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內評分最高十部的電影
導演:陳凱歌 主演:張國榮 張豐毅
師哥,我要讓你跟我——不對,就讓我跟你好好唱一輩子戲,不行嗎?
這不小半輩子都唱過來了嗎?
不行!說的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
電影描述了中國文化積淀最深厚的京劇藝術以及京劇藝人的生活,細膩地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霸王別姬》充滿激情地敘述了一個延續半個世紀的故事。電影不僅具有縱深的 歷史 感,還兼具細膩的男性情誼與史詩格局,它將小人物的悲歡離合摻著半個世紀以來的中國 歷史 發展盤旋糾錯地展現出來。
導演:劉鎮偉 主演:周星馳 朱茵
你只是得到我的肉體,並不能得到我的靈魂。我已經有愛人了,我們不會有結果的。你讓我走吧!
《大話西遊》是由周星馳彩星電影公司和西安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的愛情悲喜劇系列電影,由 劉鎮偉 執導, 周星馳 、 朱茵 、 吳孟達 、 莫文蔚 等主演。 《大話西遊》系列由《月光寶盒》和《大聖娶親》兩部電影組成,講述了一個跨越時空的悲喜交加的愛情故事。
導演:姜文 主演:姜文
影片講述了在抗日戰爭期間,一個村子的農民看管照顧日本俘虜卻招來日本軍隊屠殺的故事。影片於2000年5月上映。是一部由華億影視 娛樂 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出品的喜劇戰爭劇情片。影片由姜文執導,姜文、姜鴻波、香川照之等主演。
輩分弄岔了,我要是你的爺,你就是我的孫兒
《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是周星馳彩星電影公司1994年製作和出品的一部經典的無厘頭 搞笑 片,改編依據是吳承恩所撰寫的神怪小說《西遊記》,該片是《 大話西遊 》系列的第一部,由 劉鎮偉 導演,技安編劇,周星馳製作, 周星馳 、 莫文蔚 、 吳孟達 、 藍潔瑛 等人主演。
你這么關心我,我願意為你精盡人亡。
導演:張藝謀 主演:葛優 鞏俐
電影《活著》是張藝謀早期導演的中國式的黑色幽默片,主人公福貴的遭遇異常凄慘。影片透過一個人的一生遭遇,涵蓋著人在 歷史 中的命運無法掌控的生命之痛,衍生出了對死亡的苦笑。另有同名小說、TVB電視劇等等。
「走他媽再長的路,還不是通向墳墓,活著就是受罪,活著就是勞累,活著就是互相折磨,活著就是不對,活著就是受罪,活著就是勞累,活著還得互相安慰,活著就會憔悴,活著就是受罪,活著就是勞累,活著就得拚命掙扎,活著就得乾脆!」
NO.6《無間道》--- 豆瓣評分:9.1
導演:劉偉強 主演:劉德華 梁朝偉
路怎麼走,你們自己決定
《無間道》豆瓣評分9.1,有人說這部電影比肩美國經典電影《教父》,《教父》的豆瓣評分是9.2,《教父》雖然比《無間道》的評分高出了0.1,但是作為影迷,我個人更加偏愛《無間道》。
導演:劉鎮偉 主演:梁朝偉 張國榮 張學友
性不性感?
《東成西就》這部影片是1993年上映的,是由劉鎮偉導演的一部香港賀歲片。它的劇情成員主要是金庸筆下《射鵰英雄傳》里的江湖人物,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金輪國奸妃和歐陽峰謀朝篡位,欲搶奪三公主手裡的玉璽,由三公主這個似江湖而非江湖的人物逃出升天,引起了一系列追逐打殺的故事。
導演:姜文 主演:夏雨 耿樂
我的故事總是發生在夏天,因為夏天人們裸露的更多,也更難掩飾更多的慾望
《陽光燦爛的日子》講述了發生在文革時期的北京。馬小軍是一個軍屬,小夥伴們叫
他馬猴他的父親常年在外,沒人管教的他在大院里結交了一幫「哥們兒」他們逃課、打
架、抽煙,「混街」成了他們這伙人的生活主題。這當中有劉憶苦,有羊搞,還有後來出
現的女孩余北蓓,當外面的世界鬧得天翻地覆的時候,這群軍人子弟卻在自己的天地里享
受陽光燦爛的日子。
導演:姜文 主演:姜文 周潤發 葛優
要有風,要有肉;要有火鍋,要有霧;要有美女,要有驢!
《讓子彈飛》講述了北洋年間,南部中國。一場驚天動地的的火車劫案之後,號令山林的綠林悍匪張牧之,遭遇行走江湖的通天大騙老湯,兩人從生死宿敵變成莫逆之交,然而真正的決戰才剛剛開始,南國一霸黃四郎虎視眈眈鎮守鵝城,一場場情殺命案連環上演,華南三王各自為陣,鵝城雙艷粉墨登場,亂世梟雄的混戰一觸即發…
導演:王家衛 主演:張國榮 梁朝偉
黎耀輝,不如我們從頭來過吧。
電影《春光乍泄》是一部由王家衛導演,張國榮 、梁朝偉、 張震主演的經典文藝片,電影講述的是一對同性戀人前往南美遊玩,因迷路都留在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結果卻產生了一系列的矛盾而分手的故事。1997年該片入圍了第五十屆真納國際電影節正式競賽單元,王家衛憑借該片獲得第五+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B. 寰亞電影公司出品的電影都有那些
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電影出口地之一,在亞洲,這個彈丸之地出品的電影是最具活力及影響力的。從70年代初起,香港影片逐漸打開國際市場。最初由邵氏帶頭,但影響最大的是由嘉禾製作,李小龍、成龍等國際巨星主演的功夫片。據2003年3月的統計,香港擁有2831家電影從業機構,從業人員約19320人。但諸多香港電影均出自幾大實力雄厚的綜合娛樂集團,在這些集團所屬的電影公司中一直有一種攜手合作與良性競爭的機制。 (排序不分先後) 寰亞電影 所屬集團:寰亞綜藝集團 成立時間:1994年 代表人物:庄澄、林建岳 發展歷程:寰亞電影是一家以香港為基地的亞洲電影投資公司,1994年由七位香港電影人士創辦,第一部電影《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便先聲奪人,奪得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劇本」。其後9年,寰亞電影不單票房成績優異,還贏得了80個國際電影節獎項。至今已經製作超過40部電影,並將維持每年8至20部優質製作。此外,寰亞還與海外機構達成合作,攜手開拓一系列國際性的電影計劃。2002年,寰亞電影機和香港電影幕後精英拍攝的《無間道》,取得5600萬港幣票房,打破香港電影史獲獎紀錄,為香港電影業打下強心針。兩部續集同樣獲得可觀成績。《無間道》系列創下了香港電影史的里程碑,也成為寰亞電影的新始點。 代表作:《紫雨風暴》、《心動》、《無間道》系列 2004年計劃:杜琪峰《大事件》、《龍鳳鬥智》,劉偉強《頭文字D》、馮小剛《天下無賊》 英皇電影 所屬集團:英皇集團 成立時間:2000年 代表人物:楊受成 發展歷程:英皇電影屬英皇集團旗下,擁有雄厚實力,為香港具一定規模及影響力的娛樂媒體投資公司。自1997年英皇成立飛圖電影以來,一直致力出品動作片。2000年成立「英皇多媒體集團」,擴大電影製作業務,並開始將公司業務邁上國際化,先後於日本電影公司合作了《案山子》、《殺手阿一》等片。2001年8月被英皇娛樂集團購入,製作國際電影《飛龍再生》,2003年英皇電影集團推出集驚栗、喜劇及高質素特技等元素之動作片《千機變》,此片成為2003年香港賣座的電影之一。今年4月1日,「英皇多媒體集團」(EmperorMultimediaGroup,簡稱EMG)正式更名為英皇電影有限公司(EmperorMotionPicture,簡稱EMP)。EMP以英皇集團目標為藍本,公司業務包括電影製作、電視製作、及電影及電視發行等。電影投資、製作及發行是英皇電影集團的核心業務,計劃每年製作、發行不少於十部影片,除了投資製作由EMP出品的電影外,並正式與成龍英皇影業有限公司(JCEMoviesLtd.,簡稱JCE)達成協議,發行旗下出品的電影。2004年,EMP率先發行三部影片:《新警察故事》、《大佬愛美麗》、《海南雞飯》。此外,集團除擁有飛圖電影的製作外,正積極收購其它片庫,並斥巨資製作香港本地及國際電影,致力開拓海外市場,把集團推向國際化、多元化之發展。 代表作:《殺手阿一》、《飛龍再生》、《千機變》 2004年計劃:《千機變2》、《海南雞飯》 中國星電影 所屬集團:中國星集團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1992年 代表人物:向華強 發展歷程:中國星集團是由香港影業協會副會長向華強先生一手創辦的上市集團,擁有永盛娛樂製作有限公司及永盛音像企業〔香港〕有限公司製作的電影及電視劇集的全球獨家發行權,及多間獨立製作公司的代理發行權。作為香港唯一擁有大量電影製作及全國音像製品批發零售能力的音像製品供貨商,中國星確立了享譽全球華語電影製片及發行王國的地位,並與衛星電視簽定了香港電視史上最大規模的購片協定。另外,作為美國著名網站「Yahoo」首次與香港娛樂媒體的合作對象,中國星在2000年度與雅虎在雙方聯名的網上娛樂廣播頻道中播放華語電影及電視節目,深受好評。自90年代開始,中國星集團致力於電影製作且佳作不斷。旗下的一百年電影有限公司,更召集香港知名導演,拍攝出《野獸之曈》、《蜀山傳》、《河東獅吼》、《戀上你的床》等優質影片,去年的《大塊頭有大智能》更在香港金像獎上獲得「最佳導演」、「最佳影片」等多項大獎。 代表作:《瘦身男女》、《江湖告急》、《戀上你的床》、《大塊有大智能》、《忘不了》 2004年計劃:《窈窕淑女》、《柔道龍虎榜》、《龍鳳鬥智》、《國產凌凌久》、《父親大人》、《小白龍》 寰宇電影 所屬集團:寰宇國際集團 成立時間:1986年 代表人物:林小明 發展歷程:1986年,林小明先生創立了寰宇激光錄像有限公司,當時只是一間以VHS及LD制式發行電影的小型錄像發行商。在意識到國內娛樂行業之龐大潛力,早於1995年已透過轉授電影版權予國內音像出版社,藉此建立新的發行網路。1999年建立光碟復制廠房。如今寰宇國際集團已經是一家以經營錄像發行、授出及轉授電影版權、電影放映、投資電影製作、光碟復制設施租賃及藝人管理為主要業務的綜合型國際娛樂集團。由財政年度1999/2000起,寰宇開始投資製作電影,至今已製作超過50部華語片,其中包括成績裴然及錄得票房超過港幣6,000萬元的《少林足球》,此片亦成為香港歷來最高票房的華語電影,並擁有超過2,500套電影節目的龐大電影庫。 代表作:《少林足球》、《雙雄》 2004年計劃:《旺角黑夜》、《重案黐孖GUN》(暫名)、《你有你、我有我》、《死亡寫真》、《出租男人》、《神經俠侶》、《三岔口》 美亞電影和天下電影 所屬集團:美亞娛樂資訊集團 代表人物:李國興、唐慶枝等 成立時間:1997年 發展歷程:美亞電影製作公司和天下電影製作公司均所屬為美亞娛樂資訊集團。美亞娛樂資訊集團1984年成立,前身為美亞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是亞洲區內電影製作及影視產品發行的領導者,電影製作是其集團四大核心業務之一。至1993年至今美亞電影製作公司和天下電影製作公司已製作約80出電影。更藉助其擁有的跨越全球各大華人地區的龐大而完善的發行網路,實行製作拍攝、發行音像於一體的方針。此外,美亞還通過多種合作方式與內地主要電影製作單位上海電影製片廠,西安電影製片廠合作拍攝過多部電影。 代表作:《朱麗葉與梁山伯》、《目露凶光》、《高度戒備》 2004年計劃:《愛作戰》、《新紮師妹3》 銀河映像 成立時間:1996年 所屬集團:銀河映像控股集團 代表人物:羅守耀(主席)、杜琪峰 發展歷程:銀河映像是香港首屈一指的電影製作公司,致力為各電影商提供全面性的電影製作服務。自1996年成立至今,拍攝出二十餘部精彩絕倫的電影作品,不但大大開闊了觀眾的視野,更確定了銀河映像獨特的影片風格。銀河映像的主要業務是向各電影公司提供全方位的電影製作服務,包括前期製作、拍攝工作及後期製作等。銀河映像身為業內最多的製片公司之一,對品質的要求從未鬆懈,講求嚴謹的成本及品質監控,加上其杜琪峰、韋家輝等電影專業人士與豐富的製作經驗,得以成為知名電影公司委託製作首選。 代表作:《一個字頭的誕生》、《暗花》、《暗戰》、《槍火》、《孤男寡女》、《鍾無艷》、《PTU》、《大塊頭有大智能》 2004年計劃:《大事件》、《柔道龍虎榜》、《龍鳳鬥智》 澤東電影 所屬集團:澤東電影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1992年 代表人物:王家衛 發展歷程:澤東電影有限公司是由知名導演王家衛所成立,公司宗旨是致力於生產具有國際水平的高質量影片。澤東公司在電影製作上相對而言是一個產量低的小公司,本著精雕細刻的態度一年半左右推出一部影片,從93年第一部賀歲片《東成西就》開始,之後的《東邪西毒》、《重慶森林》、《墮落天使》、《春光乍泄》等,均保持了相當高的水準。到2001推出《花樣年華》以後,澤東公司的國際知名度進一步擴大,發展戰略也更加趨向於多元化格局,計劃涉及廣告、電影,還有音樂製作方面。明星戰略也是澤東公司發展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名下簽約藝人有梁朝偉、張曼玉、鞏俐等,這兩年更是力捧新人,簽下了台灣藝人張震、范植偉以及內地的董潔。澤東公司的精品、明星戰略路線在起伏跌宕的香港電影發展過程中,保持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高度水準,其良好的發展趨勢令人期待它在未來推出更多更好的電影作品。 代表作:《重慶森林》、《春光乍泄》、《花樣年華》 2004年計劃:《2046》 嘉禾電影 成立時間:1970年 所屬集團:嘉禾娛樂事業有限公司 代表人物:鄒文懷 發展歷程:嘉禾於1970年由鄒文懷、何冠昌及梁風創辦,經營的業務范圍廣闊,包括電影製作,人才管理,電影發行,戲院經營,影片沖印以及電視製作等,曾幾何時,嘉禾出品的電影成為香港電影的標志,32年內合共製作過600多部電影,堪稱是世上最多產的華語電影製作公司,尤其是一手捧紅了動作巨星成龍。是香港首屈一指的華語娛樂企業,也是亞洲區最具規模的華語娛樂企業集團。但近幾年,嘉禾的電影製作數量明顯減少,2003年僅《行運超人》一部電影,而是將業務重心轉為戲院經營方面。 代表作:《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敗家仔》、《帝女花》、《半斤八兩》、《A計劃》、《宋家皇朝》 2004年計劃:—— 東方電影 成立時間:1992年 所屬集團:東方娛樂控股有限公司 代表人物:黃百鳴 發展歷程:黃百鳴在新藝城電影公司結束後,於1992年創立的電影公司,主要業務包括電影製作及發行,同時亦有經營電影沖印及院線業務。時至今日,集團的電影資料庫己經儲藏了超過80部電影,在香港電影業佔有一定地位。近年,東方電影的拍片勢頭遠不及90年代中上旬的產量,以平均一年三四部的數量來維持電影製作業務,但東方電影沖印廠則是香港業務最繁忙的,每年香港電影有近八層在該廠沖印。 代表作:《家有喜事》、《97家有喜事》、《半生緣》、《夜半歌聲》 2004年計劃:《玄兵傳奇》 邵氏兄弟電影 成立時間:1958年 所屬集團: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代表人物:邵逸夫 發展歷程:邵氏兄弟電影公司1958年在港成立,在成立其後30年間,幾乎壟斷香港電影業,影響至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邵氏電影的黃金期,不但影片享譽國際,更培養了李翰祥、張徹、楚原、胡金銓等香港電影著名導演。但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由於演員、導演外流,及製作超支等因素導致其停止影片製作,全力發展TVB電視業,在電影圈處於引退狀態。1999年,馬來西亞的UsahaTegasSdnBhd財團購買了邵氏760多套電影的版權,成立天映娛樂公司開始修復並發行以每月10-20部的速度發行,預計到2007年全部發行完畢。而邵氏則於前年拍攝了《醉猴》,開始重振電影項目。目前正與中國星合資10億建造香港將軍澳影城。並計劃重新簽約藝員重拍邵氏的諸多經典影片,如《獨臂刀》、《十三太保》、《江山美人》、《少林36房》等。 代表作:《獨臂刀》、《梁山伯與祝英台》、《天涯明月刀》、《新七十二家房客》、《刺馬》、《大醉俠 2004年計劃:重拍邵氏經典作品。參考資料: 還可以的,你可以試試哦
C. 《春光乍泄》講了什麼如何評價
如果說文學語言的特性體現在文字上,舞蹈語言的特性體現在身體造型上,那麼,,影視語言特性則體現在畫面、聲音及聲畫合一的蒙太奇中。香港導演王家衛1997年的作品《春光乍泄》既是電影語言表達到一個極至的代表。這部曾在法國嘎那電影節上驚艷於世界的影片,算得上在敘事、剪接、光影、音樂上達到了渾然天成的和諧,有著極度統一而綿長的氣韻。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南美洲,布宜諾斯艾利斯,相對於香港,是地球的另一面,一對同性戀人,黎耀輝與何寶榮,在異國他鄉分分合合的故事。總有人說,王家衛的作品至始至終講述的都是一個故事,關於拒絕和逃避,關於自由與尋找,《春光乍泄》也是不例外的。「要想不被別人拒絕,就要先拒絕別人」在同為王家衛作品的《東邪西毒》中,同為張國榮扮演的歐陽鋒如是說,在《春光乍泄》中,張國榮扮演的何寶榮化身為一個美麗而缺少歸屬感的影子,重復著拒絕和尋找的故事。
從人物本身來看,他們是漂泊的,甚至可以說,是邊緣的,從香港到南美洲,他們有著厚重的無根感和疏離感,還是《東邪西毒》,有句對白是這樣的:
「那沙漠後面會是什麼呢」
「還不是另一個沙漠」
即使南美已經是世界的盡頭,然而最難跳脫的還是心靈的桎梏。所以說,王家衛是絕望的,黎耀輝是絕望的,而何寶榮,他不會絕望,因為他並沒有尋找到自己的心。
從畫面色調上來看,影片可以分成三個部分,前24分鍾,兩人煩躁地分手,黎耀輝一個人去酒吧當侍者賺錢,何寶榮則到處浪盪,畫面是黑白處理的,24分鍾以後,兩人復合,至此畫面有了顏色,一如黎耀輝的心情,主色調是黃、橙、綠,溫暖而慵懶,二人再度分開,影片也進入了第三部分,人聲嘈雜時,畫面依然以橙為主,但當黎耀輝獨自出現在鏡頭時,藍色便開始渲染落寞。這些色彩的過渡,十分符合人們審美經驗中對顏色的理解,可以說,王家衛在顏色上的運用總是直接而充滿情感的。
影片的攝影和剪接也是常令專業人士稱道的,有評論說,《春光》是王家衛在技術上最為成熟的一部作品,不可否認的是,「藝術技巧是將想像力創造的意象最終固定並賦予塔物態和形式的能力」。然而,當情感跳出技巧的框架後,技巧便成為了不落痕跡的塌戚渾然天成。《春光》中出色的蒙太奇的運用是值得讓人一再回味的。例如影片十三分半時的一個片段:黎推開門進入洗手間—— 鏡子黎映出何的人影 —— 門關上黑場—— 門打開了何出去 —— 黎靠著牆沉思後推門出去 —— 何推開酒吧的大門走向汽車……
這個蒙太奇聯接十分簡潔而入神地刻畫出兩人擦肩而過但無緣相見的情景,或者理解為,黎耀輝特地避免於何寶榮相廳咐見的無奈,何在舉手投足間釋放著誘惑,卻是黎心底最深沉的傷。
而在影片中亦反復出現對比蒙太奇與平行蒙太奇,如影片11分鍾時的情節,何離開黎做工的酒吧,黎手提酒瓶走到路中間目送何的車離去,下一個鏡頭是何點上煙回望身影漸小的黎然後轉回頭朝前,眼神漠然。還有影片87分鍾時,黎獨自一人來到瀑布,飛濺的水珠混合著眼淚,而同時的何獨自回到兩人曾共同生活的小屋一人抱著被子哭泣。都是十分有沖擊力的。
在象徵手法的運用上,王家衛也是猶為純熟的。《阿飛正傳》中的「無腳鳥」,象徵了沒有根基,在漂浮中尋找的靈魂,用不斷出現的鍾,表,來象徵時間的茫然記憶的丟失;《東邪西毒》中的沙漠象徵著現代人的情感荒漠,無盡頭的絕望。而在《春光》中同扮衫純樣有著十分重要的象徵意象。
「有日何寶榮買了一台燈,我覺得好靚,兩人好想尋找燈上的瀑布」黎耀輝這樣獨白到,於是燈與瀑布便貫穿了整個影片。燈是兩人感情的見證,經過分分合合,何寶榮問黎耀輝「這個燈還在,我以為早被你拋了」,在黎耀輝離開後,何寶榮獨自一個人調試著燈,又復點亮,然後獨自哭泣,表現出他的追悔莫及。而瀑布,則直接象徵著兩人的所追尋的目標,暗喻著感情的歸宿,然而最終還是失落了。片中反復出現瀑布的長鏡頭,一分半鍾的上空附拍,慢慢流轉,用以提升觀者的想像空間與情緒的氤氳。王家衛本人曾被問及瀑布一景的象徵作用,他的答案是「代表這個城市的sexual energy」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影片的音樂,從藝術審美上來看,音樂對於物質材料的依賴程度最低,於是,它用以來表達情感才變得更純粹,與影像的聯結才更直接。而音樂與畫面的完美結合便對情緒的表達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探戈樂音在小酒館里盪漾,昏黃的燈光,喧鬧的人群,舞者狂野,而人心的疏離若隱若現。探戈初生時是俚俗的,因為它誕生在一些底層的娛樂場所,影片中的探戈樂是新探戈(Tango Nuevo),阿根廷已故國寶級大師Astor Piazzolla將古典與爵士的元素溶於傳統探戈走向世界的新探戈,充滿生命力與豐富的感情。
片中表現黎耀輝獨自一人泛舟水上時,用了Piazzolla的《prologue》,哀傷而厚重的音符,配合黎耀輝昏暗而悲傷的臉,悉數收走觀者的心,淚水隨樂音浮沉,與鏡頭的慢移,流向無盡的情緒空間。
一曲《Cucurrucucu Paloma》被低聲吟唱,這是一首關於鴿子的歌,「他們發誓說,當聽見他的慟哭,天空開始劇烈地撼動,他到底承受了多少傷痛?……他們發誓,那隻鴿子的靈魂,一直在等待愛人歸來,……石頭永遠是石頭,鴿子阿,你能指望他們了解愛嗎?咕咕咕咕咕,鴿子阿,不要再為他哭泣。……」灰藍色的畫面,人聲低吟,於是思緒滿溢得令人不能承載。
諸如此類,影片中音樂與畫面全部驚人的契合,往往令情感得到帶著揉和旋轉感的升騰。
音樂,畫面,光影,眾多元素的完美結合便是電影語言的終極體現,是電影之所以稱作藝術的必要保證。而優秀的藝術作品總能有力量讓人反復體悟,在不同的審美體驗中得到領悟的升華。《春光乍泄》便是如此,這是一部令人一看再看的電影,它的魅力來自其光影中的溫暖,整體元素的和諧,來自於不斷超脫的挖掘。觀一部好的電影,得到不同尋常的審美愉悅,便是抓住了一次時間的腳步。
D. 香港經典電影介紹
1.《白金龍》導演:湯曉丹1933
香港第一部粵語有聲電影,邵氏的前身「天一」電影公司出如爛品,由著名的粵劇二位「伶王」之一的薛覺先演出(另一位是馬師曾)。沒有《白金龍》,就沒有今天的邵氏電影公司。當年《白金龍》打破廣東、東南亞、歐美唐人街所有的票房記錄,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初到星馬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正是憑著《白金龍》,開創了邵氏在星馬的娛樂王國基業。也正是《白金龍》,開創了粵語片的潮流。上世紀50、60年代,香港製作了近3000部粵語片,形成了香港電影的第一個「黃金時期」。
2.《獨臂刀》導演:張徹1967
《獨臂刀》是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票房過百萬的影片,張徹憑此片成為「百萬導演」,王羽開始成為香港電影史上最成功的一位功夫小生,而邵氏電影公司的「武俠世紀」也從此片正式開始。《獨臂刀》影響了香港電影的形態和歷史。之前,香港的電影仍舊停留在老上海電影的文化形態下,多拍攝以家庭婦女為觀眾的苦情劇,武俠片中的英雄也多半是女飛俠,男性則是需要保護的文弱書生。《獨臂刀》之後,男性開始成為影片的主角,電影公司中最耀眼的明星不再是嬌弱的女明星,而是健壯有力的男明星。
3.《俠女》導演:胡金銓1972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在戛納電影節上奪得最高綜合技術獎,這是中國電影首次在5大電影節上獲獎。胡金銓是香港電影史上的第一個「作者」導演,也是香港電影界最接近大師的一位。他一生致力於拍攝「俠」文化的武俠電影,並以《俠女》登上了中國武俠電影的最高峰。胡金銓的英年早逝,使得中國電影最早的一次文化突破無疾而終。
4.《蝶變》導演:徐克1979
70年代末,邵氏大製片廠制度對香港電影界的影響逐漸開始弱化,電影的文化形態也開始以多元化的形態出現。在這段時期,香港電影界出現了一次驚人的藝術運動「香港電影新浪潮」,徐克的《蝶變》正是這一運動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蝶變》直接導致了香港電影以後的兩個發展方向:一是藝術電影的出現;二是特技的迅猛發展,80年代以後香港電影特技的發展幾乎都與徐克有關。
5.《最佳拍擋》導演:徐克 1982
自1982年開始,香港電影票房連續3年第一名的都是《最佳拍談橡掘擋》及其續集,而黃百鳴、麥嘉、石天的「新藝城 」公司也統領了80年代整個時期的電影。《最佳拍擋》開創了香港電影大片(blockbuster)的先河。開拍之初,許含核冠傑的200萬片酬已經成為大眾討論的焦點,而該片的拍攝方式也是完全模仿好來塢,在片中大量出現多輛汽車連續碰撞、最新007式先進武器等噱頭,弱化故事情節、強化視覺場面。《最佳拍擋》對好萊塢電影製作方式的吸收,是香港本土電影國際化的最初嘗試。
6.《A計劃》導演:成龍 1984
香港近20年最偉大的電影演員是誰?成龍。這是香港各界都比較認可的一個答案。成龍以自己的功夫喜劇成為李小龍之後最具世界影響力的香港演員。早期京劇劇班的訓練,使成龍嫻熟地掌握了以模仿的方式塑造最具亮點的動作造型。這種表演方式成為了他的招牌,他的這種表演在世界影壇上也是獨此一家。《A計劃》正是早期成龍電影最具特色的一部,例如他從鍾樓上墜落的鏡頭,一鏡直落,不加任何剪輯手段。之後《A計劃》風格的電影每年必有一部,成龍電影也由此成為香港電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7.《英雄本色》導演:吳宇森 1986
當冷兵器換成熱兵器,張徹電影就變成了吳宇森電影。吳宇森曾經是張徹的「文膽」,做過張徹的副導演,是典型的製片廠出身的工徒導演。他把張徹電影的特點傳承下來,把刀劍片改變成了槍戰片。《英雄本色》把槍戰的方式發揚光大,代表了香港電影槍戰片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槍戰片的最高成就。
8.《阿飛正傳》導演:王家衛 1991
1991年香港文化界最轟動的電影莫過於王家衛的《阿飛正傳》了,雖然票房成績一般,但王家衛獨特的電影風格在本片中凸顯無疑,它宣告了香港第一位國際性電影大師的出現。
《阿飛正傳》是一部對香港身份進行反思的本土電影。《阿飛正傳》的影像、敘事方式都是原創的,堪稱香港電影藝術的奇葩。結尾中梁朝偉的一段「獨角戲」,至今被奉為經典。
9.《甜蜜蜜》導演:陳可辛 1996
1997回歸前的茫然,就像三叉路口的選擇,在這個歷史時刻來臨前的一年,陳可辛的《甜蜜蜜》橫空出世,在藝術和商業兩方面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就。文藝片一直是香港電影的一種類型,早期就有李晨風、秦劍等著名前輩,而70年代後因為武俠功夫片的盛行,藝術電影始終難以成為主流。《甜蜜蜜》是對早期文藝片的回歸,它以細膩而真實的心理描寫,展現了歷史的進程。
10.《喜劇之王》導演:李力持 1999
自1993年香港電影業進入蕭條期以來,香港電影中能夠具有票房保證的演員越來越少,周星馳是其中的一個。香港的喜劇演員,早期有梁醒波、新馬仔、許冠文,而周星馳是近10年來最傑出的喜劇演員。《喜劇之王》中有著對香港早期電影的大量引用。尹天仇、杜鵑兒是60年代著名粵語武俠片《武林聖火令》中的人物,老少咸知;《演員基本修養》是早期長城、中聯等電影公司的訓練班手冊。這種引用掌故的喜劇電影成為周星馳電影發展的軌跡,新片《功夫》中再次對火雲邪神、九龍城寨引用,並取得了迄今為止合拍片的最高票房。
這些電影真的很好看,我給你推薦的,望你能夠喜歡!
E. 王家衛的電影有哪些
王家衛的電影有《一代宗師》、《藍莓之夜》、《東邪西毒》、《2046》、《花樣年華》、《春光乍泄》、《墮落天使》、《重慶森林》、《阿飛正傳》、《旺角卡門》。
1、《一代宗師》
《一代宗師》是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功夫電影,耐歷由梁朝偉、章子怡、張震、宋慧喬、王慶祥、張晉、趙本山、小沈陽等人主演。
該片講述了民國期間「南北武林」多個門派宗師級人物,以及一代武學宗師葉問的傳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