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百科 >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哪裡出品的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哪裡出品的

發布時間:2023-07-14 16:47:40

Ⅰ 觀影筆記┃我和我的祖國

製作人:黃建新

導演:管虎/張一白/徐崢/薛曉璐/寧浩/陳凱歌/文牧野

主演:黃渤/王千源/張譯/任素汐/韓昊霖/杜江/朱一龍/惠英紅/任達華/葛優/龔蓓苾/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江珊/宋佳/佟麗婭/韓東君

出品公司:華夏電影/博納影業/阿里巴巴影業

上映時間:2019.9.30

片長:158min

觀影時間:2019.9.30

筆記:

十一檔有三部電影都在9月30日首映,第一個選擇去看《我和我的祖國》,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陣容,七個導演加上總製片人黃建新,從五零後到八零後,每一個都有自己口碑不俗的代表作。再加上從影帝到當紅流量的演員陣容,光看海報都心動。

另外一個原因是出於好奇。愛國是個大主題,很容易引起共鳴,但卻不太容易轉換為藝術形式,尤其是電影,稍不小心就會停留在枯燥的說教層面,把境界拔得太高,看後沒什麼實感,流於空泛。

而這部電影的七個導演,都有過票房成績不錯的商業片,而且風格各異,所以我很好奇,他們會怎麼把自己的風格跟主旋律相結合?拍出來的會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會好看嗎?

看過之後很是欣慰。

記得前幾年看過一道電影學的考試題,大意是如何理解主旋律電影作品。當時的想法就是主旋律就像教科書和新聞聯播,只能一板一眼擺事實講道理,嚴肅有餘而趣味不足。《我和我的祖國》徹底改變了我之前的想法,主旋律終於也可以很有意思了。

電影最成功的就是它的著眼點,每一個故事都聚焦於大歷史節點上的小人物,以小見大,讓人又更多的親近感,把愛國這件事從一個崇高的角度拉回到了每個人身邊,讓普通觀眾的參與感更強。

電影的第一段故事《前夜》是管虎導演黃渤主演的,講的是1949年開國大典前夜,眾多籌備項目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小環節——國旗。這段故事是整部電影中我最喜歡的(雖然後邊的《北京你好》在邏輯性和完成度上都比這一段要更好)。

在豆瓣看到不少人對這段故事的質疑,主要看到兩個爭議點,其一是沖突點,把所有矛盾都集中到了人與物(林治遠和電動升旗裝置)上,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其二就是整段故事與史實有出入,邏輯牽強,當年決定用電動升旗裝置是在8月,准備時間有一個多月,並不像電影中,把所有工作都集中到「前夜」匆忙完成。

但這反而是我認為這段故事表現得好的地方。這是一部商業獻禮片,不是紀錄片,真的想了解史實,有很多資料可以去參考,而不是依賴一段僅僅幾十分鍾的電影。正是因為時長有限,能表達的東西也有限,所以只能突出一個矛盾點,導演把它聚焦在了林治遠和國旗上。

而且要說邏輯的話,導演的邏輯就是怎麼在有限的時間內把主題呈現出來,還要精彩好看。這段要表現的,無非就是用升國旗這個重要的小環節來以小見大,凸顯出開國大典前夜激動又緊張的氛圍,還有環節中的每個人對這件事的在乎和努力。

從這個角度來說導演是成功的。大多數觀眾關心的並不是歷史的每一個細節,即便照搬史實一一呈現了,看過之後大概也沒幾個人能記得住。而以這種更戲劇化的方式來表現,帶動起來的情緒,是直到把電影具體內容全忘了也依然會記得的。主旋律電影最重要的不就是這一點嗎。

電影不過是拋出一塊磚來,告訴大家有這么段關於國旗的故事,有個在背後默默付出的工程師叫林治遠。如果沒有這段故事,恐怕不會有多少人知道林治遠是誰吧。

黃渤飾演的林治遠,把一個刻板認真的知識分子形象表現得很到位,完全沒有了「壞叔叔」的痞氣,南京話學的也很不錯。攝影機也一直保持在平視的視角,全程跟著角色移動,觀看時有很強的在場感,彷彿自己當時也參與其中,見證著當時發生的一切。

整部影片七個故事的基調也是由此奠定的——講的就是你身邊的故事,你正在見證著這些歷史時刻。

第二段故事是張一白導演的「相遇」,對應的歷史事件是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這段是我認為整部電影里表現力倒數第二的故事,形式有些老套,而且從講故事的角度來說,不太容易引起情緒的波瀾。

好在兩個主角的演技還是不錯的,張譯幾乎全程帶著口罩,也沒怎麼說過話,只能靠眼神來表現自己的情緒,即便如此還是演出了一個幕後英雄的隱忍付出。讓觀眾理解了這段故事要表達的意思。

第三段是由徐崢導演的「奪冠」,講的是1984年中國女排三連冠時,兩個小朋友的故事。故事的前半段還是很有意思的,著眼於本來跟女排毫無關聯的兩個孩子,展現了上海弄堂里的群像,是徐崢擅拍的小人物的小故事。

只是我唯一不能接受的是後半段,冬冬為了大家能看女排直播,就一定要放棄喜歡的女孩,給自己留個遺憾。彷彿為了做一件有利於大家的事,就一定要犧牲自己,哪怕冬冬還是個孩子,哪怕這種犧牲根本就是很沒有必要的。冬冬明明可以追上小美,送出磁帶,再去披上床單當超人,這完全不影響他為大家做出的貢獻。

第四段故事「回歸」,講的是香港回歸。作為年齡最大的九零後,對97年香港回歸還有很深的印象,記得最清楚的是看電視直播時英旗落下,然後國歌奏響國旗升起,五星紅旗隨風飄起的場面。那是我第一次見證歷史時刻,所以其後每每看到港片中的相關情節,都還是能想起小時候那種激動的心情。這次也一樣,看到惠英紅飾演的女警換帽徽時,激動又欣慰,

薛曉璐是七位導演中唯一一個女導演,作品明顯要比其他幾段細膩,但也因此使得細節碎片太多,顯得有些散亂。雖然故事的核心是時間,奪回主權分秒不讓,可導演自己卻沒能在有限的時間里整合出一個節奏鮮明的完整故事。

第五段「北京你好」是我認為七段故事中最完整,節奏把握最好的一個,情節也最合理。主角是最有代表性又最接地氣的北京「的哥」,渾身缺點,卻有一顆善良熱情的心。葛大爺演這樣的角色完全游刃有餘。

08北京奧運是離我們很近的歷史時刻,當時的媒體已經足夠發達,幾乎全方位無死角的把每個相關細節報道了個遍。因此想把跟奧運相關的故事拍出新意來很不容易,導演也沒這么做。

這段故事無論是情節還是表現方式,都有些老套,用一張奧運開幕式門票,把08年的兩大歷史事件——奧運會和汶川地震聯系在了一起,把地震帶來的苦難和奧運背後的奉獻聯系在了一起,卻又沒有刻意渲染強調,一帶而過,雲淡風輕,卻能帶來深深的共鳴,因為我們都經歷過,不用說,我們也懂。

這也正是寧浩的厲害之處,作為一個成熟的商業片導演,他知道該怎麼跟觀眾相處,真正重要的事情不用反復強調,你心裡有,我心裡也有,所以我笑著說,你笑著聽,其中的苦辣酸甜,不用我說,你也明白。

第六段「白晝流星」,講的雖然是我們內蒙的故事,但也是我覺得表達的最不好的故事。故事的著眼點和立意都是好的,兩個不聽話的倒霉孩子遇到一個願意包容理解他們的長者,又見證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航的歷史時刻,受到觸動「改邪歸正」。

可故事的轉折太牽強了,幾乎是強行把兩個少年跟「白晝流星」聯結在一起,沒有緣由,沒有契機。兩個年輕演員還有江珊和田壯壯導演演的都算不錯,三個人騎馬奔騰的場面也足夠遼遠壯闊,其中甚至還有陳凱歌導演當年開山之作《黃土地》的經典構圖,但總體效果卻差強人意,是七段故事中表現最差的一個,大概也只能說江山代有才人出吧……

最後一段文牧野導演的「護航」,講的是15年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上的備飛女飛行員的故事。從故事的完整性、節奏和邏輯性來說,它僅次於寧浩的「北京你好」,不得不再次感嘆文牧野不愧是拍出《我不是葯神》的青年導演。

非要說這段的缺點,大概就是宋佳演的女飛行員太A太颯太搶鏡,分散了對情節本身的注意力。所以也不得不說導演很會挑演員,宋佳和韓東君帶隊迎面走來的場面,真把空軍飛行員的氣質和氣場表現得淋漓盡致,喚起人心裡對空軍戰士的無限憧憬。

整部電影里,七段作品水平不一,有好有壞,所以《我和我的祖國》絕對算不上多了不起的高分作品。但它的意義在於把主旋律電影拉近了觀眾,讓各個年齡層,各種文化水平的人都能看懂,都能接受,都能引起共鳴。讓你覺得愛國這件事跟每個人都有關,祖國是每一個人的祖國。

這件事情說起來容易,但回看這些年來的主旋律電影就會發現,讓「主旋律」接地氣是件多難的事,這才是真正的寓教於樂。而這也是近幾年電影行業飛速發展的成果。電影本就是大眾的藝術,無論什麼題材,都應該以觀眾喜歡為第一要義,對於主旋律電影來說,這是個好的開始。

由衷的希望這樣的主旋律電影越來越多,越拍越好。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使用。)

Ⅱ 我和我的祖國作品主要內容反映了哪些現實問題

該片既有取材史實的真實人物,如開國大典自動升旗裝置設計師、香港回歸儀式升旗手、原子彈研究人員、舍己扶貧基層幹部、備飛護航女飛行員;也有大膽創設的藝術形象,如上海里弄小男孩、北京計程車司機、迷途知返的失足青年等。

這些在大事件中鮮為人知的小人物,默默無聞而又矢志不渝地將「小我」的人生篇章,無私地融入共和國的「大我」華章中。他們所承載的奉獻、犧牲、拼搏、捍衛、堅守的時代精神,穿越時空,歷久彌新,凝聚成為「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隔」的堅強信念,也生動地表達著「歷史是人民寫就的」價值主題。



(2)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哪裡出品的擴展閱讀

電影官方資料顯示,《我和我的祖國》的出品方為華夏電影、博納影業、阿里影業出品,影片由《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七個故事構成。

分別涉及了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並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及2017年7月30日朱日和閱兵等事件。

Ⅲ 《我和我的祖國》預告片接連發布,哪一部最讓人期待

《我和我的祖國》本來就已是一部電影呀,看了預告片真的是挺期待的。

Ⅳ 我和我的祖國出品方和發行方 的製作成本

製作成本一般是電影拍攝所有的成本。具體製作成本是不對外公布的。
「製作成本」,就是在片子製作過程中產生的額外費用。 只需要人力和設備的,就是零成本。 動畫就是最有代表性的,沒有任何額外支出。
《我和我的父輩》是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劇情電影,包含乘風、詩、鴨先知、少年行四部分,分別由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四人執導,講述了不同時期、各個代表性階層群體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奮斗歷程,用家庭關系作為載體,反映了時代的變遷和民族精神的傳承延續。

Ⅳ 《我和我的祖國》票房大火,那最後收入算公司的還是祖國的到底怎樣分賬

近日《我和我的祖國》這一部電影開播,開播票房就很火。開播時間八天在10月8號統計這一部電影的收益為22.19億元。《我和我的祖國》這一部電影收入算公司的並不屬於祖國。



《我和我的祖國》這一部電影的名字用了祖國,但是無論什麼電影電視劇都是要上稅給祖國的,祖國沒有權利去分這部電影的錢。畢竟都已經上過稅的,是由出品方公司拍攝的拍攝的道具和演員也都是出品方自己出錢的,祖國更加沒有道理去分這個帳,最終《我和我的祖國》賺了多少錢都是由出品方去分的,具體怎麼分是出品方公司自己的事。

閱讀全文

與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哪裡出品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