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黃梅戲誕生於何時
黃梅戲亦稱黃梅調,是我國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安徽、江西、江蘇、湖北、浙江、福建、山西等部分地區。黃梅戲內容通俗,形式活潑,風格清新,曲調悠揚委婉。60年代初,它的傳統劇目《天仙配》被拍成電影,在全國引起很大反響,就連港台地區也曾掀起過黃梅戲熱。然而,建國前,黃梅戲卻被統治者不公正地說成是「傷風敗俗的鬼戲」予以禁演。為了維持生計,黃梅戲藝人不得不暗地在鄉村演出。由於生活窘困,絕大部分藝人未讀過書,因而黃梅戲唱腔的形成和發展以及藝人們的舞台經驗,幾乎全靠口耳相傳,以至黃梅戲的來源也只能用傳說的形式流傳於世。
關於黃梅戲產生的時間和地點,最普遍的說法是,湖北省黃梅縣的採茶調是黃梅戲的雛形。這種小調在形成過程中,與附近的江西調、鳳陽花鼓相融合,不斷豐富完善。清道光以後,傳入安徽、江西一帶,又受到了青陽腔的影響,並與當地民間歌舞、說唱音樂相結合,最後形成了黃梅戲,並在安徽安慶一帶紮下了根。
第二種傳說稱,明末流散於黃梅一帶的張獻忠軍中「樂人」是黃梅戲的「鼻祖」。相傳張獻忠的農民起義軍在湖北戰敗後,軍中那些能歌善舞的人多集中在黃梅一帶,他們以歌舞表演為生,為當地百姓所喜聞樂見,有人還跟著學習,於是黃梅一帶形成了一種新戲劇形式,叫「黃梅戲」。第三種傳說則謂:安徽安慶地區的迎神賽會是黃梅戲產生的溫床。早年間,每逢夏初梅子發黃的時節,洪水往往泛濫成災,老百姓為祈求豐年,便舉行迎神賽會,載歌載舞,以娛神靈。後來,在這種歌舞表演的基礎上產生了戲劇,因之與黃梅季節有關,因此稱「黃梅戲」。這些傳說哪一種更接近事實,還有待於進一步考證。
② 黃梅戲 發展歷史
人民日報:黃梅戲起源於安徽省安慶地區黃梅時節上山採茶唱的獨特戲曲唱腔「懷腔」與地名無關
黃梅戲起源於安徽省安慶市,一代黃梅戲大師嚴鳳英就是安徽省安慶人。黃梅戲與湖北省黃梅縣並無關聯,並且黃梅戲一直用安徽省安慶市地方方言歌唱,起源於安慶地方黃梅時節採茶歌曲。大部分黃梅戲演員都是安徽人,而湖北省方言與安徽方言差異很大,湖北省只是借黃梅縣地名虛構起源歷史以爭奪黃梅戲文化遺產。黃梅戲最初在湖北並沒有太大知名度,後來湖北看到安慶黃梅戲演員拍攝的黃梅戲電影《天仙配》出名了,就籌建了湖北的黃梅戲劇院,但都是從安徽請的黃梅戲演員過去教他們唱,第一批就是從安慶請人過去援建。全國唯一的黃梅戲藝術節是在安慶舉辦的「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來過安慶的人都知道,安慶人說話婉轉動聽唱黃梅戲最正宗。黃梅戲文化深深植根於安慶人的血液和細胞中。
黃梅戲是深受群眾喜愛的地方戲曲劇種,也是安徽省重要的文化名片,從孕育、成形、發展、壯大,至今已走過兩百年的時光。但是,對於這一重要的地方戲曲劇種的起源,一直眾說紛紜。最近安徽省專家通過田野考察和資料研究,提出了新說法,認為黃梅戲起源於安慶地區。此說推翻了流傳較廣的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縣的傳統說法。
2015年11月,在安徽省市兩級宣傳部門的支持下,安慶市黃梅戲劇院以《黃梅戲的起源與發展》作為學術課題,聘請多位多年從事黃梅戲藝術研究的專家學者,對黃梅戲起源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調查研究。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通過7個月的田野調查,對民歌、時調、鼓書、燈戲、佛道音樂、青陽腔、高腔、彈腔等音樂進行調查和取樣錄制,調查地域涉及安徽、湖北、江西、江蘇、陝西五個省區,采訪對象達413人,收集民歌3000餘首,錄制音像達900多分鍾。
參與此項調查的安徽黃梅戲研究者王秋貴說,黃梅戲的語言以安慶方言為基礎,聲腔以安慶民歌為基調,黃梅戲吸收的不少民歌早在黃梅戲誕生之前就已經在安慶地區流行。此次田野調查的一個重要發現是,遠在千里之外的陝西省南部商洛地區,居住著許多清朝康、雍、乾時期從安慶各縣遷過去的移民。他們早就失去了與家鄉的聯系,直到近年各家族才陸續尋宗認祖。盡管遠隔千里,但他們至今還操持著安慶方言,還傳唱著200多年前從老家帶過去的民歌,其中不少民歌已經成為黃梅戲的聲腔。比如商南《十二時會姐歌》無論是音樂還是唱詞與安慶的《探姐》如出一轍。此外,商南的《偷情歌》與安慶的《玉美郎》,商南的《姐的心思娘難猜》與安慶的《手拉槐樹望郎來》等也存在明顯的對應關系。王秋貴說,這說明黃梅戲的聲腔不是外來的,而是起源於安慶本地。
據課題組成員介紹,通過調查,他們發現黃梅戲的音樂95%來自安慶地區已經流傳的民歌、花鼓戲、道情、彈詞、高腔和徽調,而安慶地區當時又是民間戲曲的中心,這也佐證了黃梅戲起源於安慶地區。
此外,課題組通過對安慶方言與黃梅戲音樂的關系進行考察也發現,安慶方言與湖北黃梅方言的平仄關系存在明顯差異,這種差異也直接反映到唱腔之中。課題組在報告中認為,安慶方言的特色之一,就是語音平緩,很少出現高低陡峭的跳度音律,因此決定了黃梅戲唱腔的波紋形狀流暢,黃梅戲被觀眾稱道的特色:易懂、易學、易唱,和安慶方言存在因果關系。
此前戲曲學術界一般都認為黃梅戲是清末湖北黃梅縣水災難民在流浪過程中帶入安慶地區的,災民傳唱的湖北採茶調與安慶民間小調和其他戲曲形式融合形成了黃梅戲。但安徽戲曲研究者在查閱目前可見的所有關於黃梅戲的文史資料和田野調查中,都沒有發現有關湖北採茶調在安慶傳播的過程和事件。在調查報告中,安徽學者認為,湖北黃梅縣發大水的時候,地處下游、地勢更為低窪的安慶地區也是汪洋一片,難民想經過皖河流域各縣進入安慶城內是不可能的,因此假定災民沿途傳播採茶音樂的路線圖不能成立。
也有專家指出,當前能夠證明黃梅戲起源的文獻證據還很缺乏,此次調研中能找到的最早的記載黃梅戲的資料是1879年10月14日上海《申報》上的一則報道,證明在1879年之前,在安慶北門集賢關一帶每年都有「黃梅調小戲」上演。戲曲史專家廖奔說,缺乏文獻記載是地方戲曲普遍面臨的共性問題,因此建議下一步要擴大文獻的搜尋范圍。
安慶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愛軍表示,黃梅戲是安徽省的一張文化名片,弄清楚黃梅戲的起源對於更好地研究地方戲曲的誕生、發展的規律,更好地傳承和發揚這一民族藝術瑰寶都具有重要意義。
黃梅戲起源有了新說——起源於安慶地區
③ 中國第一部彩色黃梅戲電影
1949年後,黃梅戲的藝術地位在大陸急速抬升;五○年代初在合肥首先成立了國營劇團,接著又陸續成立戲劇學院、研究機構等,眾多藝人、音樂家等投身黃梅戲的現代化與精緻化工作,自原有的「大戲三十六本、小戲七十二出」中,增刪擇補、去蕪存菁,整理出《天仙配》、《女駙馬》等二部正本劇目,新編了《牛郎織女》神話劇,加上《夫妻觀燈》等短篇小品,拍攝電影以為「定本」流傳。黃梅戲的表演在拍攝電影時更為講究,幾處唱詞咬字皆由鄉音土腔精緻化為普通國語,伴奏的樂隊及其編曲亦更具氣勢,由四、五十人(多時甚至是六、七十人)組成的中西混編大型樂隊幫襯,音域迭宕多姿,色彩華麗非凡。
《網路》
④ 黃梅戲的代表作有哪些
代表作品:《天仙配》、《牛郎織女》、《槐蔭記》、《女駙馬》、《孟麗君》、《夫妻觀燈》、《打豬草》,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採茶調、採茶戲等,起源於湖北黃梅,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安徽省在20世紀50年代將這一劇種正式定名為黃梅戲。
黃梅戲簡介
黃梅戲是由山歌、秧歌、茶歌、採茶燈、花鼓調,先於農村,後入城市,逐步形成發展起來的一個劇種。它吸收了青陽腔、徽調、高腔、採茶戲、京劇等眾多劇種的因素,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特點。
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朴細致,以真實活潑著稱。20世紀50年代,由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嚴鳳英和王少舫主演的黃梅戲電影《天仙配》讓黃梅戲流行於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較高的聲譽。
2006年5月20日,黃梅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6月9日安徽省黃梅戲劇團申報的黃梅戲經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⑤ 黃梅戲發源於什麼年代,又是什麼地方
看戲看戲,是在那古時候,沒有更多娛樂項目情況下,大家娛樂的首選。富貴人家看戲打發時間。貧苦人家的子女,則專心練戲,期待著有造詣人能靠唱戲養活自己。黃梅戲就是中國古時後五大戲曲兄弟之一,其另外四兄弟為京劇、越劇、評劇 、豫劇。
在三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處,這個地區是荊楚文化、中原文化、吳越文化的交匯處,民間藝術寶藏豐富。這些文化,慢慢的就孕育出了黃梅戲。俗話都說一方水土一方人,這一方人也就孕育出一種文化藝術。黃梅戲就是在這方水土下誕生的。
⑥ 黃梅戲的由來
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採茶戲等,起源於湖北黃梅,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
黃梅戲與京劇、越劇、評劇、豫劇並稱「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香港、台灣等地亦有黃梅戲的專業或業余的演出團體,受到廣泛的歡迎 。
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朴細致,以真實活潑著稱。一曲《天仙配》讓黃梅戲流行於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較高的聲譽 。
2006年5月20日,黃梅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黃梅戲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據史料記載,早於唐代時期,黃梅採茶歌就很盛行,經宋代民歌的發展、元代雜劇的影響,逐漸形成民間戲曲雛形。至明清,黃梅縣戲風更盛 。
黃梅戲前身即採茶調、采子、黃梅調等,後稱黃梅戲。起源於黃梅縣多雲山區、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採茶調,形成於清道光年間,流播於長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蘇等省周邊的廣袤區域。邢綉娘、余海先等一批先輩藝術家為黃梅戲的形成、發展和流播作出過傑出的貢獻 。
黃梅縣地處長江北岸,舊時大部分地勢低於江岸,有「江行屋上,民處泊中」之說,自然災害頻繁,水災更為突出。頻繁的災害,迫使黃梅人紛紛學唱黃梅戲,以適應災年逃水荒、打連廂、唱道情行乞他鄉求生存的需要。這就大大促進了黃梅戲由山區向江湖平原地區的發展,向鄂贛皖毗鄰地區的輻射。
嚴鳳英、王少舫主演黃梅戲電影《天仙配》
約從清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後為黃梅戲發展的早期。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或「採茶戲」,是十八世紀後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鄰地區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其中一支逐漸東移到安徽省懷寧縣為中心的安慶地區,被稱為「懷腔」或「懷調」。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黃梅戲從起源到發展經歷了獨角戲、三小戲、三打七唱、管弦樂伴奏4個歷史階段。前3個階段均在湖北黃梅完成,為黃梅戲大劇種的最後形成提供了充分的先決條件 。
黃梅戲發源於黃梅,發展於安徽,尤其是上世紀50年代,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將黃梅傳統劇目《董永賣身》改編成《天仙配》搬上銀幕後,黃梅戲享譽海內外,成為全國「五大劇種之一」。1920年的安徽《宿松縣志》上記載有「邑境西南,與黃梅接壤,梅俗好演採茶小戲,亦稱黃梅戲。」《中國戲曲曲藝詞典》黃梅戲條目為:「黃梅戲,戲曲劇種。舊稱『黃梅調』。流行於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區,源於湖北黃梅一帶的採茶歌。」1959年,由安徽省文化局編、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徽戲曲選集》序中寫道:「黃梅戲源於湖北黃梅縣的採茶歌,清道光以後流入安慶地區。」中國戲曲史家、戲曲理論家周貽白在《中國戲曲史發展綱要》中說:「黃梅戲,源自湖北黃梅縣採茶戲。」
1958年,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武漢洪山禮堂觀看黃梅縣黃梅戲劇團演出的黃梅戲《過界嶺》,毛主席看完戲後,有疑問地說:「你們湖北的黃梅戲怎麼跑到安徽去了?」當時的湖北省委副秘書長梅白向毛主席匯報了有關情況之後,毛主席恍然大悟地說:「原來你們的黃梅戲是大水沖到安徽去的啊!」毛主席還稱贊說:「你們黃梅人還是演自己的土戲好,鄉土氣味很深,很感人,我也成了黃梅佬。」
1995年2月,黃梅縣被湖北省文化廳命名為「黃梅戲之鄉」。1995年8月,被文化部授予全國「黃梅戲之鄉」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