝吳越國的鳳凰山舊宮殿,稍加修建就作為南宋帝國的皇宮。就是那個時候,趙構留下了那句著名的「西溪且留下」,供後人不斷回味。大家可以試著想一下,當趙構說出「西溪且留下」這5個子的時候,心裡有多麼的不舍。當地的人們也非常了解皇帝的這份風情乾脆就把西溪那一帶叫做「留下」,一直流傳至今,而且在西溪種植柿子樹以示紀念。
...............................
...............................
如果說我們把西湖比作在吳王深宮養尊處優的西子,那麼西溪就是當年在越國鄉間質朴清純的村姑西施了。
各位遊客朋友今天的西溪之旅就要接近尾聲了,雖然我們游覽了眾多的景點,體驗到了西溪的自然美、和諧美,但是西溪就像是一口古井,還有更多甘洌的泉水等著您下次再來品嘗。希望您以後多多關注我們西溪濕地的發展,歡迎您再次來到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來遊玩。
㈤ 湖北襄樊谷城移動營業廳幾點下班
您好!由於不是很了解您說的地方,我們幫您搜索了襄樊所有的營業廳,找到可用結果如下:宜城振興路營業廳振興大道321號138716800438:00--18:00宜城北街營業廳北街5號139720661118:00--18:00襄樊所有的營業廳:襄樊市區解放路營業廳解放路234號138716801508:00--18:00襄樊市區長征路營業廳長征路34號138716801428:00--18:00襄樊市區中原路營業廳中原北路78號138716800268:00--18:00襄樊市區長虹路營業廳建華路155號138716801408:00--18:00襄樊市區襄城營業廳襄城東街14號138716802478:00--18:00襄樊市區二汽營業廳二汽基地1號門富康大市場旁邊138716801678:00--18:00棗陽十字街營業廳棗陽市十字街138716800698:00--18:00棗陽內觀台營業廳棗陽市財富廣場門面房138716801648:00--18:00襄陽張灣營業廳襄陽航空路197號138862207718:00--18:00宜城振興路營業廳振興大道321號138716800438:00--18:00宜城北街營業廳北街5號139720661118:00--18:00谷城粉陽路營業廳谷城粉陽路1號138716800728:00--18:00谷城縣府路營業廳縣府路營業廳139863412198:00--18:00河口中山路營業廳中山路4號138716800218:00--18:00河口公園東路營業廳中山路中山大市場旁139720942228:00--18:00南漳水鏡路營業廳南漳城關水鏡路148號138716801798:00--18:00南漳萬山街營業廳南漳城關萬山街32號139722794748:00--18:00保康光纖路營業廳保康光纖路老電影院(318號)139722110008:00--18:00保康東溝街營業廳保康東溝縣醫院對面(保康迎賓路120號)139722110028:00--18:00
㈥ 湖北谷城、南漳有德克士漢堡炸雞嗎
南漳最繁華的地段在水鏡廣場那一塊。
南漳新時代廣場二樓有一家賣炸雞的,但是生意不好,以前在學府路曾經也開過,但是只堅持了半年就關門大吉了。
㈦ 樊城區的社會事業
1996年起,樊城區委、區政府確定以基礎教育為重點,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和幼兒教育、突破性地發展校辦產業的工作思路,努力創建了一批「三化一高」(辦學條件標准化,師資隊伍優良化,學校管理規范化,辦學質量高)的窗口學校和示範學校。截至2009年,樊城共有區屬幼兒園100所,其中民辦51所,幼兒入園率達98%。轄區幼兒園中,省、市級示範幼兒園8所;區屬中小學校131所,教職員工6341人,在校中小學生8萬餘人,適齡兒童、少年和殘疾少年入學率均為100%。米公小學傳統書法藝術教育、第二十四中的美術特色教育、第三十二中的科技創新教育在襄陽市、湖北省乃至全國享有盛譽;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1所,在校學生1000餘人,教師118名。
樊城是科教名區。1995年以前,樊東區、樊西區及郊區歷屆區委、區政府分別結合本地實際,普及科學知識,組織科研機構開展科學研究、實驗示範。1996年起,樊城區委、區政府把科技工作提高到全區戰略層面進行部署,先後頒布實施了一系列科教興區戰略和加速科技進步的政策法規。同時,逐步建立並不斷完善「功能網路化、服務社會化、水平專業化的結構合理、功能完備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截至2009年,轄區內有400多家中央、省、市級科研院所等企事業單位,各類高中級人才1.5萬人,區屬民營科技企業90家,高新技術企業15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型企業25家。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達到30%以上,先後獲國家、省、市科技進步獎勵143項,企業獨立承擔和參與完成的有43項。區政府建立各類科技創新服務機構22家,其中科技創業服務中心1家,農業科技推廣服務機構11家,科技中介組織和機構9家,生產力促進中心1家,科技工作者230名。
樊城區這塊土地上曾孕育出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張繼和宋代大書法家米芾,境內尚存米公祠、山陝會館、江西會館、陳老巷、太平店古街等10餘處文化古跡。新中國建立後,樊城區文化事業發展迅速。截至2009年,樊城境內建有文化館、文化站、文化室計10個,專業劇團2家,電影院2座,國有及私營書店10餘家,出版物專門市場4個,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達100%;社區群眾文化體育聯合會組建有115支、近萬人的文藝表演隊伍,社區文化豐富多彩。 襄陽劉集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C,能夠滿足波音757以下機型全載起降的技術要求,配合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構建支幹結合型航線網路。機場位於襄陽市區東北角,距離市中心18公里,輻射人口2200萬,1989年12月建成通航。地理位置和凈空條件良好,跑道長2400米、寬45米,停機坪2.472萬平方米,擁有先進的通訊導航、氣象雷達、I類盲降、空中管制、機務油料、安檢運輸等設備。已開通北京、上海、深圳等十多個航班。
襄陽劉集機場2013年累計完成運輸起降8724架次,旅客吞吐量600073人次,貨郵吞吐量2147.3噸,三大生產指標增幅明顯,分別為:41%、49.18%、109.4%,旅客吞吐和貨郵運輸雙雙創新高。 樊城是中國鐵路運輸八縱八橫網路中的樞紐之一,漢(武漢)丹(丹江口)、焦(焦作)柳(柳州)、襄(襄陽)渝(重慶)三條鐵路在襄陽交匯;襄陽北鐵路編組站是13個特大型編組站之一。
襄陽火車站是進出川、陝、豫、鄂的咽喉通道,也是鄂、豫、陝三省交界處客貨運輸總量最大的車站,屬客貨一等甲類車站,管轄襄陽南、棗陽、隨州等16個中間站。車站候車室總面積10940平方米,分為貴賓、軟席、母嬰、軍人、老弱殘、普通候車區,最高可同時容納13600人候車,站內共有客車到發線7條,旅客站台4個,每日辦理通往全國各地的始發列車12對,中轉列車41對,年旅客總辦理量1600萬人。車站貨場是辦理整車、集裝箱到發及全路中轉的綜合性貨場,貨場總面積137172平方米,其中集裝箱貨場面積1197平方米,貨場有貨物線6條,整車倉庫4座,整車雨棚4座,笨零作業區1個,集裝箱貨場1個。一次堆貨量達20895噸,年辦理量1651000噸,主要發送貨物品類有河沙、磷礦、糧食、化肥、輕紡及其他機械工業產品和部分鋼材、軍用品、零擔、集裝箱等。車站客流、貨源主要吸引范圍在襄陽市和谷城、南漳、保康、房縣、河南省新野、鎮平縣以及部分邊遠地區如老河口、棗陽、荊門、沙市等地。 樊城區南與氣勢恢宏的襄陽古城隔江相望,西南瀕臨諸葛亮躬耕壟畝之地古隆中,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江依城而過。樊城區擁有國家3A級景區一個,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13處。域內西周鄧國遺址、米公祠、水星台、陳老巷等底蘊豐厚的文化古跡與悠悠漢江、人民廣場、諸葛亮廣場、明珠廣場、沿江大道等現代都市觀光景點相互交融,演繹著樊城獨特的城市文明。道教聖地武當山、原始林區神農架、長江三峽,與古隆中、古襄陽和樊城連為一體,形成一條黃金旅遊觀光帶。同時,作為三國文化、漢江文化、米芾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樊城也是湖北重點精品旅遊線——三國·世界文化遺產線的重要站點。
樊城積極整合區域資源,挖掘文化底蘊,彰顯人文特色,著力打造以漢江風光帶、米芾書法文化旅遊區、老樊城商貿文化旅遊區、太平店牛首生態旅遊區為主的「一帶三區」,初步形成了「商貿旅遊、文化休閑、農業觀光、現代娛樂」的旅遊特色。同時,旅遊服務業也取得了長足發展,截至2011年,轄區擁有49家旅行社和眾多星級賓館,具有良好的旅遊服務和接待設施。隨著湖北省構建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戰略的推進,樊城積極實施「旅遊活區」戰略,啟動了米芾國際文化創意園、老樊城「九街十八巷」等一批旅遊項目,正成為鄂西生態旅遊圈中的重要一環。 襄陽古隆中
國家4A級景區古隆中位於襄陽城以西15公里處,是一個以諸葛亮故居為主體的文物風景區,總面積12平方公里。景區包括隆中山、樂山、大旗山、小旗山,主要景點有諸葛亮故居、武侯祠、古柏亭、抱膝亭、躬耕田、小虹。古隆中形成文物風景旅遊區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明代已經形成了「隆中十景」。建國後,又先後修建或新建了隆中書院、諸葛草廬、吟嘯山莊、銅鼓台、長廊、觀星台、棋盤石、琴台、孔雀寨、猴山等眾多景點。古隆中的武侯祠,系明代重建,並在嘉靖,萬曆及清康熙時重修,乾隆時定名為「漢諸葛丞相武侯祠」。武侯祠系四進三院的四合院建築,山門以高矗的仿木結構磚雕牌坊構成。祠內建築多採用木步架與硬山磚牆組合,屋脊多施雕飾格,祠前有石獅一對。
米公祠
襄陽米公祠是紀念北宋大書畫家、鑒賞家米芾的祠宇,坐落在樊城櫃子城上,隔漢水與襄陽小北門相望。米公祠於1956 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米公祠始建無考,《襄陽縣志》載:元末明初毀於兵燹,明代曾重修,並由太子太保吏部尚書鄭繼之於萬曆四十七年(公元前 619 年)撰書《米氏世系碑》,記述米氏故里的沿革。
自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始,米公祠先後由米芾第十八代孫米瓚、十九代孫米爵、二十代孫米澎重建;清同治四年(1865年)再建。祠內有紀念性建築拜殿、寶晉齋、仰高堂等,並珍藏有清雍正八年(1730年)由其後裔摹刻的米芾手書法巾45碣,其它碑刻145碣。
鄧城遺址
鄧城遺址位於樊城西北6公里的罩口川、趙家橋、鏖戰崗、余崗到團山鋪一帶,乃關羽水淹七軍之古戰場,當年關羽水淹曹操七軍的「五堰二池」水源建築工程至今保留下來,即黃龍堰、白龍堰、黑龍堰、青龍堰和普陀堰及金牛池和蓮花池。留下的名勝古跡還有關羽擂鼓台、馬棚、磨刀石等,以及在古戰場出土的箭鏃、刀、槍、劍和銅制「扎馬刺」等。鄧城還是西周時期鄧侯國的首都,秦時設鄧城縣,唐改鄧城為安養縣。今古城遺址清楚,遺留古跡豐富,如烽火台、玉帶井、九冢、寧國寺、城北山灣的古墓群。鄧城出土各種文物達3000多件,其中「上府簠」、「鄧公乘鼎」和「吳王夫差劍」最為珍貴。這里規劃建設鄧城文物公園,關羽水淹七軍古戰場博物館,重現當年古戰場之雄風。
㈧ 文筆峰的介紹
位於湖北省南漳縣城郊,據清代道光年間《南漳縣志》記載:「文筆峰(塔)在玉溪山東阜,清道光二十一年()知縣姜國祺建」。當時就與珍珠泉、鳳山書院、白馬洞、徐庶廟、五龍壁並稱漳城「六大風物」。一個半世紀以來,文筆峰塔歷經了風雲變幻,飽受了世間滄桑。「大躍進」時期,曾一度改作「高爐」煉鐵。文化大革命年代,又拆磚建電影院.改革開放以後,為了弘揚傳統文化,1988年,縣政府決定重建此塔。
㈨ 中國工商銀行網上投訴
千萬不能班工行信用卡,看看我的遭遇呢就知道信用卡的厲害了
我於2013年1月24號,用本人的工商銀行(重慶市分行)儲存卡在重慶市福利社的工商銀行的ATM機向自己的工商銀行信用卡還款10019元被收取手續費45元一事,多次與工商銀行客服中心反映,要求退還45元手續費均被拒絕。
投訴事件:我認為工商銀行不應收取信用卡還款手續費。
(1)中國工商銀行信用卡上只有「中國工商銀行」的標志,沒有印有文字的地區標識,並且申明本卡在國內國外均可使用,所謂使用就包括消費和還款,也說明中國工商銀行信用卡是不分地區的。而中國工商銀行儲存卡則有重慶市分行、四川省分行等標識,所以中國工商銀行信用卡是分地區的只有他們自己在知道,對消費者而言,純屬陷阱。
(2)我的中國工商銀行信用卡是在中國工商銀行的推銷員到單位來推銷游說下以贈送禮品(雨傘)誘導下辦理的,辦理信用卡在辦卡的沒有告知我有關信用卡的還款收費相關的任何信息。更沒有告訴我中國工商銀行信用卡是分地區的,跨地區還款要收取手續費的問題。
(3)我的轉換工作,從成都回到我的戶口所在地重慶之後,於2012年11月4日,打電話到中國工商銀行信用卡中心修改我的通訊地址及工作單位(均為重慶),要求把信用卡賬單給我寄到修改後的重慶的單位,到現在為止我從未收到過中國工商銀行信用卡的對賬單,當時也沒有人告訴我他們不寄賬單,我沒有對賬單,僅有他們的要求還款短消息還款,也不知道金額是否正確(簡訊僅說的工商銀行,也沒有說哪個分行)。
(4)信用卡還款在任何櫃台上都不收手續費,怎麼在ATM機上就要要收了呢?因此我在還款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想到有手續費的問題,直接就按了確定,等我打出還款憑條時,才發現收取了45元手續費,真是郁悶,我馬上打電話給客戶中心,希望退回手續費。對方多次以我是跨地區轉帳應該收取為由拒絕請求。我是轉到信用卡上還款,怎麼成了轉賬了呢,信用卡跨地區,我從未聽說,其上也沒有漢字的地區標識,如果有地區差異,為什麼在電話我修改工作單位為重慶的時候,怎麼工作人員沒有告訴我一聲,這張信用卡是分地區的還款的時候要注意一下呢,或者像存儲卡標明地區呢。所以中國工商銀行是採用設陷阱的方式,欺瞞客戶,騙取錢財!請重慶市銀監局對中國工商銀行這種坑害客戶的做法予以追究,保護公民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