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當代的超現實主義電影有哪些
1.《安達魯之犬》爛番茄新鮮度100%
提到迷幻電影,就不能忘了導演佐杜洛夫斯基的作品,《聖山》是一部超現實主義的傑作,充滿了塔羅牌和煉金術的典故,看得人心醉神迷,是一場精神之旅。
一個笨重的人影帶著兩個穿得像瑪麗蓮·夢露的女人,不顧她們的社會身份,卸掉兩人的妝,剪掉她們的頭發。導演的觀點很明確,就是擺脫社會標准和文化偏見,向大家呈現一部關於一個人的電影,這個人的名字叫小偷,他的神秘冒險更是有意思。
小偷被一個沒有手腳的人發現躺在一堆泥巴垃圾里,兩人走進小鎮,看到人們在舉行一種儀式,處決人類,只為了娛樂遊客。
當鎮上的人還在大規模活動時,小偷走進了一座神秘的紅色塔里,遇到了煉金術師,他帶著小偷走上了一條啟蒙之路。
《聖山》通過音樂、人物和視覺效果,將人從典型的文化價值觀中分離出來,給你灌下一大壺迷魂湯,沉浸在迷幻電影的世界裡。
B. 電影茉莉花開的觀後感介紹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電影茉莉花開的觀後感介紹(通用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電影茉莉花開觀後感介紹如下:
天真的笑容,傻傻而直白的一種喜歡。這種喜歡就會持續一輩子。盡管受到了那個男人深深的傷害。可是他給了自己最初的夢想,給了她一個女人的小幸福。這種幸福感與錢財無關,只是有時候因為它而更加絢爛罷了。他給了她短短的一程,她卻給了他自己的有生之年。
阿茉頭喜歡上了一個多情而風流倜儻的老闆。一個單純而無經歷的姑娘一定認為他只愛自己而且她從沒想到他會那樣無情的離開。他給了她一個小女人的虛榮,給了她短暫的幸福。而當這名男子已經消失而又得知:他給她的房在這之前是另一位女人租住,阿茉頭傷心難過瘋狂之後回家生下了可愛而美麗的莉莉。
莉莉大膽地向那個積極向上的工人的後代表示了自己的喜歡。因為愛情而不顧一切,當實實在在的婚姻家庭生活,他們之間出現了吵鬧,矛盾……幸好他們還有愛情。只是莉莉學會了懷疑,這個躺在自己身邊的男人:「會愛我永遠嗎?」她觸摸著自己愛的人卻那樣的迷茫。後來的後來是莉莉自己用不信任毀了自己的幸福。
阿花,有著幸福的童年,雖然她是莉莉和鄒傑領養的。可是她卻得到了許多孩子們應有的快樂。只是她的長大讓媽媽妒忌了,讓媽媽的精神更加憂郁了。爸爸媽媽離去後,阿花跟外婆生活。長大的她和一個小夥子相愛了,骨子中的阿花像外婆像媽媽對愛情是那麼的愛那麼的義無返顧。讓人不由的想到了他們的結局,那個憨憨的男人離開了她,因為阿花的愛到了忘我的境地。她是那麼的愛他——和他偷偷結婚,等他上大學,支持他考研。而不知道這個男人已經與她漸行漸遠了。讓人感動的是離婚後這個女人自己堅強而樂觀的生活。我自己認為這是影片的升華所在。
時代變遷,一代又一代的延續。老照相館面貌的一次次更新。外婆曾對媽媽講女孩子不要那麼主動;媽媽曾對女兒說:不要和他在一起;外婆曾對外孫女講:不要等他。可是年輕的下一代如外婆媽媽一樣那樣愛了、傷了、不幸或幸福了。
前幾天看了候詠導演,章子怡,陳沖主演的《茉莉花開》,從來不寫觀後感,這緣於學生時代,每看完一篇電影,被語文老師逼著寫觀後感,當一件喜愛的事情被人當成任務威逼完成時,就失去了它本身固有的魅力,而使人厭煩。
這部《茉莉花開》使我產生了拿筆的沖動,純屬個人觀點,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茉莉花開》這部電影講述了三位女性的愛情經歷。茉是三十年代的女性,羨慕上層社會的繁華生活,不顧母親陳沖的反對,沖出家門投入姜文扮演的電影公司老闆的懷抱,並被捧成一代紅星。說實話,看到這個開頭的時候,我並沒有絲毫懷疑姜文對她的感情,我和影片中的茉一樣,天真的以為姜文是真的愛她,愛她的清純愛她的不諳世事愛她的天真無邪,我以為在舊式電影圈這個五顏六色的大染缸里,也許孟老闆厭倦了胭紅脂香的包圍,獨獨衷情與這朵小小的茉莉花。在茉懷了孩子被他引誘著打掉的那一瞬間,我甚至比茉更加憤怒!天真的茉逃離醫院回到姜文為她租的旅館那一夜,仍然在期盼著這個男人的到來,三十年代女人依附男人和幻想愛情的天真在這里一覽無余。
愛情的毀滅和戰爭的爆發同時降臨,如當頭一棒打醒了她的旖旎美夢。當她在回到片場尋找姜文時發現已經人去樓空,一切的一切如同美麗的肥皂泡,就連破滅也帶著殘忍凄楚的美。帶著肚裡的孩子她回到母親的影樓,原本的天真可愛被尖酸刻薄顛覆,巨大的打擊和失望使她精神恍惚,可這並不影響她對愛情懷揣最後一絲幻想,直到一封封郵寄到香港的信箋被退了回來,直到她收到香港寄來的支票那一瞬,她才徹底悔悟:她的愛情不過是一場交易,不過是功利場中的一片浮雲,輕飄飄的不帶有一絲重量。
無奈接受命運安排的茉生下了一個女孩子莉,成長在60年代的莉一心要嫁給自己真心喜愛的鄒傑。只可惜她對愛的詮釋偏離了愛情的正確軌道,她時時刻刻擔心失去這個愛她的男人,過度的緊張使她變的神經兮兮,甚至懷疑丈夫和養女有染,當她拿著那條並沒有帶處女血液的雪白床單大喊大叫時,眼裡流露的分明是恐懼和絕望,這一刻她的世界坍塌了,是她自以為她的世界坍塌了。她把愛變成一根繩索緊緊勒在丈夫的脖子上,致使鄒傑終於不堪忍受,選擇了卧規自殺,用自己的死證明了自己的清白無辜。只可惜一切都太晚了,莉悔恨的眼淚無法換回鄒傑真實的軀體,莉最後精神失常離家不知去向。從這個角度來說,她和她母親茉的感情經歷雖然不同,可無疑都是悲劇,兩個對愛忠貞不渝的女人,幸福離她們是那樣的遙遠。
莉的養女花在姥姥茉的撫養下長大成人,這個80年代風華正茂的女孩子是不是還會延續上兩輩的'悲哀,繼續她們未完的茉莉花之旅?她嫁給了她的同學小杜,無獨有偶小杜也移情別戀,在她懷孕的時候和她離了婚。堅強的花沒有象姥姥那樣自怨自艾的在回憶中過完一生,也沒有象母親那樣毫不負責的棄家而去,她堅強的活了下來,並耐心的等待著孩子的降臨。全劇的高潮出現在結尾,花在半夜叫不到車,磅礴大雨中她在路邊生產,當鮮血混合著雨水淚水汗水順著她的臉她的脖子她的褲管往下流的時候,我的心跟著抽搐著。孩子降臨那一刻,花的臉上也露出「花」一樣的笑容,生命在延續,命運掌握在堅強的女人手中。
最後花帶著孩子搬進了新居,帶著眼鏡的花面對鏡頭又一次露出她不服輸燦爛的笑容,是的,她的生命已經改變,她不會在走茉莉走過的路,她是新時代的女性,她腳下延伸的是一條用血水和汗水灌注的幸福路,哪怕這路依然艱辛依然崎嶇,她也會一如既往的走下去。
可是無論怎樣,她又是一個單親媽媽,愛情的崇高和偉大在這里又一次被顛覆:為什麼女人會活的如此悲哀?為什麼愛情的忠貞在這里看不到一絲一毫?
三個女人,不約而同都選擇了生下孩子,莉因為不能懷孕而去領養了花。是不是在舊勢中國女性的心裡,孩子才是一個家最重要的涵義?沒有了孩子的家是不完整的?這個答案沒有給出。莉更是天真的以為孩子可以栓住丈夫的心。女人對愛全心全意的投入,以及在生活給予她們的苦悶灰暗中掙扎徘徊,兩代人的悲劇結束在花那燦爛的笑容里,女人,也許只有堅強的面對生活,才會找到自我。
「茉莉花」這首歌貫穿整個電影,茉和莉在演唱這首歌時都沒有唱完,結尾都因為意外嘎然而止,她們的愛情種下了果,卻沒有發芽。
關於導演寓意什麼的我不想談,也談不出來呵呵,單從演員說說吧,三個男主角里只有姜文的表演天然不落痕跡,這也是我比較欣賞的一個演員,至於陸毅在裡面白痴般的表演我不想多說,劉燁那苦瓜似的臉演起反角來更是帶了一絲委瑣,沒有一點出彩的地方。
而陳沖和章子怡的表演我不能不大聲贊一下。陳沖把茉的媽媽,莉的姥姥那種嬌柔做作,略帶神經質的萬種風情演繹的很到位,到底不愧是中國第一代女影星。
說說章子怡吧,我知道很多人都討厭她,而我,不討厭甚至說很喜歡。這樣一個清秀的女人,那小巧的臉,單薄的身子,眼裡不時流露的鬼精靈似的天真使她那樣惹人喜愛。有人說她有一股霸氣,她眼裡時時顯現的是對權力和名聲的渴望,這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女人。是的,我不否認她是有這樣一種性格,但是這樣的人註定高高生活在鎂光燈下,自信優雅的向人們顯示著她的一切。我喜歡她身上那股子單薄的美,和她身上散發的自信和堅強。這里花的性格應該是和她自己本人最相象的:永不言敗,不輸給生活。花的角色也代表著中國新時期女性的一個大致走向了吧,那就是:不屈服與舊觀念,在追求愛情的同時也要有承擔失敗的勇氣和力量。難為情的說,我本人是缺乏這樣的勇氣和力量的,我看這部電影感受到的是悲哀和落寞,沒有學到堅強,汗,大家不要砸我呵呵。
章子怡一個人扮演了茉莉花三個角色,將生活在三個不同年代,卻有著同一樣對愛情憧憬渴望的女人刻畫到位傳神。茉的涉世未深天真清醇、莉的深情神經歇斯底里、花的俏麗堅強永不服輸,栩栩如生的顯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在觀賞影片跟著人物的命運起伏跌宕,悲喜交加的同時,又不自覺的審視自身,陷入到愛情婚姻忠貞的迷茫和苦悶當中,苦苦思索著自己的愛情觀里不合適宜的偶爾顯現的疑慮和焦灼,時而不能自拔時而轉喜為悲,清醒之後對照劇中的人物悲劇不禁又慶幸自己尚且安穩的生活,尚且存在或在臆想中存在著的愛情。
當一個觀眾會因為電影中的情節而情緒波動的時候,這部電影就總有它成功的一面了吧,哪怕百分之九十的人不喜歡,只有有百分之十的人被觸動,它就自然有它存在的意義。瞎說了很多,自己似乎也沒有抓到什麼主線,不過我也沒有抓主線的本意,想到哪就寫到哪,寫到哪就感嘆到哪。
看到章子怡就很奇怪的總是聯想到茉莉花,到不是因為她演了這個角色,而是覺的她本人就象一朵清香的茉莉花,小小的身子下承載了無窮無盡的力量,這也許才是長期壓抑的活在舊式婚姻制度,和愛情誤區中的中國女性應該學習的地方。
《茉莉花開》中的三個女人都是以杯具的形式結束了他們的感情故事然後步入屬於他們的下一個人生階段。看著三個女人坎坷的人生,我忽然想到那句: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反映在他們,就是每個人當時,年輕時都有對感情執著的追求,而也正是他們的執著讓他們很難走出選取的感情,於是註定要在感情的苦水中痛苦的掙扎一生,在對現實的不滿和對往事的回憶中慢慢度過她們的餘生,讓她們的一生都生活在悔恨和痛苦中。《茉莉花開》跨越了半個多世紀,最後阿花和女人走入了「新生活」,留給阿花女兒的感情經歷又將如何呢,在應對與她們同樣的情感時,阿花能夠改變自我的女兒嗎?故事到此結束,留給我們的是猜測和祝願,祝願那個可愛的女孩不要再經歷她們的母輩同樣的杯具……
不明白,《茉莉花開》的導演想要講述一個怎樣的故事給觀眾,不明白,導演期望我們從中看出什麼,正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不一樣的人從中看出了不一樣的故事,同時得出了不一樣的對於感情的重新審視。
「匯隆照相館坐落在街角上,漆成橘紅色的樓壁和兩扇窄小的玻璃門充分顯示了三十年代那些小照相館的風格。……它就像一隻打開的火柴盒子,被周圍密集的高大房屋擠壓得近乎開裂。……如果再注意後窗,還能夠發現晾衣竿上掛著的女人的小物件和旗袍,沒有男人的東西。」這是作家蘇童在他的小說《婦女生活》中的第一段描述,這也是根據這篇小說改編的電影《茉莉花開》的故事所在地,只但是影片中的照相館名叫「紅旗」。
「沒有男人的東西」,那註定這是一場為女人譜寫的戲,就像張藝謀與該片導演在影片拍攝之初所談及的,《茉莉花開》是部描述女性心理的影片,因此片中的男人都就應虛化掉。影片從頭至尾,那一個個男人不僅僅是紅旗照相館的過客,也是女人生命中的過客。
茉,也就是小說中的嫻,由章子怡飾演,是一個喜愛電影、憧憬過明星生活的少女,她有著清澈的眸子,姣好的容貌及身段,正是如此,她被影片公司老闆看中,並很快試鏡,開始拍電影了。涉世未深的茉陶醉於燈紅酒綠,陶醉於公司給她租的精緻的公寓,陶醉於那絲綢的睡衣和那「茉莉花」牌的香水,當孟老闆拿著以她的相片作為封面的雜志出此刻公寓門口時,她欣喜地讓他進了門。當她在生日宴會上扭動著腰肢靡靡香甜地唱著那首《茉莉花》時,她發現自我懷孕了。因為恐懼,她拒絕做流產手術,而她的演藝事業也必會因此總結。孟老闆攜款出逃後,懷有身孕的茉不得不搬離租金到期的公寓,當她坐著黃包車回頭最後望一眼那公寓小巧別致的陽台時,看見了當年那個風光無限的自我正沖著如今這個狼狽不堪的自我微笑著揮手告別,她是再也回不去了,然而她的心卻也永遠留在那裡出不來了。之後影片里反復出現她看著當年以她位封面的那本雜志無限依依的申請,她總是執意叫她的女兒和孫女的男友「小高」,僅僅是因為他們長得像她年輕時崇拜過的影星高占非,她無法忘懷紅極一時的那些日子,至死手中都攥著那半瓶「茉莉花」牌香水。
莉,也就是小說中的芝,同樣由章子怡飾演,是茉生下的女嬰。芝的額上有一個紅色的胎記,莉的潛意識里是對母親的不信任和對自我的不信任,她渴望擺脫母親卻不得不和母親生活在一齊,她愛她的丈夫卻疑神疑鬼怕失去他,她想有個孩子卻偏偏不能生育……種種矛盾糾纏在一齊構成了這個最藝術也最生活的主角。她婆婆的那句彷彿若不經心的台詞「新娘子昨晚怎樣哭了一夜」暗示了莉最終的性格杯具。那掛總是放不下來的白色床帳,透過並不疏稀的紋理,每夜莉都在窺視著家中的一切:母親、丈夫、養女……觀眾也從她眼睛裡看見的一個個一閃即過的幻象中看清了她內心的壓抑、恐懼。最終她逼死了丈夫,自我也走上了不歸路。
全劇分為三篇,第一篇名《茉》講的是,第一個由章子怡主演的女人,也即是在本劇最後的外婆,當年因為很期望成為電影明星,愛上了她的老闆,在她紅遍大半個中國的時候,她發現自我懷孕了,出於對感情的忠貞,拒絕打胎,那時正值30年代的上海,很多人都逃到了香港,茉的愛人鄭老闆也逃到了香港,留下了懷孕的茉,於是茉生下了莉莉。
故事進入第二篇《莉》,最初茉一向認為莉莉是自我生活的累贅,對莉莉「毫無母性」。轉眼間18年過去了,莉莉愛上了同年級的唯一一位共產黨員鄒傑———陸毅主演,當時正值五六十年代,是工人階級最吃香的年代。從小在資產階級家庭長大的莉莉忍受不了清貧的生活,搬回了那個屬於他們家的照相館。莉莉一向都期望自我能夠懷孕生子,但是由於她自身的原因剝奪了她親為人母的權利,為了緩解她對孩子的期望,他們領養了一個女孩名叫阿花。由於不是自我親身的女人,莉莉一向懷疑鄒傑對女兒的父愛,一向都疑心很重,一天晚上,鄒傑去給女兒拉被子……睡夢中醒來的莉莉掀開被子看到……(一切都是他自我的懷疑帶來的錯覺),莉莉威脅鄒傑說「要去告他」,在那特殊的年代,鄒傑卧軌自殺了。然後莉莉也卧軌而亡。
於是故事進入第三篇《花》,轉眼13年過去了,阿花一向跟外婆長大,也就是當年那個痴迷於電影而毀掉終生的女人。阿花在上山下鄉的時候愛上了一個男子。阿花的外婆很反對這門親事,但阿花已經私底下和他結婚。拿著結婚證,那個男人踏上了去蘭州上大學的火車。阿花在家裡辛苦的織毛衣掙錢給「老公」,好不容易,老公回來後說要去日本深造,於是再次與阿花異地生活。有一天,從日本寄來老公的信,是離婚協議書。外婆以幾十年自我痛苦的回憶告誡阿花必須要拿掉孩子,在這三位女性中,我認為阿花是對感情最痴情的女子,即使明白丈夫已經變心仍然要堅強地生下女兒。由於沒有聽外婆的話,阿花的外婆在一氣之下歸西。在本故事臨近結局的時候又一組震撼人心的鏡頭:那是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阿花一覺醒來發現自我臨近生產,掙著一把傘,左手拿著一個包在雨中艱難地向醫院走去。在經過一次摔倒後,阿花行動變得越來越困難。繼續向前進對此時她來說已經相當困難,於是再風雨中,阿花在一個地面消防水管附近艱難的生下她的寶貝女兒。那裡就應是本劇的最高潮:看著這一組照片,也許很多人都在想:感情到底是什麼,當初的海誓山盟、至死不渝又是什麼?
一部很早就在宣傳,卻因為版權問題而難產的電影。
早在2004年還在上高三的時候就看過其簡介———因為當初我們寢室的別名叫紫鈴軒,我們十個姐妹每個人都為自我取了個花名,有玫瑰,有康乃馨,有含羞草等等。而我就叫茉莉。記得當初我報出自我的這個名字時,有位朋友就說,"茉莉,哎,這名字聽起來好別致哦。"是的,我喜歡茉莉花,潔白的小花,淡雅,並發出沁人心鼻的芬芳。不比玫瑰,牡丹的嬌艷,卻清新可人。所以,當看到有部電影就叫時,我個性的期盼。也許,期盼著的東西總是令人難以忘懷。
時光流逝,不知不覺的我也上了大二。日子過得忙碌而平淡。只是很多東西依舊會在不經意間悄然出現。紫鈴軒,一齊玩鬧的姐妹,那些歡笑著的充滿溫馨友情的日子,還有那部一向都想看的電影。
當聽說最後要在今年公映時我樂壞了!彷彿一個許久的心願就要得到了結。然而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卻一向沒有在第一時光跑去看。直到昨日下午才在圖書館的影音播放室看完這片子。一家三代女人的坎坷命運呵……
茉,生活在三十年代的一位天真爛漫,對生活有很多期盼,渴望成為電影演員的女孩兒,她的幸運,過早的踏入電影圈子也許就註定了她的杯具。她是那麼的驕傲,那麼的自信,以至於沒有注意到她身邊的種種假象。當事故發生,當她懷孕,電影公司解散,她的孟先生又攜款潛逃時,留給她的便只有怨恨命運對自我的不公了!
莉,茉的親生女兒。從小生長在只有外婆和母親的家庭里,她的性格似乎有點怪異。她的杯具發生在她結婚後,和母親的關系不和,嫁入的那個工人家庭跟她原先的家庭背景相差迥異,她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當她最後不堪忍受而跑回家時,好在他的丈夫第二天就趕來陪她了。否則,正如她所講,「不敢想像若你沒有來我該怎樣辦。」那一刻她眼中的淚花叫人不忍。這是一個對愛有太多尋求的女人呵!渴望母親的愛,渴望丈夫的愛,也渴望自我能被那個特殊的年代所理解。然而她的故事還沒結束,當她得知自我不能懷孕時,她最後徹底崩潰了!她自殺過,但及時被丈夫救回來了。他們去領養了一個孩子,但仍然無濟於事。她的精神壓力與日俱增。最後甚至於容不得丈夫對女兒好,懷疑他們有染而逼迫他的丈夫含冤而死,而她也為自我選取了不歸路。
能夠說,影片所塑造的莉的杯具氛圍給人的感覺要更強烈。由於她的出身本就是不受人歡迎的,她又生活在中國的那個特殊年代,雖然她努力過(比如決意與家庭脫離關系,嫁給自我學校那個唯一的黨員同志),但她終是無力改變什麼。我記得在看莉的故事時,很多人都笑了——為那個時代的生產,生活種種而發笑。比如妻子莉渴望丈夫一個小小的擁抱就被敏感的他拒絕了,說是這樣太小資了不好!笑過之後,卻是對其產生更多的同情。
花,是莉領養的那個女孩。她也是一個可憐的孩子,先是被領養,之後其養父母又雙雙去世,她是跟著外婆(即茉)長大的。我覺得影片中最溫情的片段莫過於演她和外婆在一齊的時光了。不像茉年輕時對其母親的叛逆,和莉對茉的厭惡,花,對她的外婆有很深厚的感情。雖然她也背著外婆自我偷偷和那個大學生結婚了,但這並不妨礙她心底里對外婆的愛。
相比起她的外祖父母茉,她的母親莉,花的生活就比較為我們所熟悉了。在農場工作時遇到對自我很好的那個人,兩人去結婚。男的繼續考大學又之後留學日本,女的在家獨自守侯。卻等來了對方變心要求離婚的消息。這樣的故事本不罕見,罕見的是花憤怒悲哀過後的勇敢。最親的外婆去世,最愛的那個人早已不屬於她,唯有肚子里的那個孩子是她的。當看到在一個電閃雷鳴又下著傾盆大雨的夜晚,她的孩子即將出生她一個人挺著大肚子,踉蹌的走在街頭呼救時,我的心都快被吊起來了,多麼期望此刻有人來救救這個人啊!然而沒有,她硬是在街頭憑著自我巨大的求生本能和堅強的意志把孩子生下來了。……真的叫人心顫!到底是什麼力量讓她能如此勇敢的應對命運安排給她的這一切?
整個影片重點塑造了三個人物形象,時光橫跨半個多世紀,三位主角的命運實際上也從側面反映了三個不一樣時代社會背景。從這點上說,該電影的表現是成功的。但也因為同樣的原因,對主角形象的塑造也顯得單一,叫人覺得不夠豐滿。都只是有點片面的從茉,莉,花的感情方面來展開其各自的故事,過分強調三者的共同遭遇和對悲慘遭遇的不一樣反應。也許,這就是電影所強調的「片面的深刻?」記得我曾看過一本類似於此的小說《羽蛇》,它對人物的性格,品質等的描繪就細膩也真實得多。
花是一個善良而堅強的形象,她不像茉那樣的虛榮幻象,也不像莉那樣地壓抑恐懼。她是新一代女性的代表,她獨立且會保護自我,她在丈夫拋棄自我時尖銳地用《婚姻法》還擊:「要離婚,還要看我想不想!」盡管沒有丈夫的幫忙照顧,她依然獨自承受了外婆的去世和漫漫的妊娠期,她並不因為孩子的父親是怎樣的人而消極對待生育這件事情,當影片中花躺在干凈的床上安閑地聽著音樂,做著產前運動時,我輕輕地笑了,盡管一個人是那麼的寂寞,那麼的痛苦,但偉大的母愛似乎照亮了一切。影片的結尾與書中的情節出入較大,小說里的簫在生產過後理解了離婚,而電影中的花則獨自一人在滂沱大雨中痛苦地生產,在大街上,在雨夜,用自我隨身攜帶的醫療箱,她早就料到會是一個人,她什麼都會為自我准備好,她不打算靠任何人,她獨自承載著過去的痛苦和新生的喜悅,那一段生產的鏡頭讓我深深的震撼,那是一個偉大的女人在重生,也是影片的一個華麗的謝幕。
一家三代的女性,她們只是這個社會的代表,正如蘇童在文中所寫的:「1987年的深秋,這一年許多青年婦女在打離婚,簫只是其中一個。」她們三個如潔白的茉莉花,帶著清香盛開,一朵接一朵地調去,卻一朵比一朵更美,她們向觀眾展示了中國女性近一個世紀的蛻變,在時代的感召下,中國女性必將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出此刻世人面前。
C. 求一部韓國電影
是一部恐怖片阿 林秀晶和國民妹妹文根英演的<薔花,紅蓮>
也叫<姊魅情深>
。
D. 韓國的恐怖電影。
韓國電影《薔花紅蓮》
劇情介紹
電影簡介:
鋪滿石子的路上。有乾燥的植物。姐姐被父親從醫院接回家裡(妹妹在電影開頭早就死了,妹妹是姐姐的幻想)
高大的公寓。四邊都是秋天的植物。如花的女孩子潔白的手指。細長的小腿拍打著靜靜的湖水。有清脆的笑聲在回盪。
精緻面容的繼母在等待她們。很明顯的繼母與姐妹的關系並不好。(繼母也是姐姐的幻像,其實家裡就只有姐姐和爸爸兩個人)
這幢古老的木式屋子。一切裝潢都很豪華和濃重。掛鍾。人物的衣著也很考究。這個本來就不溫馨的屋子。女孩回來以後更家陰冷和詭異。
繼母的神經質。夜晚走廊上的奇怪聲音。妹妹床上粉紅色的血跡。
一面沉重。一面純白。在暗棕色的大房子里發生著。
一連串怪異的事情發生。血腥和爭吵不斷。錯綜復雜。繼母不斷對妹妹秀蓮的欺侮。姐姐秀薇的保護。「一切都有我在。」
混亂的內容。最終原來是一場人物角色的病態轉換。
妹妹早以死去。以上的種種都是姐姐秀薇因為精神刺激而空自妄想。空自扮演繼母的角色。自虐的渾身血跡。而秀蓮的白色裙子。深夜哭聲。也只是存在於秀薇的妄想中。一切都是空自。2顆白色安靜的葯片。一直在持續出現。
電影結尾時間回到過去,揭開所有迷團:
一樣是深秋。父親帶來漂亮的繼母。家庭的關系開始緊張。親生母親因為無法忍耐而縊死在妹妹秀蓮的衣櫃里。秀蓮瘋狂的想把母親從衣櫃里拽出來,卻把衣櫃拉倒。被砸在底下。悶重的聲音。繼母親眼看到秀蓮的死前掙扎。卻因為恐懼沒有援救。秀蓮沾滿血跡的手指不斷的想抓住什麼。生命在這一刻是潮水般的涌動。但是卻沒有人理睬。
姐姐秀薇與繼母吵架後憤怒的走出房子。回頭看去的時候。秀蓮終於斷氣。只是一聲微弱的「秀薇,救我。」手也終究沒有抓住什麼。變做了遺憾的寂寞姿勢。
那樣的秋天。父親當初開著車子。鋪滿石子的路上,有乾燥的植物。其實只有秀薇一個人被接回來。開始,就是一場空想。
結尾是提琴和鋼琴的音樂。快3的節奏。輕快而落拓。穿著紅色毛衣和淡色棉布裙子的秀薇。一個人坐在湖邊的木板上,枯萎的葉子,波動的湖水。還有秀薇身旁寂寞的鞋子。
是那麼深刻的愛。可以把一個人的種種完全印在腦子里。整個思想和身體。完完全全。或許已經不是妄想。愛到如此程度。便有鋒利決心。
《姊魅情深》6月13日在韓國上映,立刻打破了韓國首映日的票房紀錄,而第二周成績更力壓日本熱門恐怖片《咒怨》,蟬聯票房冠軍,足見其票房號召力。
此外,《姊魅情深》還印發了好萊塢片商間空前的版權爭奪戰,最後夢工廠擊敗了環球、派拉蒙、哥倫比亞以及米高梅,拿下該片的美國改編版權。本片也是夢工廠繼《我的野蠻女友》相中的第二部韓國影片,影片將由美國版《午夜凶鈴》製片班底擔當製作。
原版故事:
「薔花紅蓮」原本是一篇在韓國流傳已久的民間故事,大意說是曾經有一對姊妹,分名薔花與紅蓮。兩姐妹被繼母許氏視為眼中釘。許氏為除去她們,便把一隻老鼠的皮剝去,偷偷塞進兩姐妹的被窩中,藉此在丈夫裴座首面前誣告薔花,說這是她有姦情懷孕小產的證明;在把薔花送到姥姥家去的途中,許氏指示兒子貞守把她推入水中淹死。紅蓮得知姐姐無故被害後痛不欲生,在青鳥的引導下,找到姐姐淹死的池塘,也跳入水中自盡,水池中盛放出鮮紅的蓮花。姐妹兩人陰魂不散,去找郡首申冤,郡首見陰魂,立即仆地而亡。此後,該地數任郡首皆因見兩魂而亡。事情終為朝廷所知,特派一名膽大精明的郡守受理此案。該郡守接受兩冤魂的申訴後,弄清真相,將兇犯許氏凌遲處死,並樹碑以慰薔花與紅蓮的冤魂。
------------------------------
一、.結構的梳理:
1.姐姐出現在精神病院,醫生訪談,引出回憶。(典型的倒敘)(真實)
2.汽車到家,姐姐和妹妹到河邊,姐姐對比自己和妹妹的掌紋,感到奇怪。(妹妹是姐姐的幻象,妹妹的手是姐姐的手,掌紋是一樣的。)(部分真實,部分幻象)
3.繼母接待。(其實此時家裡只有兩個人,姐姐和爸爸。妹妹和繼母是姐姐的幻象)(部分真實,部分幻象)
4.爸爸第一次給一個沒透露姓名的人打電話。(其實是給繼母打電話。導演交待叔叔和嬸嬸要來家看望姐姐。)(真實)
5.後母睡床上,爸爸不但穿襯衣睡覺,後來還選擇睡沙發。(姐姐扮演後母,睡爸爸床上,爸爸睡沙發)(部分真實,部分幻象)
6.第一次恐怖事件。媽媽的鬼魂出現,下體流血。(其實是姐姐來例假,在夢中的幻象)(幻象)
7.後母說:妹妹、後母二人同一天來例假這很可笑。後來姐姐發現自己也來了例假。(其實只有姐姐一個人來例假,妹妹和後母是姐姐的幻象)(幻象)
8.姐姐和妹妹在陽台吹口哨。爸爸和姐姐第一次交談。(談話是真實的,注意台詞。妹妹是幻象。也許妹妹生前真的有和姐姐一起吹口哨的經歷。)(部分真實,部分幻象)
9.餐廳吃飯。4個人。爸爸和繼母交談。爸爸給繼母吃葯。(現實中只有兩個人,繼母和妹妹是姐姐的幻象替身。注意服裝,姐姐的服裝--粉紅色的睡裙出現在繼母身上。吃葯的實際上是姐姐。)(部分真實,部分幻象)
10.叔叔和嬸嬸來家吃飯。後母講述後母弟弟(小叔子)小時候的故事,眾人驚訝。(其實是姐姐自己扮演後母,這個故事在以前後母曾經講過,姐姐扮演後母重講一遍。)(部分真實,部分幻象)
11.吃飯的時候,嬸嬸發病,倒地抽搐。(其實是4個人吃飯。倒地抽搐的是姐姐。注意,她這一次拒絕吃葯。)(部分現實,部分幻象。)
12.第二次恐怖事件。叔叔和嬸嬸走後,繼母發現洗水池下的怪物。(其實是姐姐在嚇唬自己。注意服裝--粉紅睡裙出現在繼母身上。)(幻象。)
13.第三次恐怖事件。小鳥被掐死,出現在妹妹床上,繼母迫害妹妹。(其實掐死小鳥的是姐姐,因為後文中爸爸親手埋葬了小鳥。)(幻象)
14.爸爸第二次給陌生人打電話。(還是給繼母。導演交待出繼母也要來家探望姐姐。)(真實)
15.爸爸和姐姐第四次交談,說出妹妹已死。(真實。注意爸爸,姐姐和妹妹的表情。)
16.第四次恐怖事件。繼母殺死妹妹,裝在袋子里。姐姐發現,繼母和姐姐激戰,姐姐被石像砸倒。(其實是姐姐一個人在演獨腳戲。類似電影《搏擊俱樂部》中的場景)(幻象)
17.爸爸和繼母交談(第三次交談),繼母說姐姐哪去了,爸爸說別這樣了,我受不了了。(談話時是爸爸和姐姐。其實爸爸這是已經發現姐姐有人格分裂的傾向。)
18.第五次恐怖事件。「繼母」發現進來一人,此人正是繼母。鏡頭轉回來發現,「繼母」變成了姐姐。(導演重要的交待場景,說明此前的「繼母」都是姐姐的幻象。而此時出現的才是真實的繼母。因為爸爸的電話中已經有交待,暗示繼母要來。注意繼母的服裝,黑色的。)
19.繼母在病院中探視姐姐。(真實)
20.姐姐在病床上回憶媽媽和妹妹的死因。媽媽無法忍受繼母的出現和繼母對妹妹的虐待(把剩飯倒掉的場景),在妹妹的衣櫃中上吊自殺。妹妹發現後想拉媽媽,被倒下的櫃子壓在身上。繼母(此時還不是正式的繼母)發現異常,出門後猶豫是否幫助櫃子下的人,這時姐姐出現,和繼母口角,「我不想你管我們家的事」,繼母說:「你要為你的話後悔一輩子。」姐姐生氣後出門,回頭一望,繼母關窗。由於姐姐不知情,繼母由於生氣後沒有救助,妹妹死了。(這是現實中真正發生的悲劇。姐姐因此精神失常,後來才發生回到家中出現恐怖事件的故事。)(真實)
21.姐姐在渡口凝望水邊。劇終。(注意片頭兩個小女孩在水邊時,天空是無比的晴朗,而片尾姐姐一個人在水邊是陰天,暗示一種不祥之照。)(這是同一個場景。前者是幻象,後者是真實。)
再談談劇情的背後。WHAT LIES BENEATH.
------------------------------
二、主題和技巧。
1.愛,是一切人生的動力;愛,是一切故事的起源;愛,也是一切恨的起源。因為爸爸對繼母的愛,引發媽媽對爸爸的恨;因為姐姐對妹妹的愛,引發姐姐對繼母的恨。愛是福是禍?導演通過一個普通韓國家庭的悲劇,向世人描述了一段具有普遍意義的人生的悲歡。打倒第三者,鞭笞偷情人,不但是韓國的主流文化形態,放在任何一個國家,都能找到相應的共鳴。
2.本片的類型是恐怖片,心理懸疑片和驚悚片。本片的整體的恐怖氛圍的營造得中規中矩,沒有什麼特別出彩之處,但也是還有不錯的劇場效果。(即使我有足夠的心理准備,我還是被嚇了一次。)導演沒有按照好萊塢的傳統恐怖片模式來設計恐怖場景,比如俗套的突然刺激法,每隔幾分鍾來一次的驚聲尖叫等,而是在節奏上更舒緩一些,全片只設計了四五個恐怖場景,重要的是營造氛圍。大家一開始就發現這個孤立的小樓有問題,充滿「鬼魂」氣息,但是這個異常的面紗並沒有被導演馬上揭開,而是小火熬粥,水到渠成。導演在「搗鬼」的同時,給你講了一個不錯的故事,這是比其他的「鬼」片更高明的地方。
3.從心理懸疑片的角度,本片的得分似乎更高一些。導演的剪輯技巧非常高超,前後的鋪墊和線索的整理都是有條不紊,在結尾處的「答案揭曉」一點也不覺的唐突,而是覺得情有可原。甚至和其他的大師級、殿堂級的作品相比,本片在處理懸疑的技巧上也不為遜色。雖然都是運用了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手法,和《穆赫蘭道》相比,本片似乎更容易看明白一些,而回味的空間一點都沒有減少。同是精神分裂的主題,講的是人格分裂,和《致命ID》相比,本片的劇情邏輯性更容易被接受,因為後者的醫學理論純屬虛構,基礎不牢。,同是講述人格分裂,和FIGHT CLUB相比,本片還有令人恐怖的氣氛。(當然各部影片的著眼點不同,不能作硬性對比。)
4.本片的綜合製作水準令人刮目。導演說了很多,其他的CREW也是成績斐然。編劇的構思精巧,邏輯性強,還抓住一個格調不低的思想主題,為本片的藝術性和社會性都加了一把火。攝影和音樂等純技術班底也是出類拔萃,色彩的大膽運用,明暗的把握,恐怖片的氛圍營造都是攝影師的過人之處,尤其是片頭和片尾的韓國田園風光,令人著迷。而作曲家的傷感而懷舊的音樂主題,餘音繞梁,為本已傷感的故事更添藍色的憂郁色調。我甚至覺得這個音樂主題並不比好萊塢的差,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