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一部講述尼採的精神分裂的電影叫什麼
都靈之馬
匈牙利導演貝拉·塔爾作品。
獲得過第6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評審團大獎、費西比獎—競賽單元、金熊獎(國際評審團)。
1889年1月3日,尼採在都靈的卡羅阿爾伯托廣場看到一個馬車夫用鞭子抽打一匹老馬。他抱著馬哭了起來,然後昏倒了。在隨後的一個月不到的時間里,尼采就被診斷出得了嚴重的精神疾病,並在隨後的11年裡卧榻不起、沉默寡言。那麼,到底那匹馬是什麼樣的?貝拉塔爾新片追尋了那匹馬的故事,或許也是尼採的故事。
來源:
http://ke..com/link?url=R0hhA8f3exxS1ORf_-UksaWq6qyCx_Oc6-ZXzZogzeNIi4t_-lhc
Ⅱ 如何評價《都靈之馬》
《都靈之馬》既然想要表達尼采對於神性虛無的輕蔑,那麼它空洞冗長的鏡頭便是貫穿於整個世界的寧靜與痛苦的詮釋。拋開尼採的哲學深入探討這部實驗性電影:鏡頭是沉悶的,對話是稀少的,象徵凝重歷史的黑白鏡頭不厭其煩地對准婦女兩人穿衣服及吃土豆等味同嚼蠟的生活場景,瑣碎得近乎痛苦。如果我們假設電影的本職是作為視覺媒介向觀眾講故事從而愉悅觀眾,那麼《都靈之馬》毫無疑問是失敗的,因為從頭至尾這部幾乎沒有鏡頭切換及畫面動感的電影好像什麼都沒有講,同時導演為了幫助觀眾理解電影中瑣碎的苦行,不惜用冗長無味的鏡頭及一成不變的管風琴背景音樂引發觀眾的生理反感,好似導演向觀眾硬生生塞下一顆極苦的漿果。一些人初嘗苦味便急忙吐出怒斥其惡心;也有另一些人在苦味中嘗到一絲辛辣刺激,醍醐灌頂;當然最後還有一些像我一樣的附庸風雅之人,在茫然中覺其苦卻挨著細細品味,怕是遺漏了驚世之作。正如豆瓣某一用戶所說:「看完之後什麼都看不懂,但是就是覺得很牛逼」。我們不能理解尼采為何抱著被虐打的馬兒痛哭流涕,但卻也能於雲霧之中隱約窺見其千仞之高的哲學高塔。曲高和寡,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故事的內核被消解,愉悅的功能又無從體現,我們可以認為《都靈之馬》並不是一部講故事的電影。既然選擇了形而上與結構,便不顧情節與情感。缺乏情節內因推動的故事只好隨著永遠慢吞吞的鏡頭的拉扯著匍匐前進,重復著繁重的瑣碎與颶風帶來的墮落,「獲取然後墮落,墮落而又獲取」。馬墮落了,吉普賽人墮落了,水井墮落了,最後就連燈光也都被黑暗腐蝕殆盡。對於屋舍之中的獨臂馬夫,一點挾裹枝葉的狂風本來就夠了,又奈何疲憊的馬兒拒絕吃草致使無法糊口,只好每日進食清水煮土豆充飢,還使故事愈發晦暗。上帝用七天創造了世界與光明,而馬車夫則在六天內慢慢隱匿。從這個角度延伸,電影中的馬車夫便是一種「反尼采」式的存在:他在認真聽取了前來買酒的胖大叔的有關「上帝已死」的論述時評論道:「別瞎說了,都是些廢話」。他的女兒會閱讀聖經。而那匹飽受鞭笞之苦的馬兒——無論馬車夫如何揮舞馬鞭都不移動的固執傢伙——便是尼采於最後的痛苦時刻的象徵:他選擇求死。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馬便是尼采。而對於那個說出「你必須得吃」的女兒,我們可以將她理解成尼採的「生命意志」所代表的客體,即某種活下去的渴望。但是正如尼采一直堅持的「平生第一次,我感到最高、最強的『生命意志』並不表現在為生存而展開的悲慘斗爭中,而是表現在『戰爭意志』,『權力意志』和『征服意志』中!」 他拒絕了一切苟且的悲慘斗爭,即使這種選擇不免帶有些粗糲的自負。影片最後,兩人面對面坐在桌子旁,碗里盛著生土豆,父親面目嚴厲的拿起那碗生土豆開始啃著,同時對女兒說出那句無比熟悉卻又帶有那麼一點回歸色彩的宣言:你必須得吃。正好印證了尼采提出的永恆輪回論:尼采會回歸,苦難深重的鐵血德意志會回歸,從草木愚夫到查拉圖斯特拉的人類心靈所經歷的一切苦難都會回歸。求生的意志回歸了,但絕望亦是相似的:女兒面對苦難毅然地選擇了拒絕。她只是望著能夠解救她的生土豆,任憑黑暗將自己吞噬殆盡。但這些也都不重要了,因為世界已經墮落了,最終循環往復的不過是先前發生的輪回。「失敗,勝利,失敗,勝利」。
Ⅲ 如何解讀《都靈之馬》
《都靈之馬》依靠風格化鮮明而又極其工整的視聽語言成功地表達了尖銳的思想意識、自毀的人生觀念與虛無主義的永恆循環。
他運用寫實的敘述風格達到了寫意的哲理展現,用極簡主義的故事表象包裹起了關於基督教與尼采哲學的深層思考,構成貝拉對生命意義反思的影像表達。
《都靈之馬》是New Star發行的劇情片,由貝拉·塔爾執導,沃爾克·斯彭格勒、雅諾斯·德茲斯等主演。該片講述了弗里德里克·尼采與馬的故事。2011年02月15日該片在德國上映。2011年該片獲得第6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劇情簡介:
1889年1月3日,尼采(雅諾斯·德茲斯飾)在都靈的卡羅阿爾伯托廣場看到一個馬車夫用鞭子抽打一匹老馬。他抱著馬哭了起來,然後昏倒了。在隨後的一個月不到的時間里,尼采就被診斷出得了嚴重的精神疾病,並在隨後的11年裡卧榻不起、沉默寡言。
那麼,到底那匹馬是什麼樣的,貝拉塔爾新片追尋了那匹馬的故事,或許也是尼採的故事。
創作背景
在影片開始前,貝拉·塔爾親自為影片做了這段旁白。在貝拉·塔爾的眼中,這個馬的故事,就是尼採的「瘋狂」的源頭。
以令大哲學家尼采痛苦從而進入長達11年瘋癲狀態的馬的故事為線索,講述馬、馬夫及馬夫女兒六日內的生活,其極致長鏡頭美學令本片成為探索哲學精神的靈肉合一之作,實驗性風格極為濃烈,映照尼采發瘋的本源。
Ⅳ 電影《都靈之馬》,講了怎樣的故事,為什麼很多人看不懂
主要是因為這部電影它是一個沒有什麼故事的劇情片,而且在這個電影裡面並沒有過多的旁白去解釋劇中人物的一些行為,這樣的話就讓很多人看得稀里糊塗的。
在電影裡面尼采是一個貧窮的人,就像那老馬一樣,天天都遭受著來自生活的打擊,所以這部電影雖然講的是一個人和馬的故事,其實那老馬就是尼采自己,他們兩個都是社會底層的人,都已經被社會壓彎了腰,無法表達自己心裡的想法,而這一點在電影裡面並沒有明確的表達出來,只能依靠觀眾去細細的品味和對比才能發現。
Ⅳ 你知道哪些冷門但好看的電影
《都靈之馬》
知名電視節目主持人喬治一家三口的平靜生活被一些收到的匿名錄像帶和恐嚇性質的明信片打破。
喬治懷疑錄像帶的始作俑者是差點成為母親養子的馬吉。
馬吉的父母是喬治家裡的長工,他們是北非人。馬吉的父母失蹤之後喬治的父母決定收養可憐的馬吉,喬治怕馬吉會奪走自己的一切,就誣陷他,最後他終於得償所願,父母把馬吉送到孤兒院。
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馬吉把喬治叫到自己家中,在他面前割喉自殺。
Ⅵ 關於馬的電影感人電影
1、黑神駒(1979年)
《黑神駒》以戲劇化的抒情風格描述一名男孩在船難中跟黑神駒同時漂流到荒島上,人與馬建立了兩位一體的非凡感情。後來他們獲救重回人類社會,巧遇老牌馬術教練,乃被訓練成出色的賽馬和小小年紀的騎師,在一次比賽中獲得冠軍。全片的攝影極為優美動人,尤其當時的童星凱利·里諾在沙灘上跟黑神駒玩耍的場面,在視聽效果上呈現出大自然之美的極至。米基·魯尼飾演的馴馬師在片中也佔有重要地位,一老一少和馬之間的三角互動關系爆發出感人的火花,堪稱同類影片中的一流代表作。
Ⅶ 電影都靈之馬內容簡介
1889年1月3日,都靈。弗里德里克·尼採在維亞·卡羅·艾爾波特酒店的六號門前駐足。他的目光被酒店外的一個馬車吸引。不遠的地方,停著一輛小馬車。馬車的車夫遭遇到了一匹倔強的馬。不管車夫怎麼喊叫,馬匹根本沒有要移動的意思。最終,車夫失去了耐心,拿起了鞭子,朝馬匹打去。尼采見到此番情景,擠進人群,沖到馬匹跟前,阻止住馬夫,抱住馬的脖子,痛哭起來。酒店的主人趕來,拉走了尼采。回到酒店的尼採在沙發上安安靜靜地、一動不動地躺了兩天。隨後,他小聲地說了幾句話。接下來,就是尼采精神錯亂、神經顛顛的十年,由他的妹妹和母親照顧的日子。誰也不知道,在都靈,在那匹馬的身上,在尼採的心理,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