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經典電影的劇作家的生平介紹!!
著名的編劇與作品簡介
保羅·哈吉斯 Paul Haggis
集編劇、導演於一身的保羅·哈吉斯1953年3月10日出生於加拿大的安大略省,他從小在希區柯克和讓-呂克·戈達爾電影的熏陶下長大,這是他對藝術和講故事著迷的早期動力。隨後,受安東尼奧尼的《放大》(1966)影響,他遷至英國,立志成為一名時裝攝影師,但是卻失意而歸,回到加拿大的Fanshawe學院學習電影。當時,哈吉斯一邊給從事公路建設的父親幫忙,一邊試著寫劇本。19歲時,他完成了自己的處女作,並把它搬上當地劇院的舞台。該劇雖然反響平平,但卻堅定了哈吉斯的人生理想。幾年以後,在父親的支持下,22歲的他離開家鄉,帶著自己的劇作家夢來到好萊塢。
初到好萊塢的日子非常艱苦,哈吉斯一邊做傢具搬運工,一邊在百貨公司里做室內攝影師,晚上還要上課。他最終被CBC的Jack Humphrey選中為連續劇「Hangin』 In」編寫劇本。隨後,在攻讀一門寫作課程的時候,哈吉斯又碰到了一名剛與其搭檔散夥的為「Diff』rent Strokes」編劇的朋友。哈吉斯為第二天即將上映的節目免費編寫了一個劇本,並得到了編劇的青睞。於是編劇希望哈吉斯能夠為他打工,作為交換,哈吉斯可以得到一張裝有軟墊的沙發。時至今日,這張沙發依然躺在哈吉斯的辦公室里,象徵著他職業生涯中的轉折點。
哈吉斯很快成為「Diff』rent Strokes」 的編劇,並接手另一部連續劇「One Day at a Time」 (CBS, 1975-1984)的編劇工作。 曾經有一度由於這部連續劇被腰斬,他變得意志消沉,甚至淪為他憎惡的青春劇「The Facts of Life」 (NBC, 1979-1988)的編劇和執行製片人。一年後,哈吉斯被開除了,原因是他建議公司把節目弄得更有趣味性。在這里,哈吉斯從製片、剪輯到與編劇人員相處過程中將製作節目所必備的要素都學到了手,在他之後的職業生涯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同時,他還執筆 「Who』s the Boss?」 (ABC, 1984-1992)和「L.A. Law」 (NBC, 1986-1994)等節目。隨後哈吉斯被製片人Ed Zwick和Mark Herskovitz發掘,並獲邀加盟一小時戲劇「thirtysomething」 (ABC, 1987-1991)的編劇和製片工作。盡管受到非議, 「thirtysomething」 在第一季播放結束後依然攬獲了幾個大獎,包括哈吉斯的艾美獎和Humantis Prize。
「thirtysomething」 一劇的成功使哈吉斯有機會發展他自己風格(黑暗,復雜和模糊)的作品。他創作了政治諷刺劇「City」 (CBS, 1989-1990), 描述了一名在會玩手段的單身母親。盡管獲得了一定程度的好評,這部劇作最終因基調太黑暗而被迫停播。隨後他又拍攝了另一部電視劇 「Due South」 (1994-1996), 講述的是一名加拿大皇家騎警孤身前往芝加哥尋找殺父兇手,並最終留在芝加哥幫助當地警察打擊罪案的故事。這部劇作又一次被證明是收視毒葯。雖然隨後其他公司,包括加拿大TNT和 CTV轉播了這一電視劇,但是最終還是無法吸引太多的觀眾。
隨後哈吉斯因擔任動作戲劇「Walker, Texas Ranger」 (CBS, 1992-2001)製作人而聲名遠揚。也許是為了完全掌控一部劇作的進程,哈吉斯創作了「EZ Streets」 (CBS, 1996-1997),一部關於警察與曾被判刑的人在法律兩端生活的電視劇。哈吉斯主張藝術化的控制,但是他對超道德角色性格的追求,刻板的電影術及凱爾特人的音樂的結合,註定又是以失敗告終。哈吉斯並沒放棄。他嘗試了另一部電視劇 「Family Law」 (CBS, 1999-2002),這部電視劇奇跡般地放映了第一季,但最終還是因收視率問題停播。
1996年,哈吉斯製作了他的電影處女作,並身兼編劇與導演兩職。故事發生在1959年,4名俄羅斯的少年嘗試組建蘇聯的第一支搖滾樂隊。時隔8年,哈吉斯才製作了第二部電影,他將F.X. Toole』s 的小說「Rope Burns」改編成《百萬寶貝》,最終得到奧斯卡的肯定。雖然哈吉斯與最佳改編劇本獎擦肩而過,但是他以此證明自己在另一個領域中的成功。他與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的深厚友誼使他獲得了參與製作二戰電影《父輩的旗幟》(Flags of Our Fathers)的機會。同時,哈吉斯導演了《撞車》(Crash), 這部人物關系復雜,探討種族問題的電影最終再次將哈吉斯推上奧斯卡的舞台,《撞車》獲得了78屆奧斯卡6項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導演獎,哈吉斯的電影事業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代表作:
硫磺島來信 Red Sun, Black Sand (2006)
007系列之:皇家賭場 Casino Royale (2006)
父輩的旗幟 Flags of Our Fathers (2006)
最後一吻/終情之吻 The Last Kiss (2006)
The 78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2006)
Honeymoon with Harry (2006)
2006 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 (2006)
撞車 Crash (2004)
百萬寶貝/百萬金嬰/ 登峰造擊 Million Dollar Baby (2004)
"Mister Sterling" (2003)
"Family Law" (1999)
EZ Streets (1996)
Due South (1994)
Red Hot (1993)
亞伯拉罕-波蘭斯基
波蘭斯基1910年12月5日生於紐約,有俄羅斯和猶太人血 統,1945年開始電影生涯,編劇的第一部作品是瑪琳-黛德麗主演的《朱顏墜影》(G oldenEarrings)。1947年,由他執筆的描寫拳擊手生活的影片《靈與肉》 (BodyandSoul)獲奧斯卡最佳編劇提名,1948年他自編自導的黑幫片《邪 惡的力量》(ForceofEvil)因風格過於黑暗而賣座不佳,不過此片後來被影評 人和歷史學家奉為經典。50年代初,因拒絕與極端組織HUAC為伍,波蘭斯基被列入好 萊塢黑名單,自此為各大電影公司棄用(這段經歷也讓他與導演艾利亞-卡贊結怨)。在遭 封殺的日子裡,他與電影的惟一一次碰撞是1959年以匿名身份參與執筆的《永不言敗》 (OddsAgainstTomorrow)。直到1968年,波蘭斯基才獲准重返影 壇,但只拍了《麥迪根》和《告訴他們威利在這兒》(羅伯特-雷德福主演)等少數幾部影 片。晚年的他致力於電影教學工作,去世前在南加州大學教授電影編劇課程。
1999年10月26日,美國著名電影編劇、導演亞伯拉罕-波蘭斯基因心力衰竭在貝佛利山家 中溘然長逝,享年88歲。
--------------------------------------------------------------------
附:
影迷所列十佳影片大全
十佳科幻片
1) 星球大戰系列:開創了一個電影神話。
2) 異次元駭客(第十三層):應該說它比黑客帝國的構思更精妙。
3) 超人:所有漫畫類科幻電影的代表。
4) 終結者(1、2):科幻電影經典中的經典。
5) 12猴子:如此引人深思的科幻電影真不多見。
6) 黑客帝國系列:引發了對現實和未來網路發展的思考,形成了一種黑客文化。
7) 移魂都市(黑暗城市):風格另類的科幻片,結尾出人意表。
8) 超時空接觸:比較嚴肅地探討外星文明問題的力作。
9) 千鈞一發:描寫未來社會人的基因問題的驚險影片,內容和主題俱佳。
10) 2001漫遊太空:經典作品,以嚴肅的科學性和預見性著稱。
十佳劇情片:
1) 肖申克的救贖(刺激1995):男人必看的勵志影片。
2) 教父(1、2):經典黑幫片,有此作品,其他同類一概低頭。
3)美國往事:整個人生都在裡面。
4)天堂電影院:每個男人的童年回憶,太經典了。
5)無主之城:人家怎麼能拍出這么牛的電影!
6)活著:也許是中國目前最偉大的電影。
7) 阿甘正傳:教導所有的人要去寬容別人,傻就是福氣。
8) 勇敢的心:民族自尊的好教材,希望大家要愛中國。
9) 楚門的世界:探討人的價值和人性根本的奇思怪作。
10) 音樂之聲:音樂的力量、音樂的快樂!
11)辛德勒的名單:震撼人心的歷史、充滿感染力的攝影和傑出的演員。
十佳戰爭片:
1) 拯救大兵瑞恩:最真實反映戰爭和人性的超級巨作。
2) 獵殺紅色十月:節奏和人物拿捏准確的潛艇影片代表作。
3) 兵臨城下:從獨特的視角描寫二戰的巨片,演員表演到位。
4) 大逃殺:歸入戰爭片只因其太震撼、太殘酷。
5) 巴頓將軍:全景式展示戰爭的代表作,演員表演出色。
6) u-571:效果出眾的新型海戰片,拍得很有特點。
7) 全金屬外殼:庫布里克對戰爭的深刻反思,看過後使人對戰爭產生恐懼。
8) 星際艦隊:科幻性質的戰爭片,士兵的訓練和戰斗的描寫很有煽動性和爭議性。
9)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隨時看起來都心潮澎湃的好電影!
10) 野戰排:反思越戰的經典影片。
十佳動作片
1) 英雄本色(1):吳宇森代表作。
2) 真實的謊言:阿諾演的最溫情和幽默的電影。
3) 生死時速(1):充滿動感,耳目一新!
4) 虎膽龍威系列:呵呵他怎麼總是一身傷卻不死啊!!!
5) 勇闖奪命島(石破天驚):動作片顛峰作品!演員表演出色。
6) 刀鋒戰士(1、2):新式吸血鬼動作片,非常另類和華麗。
7) 神秘的黃玫瑰系列:呵呵因為看的時候年紀小,覺得比西部片還經典。
8) 復仇:也是羅馬尼亞的老電影,這部影片的槍戰讓人百看不厭。
9) 三步殺人曲系列:干凈利落的墨西哥風格槍戰電影。
10) 第一滴血(1):有內涵有力度有故事,是史泰龍為數不多的好片。
十佳恐怖片
1) 奪命狂呼系列:校園恐怖片的代表作,對年輕人的胃口。
2) 殺出個黎明:另類誇張的恐怖片,不嚇人,反而很搞笑和另類。
3) 活死人的黎明:活死人系列代表作,以惡心的僵屍著稱。
4) 驅魔人:畫面陰郁,聲效凄厲,晚上看真的噤若寒蟬!
5) 見鬼:港式恐怖片代表,有恐怖,也有情感。
6) 解剖(1、2):歐洲恐怖片的代表,內容奇怪前衛。
7) 壞品味:指環王導演的早期作品,恐怖而搞笑。
8) 異形系列:科幻類恐怖片經典,1、2、4都很精彩
9) 咒怨:日式恐怖的代表,極其邪惡!
10) 活跳屍:罕見的血腥的黑色幽默!
十佳喜劇片
1) 兩桿大煙槍:在英式幽默和一團亂麻中尋找答案的樂趣
2) 我為瑪麗狂:美國廁所文化的代表,低俗但好玩。
3) 反斗神鷹系列:美式無厘頭動作喜劇。
4) 大話西遊(1、2):經典!
5) 花田喜事:港式老喜劇片的代表,明星雲集。
6) 驚聲尖笑系列:以模仿糟改其他影片取樂的新型喜劇片。
7) 虎口脫險:歐式喜劇片經典作,百看不厭。
8) 金雞:近年少見的優秀香港電影,有很深的內涵。
9) 面具:金凱瑞的成名作。
10) 喜劇之王:周星弛最有內涵的電影。
十佳武俠片
1) 卧虎藏龍:「美」式武俠片的開山之作!
2) 新龍門客棧:現在的武俠片製作模式都是照它來的。
3) 黃飛鴻系列:捧紅了李連傑啊!!!
4) 醉拳:成龍代表作,功夫片黃金時代的作品。
5) 少林寺三十六房:劉家輝的成名作,現在來看也趣味無窮。
6) 少林寺:不用說了,真功夫的代表。
7) 佐羅:法國劍俠片的代表,迷到很多mm。
8) 笑傲江湖:對林青霞扮演的東方不敗印象最深。
9) 座頭市:創新的日本劍俠片,很有特點。
10) 殺死比爾:呵呵,新派東西方結合的功夫片來啦!!!!
十佳動畫片
1) 怪物公司:罕見的數碼特技!動人有趣的創意!
2) 冰凍星球:雖然賣座不是很好,但它的場景可是真的漂亮!
3) 辛巴達航海記:巧妙結合手繪和3d技術的優秀作品。
4) 怪物史萊克:健康的愛情觀和幽默的故事!
5) 尋找尼莫(海底總動員):融合溫馨情感和尖端技術的動畫經典。
6) 千與千尋:宮岐峻顛峰之作!
7) 最終幻想:3d人物數碼化的先驅,技術出眾。
8) 吸血鬼獵人:日式風格的華麗吸血鬼大作。
9) 蓋娜:歐洲的動畫大作,風格很怪異!
10) 恐龍:不用說了,好看!
十大情色片
1) 艷舞女郎:少見的描寫夜總會無上裝演員的作品,場面很精緻!
2) 卡里古拉:有史以來最「嚴肅」和宏偉的情色巨片!
3) 羅曼史:探討愛情沖突和仇恨的情色名作。
4) 親密:獲得柏林金熊,在歐洲大型電影節獲獎影片中首次出現口交的場面!
5) 巴黎野玫瑰:描寫愛到極至的感情,可怕!
6) 深喉:現代色情片的鼻祖!
7) 悲情城市:法國色情片演員出演的反映丑惡社會的獨立電影。
8) 感官世界:大島渚的驚世駭俗之作,以演員的真實做愛場面聞名!
9) 巴黎最後的探戈:懷念馬龍白蘭度,就看看這部片子吧!
10) 丑聞:最新的韓國情色作品。
十佳戰爭片:
1) 拯救大兵瑞恩:最真實反映戰爭和人性的超級巨作。
2) 獵殺紅色十月:節奏和人物拿捏准確的潛艇影片代表作。
3) 兵臨城下:從獨特的視角描寫二戰的巨片,演員表演到位。
4) 大逃殺:歸入戰爭片只因其太震撼、太殘酷。
5) 巴頓將軍:全景式展示戰爭的代表作,演員表演出色。
6) u-571:效果出眾的新型海戰片,拍得很有特點。
7) 全金屬外殼:庫布里克對戰爭的深刻反思,看過後使人對戰爭產生恐懼。
8) 星際艦隊:科幻性質的戰爭片,士兵的訓練和戰斗的描寫很有煽動性和爭議性。
9)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隨時看起來都心潮澎湃的好電影!
10) 野戰排:反思越戰的經典影片。
❷ 導演入門書籍推薦
1、《影視導演基礎》
《影視導演基礎》由2009年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心語。這本書是涉及這一領域的基礎教材,它為業內和業外熱愛影視導演專業的人提供一些可資學習的知識與幫助。
2、《經典電影理論導論》
本書是美國著名電影理論家達德利·安德魯的經典著作,清晰透徹地挖掘了經典時期主要電影理論的傳統與核心。作者是達德利·安德魯。
3、《電影鏡頭設計:從構思到銀幕》
《電影鏡頭設計:從構思到銀幕》由2010年後浪出版咨詢(北京)有限責任公司、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卡茨。
4、《導演的攝影課》
《導演的攝影課》由2014年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後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傑奎琳·弗洛斯特,是面向導演和攝影師的UCLA課程。
5、《青年電影手冊》
國內第一本以影評、導演對話、電影理論和電影創作與參展指南的專業性圖書,以「網聚電影人的力量」為目標,關注新人的成長發展和中國電影商業和藝術方面的新浪潮趨勢。現主編為程青松。
6、《拍電影》
《拍電影》是電影大師費里尼的人生自述,他在此書中追憶了自己的似水年華,講述了對電影的奇思妙想,以及電影與生活之間千絲萬縷的羈絆。透過他直率幽默的話語和對藝術的個性化解讀,我們將在字里行間重新領略迷人的「費里尼風格」。
費里尼是電影史上公認最偉大的天才導演之一,與英格瑪伯格曼、安德塔爾科夫斯基並稱為世界現代藝術電影的「聖三位一體」,執導過《甜蜜的生活》《阿瑪柯德》《八部半》《大路》《卡比利亞之夜》《浪盪兒》等20世紀最偉大電影,獲得過五次奧斯卡金獎和各種電影節大獎。
7、《電影語言的語法》
本書是烏拉圭電影導演丹尼艾爾·阿里洪根據本人創作實踐經驗編寫的電影敘事技巧教程,其專業性、實用性、經典性為全球各影視院校所公認。全書涉及到電影製作中如攝影機位、場面調度、剪輯等關鍵問題,對兩個以上演員對話場面的處理、攝影機位三角形原理的運用、內外反拍等均有詳細論述。
全書層次分明,清晰准確,並有近500幅插圖貫穿其中,便於讀者充分理解和掌握,此外對大量經典影片的典型段落進行了多角度分析,如《西北偏北》、《放大》、《廣島之戀》、《桂河大橋》,深入揭示其中激動人心的奧秘。
8、《如何指導演員:導演的必修課》
好萊塢明星導師朱迪絲·韋斯頓在書中分享了自己三十餘年的授課經驗,深入解析了導演和演員在合作當中的心理狀態,幫助導演在紛繁的片場保持頭腦清醒,向演員提供精確、細致的指導。
本書自出版以來暢銷十餘年,已譯為德、日、西、韓等語言,被世界各大影視類高校和好萊塢電影公司列為指定讀物。其介紹的劇本分析方法、排練技巧,從選角到拍攝的一系列准則,不僅對於導演具有指導作用,對於演員及編劇而言也能打開視野、激發靈感。
9、《導演的誕生:我的第一部電影》
這是一本有趣有料、坦率至極的當代導演訪談錄,集中關注僅憑第一部獨立執導的長片就躋身世界影壇的十位「新人」。他們成長背景、性格志趣、際遇發展各不相同,既有非科班出身且賭上家當的林克萊特,勇闖大製片廠高層過關斬將的門德斯,拋棄會計金飯碗征戰寶萊塢的卡普爾,又有兩次拿下金棕櫚的庫斯圖里卡,處女作票房在本土超越《泰坦尼克號》的莫迪松,兩度在職業巔峰換跑道從此成為「電影節獎項收割機」的伊尼亞里圖。
在洛溫斯坦的引導下,諸位導演回溯初執導筒時遭遇的種種煎熬,從苦尋資金、演員、拍攝場地,與劇組成員並肩作戰,到最終殺青、死磕電影節,向讀者敞開了人生中最精疲力竭的一段浴火重生之路。路途中有滑稽,有慘烈,有熱血,有鋒芒,個中滋味與他們的作品一樣精彩。
10、《以眼說話:影像視覺原理及應用》
本書介紹了空間、線條和形狀、影調、色彩、運動、節奏等基本視覺元素,以及如何運用這些元素駕馭視覺結構、表達人物情緒、展現故事主題, 進而創造出更具表現力的影像。
作者布魯斯布洛克有三十餘年的影視行業工作經驗和電影教學經驗,對影像的視覺結構有著深入而獨到的認識,該書已被譯為5種文字,是電影專業的經典教程。
11、《導演創作完全手冊》
本書詳細介紹了編、導、攝、美、錄各部門職能、合作重點及運作原則,幫助導演規劃職業生涯,涵蓋了在整個電影創作過程中必須了解的導演方法、拍攝技術、創作思維和判斷標准,在逐項分解之後揭示如何使劇組這樣一個分工明確的龐大拍攝團隊精誠合作,順利完成導演想要講述的故事。
本書強調低成本數字製作技術,幫助創作者在有限的預算下保證最好的創造力和專業性。作者非常重視從實踐中磨練技能,因此提供了大量需要實際操作的有效評估和練習。這些都能夠幫助創作者去發展可信的、有吸引力的故事。自出版以來,本書已經讓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讀者受益,使他們得以實現自己的藝術想像、製作出扎實的好電影。
12、《電影藝術(影印第10版)》
作者以一個非常系統性的方式進行電影「形式」與「風格」方面的概念思考,同時佐以巨細靡遺的影片舉例,詳細分析電影的元素,說明電影的形式系統(敘事性與非敘事性)及風格系統(攝影、剪輯、場面調度與聲音)如何在影片中交互作用。
本書內容宏廣,從對電影製作的技術性解說、對構成電影各元素的系統化評介,到電影分析方法的示範、電影史的梗概提要,無不做到深入淺出、思慮縝密而觀點周全。第10版更與時俱進地對電影數字化製作、發行和放映進行全面介紹。
13、《大師鏡頭(第三卷)》
《大師鏡頭(第三卷)》是《大師鏡頭》系列的最新力作,作者秉承了該系列深入淺出、圖例明晰的寫作特點,從攝影機運動、布景設計以及場景調度等方面為讀者梳理了100個經典案例,以達到讓電影脫穎而出的神奇效果。
《大師鏡頭》系列前兩卷側重於故事情景設計,而《大師鏡頭(第三卷)》作為前兩卷的升級版,更多的是對片場工作的還原和提煉。每個章節基本上概括了拍攝過程中的某個重要環節,例如鏡頭的選擇、縱深的調度、布景設計、取景與構圖等。讀者既可以選擇通讀全書,也可以選擇將《大師鏡頭(第三卷)》本書帶在身邊,作為技術手冊隨時進行翻閱。
14、《世界電影史(第二版)》
本書是世界電影的全球通史,是一本被最廣泛採用的電影史教程。書籍圍繞下述三個基本問題展開:電影媒介的使用怎樣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以及形成了怎樣的規范?電影工業的狀況對電影媒介的使用造成了怎樣的影響?電影媒介的使用上和電影市場中的國際性趨勢是怎樣出現的?提綱挈領呈 現百餘年世界電影脈動的主流,精微處描畫重要歷史情境的豐富褶皺。
本書作者克里斯汀·湯普森是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傳播藝術系的名譽教授。她擁有艾奧瓦大學電影方面的碩士學位以及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電影方面的博士學位。目前她正在研究劉別謙的無聲長片。另一位作者大衛·波德維爾是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傳播藝術系雅克·勒杜電影研究教授。
15、《電影是什麼》
安德烈巴贊一向被人們尊為「電影的亞里士多德」,因為巴贊不僅奠定了電影作為一門藝術的基礎,也奠定了電影作為一門學科的基礎,他的《電影是什麼?》一書向來被稱為「電影的聖經」,50餘年來一直是世界各國電影專業必備書籍和影評寫作的實用參考書。
16、《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
本書是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得主是枝裕和歷時8年,寫下的首部自傳性隨筆集。作者在書中回顧三十餘年的創作生涯,講述每一部經典作品背後的傳奇故事、緣起與理念,記錄各個創作時期對電影的探索與思考,以及對世界和人生的看法。書中不僅匯集了電影大師的哲思與靈光,更講述了一位導演腳踏實地,從賒賬拍片到斬獲世界各大電影節獎項的勵志旅程。
17、《剪輯之道》
全書以問答的形式展開,講述了默奇剪輯《教父》《對話》《現代啟示錄》《英國病人》等重量級影片的創作心得。在這些對話中,默奇的剪輯觀念、電影觀念乃至整體的藝術觀念表現得淋漓盡致。跟隨其創作軌跡,可以看到他以及同時代的科波拉、
盧卡斯這群有才氣的鬍子拉碴的年輕人,如何從獨立製作起步,成立反好萊塢的西洋鏡公司,再創作出《現代啟示錄》這樣的里程碑作品。書中還談到了文學、音樂乃至易經、夢境等與創作息息相關的「題外話」。無論是電影製作者、影迷還是小說家等其他藝術工作者,或許都能從中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18、《好萊塢類型電影》
這是一本類型研究領域的標桿之作,建立了其歷史與理論基礎。本書立足於形式美學、文化研究、產業分析、符號學方法,把電影創作視為工業體系與觀眾互動的動態過程,探討類型如何應對人類基本的文化沖突、表達社會共同理想,並隨著時代變化而演進。
作者將目光集中在好萊塢黃金年代的西部片、黑幫片、硬漢偵探片、神經喜劇、歌舞片、家庭情節劇六大重要類型,通過細致的文本分析,層層剝開藝術家、資本、觀眾三股力量間復雜的博弈,揭示特定故事被大眾認可、被創作者不斷重復或再造的深層機制。書中的經典論斷已在影史中得到了驗證,對我們認識當今的類型創作與文化也深具啟發。
註:以上部分內容引自北京尚影藝來科技官方帳號「美藝尚影電影留學」
❸ 歐洲著名導演有哪些
問題一:德國有哪些著名的導演? Roland Emmerich ,又譯:羅蘭・埃默里赫或羅蘭・艾默里奇或羅蘭德・艾默里克。1955年11月10日出生於德國斯圖加特,就讀於斯圖加特藝術大學繪畫及雕刻專業,在西德接受教育,曾學習雕塑,從學校畢業後一直待在廣告公司負責企劃。1977年重返校門,到幕尼黑電影電視學院Munich Film and Television School學習製片與導演,畢業作品《The Noahs Ark Principle》更史無前例地在1983年獲選為柏林電影節的開幕片,也是德國有史以來製作成本最高的一部學生作品,艾默里奇因此聲名大噪。
艾默里奇擅長拍攝特技電影,除了賣座巨獻《哥斯拉》外,最為人熟悉的相信是由著名黑人演員威爾・史密斯主演的《獨立日》。《獨立日》講述外星人入侵地球,由威爾・史密斯領導的隊伍捍衛地球。故事內容震撼,而且採用大量當時的嶄新特技,成為當年全球最矚目電影,片中白宮被摧毀的鏡頭凳數州至今仍讓影迷津津樂道。
進入90年代後轉到好萊塢,1994年導演科幻動作片《星際奇兵》,引起關注。兩年後執導由著名黑人演員威爾・史密斯主演的《獨立日》(星際終結者)(Independence Day ),極為賣座,成為年度票房冠軍。1998年編劇並導演了科幻恐怖影片《哥斯拉》(Godzilla) ,獲歐洲電影獎觀眾票選最佳導演獎。2000年導演有戰爭片《決戰時刻》(愛國者)(The Patriot)。 2004年導演有關溫室效應的科幻電影《後天》(末日浩劫)(The Day After Tomorrow)。
問題二:`義大利有哪些著名導演?` 出生日 1975年9月28日
出生地 羅馬
國家/地區 義大利
職業 導演
Saverio Costanzo,1975年生於羅馬,義大利電影導演。Saverio Costanzo就讀於La Sapienza大學,學習社會學與傳播,1998年,他以一篇研究布魯克林區的義大利、拉丁文化的論文而獲得博士學位。在紐約作論文的2年期間,他拍攝了一些紀錄畢橘片,學習電影攝影,2004年,他拍棗蔽攝了第一部劇情長片《PRIVATE》,影片以巴以沖突為背景,該片獲得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豹獎。2007年,他的第二部長片《In Memoria di me》入圍柏林電影節競賽單元。
Luchino Visconti魯奇諾・維斯康蒂
姓名 魯奇諾・維斯康蒂 Luchino Visconti
出生日 1906年11月2日
出生地 義大利,米蘭
逝世 1976年3月17日
逝世地 羅馬
國家/地區 義大利
職業 導演
編劇
呂西諾・維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義大利著名導演。
Luchino Visconti是一個重要但目前仍不太完善的條目,作者應優先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魯奇諾?維斯康蒂1906年11月 2日出生於義大利米蘭,父親是公爵,母親是義大利大企業家的女兒,從小就受貴族教育的,他有著深厚的文化素養。不過生性獨立的維斯康提,因反抗家庭生活的方式而曾離家出走過。青年時代的他熱愛戲劇,因父親的關系,他也順理成章的進入劇壇。但後來因劇壇變得死氣沉沉,而將興趣轉移到電影。
他的第一部作品《沉淪》是改編自詹姆斯?凱恩的小說《郵差總按兩次鈴》。這部描寫加油站老皮的妻子與人通姦的故事,卻被義大利 *** 柰演。二次大戰期間,維斯康提因為把一群游擊隊藏匿在他家,發現後他被判死刑,他幸運的從牢里逃出,開始過東躲 *** 的日子直至大戰結束。
1948年他回重回影壇,拍攝了《大地在波動》,這是一部充滿左派人道主義思想的半紀錄片作品,全片不斷以加入旁白的方式,描繪出西西里島漁民的生活。以安東尼奧為首的一家三代男子,和全村的人一樣以捕漁維生,但是所得漁獲,卻都被不肖漁販從中剝削,試圖自力更生改善現狀的男主角,說服家人把房子抵押,買下一艘自己的漁船,在生活似乎將要出現轉機時,一場暴風雨卻摧毀這一家人的全部希望,船受損、房子被銀行沒收、家庭成員紛紛出走頻臨解體,革命不成的男主角,只好再回頭去過被剝削的生活。本片對於世襲社會不公的指控溢於言表,全片驚人的寫實性,特別令人震撼。本片不但指控漁販對漁民的剝削,更描繪出所有漁民集體一代又一代甘於這種命運的結果,是使得對抗宿命的勇者,成為一名殉道者,而貧窮會進一步腐蝕人性的尊嚴和道德理想。
完成於1951年的《小美女》幾乎和德?西卡的《偷自行車的人》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本片中,一心想讓女兒成為明星的女主角,完全不理會小女兒的感受,和自家經濟生活條件的拮據,她幫女兒作造形、拍沙龍照等,到頭來,卻發現自己這一番努力只是電影公司工作人訕笑的材料。義大利新寫實主義對戰後貧困生活現況的基本刻畫,無處不在,出自對人尊嚴和價值的關懷,在刻畫人物面對貧窮和夢想交戰時的處境,格外有力,片中一心想看到女兒成為明星的母親,發現片廠人員無情地取笑她女兒的試鏡時,那種在羞辱中蘇醒的意義,等同於《單車失竊記》里,父親偷車被抓到、在街上被路人圍毆,兒子在一旁哭泣的強烈人道氣息。這種完全落實於生活和人的處境的作品,是新寫實主義對影史最永恆不朽的啟發和意義。
19......>>
問題三:德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電影導演,以前的,現在的,都有哪些 01瑪莉布朗的婚姻(The Marriage of Maria Braun, 1978年出品)
該片是由德國新電影大師法斯賓德(Rainer Werner Fas *** inder)編導的一部最為出色的影片。在1979年,獲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技術獎和紐約電影評論協會最佳女主角獎。法斯賓德1945年5月31日出生於德國南部巴伐利亞,1967年加入「行動劇場」,1969年拍了第一部劇情長片《愛比死更冷》(Love Is Colder Than Death),一鳴驚人地獲邀參加柏林影展,展現他天才型的藝術天份。同年他只花9天時間拍成第二部電影《Katzelmacher》,該片贏得了德國電影獎最佳藝術成就等五項大獎,從此成為當時德國最受矚目的新導演之一。他是一位全才型的導演,身兼編劇、演員、製片、劇場經理、編曲、設計、剪接和攝影等多個職位,在14年的拍片生涯中,總共執導過41部電影,死時才37歲。雖然他的電影里經常出現同性戀,變性人, *** , *** ,虐待等鏡頭,很多畫面不堪入目,但他的作品能持續不懈地、勇敢地批判社會對弱勢族群的壓迫和不公平對待,以及對電影藝術的精湛掌握,使他在電影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02錫鼓(The Tin Drum又保鐵皮鼓 1979年出品)
該片導演沃爾克?舒倫多夫(Volker Schlondorff)是德國新電影的新銳,他堅持了荒誕、諷刺的基調,如小奧斯卡的外婆安娜坐在土豆地邊,吃著滾燙的烤土豆,接著他的外公用卓別林式的步子跑到安娜的裙下躲起來,瞞過了追捕的士兵,而他的外公正在裙下和安娜 *** ,並有了他的媽媽安妮。整個影片充滿了類似的表演和情節。這種荒誕、誇張的表演和情節讓影片顯得極端豐富。將成年人的世界詮釋成稀奇古怪的性和政治啞劇。片中隱喻和象徵手法的運用,以及多處從膝蓋高度拍攝的鏡頭等,為影片的荒誕和怪異增加了深度。《鐵皮鼓》是他的精心之作,該片於1979年獲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1980年又獲奧斯卡最佳外語影片獎。
03 墮落街(Christiane F. - Wir Kinder vom Bahnhof Zoo 1981年出品)
該片由尤里?埃得爾(ULI EDEL)導演,他真實地再現了1978年9月發生在德國的一名可愛的少女沾上毒癮後的恐怖遭遇。因此影片一經公映,就產生了巨大的、轟動性的社會效應,並創造了當年德國電影的最高票房記錄,最終獲得了德國電影最高獎――金碗獎。
04 嘉芙蓮娜的故事(Die verlorene Ehre der Katharina Blum 肉體的代價 1975年出品)
該片是新德國電影四傑中的瑪格麗特?馮?特洛塔和他的丈夫施隆多夫合作的成名作品,也是他們的最佳作品之一。瑪格麗特?馮?特洛塔的作品還有《克里斯蒂娜?克萊吉的第二次覺醒》(1978)、《姐妹們,或幸福的平衡》(1979)、《瑪麗安妮和朱麗安妮》(1981)、《徹底瘋狂》(1983)、《羅莎?羅森堡》(1986)、《三姐妹》(1988)、《非洲來的女人》(1990)、《悠長的寂靜》(1993)、《諾言》(1995)、《羅森斯特勞斯的女人們》(2003)、《其他的女性》(2004)等。她以表現女性之間的政治關系見長,善於在宏大的歷史敘事之中,緊緊抓住歷史中的個人,使既成為有血有肉的人物,又和歷史背景密切相關。因此,她被稱為德國新電影之女首領。
05 *** (Nackt 2002年出品......>>
問題四:西班牙的著名導演都有誰 Juan Antonio Bardem
路易斯布紐爾 Luis Bunuel (西班牙導演)
卡羅斯・索拉 Caslos Saura 卡洛斯・紹拉 Carlos Sarua 佩德羅・阿爾莫多瓦 《關於我媽媽的一切》 艾德格萊茲 《招待 》 Manuel Lombardero 《火腿火腿》
尤利奧・羅博多 《The Trumouse Show》 阿萊杭德羅・阿曼納巴爾 Alejandro Amenábar 《出海》 Ladislao Vajda 《稚情》César Fernández Ardavín 《托姆斯的盲人犬》 Yngve Gamlin 《追擊》 卡爾洛斯・薩烏拉 《薄冰》姆紐爾・古蒂雷斯 《黑轎》馬里奧・卡謬 《蜂巢》
問題五:歐洲著名的電影與歐哪些 1、《碧海情》(1988)導演:讓・呂克・貝松演員:讓・雷諾
電影史上最優美、最富於幻想的作品之一
2、《卡米爾・克勞黛爾》(《羅丹的情人》)(1988)導演:布呂諾・努坦演員:伊莎貝爾・阿佳妮、傑拉爾・德帕迪約
本片可貴之處是塑造了電影史上最難忘的女性形象之一,兩大巨星的表演交相輝映,熠熠發亮。
3、《大鼻子情聖》(1990)導演:讓-保羅・拉珀諾演員:傑拉爾・德帕迪約、安妮・布洛斯、樊尚・佩雷
法國婦孺皆知的人物第8次搬上銀幕,手法純熟的古裝巨制,兼顧了故事的趣味性和對白的文學性,浪漫的愛情場面也相當動人。
4、《情人》(1991)導演:讓-雅克・阿諾演員:簡・瑪奇、梁家輝
杜拉斯的小說講述了愛情,阿諾的鏡頭表現了愛情,毫無保留,毫無顧忌。
5、《來訪者》(1992)導演:讓-馬力・普瓦雷演員:讓・雷諾
本片的「笑果」在於玩了個長達千年的「時間差」,想像奇特、富涵隱喻,打破了法國20年來賣座紀錄。
6、《新橋戀人》(1991)導演:里歐・卡霍演員:朱麗葉・比諾什
法國史上投資最高的一部愛情片,用豪放而浪漫的手法來詮釋落魄小人物的愛情,表現出浪漫的法國情懷。
7、《這個殺手不太冷》(1994)導演:讓・呂克・貝松演員:讓・雷諾、娜塔麗・波特曼
一個殺手和一個小女孩的童話,美到極致,酷到極致。
8、《可詛咒的草坪》(《兩性三人痕》)(1995)導演:喬西安妮・巴拉斯科演員:維多利亞・阿布來爾、喬西安妮・巴拉斯科
一個女人和丈夫及情人同居一室,而且情人竟然是個「女人」!「當女人愛上女人」這么復雜的問題被女導演表現得既有趣又充滿人性關懷。
9、《野蘆葦》(1994)導演:安德烈・特希納演員:伊羅迪・鮑奇茲
描寫青春的沖動與煩惱的最佳電影。 4個少年間的情感表現得清純真摯,觸及每一個觀影者的靈魂。
10、《第五元素》(1997)導演:讓・呂克・貝松演員:布魯斯・威利斯、米拉・喬沃維奇
全球最賣座的法國電影,超級科幻動作片,美術設計和電腦特效製造出十分炫目的視覺映象,充滿了想像力。
問題六:歐洲電影有哪些經典? 暈~樓上說寫得大部分都是美國電影
歐洲電影比起美國藝術的多,我建議樓主如果真想欣賞歐洲電影的經典的話,應該去看看法國新浪潮時期的作品,像特呂弗的《四百下》是絕對的經典,還有像費里尼和安東尼奧尼的作品
當然,歐洲電影也很多元,像呂克-貝松,阿爾莫多瓦的作品都很有自己異於他人的風格,樓主可以找機會多欣賞一些類型的電影作品
最後,我推薦一部最近的歐洲優秀電影,羅馬尼亞導演莫吉去年的金棕櫚作品《四月三周兩天》,保證可以給樓主從來不曾體驗過的電影感覺
問題七:歐洲比較有名比較好的電影? 法國的《天使愛美麗》,這部影片也是儒內以最佳方式傳達出了無盡的鄉愁,對孩提時代的巴黎、夢想中的巴黎的眷戀。在看這片的過程中,會情不自禁的給主人公的所為而感染,不是露出會心的微笑。 法國的《香水》,一部充滿香氣,但是同時充滿惡臭的電影。看後有一種無以言喻的感覺,但是可以得到很多的感悟 法國的《兩小無猜》,一部夢幻式的電影,那從小到大的愛情,無不為人所動容!是一部不得不看的電影,我看後終於明白了什麼叫愛情。 《黑暗中的舞者》這是一部賺人眼淚的歌舞片,在拉爾斯的眼中,世界同舞蹈與音樂是一體的,在轟鳴的機器節奏中起舞,在火車的賓士中起舞,在庄嚴的法庭中起舞,在無情的斷頭 台上起舞……起舞是自由的符號,是對命運壓迫的反抗,正像它的電影海報中向人們訴說的那樣:在這個世界的陰影里,她憑著舞蹈找到了冥冥中的生命之光。 美國的《初戀的回憶》,是我看過的最感人的校園片,原來愛情是那麼的偉大的,可以改變一切 巴西的《中央車站》這些都是很深刻的電影!而且都是名導演拍的
麻煩採納,謝謝!
問題八:著名文藝片導演有哪些(國內外的) 如果你想看文學作品改編的優秀文藝片: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詹姆斯・伊沃里優秀作品。
《理智與情感》(S&S),李安導演的,英國群星主演的,非常細膩,推薦!
《布拉格之戀》根據捷克流亡作家米蘭・昆德拉名作《不能承受生命之輕》改編,茱麗葉・比諾什、丹尼爾・戴・劉易斯主演。
《傲慢與偏見》(P&P)電視劇版,和(S&S)同樣根據簡・奧斯汀小說改編。
《基督山伯爵》電視劇版,傑拉爾・德帕迪約主演。
如果你喜歡道德焦慮型的、思想深刻、引人思考的作品,那請看看:
法籍波蘭電影大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四部不朽之作:
1、《薇洛妮卡的雙重生活》(兩生花)
2、藍白紅三色之《藍》
3、藍白紅三色之《白》
4、藍白紅三色之《紅》
向大師致敬!
安東尼奧尼不朽之作《雲上的日子》(歐洲群星出演),以及《放大》
法國投資最高的文藝片《新橋戀人》,茱麗葉・比諾什主演
蘇菲・瑪索(我的女神)與前夫安德烈・佐拉斯基最後一次合作《忠貞》
羅曼・波蘭斯基優秀作品《苦月亮》
當然,還有浪漫、溫馨的愛情文藝片優秀的作品,它們在講述愛情的同時不失深度:
《芳芳》蘇菲・瑪索、樊尚佩雷主演。法國每年情人節電視台必放影片。
《心火》蘇菲・瑪索主演
《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休・格蘭特、安迪・邁克道威爾主演。
《兩小無猜》馬麗昂・歌迪亞、吉羅姆・卡內主演。
《愛在日出時》、《愛在日落時》茱莉・德培、伊桑・霍克主演
還有優秀的戰爭、政治文藝片
《屋頂上的騎兵》茱麗葉・比諾主演
《瑪戈皇後》伊莎貝拉・阿佳妮主演
其他的優秀的作品:
《鵝毛筆》凱特・溫斯萊特主演
《純真》很另類的一部唯美的片子,神秘劇情。
《致命化身》朱莉婭・羅伯茨、約翰・馬爾科維奇主演。
問題九:瑞典知名導演伯格曼的代表作有哪些? 英格瑪・伯格曼(Ingmar Bergman),1918年7月14日生於瑞典布薩拉,父親是瑞典國教Protestant 的高僧。他的家鄉布薩拉是瑞典聞名的歐洲小城,有古老的大學和教會,風景優美,有中世紀遺物和裝飾, 尤其是被稱為農民的壁畫特別多,這構成他以後《第七封印》的題材。另外海盜時代也為他《處女之泉》提 供了背景。但他的宗教家庭對他影響最大,宗教生活的刻板偽善,使他對僧侶、律師、醫師等職業產生懷疑 。 1940年,他進入電影界,1944年他寫的劇本「Hets」(Frenzy苦惱),由瑞典著名導演塞伯維拍成片子 ,他兼任副導演,該片是戰後瑞典復興的前鋒,值得紀念。 1945年,伯格曼正式升為導演,執導《危機》。在又拍了一段時間的低成本後,《愛欲之港》開始了他 的個性與作風。《不良少女莫尼卡》一片使他名揚全球,對法國新浪潮導演有很大影響。 以後伯格曼同時在戲劇和電影兩方面發展,他在劇院的地位日趨穩固,他也團結了一大批演員,這為他 以後拍攝低成本的室內劇提供了方便。他在電影方面的聲望也隨著他作品的增多而與日俱增。 他的作品獲得國際電影節的有: 《夏夜的微笑》 1955年戛納電影節特別獎 《第七封印》 1957年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女人的期待》 1958年戛納電影節特別國際獎、最佳導演獎、女演員集體演技獎 《野草莓》 1958年西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魔術師》 1959年威尼斯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處女之泉》 1960年戛納電影節國際影評家聯盟特別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杯中黑影》 1962年西柏林電影節天主教電影獎、紐約影評家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獎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哭泣與耳語》 1972年紐約影評家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面面相覷》 1977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 《芬妮與亞歷山大》 1982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在舞台劇方面,在60年代中後期,伯格曼成為瑞典劇壇的超級大人物。一般認為,他的作品具有以下特徵: 1. 繼承自西斯特 雷斯堤爾萊以來北歐電影的神秘主義,如作品《第七封印》、《野草莓》、《處女泉》等等。2. 對神與人之間的交流的懷疑,如《杯中黑影》《冬之光》《沉默》等所謂'神之沉默'三部曲等。3.從 以上兩點造成對人的不信任,特別是對女人。這包括他所有作品,尤其是《魔術師》、《魔鬼之眠》以及後 期作品。所以有人評論他與瑞典代表劇作家斯特林堡之間的相似。 在電影史上,有一個詞用來表達人們對那些以電影為生命並為之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們的尊敬,這個詞叫' 電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毫無疑問就是這樣一位導演和編劇。 拍攝於1982年的《芬尼和亞歷山大》是伯格曼在從影40年後告別影壇的收山之作。它獲得了當年奧斯卡 的最佳外語片獎。該片講述一個孤獨少年尋找愛和溫暖的故事。影片通過少年的視角審視四周的生存環境, 人們通常用'伯格曼的代表作'這個詞來形容這部影片。 有幸保存下來的伯格曼拍攝這部電影時的工作鏡頭,向人們展示了60歲時的伯格曼。許多人都認為《芬 尼和亞歷山大》中那個孤獨的小亞歷山大,就是伯格曼自己的童年時代,那種童年時代的孤獨記憶始終纏繞 著他不曾離去。 伯格曼在後來的回憶中,一再流露他童年時對父母之愛的渴求和得不到這種愛的怨恨。 在70年代接受瑞典電視台采訪時,伯格曼說:'一種巨大的怨恨建立在我和父親之間。有一天,他打了我 '。這種難解的心理情結一直貫穿著伯格曼的電影生涯。 瑞典皇家大劇院,這個讓少年伯格曼迷戀......>>
❹ 有哪位高手知道哪些片子是現代主義電影
新的片子就不是現代主義的了,變成後現代了.
標志著西方電影中現代主義的再次興起的,是以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為開端的現代主義電影.伯格曼、安東尼奧尼、費里尼、戈達爾、特呂弗和雷乃等人的作品中的內容和形式特點為現代主義的基本屬性。
瑞典導演英格瑪·伯格曼的《第七封印》(1956)、《野草莓》(1957)
法國新浪潮導演
戈達爾的《精疲力盡》前曾譯《喘息》、特呂弗的《四百下》、雷乃的《廣島之戀》
義大利的一些電影現代主義者如米·安東尼奧尼和費德里科·費里尼
費德里科·費碧廳液里尼1952處女作《白酋長》1953年,他執導的《牛犢》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銀獅獎。1954年,他負責拍攝的故事片《路》首次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此片確立了他在電影界的地位。後來,1957年的《卡布里之夜》、1963年的《八個半》、1973年的《我記得》都獲得過奧斯卡獎
米·安東尼奧尼
代 表 作:「人類感情三部曲」:《奇遇》、《夜》、《蝕》、《放大》(又名:春光外瀉)、《中國》、《雲上的日子》、《紅色沙漠悔物》
「後新現實主義時代」的電影導演帕索里尼
《軟乳酪》
晚期的「生命三部曲」《十日談》、《坎持伯雷故事集》、《天方夜伏指譚》
❺ 有什麼高分好看的電影推薦
豆瓣排名top500的電影有戰狼2、流浪地球、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神偷奶爸3、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哪吒之魔童降世、紅海行動、摔跤吧!爸爸、悟空傳、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速度與激情7等。
豆瓣排名top500的電影合集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e6Q1zPR2A7Nx_Z4DrT8yVA
推薦電影:
1、戰狼2
《戰狼Ⅱ》是吳京執導的動作軍事電影,由吳京、弗蘭克·格里羅、吳剛、張翰、盧靖姍、淳於珊珊、丁海峰等主演。該片於2017年7月2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2020年3月20日,《戰狼Ⅱ》重映。
該片講述了脫下軍裝的冷鋒被捲入了一場非洲國家的叛亂,本來能夠安全撤離的他無法忘記軍人的職責,重回戰場展開救援的故事。
2、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是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郭帆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由郭帆執導,屈楚蕭、趙今麥、李光潔、吳孟達等領銜主演,吳京特別出演的科幻冒險電影。
影片根據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故事背景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3、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
《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是《變形金剛》系列第五部電影,是由美國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的科幻動作片,由邁克爾·貝執導,馬克·沃爾伯格、喬什·杜哈明、斯坦利·圖齊、安東尼·霍普金斯、勞拉·哈德克、傑洛·卡邁克爾、伊莎貝拉·莫奈、約翰·特托羅聯合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