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你印象最深的片段,都還記得嗎
2019年是我們祖國較為重要的一年,我們新中國成立了70周年,電影版《我和我的祖國》用了幾個最重要的事件講述了這些年來我們祖國母親的發展歷程。截止2019年11月28日票房達到了29.68億。
開篇講述的是《前夜》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為保證升旗的順利,電動旗桿安裝者爭分奪秒,排除萬難,經歷了驚心動魄的一夜折騰都是為了確保開國典禮的萬無一失。
第二篇講述的是《相遇》
1964年,這講述的是我國原子彈研究人員因為其工作性質的保密性,同事之間都互不知道姓名,更是和家人不得聯系,因病在一次公交車上遇見戀人,但不相認,註定了只有像與沒有相聚的愛。
第三篇講述的是《奪冠》
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在奧運會奪冠,首獲世界三連冠。上海石庫門弄堂里人們都聚在一起觀看比賽,屋頂的天線還需要手動搖信號,只要國隊進球大家就歡呼雀躍。
第四篇《香港回歸》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在這前夕,外交官安文彬與英國人交談16輪,分秒不讓,堅定我們的立場,核對好精確時間,最終在7月1日0點0分准時升旗五星紅旗。
第五篇《北京奧運會》
四川小男孩兒一路跋山涉水來到北京,想要看奧運會,但是卻沒有錢買票,拿走了計程車司機給兒子准備的生日禮物-奧運會門票,最終進入會場觀看了奧運全程。
第六篇《白晝流星》
這是關於草原人真正見識到傳說的「草原寓言-白晝流星」兩個調皮搗蛋的兄弟在村長家吃住,還偷錢,最後被村長感化,一起見證了神州十一號飛船成功著陸。
第七篇《護航》
講述的中國空軍飛行隊中最優秀的女飛行員,在慶祝祖國抗戰勝利70周年前被撤出編組做替補,有憤怒化為理解,最終保護隊友完成閱兵飛行,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夢想。
這么多精彩的值得我們高興的瞬間,都是我們偉大祖國帶給我們的驕傲和自豪,我們要感謝祖國,更要好好的愛國,護國,做最棒的中國人!
2.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里,你感觸最深的是哪個情節
那就來說說我印象最深的片段吧。
前段時間看到《我和 我的祖國》全陣容盛典活動,才真正有了 一種深切的體會,當時是在《前夜》劇組做講演的環節,演員黃渤號召全場起立,現場奏響國歌。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站起來,在熟悉的《義勇軍進行曲》旋律中,齊聲歌唱起來。忽然間,內心湧起一陣無以名狀的感動,眼角滑出淚來。再看身旁的觀眾, 也都濕了眼眶,在結束歌唱之後奮力鼓掌,像是突然獲得了 某種力量。
影片以負責讓國旗順利升起的工程師林治遠為核心人物, 重點描繪小人物在大事件背最下所做出的的種種努力,開國大典之於我們的重要意義不必多說在管虎導演緊湊的敘事下,一個 工程師為了保障國旗能順利升起,在開國大典的前夜遭遇 阻礙然後解決阻礙,帶來懸念叢生、扣人心弦的觀看體驗。
大家的看法那,可以在評論中分享一下。
3.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里有哪些細節值得回味
1、第一章節《前夜》,最出彩的莫過於黃渤的表現。
在整部電影中,黃渤和葛優的單人出境時長最多。當然,二位實力派也hold住全程,成為觀眾心中的演技最優。
開國大典前,中國剛剛經歷戰亂洗禮,28年革命,2000萬人犧牲,建國是好不容易盼來的喜事、大事,定要確保萬無一失。
2、第二章節《相遇》,是催淚大戲,費了不少觀眾的紙巾。
當死亡來臨時,直面死亡的勇氣就已值得敬佩,在死亡還沒來臨時,張譯扮演的高遠為國家主動去迎接死亡更讓人動容。
導演沒有把粗暴地把高遠的死亡點出來,只是在各種場景中暗示:醫生說都這種情況了還不通知家人嗎?與方敏(任素汐扮演)相遇,方敏被人群裹挾著前行,高遠卻定在原地沒能跟上人潮。
幕後花絮:
為了真實還原神舟十一號著陸的重大歷史時刻,陳凱歌邀請到神舟十一號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參與電影拍攝。
劇組做了真實的道具,不僅特種車輛、返回艙降落傘是實物,連片中兩位航天員的宇航服亦是當年穿過的。
陳凱歌調用戈壁灘工作車、道具車加上軍車共百餘輛,浩浩盪盪在戈壁上建起劇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