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百科 > 哪裡有達洛維夫人電影

哪裡有達洛維夫人電影

發布時間:2022-09-22 14:53:35

A. 《達洛衛夫人》和《達洛衛夫人到燈塔去》是一部作品嗎《達洛衛夫人》大約有多少字

是一本三部曲的書,達洛維夫人和到燈塔去是其中的兩部。

作 者: (英)吳爾夫(Woolf,V.) 著,王家湘 譯
出 版 社: 譯林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1-9-1 字 數: 410000 版 次: 1 頁 數: 525 印刷時間: 2003/09/01 開 本: 印 次: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806572030 包 裝: 精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小說 >> 世界名著 >> 歐洲

內容簡介
本書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現代主義作家之一吳爾夫的三部以意識流手法創作的小說的合集。三部作品分別以吳爾夫自己、她父母和她哥哥為原型,深入人物內心世界,對其思想意識流程細細臨摹,全面再現,精煉典雅的行文中蘊含著對生命意義和存在本質的思考,優美而深刻,堪稱經典。《達洛維夫人》記敘了一個國會議員的妻子在舉辦宴會的一天里,遇見舊情人,聞聽自殺事件時的種種感悟。《到燈塔去》講述的是一個經歷戰爭的家庭中子女成長,與父母逐漸達到和諧與認同的故事。《雅各市之屋》則描繪的是一個青年人的成長經歷:求學劍橋,游歷歐洲,最後死於戰爭。這部小說在國內是首次被譯成中文。《達洛維夫人》1998年已被拍成電影。

目錄
譯序
達洛維夫人
到燈塔去
雅各布之屋

一九八八年,英國著名文學評論家馬爾科姆·布拉德伯里對弗吉尼亞·吳爾夫在二十世紀文學中的貢獻作了如下的評論:
她全部創作之豐富和成就之巨大--不僅是九部小說,女性主義文章,書籍評論和羅傑·弗萊伊傳,而且還有發表在雜志上的文章,日記以及書信,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在她去世後出版的,現在還不斷出版--使她一度曾被指責為狹隘的作品變得越來越成為她的時代,她的精神世界和現代藝術思想的精髓.
這段話可以說概括了吳爾夫在文學上的成就.從她一九一五年發表《遠航》以來,讀者和評論界對她的認識經歷了一個發展的過程.早期主要認為她是一個反傳統的先鋒派作家,以意識流手法和創作技巧上的創新見長.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心理傳記派,心理分析學派,馬克思主義文論派,女性主義評論家,從作品的社會政治性進行分析的研究者,從現代主義創作手法入手的分析家已經用今天存在的一切文學理論從一切角度對吳爾夫的作品進行了全面的詮釋,為讀者深入了解這些難懂的作品提供了方便.
吳爾夫認為,用傳統的現實主義手法進行創作不能捕捉住真正的生活.她眼中的真正的生活,真正的現實是變動不已的,未知的,不受拘束的,像一個明亮的光輪般的人的精神世界.她的全部創作活動就是探索一種手段,以求最好地表達她所理解的這種生活,這種真正的現實.出於對生活和現實的這種獨特理解,她自然認為傳統的創作方法只能反映事物的外部,反映不了事物復雜多變的本質.她認為作家必須站在作品中不同人物各自的立場上去觀察,傾聽,思考,把所得到的印象,情緒,心境,氛圍重新組織,再現出生活與現實的精神和實質.吳爾夫從個人的感受出發探索生活的價值,這使得她的作品帶上了強烈的內向性.她逐漸發展了一種靈活多變的,印象主義的,重表現思維不重表現行動的創作風格.
這次翻譯出版的吳爾夫的三部作品《雅各布之屋》,《達洛維夫人》和《到燈塔去》充分反映了她作品的特點.這三部都是意識流小說,如果說還有傳統意義上的故事情節的話,那麼情節也是簡單得一句話就可以說完.例如,《達洛維夫人》寫的是一九一九年夏季某天,達洛維夫人早上出門為晚宴購物到晚宴結束的一天的生活,這無論是在吸引讀者去讀這本書或幫助讀者去理解這部作品上都沒有什麼意義.那麼,這是三部怎樣的作品,我們應怎樣閱讀它們呢?
《雅各布之屋》是吳爾夫所寫的第三部小說.在此之前發表的《遠航》和《夜與日》是用較為傳統的創作手法寫的.《雅各布之屋》是吳爾夫第一部開始採用意識流手法的實驗作品.她不顧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在描寫事物時如電影中鏡頭般迅速化出化入,貫穿整個作品的是作者的觀察和思索.吳爾夫不斷變化敘述的角度,甚至創造了一些主要作用只是為了敘述他們對雅各布的印象的人物.雅各布的一生,從童年到離家去劍橋大學讀書,到在倫敦有自己房間的獨立生活,到他短暫的法國和希臘之行,以及最後在戰爭中陣亡,都是通過他留在親友心目中的各種不同印象,以及他的內心活動反映出來的.他一生留下的具體的,可觸摸的痕跡只有他在倫敦獨自生活時所住的那個房間,裡面有他的私人用品,這些遺物又在認識他的人的心中激起對他的回憶.讀者在閱讀時感到彷彿在翻閱主人公的一本相冊,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幕幕生活的橫斷面,沒有引言,沒有結語,始終捕捉不住人物的性格和特點,使人感到一種朦朧的神秘.作者在環境的描寫中往往蘊涵著象徵意義,往往用評論點出寓意,用人物對事物的觀察表現主題.一些評論家指出,在這樣一部散文詩般優美卻又含義晦澀的作品中,吳爾夫充分寫出了她對戰爭的反感.作品中充滿了對英國教育文化結構的辛辣抨擊,它使年輕人充滿了尚武思想,變成心甘情願的戰爭犧牲品;揭示了古老的所謂知識至上的最高學府如何生產著一代又一代傲視眾生的,權力和特權的接班人.
《達洛維夫人》的結構框架是女主人公克拉麗莎生活中的一天,這一天的主要活動是達洛維夫人在家中舉行的晚會.但是讀者面前展現的遠不止她一天的所作所為,而是她的一生,她的性格和她和家人,朋友的關系.三十多年前的舊情人彼德的出現勾起了她對自己少女時代的回憶,眼前的事物使她思索自己目前的處境,老年的來臨帶來的對死亡的恐懼,客人的到來引起的對人際恩怨的回顧.除了克拉麗莎外,作者對彼德和在戰爭刺激下精神失常而自殺的塞普蒂默斯的內心世界也作了深層次的探索.通過每個人物的回憶,聯想,希望,幻滅,作者超越了時空的限制,進出於人物的內心世界.吳爾夫時而停留在某個人物身上,隨著人物的意識活動在時間上任意前後跳躍;時而停留在時間的一點上,從一個人物跳躍到另一個人物身上,展示出在同一時間不同空間人物的不同活動和思想.當作者探索一個人物的內心活動時,往往不時用各種方式暗示是誰的內心活動,以免讀者在人物自由聯想的過程中失去了線索;而當她的筆要從一個人物轉到另一個人物身上時,她往往用倫敦大本鍾報時的鍾聲先把讀者帶回現實之中,然後再轉到另一個人的意識中去.在對人物紛繁的意識的表現中,讀者能夠感覺到一條貫穿其中的主線,那就是作者對當時英國統治階級的審視.她活靈活現地寫出了統治階級的愚昧,充滿了粗暴的男性至上觀念和對王室及帝國的盲目崇拜和效忠.這樣的一種社會氛圍使一些受害者絕望自殺,另一些尋求安逸,放棄了追求.
《到燈塔去》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窗口"描寫的是拉姆齊教授一家和幾個朋友在海濱度假生活中一個下午和晚上,中心是晚餐.第二部分"歲月流逝"用淡淡的幾個鏡頭和回憶,展現了這所別墅因主人在戰時無暇來度假而逐漸破敗下來,而在此期間,拉姆齊家中夫人及長女先後死去,長子也在戰爭中陣亡.第三部分"燈塔"講的是十年以後拉姆齊先生和小兒子詹姆斯,女兒卡姆乘小船去到了燈塔,實現了十年前詹姆斯的願望;畫家莉莉·布里斯科終於完成了十年前開始而因找不到感覺停頓下來的那幅拉姆齊夫人和小詹姆斯的畫.
表面看來,這部小說就像有錢有閑的中產階級的懶散的消夏生活,充滿了沒有起點也沒有結尾的社交閑談,人們對生活中一些人和事的反映,以及由此而生的聯想.沒有驚人的事件,沒有太多的活動,平平淡淡.所反映的生活現實,用小說中不止一次出現的譬喻來形容,很像坐在一列疾駛的火車中的人向窗外看去時的感覺,他看見人群,景物在窗外閃過,目光剎那間停留在某處,似乎感到看見了什麼,但旋即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就是吳爾夫心目中的現實和生活,即一個籠罩著我們的半透明的外殼.小說中的情節具有強烈的象徵意義,如莉莉作畫,到燈塔去等,但象徵的究竟是什麼,亦即小說反映的主題思想是什麼,評論家也是見仁見智,莫衷一是.阿諾德·凱特爾在《英國小說導論》中提到吳爾夫這部作品時說,"要想恰當地說出《到燈塔去》表現的是什麼是極其困難的.許多評論家使用了'象徵'這個字眼,但看來在究竟什麼象徵著什麼上,他們之間極少共同看法."
以燈塔為例.戴維·戴希斯在分析了小說的各個方面之後認為,燈塔"既是個獨特的存在,又是不斷變化中的歷史的一個部分.從某種意義上說,到達燈塔意味著和自我以外的真實世界接觸,放棄自我的獨特性,接受客觀的現實."A.D.穆迪則認為,拉姆齊夫婦對現實的不同理解在燈塔身上達成了一致;一方面燈塔是建立在光禿的岩石上的堅實的物質存在,這代表拉姆齊先生的理性和物質的現實;另一方面從燈塔內發出的閃光象徵著拉姆齊夫人所代表的精神的現實,這是生活的本質.作者在這部小說中確實是通過拉姆齊夫婦表現了兩種現實觀,而且力圖尋求二者結合的可能.吳爾夫本人是重視物質現實在人的內心和精神上的反映的.
對吳爾夫作品的認識和理解,從評論界到讀者都有一個不斷深入的過程.她的作品開始出現後,一直受到評論界的關注.前面已經提到,早期評論界主要對她的現代派創作手法感興趣.從七十年中期開始,對吳爾夫的研究進入了多角度的審視階段,這與昆廷·貝爾(QuentinBell)於一九七二年出版了吳爾夫的傳記有直接關系.貝爾不僅了解吳爾夫,而且大量利用了吳爾夫從未發表過的私人材料.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隨著吳爾夫日記的編輯出版(1977-1984,五卷集)和七卷書信集的出版,特別是在吳爾夫的丈夫萊昂納德於一九六九年去世後,在夫婦二人留下的材料中發現了吳爾夫許多生平回憶片段,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在她去世前不久寫的關於個人童年和青年時代的回憶《回憶隨筆》(Sketchof the Past),後來匯編成集,這就是一九七六年出版的《頓悟時刻》(Moments of Being).同時,她的許多小說的初稿被陸續出版.她生前匿名在《泰晤士報文藝增刊》上發表的文章,經過研究者的查證匯編成六卷《弗吉尼亞·吳爾夫文集》.一九九�年,米切爾·李斯卡(MitchellLeaska)編輯出版了吳爾夫一八九七到一九�七年的日記及文章集《熾烈的藝徒》(A Passionate Apprentice).在她逝世五十年後,她的文集全部出齊.這大量"新作"的涌現,將吳爾夫的研究推入了高潮.各路評論家都在吳爾夫的研究上大顯身手.
心理傳記派評論家如魚得水.如梅法姆(John Mepham)在《弗吉尼亞·吳爾夫:文學生平》(Virginia Woolf:A Literary Life)中強調她創作的創新試驗,認為她的每一部作品都反映一種不同的技巧和形式的創新,而她的每一個嘗試都是為了尋找一種反映意識和生活的新方法.她整個的創作生涯是一系列企圖解釋生活的永無窮盡的努力.他認為吳爾夫受到自己性格的不同方面,自己的不同信念和不同動力的影響和驅使,因此會時而重墨於人物的內心世界,時而描繪使人物處於特定心態中的社會文化等外部因素.她本人是重重矛盾的混合體,體現在作品中就要構成了這樣一些特點的共存:既不切實際又物質主義,既有神秘主義又有政治性,既是詩人又是社會批評家,既重事實又重幻想.
有的評論家則從社會政治角度分析她的作品,如亞歷克斯·茲沃德林(Alex Zwerdling)在一九八六年出版的《弗吉尼亞·吳爾夫和現實世界》(VirginiaWoolf and the Real World)一書中,向認為吳爾夫的作品沒有政治性,不關心社會問題的觀點提出挑戰.(吳爾夫的丈夫萊昂納德評價妻子是"自亞里斯多德創造了'政治動物'一詞以來最不具有此特點的人",這對早期的吳爾夫評論家有很大的影響.)茲沃德林認為吳爾夫一生對社會權力結構和運作極感興趣,並受到挑戰及改革這個權力關系的願望驅使,是位社會批評家和改革者.她相信人的個體經歷是在社會現實中形成的,她力圖在作品中反映這一形成的過程.不僅是她的女權主義的文章中有強烈的社會性,茲沃德林認為她所有的小說都具有這個特點,而對她本人心理的探究和對她作品中人物主觀意識流動的超常興趣使人們忽略了她作品中這方面的豐富內容.在茲沃德林之前,美國女權主義評論家就已指出,吳爾夫畢生都是個男權社會的批評者,因此茲沃德林並不是第一個提出吳爾夫是個社會批評者的人,但是盡管茲沃德林同意羅斯(P.Rose)在《女作家弗吉尼亞·吳爾夫生平》(Woman of letters: A Life of Virginia Woolf, 1978)中的觀點,即認為吳爾夫感情和思想的核心是她的女權主義觀念,他指出吳爾夫作品中所反映的社會問題決不是性別歧視所能夠涵蓋的.他在書中詳細了吳爾夫作品中的社會內容,研究她創作每一部作品時的社會歷史特點,他認為不如此則無法理解作品的真正意義.茲沃德林對吳爾夫對待階級和財富的態度也做了很有見地的分析:吳爾夫和她圈子裡的朋友--如布魯姆斯伯里的成員--認為有錢的精英家庭所起的重要社會作用是提供知識貴族,負有繼承並推進社會文明美德的責任(如對美的敏感,重視精神享受和友誼).一戰後工人運動的發展和中產階級務實觀念的流行大大沖擊了知識貴族們的理念和自負,造成吳爾夫精神上的不安,混亂和絕望.
馬克思義評論家對吳爾夫的階級態度的分析評論集中在《達洛維夫人》上.最早的一篇文章是威廉·燕朴遜(William Empson)的《作為政治諷刺文學的"達洛維夫人"》(Mrs.Dallowayas a Political Satire, 1932).燕朴遜認為吳爾夫對統治階層和對他們持批評態度的人都有著一定的同情,表現在對達洛維夫人晚會上的權貴既諷刺又羨慕的描述上.到一九七�年,特里·伊格爾頓在《流放與逃亡:現代文學研究》(Exilesand Emigres: Studies in Modern Literature)中進一步發展了這一論點,他認為作者通過彼德·沃爾什這個人物反映了對社會的批評,但同時又把他表現成一個乖僻的人.小說對英國上層階級的生活和社會習俗既批評又支持.伊格爾頓分析吳爾夫既意識到階級存在的問題,又保有上層階級的文化貴族的精神追求,因此不可能對社會問題持明確的批判態度.她所代表的是這樣的一個階層:它一方面偏離統治階級的價值觀,但又依附於它,以保持自己有錢有閑的精神貴族的生活.在她的小說中也必然會反映出這種和上層階級既有偏離又有認同的特點.霍桑(J.Hawthorn)在一九七五年出版的《弗吉尼亞·吳爾夫的"達洛維夫人":異化的研究》(Virgina Woolf』s "Mrs. Dalloway": A Studyin Alienation)中指出,作者對外部世界特別是她圈子以外人們的勞動和生活的了解是片面的,因此雖然有時能看到社會弊端,卻無法為她身處矛盾中的人物找到出路.
對吳爾夫作品的評價決不是一篇序言能夠做到的.筆者只希望,讀者在讀了這篇短文後,能夠充分利用作者給我們留下的巨大的賞析空間,去欣賞這位重要的英國女作家的具有代表性的三部作品.
吳爾夫作品的魅力正在於它們為讀者留下了巨大的賞析空間.

B. 關於女性獨立的電影

《永不妥協》是2000年上映的一部美國電影,由史蒂文·索德伯格執導,朱莉婭·羅伯茨、阿爾伯特·芬尼、艾倫·艾克哈特等主演。 電影 描述了一個沒有法律背景的單身母親,歷盡艱辛,以永不妥協的勇氣和毅力打贏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宗民事賠償案。
《走出非洲》講述的是一個歐洲女性在非洲土地上得到成長、蛻變、升華的故事。女主人公凱倫在非洲獨自經營咖啡種植園,逐漸愛上了這片神奇而迷人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一切人和事物。
《時時刻刻》由史蒂芬·戴德利執導的劇情電影,戴維·黑爾、邁克爾·坎寧安擔任編劇,妮可·基德曼、朱麗安·摩爾、梅麗爾·斯特里普主演 。 講述了三個不同時代的女人和英國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的小說《達洛維夫人》千絲萬縷的聯系。該片於2002年12月18日在美國上映,該片獲2002年奧斯卡獎。

C. 哪有電影《早上37度2》,《廚師,大盜,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達洛維夫人》的視頻拜託各位大神

早上37度2是不常用的譯名,一般用的《巴黎野玫瑰》,用它就能搜出來了。 http://www.shuangtv.net/aiqing/baliyemeigui/ http://www.qilumovie.com/filmplay/36684-0-0.html《 廚師、大盜、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 網路別打達洛維夫人,打黛洛維夫人,很多視頻的。

D. 弗吉尼亞 伍爾芙簡介

弗吉尼亞·伍爾芙
弗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英國女作家,被認為是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之一。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吳爾芙是倫敦文學界的核心人物,她同時也是布盧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的成員之一。其最知名的小說包括《戴洛維夫人》(Mrs. Dalloway‎)、《燈塔行》(To the Lighthouse‎)、《雅各的房間》(Jakob's Room‎)。

生平以及著作
出生於倫敦的伍爾芙是在家中接受教育的。結婚以前她的名字是艾德琳·弗吉尼亞·斯蒂芬(Adeline Virginia Stephen‎)。1895年母親去世之後,她第一次精神崩潰。後來她在自傳《存在的瞬間》(Moments of Being‎)中道出她和姐姐瓦內薩·貝爾(Vanessa Bell‎)曾遭受同母異父的哥哥喬治和傑瑞德·杜克沃斯(Gerald Duckworth‎)的性侵犯。1904年她父親萊斯利·斯蒂芬爵士(Sir Leslie Stephen‎,著名的編輯和文學批評家)去世之後,她和瓦內薩遷居到了布盧姆斯伯里(Bloomsbury‎)。後來以她們和幾位朋友為中心創立了布盧姆茨伯里派文人團體。她在1905年開始職業寫作生涯,剛開始是為《泰晤士報文學增刊》撰稿。

1912年和雷納德·伍爾夫(Leonard Woolf)結婚,丈夫是一位公務員、政治理論家。對於自己的婚姻,弗吉尼亞·伍爾夫曾大犯躊躇。她就像自己的小說《到燈塔去》里的莉麗,盡管認為愛情宛如壯麗的火焰,但因為必須以焚棄個性的「珍寶」為代價,因此視婚姻為「喪失自我身份的災難」。一個女人抱持這樣悲觀的看法,又是在三十歲的「高齡」上才開始構築「二人空間」,其困難是可想而知的。然而事後證明,弗吉尼亞的憂慮純屬多餘,倒是她的心理症結落下的性恐懼和性冷淡,使婚姻生活從一開始就走上了歧路。 倫納德畢業於劍橋大學,饒有文才,深具眼力,與其說他欣賞弗吉尼亞的嫻雅風度,毋寧說他傾慕弗吉尼亞的超凡智慧。在他眼裡,弗吉尼亞是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智慧的童貞女」,在她身上完全不粘附世俗的肉慾色彩。應該說,起初,倫納德心有不甘,他抱著幻想,認為自己能像王子喚醒睡美人那樣喚醒弗吉尼亞體內的性意識。幾經努力,徒勞無功之後,他創作小說《智慧的童貞女》,借用男主人公哈里·大衛的口吻譴責了冷血的女人,認為「那些長著白皮膚和金色頭發的蒼白的女人……是冰冷的,同時也使人冰冷」,他的這些心懷不忿的說辭(近乎指桑罵槐)無疑對弗吉尼亞的自尊構成了深深的傷害。弗吉尼亞婚後的「精神雪崩」給倫納德適時地敲響了警鍾,他決定從此認命,轉而追求精神之愛這一更高遠的境界。他這樣做,僅需一條理由——「她是個天才」——就足夠了。弗吉尼亞的感激之情也溢於言表,她明確地宣布倫納德是自己生命中隱藏的核心,是她創造力的源泉。1930年,弗吉尼亞告訴一位朋友,沒有倫納德,她可能早就開槍自殺了。弗吉尼亞能以多病之身取得非凡的文學成就,倫納德可謂居功至偉。

1915年,她的第一部小說《遠航》出版,其後的作品都深受評論界和讀者喜愛。大部分作品都是由自己成立的「賀加斯岀版」推岀。

伍爾芙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現代主義文學潮流的先鋒;不過她本人並不喜歡某些現代主義作者,如喬伊斯。她對英語語言革新良多,在小說中嘗試意識流的寫作方法,試圖去描繪在人們心底的潛意識。愛德華·摩根·福斯特稱她將英語「朝著光明的方向推進了一小步」。她在文學上的成就和創新性至今仍然產生著影響。二戰後她的聲望有所下降,但隨著70年代女權主義的興起,她又成為文學界關注的對象。

伍爾芙患有嚴重的抑鬱症,她曾在1936年寫給朋友的信中提及:

"....never trust a letter of mine not to exaggerate that's written after a night lying awake looking at a bottle of chloral and saying, No, no no, you shall not take it. It's odd how sleeplessness, even of a modified kind, has the power to frighten me. It's connected I think with these awful times when I couldn't control myself."

寫作於一九四二年的《幕間》,是弗吉尼亞·伍爾夫辭世之前的最後一部作品。當這部小說進展到約前五分之一的部分時,作家在讓波因茨宅一個干粗活的女僕到清涼的睡蓮池旁喘息片刻時順便交待,十年前曾經有一位貴婦人在該處投水溺亡。那是一片濃綠的水,其間有無數魚兒「遨遊在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裡,閃著亮光。」

這真是一個不詳之兆:僅在小說完成又過了一個月之後,也就是1941年3月28日,舉世無雙的伍爾夫在自己的口袋裡裝滿了石頭,投入了位於羅德麥爾(Rodmell)她家附近的歐塞河(River Ouse)自盡。她在給丈夫的遺書中寫道:

最親愛的:

我感到我一定又要發狂了。我覺得我們無法再一次經受那種可怕的時刻。而且這一次我也不會再痊癒。我開始聽見種種幻聲,我的心神無法集中。因此我就要採取那種看來算是最恰當的行動。你已給予我最大可能的幸福。你在每一個方面都做到了任何人所能做到的一切。我相信,在這種可怕的疾病來臨之前,沒有哪兩個人能像我們這樣幸福。我無力再奮斗下去了。我知道我是在糟蹋你的生命;沒有我,你才能工作。我知道,事情就是如此。你看,我連這張字條也寫不好。我也不能看書。我要說的是:我生活中的全部幸福都歸功於你。你對我一直十分耐心,你是難以置信地善良。這一點,我要說----人人也都知道。假如還有任何人能挽救我,那也只有你了。現在,一切都離我而去,剩下的只有確信你的善良。我不能再繼續糟蹋你的生命。

我相信,再沒有哪兩個人像我們在一起時這樣幸福。維

(據昆丁·貝爾(Quentin Bell:伍爾夫的侄子)所寫的傳記中原文譯出)

現代研究
最近關於伍爾芙的研究大多關注於三個方向:女權主義、同性戀傾向及抑鬱症病史。這方面的一個例子是1997年Eileen Barrett和Patricia Cramer所著的一系列文學批評:《Virginia Woolf: Lesbian Readings》。

1966年伊麗莎白·泰勒曾主演的電影《靈欲春宵》(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但這部影片的名字,卻和Virginia Woolf沒有絲毫關系,而是套用了一曲英國童謠,名為「Who's afraid of the big,bad wolf?」

在2002年,出現了一部以伍爾芙在寫《達洛維夫人》期間故事為題材的電影《時時刻刻》(The Hours)。這部電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提名,但是沒有獲獎。但是影片的主角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獲得了最佳女演員獎。這部電影取材於普利策獎得主麥克爾·坎寧安(Michael Cunningham)1998年的同名小說。其中「The Hours」是伍爾芙在創作期間為《達洛維夫人》所起的名字。不過從事伍爾芙研究的學者對影片所描繪的伍爾芙的形象非常不滿。
出航(The Voyage Out) (1915年)
夜與日(Night and Day) (1919年)
雅各的房間(Jacob's Room) (1920年)
達洛維夫人(Mrs. Dalloway) (1925年)
到燈塔去(To the Lighthouse) (1927年)
奧蘭多(Orlando: a Biography) (1928年)
海浪(The Waves) (1931年)
歲月(The Years) (1937年)
幕間(Between the Acts) (1941年)
鬼屋及其他(The Haunted House and Others)(短篇小說集)

隨筆
一間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 )(1929年)
普通讀者I(The Common Reader)(1925年)
普通讀者II(The Second Common Reader)(1933年)
三個畿尼(Three Guineas)(1938年)
羅傑.弗萊傳記Roger Fry: A Biography (1940年)
飛蛾之死及其它The Death of the Moth and Other Essays (1942年)
瞬間及其它隨筆The Moment and Other Essays (1948年)
存在的瞬間Moments of Being
現代小說Modern Fiction (1919年)

1992年9月16日在加拿大多倫多電影節,一部以基於Virginia Woolf‎的小說《Orlando》的同名電影上映。
因為親密的女朋友離家出走而備感思念,為了表達思念之情,伍爾芙便以她為原型,創作了被稱為「世界上最長,最動人的情書」的傳奇小說《奧蘭多》。
有評論家把伍爾芙的小說分為戲劇小說和實驗小說兩類,認為戲劇小說是其社會評論的戲劇化移植,使她能通過作品中的人物曲折地表達自己對社會問題的種種看法。《奧蘭多》當在此列。小說突破年齡,性別的限制,追隨主人公三百年間的傳奇經歷,在輕松幽默的表面情節下,以滑稽模仿的方式重審英國文學史,提出了將在同期出版的評論《一間自己的屋子》里將正式討論的男女性差,婦女與文學等嚴肅問題。因此,這部關於同性戀,換裝癖和雙性同體的小說對女性主義批評含義無窮。而後殖民主義則十分關注奧蘭多出使東方的經歷。小說出版的年代,同性戀、種族等問題正一起困擾英國,成為公眾熱點話題。由此看來小說又不乏諷世之社會意義。
在女性主義尚未興起之前,《奧蘭多》一度被忽略。伍爾芙自己也戲稱其為一個「玩笑」。近年來,隨著女性主義文學理論的深入發展和後現代主義重讀現代主義話題的提及,《奧蘭多》愈來愈受到評論關注,成為女性主義批評的典範作家的精華作品。

E. 《時時刻刻》:直面真實的人生

電影以弗吉尼亞•吳爾芙的意識流小說《達洛維夫人》為線索,講了三個女人——作者伍爾夫(妮可·基德曼),讀者勞拉·布朗(朱麗安·摩爾)和一個現代「達洛衛夫人」克拉麗莎·沃恩(梅麗爾·斯特里普)人生中一天的故事。「一個女人的一生,濃縮到一天中,只有一天,短短的一天就是她的一生」(A woman's whole life ,in a single day.Just one day and in that day, her whole life.)這是電影中的台詞,伍爾夫按照這種結構來構思她的小說,電影編劇也是如此,通過巧妙的連接用一天來展示三個女人的一生。

電影以是伍爾夫1941年自殺時的情景開始,伍爾夫在遺書中寫道:

 伴隨著這段內心獨白,伍爾夫揣著石頭沉入河水中。

不得不說這個開頭很吸引人,天才的伍爾夫自殺這個行為,引發觀眾的好奇;遺書中融合了選擇、愛情、直面人生……諸如主題讓觀眾思緒開始發散,開始聯想,很容易有代入感。鏡頭在圍繞著三個位女主不斷切換,開始了她們的一天,1941年倫敦郊區,伍爾夫開始構想小說的開頭;1951年洛杉磯,家庭主婦勞拉·布朗開始在家中閱讀小說《達洛維夫人》;2001年紐約克拉麗莎正要出門買花。她們雖然身處不同的時代,雖然都被壓抑和束縛著,但她們都在抗爭,都在追求更有意義的生活。一天下來後伍爾夫選擇自殺,勞拉做出了生下肚子中的二胎孩子後離家出走的決定,克拉麗莎照顧多年的前男友(勞拉的兒子),一個患有艾滋病、富有天賦並且剛剛獲獎的詩人在這一天自殺,克勞麗莎後來坦然接受生活中的變故,開始為自己而活。

三位女主都被日常生活的庸俗無奈無聊的事情所困擾,但原因不盡相同。

妮可飾演的伍爾夫神情執著,眼神專注,遊走在自己小說的虛構生活和自己被迫接受的現實生活邊緣,在自己小說中伍爾夫是上帝,可以決定主角們的生死,但在現實生活中伍爾夫則是生活在牢籠中。因為自己的才華、敏感、精神病史,天才的伍爾夫不能享受溫暖的陽光、自在的散步、派對,被愛她的丈夫、親人們「嚴加看管」,兩種生活的絕大的割裂感,讓伍爾夫瀕於崩潰。

摩爾飾演的羅拉眼神空洞,表情僵硬,電影雖然沒有交代背景,但是有著好人&疼她的丈夫、可愛的兒子的羅拉顯然是過著平靜安穩日復一日的生活,羅拉的丈夫今天生日,小說《達洛維夫人》引發了古怪、脆弱、敏感的羅拉對生活意義的思考,她並不享受為人妻、為人母的這種生活,每天被無聊的日常瑣碎事填滿的羅拉無法再逃避,被迫直面生活的真相,不能承受生命之輕的羅拉萌生自殺的念頭。

梅姨飾演的克拉麗莎是三位女主中唯一「正常」的人,眼神明亮、熱情,並且樂觀,熱衷於辦party,。克拉麗莎多年來照顧著患有艾滋病、富有天賦並且剛剛獲獎的詩人前男友理查,這天晚上她要准備派對慶祝理查獲獎。克拉麗莎拿著五彩繽紛的花滿懷熱情去看望理查。期間他們發生爭論,克拉麗莎被迫開始面對自己的人生,懷疑人生。

克勞麗莎只是描述了一種常見的生活狀態。克拉麗莎對待生活積極主動樂觀,不接受理查的態度並且鼓勵理查繼續生活下去,理查只好勸克拉麗莎今後要勇敢面對沒有他的現實:「我的生命要你來決定,是嗎?你自己的生活呢?我死了你就得面對你的人生。到時候你又如何逃避。」至此克勞麗莎開始崩潰,頓時陷入中年精神危機。理查是克勞麗莎的精神支柱和生活重心,理查一方面安心的接受著克勞麗莎多年的關照,一方面看透了兩個人的這種生活,這不是他滿意的一種狀態。絕望的人離開世界毫無牽掛,但受傷的是關心他的親人,每個人都會面臨像克拉麗莎一樣的問題。克勞麗莎做了全部的瑣碎事,好心為理查舉辦party但卻被挖苦,不被理解,內心無比的憤怒和悲傷。

我們的會疲於應付常生活的庸俗無聊,如勞拉般苦惱或如克勞麗莎般樂於做那些瑣事。這些事會常常吸引著我們的注意力,從而使我們不知不覺著中逃避,不去直面自己,不去直面自己的本性,自己的弱點,想不清楚的問題便不再去想。很多時候,我們擁有什麼和自己的本性無關,天生得到或者別人給予,但如何對待自己擁有的東西,如何做選擇,則必須直面自己的天性。壓制、扭曲自己的內心去順應大眾的價值觀還是聽從自己的內心?這是一個艱難、無法逃避的問題,否則終究會像克勞麗莎一樣感嘆「為什麼一切都不對?」

伍爾夫從想悄悄買票回倫敦,倫納德發現後追至倫敦,兩人在站台發生爭執,倫納德表示在鄉下生活、開出版社完全是出於愛,為了伍爾夫的康復,但伍爾夫表示她有選擇權。

「我的生命被別人帶走,我並不過這種生活。如果我想清楚我就會說,我一個人在黑暗中中獨自掙扎,只有我才會知道,只有我才能了解我的情況。我必須去面對它,這是我的權利,就算最無助、最可憐的病人也有權利決定自己的生活。我也希望我在這種環境中很快樂,但是要是選擇留下來還是死亡,我選擇死亡。」
聽著伍爾夫語氣平靜的說出這些,倫納德無助的抽搐著,他無法反駁伍爾夫,同意先回家,第二天就回倫敦。回去的路上伍爾夫補了一句「逃避生活永遠得不到內心的平靜」,伍爾夫在兩種生活中遊走,這一天姐姐的到訪加劇了伍爾夫內心的沖突,在和姐姐告別的時候她狠狠的親吻著姐姐問「你覺得有一天我能逃脫么?」,她渴望能夠跳出這種「不正常」的生活,像正常人一樣,自在、平靜的去生活。

理查死後的當晚,克勞麗莎第一次遇見了理查的母親:

勞拉說這番話的時候,克勞麗莎極為復雜的表情變化反映著內心強烈震盪。勞拉不是個好媽媽,她的行為被大家所譴責,但她不後悔自己的選擇,因為她無法忍受那種生活。

勞拉的這段話和伍爾夫在車站的那段話形成對比,為了內心的平靜做出了相同的選擇,直面自己的本性。一個選擇死亡一個選擇活著,這種選擇的對立,只是在別人看來的對立。

敏感的人不容易內心平靜,,因為經歷多少並不是關鍵的,關鍵的是能感受到多少,感受、發現的越多,會讓人思緒越復雜、混亂,伍爾夫、勞拉、理查都是如此,敏感的人不容易幸福也是源於此。現實中很多人選擇無視、逃避現實,少發現點真相,會讓自己內心輕松點。「重點是你能忍受多少」,一個人處理自己感受、發現的信息的能力必須要能夠跟的上她的承受力,堅強是相對於敏感而言的,她的堅強要可以匹配她的敏感。伍爾夫敏感、富有才華為探究人生的意義而活,這是一條艱難的路,很多作家在這條路上選擇了自殺,如果沒有不能很好地梳理自己的思緒,不能找到自己可以理解、接受的邏輯理順自己看到事情,就無法得到內心的平靜,崩潰只是時間問題,脆弱與敏感往往是導致悲劇的一對搭檔。

克勞麗莎在理查自殺前有精神寄託,為理查而活,每天忙碌著快樂著;理查自殺後和伍爾夫、勞拉一樣開始面對真實、自己的人生,陷入痛苦的狀態;克勞麗莎在和勞拉聊天過後,開始坦然面對一切,開始理解理查,開始面對自己的人生為自己而活,克勞麗莎是不幸的,因為她摯愛的理查離他而去,但她也是幸運的,在恰當的時候被理查的死和勞拉的一番話所啟發。

伍爾夫&勞拉、克勞麗莎前後的狀態,代表了三種不同的人生狀態:混沌的快樂、痛苦的清醒、自在的清醒。

我們常常陶醉於忙碌、混沌的快樂中,不去想復雜、深奧的哲學問題,惰性使然,想不清的問題不去想,就如克勞麗莎這一天上午的生活;如勞拉自己主動發現或如克勞麗莎被現實敲打——被理查的死刺激,開始痛苦思考人生。很遺憾沒有辦法從第一種態度到第三種狀態,然後坦然的面對人生。

克勞麗莎的一生濃縮到一天中,她一天經歷了三種狀態,理查的自殺,對她是一件極其殘酷的事情,克勞麗莎說到「只有跟理查在一起,她才感覺活著,沒有跟他在一起時其他的一切都有點荒謬」。理查死後,她整個人被抽空,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承受這種變故。強大的內心、熱愛生活這種特質不能建造,只能間接地由每天日常活動來逐漸產生,正如—朵花不能製造,卻只能從種子中產生一樣。

小說《時時刻刻》是在克拉麗莎的故事中結尾的。克拉麗莎有一段想法很精彩「我們過自己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然後便酣然入睡——就是這樣簡單和平凡。我們中的少數人跳樓自殺,或投河自盡,或服安眠葯死去;多數人死於意外事故;而絕大多數人,最大量的人,則早病魔吞噬而慢慢死去;若我們運氣好的話,則隨時間而泯滅。唯一給我們以慰藉的是:當我們的生活之門迎著一切艱險和希望開啟,並賦予我們想像中的一切,我們便開始擁有時間,一小時又一小時;盡管除孩子外(甚至可能包括他們),人人心裡都明白:這以後的時日將黑暗得多、艱難得多。盡管如此,我們還是珍愛這座城市,這個早晨,並對未來充滿極大的希望,惟有上蒼知曉我們如何熱愛它。」

三個女主和男人的愛情故事各不相同,她們的同性戀的傾向倒是一脈相承,只是隨著時代表現在變化。

伍爾夫是幸運的,倫納德始終給她無私的愛,各種各種幸福感人的愛情故事很多,但終生無私的愛情罕見。在車站伍爾夫對倫納德的說的那段話,也是勞拉的心聲,悲劇的是伍爾夫可以跟她心平氣和的跟她丈夫講,但勞拉卻不能,只能一個人在黑暗中掙扎、在馬桶上默默哭泣並且掩蓋自己的內心,雖然她丈夫很愛她。克勞麗莎是幸運的,十年之前和理查的回憶是她的精神寄託,身邊有著彼一直相愛相扶的伴侶,還有一個貼心的女兒。

這是電影結尾時伍爾夫寫給他丈夫倫納德的,也是電影想表達的核心觀點「真實的直面人生」,翻譯出來會失去原有額韻律,只能感受它,然後被震撼。

PS:三位女主都是演技派,眼神&表情都是相當到位,電影結構精巧,台詞、鏡頭幾乎沒有多餘,鋪墊照應相當到位,電影主題眾多,內容相當豐富。

F. 達洛維夫人

曾經在某篇推送中讀到,「女人應該擁有自己的房間」,遙遠的記憶很快就忘記了。後被推薦要讀一讀意識流大師弗吉尼亞·伍爾夫的《達洛維夫人》,查了資料,才回想起已忘的記憶,那是出自弗吉尼亞·伍爾夫。我想這大概就是意識流的初衷,讓人讀一頁就放下書,緩口氣拿起書,再讀一頁放下。就如同記憶,是斷斷續續的,我們以為它連貫,但它並非連貫的意識,也不是我們長期被教育打磨後的大腦可以接受的文字思維。

艱難的讀完這本書,我承認,並沒有看懂它,推薦頁寫著,「一天的時間來寫盡一個女人的一生」,是的!文字中看到了電影平行蒙太奇的剪輯手法,當女主角跨出房間自己去買花的時候,現實的生活與思想的幻覺就被模糊了界限,玫瑰才能在盛宴中不動聲色的枯萎,婚姻才成為女性下坡路的開始。這一天是她的一生,更不過是她平凡一生中的一天。

文字從一個地方流入另一個地方,從一個時空穿梭到另一個時空,以女性特有的細致的心理,觀察現實的、幻想的、真實的、虛幻的每一個事物,並且娓娓道來。紛雜的線索交織,卻織不亂她獨樹一幟的思想;錯亂的時空重疊,卻混不亂她的愛憎分明。顫栗激烈的顫栗,就像一根觸角到了最為敏銳的時刻,對生活中任何一絲微小顫動都呈現出思考和體驗。

她在忍受同一件事情,生活里瑣碎的一地雞毛,耐心和豁達也逐漸隨著時間而流逝 ,那顆在生活機器中轉動的心,時時刻刻承受著各種思想和拷問。身體和心靈在消損過程中呈現出相反的特性,衰老的身體,心靈也逐漸不削於激盪。

斯坦尼說,人就是天生的演員。但我認為,一個人對生活是無法入戲的,尤其是當他開始尋求某種不帶妥協和自欺,去分析生活。就好比你在玩游戲之前,質疑規則,一個無法接受規則的人,是沒有辦法入戲的。弗吉尼亞·伍爾夫一個行走在精神崩潰邊緣,天性無法阻擋,無法妥協的作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時空交錯般將賽普蒂默斯與達洛衛夫人這兩個本應毫無關聯的人物宿命般地關聯起來,彷佛向人昭示,對生存狀態和生命本身的質疑存在人們的心中,它穩定且不容易被察覺。繁雜的社會信息,生活中的甜蜜,愛恨情仇,交織成的網路密不可分,但仍會有那麼短暫的一剎那,帷幕無法掩飾,內心中那絲懷疑會跳脫而出。

應付規則和繁雜的瑣屑消耗了我們所有的生命力,衰老的肉體,遲鈍的思維,會自然而然忘記對生命的追問。我們混淆了虛無和生活中其他具象的苦難混淆。

達洛維在晚宴上得知賽普蒂默斯自殺的消息,為這個青年的最終解脫有欣慰,也為自己生命里那些已被無聊所覆蓋、湮沒的東西而痛,她想如果現在就死去是最幸福的。內心中的那絲懷疑跳脫而出,成為了可能。是的,達洛維一直在黑暗裡掙扎,她有權利這么做,這也被我們塑造成了生活的可能。

本書出版16年後的1941年,作者弗吉尼亞·伍爾夫自殺。

G. 請問弗吉尼亞 伍爾夫的《海浪》有電影版的么

《海浪》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VgmMowTrVTZI2qhU51GRxA

提取碼:7irt

《海浪》是由克里斯托弗·瓊勒導演,托瑪斯·博·拉森、克里斯托弗·瓊勒等主演的災難片。該片講述了因山體滑坡導致巨大海嘯引起災難的故事,於2015年8月28日在挪威上映。

H. 大家覺得《達洛維夫人》好看么 原因是什麼

這是伍爾芙的意識流作品了,好看在於能引發人的覺醒。推薦可以去看一部關於《達洛維夫人》的電影,叫《時時刻刻》。電影很棒,對《達洛維夫人》這本書也有很好的闡釋。

I. 求時時刻刻電影,中英文版。最好百度雲。免費的。可追加積分。謝謝

《時時刻刻》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ekYe2AaUy8ODVtykKw6JJw

提取碼:ne56

《時時刻刻》《時時刻刻》由史蒂芬·戴德利執導的劇情電影,戴維·黑爾、邁克爾·坎寧安擔任編劇,妮可·基德曼、朱麗安·摩爾、梅麗爾·斯特里普主演。影片講述了三個不同時代的女人和英國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的小說《達洛維夫人》千絲萬縷的聯系。該片於2002年12月18日在美國上映,該片獲2002年奧斯卡獎。

閱讀全文

與哪裡有達洛維夫人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