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除了刪減16分鍾,「阿凡達」背後還有什麼秘密
10多年前,它重新定義了「3D特效大片」。10多年過去,這部電影依然沒有過時。
有人說,詹姆斯·卡梅隆閉上眼,腦海中全是電影的明天。這樣一部電影究竟是如何誕生的?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阿凡達》背後的故事。
01:籌備早在拍攝《泰坦尼克號》之前的1995年,卡梅隆就寫了一個80頁的《阿凡達》劇本草稿。。
這是一顆種子,證明了《阿凡達》能夠拍攝的技術基礎。
當時彼得·傑克遜的《指環王》中,也創造了咕嚕這一逼真的CG角色。
與此同時,卡梅隆拍了《深海幽靈》《深海異形》等幾部深海紀錄片,測試著他痴迷的3D技術。
總之,加長版在故事背景和情節上更加完善,推薦觀看。通過縮減時長,以爭取更多場次應該是福斯的主意。回想起來,《阿凡達》首映已經是11年前的事情了。幾次延期後,《阿凡達2》終於定檔2022年12月16日。
這一次,卡梅隆又遇到了什麼難題,又有怎樣的創新,又將如何創造奇跡?我們滿懷信心,翹首以盼,畢竟他可是「世界之王」!
Ⅱ 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的偉大之處有哪些
給電影界引導了一個新潮流就是3d。
《阿凡達》上映時曾創造多項歷史:有史以來成本最昂貴的電影;以2D、3D和IMAX-3D三種版本同時上映的電影;以最快速度達到10億美元票房的電影。
到今天,這些紀錄紛紛被打破,2.37億美元預算的《阿凡達》在3.56億美元的《復仇者聯盟4》面前已經不算什麼;三種版本同時上映已成為當下大片的標配;最快突破10億美元票房的紀錄同樣被《復仇者聯盟4》打破。
過,《阿凡達》在中國上映時掀起的觀影狂潮仍難以被替代。2010年,為領略前所未有的視覺震撼,觀看IMAX版本被影迷們認為是指定動作,可惜全國只有十幾個IMAX影院營業,由此掀起了搶購電影票的熱潮。
高票價也擋不住熱情的觀眾,該文化現象一度讓很多國內電影從業者目瞪口呆。有專家分析,由於中國導演缺乏拍3D電影的經驗,要想拍出《阿凡達》這樣的影片至少還要等50年。
Ⅲ 阿凡達這部電影講的主題是什麼
阿凡達這部電影獲得最多的評價,就是「劃時代之作」,真是如此么?沒錯。電影製作時廣泛採用3D技術,將會讓包括卡梅隆在內的導演們重新審視電影技術與電影本身,它的影響至少能持續數年。這就是為什麼說它是劃時代之作,它會改變電影銀幕。
退一步說,也許它並沒有開創一個新時代,但在此之前從沒有導演在電影里如此野心勃勃,大規模地採用復雜的3D技術。《阿凡達》橫空出世,其他導演若要不被人說「落伍」,只好也一頭栽進3D的海洋。《阿凡達》是一場視聽的饗宴,場景處處眩目:天空中漂浮的巨大山脈,虛空中飛瀉而下的千丈瀑流,無一不驚心動魄,各種微小的細節也令人嘆服不已。
阿凡達電影開場十分鍾,是觀眾視覺保守沖擊的十分鍾。然而導演卡梅隆一點都不打算讓觀眾回神。瞬間觀眾就被帶入了緊張的情節:潘多拉星球氣候惡劣,土著敵意很深,男主人公進退兩難,阿凡達計劃沒有人性,來自地球的侵略者冷漠無情。傑克的境地令人同情,而觀眾似乎只能眼睜睜看著悲劇即將發生。
納威族看起來似乎不像真人,但確實讓觀眾感到他們是活著的生物,有血有肉,有愛有恨。特別是他們的眼部動作,令人印象深刻。男女主人公的愛情逐漸發酵,就是在一次次的視線接觸中表現出來的:視線超出必要的長時間停留,瞳孔微微放大,淚珠將落未落……觀眾清楚地看到他們之間有種東西在萌芽,長大。雖然他們是外星人,但不表示他們沒有地球人的感情體驗。
卡梅隆再次顯現出他同其他動作片大師不一樣的地方:他特意把阿凡達影片節奏放緩下來。男主人公用了三個月時間細心研究潘多拉星球上土著種族納威的文化。觀眾可以看到他的頭發和胡須慢慢變長,以示時光流逝。終於,男主人公發現自己喜歡上了納威的文化和人情,以及一個納威女子——內蒂瑞。
這部分感受不到緊迫和壓力,似乎有點和電影主線脫節,然而這也是導演卡梅隆的設計。畢竟,他可是導演過《泰坦尼克號》的人。《阿凡達》不是純粹靠動作和奇觀贏得票房的電影,阿凡達是一部愛情電影。對此千萬不要懷疑。每一部卡梅隆電影,核心都是愛情。
卡梅隆用阿凡達這部影片提出了一個對人類來說可能是很深奧的問題:「背叛你所屬的種族是什麼感覺?」電影中薩利被問及這個問題。卡梅隆的用意非常明顯:電影中男主人公和人性未泯的科學家們是好人,代表光明和人性;而另一方代表邪惡,怪物,殺人兇手。雖然在生物種群意義上納威人和地球人八桿子都靠不上邊,但從他們的做事風格來看,他們比地球人中很多人更具有人性光輝。
潘多拉星球是資源、能源和人性情感的一個大拼盤。那裡的人群和普通電影里的背景群體相比並不只是科幻設定的區別。熟悉科幻電影的人,可以很容易在電影對潘多拉的描述中看到其他著名科幻電影的影子。影片最後40分鍾可以說分分鍾精彩紛呈。卡梅隆在這一部分終於端上了動作特技的大菜,什麼邁克爾·貝阿,羅蘭·艾默里奇啊,還有什麼馮·特里爾啊——統統未夠班!
地球人對潘多拉星球發起攻擊,隨後潘多拉星球在操縱阿凡達的傑克帶領下發動反擊,場面宏大異常,沒有看過電影的人完全無法想像。用一種不恰當的比喻,這里簡直讓人想起9/11事件,殺戮與毀滅中飽含史詩般的想像和創造力,而其焚天毀地的巨大破壞又是那麼叫人目瞪口呆,後背發寒!
論災難場景,《阿凡達》和《泰坦尼克號》不太一樣,不過足以讓觀眾頭暈目眩。如果條件允許,絕對推薦觀眾去看3D版。通過迷人的數碼技術,觀眾能更加充分地體會導演的良苦用心。
潘多拉星球上的故事,卡梅隆很顯然還沒有講完,仍會回去繼續他的探險。而作為觀眾,我們要做的就是打好背包,隨時准備和這位偉大導演共赴一段驚險的心靈歷程。
Ⅳ 都說《阿凡達》是電影技術的革命,到底哪裡稱得上「革命」呢
《阿凡達》確實可以稱得上是電子技術的革命,因為《阿凡達》開創了3D技術和科幻電影融合的先河。
在《阿凡達2》還沒有上映的時候,粉絲們非常期待看到《阿凡達2》給大家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與此同時,有些較為年輕的粉絲可能不知道為什麼大家如此期待《阿凡達2》,同時也不理解為什麼《阿凡達》可以稱得上是電影技術的革命,我會通過以下幾點做具體闡述:
一、《阿凡達》本身的電影拍攝技術就已經開創了電影技術的革命。
之所以會這樣說,主要是因為阿凡達的拍攝工作非常復雜。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任何科幻電影能夠以阿凡達的技術進行前期拍攝。《阿凡達》的拍攝工作所使用到的攝像機是專門為3D技術研製的攝像機,在阿凡達之後,很多電影公司爭相購買相關攝影機的拍攝技術。
Ⅳ 全球票房冠軍又一次劃過阿凡達,這部電影好看在哪裡
阿凡達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夠重回世界電影票房冠軍,是和這部電影的製作水平,內容展現故事陳述,演員表演密不可分的。
且這部電影她的在表演過程中也驗員們也是非常的用心盡力,而且這部電影在當時就斬獲了多個獎項,所以說這部電影的口碑也是非常好的,它能夠取得如此之高的票房,成為票房冠軍,是有它的真實實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