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 李谷一的《鄉戀》出自哪一部電影
電視片《三峽傳說》插曲
❷ 李谷一的《鄉戀》 歌詞
《鄉戀》
作詞:馬靖華
作曲:張丕基
演唱:李谷一
你的身影,你的歌聲
永遠印在,我的心中
昨天雖已消逝,分別難相逢
怎能忘記,你的一片深情
昨天雖已消逝,分別難相逢
怎能忘記,你的一片深情
我的情愛,我的美夢
永遠留在,你的懷中
明天就要來臨,卻難得和你相逢
只有風兒,送去我的一片深情
明天就要來臨,卻難得和你相逢
只有風兒,送去我的深情
(2)鄉戀是哪個電影的主題曲擴展閱讀:
《鄉戀》於1979年上線。歌曲時長03:15。是電視風光片《三峽傳說》的插曲。歌曲發行於1979年,收錄於專輯《鄉戀-李谷一影視歌曲》中,一上線就收到了廣泛的關注,收獲了眾多的喜愛。
1992年,該歌曲獲全國十大影視歌曲最佳歌曲獎。1994年,該歌曲獲得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中文金曲。1994年該歌曲獲得港商業電台「叱吒樂壇流行榜」全年播放次數第二名原創歌曲。1995年,該歌曲榮獲第二屆華語音樂榜中榜Channel
V中文Top20榜中榜歌曲獎。
《鄉戀》有眾多的翻唱版本,截止2019年1月,霍尊、龔玥、陳偉倫等都進行過翻唱。
❸ 「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漫天」是什麼歌
來自蘇紅演唱歌曲《三月三》。
《三月三》
填詞: 王曉嶺
譜曲: 谷建芬
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
牽著我的思念和夢幻,走回到童年
記得那年三月三,一夜難合眼
望著牆角糊好的風箏,不覺亮了天
叫醒村裡的小夥伴,一同到村邊
懷抱畫著小鳥的風箏,人人笑開眼
抓把泥土試試風,放開長長的線
風箏帶著天真的笑聲,和白雲去做伴
記得那年三月三,一夜難合眼
望著牆角糊好的風箏,不覺亮了天
如今每逢春風暖,常念三月三
還有畫著小鳥的風箏,和那小夥伴
風箏懂得我的心,朝我把頭點
牽著我的思念和夢幻,永把我陪伴
風箏懂得我的心。朝我把頭點
牽著我的思念和夢幻,永把我陪伴
(3)鄉戀是哪個電影的主題曲擴展閱讀:
《三月三》是一首中文歌曲,原唱李谷一,搜集在1982年雲南音像出版社為李谷一出版的專輯《我的小路》中。1986年第二屆青歌賽蘇紅演唱了《三月三》。
❹ 歌曲《九九艷陽天》《鄉戀》的作者以及其簡介,和此作品的創作背景簡介和作品分析
《九九》的是
胡石音/黃宗江 詞
高如星曲(1929~1971) 晉西興縣人
歌曲產生於1956年,在中國已經風靡了近50年
歷程:
許多人會唱這首歌,可很少有人知道作者是誰。這首歌的曲作者是年輕的作曲家高如星,他短暫的一生寫下許多優秀的音樂作品。正當他創作盛年,「文革」風暴來臨,這位天才作曲家被迫害致死了。
1929年出生在晉西北的興縣,興縣是革命老區,是種地用钁掏、不長莊稼光長草的窮地方。令人驚奇的是,在那塊貧瘠的土地上,蘊含著豐富的民歌資源。高如星從小就會唱很多民歌,他不僅記得民歌的歌詞,還記得同一首歌詞幾種不同的音調,幾種不同的唱法。他是個放羊娃,當他放開羊群躺在半山中,望著藍天上飛旋的雄鷹,聽著樹叢中小鳥的鳴唱,往往情不自禁的哼唱起自己編的民歌來。1944年,抗日戰爭正在山西大地激烈進行,14歲的高如星參加了一二○師「戰斗劇社」。剛到劇社主要任務是學習,學習文化,學拉提琴,他的樂感節奏感都很強,隨後正式參加了樂隊演奏。1950年「戰斗劇社」接受了一項重要任務,要組織一個慰問團代表賀龍司令員、鄧小平政委去慰問在大風雪中艱苦奮戰在康藏的築路大軍。我和孟貴彬帶領一個演出小隊,隨慰問團,一路走,一路慰問演出。高如星是主要演員,他一會兒拉提琴,一會兒敲大鼓,還會跳踢踏舞。過了二郎山、大渡河,來到西康省康定城,康定是座名城,《康定情歌》享譽世界。再往前走,大雪封山,我們只好在康定待命,他把我們同住一座小樓的人召集起來,說:「我和孟貴彬合寫了一首歌,名叫《藏胞歌唱解放軍》,你們聽聽行不行。」唱完之後大家熱烈鼓掌,都說是首好歌。有的說「咱們有了《歌唱二郎山》,現在又有了《藏胞歌唱解放軍》太棒了」。有的說「男女聲二重唱這種形式很少,咱們是頭一家。」《藏胞歌唱解放軍》在築路部隊演出之後,很快在全國傳開,接著在1951年全軍文藝會演中獲獎。這是高如星的處女作,這大大激發了21歲年輕作者的創作熱情。
1953年,總政歌舞團以解放軍歌舞團名義出訪蘇聯的東歐各國,全團170多人。為了在國外展顯車容,我讓高如星負責整理全團隊伍。他熱情細致,把大小車和各車人數,安排得井井有條。為了和蘇聯十幾位司機搞好關系,他又開始學習俄語。莫斯科到處是高樓大廈,地鐵站富麗堂皇,特別是聽了許多歌唱家演唱的民歌和抒情歌曲,如《喀秋莎》、《山楂樹》、《遙遠……遙遠》、《伏爾加船夫曲》等,又聽了柴柯夫斯基、斯美塔那、德伏夏克等大師的交響樂演奏會之後,從山西民歌的小天地,一下子來到如此博大的音樂世界,他震驚了,痴迷其中。他羨慕和崇拜蘇聯當時的音樂、歌曲,把發的一些零用費,全部買了蘇聯唱片。回國後他全身心地學習俄文,反復聽唱片,連穿衣服也學蘇聯人的樣子,還經常和一些蘇聯留學生聚會。1961年後,中蘇關系惡化,不少戰友提醒他不要和蘇聯學生多接近,他不聽,說:「我們和蘇聯人民還是友好的嘛。」後來有位朋友偷偷告訴他「你被懷疑了,」他說:「真是莫名其妙,我腦子里全是音符,懷疑我什麼。」在那個年代,他全裝著音符的腦子就是沒裝「階級斗爭」這根弦。從此開始了他一生的厄運,不久他被留黨察看,調離北京,離開八一電影製片廠,到武漢軍區文工團搞創作。
高如星在八一廠工作勤奮,幾年中他寫了《柳堡的故事》、《江山多嬌》、《回民支隊》、《野火春風斗古城》等20多部電影音樂。《九九艷陽天》是他24歲寫的《柳堡的故事》的插曲,此歌一出現到處傳唱。後來再黃宗江編劇的回憶中提到過:「我(黃宗江編劇)覺得這里應該有一段音樂,而且一定要是民歌體的,於是我就把想法告訴作曲高如星,這便誕生了傳唱半個世紀的經典———《九九艷陽天》。「高如星,小八路出身,真是一個天才。」我為高如星早逝感到惋惜。 」後來他又為北京電影廠寫的《汾水長流》插曲流傳甚廣。這首歌和《九九艷陽天》一樣,成為那時最流行的歌曲。
春節剛過,高如星就被突擊審訊。造反派瘋狂逼高如星交待「蘇修特務」罪行,交待寫《九九艷陽天》這首靡靡之音的罪惡目的。高如星拒不認罪,他們就晝夜車輪大戰,嚴刑逼供。高如星的肋骨被打斷插進肺裡面,他忍住劇烈疼痛,憤怒反駁,說「這是誣陷」。不久,肺部感染化濃,創傷部位發生癌變,發現時已是肺癌晚期。這時允許高如星去醫院看病,但是必須戴著手銬去。他忍受不了對他人格的屈辱,大聲說:「我不去,我寧願死。」在高如星臨終前三天,他讓王雲霞攙扶著去附近一家小照相館,照了一張夫妻合影。臨去時他說:「雲霞,幫我穿上軍裝,釘上帽徽、領章,將來讓咱們的孩子看看,他的父親不是壞人,是一位曾經南征北戰、堂堂正正的解放軍戰士。」高如星在彌留之際讓妻子給他唱唱《跟著我吧》,那首歌,妻子哽咽著唱不下去。剛從家鄉來照顧他的小侄女,眼淚汪汪地看著叔叔,輕聲說:「叔叔,我給你唱個歌吧。」她看見叔叔的頭微微動了一下,他輕輕地唱起「九九那個艷陽天啦哎嗨喲,十八歲的哥哥來到小河邊……」
42歲的高如星踏著他那優美的旋律,靜靜地……永遠走了……
「文革」結束以後,高如星追悼會在北京召開。武漢軍區代表鄭重宣布高如星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為他平反昭雪,推倒一切不實之詞,恢復名譽。
我親愛的小戰友,這顆明亮的小星,很快就從天空消逝了,但是他優美動聽的旋律,將長久要飄揚在人們的生活之中,飄揚在祖國的艷陽天空。
《鄉戀》
詞:馬靖華
曲:張丕基
1979年12月21日,在電視風光片《三峽傳說》插曲的錄制現場。
導演馬靖華焦躁地踱來踱去,片子的插曲《思鄉曲》不理想,沒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作曲家張丕基此時正患重感冒,而且已是五易其稿,「幾乎沒招了」。
剛剛錄完音的李谷一站在一旁心情復雜,這首歌曲高和寡,恐怕除專業演員外,誰也唱不了,很難在群眾中流行。
片子馬上要播出了,怎麼辦?大家連夜討論。張丕基面對大家的意見,萌生去意,說「要麼你們另請高明吧」。爭論一直持續到凌晨3點。
最後,時任中央電視台製作部主任的宋培福和當時的總錄音師曾文濟建議,詞曲都推翻重寫。於是,李谷一返回中央樂團住處,馬靖華留在辦公室連夜趕寫歌詞。張丕基先回家休息,等詞寫好後重新譜曲。
辛苦的夜晚,短暫的寧靜。所有人都沒料到,這一次重寫,竟導致了始料未及的軒然大波。
一曲風行
幾個小時之後,第二天早晨7點多,張丕基還沒起床,有人來敲家門,把馬靖華連夜趕寫好的歌詞送來了。
7歲的小女兒把歌詞遞到床前,張丕基匆匆瀏覽了一遍,感覺很順。這一稿,把歌名改成了《鄉戀》。歌詞的內容,是寫王昭君離開家鄉秭歸,踏上漫漫的和親路。深情的王昭君,一步一回頭。家鄉的山啊家鄉的水,從此告別江南路,終生胡馬依北風。
歌詞把秭歸的山水幻化成為昭君心目中的親人:「你的身影,你的歌聲,永遠映在我的心中。昨天雖已消逝,分別難重逢,怎能忘記你的一片深情……」
張丕基越看越有感覺,心裡萌動著創作的沖動,「首先歌名就好——《鄉戀》,其次處理方法也好,用擬人的方法,表達了王昭君對故土的依依戀情。」
張丕基靠在床頭,輕聲哼吟著。這位知名的作曲家,此前已經寫過很多深受群眾喜愛的歌曲,電視劇《尋找回來的世界》插曲,以及央視《夕陽紅》欄目的片頭曲都出自他的手。靈感來了,張丕基飛身下床,來到辦公室。半個多小時之後,曲子一揮而就。
張丕基說,他給《鄉戀》譜曲的定位是要「洋」一點,運用了當時很少使用的架子鼓、電吉他、電子琴。這下難壞了工作人員,因為這些樂器在「文革」中都是禁用的,是「資產階級的」。工作人員最後從海政歌舞團的倉庫里找來了架子鼓,還輾轉找到當時唯一能演奏電吉他的陳志。
12月23日晚,大雪紛飛。在當事人的回憶史料中,對這一幕有過生動描寫: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錄音室里,米黃色的天花板和深褐色的牆壁散射著柔和的燈光。李谷一站在房間的一角,穿一件絳紫色的毛衣,身段輕盈,舉止從容。當弦樂器和電吉他奏出過門的一刻,大家都屏住呼吸。
李谷一唱了,真摯、委婉,平白如話,在場的工作人員聽得如痴如醉。樂曲結束時,馬靖華竟然忘記發出指令關掉錄音機。
「你哭了!」張丕基看到李谷一眼中閃爍著晶瑩的淚花。「我想起了我的家鄉嶽麓山。」李谷一說。
1979年12月31日晚上8點多,中央電視台在《新聞聯播》之後的黃金時段播放了電視片《三峽傳說》,《鄉戀》這首歌隨片一起播出。
上海人最敏感。第二天,1980年1月1日,《文匯報》發出消息說,昨天中央電視台風光片播放的歌曲十分優美,得到大家的喜愛。
1980年2月,《鄉戀》入選北京人民廣播電台《每周一歌》。當時的慣例是,每天中午12點到12點半,傍晚6點到6點半,播放一首歌曲,邊播邊教,整整一周。
在那個電視尚不普及的年代,《每周一歌》影響特別大,《鄉戀》因此一下子流行開來。張丕基還記得,當時很多人排隊買東西時都在哼唱這首歌。
李谷一從「歌壇新秀」一下變成「黃色歌女」
誰知,《鄉戀》流行開來,卻變成了罪孽,下面發生的事情令人啼笑皆非。
❺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故事片《黑三角》主題曲,是李谷一老師的巔峰之作嗎
很小的時候,不到十歲吧,電影《黑三角》主題曲《邊疆的泉水清又純》我就聽過,將近四十年過去了,都沒感覺到有什麼特別的,五年前再聽,咂吧咂吧,滋味來了。
歌曲中“頂天的青松扎深根”這一句,最能體現李谷一老師詮釋歌曲內涵的水平,娓娓道來、柔中帶剛;不輕不重、著力正好,中間的小停頓拿捏得恰到好處,最傳神的地方就在那個“扎”字吞吐尺寸的把握上。
記憶深處的老電影,老歌曲,借用李谷一老師另一首歌曲的名字,叫《難忘今宵》。
李谷一老師能有今日之江湖地位,這首歌功不可沒。
❻ 李谷一演唱的電影插曲有哪些
李谷一有一部專輯《鄉戀》就是電影電視劇插曲,一共17首歌曲。
1.鄉戀
2.阿哥伴我放羊
3.珍惜她
4.百合花
5.迎賓曲
6.過去的事情不再想
7.啊,千山
8.故鄉之歌
9.啊,杜鵑花
10.心中的玫瑰
11.皎潔的圓月掛在天上
12.何時我倆重相聚
13.可愛的杜鵑花
14.為人作嫁幾時休
15.為什麼我露出幸福的笑容
16.莫嘆息
17.祖國啊我父母之邦
傷感情調的歌曲:
阿哥伴我放羊,百合花,故鄉之歌,莫嘆息,祖國啊我父母之邦
❼ 鄉戀歌曲原唱
《鄉戀》是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由馬靖華填詞,張丕基譜曲、編曲,是電視風光片《三峽傳說》的插曲。歌曲發行於1979年,收錄於專輯《鄉戀-李谷一影視歌曲》中。
1980年2月,《鄉戀》入選北京人民廣播電台《每周一歌》。1983年,李谷一在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演唱《鄉戀》。2008年,在「全國流行音樂盛典暨改革開放30年流行金曲授勛晚會」上,《鄉戀》獲得改革開放三十年流行金曲勛章。
創作背景:
1979年12月21日,電視風光片《三峽傳說》的插曲已經五易其稿。在插曲的錄制現場,導演馬靖華發現片子的插曲《思鄉曲》不理想。時任中央電視台製作部主任的宋培福和總錄音師曾文濟建議,詞曲都推翻重寫。於是,李谷一返回中央樂團住處,馬靖華留在辦公室連夜趕寫歌詞,張丕基等詞寫好後重新譜曲。
1979年12月22日早晨7點多,有人把馬靖華寫好的歌詞送到張丕的基家裡,該稿把歌名改成了《鄉戀》。張丕基越看越有感覺,有了創作的靈感,半個多小時之後完成了曲子。張丕基給譜曲的定位是要時尚一點,於是運用了架子鼓、電吉他、電子琴等樂器。
❽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灬歌詞還有啥
《絨花》是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由劉國富、田農作詞,王酩作曲,歌曲發行於2002年01月01日,收錄於專輯《鄉戀》。該歌曲是電影《小花》主題曲。
歌詞: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
那是青春吐芳華
錚錚硬骨綻花開
漓漓鮮血染紅它
啊~啊~
絨花絨花
啊~啦~
一路芬芳滿山崖
世上有朵英雄的花
那是青春放光華
花載親人上高山
頂天立地迎彩霞
啊~啊~
絨花絨花
啦~啦~
一路芬芳滿山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