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衛輝的基本概況是什麼
衛輝市地處中原腹地,西依太行山,南臨黃河水,距河南省會鄭州90公里,東距中原油田96公里,緊傍新亞歐大陸橋,是、豫北、魯西、冀南、晉東地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全轄7鎮9鄉,總面積882平方公里,人口47萬。
衛輝歷史悠久。西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始設汲縣,先後為州治、路治、府治和道台。二千多年以前衛輝就是中州重鎮,水陸碼頭,商賈聚集。衛輝人傑地靈,名人眾多,這里是周武王尊為尚父的姜太公故里。自元朝至今,衛輝這方土地,培育出數以萬計的莘莘學子,文人志士,遍布全國各地。也是周武王尊為尚父的姜太公、元代著名文學家王惲以及當代歷史學家嵇文甫、地質學家李春煜、作家劉支知俠、著名畫家盧光照、秦嶺雲的故里。更值得驕傲的是十五大中央候補委員、全國鄉鎮黨委書記的榜樣吳金印同志就在衛輝。衛輝名勝古跡較多,比干廟(墓)是天下比干後裔林性兒女祭謁聖地,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望京樓、姜太公故里、春秋戰國墓群、孔子擊磬處、香泉寺、《汲冢書》出土遺址、民國總統徐世昌的家祠等文化古跡50餘處是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市東18公里處黃河故道水面浩大,是河南省重點自然保護區,吸引了大批中外遊人前來觀光考察。千百年來,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衛輝人民靠著辛勤勞動,艱苦奮斗,創造了豐功偉績和燦爛的文化。
衛輝自然條件優越,屬於溫帶大陸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平均氣溫13.9度,無霜期217天,年平均降雨量598.1毫米。農產品資源豐富,盛產小麥、玉米、棉花、大豆、果品、蔬菜等,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基地。畜禽養殖業發展迅速,是中原地區最大的禽蛋生產基地。境內有衛河、孟姜女河、大沙河和四座中型水庫,城區內有古老的護城河,水面之大居豫北之首。地表水、地下水儲量達3.75億立方米。礦產資源品種多,儲量大,特別是水泥灰岩已探明儲量達2.5億噸以上,粘土礦開采儲量達65萬噸,發展建材工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衛輝市交通發達。京廣鐵路、107國道和京珠高速公路縱貫南北,省道新濮公路貫穿東西,素有「南通十省、北拱神京」之稱。市內郵電、通訊暢通,23000門程式控制電話和無線尋呼,使得國際電傳、傳真形成了連接全國,伸向世界的信息網路。
衛輝工業基礎堅實,建成了以建材、機電、化工、造紙、輕紡、食品加工等行業為主的工業體系,產品結構合理,種類齊全。衛輝市水泥總廠是全國最大建材工業企業500強和70家統配水泥企業之一;衛輝市虎頭工具有限公司是全國最大制鉗企業之一,產品自1956年開始出口,先後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獲得省優、部優和國際博覽會金獎;衛輝市造紙總廠,在中國500家最大造紙及紙製品企業中排名116位;衛輝市河南省電機有限公司是中國500家最大電器及器材製造企業之一。外向型經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虎頭牌」卡絲鉗、棉紗、針織服裝、機制紙等幾十種工業品和玉米、花生等農產品銷往亞洲、歐洲、美洲等近百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供貨達1億多元。
衛輝城市基礎建設完善。城市道路、供排水、職工住宅、大中型商場、賓館、影劇院、體育場、娛樂城等生活服務設施齊全。火車站、汽車站面貌一新,客流量日益擴大。文化事業發展較快,衛輝電視台、衛輝有線電視台、衛輝教育電視台、衛輝廣播電視台等覆蓋全市。教育、衛生事業發達。衛輝是河南省著名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市內有大中專院校5所,醫療衛生機構26處,2000多張病床,教授專家100多名,醫療設備先進,醫療技術高超,在中原地區享有盛名。
B. 衛輝市怎麼到輝縣萬仙山
萬仙山景區位於河南省輝縣市西北部太行山腹地,隸屬於新鄉南太行旅遊度假區,距鄭州市150公里,距新鄉市70公里,總面積6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672米,這里群峰競秀、層巒疊嶂、溝壑縱橫、飛瀑流泉,既有雄強而蒼茫的石壁景觀、又有妙曼而秀雅的山鄉風韻,集雄、壯、奇、幽、峻為一體。景區由中華影視村--郭亮、清幽山鄉--南坪、人間仙境--羅姐寨、佛教聖地--三湖四個分景區組成。1990年確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3年評審為省級地質公園。2005年被評審為國家級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著名的旅遊、避暑、休閑勝地和影視、寫生基地。
萬壑有聲伴天籟,千峰無語立斜陽。
萬仙山風光(10張)
風光旖旎,景色秀麗的萬仙山位於太行山南麓,至峰頂可遠眺黃河,俯瞰牧野,一覽逶迤群山。萬仙山匯聚百里太行赤岩絕壁的精華,赤紅色的懸崖高越百米,似凝固的岩瀑石幕,曲折、盤旋、迂迴、流暢的圍、隔、堵、截出八條深澗峽谷。飛瀑、洞穴、老樹、古寨、石牆、石街、石房子組成一個個鮮亮的景點。
萬仙山景區保留著原始次生林仍屬於天然林,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
進入萬仙山腹地,環顧一座座奇峰,多層重疊,赳赳向上,直刺雲天,姿態迥異,似神似仙,惟妙惟肖,霧遮雲繞,飄然欲動:甲胄在身的將軍峰,揮手遙望的華山石人。仰天側卧的虎嘯石,錯落有致的七郎峰,幾欲開屏的孔雀,鎮定落座的石鷹,體積上萬立方米的太行石王。還有那四大龍洞--黃龍洞、白龍洞、紅龍洞、黑龍洞;四大崖梯--續梯、天梯、猴梯、寨門梯;四大奇石--日月星石、
龍鱗石、神龍石、鴛鴦石;四大古寨--漢王寨、鐵打寨、羅姐寨、藺相如寨;萬仙山保留著原始次生林,覆蓋著古老的植被,生長著千餘種植物,兩百多種草葯,十多種食用菌,可稱得上植物類王國的天然寶庫。
萬仙山山高林密,人跡罕至,是眾多野生動物的樂園,金錢豹、獼猴、黃羊、獾時有出沒,鷹、山雀、角雉等隨處可見。還有眾多色彩斑斕的蝴蝶。良好的林木植被涵養了豐富的水源,泊泊清泉、淙淙小溪從岩縫中流出,匯成一條條瀑布,沖擊出一個個深潭,黑龍潭瀑布、磨劍峰瀑布、白龍潭瀑布、雪山潭瀑布、通天河瀑布、喊泉似一束束冰絲銀紗垂掛在谷底峰澗。
自秦漢以來,萬仙山上就有人家。光武帝劉秀被王莽追殺時,曾路過此地;北宋楊家將西征時曾在這里扎營 ,一個個古寨的寨牆、遺址依然殘存,流傳著許許多故事和傳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萬仙山
萬仙山撩開神秘的面紗,著名導演謝晉在這里執導《清涼寺鍾聲》,題寫了「太行明珠」,於本正導演在這里執導《走出地平線》,先後有《倒霉大叔的婚事》、《戰爭角落》、《舉起手來》、《天高地厚》等40多部影視劇在這里拍攝外景。許還山、楊在葆、濮存昕、郭達、潘長江、倪萍等眾多藝術家在這里擔綱表演,郭亮村被譽為「華夏影視村」、「中國第一影視村」。
萬仙山俊秀的景色,吸引著眾多書畫家、攝影家前來寫生、采風。書畫家張仃六進萬仙山,題寫「華夏奇觀」。張憑、王世龍、侯德昌等書畫家、攝影家在這里留下了傳世之作。中央美院、廣州美院落等100多所藝術院校把萬仙山定為寫生基地,每年有數萬名學生在這里臨景習作。五龍嘯聚洞天含涎孕靈氣,萬仙飄臨雲底奇石萌秀色。萬仙山景色獨特,山高氣爽,氣溫與山下相差6度,盛夏季節,
萬仙山
山下酷熱難擋,山上清涼如秋。
萬仙山四季四景,應時變幻:春,花團錦簇,嫩飾赤岩;夏,綠漫峰巒,山丹點綴;秋,雲高天藍,紅葉盡染;冬,雪填溝壑,冰掛高懸。萬仙山沒有商業泛濫的喧囂,沒有精雕細啄的人造景觀,沒有時尚開發的硬傷。仍然保留著渾然天成,仍充盈著洪荒野氣,讓人在跋涉的喘息中融入自然。
走進萬仙山,住農舍,食農家飯,聞炊煙裊裊,瞧百年老宅,看藍天白雲,聽瀑鳥合鳴,走林間小道,吸太行氧吧,坐石凳弈棋誦詩,臨景揮筆,潑墨丹青,可領略時光倒流,歸返原始的韻味。走進萬仙山,森林浴、生態游、觀日出、賞明月、登石梯、攀崖壁、探洞穴、濯清泉、認草葯、拾蘑菇、品山泉甘甜,嘗山果純香,憑吊山寨墟址,發思古之幽情,看影視村天然外景,聽村民講拍攝趣聞,平添幾分游樂,幾分游興。
萬峰競秀俏裝列陣作儀仗
千瀑急流同吟合奏迎賓曲
萬仙山道路順暢,連接兩省五市,從鄭州、新鄉、邯鄲、安陽、晉城、菏澤、長治、洛陽、開封等地乘車,半日之內即可抵達景區核心。景區賓館設施齊全,尤其是家庭旅館別具特色,已成為各界朋友旅遊、避暑、休閑勝地和影視、寫生基地。
四大基地
萬仙山是著名的四大基地,分別是影視基地、寫生基地、拓展基地、避暑基地。
國家認證: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重點紅色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攀岩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萬仙山是全國第一家經國家體育總局認證的國家攀岩公園。
影視村是郭亮的美譽。從1975年以來,海內外影視界看好郭亮的自然風景,謝晉、沈好放、馮小寧等國內著名的影視大腕無一不被郭亮原始古樸的村落風貌和壯美太行景色所吸引,從此和郭亮頻頻握手。先後有《清涼寺鍾聲》、《走出地平線》、《倒霉大叔的婚事》、《戰爭角落》、《舉起手來》、《天高地厚》等60
多部影視片在此拍攝。影壇巨臂謝晉,為拍《清涼寺鍾聲》三上郭亮,在村裡常住百天之久,稱郭亮是「太行明珠」,刻石留言:「太行深處郭亮村化為影片清涼寺鍾聲的乳泉村,我們曾在這里度過盛夏深秋,我們曾和郭亮的父老兄弟姐妹結下深厚友誼,美麗的村莊,勤勞的鄉親將永遠留下我們的記憶里。」2002年,國家一級導演馮小寧執導的電影《舉起手來》在郭亮村拍攝,更讓郭亮村名聲遠播。著名導演於本正、郭凱敏、沈好放等也曾在郭亮食宿多日,留下墨寶。著名演員楊在葆、許還山、趙麗蓉、濮存昕、趙炎、郭達、潘長江等曾在這里拍攝過影視劇。郭亮村還是輝縣抗日政府所在地,太行分區司令員皮定鈞和輝縣第一任縣委書記王雲清曾在這里住過多日,電影《李向陽》生活原型,傳奇英雄郭興曾在這里學習培訓、接受任務,那些老房子仍然完整的保存著。
萬仙山俊秀的景色和太行深山民俗風情,吸引著眾多書畫家、攝影家前來寫生、采風。書畫家張仃六進萬仙山,題寫「華夏奇觀」。張憑、王世龍、侯德昌等書畫家、攝影家在這里留下了傳世之作。中央美院、廣州美院等300多所藝術院校和攝影協會把萬仙山定為寫生基地。每年有數萬名學生在這里臨景習作,也構成景區一道青春靚麗的風景線。
萬仙山奇特的地質地貌,為戶外拓展活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全國各地有300多家拓展公司把萬仙山作為其定點拓展基地。基地有完善的高空、低空拓展設施,再加上與當地特色絕壁結合的野外攀岩,景區內又有強大的接待能力,受到各拓展公司的廣泛歡迎。2010年,《萬仙山國家攀岩公園規劃》通過中國登山協會、國家體育總局評審,建設世界一流的攀岩基地正式進入日程。
萬仙山景區坐落在太行山腹地,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海拔較高,夏季氣溫較低,比平原地帶氣溫低6-8度,是理想的避暑勝地。盛夏時節,午時如春,晚時如秋,宛若世外仙山。景區更有上萬遊客的住宿接待能力,石屋石舍,吃山野風味,品粗茶淡飯,看炊煙裊裊,聽瀑鳥和鳴,步林蔭小道,坐石凳對弈,一幅世外桃源的天然畫卷,避暑首選萬仙山!
四季仙山
萬仙山四季四景,應時變幻:春,花團簇錦,嫩飾赤岩;夏,綠漫峰巒,山丹點綴;秋,雲高天藍,紅葉盡染;冬,雪填溝壑,冰掛高懸,是北方少有的適合四季游覽的特色景區。
陽春三月,萬物復甦。此時的萬仙山猶如一幅絕世丹青,暖陽下,赤岩絕壁群峰崢嶸,雲霧繚繞的郭亮村也透露出古樸的原始氣息。
盛夏時節,清涼入秋。萬仙山夏季氣溫較低,比平原地帶氣溫低6-8度,是理想的避暑勝地。夏季的萬仙山是清涼的世界,熱浪在溝壑和山水的作用下化為絲絲微風,它夾帶著涼爽和花木的清香緩緩而來,沁人心脾、涼爽宜人。萬仙山因此成為了久負盛名的避暑勝地。每年盛夏數以萬計的遊客來此消夏避暑,樂不思歸。
多彩金秋,歡樂豐收。此時的萬仙山已進入豐收的季節,柿子樹、山楂樹枝頭果實累累,野菊花在赤壁之巔怒放迎遊人,山茱萸載滿吉祥接貴賓。秋高氣爽的季節,萬仙山淙淙溪流、飛瀑奔騰,紅果與綠水交相輝映,層層疊疊,放眼往去,竟一時分不清哪是花,哪是果。山腰間但見紅果滿目,如晚霞平鋪大地,整個萬仙山成了一個大果園。九月到十月期間,是賞果、嘗果的最好季節,情侶夫妻、家人朋友相攜而來,走進紅色的世界,賞野菊、嘗山果、品美景,饞了摘一隻紅果放入口中,嚼著快樂,品著健康,別有情趣。
隆冬時節,激情不減。綿延數百公里的太行山在隆冬時節更顯雄壯,溝壑遍布,滿眼剛毅的石頭,好似當地人的脊樑。萬仙山郭亮滑雪場四面環山,雪道的坡度不大,非常適合初學滑雪者和掌握基本滑雪技術者,當你穿上雪鞋登上雪橇置身其中時,便立刻有了無限的樂趣。由戶外經驗豐富領隊帶領,萬丈峭壁上體驗速降的刺激,讓南方人感受攀爬冰瀑及滑雪的樂趣。
2主要景區編輯
中華影視村——郭亮
郭亮是萬仙山景區的主要組成部分,郭亮村,是為紀念東漢義軍將領郭亮而取的村名。據載,郭亮帶領兵馬
萬仙山
駐守漢王寨,官兵多次進攻不能取勝,後收買了郭亮的部將周軍,周軍自以為地形熟悉,用兵守住山口,企圖困死郭亮,郭亮在馬頭山上掛起一隻山羊,羊蹄下放一個戰鼓,山羊不停的蹬擊鼓面,發出擊鼓聲,郭亮以此為掩護,帶兵從回逃戰到郭亮休整後,轉移到山西省。數日後,山羊餓死,鼓聲停止,周軍上山一看,原來是中了懸羊擂鼓之計,一氣之下吐血而死,被埋葬在山下的周軍場。這就是郭亮村的由來,懸羊擂鼓、周軍場的典故皆出於此。
郭亮村現有83戶,320口人,轄郭亮、另山、回逃站、不跌凹四個自然村。面積7.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672米。據考證,自秦漢時期,就成為兩省客商往來休息的驛站。1939年,太行分局派王雲青(王好運)、萬景祥、萬景德在此開展抗日活動。他們住在村民劉玉奇家中,以販賣牛羊、棉麻為掩護做地下工作。1941年,皮定均將軍率八路軍在此駐扎。輝縣人民政府也曾在此短住四個月。
郭亮村位於太行腹地,房子倚山崖而建,村前咫尺是百米懸崖,村後是高聳的山峰,自古交通閉塞,出山艱難,只有一條小路通向山外,天梯是郭亮人的必經之路,720級台階,鑲嵌在200米高的絕壁上,最窄處20多公分,險要處須側身才能通過。多少年來,郭亮人吃的油鹽醬醋和日用品都是從天梯下背上來,買來的牛犢、小豬都有是從山下抱上來,長大後,卻要繞道30多里經山西地界下山去賣,天梯險峻,不知有多少郭亮人失足落梯,輕者致殘,重者喪命。
天梯是郭亮的生命梯,也是郭亮的苦難梯、貧窮梯。1972年,不甘苦熬的郭亮人在黨支部書記申明信同志帶領下,向絕壁要生路,要通道,全村挑選出13個青壯勞力,組成突擊隊,用土專家、土辦
萬仙山
法在紅岩絕壁上測出隧道線,聚在天梯下舉拳面壁,發誓要鑿穿絕壁,打出通向山外的大路。當時的民謠說:「層層石階級級險,輩輩出山步步難,悠悠歲月年年走,噓噓喘息聲聲嘆,赳赳硬骨拳拳心,叮叮鐵錘當當釺,錚錚盟誓諤諤言,爺爺不叫孫孫攀。」
修路沒有錢,全村賣牛羊,賣葯材,賣山果籌資。突擊隊員每天的伙食費只有1角4分錢,一日三餐喝玉米粥配自家腌的老蘿卜。在無電、無機械的條件下,憑手工用五年的時間一錘一釺的鑿出1250米長,6米寬,4米高的隧道,開出石方26000產方米,打禿鋼釺10多噸,打爛鐵錘上千個。上至70歲的老人,下至十幾歲的娃娃輪流上工地,清理石碴,人人肩頭成繭,十指流血。在工程最困難的時候,輝縣教育局100多名教職員工在局長原永同志的帶領下趕來援助,加快了工程進度,1977年5月1日竣工通車,郭亮洞是南太行第一個橫穿絕壁的隧道,號稱太行隧道之父。 郭亮隧道外側的35個天窗,當初是為了便於排碴,如今成為通風透光的觀景
萬仙山
台。真是:十三壯士出郭亮,掄錘執釺鑿太行,打通天塹破石壁,橫斷千仞穿一廊。郭亮洞被人稱為絕壁長廊。國外朋友來郭亮采訪,稱絕壁長廊為世界第九大奇跡。郭亮洞的開通,為郭亮村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0世紀末,有40多部影視劇在此攝制,郭亮村被譽為「華夏影視村」。全村群眾多次在劇中擔任群眾演員。許多農家收藏著道具、圖片、資料。謝晉、於本正等在郭亮長住數月,並留下墨寶。村裡還保存著謝晉居住的房子和用過的物品。在農家留宿,可以看到在郭亮拍攝的影視劇光碟,可聽鄉親們講述導演、演員和拍攝中的趣聞。
當初,郭亮人在開鑿絕壁長廊的同時,從山下背沙子、背水泥築壩修建了郭亮水庫,壩高39米,蓄水量9萬立
萬仙山
方米,成為太行山上最高的一池碧水,被人稱為天池,水清見底,倒影青山。在郭亮村內可看到漢柳、紅石橋、華山石人、龍王廟、謝晉居、紅龍洞、魔岩石畫、白龍洞、三葉蟲化石等景點,向南沿絕壁行走可看紅岩大峽谷全貌,看千米絕壁長廊的雄姿,看雪山潭瀑布的落差,向北在馬頭山觀景台遙看萬仙山座座秀峰翹首雲天,濃霧天氣還可看到罕見的佛光景象,再往北可攀爬天梯,可在凌晨觀雲海日出,可到大黃窯內看古人在絕壁上打下的30多根木棒,可沿著台階登臨山頂去看五行洞、蓮花盆、觀音床,聆聽優美的神話傳說。郭亮村有69家家庭旅館,有郭亮賓館、郭亮山莊、翠崖仙居三個賓館。
清幽山鄉——南坪
如果把萬仙山比做一幅優美的水墨畫,南坪卻給這幅畫平添了幾分生機,幾分嫵媚。從旅遊的眼光看南坪,是一個景點,從村政村務看,它是一個行政村,有11個自然村組成,每一個村都很小,有的只有3戶人家,一座座石頭房子像星星一樣點綴在萬仙山南側的溝溝坡坡中。南坪面積大,景點多,每一次到南坪總覺得不知從哪條路走才好,最合適的路線應該是沿著小雙溝步道一直往裡走,路過小雙村會看到一棵大葉榆樹,樹干高8米,胸圍2.1米,樹冠高約20米,這棵榆樹長了多少年,誰也說不清,人們稱它為唐榆,樹下面有一盤石碾,抗日戰爭時期,太行分區司令員皮定均率部曾在此駐扎,百姓用此碾為八路軍碾米面,皮定均將軍曾推過這盤碾。民謠說:「八路健兒戰太行,農家傾缸籌軍糧。追憶當年艱難時,古榆石碾情意長。」沿著小雙溝再向里走,就
萬仙山
到了磨劍峰瀑布跟前,磨劍峰瀑布高120多米,是萬仙山裡最高的瀑布,飛流而下的河水變成了一縷縷、一絲絲水線,讓人覺得不像一掛瀑布,而更像一束飄絲。磨劍峰是指一個離開絕壁的山峰,從遠處看猶似刀劈而開,這座山峰是地質變動而形成,古人卻由此編出了許多故事,據說是沉香劈山救母在此磨劍。又說是光武帝劉秀被王莽追殺在此磨劍試劍留下痕跡,試劍時聲震如雷,驚得一條鯉魚從瀑布下沖天一躍,落在峰頂,被後人稱為鯉魚石。
從磨劍峰沿棧道而上,可在河谷中看到一塊巨大的圓石,被人稱為神龍石,據傳,沉香劈山救母,與舅舅二郎神決斗,二郎神用神弓射出彈丸,被太白金星空中收回,放到此處。又說是,玉帝召見紅、白、黑、黃、青五龍聚會,達成治水公約,刻在此石上,石上留有五龍的痕跡。神龍石旁邊的小村莊叫馬庵村,相傳,王莽追殺劉秀時,一武將見此處土地肥沃,風景優美,落伍留在此地,用石頭壘成石庵作為馬廄,墾荒植谷,娶妻蔭子,世代繁衍。從馬庵村向南步行兩小時可直上太行山主峰王莽嶺,向東可登上萬仙山四大古寨之一的鐵打寨,去觀看古寨殘留的石牆、石階、石房廢墟。
從馬庵村繞過五峰山就到了丹分村,五峰山萬畝松林是六十年代初栽的人工林,南坪人在老支書崔電亮同志
萬仙山
的帶領下,掄钁頭挖坑栽松籽,苦幹二十餘年,荒山禿嶺郁閉成林,五峰山林海空氣濕潤,被譽為「太行氧吧」,崔電亮同志是全國勞動模範,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有人寫詩贊美南坪人:「躬腰刨坑二十年,汗浸松籽千百萬,艱難創業化濃蔭,綠山更比移山難。」丹分村的由來,據說是秦漢時,山西河南分省劃界,兩省在此交接分單,後人反其音念丹分。
丹分村有一個打豹英雄,1959年冬天,青年農民楊富山在黃龍洞下的山崖上赤手空拳與一隻豹子搏鬥,豹子撕破了他的頭皮,抓破了他的胸脯,他用力把豹子摔下山崖,豹子受了重傷,被後來的群眾打死。那隻豹子重60公斤,首尾長達2.6米,豹皮豹骨捐獻給了國家,輝縣市人民政府給楊富山授予打豹英雄的稱號。近幾年,丹分周圍山上的植被一年比一年好,豹子、狼、狐狸、野豬時有出沒,楊富山的兒子楊林秀養的山羊被豹子叼走好幾只,可楊林秀把豹子當作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他說:時代不同了,不能再傷害豹子了,真是:「前輩打豹是英雄,後輩護豹落美名。」
從丹分村一直往西走,就是黃龍洞,洞口有一潭清水,可乘船進入洞內,洞內鍾乳石形態各異,石瓮、石
萬仙山
罐、石缸排列有序,細細瀏覽,可悟出水滴石穿,歲月悠悠的真諦。從黃龍洞下山可直達黑龍潭瀑布,黑龍潭水是從雙龍泉流過來,瀑布落差60多米,水量隨季節變化,歷經歲月,瀑布在石板上沖擊出一個深潭,水面40平方米。黑龍潭瀑布雖然落差不太高,但它具有太行瀑布的鮮明特點,瀑布的壑口有2米多深,上寬下窄,呈梯形口,這是經過多少萬年的沖刷而成,瀑布的中間那一片紅色的岩石光滑亮麗,光潔度可與最好的花崗岩石材比美,這是年復一年沖磨的結果,是名符其實的水磨石。黑龍潭有多深呢?1998年夏天,南坪村請某部潛水員來探測水深,因潭底呈螺旋狀,不能下潛,無法測准深度。
離開黑龍潭,走出龍潭溝,在停車場旁邊可以看到日月星石,1995年,村民宋運林建房鑿石,見石上清晰地顯著太陽、月亮、星星的圖像,老支書崔電亮把這塊石頭保存下來,作奇石觀賞。日月星石屬沉積岩,石內有這種圖像實屬罕見,此石是萬仙山的鎮山之寶。有人寫詩贊曰:「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三寶精華聚南坪」。1999年,某市公園願出巨款買走這塊石頭,村裡人謝絕了,真是黃金有價石無價。
在日月星石的正北面有一座高89米,游離絕壁28米的孤立石峰,猶似身披盔甲的武士,這就是被稱為萬仙山守護神的將軍峰,將軍峰的旁邊是練習攀岩的最佳點,1996年,全國第四屆攀岩錦標賽曾在這里舉行,引來國內外攀岩運動員。從日月星石往西沿著通天河溝可到達山西省的崑山村,這是一個倚山旁水美麗古樸的小山村,到萬仙山的許多遊客都喜歡跨越省界到崑山村遊玩。從崑山村向北走500多米可看到清嘉慶年間豎的省界碑,沿著絕壁再往北走4000米,就是郭亮村。
人間仙境——羅姐寨
據傳,隋唐時期一位叫羅桂香的女將軍在此山上築寨練兵,稱為羅姐寨。直到現在,山西一些劇團還在演唱
萬仙山
羅桂香的戲。羅姐寨里還有圍牆、石階、房基完整的保存著,羅桂香部下的南營,後來成為南窯村,部下的北營成為北窯村,訓馬練兵的跑馬場成了莊家地,至今還完整的保存著。羅姐寨位於萬仙山景區的最北邊,面積6.5平方公里,最高山峰螞蟻山海拔1672米,是萬仙山裡最高的山峰 ,羅姐寨有南、北窯、桃花溝、上封丘、葫蘆把5個自然村,60戶人家,170口人。
上羅姐寨要攀爬500多米高的山峰,古寨設在一個平坦的山峰頂上,登臨山頂可環視羅姐寨景區全貌,從羅姐寨向北可看到雞冠峰,沿三蟒爽到山西省界內,向北是風景秀美的桃花溝。桃花溝內有10幾間農舍,石牆青瓦,石院柴門保留著古老山村的風貌,溝內長滿了野桃樹,每年早春,冰雪未消,滿山遍野盛開山花,風吹來,花瓣紛紛,是名符其實的桃花溝。再向西走是明朝嘉靖年間一處寺廟的遺址,旁邊是銀龜馱杏景點,一座灰白的巨石,形狀極似烏龜,背上長著一棵老杏樹,石下有一米多深的凹龕。再往北走爬上一面山坡,可以看到蜘蛛窩的全景,在一塊高6米,寬3米的青石板上清楚的凸現出石紋,似蜘蛛爬過的腳印,村裡人傳說古的時候這里曾經是一個蜘蛛洞,洞里的蜘蛛吐出的絲向繩子那樣粗,結成的網把往來的人畜都吃光了,玉帝派火龍與蜘蛛精搏鬥,雷劈山崖,劈死了蜘蛛,卻留下了蜘蛛的足印。
神話歸神話,蜘蛛窩其實是一種地質現象,需要地質學家給予科學的解釋。從蜘蛛窩爬上去就登上了盤龍山,從盤龍山向西拐可登上螞蟻山。螞蟻山以螞蟻多而出名,螞蟻的顏色發紅,人畜在山上行走,不敢停留,一停下來,螞蟻就峰涌而上,咬得鮮血直流,有人把一隻雞捆在山上做試驗,只用一天時間,被螞蟻咬得僅剩下骨頭。螞蟻山上幾乎看不到野獸,很少看到鳥兒,可見螞蟻之兇殘,這一奇特的自然現象至今是個謎。從羅姐寨向南走,沿絕壁前行,可看到孫臏泉,在風化岩石中有幾個圓形的小洞,洞口流出泉水,據傳,孫
萬仙山
臏和涓在此演練,兵馬無水可飲,孫臏用槍在此戳出幾個洞,流出了泉水。孫臏泉的奇妙處不在泉水大小,而在那麼遠那麼深的洞是怎麼形成的。從孫臏泉往北走,可看到一座孤立的山峰,挺拔而起,高150米,與岩壁間隔不到20米,當地人稱它為丘山,外地人叫它南天一柱。但據老年人說,在很早以前,丘山頂上長著一棵老首烏,根塊像人一般大小,長出的藤蔓幾十丈長,從山頂垂落下來,風一吹發出巨響,人們叫它山神鞭。後來,黃河下游一帶發生瘟疫,鞭梢沒有了,山神鞭的故事還在傳著,有的人仍稱它為山神鞭。
再往南走,可登上漢王寨,漢王寨是一座孤立的山峰,山頭平坦有5000多平方米,長滿了松柏樹,山頭四周是懸崖峭壁,東西兩側只有一條台階,據傳說,漢代時期,一將領帶著大量珠寶在此落草稱王,沿山頭四周壘砌了圍牆,後因內訌自相殘殺。珠寶被埋在山上,只留下幾句暗語,「東石縫西石縫,十二皮箱兩石縫」。自古以來,吸引了豫晉兩地不少人來此探寶,現在仍有人帶著先進的探測工具上山尋寶,據老輩人說,曾有放羊娃在山上撿到過金塊。漢王寨里的石房全部倒塌,從一個個石堆的間隔看,至少有十幾座房子,山頂中間有兩個小廟,前後排列,前面的小廟前有一塊石碑,可清楚的看出是明朝所刻,後面的石碑已風化的難辨字跡。漢王寨東門的台階還完好的保存著。 從漢王寨一直向西順山勢而上,也可到蓮花盆、觀音床跟前,如果沿絕壁繼續向南走,翻過一道橫嶺就進入了郭亮景區。羅姐寨景區「養在深閨人未識」,是因為地勢偏僻,道路不通。作為風景區,晚一步開發的羅姐寨完整的保留著古樸的自然的村容村貌,村街小道,在裊裊炊煙中,村民們還固守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生活方式在青山綠水中安靜的過著仙界中的生活。萬仙山的整體規劃給了羅姐寨機遇,全村從2001年冬開始自己動手擴修道路,用了兩年時間修成了一條9公里長,3.5米寬的水泥路。今年9月份正式通車,接待遊客,國慶節期間羅姐寨接待了第一批客人。萬仙山風景區已決定要集中力量打通郭亮至羅姐寨的道路,使羅姐寨各個景點與郭亮、南坪各景點連為一體,遊客沿絕壁行走盡請觀賞萬仙山秀麗山色。
C. 衛輝府的民間傳說
民間傳說——衛輝府里的門為啥是黑的
在中原地區,人們習慣把院門漆成紅色,說紅色吉利,能驅鬼辟邪。在豫北黃河北岸的衛輝市,居民的院門卻與眾不同,當地人都把它漆成黑色。
傳說,明代的時候,衛輝府的馬市街熱鬧繁華,商店林立貨物充足,財源茂盛。馬市街里,有一家酒店常出怪事,老闆進酒多,賣出的酒少,買賣的數字老是對不上。老闆覺得這事很奇怪,就懷疑店裡有偷酒賊。這天晚上,他拿個斧子藏在屋裡,夜半時分,他聽見酒缸里咕咚咕咚響,便點亮油燈,沖了上去。跑近一看,原來偷酒的是一條大蟒。大蟒的尾巴纏在樑上,頭扎在酒缸里,正有滋有味地埋頭猛喝。老闆大喝一聲,舉起斧頭向大蟒的頭上砍去。大蟒呼的一聲縮回身子,順著狗洞逃跑了。老闆率店裡的伙計飛快趕去,只見大蟒行速匆匆,一下躲進了潞王府。
原來,這大蟒是潞王的化身,它變成蟒精來騷擾百姓。潞王挨了酒店老闆一斧頭,痛得滿床打滾,李娘娘侍奉在左右,安慰了好大一會兒潞王才睡去。臨睡前,潞王咬牙切齒地說:「天亮後,我要把那個紅門酒店裡的人斬盡殺絕!」
李娘娘是個善心人,她聽潞王說後,心裡非常著急。於是,她讓宮女悄悄傳出一條密令,命馬市街的紅門人家在天亮以前一定將門漆成黑色。老百姓聽說後,一傳十,十傳百,不到天亮,整個衛輝府的門全部漆成了黑色。第二天,潞王帶領親兵直奔馬市街,轉了幾個來回,也找不到紅門酒店。他還以為是自己記錯了,便掃興地調頭回府了。從此以後衛輝府的門就變成了黑色。
從這則傳說來看,衛輝府民居用黑大門的習俗是為了躲避災禍。而這災禍,不是天災,卻是人禍。這人禍是由昏庸無道的潞王造成的。那麼潞王是誰?為什麼他對衛輝府的風俗習慣會有這么大的影響,以至於數百年來沿襲不變呢?
D. 衛輝概況
衛輝市地處中原腹地,西依太行山,南臨黃河水,距河南省會鄭州90公里,東距中原油田96公里,緊傍新亞歐大陸橋,是豫北、魯西、冀南、晉東地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全轄13個鄉鎮,總面積876平方公里,人口47萬。
比干廟一景
衛輝歷史悠久。西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始設汲縣,先後為州治、路治、府治和道台。二千多年以前衛輝就是中州重鎮,水陸碼頭,商賈聚集。衛輝人傑地靈,名人眾多,這里是周武王尊為尚父的姜太公故里。自元朝至今,衛輝這方土地,培育出數以萬計的莘莘學子,文人志士,遍布全國各地。也是周武王尊為尚父的姜太公、元代著名文學家王惲以及當代歷史學家嵇文甫、地質學家李春煜、作家劉知俠、著名畫家盧光照、秦嶺雲的故里。更值得驕傲的是十五大中央候補委員、全國鄉鎮黨委書記的榜樣吳金印同志就在衛輝。衛輝名勝古跡較多,比干廟(墓)是天下比干後裔林性兒女祭謁聖地,
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望京樓、姜太公故里、春秋戰國墓群、孔子擊磬處、香泉寺、《汲冢書》出土遺址、民國總統徐世昌的家祠等文化古跡50餘處是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市東18公里處黃河故道水面浩大,是河南省重點自然保護區,吸引了大批中外遊人前來觀光考察。千百年來,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衛輝人民靠著辛勤勞動,艱苦奮斗,創造了豐功偉績和燦爛的文化。
衛輝自然條件優越,屬於溫帶大陸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平均氣溫13.9度,無霜期217天,年平均降雨量598.1毫米。農產品資源豐富,盛產小麥、玉米、棉花、大豆、果品、蔬菜等,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基地。畜禽養殖業發展迅速,是中原地區最大的禽蛋生產基地。境內有衛河、孟姜女河、大沙河和四座中型水庫,城區內有古老的護城河,水面之大居豫北之首。地表水、地下水儲量達3.75億立方米。礦產資源品種多,儲量大,特別是水泥灰岩已探明儲量達2.5億噸以上,粘土礦開采儲量達65萬噸,發展建材工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衛輝市交通發達。京廣鐵路、107國道和京珠高速公路縱貫南北,省道新濮公路貫穿東西,素有「南通十省、北拱神京」之稱。市內郵電、通訊暢通,23000門程式控制電話和無線尋呼,使得國際電傳、傳真形成了連接全國,伸向世界的信息網路。
衛輝工業基礎堅實,建成了以建材、機電、化工、造紙、輕紡、食品加工等行業為主的工業體系,產品結構合理,種類齊全。
衛輝城市基礎建設完善。城市道路、供排水、職工住宅、大中型商場、賓館、影劇院、體育場、娛樂城等生活服務設施齊全。火車站、汽車站面貌一新,客流量日益擴大。文化事業發展較快,衛輝電視台、衛輝有線電視台、衛輝教育電視台、衛輝廣播電視台等覆蓋全市。
教育、衛生事業發達。衛輝是河南省著名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市內有大中專院校5所,醫療衛生機構26處,2000多張病床,教授專家100多名,醫療設備先進,醫療技術高超,在中原地區享有盛名。
衛輝得天時、佔地利,享政通,慰人和。為加快經濟快速發展,吸引更多的客商到這里投資經商、興辦企業,從1993年起,加快了新城區建設步伐。目前,一個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環境優美、風光秀麗的新衛輝已展現在世人面前。衛輝人民熱忱歡迎所有關心支持衛輝建設和為衛輝經濟做出貢獻的各級領導、專家、朋友和海內外各界有識之士前來衛輝觀光考察,投資建業,實現共同繁榮。
E. 河南衛輝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河南衛輝比較好玩的地方有:比干廟、望京樓、香泉寺。
1、比干廟,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稱為「天下林氏根」。比干是商朝沫邑人,被譽為「亘古第一忠臣」。
F. 衛輝縣級都有哪些事業單位
有以下幾個單位:
1、電視台,指的是通過無線電信號、衛星信號、有線網路或互聯網播放電視節目的媒體機構。是製作電視節目並通過電視或網路播放的媒體機構。
2、土地局,負責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的規劃、管理、保護與合理開發利用。組織起草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測繪管理地方性法規草案、地方政府規章草案送審稿。
3、衛生局,是地方各級醫院的主管部門。下設辦公室、醫政科、健教所、愛衛會等職能部門,分管食品衛生,執業醫師法的實施,醫療事故的處理等等工作。
4、教育局,教育局負責制訂、發展和檢討由學前至高等教育程度的教育政策、計劃和法例,並監察這些政策的落實和執行工作,以確保能夠達到預期目標。
5、公立醫院,是指政府舉辦的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醫院,也就是國營醫院、國家出錢辦的醫院。
G. 新鄉衛輝市和輝縣市哪有逛街購物的地方
不知道你是哪裡人啊,輝縣市購物學生消費的起的,首先超市,輝縣目前比較有規模的就是華隆購物廣場和金城量販,華隆購物廣場在西環路有個新輝店,面積比較大,在輝縣市中醫院北100米路西,到了就可以看到,在新建街十字路口有兩個店,一個影劇院店主要以百貨為主,一個新華書店店,是綜合型的,這兩個都是比較大的,十字路口南就是金城量販了,中心店,也很大,在樓上還有小家電等等。十字路口再往北就是華隆郵政店,外觀很雄偉的,一眼就可以看到,郵政店跟前就是一個十字路口,路口再向北走還有華隆古塔店也很不錯,這是超市。如果逛街的話,新建街是一道繁華的街道,價位不高,可以逛逛,品牌類的就在西大街,也就是華隆郵政店十字路口向西,向東是手機電腦一類的.衛輝市比較簡單些,以衛輝劇院為中心(是一個十字路口,本地人叫「紅綠燈路口」)向西是超市向北是仿古街,買衣服鞋子類,向東是有個市場和廣場,向南有專賣店也有一個市場,還可以通向車站。祝你愉快!!
H. 從新鄉到衛輝醫學院坐幾路公交車
公交線路:51路,全程約2.1公里
1、從新鄉市步行約570米,到達世紀村站
2、乘坐51路,經過2站, 到達金穗大道新中大道口站
3、步行約160米,到達新鄉醫學院
公交線路:7路,全程約3.0公里
1、從新鄉市步行約720米,到達人民東路新二街口站
2、乘坐7路,經過5站, 到達向陽路新中大道口站
3、步行20米,到達新鄉醫學院
公交線路:61路,全程約3.6公里
1、從新鄉市步行約480米,到達市民中心站
2、乘坐61路,經過2站, 到達留庄營新村站
3、步行約430米,到達新鄉醫學院
I. 河南省衛輝市經濟怎麼樣
衛輝,經濟落後的衛輝,到衛輝市保健院可以拍部80年代的電影,雖然我出生在衛輝附近,一年光顧N次,現在已在衛輝定居,感覺衛輝的經濟還是不行,現在都2013了,到衛輝看看,道路狹窄,紅綠燈作用不大,衛生差,城市太小,騎電動車半個小時多把衛輝轉一圈,發展落後,主要靠醫專,沒有醫專可想而知……,希望衛輝以後大力發展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