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院線電影 > 電影城隍堂

電影城隍堂

發布時間:2022-07-14 04:39:01

㈠ 上海城隍廟里有啥

上海城隍廟坐落於上海市最為繁華的城隍廟旅遊區,是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由於上海城隍廟內供奉的上海城隍神在上海地區的特殊地位,在近六百年的發展歷程中,上海城隍廟道觀的建設和發展得到了上海地區百姓的熱心支持。從明代永樂(1403-1424)到清代道光(1821-1850)上海城隍廟的廟基不斷擴大,宮觀建築不斷增加,最為繁盛時期,總面積達到49.9畝土地,約三萬三千多平方米。作為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上海城隍廟在「文革」時期,自然也遭受了重大的打擊,神像被毀,廟宇被挪為它用。1994年,隨著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逐步落實,上海城隍廟得到恢復,重新成為由正一派道士管理的道教宮觀。在各級領導的關心下,在道教信徒的支持下,上海城隍廟在短短六年的時間里,便基本完成了一期修復工程。今天的上海城隍廟,包括霍光殿、甲子殿、財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六個殿堂,總面積約一千餘平方米。「到上海不去城隍廟,等於沒到過大上海。」可見老城隍廟在上海的地位和影響。城隍是道教中城市的保護神,相傳明永樂年間(15世紀初)上海知縣張守約將方浜路上的金山神廟(又名霍光行祠)改建成了今天我們所見的城隍廟。1926年重建,殿高4.8丈,深6.34丈,鋼筋水泥結構,而彩椽畫棟、翠瓦朱檐,規模大增。抗戰後,為與新城隍廟(原址在金陵西路連雲路口)相區別,故稱老城隍廟。
上海老城隍廟原為霍光神祠,供奉的是東漢名將霍光神主。上海建城隍廟,相沿成習,霍光成了上海資格最老的城隍爺。秦裕伯是元末明初河北大名人,曾在上海住過。傳說他是一個孝子,因其母感嘆未見過金鑾殿,故專門建了一座象金鑾殿的建築。被人告密,皇帝派員來查,他就連夜將殿改成金山神廟,躲過了一場災禍。清軍南下時,遭到上海地區人民的強烈抵抗,清軍將領原准備屠城。屠城前夜,清軍將領夢見了秦裕伯,秦警告他不準殺人,這才取消了屠城計劃。因秦裕伯「顯靈」,救了上海百姓,故被列為城隍爺。使上海人真正頂禮膜拜的是第三位城隍爺。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市民從「陳公祠」中請出了1842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血染吳淞口、在吳淞炮台戰死的江南提督陳化成的神像。當年被供奉在大殿後進的陳化成塑像,被民間雕塑家塑成滿面火紅、神采飛揚、目光炯炯、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這三尊城隍爺在「文革」中被「掃地出門」,現已尊神歸位。
老城隍廟藝術競技館,內有斗雞表演、雜技表演及霹靂書法等「中華一絕」的民俗藝術。

㈡ 上海城隍廟的城隍神誰是誰

上海城隍廟供奉明太祖朱元璋敕封的秦裕伯。

秦裕伯(1296~1373),漢族,字惟鏡、景容,號蓉卿,別號葵齋。上海縣人,原籍淮揚(今江蘇揚州),人稱秦景容。朱元璋親自敕封秦裕伯為"顯佑伯",稱"上海邑城隍正堂"。後被敕封為城隍神四品顯佑伯(正四品監察司氏城隍顯佑伯),受百世香火供奉。

㈢ 我想了解韓國官奴假面劇的全面資料

自古以來,每次舉行江陵端午祭時,由官奴們舉行了大型面具戲活動。活動的主神定為國師城隍神,從每年的陰歷5月1日 開始,編制花蓋在城隍堂前舉行了演出。雖然無法考證究竟何時開始舉行了這一傳統民俗游戲,但據各種文獻資料證實,它衍生於有關農耕意識的部落祭。據《高麗史》記載,高麗太祖(918~943)南征時期,王順式曾在大關嶺舉行過祭祀活動,我們由此可以追蹤詩源。據生臣之一秋江南孝溫(1454~1493)的文集《秋江伶話》記載,曾擇日連續三天舉行了山神祭。另據許筠的文集《大關山神贊立書》記載,曾在癸酉年(1603年)5月舉行過雜戲活動,祭拜了山神。在江陵的鄉土雜志《臨瀛志》中也有記載說,由武官舉行的巫術和倡優們舉行的游戲活動從未曾間斷過。我們由此可以推斷,官奴假面劇源於村莊的聯合祭祀活動。

面具戲曾於1909年廢止,後來經金東夏和車亨元等人的考證,於1967年1月16日 被指定為重要無形文化財產第13號,金東夏和車亨元成為官奴假面劇的版權所有人。從1985年起,由江陵市川洞居民重現官奴假面劇,使得官奴假面劇走上了民間傳播的原路。1993年8月2日,權寧夏被指定為官奴假面劇的版權所有人。

㈣ 朝戰志願軍哪個軍全軍復沒

志願軍180師,建制打沒了,接近全軍覆沒
1951年春夏之際,聲勢浩大的第四次戰役後,新入朝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 3、19兵團於4月上中旬到達指定集結位置,並做好了發動攻勢的准備,中朝聯合司令部隨即決定發起第五次戰役。
4月22日至29日為戰役第一階段,西線以志願軍第9、3、19兵團組成左、中、右三個突擊集團,實施主要突擊;東線以人民軍第3、5軍團實施鉗制性突擊。22日黃昏,中朝軍隊迅速突破對方防禦,發展順利,23日各部隊向前推進15至20公里,24、25日,先後殲滅美第24師、第3師、英軍第29旅及南朝鮮軍第l、6師各一部,「聯合國軍」為保存實力,主動後撤。志願軍各突擊集團繼續發展進攻,相繼佔領清平川、加平、春川,再次逼近漢城,至29日停止進攻,進行休整。「聯合國軍」乘機反攻,但進展不大。中朝軍隊調整部署後,於5月16日發起第二階段攻勢,以志願軍第3、9兵團和人民軍第3、5軍團轉向東線實施主要突擊,以19兵團在西線牽制對方,配合東線作戰。17日,中朝軍隊在縣里地區切斷南朝鮮軍第9、3師退路,達成合圍,經兩天激戰,將其大部殲滅,在「聯合國軍」戰線中間打開一個大缺口,繼續向南發展進攻。美軍第3師由西線迅速東調,20日到達下珍富里一帶,封閉了戰役缺口。志願軍連日作戰,糧彈供應困難,遂停止進攻,向後轉移。
在緊急後撤中,5月23日,「聯合國軍」動用13個師,以坦克打頭陣,發起了進攻。在60軍180師正面上,進攻之敵是美軍第7師、陸戰第1師;在西側進攻的,是美軍第24師、偽軍第2師、第6師。早飯後,60軍軍長韋傑正在軍指揮所,突然,參謀報告:
「從偵察得來的情況,了解到從洪川方向出發的敵人坦克機械化部隊沿公路向正屏山、春川方向開來。」
韋傑一聽,緊張起來,因為若不採取措施果斷阻敵,敵軍在2個小時左右就可能突進到軍指揮所附近,中午就有可能推進到3兵團指揮所附近。他急令180師控制正屏山以南公路,抗擊阻敵。
180師538團、539團緊急行動,在漢江南岸擊退了敵人先頭部隊,延遲了敵軍進攻的速度。
不久,韋傑又接到180師的報告,右翼友鄰部隊已經撤離陣地。在此情況下,軍指揮部作出了一個決定:180師主力撤過北漢江,在北岸組織防禦。
180師擊退敵人進攻後,立即收攏部隊,准備轉移。可是,23日中午,軍部接到3兵司令部的電令,說道:「由於運力缺乏,現戰地傷員尚未運走,12軍5000傷員全部未運。15軍除已運走外,現泗水洞附近尚有2000不能行動之傷員,60軍亦有傷員1000餘名,為此決定,各部暫不撤收,並於前沿構築堅固工事,阻擊敵人,運走之後再行撤收,望各軍以此精神布置並告我們。此外,各部除以自己運輸力量搬運傷員外,並組織動員部隊,特別是機關人員甚至幹部全體參加抬運傷員,以期將傷員迅速轉運下來。」
60軍很快將這份電報發給了180師,結果,180師主力撤過北漢江的決心就無法實現了。180師師長鄭其貴立即召集師級幹部研究當前的形勢,眾人認為要完成轉運傷員的任務,決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掩護部隊首先要爭取主動,佔領有利地形,否則不可能完成這一任務。於是,副師長段龍章建議:
「我們還是將師主力撤過北漢江以北,江南只留一些精乾的小分隊控制要點阻擊敵人,一旦受到威脅可以迅速撤過北漢江,以免陷入被動。」
但鄭師長說:「那麼多傷員還沒有來得及轉運,上級又明確要求我們暫不撤退,我們怎麼能違背上級指示?並且還放棄江南陣地?」
鄭其貴是一位老紅軍,參加過二萬五千里長征,長期從事政治工作,執行上級指示態度非常堅決。這樣,180師作出了堅守江南的決定。
此時,駐扎在四萬隅的敵人出動1個連及坦克10餘輛,攻佔了426.4高地,這本來是180師的陣地。另外,九萬里敵人的8輛坦克已推進至揪谷里,還有幾輛坦克進至君子里。這時,位於180師右翼的187師已經撤離,東面之敵已經威脅到杜武洞,有向456.0高地、386.9高地、正屏山陣地進攻的企圖。為遲滯敵人北犯,保證兵團主力轉移及傷員的安全,179師以1個營的兵力進至連葉山、607.0高地、405.7高地一線阻擊敵北犯,確保180師左翼的安全。180師開始在426.3高地及155.8高地構築翼側陣地,以保障翼側安全,准備在北漢江以南堅持5天時間。
結果,180師在正屏山與敵人苦戰。部隊已經斷糧了,戰士們挖野菜充飢。沒有彈葯了,戰士們只能到敵人屍體上收集。誰知,敵人槍炮的口徑與志願軍的不同,繳獲了也無法使用。迫擊炮,我軍使用的是82口徑,而敵人是81口徑。手榴彈,我軍用的是木柄的,敵人的手榴彈像個小地瓜,許多戰士缺少知識,拿在手裡不知道怎麼用。到了下午,美軍第7師一部向開始正屏山發起進攻。美24師、偽第6師利用19兵團與3兵團之間的空隙,佔領了江村、城隍堂、濟寧里,控制了北漢江渡口。180師右側後已被切斷,結果三面受敵。
但是,538團、539團依託著正屏山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扼守城隍堂的3營教導員任振華指揮全營,擊退了敵人的6次沖擊,傷亡很大。子彈打光了,當敵人逼近時,任振華拿起最後一枚手榴彈沖入敵群。只聽「轟」的一聲,任振華拉響了手雷彈,與敵人同歸於盡。
戰至晚里,180師試圖避開敵人封鎖的渡口,但由於在漢江南岸背水作戰,時值雨季,江水位上漲,徒涉過江已不可能,只好採用各種簡易的辦法渡江。538團在可以徒涉過江的地段拉起鉛絲,一部分指戰員攀沿而過。有的戰士拉著馬尾巴過江,也有不少指戰員被急流捲走,但全師還是渡過了北漢江。
25日拂曉,538團在西上里、上芳洞、下芳洞一帶布防,539團在明月里、九唇岱山一線布防,540團佔領了雞冠山、北培山。
此時,全師已不足6000人了,仍布防在10多公里的正面上。在缺糧、缺彈葯的情況下,還面臨著美24師、韓6師的進攻。盡管179師佔領了馬跡山、水利峰、陽通嶺、沙坪里一線,但180師態勢仍然三面受敵,形勢非常不利。
天剛亮,激烈的戰斗就開始了。敵人的幾十架飛機對180師新佔領的陣地進行狂轟濫炸,接著又以坦克擁護步兵實施沖擊。在雞冠山前沿陣地,戰斗異常殘酷。540團3連幹部全部傷亡,剩下的10多名戰士自發地組織起來抗擊敵人。539團2營營長馬興旺、教導員關志超率領全營在306.9高地上勇敢地抗擊敵人。這天,敵人約1個營的兵力企圖搶佔九唇岱山,馬興旺命令5連迅速搶佔主峰陣地,堅決打退敵人的進攻。於是,雙方同敵兵在山的北、南兩面展開了爬山競賽。敵人有坦克、汽車,耀武揚威,可是,他們下車後徒步,弱點就暴露出來了。
5連指導員楊小來跳到一塊石頭上,大聲喊道:「同志們,加油啊!我們一定要搶在敵人的前頭。」
聽了指導員的話,戰士們爭先恐後,終於趕在敵人前面,佔領了主峰。前衛排長張天有命令全排迅速展開,給敵人迎頭一擊。戰至中午,全排殺傷敵人120餘名。16時,敵人又沖上來了。這時,他們的子彈也打光了,楊小來和戰士們同敵人展開了白刃格鬥,將敵擊退。
經過一番激戰,張傑、王逸民率師部機關勤務分隊及1000多名傷員越過敵人的合圍圈,但師主力陷入了重圍。韋傑要通了179師副師長張國斌電話: 「張國斌,現在180師的處境很危險,你趕到536團指揮反擊,接應180師。」
「軍長,我認為最好派師主力去接應。」
「不要爭執了,你馬上趕到536團去。」
「是。」
張國斌剛轉身,電話鈴又響了,他拿起電話,還是韋軍長的聲音。
「你去指揮535團、537團,536團由查玉升副軍長指揮。」
26日中午,180師師長鄭其貴、副師長段龍章、參謀長王振邦、政治部主任吳成德在538團指揮所開會,研究執行軍部的命令,准備向北突圍,決定在黃昏時全師分兩路,主力縱隊為538團、師直、540團,另一路為539團,以2營為先頭,實施突圍。會議要求輕裝,要快,突圍前實施火力准備,把炮彈全部打出去,減輕負荷,堅決突破敵人的合圍圈。
誰知,會議討論來討論去,開了3個多小時,結果失去了寶貴的突圍時間。
536團在副軍長查玉升在指揮下,同敵人展開一場激戰,遭受很大傷亡,無力反擊。結果,全師被包圍於芝岩里以南地區。面對極為嚴峻的形勢,師部依然決定,於當晚向西北方向突圍。
黃昏,538團參謀長胡景義率2營、3營先行一步,在駕德山突過公路時與敵人遭遇,他們以勇猛的動作打開一個缺口。敵人拚命地以火炮和自動武器嚴密封鎖突破口,2營、3營傷亡很大。2營命令5連堵住口子的一側,3營命令7連堵住口子的另一側,掩護後續梯隊通過。
可是,敵人集中兵力火力封閉缺口。5連的一側遭到敵人坦克、步兵的強大攻擊,連長喬遷虎連忙組織戰士用炸葯包、手榴彈打坦克。炸葯用光了,戰士們就爬上敵人的坦克,用手榴彈炸堵塞坦克的瞭望孔,同敵人進行反復搏鬥。在敵人的連續沖擊下,5連指戰員大部壯烈犧牲。只剩下10多人,但他們守住了陣地。在另一側,7連指導員賀永國指揮戰士們與敵人反復拼殺,大部犧牲。
次日凌晨,180師主力突出敵人的包圍圈,到達鷹峰山下。因為上級通報,過了公路就是我方陣地。此時,部隊斷糧已經7天了,十分疲勞。按軍部的計劃,在這里應該有部隊來接應。可各接應部隊都在與敵激戰,不可能到達。唯一能接應的181師542團因為天下大雨,山大路小,受山洪影響,且距離有遠,無法趕到接應地區。沒有部隊接應,180師處境更加困難了。
很快,敵人在鷹峰山又形成了一個新的合圍圈內。
鷹峰山,海拔1436.9米,叢林密布,敵人已經佔領了主峰東側的高地。怎麼辦?鄭其貴、段龍章決定全力拿下主峰東側高地。隨即,他們把攻打東側高地的任務交給了538團。接到任務後,團長龐克昌、胡景義將到達鷹峰的300餘人集中起來,編成一個突擊隊,由1營參謀長潘輝指揮,趁敵立足未穩,攻下了高地。與此同時,539團奉命佔領主峰。團長王至誠,政治處主任李全山集中本團能戰斗人員,控制要點,擊退了敵人的進攻。
這樣,180師在鷹峰佔領了陣地。
下一步怎麼辦?韋傑在報話機里對段龍章說:「你們向史倉里方向突圍,軍部派部隊接應。你們一定組織好,把部隊帶出來。」
這時,敵人已從兩翼合擊佔領了史倉里,以飛機、火炮猛烈突擊在鷹峰山下的180師。全師在鷹峰山下只有1000人,而且極度疲勞、飢餓。段龍章將韋傑的指示向在場師領導作了匯報。師首長當即決定,兵分兩路行動:539團1營為前衛,由鄭其貴和政治部主任吳成德指揮,打開一個口子。段龍章指揮其餘部隊跟進,黃昏出發,向史倉里突圍。若遭遇阻擊,可自行選擇敵人間隙突圍。
夜幕降臨了。師部集中400多人,編為3個連,有組織地向前突進。鄭其貴、吳成德率先頭部隊出發,沒有向導,道路又少,僅靠朝鮮發的30年代日本人印製的一幅地圖,結果前衛部隊走錯了方向,誤入灘甘里,結果遭到敵人的阻擊,傷亡很大。師保衛科長燕宏義、538團1營參謀長劉吉耀、教導員趙國太,3營營長郭光業,539團政委韓啟明,3營教導員楊彬、副營長羅彥義、副教導員郭春玉、師宣傳股長楊長彩、擔架營長、教導員和其他幾名股長英勇犧牲。部隊只好返回鷹峰。
這時,天已大亮。敵人已經控制了鷹峰各山頭和道路。為打開通道,擔負前衛任務的2個連與敵人展開激戰。因傷亡過大,失去了戰鬥力。
撤出戰斗後,部隊在鷹峰西邊名一片名叫東野川的灌木叢中休息。
師部首長分析了眼前的處境。突圍又沒有重火器,堅守又沒有吃的,大家一時拿不出更好的辦法。在此情況下,鄭其貴提出:「我們以團為單位,利用夜暗林密向北突圍,到伊川、鐵原集結。」
但吳成德、段龍章表示:「還是看看軍部的意見如何?」
正好539團王至誠團長還帶有一部完整的報話機,於是,鄭其貴又召集各團團長在東野川一面開會,一面與軍里取得聯系。
韋傑得知同180師聯繫上後甚為激動,因來不及用密碼發報,就在報話機上對鄭其貴大聲說道:「你不能那麼干,命令你們集中向史倉里方向突圍,軍部派部隊接應。」
這里距史倉里還有20多公里,師部立即改變了突圍方案,決定集中兵力向北突圍。但此時已人心渙散,集中突圍的命令有的單位傳達了,有的單位沒有傳達,有的已經自由行動了。
15時以後,軍部與180師失去了聯絡。
原來,敵人從對面山上用迫擊炮向180師師部射擊。一顆炮彈正好落在師指揮所中間,報話機被炸壞,背機員小劉被炸死。鄭其貴立即命令機要科長文青雲:「將密碼全部燒掉!」
文 青雲是位一直在機關工作的老知識分子,從來沒有經歷過這種危急的場面,聽說要燒掉密碼本,嚇得哭了,邊哭著邊和譯電員趙國友、通訊員小尹來到一個山崖邊, 把汽油潑在密碼本上點火燒了起來,不料,山上敵人看到燒密碼的火光,立即又以迫擊炮和機關槍朝點火處同時射擊,鄭其貴命令:「警衛班掩護燒密碼。」
這時,突然幾個美國兵摸到了譯電員跟前,想抓活的,在緊急關頭,小尹將手榴彈投向了敵群,敵兵應聲倒下,接著一顆炮彈炸來,趙國友用身子護著火堆,壯烈犧牲,小尹負傷滾下了山崖。
29日晚上7點鍾,大雨傾盆,閃電雷鳴。洪學智正在楠亭里新成立的志願軍後勤司令部辦公室一個潮濕陰暗的礦洞里,電話鈴忽然響了。他立即拿起聽筒,電話里響起了彭德懷沉重而沙啞的聲音:「你是洪副司令嗎?」
「是我,彭總,有什麼事嗎?」
「當然有事,你趕快回來,有重要事情。」
洪學智一聽這話,心裡一驚。他昨天冒著傾盆大雨連夜從空寺洞趕到楠亭里。怎麼才來一天的時間,又讓回去?於是就問道:「昨天晚上剛來的,才住了一個晚上怎麼就讓我回去?到底有什麼重要的事情?」
彭德懷有點不耐煩,語氣堅定地說:「你別問了,讓你回來,你就回來,馬上回來!」
說完後,彭德懷就撂下了電話。
洪學智二話沒說,連忙吩咐司機發動汽車。幾分鍾後,他和警衛員就坐上了汽車,沖進茫茫夜雨之中。
楠亭里距空寺洞有50多公里,如果在平時,汽車跑起來,不過一個小時。但雨大天黑,山高路險,加上敵人空襲,不敢開大燈,所以,車走得很慢,等他們到了空寺洞,已經是半夜兩點多種了。洪學智跳下車,急急忙忙地彭德懷的住處。
一進洞,他就見裡面點著洋蠟燭,彭德懷一個人站在那兒,只穿著一條短褲,打著赤膊,滿頭大汗,焦急地來回踱著步子。彭德懷已經是一夜沒有合眼了,聽見動靜,停下腳步,抬起熬得發紅的雙眼看著洪學智:「噢,你回來了?」
「回來了。」
「你看!」他一邊說著一邊遞給洪學智一份電報,「你看看,從來沒有過的事情都發生了。」
「怎麼了?」洪學智吃了一驚。
「60軍出問題了,那個180師同軍部,同3兵團和志司都失去了聯絡。電台怎麼也聯絡不上。韋傑昨天還說,這個師還在行軍,還在往回撤,可派部隊去找呢,又找不到。」
彭德懷說著,嘆了一口氣,急得要命地說道:「現在讓哪個軍去接應呢?有的軍離它不遠,可是電台忽然又不通,接他也沒法子接呀!」
洪學智看了電報後也很著急,擔心地說:「我們的部隊正在往後撤,敵人正在跟蹤追擊,現在聯系不上,不會出了什麼問題吧?」
「還要想辦法繼續聯系,整整一個師,不能就這么白白地丟了。」彭德懷停了一下又說,「3兵團、60軍的領導太猶豫,遲疑不決,聯系不上就乾等著,也不趕快派人去找,去接應,把好幾天的時間白白地耽誤了!」
說著,他又遞給洪學智一份電報:「剛才,我給60軍發一份緊急電報,命令他們立即派人救援180師。」
洪學智一看電報:「應即以181師、45師解180師之圍。60軍、並15軍首長並王王:至現刻止,無反映我180師被消滅。據悉:27日有2個營襲擊美軍指揮所,被其援軍趕到未成。另悉:在納實里、退洞里獲得我一部分武器。據上判斷:我救援部隊如是堅決,一定可以救出該師,如再延遲不決,必嚴重損失。」
此時,已經陷入困境的180師各團、營開始各自選擇突圍方向。538團參謀長胡景義帶領50餘人已於28日晚突圍出來,與541團會合。180師能戰斗的人員已經不多了,因負傷、飢餓,在鷹峰山下掉隊的人也不少。
這時,179師、181師已逐步靠攏,但敵人已經向北合圍,若用這兩個師進行反擊,傷亡勢必很大,難以奏效。在60軍指揮所,韋傑、袁子欽、查玉升、鄧仕俊焦急萬分。查玉升、鄧仕俊主張堅決反擊。雙方各執己見,60軍只好將處置意見報告3兵團。
3兵團代司令員王近山考慮了60軍的意見,最後指出:「鑒於該師已分散突圍,反擊將付出很大傷亡,令他們派得力幹部、戰斗英雄和偵察分隊滲入敵縱深尋找失落人員。」
這天,539團團長王至誠、政治處主任李全山帶領1營及機關幹部40餘人突圍歸來。該團1營營長丁占勝、2營教導員關志超、團衛生隊長郭富明帶領50餘人於6月1日成功突圍。
幾乎同時,段龍章、王振邦、龐克昌及538團政治處主任張啟率部分人員同537團7連會合。鄭其貴率20餘人回到537團陣地。537團3營營長楊樹華派人引導,他們來到179師指揮所,同張向善、張國斌、姚曉程會合。
539團3營副營長邢春生、教導員衛福善指揮本營及收容的人員360餘人回到181師陣地上。
軍務科長張傑、直工科長王逸民帶領機關幹部和直屬分隊400餘人突圍歸來。
5月31日上午9時,志願軍總部致電60軍,轉達了毛澤東對180師的關心。電文是:「韋袁查:毛主席31日2時來電詢問180師情況如何,甚以為念,請你們將180師詳細情況電告。」
下午,韋傑將180師情況作了報告:「180師由於連續突圍,傷亡在2000以上,由於沒飯吃,沿途搞野菜,中毒不少,有的餓得走不動,有的掉了隊,到達鷹峰時約有1000人,27日晚攻下三個陣地後已無力再突圍,因而分散利用敵空隙突圍,現已在零散地回來,副師長段龍章、參謀長王振邦、538團參謀長胡景義已到我處,似此已無成大股者,他們渡過北漢江即將第二梯隊人員及笨重火炮不分白天夜晚後撤,現已收容約1300人……」
第二天,韋傑又向彭德懷等志願軍首長報告說:「師長鄭其貴、副師長段龍章、參謀長王振邦、539團團長、538團參謀長等已先後歸隊,加上零散人員及該師二梯隊540團2營共約2000餘人。全師損失近8000人,其中傷亡約2000人,其餘大部掉隊失散。在突圍中山炮、82迫擊炮已全部炸毀,密件密本已全部焚燒,只留一份報話機密話,必要時亦予焚燒。我們已派員到各交通要道收容流散人員、馬匹、車輛。另該師於渡江後白天堅守、夜間突圍部隊作戰表現了英勇頑強,並斃傷敵1000餘名……」
洪學智後來回憶說:「五次戰役第二階段,60軍在東線的最西面,插得最淺。美軍猛插我軍以後,我們本想讓60軍很好阻止一下,掩護東面的3兵團主力和9兵團撤回來,讓60軍斷後。180師又是在60軍的最西面,所以要180師掩護該軍的側翼。撤退時,180師過了北漢江到了北培山和駕德山之間,正好趕上美軍在山中一條斜的公路上插過去。他們就隱蔽在山裡。敵人並沒有發現他們,沒想那兒會藏著1個師。180師 師長叫鄭其貴,他看見白天公路上有敵人的坦克轟轟隆隆地開過很多,就以為是被包圍了。其實他那個地方離我們控制地區很近,就隔了一條公路,他們完全可以在 晚上撤回來。但是師長害怕了,他怕敵人測向,測出他們位置,就命令把電台砸了,把密碼燒了。這樣軍、兵團和志司就都同他聯系不上了。他們藏的那個山很大, 樹林很密,他們不發信號,也不知他們藏在哪兒,也就無法派人去接他們。以後180師師長又命令幹部扔下戰士分散突圍。最後,除了師長及少數跑散了的同志陸續回來了一些,其餘大部失散未回。這是我軍入朝以來,損失最嚴重的一次。180師師長的做法是極端錯誤的。他如果不命令分散突圍,是可以把部隊撤回來的,因為敵人並沒有發現他們,只是把他們同我們大部隊隔斷了。另外,美國的機械化部隊晚上是不敢行動的,他們完全可以利用夜晚往回走嘛。12軍的第91團,也被包圍在了敵後,插到敵後,脫離大部隊已經100多公里了,還一直同師部保持著無線電聯系。這個團比180師插得遠多了,孤軍深入,還是很有秩序地,完整地撤回來了。180師師長只看見公路上敵人汽車、坦克不停地過,就慌了,作出了錯誤的決定。這次被俘的人員,是我們志願軍被俘人員的大頭,這對我們以後的停戰談判中有關戰俘問題的談判造成了很大不利。」
6月3日,3兵團代司令員王近山、參謀長王蘊瑞、政治部主任劉有光、副參謀長李懋之向志願軍司令部、中央軍委報告了180師損失的經過及檢討。他們在報告中說:「60軍180師在戰役第二階段結束,向北轉移時遭受嚴重損失,使我們萬分痛心。現該師僅有事前撤出的第二梯隊及隨軍後勤擔任掩護任務的540團第二營,突圍出來的539團一營及該師師長鄭其貴、副師長段龍章、參謀長王振邦等共計4000人,損失7000餘人。這7000人中,估計突圍戰斗傷亡2000人,被敵俘去五六百人,吃野草中毒及餓死一部分,失散一部分。」
6月中旬,志願軍總部在空寺洞召開了一次由各軍長、政委參加的會議。
會上,彭德懷總結了第五次戰役的經驗教訓,當講到180師的情況時,他當著軍長、政委們的面,把韋傑叫起來,說道:「韋傑,你們那個180師,是可以突圍的嘛,你們為什麼說被包圍了?你們並沒有被包圍,敵人就是從前面過去。晚上還是我們的天下嘛,後面也沒有敵人,中間也沒有敵人,晚上完全可以過來嘛,為什麼要說被包圍了?哪有這樣把電台砸掉,把密碼燒掉的?」
接下來,彭德懷的話說得就很尖銳了:「你這個韋傑,軍長怎麼當的?命令部隊撤退時,你們就是照轉電報,為什麼不安排好?你像不像個指揮員?把部隊搞成什麼樣子了?這是我們志願軍的恥辱!」他還說:「我們的教訓在哪裡?主要是指揮員用將的問題。」
這時,會場上鴉雀無聲,除了彭德懷的聲音外,再沒有別的聲音。大家都知道彭德懷的脾氣,弄不好真要殺人呢!鄧華見狀,連忙問洪學智:
「怎麼辦?」
剛剛入朝協助彭德懷指揮作戰的陳賡正好在場,洪學智就讓他出面求請:「陳司令,你說說吧。」
陳賡聽了,站起身,說了一句:「老總,該吃飯了,肚子餓了。」
「好,吃飯。」彭德懷也同意開飯。
不久,志願軍總部發出指示,對180師的問題作了總結:必須承認損失是非常重大的,我軍建軍以來少有,我們很慚愧,要以悲痛心情總結經驗,從各方面想辦法挽救此損失。造成此次損失的原因,是上上下下許多錯誤和各種因素湊合在一起造成的。倘若我們一方面搞得好,損失完全可以減少,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1.初戰時部隊對敵人不夠熟悉,對朝鮮戰場與中國戰場、對美帝與對國民黨軍隊認識不夠深刻,因此,在指揮與通信聯絡方面有很大缺點;2.從領導方面來說,對部隊不大熟悉,因此在戰役結束時,部隊收縮未像過去那樣認真部署,以防止敵人追擊、截擊。尤其是五次戰役勝利結束後,領導上有些輕敵。另外,補給問題上存在很大弱點,不能及時按需要補給……
但是,志願軍是打不垮的,英勇的志願軍又開始了反擊,中朝軍隊隨即展開8個軍進行防禦,遏制「聯合國軍」反攻,至6月10日,雙方在汶山、鐵原、金化、構口、明波里一線形成對峙,戰役結束。此後,雙方均轉入戰略防禦。
隨後,敵我雙方開始了漫長的停戰談判,在打打停停中較量著。

㈤ 王燦演過的所有電視或電影,謝謝把名字和簡介放上來。

電視劇作品
1995年:《三國英雄傳》飾關興
1996年:《台灣靈異事件》飾陳冠強(肉粽、許富成)
1996年:《第一世家》飾鄭國清
1997年:《罌粟花》飾趙家龍
1998年:《桃花情》飾黃紀偉
1998年:《歡天喜地土地公》飾陳在文
1998年:《一品夫人芝麻官》飾宋志宏
1998年:《嘉慶君游台灣》又名《嘉慶微服私訪記》飾楊天林(林海水、方丈)
1998年:《星座女人系列》飾林照寬
1999年:《人間灶王》飾隗呈祥(食神易牙)
1999年:《民視富貴在天》飾陳耀斌
2000年:《九指新娘》飾彭嘉榮
2001年:《天下第一狀》飾周俊
2002年:《台灣曼波 少年頭家》飾張文清
2002年:《桂花巷》(又名:《辛家媳婦》或《辛家大院》) 飾辛惠池
2002年 :《危情花季》(又名濃情巧克力,七色花)飾楚辰峰
2002-2003年:《台灣霹靂火》飾林大強
2003-2004年:《天地有情》飾江清文
2004年:《慾望人生》飾黃昭遠
2005年:《燃燒天堂》飾 葉青華
2005年:《八兩金》飾王順益
2005年:《大老婆小老公》飾Danny (19集-22集)
2005-2006年:《意難忘》飾李文華(297集-405集)
2006年:《木棉花的春天》飾莫立群
2007年:《媳婦的眼淚》飾趙有良
2007年《龍游天下》飾司馬玉龍/司馬浩天
2007年《民視濟公》飾白狗精(王來富)
2007年:《雪中紅》飾井志豪
2008年:《真愛一生》飾和風
2008-2009年:《娘家》飾王翔
2010年:《神醫大道公》飾黑龍
2010年:《龍游天下2龍行天下》飾司馬玉龍/劉永孝
2010-2011年:《夜市人生》飾許來發
《戲說台灣》飾慶堂
《城隍爺陰陽判》飾城隍爺
《世間女人(查某人)》
《厝邊隔壁攏有情》
《失落的名字》
《大腳阿媽》
《媽祖》
《布袋和尚》
《龍游天下3龍巡天下》

㈥ 端午節本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

[端午節本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古時楚國的屈原而有的,你想能不是中國自己的原創的傳統節日嗎,端午節本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至於前段時間傳出的有關韓國有人說端午節是他們的傳統節日,韓國的有關人士已經辟謠了,而且他們還澄清說他們的那個節日叫「江陵端午祭」,與咱們中國的端午節完全不同的。咱也就別非給自己沒事找氣受了,呵呵。 以下是韓國「江陵端午祭」的內容。 韓國端午節 是韓國的主要節日不劃龍船不吃粽子 他們祭拜山神,用菖蒲水洗頭,吃車輪餅. 韓國江陵端午祭起源於新羅時代的山神祭,原是村農祈祝豐收的慶典,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主要是祭拜大關嶺山神與大關嶺國師城隍以及國師女城隍神的。整個活動包括祭儀、演戲、游藝三大部分。迎神祭祀活動從4月15日開始至5月7日送神,長達20多天。祭禮有25種之多,其中國際城隍祭儀初獻官為市長,奉安祭初獻官由議長擔當,迎神祭初獻官為文化院長,還有朝奠祭、送神祭等,也分別由警察署長、教育廳長等各級長官擔當。最傳統的是巫俗祭儀,用歌舞來娛神又娛人,由女巫向神轉達人的願望,儀式分為18幕,有不凈巫祭、七星巫祭、世尊巫祭、花歌巫祭,均由女巫導引,全民參與,共祝村落安寧,漁農豐收。 民俗戲最有特點的是官奴假面舞劇,巡迴在各城隍堂演出,幽默諧趣,大同合樂。其他民俗游戲有盪鞦韆,角力,投壺,民謠演唱等,最後一項是「亂場」,實際是一次大規模的綜合集市,有點像中國的廟會,每年都有上百萬人參加,並說這是江陵端午祭的時代意義之所在。其他民俗活動還有打造車輪餅食、釀濁酒、削制菖蒲發簽、用菖蒲洗頭、沐浴、繪制午時符、端午扇等。每年這個時候,都由官府出面主祭,民間也一直保持這些風俗習慣,因為這時間與中國的端午節相近,許多風俗又與中國端午節相似,1927年正式把山神祭定名為端午祭,1967年列為國家重點無形文化財產第13號,並擬於2005年向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申報「世界無形遺產」,因而引發了前段被我國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保衛端午」之類的事件,實際上此端午並非彼端午。韓國的端午祭與中國端午節是兩回事。 「江陵端午祭」 是韓國江陵市市民祈求豐收和安康,舉行摔跤、盪鞦韆等游戲的大型民俗活動。據韓國學者考證,端午祭的內容在「朝鮮時代」南孝溫的《秋江集》就有表述,因此江陵端午祭的由來被追溯到一千年前。 據韓國學者介紹,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韓國人嚮往現代化,到60年代經濟開始起飛,在這期間,西方文化受到重視,卻忽視了本土文化。當時一些有識之士感到,文化上的全盤西化,將使民族文化逐漸枯萎失傳,使民族精神受到抑制。從60年代開始,民俗文化的搜集研究受到了重視,民族文化的遺產作為「無形文化財產」被保護起來。 1960年,韓國中央大學的任東權教授發現江陵市搞的端午祭活動規模最大,很有特色,於是寫了調查報告,向文化觀光部申請確認其為「重要無形文化遺產」。由於評委們對民俗文化缺乏了解,任教授一個個找評委談,直到1967年,江陵端午祭才正式獲得通過,成為韓國第13號「重要無形文化遺產」。從此以後,江陵端午祭的盛大活動得以恢復,並呈發展趨勢。 端午節的「五黃三白一紅」是哪些? 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五黃三白一紅」(黃瓜、黃魚、雄黃酒、鹹蛋黃、黃鱔(鱔魚),茭白、鹹蛋白、白切肉、汗菜(加大蒜炒熟後菜湯紅色)。端午習俗吃粽子、綠豆糕,賽龍舟。傳說此日午時治毒蟲最有效,家家燃中葯頭、噴雄黃酒、撒石灰除穢氣,門前插菖蒲、艾葉辟邪。小孩則掛「香袋」(內盛樟腦丸或其他香料),穿虎衣、虎頭鞋,較大的孩子用雄黃酒畫虎臉或在額上寫一個「王」字。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端午吃粽子來歷有許多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為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並逐漸發展成為我國的端午節食品。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節在宮中吃了九子粽後,龍顏大喜,贊不絕口,欣然賦詩一首:「四時花竟巧,九子粽爭新。」 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種,即為九隻粽子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並且用九種顏色的絲線紮成,五彩繽紛。九子粽大多是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兒媳的禮物等。因為「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說法。 清代詩人吳曼雲也寫有一首贊美九子粽的詩:「裹就連筒米宿春,九子彩縷扎重重,青菰褪盡雲膚白,笑說廚娘藕復松。」 粽子不僅形狀很多,品種各異,而且各地的風味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甜、咸兩種。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蠶豆粽、棗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豬油粽、棗泥豬油粽等。鹹味有豬肉粽、火腿粽、香腸粽、蝦仁粽、肉丁粽等,但以豬肉粽較多。另外還有南國風味的什錦粽、豆蓉粽、冬菇粽等,還有一頭甜一頭咸、一粽兩味的「雙拼粽」。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使得粽子家族異彩紛呈。 由於飲食文化的傳播,早在古代時,我國製作粽子的技術就傳到了國外,因而世界上許多國家也都有吃粽子的習俗。秘魯人是在聖誕節吃粽子的,全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歡慶聖誕節,一邊吃粽子,甚至連一些已經出嫁的女兒,在這天也要趕回娘家,再來嘗嘗母親親手製作的粽子。 緬甸人也愛吃粽子。在端午節,他們用糯米作主料,用熟香蕉和椰蓉作餡,這種粽子香氣誘人,軟軟的,甜甜的,別有風味。 日本的端午節是在陽歷的五月五日,他們包粽子的主料是米粉,其形狀酷似鍾形。 馬來西亞人包的粽子,形狀很像我國廣東的粽子,其特點是個頭較大,除鮮肉粽、火腿粽外,還有豆沙粽和椰蓉粽,食之非常可口。 菲律賓的粽子是長條形的,風味與我國浙東的粽子相同。粽子還是菲律賓人過聖誕節必不可少的食品。 端午節去哪玩? 端午節去青島很適合. 很美.經濟又便宜. 我從長沙去的.一個人去的,包吃住4天花了近2000元. 青島一下火車往東走五分鍾就看到大海了.感覺太好了.可坐在海邊吃海鮮.太享受了. 作為2008年奧運會帆船比賽的舉辦城市.城市個性突出、山海優美、環境整潔、功能完善、生活舒適的人居環境,作文素材《端午節本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被評為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並相繼獲得聯合國和國家人居環境範例獎、中國人居環境獎、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青島已經成為最適宜人類創業、居住的城市之一. 還有嶗山.海軍博物館.濱海步行道 開放式景點,西起團島環路,東至石老人,全長約36.9公里。濱海步行道將我市棧橋公園、海軍博物館、小青島公園、魯迅公園、第一海水浴場、八大關風景區、五四廣場、石老人海水浴場等主要旅遊景點串聯在一起,形成一條獨具特色的海濱風景畫廊。 五四廣場 五四廣場為開放式景點,分為南北兩部分,廣場主體雕塑《五月的風》成為青島新的標志性旅遊景觀. 棧橋公園 棧橋公園為開放式景點,是百年青島的標志,也是青島最好的觀景點之一 . 相信你會滿意的.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5-25 22:22 還可以選擇黃山. 黃山之美,是一種無法用語言來表述的意境之美,有著讓人產生太多聯想的人文之美。無論是艷陽高照下顯現出的鐵骨崢嶸之陽剛之美,還是雲遮霧繞下若隱若現的嫵媚之美,亦或是陽春三月里漫山遍野盛開的鮮花透出的浪漫之美,甚至在雪花紛飛的嚴冬處處銀妝素裹下的聖潔之美。 游過黃山的人都說:黃山的「主旋律」是在雲霧中。這就是說黃山最好的景色是在高峰地帶,而且是有雲霧時為最佳。當人們在高山之巔俯首雲層時,看到的是漫無邊際的雲,如臨於大海之濱,波起峰涌,浪花飛濺,驚濤拍岸。黃山雲海,特別奇絕。漫天的雲霧和層積雲,隨風飄移,時而上升,時而下墜,時而迴旋,時而舒展,構成一幅奇特的千變萬化的雲海大觀。每當雲海涌來時,整個黃山景區就被分成諸多雲的海洋。被濃霧籠罩的山峰突然顯露出來,層層疊疊、隱隱約約,山之秀之奇在這里完美的表達出來。飄動著的雲霧如一層面紗在山巒中游曳,景色千變萬化,稍縱即逝。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5-25 22:23 也可以選擇去杭州 杭州風景也很美.江南嘛. 雨杭州更美. 杭州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每年吸引兩千多萬中外遊客。杭州以其美麗的西湖山水著稱於世,「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表達了古往今來的人們對於這座美麗城市的由衷贊美。元朝時曾被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贊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寫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西湖,她擁有三面雲山,一水抱城的山光水色,她以「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自然風光情系天下眾生。 杭州市有著2200年的悠久歷史的杭州還是我國八大古都之一,人文景觀同樣豐富多彩,古代庭、園、樓、閣、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或珠簾玉帶、煙柳畫橋,或萬千姿態、蔚然奇觀,或山清水秀、風情萬種,尤以靈隱寺、六和塔、飛來峰、岳王廟、西泠印社、龍井、虎跑泉等最為著名。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另到杭州後.就在西湖邊找一旅館住下.可好好享受一下西湖美景.這是人生一大享受. 景點主要都在西湖邊,很方便.希望你能滿意. 端午節為什麼帶彩繩? 系綵線避毒蟲。手腕、脖項及腿上拴五綵線,這種紅、黃、綠、黑、白五色綵線,一直要戴到六月初六才能剪掉。其用意是:夏季蟲多,娃們常在草叢中玩耍,繫上這顯眼的花線,就可驚避毒蟲叮咬,平安過夏。 俗語還有避邪、保佑人的意思,作以祝福平安之意。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5-28 14:36 花繩既是五彩絲,又俗稱五色絲。 早在東漢應劭著《風俗演義》中就已經記載說把它系在臂上可避除兵鬼、不染病瘟。在《續漢書》、《後漢書》中,端午日這天用朱索、五色印做門戶裝飾,認為可抵防惡氣。 五色絲的五色代表五行,漢代信仰五行陰陽之說,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剋,具有神秘的驅邪迎吉作用。青色屬木,代表東方,赤色屬火,代表南方,黃色屬土,代表中央,白色屬金,代表西方,黑色屬水,代表北方。以動物為標志,東方為青龍,南方為朱雀,西方為白虎,北方為玄武(龜蛇),中央為黃龍,均為靈物。五色絲可以驅邪避瘟的象徵意義遠比實際功能明顯,因為至今沒有關於這幾種色彩為什麼會消災去病的具體說明。可見這是俗信中具有魔力和象徵的神奇物,和節日用的艾葉、菖蒲、雄黃等醫葯功用顯然不同,純屬俗信求吉的需要。 但是,從另一方面看,節日的五色絲又充分表現了祝賀的含義。 兒童用五色絲系脖頸、纏手足腕,俗稱長命縷、續命縷、百歲索、健索。遼代北方民族婦女於端午日系五色絲於手臂上,俗稱合歡結,遼代婦女把五彩絲紮成人形簪在發髻上,也叫長命縷。遼、金皇帝系五色絲,並遍賜群臣僚屬五色絲,又稱賜長壽縷。江南用紙帛折菱角方後再纏以五彩絲,於節日相互饋贈,婦女將這種叫做「襞方」的節日飾物綴在胸前,以示婦女在女性勞作方面的功績。這些習俗已經與避兵鬼、除病瘟關聯不多,更多的是從正面祝福祝壽。這正是端午節在驅邪避瘟的同時所具有的祝賀祈壽的積極主題。 端午節香包的由來? 端午節的香包一說是避邪,一說是為討吉利。傳說屈原投江時正值夏天,蚊蟲四飛,民眾唯恐屈原遺體遭叮咬,紛紛用艾草點燃,以煙熏蟲,後有人建義,何不以布包檀香。後來,人們用針線縫好香包後,再串以布繩,緊掛頸間,人人一串,蚊蟲污物不敢近,相傳下來,端午做香包就成了中國傳統習俗。 早期的香包作法簡單,造型單調,小小一方布能包住檀香末即可。後來為了美化,開始講究布料及造型,由最具涵意的粽子形狀發展成各式動物造型。 目前純手工香包已不多見,除非親自動手縫制,代之而起的是五顏六色、繽紛斑斕的現代香包,材質多樣化,有棉布、有尼龍布、也有塑膠的。造型更是千變萬化,從動物、植物到兒童喜歡的卡通人物都有。今年你何不自己動手,為自己、為孩子、為情人製作一個香包,裝進你的心意,讓這個端午節充滿溫情。
〔端午節本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㈦ 城隍廟的建築特色

建築特色:上海城隍廟殿堂建築屬南方大式建築,紅牆泥瓦,廟內主體建築由廟前廣場、大殿、元辰殿,財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組成。

另外上海城隍廟傳說系三國時吳主孫皓所建,明永樂年間,改建為城隍廟。前殿祭祀金山神漢大將軍博陸侯霍光神主,正殿供誥封四品顯佑伯城隍神明待制秦裕伯御史,後殿乃寢宮。現門前存有1535年所建的牌坊,戲台為1865年建。

大殿內供奉金山神主漢代博陸侯霍光大將軍坐像,左首為文判官,右首為武判官,次為日巡與夜查,日巡、夜查以下為八皂隸。

(7)電影城隍堂擴展閱讀:

城隍廟的發展:

元代(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出身海陵秦氏,為北宋著名文學家、詞人,婉約派一代詞宗,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宋龍圖閣直大學士淮海公秦觀(少游)八世孫,江浙行省中書省儤使、中書省肅政廉訪使秦知柔之孫,國子監學錄、下沙鹽運使司監稅官、浙西道榷鹺使秦良顥之子,與其弟秦亨伯合稱「二秦」。

元至正四年(1344)中進士,明洪武六年追封顯佑伯,後又追贈護海公,後人稱他秦顯佑、顯佑公。朱元璋多次稱秦裕伯為:「裕伯博辯善論說,占奏悉當帝意,帝數稱之。「代表作品:《山舟辭》、《九賢祠頌》、《上中書相國卻聘書》、《再上丞相卻聘書》、《上海知縣祝大夫碑》。

曾任湖廣行省照磨(即湖廣省的掌管磨勘和審計工作官)、山東高密縣尹、福建行省郎中、行台侍御史、延平路總管兼管內勸農事。明太祖主政期間任侍讀學士、待制、治書侍御史。

秦裕伯去世後,朱元璋一直心神不安,他以「生不為我臣,死當衛我土」,親自敕封秦裕伯為「顯佑伯」,稱「上海邑城隍正堂」。後被敕封為城隍神四品顯佑伯(正四品監察司氏城隍顯佑伯),受百世香火供奉。

閱讀全文

與電影城隍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