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考勵志片《青春派》是真實故事嗎
《青春派》是一部關於高考的勵志電影,由董子健主演,講述居然為了喜歡的女孩高考落榜重新留級奮發圖強的故事,那麼青春派的故事是真的嗎?青春派的結局是什麼?
青春派的故事是真的嗎?青春派的結局是什麼?
《青春派》的故事不是真實的,是虛構的,講述男主在高考前幾天向暗戀的女孩表白,倆人在一起後被媽媽發現,隨後女孩離開了居然,之後居然成了班裡唯一一個落榜的人。說笨拙,現在我們了解了很多愛情中的潛規則,什麼「表白從來是勝利的凱歌而不是發起沖鋒的號角」,但是那個時候,我們對愛情還是不管不顧,不表白會遺憾終身啊,管他怎麼想呢!想起了我的高三,也在距離高考還有20幾天的時候通宵看《狼圖騰》,大概是太過焦慮讓我無所適從,在距離高考還有17天的時候向喜歡的男孩表白,根本沒想過現實中我們說話都不超過50句,還滿心幻想著他答應後的甜蜜。那時候對感情就是一無所知,懵懵懂懂甚至笨拙,但是這是真實的。
電影中的居然亦是,在萬眾矚目中表白,喜歡的女孩去上了大學開始了新的篇章,只是為了照顧他的心情勉強答應,眾人皆知,他們的感情涼涼,但他還是死磕,為了考上她的學校而努力。
說回電影本身,有莫名其妙不知道為了什麼而存在的娘娘腔,有不知道為了什麼而存在的劇情和台詞,為了顯示社會的不平等,展現高考對學生的「摧殘」而加入的求學之路艱辛的橋段?娘娘腔的存在是為了展現不同的人面對高考因為有不同的選擇?還是為了展現如今學生的多元?無論是出於哪種目的,那浮誇的演技和尷尬的台詞都讓電影非常之尬。而電影中秦海璐飾演的班主任,台詞幾乎是我們每個經歷過高三的人耳熟能詳,甚至在那段歲月里耳朵磨出繭子的話。
誓師大會,成人禮,老師的勵志名言,漫長的晚自習,這些高三時代的標配都能勾起我們的回憶。因為社會發展的不平衡,雖然在同一個中國但是並不是同一個高三,電影用了這些俗套的大眾的形式來盡量照顧到大多數的人,
現實中每個人對於高三都有不同的記憶。電影倒也沒有迴避,甚至是讓班主任直白的說出來:XXX根本就不參加高考,他過幾天就要出國留學了;XXX衣食無憂,他父母是中石化的;XXX不用發愁高考,他已經通過藝考了。高三不是一個人的高三,是一個家庭的高三,這個關口每個家庭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無權無勢力錢的只能將賭注放在高考上。這些原本是我們這個社會大家都瞭然的潛規則,我高三的時候,班上有個男孩很胖,但是通過了民航飛行員的招生條件,我們交頭接耳,暗暗討論他真是有個好爸爸。電影將這些心照不宣的社會現象放在檯面上拿出來說,台下的同學們沒有什麼異議,似乎大家都默認了這樣的社會規則,我們都無力改變,能拼爹的拼爹,拼不了的只能拼自己。所幸,我們還可以拼自己,感謝高考,感謝那個青春年華。
《青春派》對高考的詮釋算是中規中矩,對於每一個只有高考一個選項且努力奮斗過的人來說,高三歲月的確壯麗,但是哪些細碎的心事很難通過熒幕來呈現。電影需要故事,需要曲折和懸念來吸引觀眾,但真實的高三真的很枯燥很無聊,沒有那麼多人的青春里有墮胎和車禍,大部分高三生當時面對的最大的事可能就是一次摸底考試成績的下滑,可能就是背了幾十遍還是記不住的政治,和怎麼都不會做的數學最後一道大題。心中的迷茫和焦慮是真實存在的,但是怎麼在熒幕上刻畫和呈現這些心情,並不容易。
居然回憶了每個人,他們班拍畢業照的時候,居然又說了等一下,然後對撒老師表示感謝,最後,賈迪去了洛杉磯,飛飛進了北影,齊明智復讀,周強考進清華,曉凡和居然是中國人民大學。
青春躁動與高考重壓下的中國式成長教育,作為從高考時期過來的人,影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真實的狀態。當時的我們,一面埋怨著對高考的種種不滿,一面又對這種不滿表現出屈服式的無能為力。可是回過頭來,我們才發現,這就是我們的青春啊。青春或許有很多種,但是在高考歲月里浸染過的青春,也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甚至是刻骨銘心的回憶。
我們在那段歲月里輕狂,也在那段歲月里成長。也許高考,對大部分人來說,意味著一種成人禮吧,在這個成人禮中,我們體會到了痛苦與心酸,也有感動與快樂,更多的是,用自己的肩膀承擔壓力的那份隱忍的孤獨。
② 青春派結局
青春派的大結局是:居然回憶了每個人,最後賈迪去了洛杉磯,飛飛進了北影,齊明智復讀,周強考進清華,曉凡和居然是中國人民大學。
《青春派》是由劉傑執導,董子健、秦海璐、安悅溪等主演的校園青春喜劇片。
影片講述了男主角居然因失戀導致高考失利,作為「高四生」回校園復讀,重新體會了高考、愛情、友情混雜的青春的故事。該片於2013年8月2日在中國上映。
影片評價液大
從影片的整體效果來說,這部《青春派》在時代感並無多少脫節之處。重要的是,這部影片是真正從片中的那些學生的角度出發,真實地再現他們歷經高考前後那段日子的生活。
而對於很多觀眾來說,觀看影片的過程則更像是一次重溫自己學生生涯的過程,高考前後的經歷幾乎都會成為每個當事人心目中永遠難以磨滅的記憶。
《青春派》中出現的大量學習氣氛緊張的教室、宿舍學習場景以及嚴師、口號、決心等等元素都在這一段記憶中具有特別的象徵意義,甚至影響到了每一個參加過高考的人的一畝梁生。這些熟悉場景的再現無形中使得影片貼近真實生活,顯得自然親切,更具說服力。(迅埋運《新快報》評)
③ 拼爹拼不過你還不拼你自己什麼電影
拼爹拼不過你還不拼你自己出自電影青春派。青春派是由劉傑執導喜劇電影,董子健、安悅溪、秦海璐等主演的校園青春喜劇片。
影片講述了居然在高考前拍畢業照時,當著全校師生的面,大聲地用泰戈爾的詩句向暗戀了三年的黃晶晶表白,收獲了甜蜜的初戀。但很快初戀的甜蜜就被聞訊趕來的母親破壞了,黃晶晶在居然母親的刺激下傲然離去。
居然傷心的想爬牆挽回初戀,卻摔傷了尾骨。失戀加受傷的他高考失利,看著黃晶手梁晶前往復旦的身影,決定復讀追逐愛情。開始了一段瘋狂的高三歷程。
青春派角色介紹
居然樂觀開朗的高三學生,在高考前拍畢業照時,當著全校師生的面,大聲地用泰戈爾的詩句向暗戀了三年的黃晶晶表白,收獲了甜蜜的初戀。
黃晶晶居然的同學,同時也是居然暗戀了三年的女神。喜歡居然,在居然告白後答應了他,但卻在聞訊趕來的居然母親的刺激下傲然離去。
撒老師火箭班的班主任,有著刻板的短發、凌厲的目光、利落的磨備動作和說一不二的威嚴。看起來似乎有些神經質,滿嘴的口號,什麼都管。嚴厲的令學生聞風喪膽,但她身上也透露出對學生濃濃的愛。
英語老師火箭班的英語老師,既溫柔又端莊,在性格上與撒老師呈現兩極化。但在成為代班班主任後,性格上產生了大逆轉,言辭激烈,自稱要撒老師附體。
齊明智高三火箭班的學生,是個聰明、敢畢游運擔當又充滿勇氣的男孩子,也是班級中的超級學霸,喜歡同學秦慈。
賈迪高三火箭班的學生,是個整天混日子、不用為高考發愁的富二代。自信、驕傲、甚至有點玩世不恭,喜歡曉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