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三陽Samyang(Rokinon)電影鏡頭光畫質而言值得買來做單反頭么(不...
這鏡頭挺不錯的。
優點:兩片非球面鏡、兩片低色散鏡片,色彩不錯,銳度很高,邊緣畫質也很好,
缺點:只能手動對焦(這個其實也不算缺點吧),暗角較厲害,有點畸變,不能裝UV鏡、保護鏡(前組鏡片凸出厲害,好好保護就是)。
另外,這鏡頭是全幅的,在60D上仍然算超廣角,而且暗角也不那麼明顯的,是個很合適的好鏡頭。
B. 副廠逆襲三陽50/1.4與索尼55/1.8對比
【IT168評測】森養(SAMYANG,俗稱"三陽")是韓國鏡頭廠商(
森養是SAMYANG在中國注冊的商標,國內行貨享受2年保修)。
之前三陽也推出過一些鏡頭產品,但都是手動對焦類的產品,用戶可以以低廉價格得到大光圈和尚可的素質,成為許多囊中羞澀用戶的絕佳選擇。
今年,三陽推出了首批全自動鏡頭,分別是AF 14/2.8 FE和AF 50/1.4 FE,它們都是索尼E卡口全畫幅產品。而且售價較以往並不便宜,單是AF 50/1.4 FE預售價就達到了5699元。高於索尼 FE 55mm F1.8 ZA的4999元。作為兩枚價格十分接近的產品,三陽此次能夠實現逆襲嗎?
1、主要參數對比:
2、體積重量 55mm F1.8優勢明顯
從下圖就可以直觀感覺出來,無論對比體積還是重量,可以說55mm F1.8優勢明顯。560g的三陽AF 50mm F1.4 FE比281g的55mm F1.8 ZA大不少。
不過怎麼說人家也是f/1.4的光圈,體積上不佔優勢,也是情理之中。不過好在三陽AF 50mm F1.4 FE的體積和重量並不誇張。
如果選擇一隻攜帶出門的話,雖然
55mm F1.8更
輕便。不過,
三陽AF 50mm F1.4 FE也可以接受,裝在
A7R2機身上之後並沒有太多違和感。
三陽AF 50mm F1.4 FE鏡頭手感還是十分不錯的,可惜遮光罩「塑料感」太強。
三陽AF 50mm F1.4 FE 外觀詳情
>>>
【圖集】對焦速度一般 三陽FE卡口50mm F1.4開箱
索尼 FE 55mm F1.8 ZA外觀詳情 (點擊下方圖片)>>>
"3、視角差異 移動位置可以解決
曾經有人跟我講,他喜歡50mm焦段,不喜歡55mm焦段,因為感覺55mm適應不了。其實從視角上來看,如果你的位置保持不動,50mm比55mm覆蓋的范圍是廣一些,但是其實大部分情況下,你完全可以通過後退兩步解決這件事。
"4、對焦速度 55mm F1.8依然領先
很多攝影師喜歡使用50mm這個焦段進行模特動作抓拍以及掃街,對焦速度快慢對拍攝成功率起了很大的作用。此次對比,除了今天兩枚主角外,我們還加入了剛發布不久的
索尼 FE 50mm F1.4 ZA
鏡頭。原廠和副廠對比,看看誰更快。"
通過實際對比我們發現,原廠的兩枚鏡頭均比三陽的50mm F1.4對焦速度快,即使索尼自己的FE 50mm F1.4 ZA對焦速度也比不上索尼FE 55mm F1.8 ZA。所以此次對比索尼55mm F1.8 ZA依然領先。
"5、
50mm F1.4
解析度表現一般
"
先看一下三陽AF 50mm F1.4 FE這支鏡頭的官方MTF以及結構圖
"
:
結構方面並沒有像現在大多數高素質標頭一樣選擇完全的反望遠式設計(前組依然是正鏡),整體設計而言還是傾向於傳統標頭的基礎上做一些優化——當然該用的非球面鏡還是會用上的。這種結構也註定了這款鏡頭不會有太拔尖的素質,MTF圖像也顯示了這一點,整體來看較為一般,尤其是邊緣畫質。
解析度實測
我們就來實際看一下這款鏡頭的畫質表現。測試所用機身為索尼 A7R2。
實景台實拍對比:
三陽AF 50mm F1.4 FE全開光圈時的解析力大概跟佳能/索尼兩家的廉價小痰盂全開光圈處於同一水準,整體來說解析度欠佳。最佳光圈位於f/5.6~f/8.0。
整體來講同價格下更推薦加點錢買便攜力更好、素質更佳的原廠FE 55/1.8ZA。f/1.4與f/1.8相比擁有光圈上的優勢,不過在我看來絕大部分情況下構不成剛需。因此解析度表現上依然索尼 FE 55mm F1.8 ZA更佳。
"6、色散表現相當:
三陽AF 50mm F1.4 FE全開光圈下大概有10μm左右的色散,下面我們在室外進行實拍樣張對比,看看兩款鏡頭誰的紫邊控制更加出色。
兩枚鏡頭在大光比環境下使用大光圈逆光拍攝還是能明顯察覺到紫邊的存在。從上面對比中可以看出,當兩支鏡頭光圈收縮到F2時,兩枚鏡頭依然有輕微紫邊可見,當光圈收縮到F2.8以後,紫邊都基本消失。之後,紫邊被兩枚鏡頭很好抑制。整體來看兩枚鏡頭的紫邊控制能力相當。感覺上
三陽AF 50mm F1.4 FE要稍好一點點。
7、大光圈暗角明顯 50mm F1.4
▲暗角對比測試
暗角對於兩枚鏡頭在光圈全開時還是比較容易察覺到的,當然也避免不了。兩枚鏡頭的最大光圈不一樣,所以「最大光圈」對比沒太大意義,看看就好。當兩支鏡頭光圈收縮到F2時,兩枚鏡頭依然有輕微暗角,不過已經可以感覺到
三陽AF 50mm F1.4 FE暗角要比索尼 FE 55mm F1.8 ZA輕一些
。當光圈收縮到F4以後,暗角就很難察覺了。兩枚鏡頭整體來說對暗角控制還是不錯的,在大光圈時三陽AF 50mm F1.4 FE
暗角控制要稍好於索尼 FE 55mm F1.8 ZA。
8、虛化對比 實力相當
▲
虛化對比測試
從室外拍攝的樣張來看,兩枚鏡頭使用大光圈拍攝虛化效果非常明顯,焦外虛化效果還是比較柔和自然的。
總的來說兩枚鏡頭虛化能力相當,日常拍攝無論是人物還是靜物都可以獲得不錯的背景虛化效果。
9、實拍樣張
三陽AF 50mm F1.4 FE
實拍樣張>>>
【圖集】對焦速度一般 三陽FE卡口50mm F1.4樣片
索尼 FE 55mm F1.8 ZA 實拍樣張(點擊下方圖片)>>>
"10、購買建議
曾經只有索尼FE 55mm F1.8 ZA的時候,沒什麼爭議,給索尼A7系列配原廠標頭選它就可以了。當然它不錯的光學素質也是對得起這個價格。如今不光索尼又發布了FE 50mm F1.4 ZA鏡頭、
FE 50mm F1.8鏡頭
,三陽也推出了支持自動對焦的
三陽AF 50mm F1.4 FE。這枚和
索尼FE 55mm F1.8 ZA價格接近的鏡頭,體積和重量都大上不少。當然畢竟光圈達到了F1.4。雖然光圈更大,價格也更貴,但是
也並沒有成功逆襲索尼原廠FE 55mm F1.8 ZA。在紫邊、暗角控制的確稍好於FE 55mm F1.8 ZA,同時1.4光圈不僅是提供了更好的虛化效果,也能夠在一些環境下提高快門速度。但是FE 55mm F1.8 ZA擁有體積、重量以及畫質方面優勢,而且對焦速度也快上不少。至於光圈的優勢,索尼還有FE 50mm F1.4 ZA呢!
因此如果你是
專業攝影師和高端攝影發燒友
,就是對於畫質有很高的要求的那些人。通常你不會在乎價格和體積重量的差距,那你乾脆就買索尼FE 50mm F1.4 ZA
"【
點擊查看詳情
】。而
如果你是街頭攝影師或者買A7系列只是為了追求輕便,出去旅遊負擔不太大。那麼你會比較在意鏡頭的價格和體積、重量這些方面,顯然首推還是索尼FE 55mm F1.8 ZA"【
點擊查看詳情
】。索尼FE 55mm F1.8 ZA擁有明顯的體積、畫質和對焦優勢。而三陽AF 50mm F1.4 FE"【
點擊查看詳情
】,我依然認為是用戶以相對低廉價格得到大光圈和尚可素質的解決方案。畢竟
如果你只需要一個定焦鏡頭,然而預算有限。你還可以選擇索尼FE 50mm F1.8【
點擊查看詳情
】。雖然和今天的主角們比差一些,但重要的是,它不到2000塊,還是非常值得買的。
(感謝蘭拓相機租賃提供解析度及色散測試數據)
▲微信掃碼關注 更多干貨頃刻擁有
C. 三陽35mm f/1.4 AS UMC鏡頭怎麼樣
Samyang(三陽)正式發布了新款鏡頭35mm f/1.4 AS UMC,將會推出佳能、尼康、賓得、三星NX、索尼及4/3等6種介面版本。該鏡頭擁有f/1.4大光圈,結構為10組12片,採用浮動對焦機構以獲得更佳的畫質,不支持自動對焦,含1片非球面鏡片和2片高折射率鏡片的鏡頭結構,擁有f1.4超大光圈,等效APS畫幅為49mm。
鏡頭型號:
35/1.4 AS UMC
發布日期:
2010-09-17
廠家推薦價格:
卡口類型:
135
適用卡口:
鏡頭結構:
12/10
非球面鏡片數量:
1
ED鏡片數量:
鏡頭焦距(mm):
35
最大光圈(f/):
1.4
最小光圈(f/):
等效APS焦距(mm):
49
視角(°):
63.1
光圈葉片:
最大放大倍率:
最近對焦距離(m):
0.3
驅動馬達:
濾鏡直徑(mm):
77
外觀尺寸(DxL)(mm):
83 x111.5
重量(g):
?
備註:
視角和機身尺寸採用佳能卡口的數據
D. 三陽鏡頭怎麼樣
1、三陽鏡頭超廣角頭支持全畫幅,不支持自動對焦,可裝合焦晶元,有合焦提示。5D2 5D3等可刷魔燈固件使用峰值對焦。
2、拍攝風景、夜空都很不錯,因為擁有超廣大光圈。
3、價格只要2000左右,性價比高。
4、三陽鏡頭是沒有馬達的,全手動控制。對初次接觸單反的人來說,可能會不太方便。
E. 做微電影拍攝,有人能建議我配什麼鏡頭嗎
電影鏡頭即需要拍攝大視角的廣角鏡頭,也需要長焦拍攝淺景深的特寫鏡頭。所以說想做好微電影,鏡頭的選擇很重要,如果需要精雕細刻的畫質那麼一套焦距齊全的定焦鏡頭是少不了的,專業的可以選擇蔡司的CP2系列,或廉價的三陽電影鏡頭系列。如果是用單反也可用相機的鏡頭。如果為了方便也可考慮變焦鏡頭,畫質不妥協最起碼也得一套大三元,如果計較成本,普通變焦鏡頭也能應付。
F. 養森三陽鏡頭和嘉蕊鏡頭那個好
必然是三陽鏡頭,
定位不同,三陽鏡頭跟適馬、騰龍一樣都屬於專業副廠鏡頭,其鏡頭都是專業鏡頭:
三陽旗下有14 24 35 85 ,分可以自動對焦的和不可自動對焦的系列,其中不可對焦系列又衍生出電影鏡頭,三陽在這個領域還是有市場的。
而嘉蕊鏡頭面向業余愛好者,鏡頭解析力,畸變,色散等都不如三陽,只有手動對焦的鏡頭,畢竟價格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