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般一部電影的容量是多少
電影容量主要根據格式,片長而定,下列以100分鍾左右為例:
1、ISO格式——20-22.5GB左右
未壓縮,並且不使用某種容器格式。
2、MKV格式——700-800MB
是一種開放標準的自由的容器和文件格式,是一種多媒體封裝格式,能夠在一個文件中容納無限數量的視頻、音頻、圖片或字幕軌道。
3、AVI——1-2GB
即音頻視頻交錯格式,是微軟公司於1992年11月推出、作為其Windows視頻軟體一部分的一種多媒體容器格式。AVI文件將音頻(語音)和視頻(影像)數據包含在一個文件容器中,允許音視頻同步回放。類似DVD視頻格式,AVI文件支持多個音視頻流。
4、RMVB——200-300MB
RealNetworks公司開發的RealMedia多媒體數字容器格式的可變比特率(VBR)擴展版本。相對於更常見的按固定比特率(CBR)編碼的流媒體RealMedia容器,RMVB典型應用於保存在本地的多媒體內容。使用該格式文件的擴展名是.rmvb。
5、MP4——200-300MB
第一版在1998年10月通過,第二版在1999年12月通過。MPEG-4格式的主要用途在於網上流、光碟、語音發送(視頻電話),以及電視廣播。
PS: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
❷ 一部電影多少g
1G到幾十個G。根據查詢網路信息顯示,普通的電影只有500M,高清的有1G到幾十個G。需根據電影畫面的清晰度來定。畫面清晰度越高所消耗的流量越大。
❸ 電影院放映的數字電影一般儲存大小是多少
電影院放映的影片,行話叫做「拷貝」,就是英文COPY的音譯。
以前只有傳統的膠片拷貝,因為以前電影的攝影機都是用膠片拍的,拍好以後的是很多盤膠片,再進行後期製作,包括剪輯。就是剪掉不要的鏡頭,還要再粘貼,然後再配音,加字幕,等等。最後出來的一盤膠片就叫母帶。再把這個母帶復製成很多盤,送到各地的電影院。
現在科技發達了,有數字攝像機,拍出來的也都是數據格式的影像文件,編輯什麼的以上這些工作都可以在電腦上完成。
傳統膠片拷貝就是把洗印出來的那種膠卷,把膠片放在傳統放映機上將每格畫面快速連在一起形成畫面,一個膠片拷貝根據影片長度一般都有4、5盤膠卷,放映人員需要在旁邊盯住,一盤膠片放完之後就要換旁邊的另外一台放映機放映第二盤膠片,依此類推。膠片拷貝雖然可能有抖動和刮傷的問題,但是膠片色彩還原度高,畫面色彩較為艷麗,而且有些影片還特意需要膠片的噪點感來為影片製造意境。
數字拷貝使用專用數字放映機放映的電影格式,一般電影院可以去發行公司進行下載,然後將文件放在數字放映機上輸入密鑰進行放映。一般一部數字電影拷貝的容量在400GB左右(含聲音)。一般影院工作人員都比較喜歡放映數字拷貝,因為放了就可以不用在旁邊管了。而且數字拷貝沒有傳統膠片拷貝的刮傷、抖動和噪點問題,整體畫面質量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