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百科 > 六十年代老電影目錄

六十年代老電影目錄

發布時間:2024-06-24 20:56:09

❶ 最近迷上了老電影,推薦一下50年代到60年代的中國國產老電影

1941年《鐵扇公主》(動畫)
1956年《家》
1957年《柳堡的故事》《女籃五號》《護士日記》《海魂》
1959年《五朵金花》《海鷹》《聶耳》
1960年《紅色娘子軍》
1961年《劉三姐》《枯木逢春》
1962年《地雷戰》《大李小李和老李》《女理發師》
1964年《英雄兒女》《阿詩瑪》
1965年《地道戰》

❷ 向大家打聽一個美國老電影,有兩個警察的!

1.《鮑比》劇情簡介:

標題「鮑比」即羅伯特·F·肯尼迪。1968年,在其兄約翰·肯尼迪被害五年後,積極備戰總統大選的鮑比(前總統約翰遜宣布退出競選),於下榻的大使酒店內遇刺身亡。而酒店中不同階層、不同政治立場的人們,則因這場發生於1968年6月5日的要案而徹底改變。

故事圍繞1968年6月6日美國參議員羅伯特·F·肯尼迪的遇刺展開,那顆致命的子彈不但要了鮑比的性命,也令當時身處"大使酒店"的22個人的命運發生了轉變,更進一步說,這顆子彈消滅了整個美國的純真…… 在由埃米里奧·埃絲泰威茲導演並擔綱主演的這部戲中,22個人成為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悲劇性、決定性的一幕的不知情的見證人。

2.《刺殺肯尼迪》(又譯《驚天大刺殺》),

1991年,大導演奧利弗·斯通導演了一部以「刺殺肯尼迪」這一世紀疑案為素材的電影《刺殺肯尼迪》(又譯《驚天大刺殺》),該片在第二年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8項提名,最終捧走了兩座小金人,斯通本人當年獲得了金球獎最佳導演獎。

3.《波比》。
今年,又一部以肯尼迪遇刺為題材的電影即將亮相大銀幕,這就是年輕的導演埃米里奧·埃斯泰威茲自導自演的電影《波比》。只不過,《波比》反映的是1968年參議員羅伯特·肯尼迪遇刺的故事,而《刺殺肯尼迪》則是以1963年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遇刺為素材,前者是後者的親弟弟,兩件轟動美國乃至世界的刺殺案相隔5年,都是多災多難的肯尼迪家族巨大的傷痛。

❸ 請問:哪裡有『邵氏』老電影下載啊

由五十年代中到七十年代中,邵氏公司可說雄霸香港影壇,是當時規模最大,商業上也最成功的電影公司。邵氏公司曾經帶起了兩個重要類型。其一是由《貂蟬》、《江山美人》帶起的黃梅調電影,其二則是由《大醉俠》、《獨臂刀》帶起的彩色武俠片潮流。在邵氏之前,當然已有武俠片。香港五十年代,由峨嵋公司改編金庸《射鵰英雄傳》開始,掀起了粵語神怪武俠片的潮流。但是那時的粵語武俠片,武打場面都是戲曲舞台打鬥的粗劣再現,部部打法差不多。簡單的「批頭掃腳」,既缺乏真實感說服力,又缺乏美感。 邵氏公司是有決心帶動新的武俠潮流的。在六五年推出由攝影師出身的徐增宏導演的《江湖奇俠》和《鴛鴦劍俠》,圴由王羽主演,但兩部片成績並不突出。隨之而來的是胡金銓六六年的《大醉俠》,張徹六七年的《獨臂刀》,兩部是劃時代之作,除了極之賣座,更帶來極多新意念。《獨臂刀》票房更達百萬,令張徹從此有了百萬大導的稱呼。兩片的空前成功,不單令到邵氏公司從此大拍武俠片,港台也有無數跟風拍攝者。 今天回看這兩部影片當然有很多落後的地方,節奏稍慢關乎不同年代的欣賞習慣,動作設計也沒有後來影片的巧妙;特技方面更難免顯得假;外景廠景更常接得很突兀。但是回到當年,兩片帶來的震撼可以想見:一方面彩色寬銀幕令到影片顯得堂皇;認真的製作和簡單劇情配合新鮮的武打設計,與同時代的武俠片比簡直脫胎換骨。 胡、張這兩部電影對武俠片興起同樣有很大貢獻,但兩人的風格實有很大不同。《大醉俠》製作和細節上十分講究。一衣一物,一件兵器,一件頭飾,都有考究。全片重視氣氛的營造,對打時的對峙和奔跑構成重要的前奏。胡的動作比較強調動感美感,一招一式都很清脆,很有美感。胡金銓特別擅長製造英氣逼人的女俠,鄭佩佩演的女俠金燕子便極之奪目,鄭佩佩也就因本片成為邵氏武俠片的首席武打女星。不過胡金銓在邵氏只拍了《大醉俠》一部武俠片便離開了。 《獨臂刀》沒有《大醉俠》精緻,但更加激烈和痛快。影片主要情節其實來自金庸《神鵰俠侶》楊過斷臂一節。張徹在本片很多創新之處都成為後來他的招牌場面:壯碩的男子赤膊大戰、開膛破腹仍勒緊肚皮地血戰、破格地用手提方法拍攝打動場面,強調到動作的劇烈氣氛和動感。《獨臂刀》之後的《大刺客》(1967)講聶政刺韓槐,以文戲為主,只有一兩場打鬥,票方卻仍過百萬。《金燕子》(1968)由鄭佩佩演金燕子配王羽演的銀鵬,更成為當時傳頌一時的名作。兩片動作令人耳目一新之處,是用威也令主角飛越人頭施以凌空一擊,很有威勢。而《金》片中,壁上題詞的一個幻想鏡頭,令到整個畫面充滿大字,一個白衣人蕭然獨立,很有意境。張徹的影片以陽剛知名,充滿了男性的粗獷和雄健的美。打鬥則特別慘烈,主角常常以一敵數十,滿身浴血而亡。張徹的成功有一個獨特的因素,就是他特別推崇年輕人的血氣和勇悍。六十年代中是年輕人文化抬頭的開始。同期的武俠片,最好打的往往仍然是老人家,最後常由兩個老頭子決戰。但張徹卻講年輕人打敗有權有勢的老人家,把年輕人的血氣盡情發揮,難怪《獨臂刀》的男主角會叫做「方剛」。張徹的影片缺點在粗糙之外,又常常打得很濫,連場廝殺血戰不休。像《金燕子》王羽與羅烈決戰負重傷後,還要與眾嘍啰打到腸穿肚爛至死方休,過度的打鬥有時實在令人氣悶。 三片之後,張徹成為邵氏既多產又最有賣座保證的導演。他捧紅了一批批的男明星。他第一輪便把王羽捧成天王巨星,羅烈後來因演鄭昌和的《天下第一拳》而大紅。王羽自立門戶後,張徹卻又以《死角》(1969)、《報仇》(1970)、《十三太保》(1970)、《新獨臂刀》(1971)等影片捧紅了姜大衛和狄龍。姜大衛身材不高,但卻有種年輕人不怕天高地厚、鋒芒畢露的氣質。狄龍則英俊高大,用功極勤,擅演沉穩的角色。姜大衛先紅,但狄龍在七三年的《刺馬》中演反派馬新貽,其老練令他脫穎而出,後來更是邵氏公司的首席小生。姜大衛、狄龍之後,張徹還以七二年的《馬永貞》捧經了陳觀泰,七四年的《洪拳與詠春》及七五年的《洪拳小子》捧紅了傅聲。 這個時期,邵氏生產了很多武俠片,幾乎所有導演都要拍過武俠片。邵氏出品武俠片,吊威也、跳彈床等技法用得越來越純熟。邵氏為顯示其製作實力,更最喜歡在片頭時由主角雄糾糾地騎著馬在山頭上疾馳,用凝鏡把動作定下來出片頭字幕,頗有氣派。張徹捧紅的男明星以外,最賣座的是武後鄭佩佩,她主演的《毒龍潭》(1969)、《荒江女俠》(1970)、《五虎屠龍》(1970)賣座不比王羽、姜大衛主演的影片遜色。最賣座的武俠導演則是羅維,他的《毒龍潭》,《五虎屠龍》票房都不在張徹之下。《毒龍潭》的一個賣點是以特技攝影製造巨龍出現的場面。另一個值得提的導演是程剛,他七○年的《十二金牌》,講俠士阻止秦檜用金牌召岳飛,編導演俱有水準。他七二年的《十四女英豪》雖然改編自歷史演義和京劇,但打鬥也已武俠片化。更顯示出拍攝大製作的實力。 李小龍在七一年的出現,令到古裝刀劍武俠片漸漸退隱,代之而興的是拳拳到肉的功夫片。張徹得邵氏支持自組長弓公司,影片仍由邵氏在香港發行。他導演的《方世玉與洪熙官》(1974)、《少林五祖》(1974)、《洪拳與詠春》、《洪拳小子》再一次帶動潮流,以嶺南拳派為主的功夫片因而大行其道。《方》片更首創由主角在正本前耍幾路真功夫,加強主角有真功夫的感覺,它成為七十年代功夫片一個典型處理。徐克的《黃飛鴻》片頭實亦源於此。 張徹在台灣失利回邵氏。自《獨臂刀》以來為他任武術指導的劉家良開始自立門戶任邵氏公司的導演。劉是洪拳正宗,林世榮嫡系傳人。拍的主要是南派少林拳和洪拳電影。劉憑七六年的《陸阿彩與黃飛鴻》建立地位,跟著《洪熙官》(1977)、《少林三十六房》(1978),劉家良最擅長的是用不同的武打設計,把洪拳的威力和各種招式巧妙之處展現出來。《少林三十六房》中三節棍的妙用便是其中的表表者。他後期的代表作則是《五郎八卦棍》(1984),講楊五郎如何由楊家槍化出八卦棍的故事,以舞台味的表現出來,是片廠風格的最後輝煌時期。 七十年代,在武俠電視劇興起的同時,邵氏也重新拍了不少古裝武俠片。當金庸武俠劇在電視上取得空前成功時,武俠電影卻是古龍的天下。古龍首現銀幕的影片應是邵氏出品,徐增宏導演的《蕭十一郎》(1971),但反應平平。要到楚原七六年導演的《流星.蝴蝶.劍》和同年推出的《天涯.明月.刀》兩片賣座成功,改編古龍的電影成為時尚,而楚原的改編又是其中表表者。楚原早在七一年投身邵氏時已拍過武俠片《火並》,影片講不同人物為奪一批黃金各出奇謀,爾虞我詐,全片無一好人,已顯出楚原對奇詭劇情的愛好和嘲弄人性的武俠作風,在當時來說意念太新,未為人所接受。接著七二年又拍過一部以同性戀為題材的武俠片《愛奴》,邱剛健異色的劇本令它成為當時武俠片的異數。直到《流》片,楚原的武俠片才獲得票房上的成功。單是楚原,便改編了十多部古龍小說的電影。最佳的應是《流》、《天》及七七年的《楚留香》,奇詭出人意表的劇情;明快的節奏;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作風,整體做出一種新奇和唯美的風格。唐佳的武指在兵器設計上有教人驚喜之處,《天》片中傅紅雪的刀把拐和刀結合,拔刀如拔槍,可說武俠片中最佳的一件兵器設計。 在楚原改編古龍的同期,邵氏也趁著金庸小說改編成電視劇的熱潮,把絕大部份金庸小說改編成電影。改編得最多的是回巢的張徹,他拍了三集《射鵰英雄傳》(1977-1981)、《飛狐外傳》(1980)、《神鵰俠侶》(1982)等多部,其他還有華山、楚原、孫仲、牟敦芾等導演都改編過金庸,但成績都不如理想。這個時期值得一提的反而是桂治洪導演一部毫不賣座的武俠片《萬人斬》(1980),攝影出色,拍出肅殺而深沉的氣氛,只可惜票房失敗後,桂治洪便再沒有拍武俠片了。 由六十年代中到八十年代初接近二十年間,邵氏出品的武俠片和功夫片在香港電影中佔有一個很重要的位置。香港電影的人才很多都曾經在邵氏服務。一個個英勇威武的英雄好漢和女俠,不單幫助塑造了兩三代在當年成長的男孩,今天重看,或許有些地方會令我們失笑,但仍有不少影片會令我們感受到其中的英雄氣概和動作的壯美。

❹ 香港老電影 關於一個記者被冤入獄的電影

《黑獄斷腸歌之砌生豬肉》
六十年代的香港警界貪污成風,導致黑獄重重,《正報》記者程安(梁朝偉 飾)撰文揭露警界黑幕,被探長張耀祖(吳毅將 飾)視為眼中釘。張耀祖陷害程安藏毒,使其入獄,更將程的女友小慈(張文慈 飾)玷污。程安在獄中作為幫派人士之外的"羊",雖有羊頭飛機木(吳孟達 飾)看顧,也受盡大佬們侮辱。程安憑借正氣與知識為犯人聲張權利,逐漸獲得大佬們尊重,獄中生活有所好轉。不久看守"無人性"(林國斌 飾)將犯人"三隻腳"(徐錦江 飾)害死,程安借報界朋友使三隻腳冤讎得雪。小慈依靠另一探長勢力將張耀祖下獄,淪為犯人的張耀祖計劃在獄中報復程安,兩人的對決在所難免……

❺ 60年代越南老電影主角名叫阿山的,從山上往下滾炸彈炸美國佬

敵人在山路上逃竄,這時從山上滾下來許多炮彈,原來是阿山守在此地,把敵人炸了稀里糊塗,最後只剩下三個敵人逃出了炮彈網,但也被阿山的沖鋒槍所擊斃,影片最後,老媽媽見到了死而復生的兒子,他們互相擁抱,歡樂中阿山又發現了未婚妻阿芳,他們在山路開始你跑我追……

❻ 六十年代電影有哪些

老電影是一種情懷一種回憶,它帶著屬於它的年代感見證著時代的成長。老電影就像一瓶拉菲,年代越久遠越濃厚,每次的觸碰都帶來異樣的驚喜。今天我們就開一瓶六十年的拉菲,來品嘗一番它帶來的味道。

1、龍門客棧

該部影片上映於1961年4月,至今在豆瓣的評分有8.9分。大概講述的是武士三十郎來到一個小鎮,看到兩家惡霸在為爭奪地盤精彩爭斗,弄得民不聊生。三十郎決定設計造成兩方拚鬥坐收漁翁之利的故事。整部影片看下來,不論是攝影、配音還是表演都很棒。放到現在也是能收獲大票房的影片。並且這部劇不像那個時代的日本黑白武士片那麼嚴肅,而是帶有美國西部的游俠成分和喜劇色彩。所以才會被萊昂翻拍成荒野大鏢客。經典中的經典。

閱讀全文

與六十年代老電影目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哪可以看網站 瀏覽:847
哪吒是幾維動畫 瀏覽:377
日本打架電影 瀏覽:618
電影兒子與後媽的驚天秘密 瀏覽:156
看電影群聊取什麼名字 瀏覽:254
日本電影推薦同志 瀏覽:256
少林醉八仙拳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754
韓國孩子到中國找爸爸是什麼電影 瀏覽:141
為啥八度電影院不能看了 瀏覽:292
台灣電影什麼什麼黃昏後 瀏覽:809
大衛貝爾的電影 瀏覽:390
女主死過一次又復活 瀏覽:507
電影院原聲與中文 瀏覽:543
沈騰搶銀行電影叫什麼 瀏覽:852
匆匆那年電影百度網盤 瀏覽:697
歐美電影 打pp 瀏覽:512
那些我們看過的經典歐美大片成人版 瀏覽:336
孫星允 飾 姜來妍 ; 瀏覽:50
宅男吧好站推薦 瀏覽:276
下載台灣電影 瀏覽: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