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路上有驚惶——觀電影《意》
(從前,閑文一篇,隨便一看~~)
知道這部電影是去年在電視上看台灣金馬獎的頒獎典禮,陳沖因為出演這部片子的女主角玫瑰贏過《色戒》的湯唯,成為又一屆金馬獎影後。而陳沖的第一次得獎是當年出演《紅玫瑰與白玫瑰》里的紅玫瑰王嬌蕊。看來陳沖與玫瑰二字有緣。
那日,在網上逛,想找好看的電影看,無意中點開了《家鄉的故事》,家鄉一定是懷舊,就憑著這樣的感覺,開始看,等到了陳沖出來,電影中那個叫rose的夜總會女歌星出來,然後帶著一雙兒女跟著一個叫比爾的澳洲人離開香港,流落到了澳洲的時候,才反應過來,這是不是自己曾知道的那部叫《意》的電影呢?於是,暫停,查找,得知:「【影片原名】The Home Song Stories 【中文譯名】意/家鄉的故事」。原來《家鄉的故事》與曾經耳聞的《意》就以這樣不經意的方式重疊在了一起。
片名「家鄉的故事」應該很好理解,這是關於母親的故事,在孩子的眼裡,母親應該就是自己的家鄉,自己就是從母親那裡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所以無論走多遠,母親才是自己最初出發的地方,這不是地域上的家鄉,而是個人情感上的家鄉。然為什麼翻譯成中文片名後稱為《意》,單個的「意」從現代漢語上嚴格地說不是一個詞,而是一個字,「意願」「意思」「意義」「意味」「寓意」「含意」,如果從影片的內容上看,單獨一個「意」更應該接近「憶」,這個回憶的「憶」,記憶的「憶」,古漢語里「意」與「憶」是否相通?(忘記了,需要查證一下),如果「意」為「憶」那麼這部關於母親的故事就很好理解了。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是導演自己的童年故事,導演為了告訴這個故事真實地存在過這個世界,似乎把故事講完後還沒盡興,在片尾放上這個故事中真實母親的照片,導演的意思很明顯:是的,這個故事不是我杜撰出來的,你們看看這就是那個真實的Rose。於是,我們在關注影片的同時不得不多看一眼這個名字:「導演:YonyAyres 編劇:YonyAyres」。
從當年男孩的角度講,這是一個很心酸的童年故事,母親對於孩子應該是一個避風的港口,能讓孩子安穩長大,然這個名叫Rose的母親卻是一隻隨風飄搖的船,更糟糕的是這條船上沒有水手。於是在生活的大海上,這條船隻能隨風飄盪。從母親的角度講,Rose也在為孩子們的生存努力,從片子引子部分,她嫁給一個澳洲的水手比爾,帶著兩個孩子離開香港,應該是想尋求更好更穩當的生活。而這個澳州人比爾真是個好人,他給這母子三人提供了穩當的生活。剛剛安定下來,Rose在一周後就離開了比爾的家。Rose帶著一雙兒女離開比爾的七年裡,走馬燈似的從一個男人身邊流落到另外一個男人身邊,一個寄居蟹般的女人,還是帶著兩個拖油瓶的寄居蟹。七年後,走投無路的她又帶著一雙兒女回到了比爾身邊,好人比爾一如往常接納了母子三人。經過了這樣的飄搖,流離,好不容易安定下來,既然是寄居蟹那就好好地穩穩當當地寄居在比爾家吧。不,她又不僅僅是寄居蟹,她是Rose,是玫瑰,風情萬種的玫瑰怎麼安於蟹的命運?
作為母親的Rose是蟹,作為女人的Rose是玫瑰,蟹與玫瑰這是兩種不搭界的物種,卻在YonyAyres的故事裡,生生地糅合在Rose的性格里,命運里。比爾是海員,自然要出海離家,離開了男人的玫瑰無人觀賞便不是玫瑰,女人Rose穿上了美麗的旗袍,從街上走過,招搖著走過,那些旗袍是玫瑰的不動聲色的言語:看啊,我多美麗啊。看啊,我還是當年那個傾城傾國的貌啊。玫瑰就這樣怒放在澳洲的某條街道上。於是招來了年輕的廚師,一個偷渡澳洲的小夥子阿佐。一個乾柴,一個烈火。火勢很猛。以至於女人Rose竟然可以不顧自己帶著孩子寄居在比爾家的狀況,把阿佐帶進了這個家。
阿佐來了,麻煩也來了,比爾的母親雖然暫居在比爾家,然怎麼能忍受女人Rose這樣的出格?結果是可以想像的,母親Rose不得不帶著一雙兒女和阿佐離開這個剛安頓下來的家,另尋別處居住。能找到什麼樣的地方呢?一個很破舊幾乎是廢棄了的院子。總算又一次安頓下來了。生活的重擔一下壓到了阿佐的身上,不但要養活女人Rose還要養活她的一雙兒女,不是阿佐不養,但對於年齡僅僅大於Rose女兒梅幾歲的年輕人,這副擔子確實太沉。於是爭吵,不回家,打牌,最後出逃。女人Rose離不開阿佐,離開了誰來滋潤她的情慾?母親Rose更離不開阿佐,離開了誰來養育她的兒女?怎麼辦?自殺。這是Rose能選擇的最後武器。母親Rose卻被孩子救回。
阿佐耳聞Rose的自殺不忍?又回來了。開始好好過日子吧,Rose也放棄玫瑰的綻放,脫下旗袍,換上工裝去餐廳做洗碗工。也許從這里開始女人Rose想轉變成真正的母親了。親自擔起養育孩子的責任。女兒梅大了,少女初成。阿佐與這樣的少女才是天生的一對,相互之間心生曖昧是自然的。母親眼見女兒的美麗和阿佐的曖昧,心生妒意,吃女兒的醋,用狠毒的話逼著女兒走上絕路,阿佐只好再次逃離。Rose再次自殺。母親做到這個份上真太不合格了,然女人做到這個份上呢?是她不合乎這個世界的規則,還是世界太不合乎她的想像?
比爾回來了,再次把母子三人接回家,好人比爾實在太好,比爾應該是上帝給Roes指引的路吧?而耽於自己如玫瑰般芬芳艷麗的Rose怎麼明白這樣的回歸應該是自己後半生最明智的路。比爾又要出海回船上了。Rose氣急敗壞,對孩子們說:那就回香港吧,之前的老闆已電話自己,要自己回去,之前的聽眾也對自己念念不忘。此言一出,不要說兩個孩子不信,她自己,怕是頭一個不信的。這樣風雨飄搖,顛沛流離的多少年了,兒女終於也受不了了,兒女終於說出這樣的話:我願意你死去!母親Rose是否真的明白自己是個不合格的母親?還是女人Rose終於不願意再折騰?又一次選擇死亡。這次是真的救不回來了。
男孩面對母親的死亡,一滴淚都沒有,他哭不出來,他不理解母親更不理解女人。等他理解這一切的時候,他已成年。
《意》算不上悲劇,至少對故事中的男孩,女孩算不上大悲,好在他們後面健康成長起來,女孩梅成了心理醫生,男孩成了作家和導演。許是孩子們健康的長大給了觀眾最大的安慰,所以算不上悲劇。但真的很痛,這種痛是隱藏在生命里的疼痛,說不出來,只有抒寫。於是才有了這部《意》(又名:《家鄉的故事》)。 寫於2008年深秋午後
⑵ 中篇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講述了一段怎樣的故事
《紅玫瑰與白玫瑰》是張愛玲的小說,也曾經翻拍成影視作品,個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由趙文瑄以及陳沖和葉玉卿主演的電影。無論是演員的演技還是影片整體製作,包括聲音畫面與光線角度,剪輯等等方面都非常經典出色,因此這部片子還得過多個獎項。這個小說主要講述的是男主人公佟振保與王嬌蕊和孟煙鸝這兩個女子之間微妙的感情糾葛的故事。
有人說佟振保在現代來說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渣男,但其實在那個年代他並不是唯一,只能說是一個典型代表。不過,重要的是他最後還是反思到了自己在感情方面曾經犯過的錯,但似乎後悔也晚矣。
⑶ 陳沖主演電影
陳沖主演電影有小花、紅玫瑰與白玫瑰、末代皇帝、意、誘僧。
陳沖(Joan Chen),1961年4月26日出生於中國上海市,華語影視女演員、電影導演,奧斯卡金像獎評委,好萊塢編劇家協會會員,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學院。
1976年,因出演電影《青春》而嶄露頭角。1980年,憑借電影《小花》獲得第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
早年經歷
陳沖從小生長在一個醫務工作者家庭,受父母影響,養成愛讀書的習慣。她讀小學時,開始學習彈鋼琴、拉手風琴。讀中學時,參加了學校劇團的活動,演出了許多文藝節目,為日後的演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78年她考取上海外國語學院,主修英美文學。為擺脫成名困惑,1981年赴美留學,通過獎學金,圖書館,餐廳打工來維持生活。
⑷ 如何評價陳沖趙文瑄主演的電影《紅玫瑰與白玫瑰》
《紅玫瑰與白玫瑰》,是根據張愛玲小說改
編的。盡管由於種種原因,我們現當代文學
對張愛玲不書一筆,但她確實已其別具的靈
性在文壇上寫下了舉重若輕的一頁。她的作
品,用色彩斑斕的印象,生生不已的感觸,
鮮活如初的回憶,散漫地絮叨著人生,社
會,文化。這樣一個感覺豐盈的女作家,身
處亂世註定是痛苦的,多種矛盾在心頭,筆
下交織。隔著半個多世紀,隔著改編而來的
影片,我感受到了那一代知識女性對於中國
女性境遇的思考和探索,無奈與無望。
自古以來,天下是男人的天下,世界是男人
的世界。長河落日圓是男人眼裡的風景,酒
風詩情的黃鶴樓是男人的登臨處。女人只需
在家生兒育女,孝敬公婆即可。外面的世界
風詩情的黃鶴樓是男人的登臨處。女人只需
在家生兒育女,孝敬公婆即可。外面的世界
精彩與否,與她們無關。幸而那時社會分工
明確,男人浪漫之餘不忘掙錢養家。因此,
幾干年來,彼此相安無事。
直到本世紀初,庚子賠款送出了一批留學
生,開築了西學的渠道。正是西方婦女運動
風起雲涌的時候,於是,有了中國的,傳統
的,與西方的,現代的兩種思潮在三四十年
代的中國城市,比如上海的交鋒,滲透。
個
紅玫瑰就是這樣一個新女性。父母送她出去
留洋,本是鍍鍍金,以後能嫁個好人家
可她好奇地涉入了戀愛,在幾千公里之タ
沒有父母與家庭約束的地方,顯示著她的聰
慧與俏麗,釋放著壓抑在女性心底幾千年的
自由與自主。激情過後,戀愛中的這對男女
面臨著迥異的社會眼光和人生境遇
振保,一個從舊式家庭出來,接受過西方教
育的中國男人,即使深深地沉迷過。。。冷
靜下來,在家庭,家族的審視下,也不敢
不願接受這份感情釀制的婚姻。他猶豫著,
但最終還是拋棄了紅玫瑰。男人的名聲更為
堅固,即使浪子回頭,也算金不換嘛,難能
可貴。振保坦然地步入冠冕堂皇的婚典,娶
了另一位公認溫良賢淑的舊式女子-白玫
瑰。而紅玫瑰的淑女名聲已破,身價暴跌,
只好噙著眼淚成為棄婦。
然而,紅玫瑰未能得到婚姻的幸福,白玫瑰
也永不可能得到。低眉順眼,瑣碎庸庯常的白
玫瑰在經歷過花花世界的振保眼裡,是亳無
情致的。於是,白玫瑰只得噙著眼淚,再做
怨婦。
亂世里,女人尚沒有學會自立,男人也做不
到像以前那樣無怨無悔地包攬起養家的重
任,經濟上的危機更使得女性捉襟見肘。無
以為計
個
紅玫瑰與白玫瑰,振保一生中有過的兩個女
人,演繹著一代中國女性的尷尬與疲意
l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