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從今天起,努力做一個內心干凈的人
金庸筆下的老頑童周伯通,內心澄澈干凈,是我很喜歡的一個人物。
周伯通混進了絕情谷,谷主公孫止說他偷走了丹房裡的靈芝。為自證清白,周伯通在大廳中,當著一屋子人的面,全身脫得赤條條的,一絲不掛。
真不害臊!
大廳里的公孫止、金輪法王、尼摩星、馬光佐等人無不暗罵。
周伯通卻不以為意。哪個人來到世上的時候不是赤條條的?光著身子算什麼!
當然,我並不是提倡,大夥都來學習周伯通,脫了衣服耍流氓。我的重點是,周伯通內心坦盪干凈,全身無不可示人的地方,並不以為羞。比起公孫止之流,表面上道貌岸然,暗裡盡做些齷齪的事,周伯通可愛得可不止一星半點兒。
我想起這樣一個故事。
老和尚帶著小和尚下山化緣。途經一條河,河水有些急。有個小媳婦不敢過河,站在河邊干著急。
老和尚起了慈悲心,背著小媳婦趟過了河。小和尚瞧著,耳朵根子都紅了。又四下里瞅了瞅,生怕被別人瞧見了。
過了河,老和尚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似的,繼續趕路。小和尚很不解。
走了十多里地,小和尚終於忍不住了,問:師父,出家人當四大皆空,守清規戒律,您剛才若無其事的背那女子過河,卻是何故?
老和尚說:我把那女子背過了河,便放下了她,你呢?背在心上想了一路,你說,到底是誰的靈台不清明?
這老和尚,就像周伯通一樣內心干凈,背小媳婦過河的時候,坦坦盪盪。她不過是芸芸眾生中需要幫助的一人。背她過河,就跟背幼童稚子、耄耋老者過河一樣。有什麼區別?
內心干凈的人,不以紛繁復雜的世俗之心,忖度自己的言行,超脫於世俗標准之外。自然就少了很多庸人自擾的煩惱。
為得到《九陰真經》的秘籍,周伯通被黃葯師囚禁在桃花島十五年。為打發漫漫時光,周伯通自創了一種雙手互搏的功夫。也就是左手和右手打架,雙手各使出不同的招式。
他先後把這門功夫教給過郭靖、黃蓉和小龍女。雙手互搏講究的是一心二用,周伯通要求他們,左手畫方,右手畫圓,且要同時畫好。
黃蓉絕頂聰明,卻偏偏畫不出來。反倒是郭靖和小龍女,畫得又快又好。
出乎意料!
但細想一番,也就明白了。黃蓉心竅玲瓏,總想著有什麼法子,能耍耍小聰明走走捷徑,心思不在事情本身上,自然畫不好。郭靖和小龍女就不一樣了,一個老實單純,一個清冷如冰,沒有什麼花花腸子,都是心思干凈的人,心思都在事情本身上。所以,他們能練好雙手互搏。
郭靖小龍女,和周伯通是同一類人。他們在武學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神鵰結尾的時候,五大高手的排名重新洗牌,變為: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
北俠是郭靖,中頑童自是周伯通。小龍女雖未入選,但楊過作為她的徒弟,成為五大高手中的西狂,她的武學修為,自然也是深不可測。
內心干凈的人,不會想著投機取巧,他們只會想著一步步做好事情。成功,是計劃之外的禮物和饋贈。這樣的人,也正因為每一步都走得踏實,反而更容易獲得成功和榮耀。
梁朝偉,也是一個內心干凈的人。他曾經說過,我喜歡演戲,不為掙錢,也不為出名。他也的確是這么做的,只老老實實地做好眼前的事。
幾十年來,梁朝偉成了各大頒獎禮上的常客,他的事業達到了旁人難以企及的高度。他是五屆金像獎影帝,三屆金馬獎影帝,嘎納電影節影帝,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
他給了我們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人物:周暮雲、殘劍、歐陽鋒、阿飛等等。
但這些外在的榮耀和名利,從來都沒有掩蓋和蒙蔽他的內心,他依然干凈澄澈。某一次頒獎禮上,他上台領獎的時候,只短短說了兩個字:謝謝!就轉身下台了。獎杯從來就不是他演戲的目的。
即使在功成名就之後,他也依舊兢兢業業,精益求精,力圖演繹好每一個細節。拍攝《大魔術師》期間,他在私下把片中要使用的魔術手法,練習了一遍又一遍。我們這才在成片中看到了一個技法嫻熟,真實可信的魔術師。
他想要的,只是演活每一場戲,僅此而已。正因為他的這份干凈純粹,不奢求多餘的東西,只一心一意磨練演技,增強實力,才使得他的事業,幾乎沒有低谷!他成了演藝界的一個異數。
內心干凈的人,在獲得了成功,取得了成就之後,依然能不忘初心,保持從容淡定,不會被榮耀沖昏頭腦,飄飄然起來。他們想的,依然只是怎麼管理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索求無關的東西。無欲則剛,這份純粹,反而能讓他們事業常青,榮耀常駐。
你是否很在意他人的眼光,不敢做自己?做某件時間之前,是否會先想想其他人會不會這么做,大部分人都做,你才會採取行動,跟隨大眾,人雲亦雲?結果活得很累。
你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是否總想著走捷徑,想憑著小聰明,輕輕鬆鬆就把事情辦了,結果總是事與願違?是否即使偶有成功,也不能長久?
你在學習上或者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後,是否在想,怎麼樣才能,讓自己成為好成績光臨的常客?
那麼,你就從今天起,努力做一個內心干凈的人。不囿於世俗人言,自在做自己,跟隨自己的內心所想。保持內心的干凈純粹,別總想著投機取巧,不索求無關的東西,一如既往地,踏實走好每一步。你想要的,總會在不經意間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