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論述如何運用基本的藝術理論分析和評價一部好電影
運用基本的藝術理論分析和評價一部好電影,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電影思想體系、藝術形象、人物形象、主題、演員、導演構思。相關介紹具體如下:
1、從整體上把握作品的整個思想體系。從頭到尾,從各方面來認識作品的總體傾向。
2、分析具體的藝術形象。主題是從作品的藝術形象中體現出來。主題的提示,須在具體藝術形象分析的基礎上,才能實現。主題不是夾雜、安排在作品中的幾句評論,只有挖掘形象的深層意蘊,找出作家的思想感情,才能概括得准確。
3、重視人物形象。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集中體現了作者的感情合理性。為提示作品的主題,必須認識、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第四、研究情節。情節安排,不單純是生活的直接展現。
4、評主題。主題是藝術作品所描繪的整個形象體系中表現出來的中心思想,又稱主題思想,主題是作品內容核心,是作品的靈魂與統帥,既貫穿全部作品,又在其中起到作用。 主題,從作品中體現出來,又包含著作者對社會生活的認識、評價,滲透著作者的美學理想和社會理想、世界觀。
5、評演員。演員對角色的表演 演員對角色的表演是在導演對影片的總體要求下進行的,有一定的限定性;同時又是在自己對角色的理解的基礎上來完成,有一定的自由性。
演員的表演,既需要演員有強烈的感情,以充沛的激情注入到角色的創造與表演之中,有要求以生動的形象(角色)來感染觀眾,以使觀眾深深地進入特定情境來感受、評價生活與藝術。
6、分析導演構思。為了把劇本轉化成影視片,導演要從整體上構想未來影視片的內容與形式的各個方面。這里既有對影視片的基調、樣式、風格、人物等方面的確定和追求,又有對各門類藝術家的具體要求。這是導演藝術創造力的體現。
(1)關於電影作者論,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擴展閱讀:
電影評論的目的在於分析、鑒定和評價蘊含在銀幕中的審美價值、認識價值、社會意義、鏡頭語言等方面,達到拍攝影片的目的,解釋影片中所表達的主題;
既能通過分析影片的成敗得失,幫助導演開闊視野,提高創作水平,以促進電影藝術的繁榮和發展;又能通過分析和評價,影響觀眾對影片的理解和鑒賞,提高觀眾的欣賞水平,從而間接促進電影藝術的發展。
② 兩種《新喜劇之王》的評價都是極端的
《新喜劇之王》到底應該如何評價?社交網路上標簽得最多的是周星馳「炒冷飯」、「老梗」、「爛片」,把影片幾乎打成爛得一無是處。但另一方面也有影評人贊賞有加,甚至以「作者電影」的角度來分析周星馳的「導演技巧」,為《新喜劇之王》正名。在我看來,這兩種觀點都是頗為極端的評價, 看罷電影,雖覺得有不少遺憾,但絕非一無是處,而那些一向熱衷深層解讀的影評人用作者論來分析,把影片當作者電影,我也認為未免over read,實在是過分解讀 。
冷飯本質仍然是消費情懷
首先對於炒冷飯已不是首次對周星馳的「指控」。實際上無論內地還是香港,從《西遊降魔》到《美人魚》,裡面的笑料元素都被指責過炒冷飯,不然就不會多年來一直有周星馳「江郎才盡」的說法,在香港,他在社交網路上被戲謔為「環保星」,揶揄他重復利用自己那些題材和「舊橋」。
確實《新喜劇之王》繼續有不少橋段和元素都重復著周星馳過往的電影,不局限《喜劇之王》。在《喜劇之王》20周年這個點上推出這部電影,從商業和噱頭角度看,這不過是類似王晶拍《澳門風雲》。這不完全是個貶義,而是它仍然在所謂情懷驅使下,希望內地觀眾在大銀幕看一次他們認為的「經典」,《澳門風雲》本質是重拍《賭神》,這部王晶的代表作當年沒在內地上映過,於是拍《澳門風雲》,把《賭神》的經典元素擺進去,製造一個大銀幕重溫經典畫面的借口(高進在經典BGM中出場)。這無所謂對錯,商業和話題上都具備了足夠噱頭,既然大眾對王晶《澳門風雲》炒《賭神》的冷飯可以接受(豆瓣評分不高5.6,但當年春節檔相當賣座,起跑落後,但隨後逆襲),為什麼就不能接受周星馳《新喜劇之王》炒《喜劇之王》的冷飯(試戲做表情、重現《喜劇之王》最經典一幕)。只是因為他是星爺?
不過說真的,我對《新喜劇之王》一些重復利用的笑料也沒感覺,像如夢做替身輪番被打那場,無論過去港產片甚至TVB的劇集都出現過還能有多好笑?還有上映前大肆宣傳周星馳將會獻聲,並邀請張柏芝來配音,原來不過是李洋和如夢重演《喜劇之王》經典一幕,兩人特別為這一幕配音而已,講真這個真就是坑。但在我看來這都不足以說明《新喜劇之王》就是一無是處,完全圈錢的爛片,它頂多令我有點不適,觀影過程倒沒覺得反感,相反我會被它的故事吸引。
「新喜劇」劇作上比「喜劇」完整
如果我說《新喜劇之王》在劇本上都比《喜劇之王》要好會不會覺得意外?《喜劇之王》被認為是周星馳的半自傳電影,不少粉絲也把它列為星爺經典之一,可以說是周星馳從影那麼多年唯一一部「言志」的電影。但是這部片怎麼都不能說是佳作,影片到了後段的劇情不僅與前面脫節,而且十分不合理。吳孟達被設計為卧底在劇組的警察,強行把警匪片、卧底片元素加進來顯得生硬,最後以一場尹天仇做卧底送外賣的戲來講演戲的真與假,好戲和差戲實在莫名其妙,到結局更是草草收場,《喜劇之王》從故事創作還是人物都是不完整的,不論我是第一次看,還是後來多次重看都是這個感覺。
相反《新喜劇之王》雖創作時間短,反而整個故事是要比《喜劇之王》完整,人物也更豐富,它似乎包含了周星馳這些年對電影圈種種人和事的觀察,包括曾經的自己,對自己的自嘲和自醒。如夢的故事不像尹天仇那麼理想化,相反是殘酷的現實,去到最後根本上如夢是個悲劇人物,一個沒樣貌、沒才華的女孩,自以為拿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書來讀就學會演戲,去追求演員夢想,結果只是一次又一次被這個殘酷的社會當頭一棒。
參考史高西斯《喜劇之王》
《新喜劇之王》讓我懷疑周星馳這次是直接參考了馬田史高西斯的傑作《喜劇之王》(The King of Comedy),故事結構和人物幾乎處處有對應。《喜劇之王》里的Pupkin 自以為每天在家練習過單人表演就能與知名喜劇演員Jerry Langford同台, 如夢簡直就是一個女版的Pupkin 。Pupkin最後靠策劃綁架Langford獲得關注才得以和偶像同台,同樣地如夢因為扮女鬼把過氣明星馬可嚇尿,短片在社交網路上洗版,因而獲得關注,還有機會去星爺新片試鏡,兩者都有異曲同工之處,只是Pupkin 更癲狂,去得更盡,如夢多少是被動的。
不少人認為《新喜劇之王》到最後一切都不那麼真實,太糖衣又太虛幻。最後的真與假其實都埋在了結尾頒獎的對白,馬可上台一句:「人生啊,如夢。」此時全場喊著「如夢」,電影是造夢工場,答案有跡可尋。再者,如果你看得出它參考了《喜劇之王》,也不難發現它連史高西斯用現實和虛幻的戲穿插對比也借鑒了,只是他少了史高西斯的社會批判,多了一層美好和勵志,畢竟就像戲中的長毛導演反復說:「我們這個片是春節檔!」
製作倉促 長鏡頭破壞劇力
盡管有優秀的故事,但無疑《新喜劇之王》同樣有太多的遺憾,其中演員選角就其中一個。周星馳自《長江七號》之後沒有再親自出演,這些年的賀歲片,周星馳主力創作劇本和指導演員演戲,然而無論怎樣,大眾心目中周星馳創作的電影一定要由周星馳自己做回才對味,其他無論誰來演總是讓人覺得在東施效顰。《新喜劇之王》我認為是比之前幾部都更需要演員周星馳。試問《新喜劇之王》中的馬可難道還有比周星馳自己更合適的演員嗎?
女主角延續之前《美人魚》啟用新人的做法,鄂靜文雖然說不上很糟糕,但也沒有讓人留下很深印象, 相反有幾場關鍵戲表現顯然是不及格的 。比如如夢去試鏡casting,這場戲不僅是如夢的夢幻轉折,而且是回應演戲到底是什麼,回應了一開始那本《演員的自我修養》和周星馳版《喜劇之王》中「由外到內再到外」的方法。如夢以自己發現男友是出來賣的經歷代入表演,但表現很差勁,太生硬,我看的是粵語版也能想像如果是原聲會更糟糕。
《新喜劇之王》的製作時間相當短,原本還不是計劃內的項目,只因《美人魚2》的後期一直沒完成趕不上春節檔,於是用了短短一個月上馬《新喜劇之王》。所以不難看到影片的拍攝十分粗疏,盡管有邱禮濤聯合執導。我相信《新喜劇之王》在執導方面更主要是邱禮濤而非周星馳,後者更多應該體現在對演的指導上。如此短的拍攝時間,現場就要講求高效的執行力,這方面邱禮濤絕對是強項,畢竟他是一年可以上3部電影同時還能兼顧拍拍《廉政先鋒》這類單元劇的人,執行效率可想而知。
影片中有很多長鏡頭,甚至有一兩場戲是一場一鏡, 這些都是為求效率求輕巧方便的處理方法,並非「炫技」,更非什麼大膽的「作者」電影 。有KOL影評人用長文以作者論分析《新喜劇之王》和周星馳「導演技巧」就相當over read,實在是過分解讀了。這些「技巧」並非什麼「精心設計」,是求執行方便,這些長鏡頭也非跟著劇情人物走,正好相反,長鏡頭破壞了劇情和人物對白應有的劇力,是十分可惜的。比如馬可來到如夢家中一起吃飯一場,還有如夢送外賣到電影公司被轟出去都是一鏡到底,本來演員對白可以透過分鏡設計使這場戲加強表達如夢如何被這個現實狠狠地打低,但現在卻把這場戲處理得十分平淡,影像毫無力量。
香港電影工業的幕後成就了周星馳
這部片過年在內地和香港同步上映,兩地評價也頗有意思。雖然全部的內地演員,上映前也度被香港網民揶揄,但最終上映口碑同其他幾部純本土賀歲片口碑相差不大,在HK movie app上最高分的是彭浩翔《恭喜八婆》3.8(5分滿分),《新喜劇之王》和林敏聰首次執導《如珠如寶》並列3.7,評論界以好評居多,瑕不掩瑜,單從劇作上有影評人認為《新喜劇之王》是這幾部賀歲片中最好的。反觀內地大眾對周星馳沒那麼寬容,倒是同樣影評界獲得肯定較多,在比較出名的「影向標」上它的分數比目前大賺30多億的《流浪地球》高,是春節檔評分最高的電影。內地影評人似乎比較有「深度」,喜歡以「作者」看待周星馳。
把周星馳當「作者」又是另一個有趣話題,在此不展開。說實話環顧香港的電影史,能稱得上「作者」的導演屈指可數,但怎麼數都不會有周星馳。我一直覺得 周星馳最精彩的電影更多是劉鎮偉的東西 ,而周星馳從演員轉型做導演又是劉鎮偉的鼓勵和促成(周星馳憑《少林足球》拿最佳導演獲獎感言提到是劉鎮偉鼓勵他做導演)。如果以周星馳開始主導創作,編導演三者合一,他的強項一直是編演而非導。看看從他90年代中開始轉型,他的電影基本都有聯合執導,聽前輩電影人評論周星馳對影像表達上是弱的,也有前輩影人談到後期周星馳走特效大片路線,在影像的創意上往往會很多人不斷給出不同方案,而且不停改,由周星馳最終拍板。所以 無論是最初的演員周星馳,還是到後來編導演三位一體的周星馳,他的神話是由整個香港電影工業的幕後成就的。
===END===
舊文回帶
《羅馬》的本質仍然是炫技
原來我們對性小眾的認識很多都是錯的(談《翠絲》之一)
幸福的打鈴哥(談《翠絲》之二)
要毀一名新導演,你只需把他捧上天
③ 影片分析應該怎麼寫
電影評論如何寫
一般來說,當你看完一部電影,想寫點東西表達一下自己對這部電影的感想或者領悟,這都是在自然不過的事情了。你可以寫一篇跟自己心情有關的日記,也可以寫一篇根據電影某個情節所引起的感性散文,或者還可以寫一篇根據電影所描述的社會現象進行批判性的文章。基本上寫出任何東西都是值得鼓勵的。
2.1,寫影評前的准備工作
在寫一篇影評之前,我的建議是:
1, 選一部自己喜歡的影片。在評論前,評論者首先是觀眾,自己喜歡最重要。同時建議要多看電影,但自己不喜歡的電影不要勉強看。
2, 所選擇電影要多看幾遍。要尊重電影。
3, 盡量多的掌握一些電影評論分析的工具,盡量多的了解此部電影相關資料。
4, 搜集一下這部影片曾有哪些評論,以免重蹈前人說法。
5, 要勇於懷疑。
2.2,觀感與通過觀感進行對電影的初步分析
在觀看完影片以後,你的直接觀感就是對這部影片的最初評定。要相信自己的感覺。事實上,對電影的最初分析已經在觀看影片時完成。當觀眾看電影的時候會不自覺的向影片提出問題,「情節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那樣?」「演員所說的台詞是否符合在影片中的身份?」在電影進行中的每時每刻觀眾都會對影片的「真實性」產生懷疑,觀眾會試圖從電影本身的解釋中找到「合理」的邏輯性,也會時刻根據以往的個人經驗來審視著畫面的可能性。觀看好看的電影時我們會說,「是這樣啊」或者「哦,原來還可以這樣啊」 。我們不喜歡的電影往往是那種看著很虛假的「不真實」的電影,這種電影就像是背叛的情人所講的蹩腳謊言。當然,如何愉悅觀眾是電影製作人所要關心的,作為評論者來說,不但要找出電影好看(合理)的地方,還要試圖分析為什麼。
2006-5-11 11:21:41 偷心
頭銜:小小斑斑~~
等級:注冊用戶
文章:3681
積分:21939
門派:無門無派
注冊:2005年7月2日第 3 樓
--------------------------------------------------------------------------------
2.3 電影評論的基本構成
影評通常包含的幾個部分:電影簡介,評論正文,引文出處。
電影簡介
電影簡介可以分為電影的基本簡介與服務於評論正文的擴展簡介。
基本簡介通常包括電影的原名,電影的中文譯名(別名),導演,主要演員,類型,片長,上映時間,國家等等。最好也要找到這部電影的海報。這里除了電影名稱以外其它都不是必寫項目。根據評論的需要,我們還可以加入劇情簡介。劇情簡介是對電影的再敘述,由於評論者對於電影理解的局限,再敘述時應盡量避免加入有嚴重主觀傾向性的解讀。建議劇情簡介不要超過200字。
擴展簡介通常包括對電影製作人員的更詳細的介紹,影片產生背景的介紹,影片所描述的社會背景介紹,影片所獲得的獎項等等。擴展簡介作為評論的資料性工具要有選擇的引述。擴展簡介如果沒有對評論產生直接影響,建議果斷的舍棄,或者可放置於評論正文之後。
評論正文
① 從觀感輕松切入評論
我們注意到,觀感往往產生於電影中最能讓觀眾理解或是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因此對觀感的分析也就成為對這部電影最容易入手分析的切入點。我們只要問一下自己,這部電影哪裡最吸引人,然後根據以往的經驗或是分析工具解析一下為什麼吸引人,評論就產生了。
觀感作為最初對電影的評定,勢必會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會因為評論者的不同有很大的差異。我們不必刻意減少這種差異,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差異,才使得評論更加開放,有了交流的土壤。因為影評的目的是發揮綜合能力欣賞作品,同時將作品的豐美面呈現出來提供給別人,所以開放式的評論也就不必排斥專業分析工具。我們也不能誇大專業分析工具的功能,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影片分析方法並不存在。
觀感是電影對觀眾的影響結果,它意味著觀眾從電影中最直接的得到了什麼。對觀眾來說,觀感從來就沒有對錯之分。作為評論者,要相信自己的觀感,不要被導演的名氣或電影所獲得過的獎項等非電影本身的因素所左右。那些非電影本身的東西只能印證觀感,而不能產生觀感。
② 列舉部分常見的評論切入點
1通過主題解讀評論:例如,你可以通過《不準掉頭》來解讀「倒霉」,可以通過《躲閃》來解讀「少年的愛情」,可以通過《著魔》來解讀「瘋狂」。觀感可以讓你對某些電影歸結出一個主題詞語,然後品味分析一下,電影所提供的哪些感知手段讓你對這個主題詞有了更好的理解。一個電影是如何變成一個詞語的詮釋例證的?
2相似主題聯想評論:《兩支大煙槍》《尼古丁》。
3通過形式對比評論:例如,作為警匪片的《獵豹行動》對以往戰爭片形式上的借鑒,是否可以理解為一種拍攝警匪片的新方法。與之對比的對象可選擇《黑鷹計劃》。
4典型例證:例如,可以通過木偶片《美國戰隊》的分析找出若干「美國大片」所常犯的「大片通病」。
5同系列討論:從茂瑙的《吸血僵屍》到《驚情400年》《刀鋒戰士》《吸血情聖》等這一系列以「吸血鬼」為主題的電影從內容到形式上有哪些變化。又比如說以同性戀為題材的《櫥櫃里的男人》《男人心中只有男人》等等。又或者《異形》系列或《黃飛鴻》系列等等。
6倫理討論:例如可以通過《老男孩》與《發情日記》來比較東西方倫理差別,《關於我們的愛情》來討論母女關系。
7了解型電影:例如,從《夢想阿根廷》與《官方說法》中可以對「軍權政府」有個初步認識。也可以在《戲夢巴黎》中找到些「新浪潮」的氣息。
8結合他人的評論對電影的再評論。
9對某些導演或演員的偏愛也可以讓我們集中討論一下他們的特色。例如我比較喜歡的安德烈.佐羅斯基、蓋.瑞奇、伊莎貝爾.阿佳妮、夏洛特.甘寶等,他(她)們導演或主演的電影只要留意就可以搜集得到。
我們要小心的是通過「作者論」[注釋]來分析電影,這種分析方法使用不當就會變成是評論者的一廂情願。在某些不嚴謹的評論者那裡,影片被詮釋的面目全非,之後就可能是評論者對導演的非理性評論。本來單純地影片分析,變成了一個批鬥導演的檄文或是對某個「偉大人物」表示忠心的保證書。批評電影與批評導演當然是兩回事,批評導演更像是一種私人恩怨。
然而我們又不能完全否定「作者論」是一個很容易入手且簡單易行的電影分析的切入點。所以在評論的時候要多關注的是電影而不是關注導演,更不要試圖證明自己比那個導演還要了不起。
10對電影影象的評論,如從電影敘事、景框構圖、電影剪輯等做切入點。如對電影《羅拉快跑》進行分析評論。
電影評論當然不只局限於採取以上這些方式作為切入點。只要我們相信自己的觀感,並且不片面濫用自己的感覺,其實一切可以使你產生興趣的東西都可以作為切入點。
③選擇一種自己所熟悉的評論工具。評論工具的范圍其實非常廣泛,復雜的如前文所述的一些專業工具,簡單的如個人的觀感。特定工具的好處是可以把某些問題分析得更具體,更深入。在特定工具的應用上,戴錦華對《玫瑰的名字》的精讀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例。當然她很可能是先分析了原著的小說的。那些特定的工具並非如我們想像中的難以掌握,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用符號學來分析一下《夢幻格林》,這將是一個不錯的嘗試。
④在分析與欣賞電影中間把握平衡。我們要警惕過度的分析對電影的欣賞性是有害的。有時候觀眾並不想變得那麼「明察秋毫」,做一回快樂的「傻子」也許就是觀看影片的初衷。蓋•瑞奇導演的《偷拐搶騙》我已經看過了7次卻一直捨不得分析它,因為害怕分析過後觀看的樂趣就沒有了。當然我們也可以抱著樂觀的態度,分析以後會發現新的樂趣,但這畢竟是要冒一定風險的。我認為好的評論同時也應該是一篇善意的推介文章,它要把自己的觀點說清楚,還要保留原來電影的觀賞性。
⑤筆法。評論者的筆法與評論選擇的切入點密切相關,不同的切入點決定不同的筆法。如通過觀感來敘述影片帶來的感官審美影響,則很有必要藉助大量修辭的運用;如果探討影片的流派等歷史性內容,則對經典理論的引用和同時期其他作品的類比必不可少。寫評論時要把觀點寫清楚,行文要簡潔流暢,不要堆砌資料。臟話痞話或許是通往個人文風的一條捷徑,然而他們從來都不是嚴謹的,在評論的道路上我們甚至不需要反諷。在資訊發達的今天,搜集影片的外圍資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如果不當地使用外圍資料很可能會把你的評論淹沒在看似相關實則不知所雲的文字之中。外圍資料可以幫助評論者理解這部電影,但不應把這些資料變成評論者的依據。原則上我支持「要排除一切非取自影片內部的任何文獻或相關資料」的這一立場。電影評論並不會因為提到了一些大師的名字而變得更加精彩。
⑥個人風格。影評的個人風格需要逐漸形成,如同對於電影的口味一樣,評論的側重點與切入方式在不斷書寫影評中會逐漸形成風格,從而成為個人影評的某種標志。
⑦豐富你的影評。例如在以文字描述分析之外採用直觀的圖象,作為對評論的支持與補充,適當截取影片的畫格會使你的評論更直觀。除非是在評論影片剪輯的時候,製作表格或者圖解對評論者來說太費力氣。
⑧給自己的評論起一個吸引眼球的標題。
引文出處
在評論正文之後要列出評論中所引的文字出處,這是對原作者辛勤勞動的尊重,同時也方便讀者查閱相關資料。
2006-5-11 11:22:14 偷心
頭銜:小小斑斑~~
等級:注冊用戶
文章:3681
積分:21939
門派:無門無派
注冊:2005年7月2日第 4 樓
--------------------------------------------------------------------------------
3 在電影評論中應該避免出現的情況。
1, 要避免評論者的生活(經驗)過多的干預評論本身。比如,看《食神》以後,你說你學會了怎麼做叉燒飯。寫評論的目的不是讓讀者關注評論人,而應該強調所要評論的電影。吃了油條喝了豆漿去看電影,同餓著肚子去看電影的心情可能不一樣,但電影是一樣的。
2, 要避免在沒有敘述原因的情況下給出評論結果。例如:永遠也不要說哪部電影是最好的電影,哪部電影是最偉大的電影。在我看來,即使看了很多電影也不要給電影排名次,但是可以給電影定位。
3, 要避免東拉西扯,主題模糊。慎用排比。要努力把一個問題分析清楚,而不是要具體描述10個還未解決的問題。不要隔靴搔癢,甚至是滿世界找靴子。例如:評論《神話》的戰爭場面差,不能說它不如《勇敢的心》也不如《角鬥士》,而應該明確指出它具體差在哪裡。是場面調度問題還是畫面構圖問題?是剪輯問題還是電腦特技問題?
4, 要避免對演員導演等影片生產者私生活的關注。只有影片的宣傳人員或者八卦雜志才有需要關注那些問題。
5, 要避免死撐面子硬評論,滿眼都是某個電影的不足。應該放鬆心情,如果有部電影實在是差,那我們不去看它好了,更不用費心評論。評論是要把影片的豐美面呈現出來,捨本逐末的評論方式與悲觀的分析角度實在讓人惋惜。
6, 要避免一些對電影本身沒有意義的評論。電影評論不同於電影商業宣傳,評論要排除干擾。在選擇切入點上要迴避法律、社會學、心理學等各個人文學科對電影的探究,盡量從影片本身切入影片論述。
7, 要避免評論者主觀地對影片做過度詮釋。不要對自己假想中的錯覺揮動雙拳,使讀者莫名其妙。
-----------------------------------
[注釋:作者論的觀念,最早是由法國導演楚浮的文章〈法國電影的某個趨勢〉在《電影筆記》上發表而開啟。文章攻擊停滯的法國電影工業,並稱贊美國導演的作品,為作者論奠定基礎。作者論認為,電影的整體風格和內容的處理主要可歸功於一個人的理論。通常用來指具有可辨識風格和主題意識的導演,此理論也包括其它被視為一部影片的主要推動力的製作人員(編劇、演員、攝影、剪接)。作者論在邏輯上是一種以作品為重心的分析方法,然而實質上卻是一種影片的詮釋方式,影片的每項特殊因素都被分析者順著導演世界觀的方向加以詮釋。出自書目《當代電影分析》《電影批評面面觀》]
④ 動畫電影賞析角度
2002年,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獎這兩個耀眼的獎項全部頒給了一部動畫長片,出自日本動畫導演宮崎駿之手的《千與千尋》,2005年,宮崎駿本人也被授予了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動畫片作為一種特殊的電影類型,伴隨著其低齡定位的固定印象常常被置於電影學術視角之外。10年前,宮崎駿以其作品動畫長片《幽靈公主》打破動畫界為兒童觀眾製作電視動畫短片的時代,紅遍亞洲電影院線;10年後,《千與千尋》以動畫這一類型片形式史無前例地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最高獎項;這足以留給我們許多思考:顯然動畫片作為電影的特殊類型之一,看似單薄的畫面、出自畫筆或電腦軟體的人物也能超出我們想像地成功承載導演試圖傳達的思想、成功傳遞人類特有的感情,動畫電影在票房與藝術上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並逐漸走出淺薄單純的刻板印象,在審美與藝術價值上得到了承認。
一、具有分析意義的動畫電影及其美日兩大風格
根據動畫電影的表現風格與文化影響,人們普遍認為全球動畫電影中執牛耳的美國與日本動畫電影是兩種具有明顯不同風格的流派。動畫電影的生成機制依賴於人在腦海中的想像與筆在白紙上的描繪,由於背離了傳統電影的真實本性,歷來以幼稚、簡單等刻板印象在各種電影學術視角的邊緣徘徊,這種印象的形成與沃爾特·迪斯尼及他的迪斯尼王國通過系列改編自世界童話的動畫電影在全球大眾通俗文化中產生的重要影響緊密相關。從1923年迪斯尼的第一部有真人參與的動畫電影《愛麗絲在卡通王國》開始,諸如《美女與野獸》、《獅子王》等經典動畫影片屢屢在全球取得票房成就,在皮克斯、夢工廠等動畫工作室出現之前,奧斯卡最佳卡通片獎項長期為迪斯尼所獨占。以迪斯尼為代表的美國好萊塢動畫生產線歷來以兒童為主要觀眾群,考慮到美國復雜的電影分級制度,動畫影片往往迴避時事主題與性主題等成年人才能理解的內容,以改編、創編經典童話故事為主,並且始終貫穿著好萊塢對電影技術的崇拜。如最新賣座電影《功夫熊貓》中,其導演與敘事力量已經完全為CG動畫造型所帶來的震撼所取代,製作商也坦言其生產路線就是製造「針對兒童的夢幻」,其終極目的是讓家長掏錢購票,領著孩子走入電影院享受一次娛樂。
與美國動畫電影具有的「兒童化」、「超級英雄」、「3D」等風格關鍵詞相比,日本動畫電影就有著更寬泛的路線。從上世紀50年代起就開始在日本社會普及的動畫產業如今擁有非常廣泛的觀眾覆蓋面,如2007年日本本土電影票房排行中動畫電影就占據半壁江山,這些票房冠楚大多是具有各種不同目標觀眾與風格的本土動畫電影,特別是知名連載電視動畫的劇場版:如以兒童為觀看對象的《寵物小精靈》、《哆啦A夢》;還有講述清純戀愛內容的《秒速5厘米》等以少女為觀看對象;以及熱血格鬥主題的《海賊王》、偵探類《名偵探柯南》等以青少年為觀看對象;其次才是《美食總動員》這部皮克斯作品[1]。日本作為全球動漫大國,其總人口中視閱動漫的比率高達87%,居全球之冠,動漫產業成為其第三大產業[1];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動畫電影就開始了「輸出」之旅,而日本動畫電影在全球范圍內贏得廣泛關注與贊譽多要歸功於目前日本國內公認的動畫界三大權威:宮崎駿、押井守和大友克洋。這「三大權威」所製作的動畫電影以構思復雜、思想深邃、主題哲意為共同特徵,在世界范圍內擁有大批擁躉,其中大部分是成年人。宮崎駿自《風之谷》後便在亞洲享有盛譽,2002年更是憑借《千與千尋》一舉贏得全世界矚目,其作品就此邁入全球關注的時代。押井守則是以根據日本科幻漫畫教父士郎正宗的漫畫原著改編製作的《攻殼機動隊》電視動畫片與動畫電影成名,在全球范圍尤其是美國產生了強烈反響,2004年製作的《攻殼機動隊》第二部劇場版《Innocent》在戛納電影節上展播,2008年以《空中殺手》與宮崎駿一齊角逐威尼斯電影節。而大友克洋早在1988年就以由自身創作的連載漫畫《阿基拉》改編的同名動畫電影驚艷於西方世界,這部承前啟後的作品甚至深刻影響了整個西方的科幻電影思想[2],2004年他製作的《蒸汽男孩》也在當年威尼斯電影節上展映,並成功在國際市場發行。雖然三人的作品風格各異,但目前從影片國際發行數量、所獲國際獎項這些標准來看公認宮崎駿是最有影響力與代表性的。
從電影分析的角度來說,電影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藝術作品,它可以衍生一個在敘事結構上以及視覺、音響上建立意義,並對觀眾產生特殊效應的文本[3]。雖然傳統電影分析的視角並未將動畫電影置於其中,電影藝術的論述著作中也常常僅將動畫作為一種影片類型寥寥簡介,但是以宮崎駿及其系列作品為代表的日本動畫電影具有顯著的美學特徵與導演風格痕跡,具有與商業電影對應的票房成果;在影片主題構思、創作水準、藝術效果、視聽音像、目標人群上都具有了超越迪斯尼經典改編童話動畫電影的高度;其進入國際市場的高品質作品以深沉的內容哲思與獨特的畫面風格獲得了觀眾與影評人的認可。如此2002年《千與千尋》才獲得了除柏林電影節大獎與香港金像獎以外,當年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電影獎、紐約電影批評家協會最佳動畫片獎、波士頓電影批評家協會特別獎、第30屆Annie Awards長篇動畫片電影獎、導演獎、腳本獎、音樂獎、第9屆好萊塢電影節最佳動畫片獎、紐約電影批評家協會最佳動畫片獎、日本電影大獎導演獎動畫片電影獎等幾乎所有動畫電影評選的獎項[4]。這樣一部動畫電影能超越國界得到藝術與市場同時好評,為動畫電影這一常常被電影學術界忽略的類型具有放入電影思想與文化視域進行解析的價值做出了旁證。
二、日本動漫產業語境下的宮崎駿電影賞析
日本動漫產業市場除了數量繁雜眾多的印刷出版物,還包括動畫電影、動畫電視片和動畫音像(錄像帶、DVD)與周邊產品。在這個巨大的市場內產品內容無所不包,目前全日本有400多家動漫製作公司,科幻、靈異、偵探、戀愛、格鬥、人際關系、倫理批判、個人奮斗等各種題材與內容的動畫產品每天在這些公司中生產出來,其中也不乏暴力、血腥、尚武、頹廢、色情、肉體刺激等充滿負面內容的動畫作品。在這樣一個龐大蕪雜的環境內,靠觀眾以自身脆弱的感知與判斷在消費中來辨別動畫產品的良莠實在過於勉強,但也正是因為這樣,宮崎駿、押井守和大友克洋這「三大權威」所代表的這部分深刻、人性化、富有哲思並激勵感悟的動畫電影作品才得以以標桿的位置豎起日本動畫電影的發展旗幟。「動畫電影作品」與立足於短期收益的「動畫電影商品」是不同的,並不是說提倡只觀看欣賞權威導演的作品,但是對於日本動畫電影的消費與賞析,必須首先選擇在內容與思想上有品質與品位,其次是能傳遞出一定的導演通過世界觀、價值觀設定所欲表達的創作與人生理念的電影。
對於本文欲討論的日本動畫電影主要代表人物宮崎駿,其作品無論是美學視域還是導演的作者角色都具有十分鮮明的特色,尤其是成立個人主創的吉卜力動畫工作室後,其個人風格在所有作品中一貫延續,並且在這背後還能看到日本民族文化性格的輪廓。
1、「吉卜力」的作者印章
「電影作者論」的命名者、倡導者、實踐者是法國電影新浪潮的主將「三劍客」之一的弗朗索瓦·特呂弗;電影作者角色的倡導與實踐意義始終限定在三個層面之上:通過編導合一賦予導演在影片視聽構成與總體風格的掌控權利;將文學研究中的作家作品論研究方式實踐進入電影評價,以導演作品的視角考察其電影;以導演作為劃分並指稱電影作品的方式,取代此前的主演明星或大製片廠的標示來勾勒電影現象與電影作品[5]。「電影作者論」與其說是一種理論,不如說是一種態度,導演在堅持藝術理想與平衡大眾口味之間取捨,持續培育自身的風格。
原作與編劇、編劇與導演在電影作品內容的理解上產生矛盾與沖突是十分常見的,製作人與投資方提出修改意見也常有發生,編導的沖突與磨合在動畫領域中主要表現在原作與腳本間、製片人與導演間。宮崎駿的吉卜力動畫工作室創立之初推出的動畫電影《魔女宅急便》就是根據小說家角野榮子的原作改編,因為影片加入魔女奇奇失去魔力的情節,曾被原作者認為有違展現魔女奇妙生活的作品精神而遭到強烈反對[2],雖然最後雙方做出了改編的妥協,但無疑原作者的意圖是導演意圖的干擾因素之一。或許是出於這一原因,宮崎駿創辦的吉卜力工作室至今只製作了《魔女宅急便》與2004年《哈爾的移動城堡》兩部由原著小說改編的電影,其餘作品的原作、腳本、導演、人物設定、分鏡全由宮崎駿一人完成,配樂設計也是由合作數十年的老搭檔久石讓完成。吉卜力工作室的合作製片人德間康快、高田熏等人則是以有名的從不幹預導演的任何製作工作而與宮崎駿保持了長時間的合作關系。可以說在宮崎駿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中,真正實踐了「導演作者」的自覺意識。宮崎駿作品的主要題材與重復主題也是十分明顯的,以《風之谷》聞名於世的關注自然,批判戰爭與破壞的「環保教父」頭銜在其後的《幽靈公主》、《天空之城》中得到反復印證;每部影片中必然出現的「飛行」場景;每部影片必然出現風格細膩的水彩寫實風格自然景觀;絕大多數影片主角都是特定年齡段的青少年;絕大部分鏡頭由細致的手繪畫面製作…這些主題與表現上的特點已經形成導演本人的獨特烙印,成為宮崎駿的個人風格標志。
可以說,即使沒有任何真人明星演員,宮崎駿及其吉卜力動畫工作室通過系列動畫影片已經建構了一個完整的「宮崎駿世界」,打上了本人鮮明的藝術烙印,在很長的一個時期「吉卜力出品」甚至成為票房的保證,每部影片都是當年日本國內票房冠楚。即便是常被人忽視的動畫形態,只要打破「給兒童看」這個藩籬,導演也能實踐自己的藝術意圖,甚至由於人物、背景、色彩等畫面設定上的自由性還能更方便的以一以貫之的方式實踐導演個人的主題與風格追求。
2、寫意的美學追求
寫意本是與「工筆」相對的中國畫技法,強調以簡練的筆墨寫出物象的形神,從而表達作者的意境。簡言之,寫意是以看似簡單的筆觸體現出描繪對象的精髓。宮崎駿的動畫電影畫面線條都十分簡單,無論是人物還是背景近景等,都是以手繪原圖為基礎製作出來的2D畫面,畫面立體感全部依賴色彩表現,主色調突出,色彩柔和豐富。但所有的宮崎駿電影都以流暢的視覺觀感與明亮的色彩成功傳達出影片的情緒,令觀看者腦海中久久留下那簡單卻純凈的意境。以任何美術研習者都能具備的技巧繪畫製作的電影如何給人們產生觀看的愉悅?這就是寫意的境界。
動畫藝術本身是綜合性的,它包括造型、動作、語言、繪畫和聲音等表現手段。這些手段又以不同的方式在動畫形象上集中表現,構成了獨特的審美價值[6]。宮崎駿的寫意手法就在於動畫形象的整體意境描繪上。蘇珊·朗格在《藝術問題》中提出,一部繪畫作品打動觀眾的方式在於以畫布、色彩等物質事物達到一種平衡的形狀,從而組成一個蘊含著畫面要素的能動關系、充滿著張力與馳力的空間,即所謂的藝術作品的「幻象」[7]。借鑒這種分析畫作的觀點來分析宮崎駿電影中的畫面,即是以色調、角色造型、表情細節、背景設計等合力營造出整體的獨特「畫風」空間。比如《龍貓》中的大龍貓,以簡單的灰色調與毛邊橢圓造型,配上尖耳朵大嘴巴與富有變化的眼睛和鬍子,並添上與巨大身材不相稱的小爪子與尾巴這些細節,寥寥幾筆背後是深厚的畫風積累,成功塑造出具有毛茸茸質感又富有童趣的造型;龍貓出現的場景設計在臨近森林的農田中或者是樹上,以淺綠這種生動活潑的色調為主要背景,既有細膩得連經絡都畫出來的樹葉,又有以簡單化高光與明亮色彩背景化交代的農田,再加入幾束陽光投射的光線細節描繪,便將畫面襯托的生機勃勃。宮崎駿式「幻象」的營造在於對畫面傾注的充沛情感,以寫意的手法描繪角色,但是又利用畫面的每個細節同時向觀眾傳遞關於角色的情緒,因而成功營造出獨特的浪漫主義意境。
宮崎駿本人比較排斥電腦技術,他堅持在其製作的動畫電影中不使用任何電腦技術,看似簡單實則深厚的寫意意蘊才是他真正打動觀眾的美學理念。
3、民族文化的輪廓
同樣是「毛茸茸的巨大生物」,可以將龍貓這一角色與迪斯尼2001年製作的影片《怪獸公司》中的主角毛怪做個對比;皮克斯在設計表現「毛怪」這一主角時所採取的是全球最先進的3D技術,毛怪身上的絨毛多達300萬根以上,為了詳細表現出每根絨毛,並且在動作上同時表現出重力感與靈巧度,皮克斯花了近兩年的時間專門開發了一種用於建模設計的電腦軟體[8]。製作方花了巨大的代價試圖表現一隻「可以亂真」的怪獸,影片中以毛怪的動作為表現重點,解救小女孩阿布的情節安排緊湊令人印象深刻,但其角色性格與心理的刻畫反而略顯牽強。而輪廓化二維化的龍貓雖然沒有一句台詞,卻以鄉間森林中憨胖可愛的精靈形象留在了每個孩子的心中,「龍貓」一詞與「巨大柔軟憨胖精靈」建立起了意指鏈,影片播出後龍貓形象的毛絨玩具在整個亞洲大受歡迎,至今仍在生產。也許這兩位主角甚至這兩部動畫電影的審美差異折射出的也是東西方之間的審美差異,以漢文化圈為代表的東方文化中歷來貫穿「天人合一」的理念,從觀看畫面時的視覺習慣到把握概念時的認知習慣,東方文化都傾向於從「整體」上著手,具有追求整體和諧的習慣;尤其是宮崎駿的美學理念向來在於以柔美舒緩的筆觸營造整體意境,以欲言又止的含蓄與意境美觸摸觀眾的心靈。而發軔自歐洲的西方文化則以「人物對立」的理念來統攝其世界觀,視覺習慣上關注主要部分,概念把握上關心結論,西方觀眾尤其是美國觀眾也更習慣接受主角在畫面中心不斷地行動、打鬥。
藝術無時無處不與主體、社會及其文化等深刻地聯系在一起,它總是某種社會文化類型的模型。文化在賦予一個民族以表達方式時,也賦予了該民族觀察這些藝術的眼光。在宮崎駿的所有作品中都深深浸潤著日本社會文化的審美特性與個性輪廓。
(1)日本社會與平民主角
在《菊與刀—日本文化的諸模式》中,本尼迪克特認為日本是一個強調團體與一致,以「恥感」為道德標準的社會,各自擁有固定的角色與責任、傾向合群低調的人群就像同質的汪洋。低調與寡言的日本人面臨著職業與家庭的角色責任,背負著社會既定的壓力。「中庸」作為儒家思想的核心要素之一被完整移植到了日本社會,並在此之上置入「國家神道」的信仰核心,個人主義在這個社會是不被提倡的。在這種提倡團隊精神與社會規則的社會精神下,我們在以宮崎駿為代表的日本動畫電影中看不到天賦異稟的美國式超級英雄,片中的主角都是凡人,普通的中小學生少女少年,連魔女都是穿著灰袍自食其力(《魔女宅急便》),即便有位見義勇為的飛行員也是一頭豬(《紅豬》);嚴格來說他們根本不算英雄,他們只是通過戰勝生活與心靈的挫折重新找到自信,幫助了身邊的人也幫助了自己。
也正是因為如此導演在每部影片中並不僅是講一個故事,而是將故事中每個角色的性格、心理細細鋪陳開來,讓觀眾目睹著身邊的平凡人與普通孩子如何在成長的荊棘路中發生變化,找到自己的方向。「平民主角」源於社會文化性格對個人英雄的摒棄,給觀眾帶來的是心靈的貼近與更多的自我感觸。毫無疑問在觀感撼動性沖擊與心理撫慰式感觸間,宮崎駿所選擇的是後者。
(2)自然神靈與和而不同
日本社會的主要特點是多種宗教並存[9],與此對應的便是多神的觀念。多神觀念的源頭是日本原始宗教神道教,神道教認為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界諸神,日本各地可見的神道神社就多出於山嶽信仰而修建。敬畏山嶽、河流、森林等自然神靈雖然看起來與現代社會的開發背道而馳,但多神與自然神靈的觀念伴隨著人類學傳承而滲入了日本的民族文化。《龍貓》的創作就直接源於宮崎駿本人幼年聽過的傳說;而《千與千尋》的原片名為《千與千尋的神隱》,「神隱」就是日本文化中用來表示孩子突然不見或失蹤的說法,意為被神靈藏起來了;在宮崎駿的作品中,自然神靈的存在理所當然。
在對自然神靈的崇拜中目睹的是摧殘自然的現狀,被稱為「環保教父」的宮崎駿常常在影片中展現人類對信仰的漠視與大自然沉默的報復,也許不只是對於環境惡化現狀的危機感使然,導演更想從自然神靈與現代社會和諧存在的理想圖景中召喚那逝去的尊敬自然的崇敬之心。不論是《幽靈公主》中人類與森林生靈血淋淋的戰爭,還是《千與千尋》中各路神靈悠然自得的異世界,「和而不同」是導演在其所有作品中設定的一以貫之的世界觀,在這種世界中徜徉的觀眾也能回味起日本民族敬畏自然的時代。
(3)含蓄深遠的淡雅之美
「含蓄」可以說是概括以儒文化為代表的東方文化美術、文學理念的關鍵詞之一。表現在影片的審美領域,即是「其中深意,欲說又止」的敘事方式,以及傳承自「物哀」情結的婉轉淡雅氣氛的營造。
宮崎駿動畫電影常常在120分鍾以上的時間里陳述一個完整的世界觀架構,並安排一段極其復雜的劇情,在人物關系與背景架構交代清楚後,影片便圍繞一個核心情節展開,但高潮的鋪陳舒緩,主題立意深遠,導演有意無意不交代徹底的一些細節為觀眾留下了無盡的回味與想像空間。如《幽靈公主》中著名的結尾台詞「一起,活下去」,又如《千與千尋》中帶著些許悵然的千尋離開異世界的腳步,再如《天空之城》中載著生機緩緩升空的大樹之城等等,沒有「從此幸福快樂」的結論讓人安下心來,這種欲說還休的敘事方式以及一些刻意的細節懸念交代,類似於繪畫中的「留白」技法,於空白處留出想像的空間,邁入這處空白的觀眾以自己的方式參與導演的世界,這與好萊塢動畫電影的直白單調相比是一種別樣的體驗。
「物哀」則是由《源氏物語》在日本社會所開啟的一種審美意識,淡淡的哀傷,婉轉的情意自公元1世紀以來就隨著一代又一代的詩人、散文家、物語作者流傳了下來[3],就連日本的國花櫻花也是充滿著繁茂枝頭轉瞬即逝的哀婉與悲傷,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也是以小說《古都》、《雪國》中物哀、風雅、幽玄這一獨特美感與日本文化的內在精神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可以說浸潤在日本文化中的藝術家無不受到「物哀」情結的影響,宮崎駿的作品當然也不例外,即便具有充滿異域文化的場景設計,影片的情節內容等仍是十足的東方味。如《天空之城》中孤獨的機器人伴隨著大樹上的都市飛向太空,《幽靈公主》中為了各自生存註定要斗爭下去的雙方,《紅豬》中寧願變豬、常常留給吉娜期望與等待的波魯克等等情節的安排,充滿著無奈與感傷。而體現在人物關繫上,導演則常常描繪一種少年少女間的朦朧傾慕或嚮往之情,人物細膩的表情、目光移動與面紅向觀眾訴說著心中情愫,婉轉淡雅,甚至根本不曾言說過的情感以無聲勝有聲的方式有力感染觀眾,以意蘊取勝。
三、結語
作為人類想像的產生物,動畫電影這一類型與傳統電影源起同步,目前不少優秀動畫電影都能以深刻的思想與意蘊在藝術與市場上取得巨大成功,同時不少動畫電影導演還能以獨特的作者意識使動畫這一形式在更大范圍內產生影響,因此我們有必要從客觀的立場與審美角度出發,在與傳統電影平等的視角下對動畫電影給予應有的關注與解析。有趣的是,隨著全球電影廣泛使用進而依賴CG技術,流行商業電影的畫面開始有了追求「以假亂真」境界的傾向,也許押井守曾預言過的「所有電影都將成為動畫」的時代真的並不遙遠
⑤ 作者電影是20世紀50年代美國電影界的一種創作主張.對還是錯
錯誤,是法國
作者電影形成於20世紀50年代法國電影界的一種創作主張,又稱作者論或作者政策理論.其理論淵源,最早發端於法國著名導演亞.阿斯特呂克1948年發表的《攝影機—自來水筆,新先鋒派的誕生》一文.該文認為,電影已經成為一種具有獨特語言、可以自由表達思想和情感的工具,正如作家用筆寫作一樣,電影導演可以用攝影機來進行銀幕「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