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百科 > 反映納粹女看守的電影

反映納粹女看守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4-06-30 04:17:13

Ⅰ 生死朗讀的影片評價

特殊背景下的愛情關系
在經典的愛情電影里總能看到愛情戰勝殘酷的現實和人性的弱點,有情人終成眷屬或是生命的價值得以升華,可是《生死朗讀》顯然不是這樣。影片前半部分講述了少年邁克偶遇公交車檢票員漢娜,兩人之間維持了一段情慾糾纏。如果影片只停留在相差21歲的男女主角之間的看似畸形的戀情,那它必然會像很多愛情電影一樣隕落於浩瀚的電影海洋中。但本片僅僅用這段忘年戀作為全劇的引子,影片的主題遠比這個來的深刻,影片的真正魅力在漢娜不辭而別之後才體現出來。幾年後,邁克成了法律專業的大學生,在旁聽對納粹戰犯的審判時,發現令他魂牽夢繞的漢娜竟然在被告席上。當男女主角的愛情關系被放置於對納粹戰犯審判的背景之下,愛情便失去了原來的味道,罪責、救贖、倫理、歷史等問題更多地佔據了觀眾的視線。
影片前半部分對男女主角情慾糾纏或是畸形愛情的勾勒恰恰折射的是那個年代的社會背景,二戰後的德國滿目瘡痍,曾經的信仰被無情拋棄,普通民眾對待生活茫然不知所措,人與人之間冷漠且相互不信任,僅僅從影片剛開始男主角家庭聚餐時的那種場面就可以看出來。正是這種社會環境造就了男女主角當時的心態,生活受壓抑,渴望激情的釋放,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這一扭曲錯位的愛情。影片僅僅是藉此來為影片後半部分對二戰的反思和對人性與倫理的討論做鋪墊。試想,漢娜與邁克僅僅是母子關系,那麼邁克不為母親辯解以免去她終身監禁就說不過去。假如邁克只是一名旁聽審判的學生或律師而與漢娜沒有那樣深刻的關系,那麼他對漢娜被判終生監禁是否有冤屈就沒有發言權。總之這種畸形的愛情關系為男女主角在影片中做出的一系列選擇提供了合理性的平台。
獨特的焦點和視角
與以往的經典二戰題材影片相比,這部電影的焦點和視角是獨特的。獲第66屆奧斯卡七項大獎的《辛德勒的名單》焦點是不惜一切代價解救猶太人生命的德國商人,是反對納粹暴行的英雄。獲第71屆奧斯卡三項大獎的《美麗人生》和獲第75屆奧斯卡三項大獎的《鋼琴家》焦點都是集中營的受害者。而《生死朗讀》是電影史上第一部聚焦施害方的二戰題材電影,主角漢娜曾經是集中營女看守。
影片自始至終都沒有出現這位女看守身穿黨衛軍制服、佩戴徽章、揮動武器的場景,甚至都未再現那場奪取三百多名猶太人生命的罪惡,而是把焦點放到了本應是普通人的集中營女看守身上。有些人認為這部影片是「用藝術化的手法給殘酷的歷史披上了溫情的外衣」。影片的確用大量筆墨描繪了女主角漢娜的普通人身份,她對生病的陌生男孩表現出關愛,他在聆聽朗讀時眼中盡是溫柔,她在公交車上兢兢業業地工作,她在教堂里聽著孩童們的歌聲動情流淚。但是在二戰中如果沒有像漢娜這樣的普通人的參與和支持,希特勒何以能一手遮天?納粹屠殺何以能實施?在當時難以想像的時局下,即使是有學識的人都可能被希特勒的狂熱「信仰」蒙騙,何況是未受過教育的普通人?漢娜是無意識地參與到這場慘絕人寰的暴行中的,但是她的所作所為的確加速了邪惡的蔓延,我們不能因為她是無意識犯罪的從犯而否認她應承擔的罪責。影片要表現的正是戰爭讓善良的普通公民成了屠夫,在看似「溫情的外衣」下,戰爭中的屠殺、人性的扭曲、被害者的痛苦其實一目瞭然。這也許是這部影片獲得奧斯卡的青睞也博得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推崇的重要原因。
雖然影片的焦點是漢娜,但漢娜對自己在戰爭中所作所為的態度僅僅在法庭上質問法官「換了你你會怎麼做」時有所體現,而男主角邁克對漢娜的態度則成為全劇最具爭議與代表性的話題。如果說漢娜是二戰中參與戰爭和屠殺的德國普通公民的代表,那麼邁克則是戰後一代的代表。所以影片給觀眾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新視角,即德國的戰後一代如何審視自己父輩在納粹時期的所作所為。
一個民族的兩代人是永遠不能互相割裂的,德國的戰後一代即便不像影片中的邁克「不小心」闖進了上一代的生活,在精神上也還是和他們的上一代有著根深蒂固的聯系。任何一種暴力都需要孕育它的土壤,對於一個有過納粹意識形態的民族來說,每個人都有責任,不管是接受審判還是人性反思。戰後一代沒有理由像影片中邁克在法學院的同學那樣,把自己放在無罪的位置上,充滿優越感地宣判父輩有罪,慷慨激昂地說出「他們為什麼不在發現真相時自殺」或是「我會親手殺了她(漢娜)」,這些言論的前提是將自己和父輩、和民族割裂開,是一種逃避,是一種怯懦。影片中邁克知道漢娜曾是集中營看守之後,便成為夾在歷史、情感、道德和理性之間的矛盾集合體。從他和同學對庭審的討論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對漢娜仍有感情,他在嘗試著去理解漢娜,但他對歷史的理性認識又讓他無法迴避對漢娜的道德譴責和法律批判。在漢娜被判終身監禁時,邁克流淚滿面,但他去探望獄中的漢娜時又最終選擇轉身離去。他想要逃避卻無法逃避,他可以多年不見漢娜,可以過自己的生活,但他對漢娜的愛恨糾纏一直在影響他的成長和生活。邁克代表的那代人沒有參與二戰中的屠殺、不用遭到法律的制裁,但他們卻分擔了上一代人的罪責和恥辱。
人性弱點的挖掘
影片中邁克的人格看起來並不是很完美,他所表現出來的多疑、自閉、冷漠、矛盾的內心恰巧折射的是德國戰後一代的心理,正如他對自己女兒說的那樣「一直以來都不夠坦誠」。在法庭審判時飽受內心折磨的邁克究竟為何沒有向法官揭示漢娜不會寫字的事實?邁克又為何在此後的20年內忍受內心極度不安與愧疚的煎熬?為何邁克既然花了大量精力去彌補之前對漢娜的虧欠,堅持為漢娜寄朗誦的磁帶,為何又不回信?為何在漢娜出獄前兩人相見時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冷漠?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只能去猜測,猜測在這20年裡男主角也許無數次的回憶起少年時期這段畸形的戀情,對漢娜念念不忘,但又不能原諒她曾是集中營看守,也許還對這段戀情深深懊悔,正是這種極度矛盾的心態造成了他後來矛盾的行為。如果說邁克將自己錄音寄給了漢娜,燃起了她心中熄滅已久的生存火焰,那後來漢娜出獄前兩人那次見面則徹底熄滅了這股火焰,經歷了大喜大悲的女主角再也沒有生活下去的勇氣,自殺是她唯一的選擇。
影片在塑造漢娜的人格時完全沒有把她視作十惡不赦的屠夫,而是把她視作德國的普通公民。她誠實,以至於在法庭上為自己招來橫禍,被其他被告集體陷害;她剛毅,以至於兩次斷然代替懦弱的男主角做出選擇結束自己的戀情;她忠於職守,無論是在集中營中當看守,還是在公交車上當檢票員。也許她唯一的缺陷只是不會寫字,但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她兩次做出了放棄更好工作機會的決定,甚至不惜以終身監禁為代價。而她身邊的一些人卻在自覺不自覺地與她形成對比,包括男主角邁克在內。聯想到影片初漢娜用主動的擁抱去溫暖那個身患重病的邁克,從而燃起了他壓抑已久的激情,而20年後,同樣是一個飄雪的冬日,邁克的冷漠卻直接澆滅了漢娜僅存的生存火焰,這種對比何其強烈。
再來看看參與納粹戰犯審判的這些人吧:冷漠自大的法官,除漢娜以外所有自私自利的被告,大批不明真相的群眾以及焦躁不安的法學學生,他們和漢娜形成對比。法官所代表的冷酷、其他被告所代表的怯懦與齷齪、群眾的盲從以及學生們的偏激與武斷,這些恰恰都和漢娜在之前所表現出來的誠實與堅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最終被判以終身監禁的卻是漢娜,難道這不是一種絕妙的諷刺嗎?人性地丑惡與弱點在這一刻被無限放大。我們很容易有一種想法:這種審判是公平的嗎?一個人又憑什麼審判其他人?僅僅是因為法律嗎?這些問題的結論我們不得而知,起碼本片給了我們一個借鑒,如果說漢娜的敢作敢為代表了影片主創人員理想中的一種精神境界的話,那我們大多數人僅僅就是片中邁克那樣的矛盾集合體,無力在現實中找到出路,而是通過不同的手段來安慰或是蒙騙自己,當這兩種人碰撞在一起,悲劇便產生了。影片真正想表達的就是對於這樣一種生存形式的不滿,這種不滿寫在影片每一個溫情與冷漠交織的場景中,貫穿於影片始終。
這部影片就是那個年代對於德國社會的真實寫照,每個人心中都藏了無數的秘密、無數的看法,而當時特殊的社會環境與德國人保守的性格又使得他們無處宣洩,因此我們看到邁克最終選擇了去傾訴,在漢娜的墓前向自己的女兒去傾訴,因為經歷過大喜大悲的他已經沒有什麼可顧忌的了。這或許是人性的一個悖論,總是在一切都結束之後才明白去感悟,而在之前卻茫然不知所措。(《電影文學》評價)

Ⅱ 二戰最惡毒女人,用人皮做工藝品,為何親生兒子看後自殺了呢

如果你看過《刺花的燈罩》這部電影,一定會對電影中的女主角海林格夫人印象深刻,你會用三個字來形容海林格夫人,那就是“女魔頭”,或者是一個喪心病狂的瘋子。而海林格夫人的歷史原型,就是二戰時期納粹黨的女看守伊爾斯·科赫。


什麼是劊子手,恐怕沒有幾個人比伊爾斯更有資格擔當了。而伊爾斯還極力的掩飾自己丑惡的形象,直到最後親生兒子都不敢相信,他的母親是這樣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甚至於為了逃避懲罰和監獄里的其他犯人勾搭懷上了孩子,而被暫時免除了死刑。

伊爾斯的兒子羞愧難當,竟自殺以替母贖罪。而伊爾斯在苟延殘喘幾年後也自知無路可逃,最終在1967年9月2日上吊自盡,結束了自己罪惡的一生。

Ⅲ 納粹中最瘋狂的女魔頭是誰她有什麼可怕的癖好

要說近代影響最大的一場戰爭,那肯定就是二戰了,二戰中兩個主要侵略國就是日本和德國,這兩個國家都做了很多慘不忍睹的事情。德國納粹在歐洲瘋狂屠殺猶太人,在這場災難中,將近六百萬的猶太人被屠殺,在這場戰爭中,納粹黨的所作所為讓人膽寒,大家提到納粹想到的都是他們那些惡行,一提到納粹黨的殘忍,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納粹男兵們的那些行為,很少有人知道,在納粹黨裡面,有的女兵甚至比男人還要殘忍,今天書生要和大家說的一個女人就是其中一個,她被稱為納粹瘋狂的女魔頭,所作所為讓人震驚,她有特殊的收藏癖好,讓男囚犯們聽到非常的害怕,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在審判伊爾斯的時候,她的那些收藏品公之於眾,大家看到這些東西的時候,非常震驚,民眾都紛紛要求處決這個殘忍的女魔頭,但是誰知道她竟然和一個囚犯在一起了,並且懷上了孩子,最終伊爾斯並沒有判處死刑,而是改成了一個終身監禁。伊爾斯做了那麼多的壞事,在無盡寒冷的監獄中,肯定也會受到良心的譴責,最終在1967年,這個女魔頭在監獄中自殺了,結束了自己魔鬼的一生。

Ⅳ 為什麼《朗讀者》中漢娜寧願認罪也不肯說出自己不識字的事實

因為她覺得自己是個文盲很羞恥,就像麥克不願意承認自己和漢娜的那段過去一樣。

漢娜:曾經塌談跡在二戰時期做過納粹集中營的女看守,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萬事蕭條,漢娜是公共汽車售票員,在公交車上兢兢業業地工作。一次納粹戰犯的審判,漢娜對法律的無知,對指控供認不諱,並因為不願在眾人面前暴露自己不認字侍掘的事實,認下本不屬於自己的責任。

《朗讀者》是由美國韋恩斯坦國際影業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史蒂芬·戴德利執導,凱特·溫絲萊特、大衛·克勞斯、拉爾夫·費因斯領銜主演。該片於2008年12月10日在美國紐約首映。

《朗讀者》根據德國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20世紀五十年代少年邁克和中年女子漢娜展開的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

影片評價

《朗讀者》是一部奇妙的電影,可以從很多個角度來觀看,思索,而都會是一部完整的電影。

它可以是關於一個男孩的成長故事,它可以是關於一個女人的一生和她在尊嚴和苦難之間的痛苦選擇,它可以是關於兩個人貫穿一生的復雜感情的記述,它可以是關於精神的力量,它可以是情慾的糾纏、倫理的探問。

同時,它也可以是用兩個人之間的故事,來記的對歷史的拷問和反思。影片外表是情慾,骨子裡其實是厚重而悲愴的歷史。團並(騰訊娛樂評)

Ⅳ 《朗讀者》的主旨是什麼

電影很長。畫面舒緩、平靜。但其主旨意蘊卻沉重深遠。驚心動魄的歷史事件並不因為這樣一種敘爛型搏事手法而讓其震撼力由絲毫減弱。電影由一名十五歲少年和一位中年少婦的邂逅、相愛而展開。但其實真正的的故事在之前很久就發生了。就彷彿冰山一角,海平面以下還有萬鈞重量。電影拋棄全知全能視角,不去直接描繪二戰納粹分子的罪惡行徑,而是引入一個少年作為故事的敘述者、觀察者和親歷者,去發現最後讓人震驚的真相。《朗讀者》的主旨是豐富的。愛情之外,還有很多。一、關於人性聖經上說,耶穌是由聖女感受上帝的靈光受孕而生的,所以他的人性是聖潔的。那麼人呢?面對人類歷史上的種種暴行,我們到底是應該相信「人之初,性本善」,還是相信「人生來就是負罪之身」呢?人性的缺失是否意味著人與動物已淪為同道了呢?在影片的前一部分,漢娜給我們的印象是除了神秘之外與一個與普通人沒多大區別的「戀愛中的女人」。但到了影片的後半段,我們驀然發現她原來是一個納粹集中營的女看守,一個每月親手挑選一批無辜的猶太人並把他們送上不歸路的劊子手,一個眼睜睜看著300個鮮活生命在大火中毀於一旦而不施以援手的鐵石心腸。當她在法庭上租鎮一臉無辜地說:「老的總得給新來的騰地方」「我是看守,怎麼能讓犯人逃跑?」她的人性與良知在哪裡呢?人怎麼可以瘋狂麻木到這種程度呢?但是我相信觀眾此時抱著和旁聽席上的麥克一樣的觀點,既對當年的暴行感到憤慨與譴責,也希望盡量去理解是什麼使這位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殺人犯的人犯下如此罪行。麥克的同學在一次休庭後言辭激烈地談到這個問題:真正的問題是「為什麼會讓這種事情發生」或者說「你為什麼不在得知真相的時候自我了斷?」雖然沒有明確指出,但我們可以發現其根本原因就在於當時的納粹政治。當民眾被一種黑暗、愚昧的政治輿論籠罩的時候,那麼無知、無情、狂熱甚至嗜血都不足為奇了。劇作者把女主人公定位為文盲也就存在著這種隱喻。因此,在拷問人性的時候,我們飢祥不妨想想社會歷史的這些反常態的力量。個人渺小,而這種反常態的力量的影響下就有可能犯下大錯。二、關於尊嚴尊嚴是人所以為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個犯人可以為了維護尊嚴守住自己是文盲的秘密而寧可接受數倍於其應有的懲罰。值不值得?這是在觀看影片時我不禁想問的問題。其實在影片中,女主角因為這個秘密而走上了越來越坎坷的道路。為西門子工作,被提升,害怕辦公室工作暴露秘密而逃走,去當看守,繼而當檢票員,與男主角邂逅。因為再次被提升在培訓前期而出走。再次見到已是多年之後的法庭之上。這一次,毫無懸念,女主角拒絕簽名鑒定而把自己送上了終身監禁的道路。相信大部分觀眾都會覺得不值得。但是,轉念一想,這個不自知的人都有這般的自尊感,那麼古往今來,那些為了某些利益而自甘墮落,因為某些威脅而卑躬屈膝的人呢?起碼,有自尊的人是值得讓人尊重的。三、關於直面歷史歷史已發生,我們無法改變,但是我們可以做的是學會如何面對和吸取教訓。從相遇年代1958年可以推斷,男主角正是二戰後出生的新一代德國人。影片中男主角對女主角的態度可以被看成是戰後德國人對上一代和對二戰那一段歷史的態度。除了肉體的迷戀,讓男主角戀戀不舍的還有女主角身上散發的母性。天意弄人的是,在得知女主角曾做過納粹的幫凶後,他覺得很難面對。(曾想去監獄看望,但卻半途而返。)對上一輩人,他既有尊重、摯愛之情,又有憤怒、譴責之情,更有悲哀、救贖之情。德國戰後的一代,活得痛苦,但卻活得清醒。(值得某島國人民學習)直面歷史是一種勇氣。既不能對那段歷史視而不見,也不能過激地否定一切。關鍵在於用一種正確的態度去對待,懷一種誠摯的態度去紀念,直面歷史,記住歷史,並從中吸取教訓,不讓悲劇重演。

Ⅵ 怎麼評價《波斯語課》這部電影

主線中規中矩。如果熟悉二戰史,尤其是看過一些集中營電影,波斯語課的主線的表現,從主角的神態到納粹軍官的言行,都會有一種熟悉感。

這部電影真正值得一提的,也是讓其情緒氛圍如此壓抑的,在於那些零散的支線。

2、男配,也就是司務長的線,後期處理得太輕巧,彷彿導演編劇單純恨他這個人。明明點出了他的懦弱、自尊心強、感性,明確點出他沒殺過人,最後還幫助主角逃跑,給他的結尾卻只是簡單地被抓捕後的崩潰。

他從小經歷了父母雙亡,經歷了德國最悲慘的經濟崩潰時期,做夢都夢到吃的才做了廚子。加入黨衛隊是為了融入主流集體,身為集中營管理層卻心軟的很。

這么一個標標准準的德國二十世紀初期的被時代裹挾的悲慘人物範本,卻只得到了從頭到尾的嘲弄,我不明白導演編劇想要表達啥,難道是老子不管你多悲慘,也不管我彷彿對你有啥解構的跡象,但既然你是納粹,就還是給爺爬吧。

閱讀全文

與反映納粹女看守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