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百科 > 哪個電影大全景接特寫

哪個電影大全景接特寫

發布時間:2022-09-09 07:07:01

1. 開始出現大特寫的是哪一步影片

開始出現大特色的是哪一部影片有好多影片都有大特寫呀,這說不出來。

2. 拍喜劇片用全景,拍悲劇片用特寫 如何理解

我們在遠處看到一個人摔倒,會覺得很可笑,但是在近處看此事,就不覺得太可笑,我們會關心此人的安全。反過來,攝影機里拍攝對象越遠,我們的情感投入就越中立,場景寬闊意味著情緒上的超脫。特寫鏡頭讓觀眾近距離接觸被拍攝的人或物,這時候無法向在面對全景畫面那麼中立和超脫,而是更加融入到影像所展現中的情緒中。在近距離的特寫與遠距離的全景之間,變化的不僅是構圖的結構,還有觀眾情緒融入程度的不同。

——《電影攝影應用美學》林韜

3. 泰坦尼克中特寫鏡頭有哪些

《泰坦尼克號》首先是羅威特和他的夥伴們在探索泰坦尼克號殘骸,然後是少女畫像的發現和報道,緊接著藉助於露絲的回憶展現了那段刻骨銘心的記憶——鏡頭從現在回到了1912年4月12日,回到了那艘夢幻的泰坦尼克號,回憶了露絲和傑克相識相戀的整個過程,也向人們展示了泰坦尼克號從出發到沉沒的整個過程。

這部電影中,有很多鏡頭都使我影響深刻,在這里,我分析一下從一小時三十三分五十七秒到一小時三十八分零五秒這個片段中所運用的鏡頭組接技術及其效果。這五分鍾描述的是舵手發現冰山——副船長緊急指揮船員們和工人們躲避冰山——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海水滲進船艙底部——工人們倉促逃命——冰山卡住泰坦尼克號。導演用了一個特寫鏡頭來表現舵手發現冰山時驚恐的表情,然後用移鏡頭從甲板上移到指揮室再移到船艙底部再移到海里再移回指揮室來表現舵手們、工人們為了不使船撞上冰山所做的努力,使時間顯得特別的急促,使畫面顯得特別的緊張,同時也運用了近景、特寫鏡頭,表現機器高速的運轉著,工人們著急的神情,然後用了特寫逼真的再現了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的那一瞬間震撼人心的鏡頭,然後用平攝、俯攝、仰攝的拍攝角度,同時結合特寫、近景、中景和搖鏡頭、移鏡頭來表現船撞上冰山後,人們在船上晃動的感覺,然後還是用搖鏡頭、移鏡頭表現海水滲進船艙底部,這些鏡頭與前面工人們在船艙里緊急操作機器有相似之處,是不同環境下同一種物體的組接,藉此組接鏡頭,合情合理,然後用推鏡頭、搖鏡頭、移鏡頭、跟鏡頭表現了工人們倉促逃命的情景,使畫面很驚心動魄,最後用了一個全景再現了冰山與泰坦尼克號之間的距離。

正是由於對鏡頭的組接,《泰坦尼克號》才產生出這么震撼人心的魅力!鏡頭的組接可以把時間和空間打亂,擴大和深化電影表現的可能性,但鏡頭的組接並不是簡單的一加一,而是一個新的創造,通過把幾個有內在聯系的鏡頭並列組接起來,達到渲染氣氛、強調情節、突出某種含義的目的

4. 電影中什麼叫全景,遠景,中景,近景,特寫,大特寫

(1) 遠景鏡頭
遠景具有廣闊的視野,常用來展示事件發生的時間、環境規模和氣氛。比如表現開闊的自然風景、群眾場面、戰爭場面等等。遠景畫面重在渲染氣氛,抒發情感。在繪畫藝術中講究「遠取其勢,近取其神」,這一點和繪畫是相通的。遠景畫面的處理,一般重在「取勢」,不細琢細節。在遠景畫面中,不注重人物的細微動作,有時人物處於點狀,故不能用於直接刻畫人物。但卻可以表現人物的情緒,因為影視畫面是通過畫面組接表情達意的,通過承上啟下的組接可以含蓄地表達人物的內心情緒。

如影片《一個人的遭遇》當主人公索克洛夫從集中營中逃出後,拚命奔跑,最後躺在麥田地里,這時出現一個近拉遠的鏡頭畫面,含蓄地表現了主人公獲得自由的內心喜悅。

遠景除了表現規模、氣氛、氣勢之外,還可以表現一定的意境。
遠景畫面,包容的景物多,時間要長些。一般不少於10秒。
由於電視畫面畫幅較小,有人主張不用或少用遠景。少用是對的,但不能不用。
(2) 全景
全景用來表現場景的全貌或人物的全身動作,在電視劇中用於表現人物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全景畫面,主要人物全身,活動范圍較大,體型、衣著打扮、身份交代的比較清楚,環境、道具看的明白,通常在拍內景時,作為攝像的總角度的景別。在電視劇、電視專題、電視新聞中全景鏡頭不可缺少,大多數節目的開端、結尾部分都用全景或遠景。遠景、全景又稱交代鏡頭。
(3) 中景
畫框下邊卡在膝蓋左右部位或場景局部的畫面成為中景畫面。
但一般不正好卡在膝蓋部位,因為卡在關節部位是攝像構圖中所忌諱的。比如脖子、腰關節、腿關節、腳關節等。中景和全景相比,包容景物的范圍有所縮小,環境處於次要地位,重點在於表現人物的上身動作。中景畫面為敘事性的景別。因此中景在影視作品中占的比重較大。處理中景畫面要注意避免直線條式的死板構圖、拍攝角度、演員調度,姿勢要講究,避免構圖單一死板。人物中景要注意掌握分寸,不能卡在腿關節部位,但沒有死框框,可根據內容、構圖靈活掌握
(4) 近景
拍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體的局部成為近景。近景的屏幕形象是近距離觀察人物的體現,所以近景能清楚地看清人物細微動作。也是人物之間進行感情交流的景別。近景著重表現人物的面部表情,傳達人物的內心世界。是刻畫人物性格最有力的景別。電視節目中節目主持人與觀眾進行情緒交流也多用近景。這種景別適應於電視屏幕小的特點,在電視攝像中用得較多,因此有人說電視是近景和特寫的藝術。近景產生的接近感,往往給觀眾以較深刻的印象。
由於近景人物面部看的十分清楚,人物面部缺陷在近景中得到突出表現,在造型上要求細致,無論是化裝、服裝、道具都要十分逼真和生活化,不能看出破綻。
近景中的環境退於次要地位,畫面構圖應盡量簡煉,避免雜亂的背景奪視線,因此常用長焦鏡頭拍攝,利用景深小的特點虛化背景。人物近景畫面用人物局部背影或道具做前景可增加畫面的深度、層次和線條結構。近景人物一般只有一人做畫面主體,其他人物往往做為陪體或前景處理。「結婚照」式的雙主體畫面,在電視劇、電影中是很少見的。
(5)特寫鏡頭
畫面的下邊框在成人肩部以上的頭像,或其他被攝對象的局部稱為特寫鏡頭。特寫鏡頭被攝對象充滿畫面,比近景更加接近觀眾。背景處於次要地位,甚至消失,特寫鏡頭能細微地表現人物畫部表情。它具有生活中不常見的特殊的視覺感受。主要用來描繪人物的內心活動。演員通過面部把內心活動傳給觀眾,特寫鏡頭無論是人物或其他對象均能給觀眾以強烈的印象。在故事片、電視劇中,道具的特寫往往蘊含著重要的戲劇因素。在一個蒙太奇段落和句子中,有強調加重的含義。比如拍老師講課的中景,講桌上的一杯水,如拍個特寫,就意味著可能不是普通的水。

正因為特寫鏡頭具有強烈的視覺感受,因此特寫鏡頭不能濫用,要用的恰到好處,用得精,才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濫用會使人厭煩,反而會削弱它的表現力。尤其是臉部大特寫(只含五官)應該慎用。電視新聞攝像沒有刻劃人物的任務,一般不用人物的大特寫。在電視新聞中有的攝像經常從臉部特寫拉出,或者是從一枚獎章、一朵鮮花、一盞燈具拉出,用得精可起強調作用,用的太多也會導致觀眾的視覺錯亂。如果形成一個「套子」就更不高明了

5. 電影中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的區別

全景,遠景,中景,近景,特寫,所說的這些統稱為景別,是指由於攝影機與被攝體的距離不同,而造成被攝體在電影畫面中所呈現出的范圍大小的區別。

景別的劃分,一般可分為五種,

  1. 特寫是指拍攝的部分為人體肩部以上,主要拍攝人的面部細節,從遠到近拍攝

  2. 近景所指的是拍攝的是人的胸部以上的畫面,主要是拍攝人面部的表情

  3. 中景是指拍攝的人體膝部以上的畫面,著重展示人的姿勢與生態。

  4. 全景指的是拍攝的人體的全部和周圍背景,能夠表現出人所在的環境。

  5. 遠景指的是被攝體所處環境。

在電影中,導演和攝影師利用復雜多變的場面調度和鏡頭調度,交替地使用各種不同的景別,可以使影片劇情的敘述、人物思想感情的表達、人物關系的處理更具有表現力,從而增強影片的藝術感染力。如果兩者直接組接,會造成視覺上和情緒上大幅度的跳躍,常能收到特有的藝術效果。

(5)哪個電影大全景接特寫擴展閱讀:

景別就是攝影機在距被攝對象的不同距離或用變焦鏡頭攝成的不同范圍的畫面。電影為了適應人們在觀察某種事物或現象時心理上、視覺上的需要,可以隨時改變鏡頭的不同景別,猶如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常常根據當時心理需要或趨身近看,或翹首遠望,或瀏覽整個場面,或凝視事物主體乃至某個局部。

這樣,映現於銀幕的畫面形象,就會發生或大或小的變化。景別的確定是攝影者創作構思的重要組成部分,景別運用是否恰當,取決於作者的主題思想是否明確,思路是否清晰,以及對景物各部分的表現力的理解是否深刻。

比如,拍攝芭蕾舞演員的舞姿,若不遠不近恰恰去掉舞蹈者的足尖;拍精心檢驗產品,而手卻不在畫面之內;需要強調神情又遠得看不清面目;需要強調氣氛的沒有給予舒展的空間等,都是思路不清的毛病。

至於有些人事先不構思好景別的運用,往往先拍下來再說,需要中景、特寫靠放大後再剪裁,這就是不了解拍攝距離對畫面形象的質量和表現力的影響。要保證完美的畫面質量,景別的確定要盡可能在拍攝時一次完成。


6. 什麼是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

1、遠景

攝像中的遠景是攝取遠距離景物和人物的一種畫面。這種畫面可使觀眾在銀幕上看到廣闊深遠的景象,以展示人物活動的空間背景或環境氣氛。還宜於表現規模浩大的人物活動,如炮火連天、硝煙彌漫的戰場,人如潮湧的遊行示威,千軍萬馬的對陣廝殺等。

2、全景

全景用來表現場景的全貌與人物的全身動作,在電視劇中用於表現人物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3、中景

攝取人物膝蓋以上部分的電影畫面。視距比近景稍遠,能為演員提供較大的活動空間,不僅能使觀眾看清人物表情,而且有利於顯示人物的形體動作。中景的運用,不但可以加深畫面的縱深感,表現出一定的環境、氣氛,而且通過鏡頭的組接,還能把某一沖突的經過敘述得有條不紊,因此常用以敘述劇情。

4、近景

表現人物胸部以上或者景物局部面貌的畫面。近景常被用來細致地表現人物的面部神態和情緒,因此,近景是將人物或被攝主體推向觀眾眼前的一種景別。由於近景畫面視覺范圍較小,觀察距離相對更近,人物和景物的尺寸足夠大,細節比較清晰,所以非常有利於表現人物的面部或者其他部位的表情神態,細微動作以及景物的局部狀態,這些是大景別畫面所不具備的功能。

5、特寫

拍攝人像的面部、被攝對象的一個局部的鏡頭。可使表現對象從周圍環境中突現出來,造成清晰的視覺形象,得到強調的效果。

(6)哪個電影大全景接特寫擴展閱讀

一、極遠景:極端遙遠的鏡頭景觀,人物小如螞蟻。

二、大全景:包含整個拍攝主體及周圍大環境的畫面,通常用來作影視作品的環境介紹,因此被叫做最廣的鏡頭。

三、大特寫:又稱「細部特寫」,指突出頭像的局部,或身體、物體的某一細部,如眉毛、眼睛、槍栓、扳機等。

四、推:即推拍、推鏡頭,指被攝體不動,由拍攝機器作向前的運動拍攝,取景范圍由大變小,分快推、慢推、猛推,與變焦距推拍存在本質的區別。

五、拉:被攝體不動,由拍攝機器作向後的拉攝運動,取景范圍由小變大,也可分為慢拉、快拉、猛拉。

7. 什麼電影里有這樣的鏡頭,就是特寫,然後是一個人的背影,回過頭來看著鏡頭的。哪部電影里有這樣的鏡頭

《藍色大門》 (2002)


導演: 易智言

編劇: 易智言

主演: 桂綸鎂 / 陳柏霖 / 梁又琳 / 明金成

類型: 劇情 / 愛情

8. 電影《南京南京》編導鏡頭分析

什麼是鏡頭,以及如何運用好鏡頭,是每一位導演都必須要了解到的最基本概念,對鏡頭的運用和把握如何往往也是對導演功力的最基本、最具體體現和考驗。

鏡頭風格

鏡頭是一部電影中的最基本單位,每一個不同角度、不同長度、不同取景所表現和組合出來的鏡頭片段、細節展現,乃至最終成片都會形成不同的視覺沖擊和視覺感受。鏡頭如何運用和如何展現細節往往先要取決於影片想要的基調以及影片中想要表現的內容來決定。形式主義和現實主義風格是最早,也是最原始區分一部電影風格表現的方法和手段,不同主義風格的導演往往會傾向於使用不同的鏡位擺放來進行表現。而在對這兩方面的具體區分,在故事片中一般是不做太大的規定性的,一切都根據劇情的需要來做決定,所以,一般性的故事片不走兩極,但在世界電影史上也不乏些許例外。

以電影《南京,南京》為例,解讀一下該片中的鏡頭。

談鏡頭,往往一般先要從鏡頭風格說起,鏡頭風格也是影片風格最後成型的最重要組合因素之一。相信所有熟悉陸川導演風格的觀眾,也都會熟悉陸川導演所特有的帶有些許紀實風格的鏡頭敘事手法。作為中國電影新生代的電影人之一,前兩部影片《尋槍》、《可可西里》,都有這方面非常明顯的印跡,且對人物,特別是對小人物的心理刻畫、心理揭示、心理暗示、心理揣摩都帶有非常細膩的描述和非常精準的把握。同時,每一個鏡頭也都是經過精心編排和組織之後再進行拍攝的。

《南京,南京》這部影片因其發生的故事背景在1937年,離現在的時空是有相當距離的,要從現在去完全表現和還原出當時的歷史情景、歷史場景,也是不太現實的。如果只是單純地把它當成故事片來進行拍攝,而不注重紀實感也就容易使影片缺乏真實性、可信性;反之,紀實感太強,缺乏故事性描述也勢必容易造成趣味性的缺失。所以,根據影片要表現的內容,也就決定了影片的最基本走向——紀實故事片。而縱觀當今世界影視界的發展態勢,也形成了一個基本共識,就是將故事性和紀實性相結合進行表現,就可以互為彌補兩者的不足,這也是現在大部分影片拍攝所運用的最基本類型復合方法。

整體影片風格走向確定之後,也就同時確立了單個的鏡頭表現風格,具體的就會影響到單個鏡頭內的機位擺放、人物表現、人物走位、表演風格、鏡頭運動、角度、空間、時間、距離、美術設計、燈光設計,以至影響到最後的鏡頭剪接、組合、特效、音效處理、成片等一系列相關因素,每一環節都至關重要。最終,都會影響到電影觀眾觀影時的心理感受,並影響到對影片內容做出好與壞的基本判斷。

鏡頭表現

前面已經談到了紀實故事片是這部影片所確定的影片風格,下面就來具體談談這部影片中的鏡頭表現:

一、肩拍鏡頭(晃動鏡頭)

仔細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都應該知道這部影片中運用最多的鏡頭表現之一就是肩拍鏡頭,主要是體現在拍攝激烈戰爭場面當中,這是拍攝最為激烈、動盪不安場面的最有效鏡頭運用,運動不定向,劇烈的晃動,造成暈眩感,非常符合對戰爭場面的描述,增強紀實性、紀實感。影片《南京,南京》中的戰爭場面基本都由這類鏡頭組成,很少有非常靜止的場面出現,即使連對話也不例外。

另外,肩拍鏡頭的運用也不光只是用來描述、刻畫戰爭場面,在需要描述和表現人物內心痛苦、激烈的內心沖突,也是很有效的表現手法。《南京,南京》中也有非常多的運用,特別是在揭示小人物面對危險的局面時都是很有效的心理刻畫手法,如影片中出現的逃難鏡頭、南京百姓面對日軍刺刀威逼等等,極大地突顯了周圍環境的危險、變動性。同時,在大方向上,又突現出了整個中華民族已經到了非常危險且近乎亡國的邊緣,後者,是鏡頭外的含義,發人深醒。

二、大全景(基調)鏡頭的運用

大全景常用於拍攝外景,用以顯示現場的大部分。①這類鏡頭史詩類電影中使用的非常多,還有就是大的戰爭場面,一般在拍攝此類電影中,都是用大全景展示全局,特寫、中景鏡頭明示動作、展現細節、表現局部。而在表現一個人物或一個民族命運時,也常常會運用到大全景(基調)鏡頭,如影片《阿甘正傳》的結尾,鏡頭跟隨羽毛速度緩慢移動,逐漸遠離阿甘,展現了阿甘此時內心的孤寂,就像飄離的羽毛一樣,居無定所。

而在影片《南京,南京》中,陸川更多的是用於展現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且展現的背景是在室內的封閉空間內,更是突顯出了民族的危險性。如在影片剛開場時,一小隊日本兵發現南京避難所,硬是闖入,兩個民族、兩個國家,在同一封閉場景內相遇,日本兵拿武器步步進逼,而中國百姓則身無退路,非常之危險。在這里,大全景展現了避難所的全景,帶給觀眾的是中國百姓的人數眾多,暗示了中國的泱泱大國;而日本兵因人數少,有些遲疑,但因有武器,仍顯示出了咄咄逼人的氣勢。最後,在大全景鏡頭里,我們看到的是日本兵在中國百姓人群里劃開了一道口子。

關於鏡頭的空間運用會在後面進行表述。

三、特寫鏡頭

如前所述,特寫鏡頭往往刻畫、描述的是人物的內心、心理,並局部放大某些動作行為,提請觀眾注意某些重要細節,含有一定的心理、行為提示作用。在影片《南京,南京》中,就有不少特寫鏡頭就是關於這方面的刻畫,仍就拿避難所為例,觀眾可以看到很多雙手舉起時的關於手的特寫鏡頭,舉起的速度中速偏慢,暗含著走投無路時的無奈之舉。再加上對避難所百姓人臉的特寫,疊加重現,更是加深了在民族危亡之時,個人命運前途的迷茫、等待,連最後的一絲希望也早已盪然無存,後者是從小處刻畫,前者則是從大處對民族的危亡進行刻畫。而同時,對日本兵的特寫描寫和對比,從另一個側面把日本兵的驚恐、遲疑到最後的威逼等一系列的表情變化顯露無疑。

另外,還要提請注意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就是當所有百姓舉起手時,有對一個小女孩跟著舉起手的鏡頭描寫,也在預示和提示著觀眾,就連本應成為民族希望的下一代在非人道主義面前都會失去本應獲得的自由和那個年齡應該獲得的一切。而最終,無可避免地成為了那個時代的犧牲品,更像是成為了那個時代祭壇上的祭品,突顯了戰爭的殘酷性。

戰爭中運用特寫鏡頭,可以加強細節,提高戰爭的激烈程度,一般在激烈場面,配合運動鏡頭使用,停留時間短,讓觀眾有更深臨其境的感覺,因為特寫鏡頭對於觀眾來說是景深感最小的,也就最容易加大真實感。具體的戰爭特寫場景在影片中都能找到,也就不再詳述。其他的特寫還有對物的特寫、對人物心理刻畫描寫,前者如像影片中坦克機關槍的掃射,後者如影片中劉曄扮演的中國軍人的心理刻畫,等等。

四、運動鏡頭

運動鏡頭並不是晃動鏡頭,晃動鏡頭只屬於運動鏡頭中的一種,是在顯示運動最為激烈的狀態下才使用的。運動鏡頭是相對於靜止鏡頭而言的,是拿靜止鏡頭作參照物,一般的運動鏡頭分為兩種,一種是方向上的橫向和縱向運動。一般用以顯示跟隨著人物一起做運動,人物走,鏡頭跟著走,如日本兵進入南京城時,鏡頭就是一直跟隨著角川兄一起移動的,此處描寫的是日本兵進城時的細節,一般用中景為多;此類鏡頭還有一個表現方式,就是可以被當作主角的視點,從主角的角度去觀察世界,在這里,鏡頭被當作了人眼,可以橫向和縱向的全景展示這個世界。影片中也有不少這方面的細節描述,如角川兄在進城路途中看到的南京城內的一些屠殺場面。

閱讀全文

與哪個電影大全景接特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