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百科 > 電影亞瑟王反映哪個時期

電影亞瑟王反映哪個時期

發布時間:2022-09-01 21:40:43

1. 電影亞瑟王的劇情是什麼

在英國傳說中,亞瑟王的傳奇幾乎已經和歷史融為一體,但不同於一般的亞瑟王神話傳奇,本片是首部呈現亞瑟王史實真相的電影。時間回溯到歐洲中古黑暗時期,攻無不勝戰無不克的亞瑟,原本對羅馬帝國忠心效命,致力拓展英倫半島的疆土,在一次拯救遭挾持羅馬貴族的自殺行動中,卻發現貴族長期迫害信仰不同的基督徒的殘酷事實,也意外結識了奇女子:格妮薇亞,亞瑟受到基督徒信奉人皆生而平等而非宿命天定的理念打動,轉而加入巫師梅林的陣營,率領著精銳的圓桌武士,幫助英倫人反抗暴虐荒淫的羅馬帝國以及蠻夷異族的攻擊,帶來暌違已久的和平,並因深受愛戴而成為亞瑟王,大英帝國的時代於是興起。本片是一部敘述愛情、榮譽、勇氣及毀滅重生的不朽傳奇故事。

2. 亞瑟王是哪個國家的

是英國的,在傳說中的五世紀,冷兵器時代。
亞瑟王(King Arthur)是英格蘭傳說中的國王,圓桌騎士團的首領,一位近乎神話般的傳奇人物。他是羅馬帝國瓦解之後,率領圓桌騎士團統一了不列顛群島,被後人尊稱為亞瑟王。關於亞瑟王的傳奇故事,最初如何誕生,源自何處,皆無從查考。究竟亞瑟王是不是以某位歷史人物作為基礎塑造出來的虛構角色也不得而知。 如果確實存在亞瑟王這個人物,據推測他所生活的年代大概是公元500年左右,其間是一段50年左右(符合所知的各亞瑟王版本)的時期。

西元800年左右,威爾斯的修士撰寫了一本《布靈頓人的歷史》,書中首次記載「亞瑟」這個名字,描述他領導威爾斯人抵抗從泰晤士河中游入侵的薩克森人。

亞瑟王傳說,是西元十二世紀,由遍歷歐洲的吟遊詩人開始傳頌的。 公認的集大成作品為15世紀左右的《亞瑟王之死》

曾經統治英國的凱爾特民族在西元一世紀的時候被羅馬帝國所統治,歷經六世紀以後,日耳曼民族相繼入侵,其勢力漸趨衰微,終於被迫讓出英國王位。傳說中,亞瑟就是在日耳曼民族入侵的這段時期裡面,以凱爾特人的英雄身份登場。他率領各部落在名為巴頓山之役的交戰中一舉擊潰屬於日耳曼民族一支的薩克森人,被視為中世紀英國著名的傳奇人物。

但是,亞瑟的形象卻隨著傳說故事旳演進而不斷地變化,最後演變成為統治不列顛之王,成為將蘭斯洛特、崔斯坦等傳說中的騎士收於麾下的「圓桌騎士團」的首領,擁有至高榮譽的英雄。

王者之劍(Excalibur)與石中劍(The Sword in the Stone)是亞瑟王至尊的王權象徵,佩帶著這把具有精靈魔力的王者之劍,令眾騎士俯首稱臣,不僅確立他自己的王位,也在眾多的戰役之中贏得勝利,凱旋而歸。

王者之劍

王者之劍(Excalibur),又譯為斷鋼劍、斬鐵劍、湖中劍。值得注意的是有許多較不專業的譯文將此劍時譯之為石中劍,這是不正確的。

石中劍(The Sword in the Stone),亞瑟拔出的選王之劍。一說其為Excalibur的原型Caliburn。《不列顛諸王史》關於Caliburn的記載有亞瑟王用此劍一戰殺掉攻擊他的470名薩克遜士兵。

王者之劍是在亞瑟王傳說中所登場的魔法聖劍,可以稱得上是後世騎士文學中,英雄多半配持著名寶劍傳統的濫觴。

在亞瑟王傳說中,拔出石中劍、登基為王的亞瑟在與King Pellinore(個人印象是Sir Pellinore)交鋒時折斷了石中劍,此役起因是亞瑟在一座城堡拜訪時,城堡主人Annoure看到向城堡走來的Sir Pellinore,請求亞瑟王給予保護。實際上Sir Pellinore也是受到Annoure戲弄,前來與亞瑟王交鋒。這次戰斗被認為是違反騎士道的,成為石中劍斷裂的原因。後來他在梅林的指引下,從湖中女士的手中得到了王者之劍。王者之劍在精靈國度阿瓦隆所打造,劍鍔由黃金所鑄、劍柄上鑲有寶石,並因其鋒刃削鐵如泥,故湖中女士以Excalibur(即古塞爾特語中「斷鋼」之意)命名之。梅林此時則告誡亞瑟:「王者之劍雖強大,但其劍鞘卻較其劍更為貴重。配戴王者之劍的劍鞘者將永不流血,你決不可遺失了它。」

但後來亞瑟王還是遺失了劍鞘,也因此他雖擁有削鐵如泥的寶劍,最後仍為叛徒騎士Mordred所殺。而王者之劍最後則在亞瑟王的囑咐下,由Sir Bedivere投回湖中,與亞瑟王一齊回到精靈國度阿瓦隆去。

阿瓦隆

阿瓦隆(Avalon)是亞瑟王傳奇中的重要島嶼,一般咸信它應該就是今天位於英格蘭西南的格拉斯頓堡(Glastonbury)。

傳說中,阿瓦隆四周為沼澤和迷霧所籠罩,只能通過小船抵達。在亞瑟王傳奇中,阿瓦隆象徵來世與身後之地。亞瑟王死後,他的同母異父的姐姐莫甘娜(Morgan le Fay)用小船將他的遺體運來並埋葬於此。

關於avalon的詞源,有一種理論認為它是凱爾特語「Annwyn」的英語化,而Annwyn意指仙女之地或冥間。英國編年史家,蒙茅斯的傑佛里(Geoffrey of Monmouth)則認為avalon是蘋果島之意(isle of apples)。考慮到直到今天,apple一詞在布列塔尼語(Breton)和康沃爾語(Cornish)中仍被拼為Afal,而在威爾士語(Welsh)中則為Aval,傑佛里的說法似乎較為可信。

Glastonbury在凱爾特語中又稱為"Ynis Witrin",意即玻璃島(The Isle of Glass)。馮象先生於2003所出以亞瑟王傳奇為主題的新書,即以「玻璃島」為書名。也許您仍然會困惑為何一個島會以玻璃命名。一種有趣的解釋是,古代的玻璃鏡乃青銅打磨而成,而Glastonbury青蔥一碧,顏色具象,故有此名。

圓桌騎士

亞瑟王迎娶Guinivere時其父贈予亞瑟王一張可容150人(一說50)的圓桌(一說Merlin所製造……)。圓桌騎士據說為128人(還有32,24等版本,最離奇的是有把跟查理曼大帝的12騎士搞混的,詳見某給中學生寫的雙語讀物)。其中有一個「Siege Perilous」(危險席),只有註定獲得聖杯的(一說品行完全沒有污點的)騎士才可以安坐該席而不喪命。後來坐上此席的是Sir Galahad。有名的圓桌騎士還有第一騎士Sir Lancelot,他的好友(一段時間也是敵人),實力可與Lancelot匹敵的Sir Gawain,將亞瑟王聖劍還入湖中的Sir Bedivere,與亞瑟王為兄弟的Sir Kay及其父Sir Ector,Meloidas國王的兒子Sir Tristram,雙劍騎士Sir Balin及其弟Balan(似乎沒有受封爵士),後創建聖杯騎士團的Sir Parcivale等。順便帶上Sir Agrivaine和Sir Mordred兩個叛徒人物。

薩克森人

薩克森人(英語Saxon;德語Sachsen),又譯撒克遜人,原屬日耳曼蠻族,早期分布於今日德國境內的尼德薩克森(Niedersachsen)地方。西元5世紀中期,大批的日耳曼人經由北歐入侵大不列顛群島,包括了盎格魯人(Angles)、薩克森人、朱特人(Jutes),經過長期的混居,逐漸形成現今英格蘭人的祖先。
亞瑟王是英國的國王,不過只是一個傳說,在不列顛王傳可以看到。

3. 亞瑟王是什麼時期的人物啊

亞瑟王(King Arthur)是英格蘭傳說中的國王,圓桌騎士團的首領,一位近乎神話般的傳奇人物。他是羅馬帝國瓦解之後,率領圓桌騎士團統一了不列顛群島,被後人尊稱為亞瑟王。關於亞瑟王的傳奇故事,最初如何誕生,源自何處,皆無從查考。究竟亞瑟王是不是以某位歷史人物作為基礎塑造出來的虛構角色也不得而知。 如果確實存在亞瑟王這個人物,據推測他所生活的年代大概是公元500年左右,其間是一段50年左右(符合所知的各亞瑟王版本)的時期。

西元800年左右,威爾斯的修士撰寫了一本《布靈頓人的歷史》,書中首次記載「亞瑟」這個名字,描述他領導威爾斯人抵抗從泰晤士河中游入侵的薩克森人。

亞瑟王傳說

亞瑟王傳說,是西元十二世紀,由遍歷歐洲的吟遊詩人開始傳頌的。 公認的集大成作品為15世紀左右的《亞瑟王之死》

曾經統治英國的凱爾特民族在西元一世紀的時候被羅馬帝國所統治,歷經六世紀以後,日耳曼民族相繼入侵,其勢力漸趨衰微,終於被迫讓出英國王位。傳說中,亞瑟就是在日耳曼民族入侵的這段時期裡面,以凱爾特人的英雄身份登場。他率領各部落在名為巴頓山之役的交戰中一舉擊潰屬於日耳曼民族一支的薩克森人,被視為中世紀英國著名的傳奇人物。

但是,亞瑟的形象卻隨著傳說故事旳演進而不斷地變化,最後演變成為統治不列顛之王,成為將蘭斯洛特、崔斯坦等傳說中的騎士收於麾下的「圓桌騎士團」的首領,擁有至高榮譽的英雄。

王者之劍(Excalibur)與石中劍(The Sword in the Stone)是亞瑟王至尊的王權象徵,佩帶著這把具有精靈魔力的王者之劍,令眾騎士俯首稱臣,不僅確立他自己的王位,也在眾多的戰役之中贏得勝利,凱旋而歸。

4. 亞瑟王是什麼時期的

亞瑟·彭德雷根(Arthur Pendragon),史稱亞瑟王(King Arthur),傳說中古不列顛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偉大國王。人們對他感性認識更多的是來自凱爾特神話傳說(Celtic mythology)和中世紀的一些文獻,沒有人大量涉足過亞瑟王的真實生活。傳說他是圓桌騎士(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的首領

亞瑟王傳說,是西元十二世紀,由遍歷歐洲的吟遊詩人開始傳頌的,但首先我們需要從不列顛西部的威爾士研究。在1066年諾曼人征服英格蘭是英格蘭歷史上最重要的轉變之一,亞瑟王的故事就在這片變動的土地上開始流傳在傑弗里的紀錄中亞瑟王是英格蘭第九十一位不列顛王,並且傑弗里在紀錄中把新角色梅林寫進了亞瑟王的故事中,至於梅林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威爾士大名鼎鼎的吟遊詩人米爾丁(Myrddin)。

亞瑟的形象卻隨著傳說故事的演進而不斷地變化,最後演變成為統治不列顛之王,成為將蘭斯洛特、崔斯坦等傳說中的騎士收於麾下的「圓桌騎士團」的首領,擁有至高榮譽的英雄。
王者之劍(Excalibur)與石中劍(The Sword in the Stone)是亞瑟王至尊的王權象徵,佩帶著這把具有精靈魔力的王者之劍,令眾騎士俯首稱臣,不僅確立他自己的王位,也在眾多的戰役之中凱旋。

亞瑟王傳說的史實性一直被學者們所爭論。有的學派認為亞瑟王在歷史上並不存在,他們中的一些人認為亞瑟王是一個幾乎被遺忘的,凱爾特神話中神靈的人格化。

某些學說提出他是羅馬,或者前羅馬時代的人物,但依照大多數學說,並符合傳統神話的集合,他是生活在公元5世紀末至六世紀初,抵抗盎格魯撒克遜侵略者的羅馬-不列顛領袖。最近的考古研究指出,在他的假設的生活時期,撒克遜人出現了一次斷代(generation gap)。他的權力很有可能根植於威爾士、康沃爾或英格蘭西部的凱爾特族地區。然而,關於他的權力的中心和范圍以及他擁有哪些權力的爭論一直持續到今天。

5. 亞瑟王是什麼人!

幾個世紀以來,大多數科學家相信亞瑟王的故事只有一個傳說,但是那個傳說是基於一個真正的改變大不列顛和全世界歷史的英雄。

這個羅馬與英國在古老的凱爾特人詩歌中共同傳唱的英雄亞瑟王。與他的武士同伴一樣,亞瑟相信一旦羅馬從英國撤軍,將會給英國帶來無窮的災難和混亂。雖然信仰基督教的亞瑟想回到羅馬為自己虔誠的信仰盡微薄之力,但是他意識到他的首要任務是使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武士們獲得自由並告老還鄉。

然而,在亞瑟解放圓桌武士之前,他們必須完成羅馬交與他們的最後一項任務,深入敵軍區域完成一項神聖的使命。亞瑟與圓桌武士遭遇到他們的宿敵:魔法師梅林和他的游擊隊,武士們戲稱他們為「鯨面族」,因為他們總是在臉上和身上塗上藍色顏料。亞瑟和他的圓桌武士深信這些「鯨面族」是英國的靈魂,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深受羅馬的摧殘。如今,羅馬一旦撤離,沒有了亞瑟和圓桌武士的幫助的鯨面族面臨大舉入侵的撒克遜人將毫無抵抗之力。

在梅林和美麗、勇敢的桂尼維亞)的循循善誘之下,亞瑟王漸漸找回了自己的力量,逐漸背離羅馬,並開始編織「成為這片土地的王者」的夢想,歷史被永遠的改寫了。

雖然亞瑟王的傳奇還沒有被歷史證實,電影《亞瑟王》還是試圖把亞瑟王塑造為一個可能的歷史性人物,縱橫於羅馬帝國的崩潰時期(僅發生在角鬥士的一百年之後)和漫長的黑暗時代(大約在5世紀和6世紀之間)之間。魔法和奇幻的描寫將不會在影片中出現(仍有魔法師梅林這個角色,但不會表現亞瑟王神劍發出的魔法力量)。

當羅馬帝國崩潰時(大約為公元450年),英倫群島陷入了混亂的局面,那些武士長年廝殺於地盤之爭,直到當一個國王站出來要統一他們,亞瑟王和他的圓桌武士們。這部電影立足於把亞瑟王的傳奇引申到可能的歷史現實中來,它主要描述了通向亞瑟稱王道路上的大大小小的戰爭,和他必須面臨的一些問題。

6. 影片<<亞瑟王>>中的是講的英國什麼時代世界史有沒有呀

亞瑟王(King Arthur)是英格蘭傳說中的國王,圓桌騎士團的首領,一位近乎神話般的傳奇人物。他是羅馬帝國瓦解之後,率領圓桌騎士團統一了不列顛群島,被後人尊稱為亞瑟王。關於亞瑟王的傳奇故事,最初如何誕生,源自何處,皆無從查考。究竟亞瑟王是不是以某位歷史人物作為基礎塑造出來的虛構角色也不得而知。

西元800年左右,威爾斯的修士撰寫了一本《布靈頓人的歷史》,書中首次記載「亞瑟」這個名字,描述他領導威爾斯人抵抗從泰晤士河中游入侵的薩克森人。

亞瑟王傳說,是西元十二世紀,由遍歷歐洲的吟遊詩人開始傳頌的。

曾經統治英國的凱爾特民族在西元一世紀的時候被羅馬帝國所統治,歷經六世紀以後,日耳曼民族相繼入侵,其勢力漸趨衰微,終於被迫讓出英國王位。傳說中,亞瑟就是在日耳曼民族入侵的這段時期裡面,以凱爾特人的英雄身分登場。他率領各部落在名為巴頓山之役的交戰中一舉擊潰屬於日耳曼民族一支的薩克森人,被視為中世紀英國著名的傳奇人物。

但是,亞瑟的形象卻隨著傳說故事旳演進而不斷地變化,最後演變成為統治不列顛之王,成為將蘭斯洛、崔斯坦等傳說中的騎士收於麾下的「圓桌騎士團」的首領,擁有至高榮譽的英雄。

王者之劍(Excalibur)與石中劍(The Sword in the Stone)是亞瑟王至尊的王權象徵,佩帶著這把具有精靈魔力的王者之劍,令眾騎士俯首稱臣,不僅確立他自己的王位,也在眾多的戰役之中贏得勝利,凱旋而歸。

英國古時候有個亞瑟王的傳說,當時由威廉·馬羅禮改寫後付印出版,書名為《亞瑟
王之死》,一共十二集,為英國的小說帶來了新風格。

亞瑟王故事的流傳對歐洲的騎士們發生了很大的影響,並且成為歐洲騎士的偶像,歐
洲的詩歌和小說大多從騎士故事脫胎而出。

7. 亞瑟王時期是中國的什麼時期

中國南北朝時期。

如果確實存在亞瑟王這個人物,史學家據推測他所生活的年代大概是公元500年左右,其間是一段50年左右(符合所知的各亞瑟王版本)的時期。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合稱。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時期,上承東晉十六國下接隋朝,由420年劉裕代東晉建立劉宋始,至公元589年隋滅陳而終。

(7)電影亞瑟王反映哪個時期擴展閱讀

1、南朝

304年之後,中國歷史進入南北分裂、對峙的階段。在南方,雖然先後有宋、齊、梁、陳四個政權的更迭,但這中間除梁元帝以江陵作都3年外,其餘的時間,南方各朝的京城始終建在建康(今南京)。

劉宋(420-479年)是其中疆域最大、最強、統治年代最長的一個政權,歷4代8帝,共60年。齊(479-502年)國祚短暫,只有24年,但由於爭殺頻繁,竟歷3代7帝,平均3年一帝,是中國歷史上帝王更換極快的一朝。梁(502-557年)歷3代4帝,共56年。

其中武帝蕭衍個人享國時間最久,幾近半個世紀。陳(557-589年)首尾凡33年,歷3代5帝。陳承衰梁之弊,是版圖狹窄、人口孤弱、力量單薄的王朝,加之統治者又極度腐敗,最終喪亡於北方強敵之手。歷史上把宋、齊、梁、陳這南方四朝稱之為南朝。

南朝的歷史是門閥士族由盛而衰的歷史,南朝的皇權比較強大,門閥士族社會地位雖然高貴,卻已不能完全左右政局。隨著江南開發的不斷深入,南方漢人在政治上的地位逐漸上升,步入官僚行列,為皇帝所倚重。從梁陳之際開始,南方內地的土豪,也成為割據的一方勢力。

2、北朝

北朝是中國歷史上與中國南朝同時代並存的北方王朝的總稱,其中包括了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等數個王朝。北魏、東魏、西魏及北周均由鮮卑族建立,北齊則由鮮卑化漢人所建。

8. 亞瑟王和羅馬帝國的關系

亞瑟王(King Arthur)是英格蘭傳說中的國王,圓桌騎士團的首領,一位近乎神話般的傳奇人物。他是羅馬帝國瓦解之後,率領圓桌騎士團統一了不列顛群島,被後人尊稱為亞瑟王。關於亞瑟王的傳奇故事,最初如何誕生,源自何處,皆無從查考。究竟亞瑟王是不是以某位歷史人物作為基礎塑造出來的虛構角色也不得而知。 如果確實存在亞瑟王這個人物,據推測他所生活的年代大概是公元500年左右,其間是一段50年左右(符合所知的各亞瑟王版本)的時期。西元800年左右,威爾斯的修士撰寫了一本《布靈頓人的歷史》,書中首次記載「亞瑟」這個名字,描述他領導威爾斯人抵抗從泰晤士河中游入侵的薩克森人。
亞瑟王傳說

亞瑟王傳說,是西元十二世紀,由遍歷歐洲的吟遊詩人開始傳頌的。 公認的集大成作品為15世紀左右的《亞瑟王之死》

曾經統治英國的凱爾特民族在西元一世紀的時候被羅馬帝國所統治,歷經六世紀以後,日耳曼民族相繼入侵,其勢力漸趨衰微,終於被迫讓出英國王位。傳說中,亞瑟就是在日耳曼民族入侵的這段時期裡面,以凱爾特人的英雄身份登場。他率領各部落在名為巴頓山之役的交戰中一舉擊潰屬於日耳曼民族一支的薩克森人,被視為中世紀英國著名的傳奇人物。

但是,亞瑟的形象卻隨著傳說故事旳演進而不斷地變化,最後演變成為統治不列顛之王,成為將蘭斯洛特、崔斯坦等傳說中的騎士收於麾下的「圓桌騎士團」的首領,擁有至高榮譽的英雄。

王者之劍(Excalibur)與石中劍(The Sword in the Stone)是亞瑟王至尊的王權象徵,佩帶著這把具有精靈魔力的王者之劍,令眾騎士俯首稱臣,不僅確立他自己的王位,也在眾多的戰役之中贏得勝利,凱旋而歸。

王者之劍

王者之劍(Excalibur),又譯為斷鋼劍、斬鐵劍、湖中劍。值得注意的是有許多較不專業的譯文將此劍時譯之為石中劍,這是不正確的。

石中劍(The Sword in the Stone),亞瑟拔出的選王之劍。一說其為Excalibur的原型Caliburn。《不列顛諸王史》關於Caliburn的記載有亞瑟王用此劍一戰殺掉攻擊他的470名薩克遜士兵。

王者之劍是在亞瑟王傳說中所登場的魔法聖劍,可以稱得上是後世騎士文學中,英雄多半配持著名寶劍傳統的濫觴。

在亞瑟王傳說中,拔出石中劍、登基為王的亞瑟在與King Pellinore(個人印象是Sir Pellinore)交鋒時折斷了石中劍,此役起因是亞瑟在一座城堡拜訪時,城堡主人Annoure看到向城堡走來的Sir Pellinore,請求亞瑟王給予保護。實際上Sir Pellinore也是受到Annoure戲弄,前來與亞瑟王交鋒。這次戰斗被認為是違反騎士道的,成為石中劍斷裂的原因。後來他在梅林的指引下,從湖中女士的手中得到了王者之劍。王者之劍在精靈國度阿瓦隆所打造,劍鍔由黃金所鑄、劍柄上鑲有寶石,並因其鋒刃削鐵如泥,故湖中女士以Excalibur(即古塞爾特語中「斷鋼」之意)命名之。梅林此時則告誡亞瑟:「王者之劍雖強大,但其劍鞘卻較其劍更為貴重。配戴王者之劍的劍鞘者將永不流血,你決不可遺失了它。」

但後來亞瑟王還是遺失了劍鞘,也因此他雖擁有削鐵如泥的寶劍,最後仍為叛徒騎士Mordred所殺。而王者之劍最後則在亞瑟王的囑咐下,由Sir Bedivere投回湖中,與亞瑟王一齊回到精靈國度阿瓦隆去。

阿瓦隆

阿瓦隆(Avalon)是亞瑟王傳奇中的重要島嶼,一般相信它應該就是今天位於英格蘭西南的格拉斯頓堡(Glastonbury)。

傳說中,阿瓦隆四周為沼澤和迷霧所籠罩,只能通過小船抵達。在亞瑟王傳奇中,阿瓦隆象徵來世與身後之地。亞瑟王死後,他的同母異父的姐姐莫甘娜(Morgan le Fay)用小船將他的遺體運來並埋葬於此。

關於avalon的詞源,有一種理論認為它是凱爾特語「Annwyn」的英語化,而Annwyn意指仙女之地或冥間。英國編年史家,蒙茅斯的傑佛里(Geoffrey of Monmouth)則認為avalon是蘋果島之意(isle of apples)。考慮到直到今天,apple一詞在布列塔尼語(Breton)和康沃爾語(Cornish)中仍被拼為Afal,而在威爾士語(Welsh)中則為Aval,傑佛里的說法似乎較為可信。

Glastonbury在凱爾特語中又稱為"Ynis Witrin",意即玻璃島(The Isle of Glass)。馮象先生於2003所出以亞瑟王傳奇為主題的新書,即以「玻璃島」為書名。也許您仍然會困惑為何一個島會以玻璃命名。一種有趣的解釋是,古代的玻璃鏡乃青銅打磨而成,而Glastonbury青蔥一碧,顏色具象,故有此名。

圓桌騎士

亞瑟王迎娶Guinivere時其父贈予亞瑟王一張可容150人(一說50)的圓桌(一說Merlin所製造……)。圓桌騎士據說為128人(還有32,24等版本,最離奇的是有把跟查理曼大帝的12騎士搞混的,詳見某給中學生寫的雙語讀物)。其中有一個「Siege Perilous」(危險席),只有註定獲得聖杯的(一說品行完全沒有污點的)騎士才可以安坐該席而不喪命。後來坐上此席的是Sir Galahad。有名的圓桌騎士還有第一騎士Sir Lancelot,他的好友(一段時間也是敵人),實力可與Lancelot匹敵的Sir Gawain,將亞瑟王聖劍還入湖中的Sir Bedivere,與亞瑟王為兄弟的Sir Kay及其父Sir Ector,Meloidas國王的兒子Sir Tristram,雙劍騎士Sir Balin及其弟Balan(似乎沒有受封爵士),後創建聖杯騎士團的Sir Parcivale等。順便帶上Sir Agrivaine和Sir Mordred兩個叛徒人物。

薩克森人

薩克森人(英語Saxon;德語Sachsen),又譯撒克遜人,原屬日耳曼蠻族,早期分布於今日德國境內的尼德薩克森(Niedersachsen)地方。西元5世紀中期,大批的日耳曼人經由北歐入侵大不列顛群島,包括了盎格魯人(Angles)、薩克森人、朱特人(Jutes),經過長期的混居,逐漸形成現今英格蘭人的祖先。

電影亞瑟王◆影片分析
亞瑟是這個羅馬與英國在古老的凱爾特人詩歌中共同傳唱的英雄亞瑟王。與他的武士同伴一樣,亞瑟相信一旦羅馬從英國撤軍,將會給英國帶來無窮的災難和混亂。然而,在亞瑟解放圓桌武士之前,他們必須完成羅馬交與他們的最後一項任務,深入敵軍區域完成一項神聖的使命……

◆人物介紹
出身貴族的桂尼維亞在她的敵人亞瑟以及亞瑟即將登上王位的道路上左右為難她害怕她的人民淪陷於撒克遜人的手中,所以她寧可與她的宿敵,可惡的羅馬人亞瑟聯盟。最終她意識到亞瑟是一個偉大的男人,但她無法確定亞瑟是否能盡釋前嫌,為這個曾經與他為敵的國家去斗爭和犧牲……

◆影片評價
片名被譯成《亞瑟王》不知是不是為了迎合今年的一部新片。從影片內容上來看英文直譯的名字是非常貼切的。亞瑟王的傳奇在英國人盡皆知,但我這般孤陋的人卻不知其祥,對於亞瑟王的認識仍然停留在曾經看過的《第一騎士》(The first knight)中氣度不凡的肖恩康納利身上。看完這亞瑟王部影片,心中的亞瑟王復雜了許多。

對英國歷史文化的了解甚少使得我不知本片的劇本究竟是改編自經典著作還是含著「戲說」的成分。劇中人物關系之復雜讓我在觀影的同時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去重新理清頭緒,這種復雜不同與紅樓夢中人物的眾多而復雜,而是身份的重疊讓人頭暈,可能個小時的時間對於這幅厚重的畫卷來說太短了,一切都是那麼的倉促,讓你還沒來得及品嘗其中的滋味就要忙於跟隨劇情的發展。

按我的理解,影片應該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以摩根懷孕為分界,前一不部分使得我深感宗教力量的神秘與殘忍。維維安作為宗教的代表控制著一切。任何人在宗教利益面前都微不足道,哪怕是自己妹妹以後後代的幸福。正是他精心設計的一次亂倫為將來埋下了悲劇的種子。梅林的死意味著舊宗教勢力的衰落,他對維維安說的話讓我感動。一個人為了信仰奉獻了畢生,她是否有過只屬於自己的短暫快樂呢?他的話為第一部分畫上了句號。第二部分就是舊教力量失敗後人物自身命運的掙扎。只是,此時悲劇的種子已經成長出來,一切都已經無可挽回。兒子與父親,姐姐與弟弟,國王與騎士種種關系都存在著矛盾,並且這些矛盾被邪惡的莫爾格斯所利用。最終一切都只有以死來結束。

與一次亂倫造成的復雜相比,我寧願相信《第一騎士》中的簡單。第一騎士中的主角是蘭斯洛特(查理吉爾飾),他在忠誠與愛情之間的艱難抉擇讓我對這個人物印象十分深刻。在《第一騎士》中蘭斯洛特是出身貧寒的流浪武士,因出色的身手受亞瑟王賞識而成為圓桌騎士。他與旗子吉尼維爾的愛情是情不自禁而且被描繪的純潔而浪漫。雖然商業味濃,但最起碼不讓人生厭。。而本片中蘭斯洛特,亞瑟王,吉尼維爾的三角關系就只能讓人聯想到荒唐和淫亂。影片對於亞瑟王英雄的一面著墨不多,卻不惜讓他心甘情願地帶綠帽子。這似乎並不符合人們心目中亞瑟王形象。這不是一段亞瑟王率眾對抗薩克森人的悲壯史詩。而是在描述亞瑟王在宗教力量操縱下的悲慘命運。薩克森人在本片中成為了召之即來揮之則去的道具,所以薩克森人的戰斗場面血肉橫飛也並不富有激情。每次看到這樣的戰斗都會想到《勇敢的心》,其中精彩的戰斗場面並非僅僅因為技術原因,而是因為你看到的勇士都是在為著自由而戰,他們那種「不自由,吾寧死「的豪邁深深感染著觀眾。不知所為的戰斗又怎能有這樣的效果呢?

影片的中心不是人,而是在迷霧中深藏著的阿瓦隆。影片的最後也不忘申明:女神並沒有消失,而是以別的面目存在著(暗指聖母瑪利亞)。這種明顯的一意淫讓人懷疑編劇也是大湖女神的用躉。宗教始終籠罩著整個影片,因為它根本就是出自一個女祭司之口的故事。既然著宗教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使一個偉大的國王亂倫,既然這宗教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犧牲其祭司的一生,那麼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而對它產生任何的好感呢?難道只是因為阿瓦隆神奇的魔力和如人間仙境般美麗的景色嗎?

影片中的身份重疊使得演員的表演困難很大。比如最後摩根面對雙雙倒下的莫德瑞得和阿瑟該是怎樣的情感呢?一個是自己親生的兒子,另一個是自己的弟弟同時又是這個兒子的父親。人物心裡除了有一桿親情的稱之外還有一桿善惡的稱,究竟秤砣偏向哪邊確實是個難題。撕毀為了緩解這個難題,阿瑟王最後又支撐了一會,給了母子一個道別的機會。除此之外有很多感情也是讓人困惑的。摩根和維維安之間的關系就比較復雜。她得知那個和自己親好的人是自己的弟弟之後維維安的背叛比較容易理解,之後兩人又是如何冰釋前嫌的呢?兩人一個默契的挽手動作似乎就概括了一切,但卻使得我這樣愚鈍的觀眾不明所以。

這部影片一如它的名字,是阿瓦隆留給我們的一團迷霧,而籠罩在神的迷霧中的是凡人悲慘的命運!
亞瑟王——源自1551

閱讀全文

與電影亞瑟王反映哪個時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