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黃渤個人資料簡介(黃渤最早是干什麼的)
黃渤1974年8月26日出生於山東省青島市,15歲的時候被人介紹到歌舞廳開始他的唱歌生涯,他也組過一支叫"藍色風沙"的樂隊;也曾支起大棚,不間斷地12場連軸循環表演;更默默地為郭富城、張學友、王菲等巨星創作過許多他們永遠也不會知道的曲子;他也做過七年的兼職舞蹈教練。漸漸地他發現酒吧里的觀眾而不是享受音樂而是聊天、吃東西、瞎鬧。他自嘲道歌聲已經成為了他們的背景音樂,那還不如放棄音樂好了。
但下台前,他依舊要向他的衣食父母們鞠一個謙卑的躬。台上的黃渤覺得自己喜歡的東西正在被人玷污。當看著自己喜歡的東西在別人眼裡一文不值時。
黃渤期間放棄了歌唱。
他當了一回老闆,和一韓國人開了一家工廠。
現在這家工廠已經是很大的企業。
但已經不是屬於黃渤了。
因為他再次選擇了後悔。
「李老闆,您好,您好。」
「黃老闆,您好,您好。」
兩只手緊緊握在了一起。
黃渤穿著西裝,在飯桌上跟人談國際經濟,談機器設備。
你會很難想像,黃渤有過這段經歷。
酒足飯飽,酩酊大醉,被司機抬回去,這是黃渤的常事。
錢大筆大筆進來,在很多人看來黃老闆順風順水。
這一生也算是令人羨慕的了。
可你不知道,有太多背負壓力酩酊大醉的男人。
一回到家,會先拿一根筷子。
干什麼?
他們會把筷子深入喉嚨,然後在廁所里嘔吐。
臉會漲得通紅,但你沒辦法,你必須喝。
中國的飯桌文化博大精深。
很多生意在飯桌上進行,背後是有原因的。
而那個時候醉生夢死之中的黃渤,感覺到自己就一傻逼。
他發現自己堅持了這么多年的夢想,難道說破就破?
那當初還不如不堅持呢?
他白天上班,半夜開著車偷偷去酒吧唱歌。
後來實在不行,他決定不當老闆了。
2000年黃渤發生了轉機管虎導演的電視電影《上車,走吧》讓他擔任主角。
因為他人緣很好又很聰明,他朋友高虎就推薦了他。
《上車,走吧》是黃渤的第一部影視作品。
第一次就擔任主角,黃渤感到很新奇。
他會忍不住要到監視器後面看自己的表現,好好的鏡頭常常因此作廢。
一場火車站的戲因為沒聽到導演喊停,一直走著。
直到劇組已經裝車要走了,他才回過神來。
拍攝了11天的短片,卻讓他在27歲那年萌生要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的念頭。
前兩年,他考表演系失敗,長得太很難看。
他准備曲線救國。
表演系很熱門,配音系卻很冷清。
所以等到第三年再考,黃渤經過考慮報了兩年制的配音系。
他的想法是,沒人找我演戲,總有人找我配音吧。
果然,大學畢業後的他成了搶手的配音演員。
央視的譯製片、影視劇,最忙的時候他一天就配一部。
他漸漸地開始有點小名氣。
他偶爾也會客串一些電影小角色。
因為他把做演員當成了自己第二個夢想。
在2005年寧浩導演的《瘋狂的石頭》中黃渤大放異彩。
成全了寧浩,也成全了黃渤。
那個隨時拿著榔頭准備來一下子的黑皮,成為電影最經典的形象之一。
隨後幾年,黃渤大紅大紫,獲得了60億影帝的稱號。
2009年,他在電影《鬥牛》中飾演牛二。
有一次拍攝在一座石頭山上,三五百米高。
場工上去一回都累得直喘,他卻要一次又一次從山底跑到山頂,跑三四十趟。
戲拍了3個月,鞋子磨破38雙。
注意,是磨破,而不是開了口子。
黃渤對待每一部戲都是如此。
他的演技水平能看得出他是下功夫的。
因為自己選擇的結果,他一定要做到極致。
❷ 電影《鬥牛》里黃渤說的是中國哪裡的方言
陝西方言
❸ 黃渤的鬥牛在那下載拜託了各位 謝謝
[新片推薦]09年最新喜劇戰爭片《鬥牛》下載更新 下載地址: http://bbs.xh168.com/read-htm-tid-260.html 片名: 鬥牛 英文片名: COW 更多片名: 暫無 導演: 管虎 主演: 黃渤 二閆妮 類型: 喜劇 戰爭 地域: 內地 國家: 中國 片長: 分鍾 發行公司: 虎翼天下影視公司 光線影業 長春製片廠 出品年份: 2009 劇情簡介 1941年,中國,硝煙遍野,大地哀鳴。馬牧池村,躲在五百里沂蒙山的懷抱里,用它的偏僻,換來了血雨腥風中的一份寧靜,重復著延續了幾千年的平和與單調。 牛二,一個普通的中國農民,蹲在村頭的山崮上,注視著祖祖輩輩繁衍聲息的家鄉,慶幸著戰火的遙遠,盤算著簡單而辛苦的未來…… 然而,一頭神奇的牛驚現山村! 宿命,把牛二和牛緊緊綁在了一起,於是,一切都被改變了…… 牛來了,於是,日本兵來了,國軍來了,武工隊來了……隨著牛的一聲長嘯,千年的寧靜被打破了。轉眼之間,小山村變成了人類相殘的屠宰場。 牛二的生活瞬間崩潰,他沒有選擇,只有逃生,再逃生……牛二穿梭在殺戮者的槍林彈雨中,靠著牛的庇護,九死一生。牛二漸漸發現,所有的殺戮者殺起人來都理直氣壯——村裡人為了保衛家鄉,***、八路軍為救國,日本人為天皇……這里沒有法則,只有殺人者是正確的,被殺者都是錯的…… 失去了心愛的女孩九兒,可憐的牛二,只能把相依為命的荷蘭大奶牛取名為九兒; 守護著這頭牛的牛二,在與九兒的回憶中,找到活下去的力量! 牛二不明白為什麼牛能捨身救人,而人與人卻捨身相殺。牛二看著殘暴的人類,心中只有一個目的——帶著牛逃出去,遠離荒誕的人類。 然而,對那時的中國人來說,活著,是一種奢求… 幕後花絮: 《鬥牛》是黃渤繼《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後又一喜劇力作,拍攝地點在山東臨沂沂蒙山區。該片的拍攝手法和敘事方式都很新穎,並加入了不少新奇、幽默的元素,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從曝光預告片看,一向在影片中「走霉運」的黃渤大有將倒霉進行到底的趨勢,而閆妮則將以往嬌滴滴的撒嬌女人形象升級,一言一行都頗具「豪放女」的風范。兩位喜劇界的領軍人物和一頭大奶牛的「牛人」組合將上演怎樣的爆笑喜劇,黃渤的「鬥牛」之路是否順利,他口中不停念叨的「九兒」到底是牛還是人等等猜測都讓人對影片充滿期待。 [新片推薦]09年最新喜劇戰爭片《鬥牛》下載更新 下載地址: http://bbs.xh168.com/read-htm-tid-260.html
求採納
❹ 鬥牛電影取景有鄭城鎮么
鬥牛電影取景沒有鄭城鎮。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鬥牛》電影的取景地是山東省萊蕪市河口鎮,而不是鄭城鎮。
❺ 黃渤主演的<鬥牛>拍攝地點在哪,一定要具體,我想去看看!!
《鬥牛》拍攝地點在山東臨沂。
臨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地近黃海,地處長三角經濟圈與環渤海經濟圈結合點,位於魯南臨港產業帶、海洋產業聯動發展示範基地、東隴海國家級重點開發區域。
城市東連日照,西接棗庄、濟寧、泰安,北靠淄博、濰坊,南鄰江蘇。地跨北緯34°22′~36°13′,東經117°24′~119°11′之間,總面積17191.2平方公里,南北最大長距228公里,東西最大寬度161公里。
(5)電影鬥牛拍攝地哪個山擴展閱讀
《鬥牛》創作背景:已經久未拍電影的管虎表示之所以想拍《鬥牛》因為自己畢竟是學電影出身,有點小夢想沒實現在有點憋得慌,不是不想拍電影只是一直在等待機會,很多機會都錯過要不因為不喜歡或是平台不好。
在碰到山東農村這個口傳心授的故事,管虎覺得很適合電影,於是就創作了《鬥牛》這個劇本。《鬥牛》中的非常吸引管虎,他覺得古人的堅韌品質、血性、對友誼的執著,現代人已經非常缺失了,於是應該贊美現在依然擁有「動物性」的人
❻ 沂蒙影視基地在哪兒
沂蒙影視基地,位於著名的沂蒙山革命老區,今天的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馬牧池鄉常山莊村,因為拍攝為共和國60周年獻禮的長篇歷史電視劇《沂蒙》而設立是在原有村落的自然風貌基礎上稍加修飾而建立的紅色影視基地,又稱山村好萊塢,先後有電視劇《沂蒙》《沂蒙六姐妹》《沂蒙英雄》《地道英雄》《娘》電影《鬥牛》《島城風雲》在此拍攝里 .
曾不為外人所知,至今仍保留著古樸的村落、幽深的石板巷、石板橋以及殘破的老石屋、茅草屋。自從在這里拍出了《沂蒙》、《沂蒙六姐妹》、《鬥牛》、《沂蒙英雄》等多部影視劇後,這個偏僻的山村逐漸走進了人們的視線,更隨著電視劇《沂蒙》在央視的熱播,以及在山東衛視和臨沂新聞綜合頻道的隆重推出,聚集了無數關注的目光!尤其電影《鬥牛》的主演黃渤先生榮獲台灣金馬獎影帝後更是將我們沂蒙山的一個小山村宣傳了出去,這就是地處沂蒙山腹地的馬牧池鄉常山莊村。
馬牧鄉常山莊村,一個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處處保持著戰爭年代歷史風貌的小山村。這里仍保留著的古樸的村落、幽深的石板巷、石板橋以及殘垣斷壁式的老石屋、茅草屋,腦海里浮現的便是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村貌。 近日,臨沂市委宣傳部組織多家網路媒體采訪《沂蒙》影視拍攝基地。采訪中看到,拍攝基地已經修建了地主大院、李家大院、日本憲兵司令部、據點炮樓等景點。2008年大型電視連續劇《真心英雄》、《地道英雄》、《沂蒙六姐妹》、《娘》等影視劇在這里拍攝,為該基地又留下許多有價值的紅色旅遊景點。同時,隨著《沂蒙》等大型電視連續劇在建國60周年之際的熱播,這個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沂蒙古村落」現在正成為紅色影視拍攝和紅色旅遊的首選地。
沂南縣目前正對這一資源進行高標准規劃和包裝,開發建設《沂蒙》影視拍攝基地旅遊區。按照規劃,下一步將修建引景區(大門、長廊、停車場等)、綜合服務區(酒店、旅館等)、抗日山村、沂州影城、常山古寨、沂蒙水苑、歡樂農庄等景區,其中在抗日山村中,主要建設影視街、紅軍街、抗日街、支前街、民俗街等各具特色的景點。目前,該項目開發的主體規劃已經確定,相關基礎建設工作也已經全面展開。
沂南縣地處沂蒙山區腹地,革命戰爭年代,這里是黨的活動歷史在沂蒙山區最早的縣份之一。原山東省委書記高克亭曾經說過:「山東的中心在沂蒙,沂蒙的中心在沂南,沂南的中心在常山(今沂南縣馬牧池鄉)。」黨政軍領導機關較長時間駐在這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羅榮桓、徐向前、粟裕和190多位解放軍高級將領,都曾在這里戰斗過、工作過,境內發生了九子峰戰斗、留田突圍、大青山戰斗、孟良崮戰役等上百次戰斗,被譽為山東的「小延安」。在這塊奉獻的熱土上,涌現出了「沂蒙母親」王換於,「沂蒙紅嫂」明德英,「火線橋」隊長李桂芳等一大批英模人物,尤其是沂蒙紅嫂明德英的事跡,成為軍民魚水情的千古絕唱,先後推出了電影、芭蕾舞劇等影視作品,教育影響了幾代人,「沂蒙紅嫂」更成為沂蒙人民愛黨愛軍、無私奉獻的集體稱謂。
這里就是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至今仍保留著戰爭年代歷史風貌的小山村、沂蒙紅色影視基地——沂南縣馬牧池鄉常山莊村。 如今,這個偏僻閉塞的小山村變成了沂蒙紅色影視拍攝基地,被譽為中國「山村好萊塢」、 「中華紅色堡壘第一村」,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們前來觀光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