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期待電影《生化危機3》
恐怖游戲締造者《生化危機》進化編年史 又名《惡靈古堡》(台譯)
《生化危機》自從1996年3月22日登陸PS平台以來,開創了生存恐怖游戲的新紀元。CAPCOM最初為該作定下的銷量目標是15萬,游戲發售時也並沒有什麼火爆的場面,但是游戲眾多新的理念、優秀的畫面、緊張的氣憤和曲折的故事情節贏得了廣大玩家的愛戴,從而形成了長期熱賣的局面,不久銷量便突破100萬。《生化危機》的主要負責人,被譽為「生化之父」的製作人三上真司則一跑走紅,成為業界的明星。
之後,CAPCOM為鞏固《生化危機》的地位,不惜重金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為了使游戲更加的出色,曾經把已經開發了70%的作品全盤否定,重新製作,這部被否定的作品就是後來被人們稱之為《生化危機 1.5》的神秘作品。經過製作人們的長期努力,《生化危機 2》於1998年1月28日在美日兩地同時發售。而在日本的秋葉原街頭,廣大玩家晝夜排隊等候著游戲的發售。受歡迎程度超出了CAPCOM的預期,結果日本地區首天銷量為180萬套,加上美國地區的20萬套,《生化危機2》成為CAPCOM歷史上第一款首日銷量突破200萬套的游戲,勢頭直逼當時發售不久的《最終幻想7》。 《生化危機2》的成功徹底奠定了該系列在生存恐怖游戲領域的霸主地位,成為系列的最高峰。
雖然於1999年9月27日發售的《生化危機3》也取得了不錯的銷量,但是由於改動不大,且只是對2代的情節做了一個補充,所並沒有受到廣泛的好評。
隨著SEGA新主機-DreamCast的發售,CAPCOM迫切與其展開合作,希望憑借新主機的強大機能重塑《生化危機》年的輝煌,但是由於CAPCOM與Sony簽定了獨占協議,所以《生化危機》的正統續作不能在PlayStation以外的主機上發售,所以DC版的《生化危機 代號:維羅尼卡》就是在當時的特殊環境下誕生的,並於2000年2月3日登陸DC平台。
但是由於SEGA自身營銷策略的失誤,使得DreamCast主機供貨嚴重不足,加上隨後PlayStation 2的發售,使得DC主機的銷量接近冰點。雖然《維羅尼卡》 擁有超高的素質,優秀的故事情節,但是其銷量在日本也僅僅停留在50萬。CAPCOM不甘心大量的開發費用就這樣付諸東流(據悉:《維羅尼卡》的開發費用為1500萬美元),所以於次年3月22日-《生化危機》五周年紀念,發布了《生化危機 代號:維羅尼卡完全版》的DC版和PS2版。
CAPCOM這種背信棄義的行為使得那些為了《生化危機》才購買DC主機的玩家傷透了心,雖然CAPCOM一再向廣大玩家道歉,但是惡劣的影響已經無法挽回。PS2版的《維羅尼卡》銷量並沒有顯著的提升。
與此同時,由於C社的大量作品銷售成績不佳,使其陷入了財政危機,當時有傳言說CAPCOM將要變賣剛剛建成的總部大樓,用以償還債務。就在此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在CAPCOM的新聞發布會上,著名游戲製作人-三上真司宣布,其製作小組已經停止了PS2版《生化危機》的開發工作,從此以後,《生化危機》的全系列作品將獨占任天堂的NGC主機,並在發布會上與任天堂的王牌製作人宮本茂親切握手。消息已經傳出業界一片嘩然,此舉動確實讓人浮想聯翩(隨後得到證實,任天堂支付了《生化危機4》一半的開發費用,CAPCOM為了降低風險,度過財務危機,才與任天堂合作)。
而這之後,CAPCOM並沒有馬上推出《生化危機4》,打頭陣的是《生化危機》初代的重製版和早就公布的《生化危機0》。憑借NGC 主機強大的圖象處理功能,《生化危機》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其畫面表現力甚至超過了同時期其他游戲的CG水平。伴隨圖像大幅度進化而來的是更深的投入感和恐怖感的回歸。日本著名游戲雜志《Fami通》為這兩作的評分分別為39分和38分(滿分為40分)。但是由於NGC主機主要面向低年齡玩家,再加上CAPCOM有過食言的行為,使得玩家相信《生化危機》一定會移植到PS2主機上的。這使得兩款作品的首周銷量區區十幾萬。
《生化危機 Rebirth》和《生化危機0》的銷量不佳使得CAPCOM並沒有擺脫財政危機,分析家認為,CAPCOM要想徹底擺脫經濟危機,《生化危機4》的銷量在全球要達到350萬套,這對於銷量在各地區普遍偏低且低齡化的NGC主機來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生化危機4》的移植在所難免。雖然CAPCOM再一次食言,但這對於廣大擁有PS2主機的玩家來說,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生化危機4》最初公布於2002年底,游戲的主角是《生化危機2》的新上任的警察Leon S Kennedy,雖然游戲在細節方面有所改動,但是整體還是延續系列一貫的風格。該系列的一些老的製作人,由於厭煩了大量重復且毫無創新的工作,紛紛離開「生化」開發小組。為了使這個系列徹底擺脫老套路的束縛,製作小組決定進行大膽的革新。首先對圍繞著傘公司的故事情節做一個總結,重新講述新的故事。
其次,將《生化危機》中的標志性設定-喪屍取消,換成比其更有智能,行動更敏捷,且攻擊力更高的敵人。顯示模式變為16:10的寬屏模式,視角也變為第三人稱的背後視角,射擊時則變為第一人稱主視角。而且有紅外瞄準功能,當打到敵人的不同部位時,如頭、胳膊、腹部和腿時,敵人會做出各種不同的反映。而且為了提高動作性,還專門設立了一個動作鍵,可以做出翻窗而出,踢倒梯子,踢飛敵人等,在boss戰時動作鍵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生化危機4》是真正意義上的全3D作品,以往《生化危機》的系列作品全都是採用3D人物加背景貼圖(除「維羅尼卡」外)。這就對製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場景異常的復雜,還要使室內環境和室外環境做到無縫的連接。此外,《生化危機4》在音效上下了非常大的工夫,一些聲音是利用公司原有的素材,另一些聲音是重新錄制的,還有一些聲音則來自於動物。在動作捕捉方面,CAPCOM放棄使用公司自主開發的工具,轉而投向更為專業的工具。這使得《生化危機4》中的動作看起來更加的流暢和協調。
還有兩個非常大的改動是其一,取消了系列時空道具箱的設定,這就使得玩家需要合理的安排道具的種類和位置。其次,《生化危機4》以前的作品的時間都是設定在晚上,且沒有變化。而在本作中,環境對游戲的進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開始的時候,天還是亮的,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敵人所在的位置,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天色會慢慢的變黑。黑夜中,你只能藉助火把的微光來辨別方向,而敵人卻埋伏在四周,隨時會向你撲來,這個設定使恐怖感大大增加。最後,是人物口型的調整。錄音工作是在美國完成的,隨後製作人員對人物的口型做了精確的調整,使得看起來並沒有太大的出入。
至今為止,《生化危機》已有10年的歷史,全系列的累計銷量已經超過了2000萬。今年的E3展上,CAPCOM公布了《生化危機5》,並決定將於2008年在PlayStation 3和XBOX 360上同時推出。所以,我們堅信《生化危機》的歷史還將延續下去,而作為系列忠實Fans的我們,也許永遠也不希望看到它結束的那一天。
《生化危機0》,外面下著暴風雨,列車賓士著,裡面的乘客們在用餐。全然不知即將到來的惡夢,在列車外的山腳上,有一個男子在唱的詛咒之歌,被乘客們注意到了。這時!!N多水蛭突然出現在列車上,襲擊車上的乘客。頓時見列車里成了人間地獄。那男的是誰??究竟是怎麼回事?。
另一邊布拉瓦小隊奉命調查在市郊附近發生的謀殺案。但中途直升機起故障,導致所有隊員在中途就降落了。在調查的時候S.T.A.R.S.的新人瑞貝卡發現了以遭到某種東西襲擊的囚車。2位警員的眼睛被挖去,在落下的資料上來看他們在押送一位囚犯比利。因殺了10多位同僚而被叛死刑,這車就是前往刑場時候糟到某物的襲擊的。調查中,瑞貝卡發現以停在軌道上的列車。瑞貝卡踏上了這死亡列車。在上面他認識了比利,也決定與比利合作。車上的乘客們以變成SS或水蛭人,2人浴血奮戰開動列車,在車上他們發現了傘公司的回收部隊,雖然那時回收部隊都被水蛭殺死,但是~他們究竟在車上干什麼?無意中他們到了地下研究所,而這時威廉和威斯克也在這所以廢棄的研究所,在干什麼呢?最後真相漸漸明了,原來幾年前威廉和威斯克為了奪取病毒樣本而殺死了快完成水蛭樣本的他們的師傅馬克思。他們把馬克斯的屍體仍在下水道上。但水蛭樣本里的水蛭潛入了馬克斯的身體內,馬克斯得到了重生,為了報復,他再次回到了研究所里,但沒砍到自己的徒弟卻被瑞貝卡和比利給K死了。 忘了說了。比利其實是被冤枉了。在一次非洲上的軍訓上他們的小組因沒找到目標,而殺死了無辜的非洲村民,比利全力阻止,但被隊長打倒在地。一怒之下, 然後瑞貝卡答應比利會跟警察局報道說比利少尉以死。瑞貝卡繼續前往洋觀跟自己的同伴會合,而比利就自行離開了。0代的結束。
電影產品
電影《生化危機1》(Resident Evil)簡介:
主演:
米拉-喬沃維奇(Milla Jovovich)
米歇爾-羅德里格茲(Michelle Rodriguez)
埃里克-馬比烏斯(Eric Mabius)
詹姆斯-普洱弗伊(James Purefoy)
導演:保羅-安德森(Paul Anderson)
類型:科幻/驚悚片
分級:R(恐怖/性/裸體)
概述:
一項「死亡病毒」的秘密實驗是個致命的錯誤。《生化危機》這部影片改編自廣受歡迎的視盤游戲系列,是一部情節緊張的驚悚片。由主演過《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的米拉-喬沃維奇(Milla Jovovich)、米歇爾-羅德里格茲(Michelle Rodriguez,曾主演過《速度與激情》「The Fast and the Furious」)和埃里克-馬比烏斯(Eric Mabius,曾主演過《危險性游戲》「Cruel Intentions」)擔綱主演,講述了爆發在善良與邪惡、人類與計算機、活人與僵屍之間的較量。
劇情:
在保護傘公司(Umbrella Corporation)的老巢----「蜂巢」(Hive)的巨大地下遺傳研究中心時暗藏著某種可怕的事情,在這里聚集著神秘的生物工程學家。一種致命的病毒爆發了,並快速地傳播著。「紅色女皇」----一台控制和監視著整個「蜂巢」的超級巨型計算機把整個中心都封閉了起來,甚至包括很小的漏洞,「殺死」了所有被困在里邊的工作人員。
艾麗斯(Alice,米拉-喬沃維奇飾)和雷恩(Rain,米歇爾-羅德里格茲飾)必須帶領著特遣隊員們將這種已毀滅了保護傘公司所有研究人員的病毒隔離起來。然而,隊員們很快發現這些工作人員們並不是真正地死去了。他們現在已成為徘徊在「蜂巢」內貪婪的象僵屍一樣的活死人。人們一旦被他們咬一口或被他們抓傷就會受到感染,甚至立即變成他們一類的人。
艾麗斯和她的特遣隊有3個小時來完成他們的任務,否則這些僵屍們將泛濫成災,對整個地球構成威脅。為了接近紅色女皇,小隊成員必須在這個象蜂巢一樣的迷宮里,穿過一連串一個比一個恐怖的障礙。其中包括致命的激光、異型犬爪和一個巨大的樣品屋,在這個樣品屋裡艾麗斯見識到了保護傘公司導致這場危機的邪惡研究成果。艾麗斯也很快發現了這些僵屍是該公司的一項最新的研究方案----變種T-病毒造成的結果。
T-病毒最初的設計方案是抗衰老、治療神經方面的疾病,它具有激活死亡細胞的能力。艾麗斯意識到這肯定是一個神秘的破壞者偷走了這個病毒,並把它釋放到「蜂巢」的空氣中。這就是危機的爆發經過。誰會做這事呢?為什麼要這樣做?
面對這個巨型計算機,雷恩假意請紅色女皇幫助他們。紅色女皇同意了,但是堅持那些被感染的人一個也不允許逃走。當然,除非他們能首先找到克制這個病毒的反病毒。他們的有效辦法就是利用遺傳上的變種試驗,也就是利用現在能摧毀所有僵屍的著名邪惡生物----"舔食者"(Licker)。"舔食者"每殺死一個人,他的力量就會增加,也使特遣隊的工作更加危險。
特遣隊能夠及時打敗紅色女皇,在規定的時間內找到反病毒嗎?或者,他們是否也會變成僵屍呢?如果能有人活著逃出邪惡「蜂巢」的話,會是誰?
電影《生化危機2:啟示錄》(Resident Evil: Apocalypse)簡介:
編劇:保羅·安德森 Paul Anderson
導演:亞歷山大·韋特 Alexander Witt
主演:米拉·喬沃維奇 Milla Jovovich
西娜·吉羅瑞 Sienna Guillory
邁克·埃普斯 Mike Epps
奧迪德·弗爾 Oded Fehr
薩克·華德 Zack Ward
雷薩克·艾多提 Razaaq Adoti
馬休·泰勒Matthew G. Taylor
類型:動作/恐怖/科幻
級別:PG-13(頻繁的語言、暴力和裸鏡)
片長:115分鍾
出品:Screen Gems(Sony旗下影業)
上映日期:9月10日
院線(區域):2700家(全美)
劇情:
艾麗絲(米拉·喬沃維奇 飾)從第一集的生化喪屍中逃離,可是她卻依然逃不出生化危機的惡夢。經過保護傘公司地下生化實驗室的改造,她被賦予了超人的力量速度和感知能力,現在她必須擔負起保護人類的工作,繼續和喪屍的戰斗。
生化病毒仍然在拉科恩城內肆虐蔓延,那些感染病毒的喪屍也成為威脅整個人類的因素,必須在它們更加強大之前找到病毒的來源和有效控制它的方法,以解決整個人類陷入基因突變的絕境。為了這個目的,同時也是為了找出和拯救拉科恩城內可能倖存的同胞,艾麗絲和剛剛遭到降職處分的特種防衛隊隊員吉爾(西娜·吉羅瑞 飾)、以及佩頓(雷薩克·艾多提 飾)、L.J.(邁克·埃普斯 飾)、尼克萊(薩克·華德 飾)以及隊長卡洛斯(奧迪德·弗爾 飾)組成調查組,再一次深入到拉科恩城腹地。
除了面對喪屍大軍、變種怪物,他們遇到了更加強大的敵人,這個被稱為「復仇邪神Nemesis」的怪物(馬休·泰勒 飾)是第一集中受傷的麥特在接受保護傘公司的「耐密斯計劃」之後變異而成,它被輸入了毀滅一切生物的指令,並且它還擁有強大的電磁炮和火箭彈擁有驚人的破壞力。
《生化危機3:劫後餘生》(Resident Evil: Afterlife)簡介:
美國《Hollywood Reporter》日前報道了兩部《生化危機》電影版新片的消息,除了已經確認的《生化危機3:劫後餘生》(Resident Evil: Afterlife)之外,目前其第四集電影實際上也已經開始籌拍。
《生化危機:劫後餘生》在澳大利亞拍攝,本片根據《生化危機》第一部的導演Paul W.S. Anderson的劇本拍攝。此前Anderson也曾拍攝了《真人快打》、《異形對鐵血戰士》等與游戲息息相關的電影。本片的女主角Alice依然是Anderson的妻子兼名模Milla Jovovich主演,劇情上本片將會延續第一部的故事。講述Alice逃出安布雷拉公司的實驗室之後,整個城市已經淪為廢墟,如今她將會在美國西南部沙漠地帶碰到更多的喪屍。本片預計將於2006年內上映。
《Hollywood Reporter》的報道中最令人意外的是《生化危機》第四部電影的消息,第三部剛剛開鏡,第四部就已經投拍,顯然CAPCOM和片商們准備將《生化危機》的剩餘價值全部榨幹才會甘心。第四集《生化危機》由德國Constantin Film AG公司拍攝,本片將會以東京為背景,不過目前還沒有進一步消息。
中文片名:生化危機3:劫後餘生
英文片名:Resident Evil: Extinction
國家地區:美國/英國/法國/德國
影片類型:恐怖 驚悚 動作 科幻
上映時間:2007年09月21日
影片公司:索尼電影公司
導 演: 拉塞爾·莫克利 Russell Mulcahy
主 演: 米拉·喬沃維奇 Milla Jovovich
林登·阿什比 Linden Ashby
奧德·菲爾 Oded Fehr
艾麗·拉特 Ali Larter
影視詳情:
《生化危機3:劫後餘生》在澳大利亞拍攝,本片根據《生化危機》第一部的導演保羅·安德森的劇本拍攝。第三部的女主角Alice依然是安德森的妻子兼名模米拉·喬沃維奇主演,劇情上本片將會延續第一部的故事。
劇情接續在第二集拉昆市因為生化病毒污染使得僵屍橫行,不得不以核彈摧毀整個拉昆市。而第三集劇情則會把故事拉回開發病毒的保護傘公司總部,繼續調查整個生化病毒事件的始末。
2. 超級馬里奧是誰發明的
原名: マリオ 英文: Mario 中文又譯: 瑪莉、瑪利歐、瑪利奧、瑪莉奧或馬里奧 (港又譯:孖寶兄弟) 官方譯名: 馬力歐 代表游戲: 《大金剛》(1981年/街機)(也有雅達利2600和街機版)、《馬力歐兄弟》(1983年/FC)、《超級馬力歐兄弟》(1985年/FC)、《拆屋工》(1985年/FC)等。 馬力歐——靠著超群的運動神經與勇氣,向強大的敵人發起攻擊,是玩家們心中的英雄。尤其是在日本,就算是不知道首相名字的人,恐怕也會知道馬力歐。超高的知名度使得馬里奧成為日本的國民游戲角色。雖然看起來是一臉滄桑的大叔形象,但是在《任天堂全明星大亂斗》中的檔案珍藏中判明,其實不過26歲左右。也許讀者們會非常驚訝於這個事實,但想想游戲中,馬力歐靈活矯健的身姿,相信就會理解吧。 馬力歐的出道可以追溯到1981年的街機游戲《大金剛》,那時還沒有馬里奧這個名字,只是單純地將他設定為一個義大利人角色。當時對馬力歐有「Mr.電子游戲」、「跳躍人」等非正式的稱呼。關於正式命名還有一段典故。當游戲《大金剛》被拿到美國任天堂分部的時候,公司員工發現在有一個在倉庫中工作的工人馬里奧,相貌和動作酷似游戲中的「跳躍人」,於是「馬力歐」也就成了這個明星角色的正式名字。1953年有一部法國電影《恐怖的報酬》,主人公名叫馬力歐,搭檔名叫路易基。不知道這是不是游戲中雙胞胎兄弟路易誕生的原因呢?關於馬力歐的全名,至今一直沒有正式公布。但是根據馬力歐和路易基並稱為馬力歐兄弟這一事實,可以推斷馬里奧的全名應該是馬力歐·馬力歐。其實在馬里奧題材改編的真人電影中,兄弟倆的全名清楚地寫著「馬力歐·馬力歐」和「路易·馬力歐」。 PS:我為什麼要改成馬力歐,因為官方譯名是馬力歐 帽子加背帶工作服、大鼻子和鬍子等特徵,離英雄的形象相差甚遠。再加上少許肥胖的身材,稍不留神可能就會把我們的英雄馬里奧當成在便利店打工的中年大叔。但是形象上所帶來的個性和親切感,卻在玩家的心中根深蒂固。馬里奧的誕生之父宮本茂的設計理念就是「像記號一般讓人一目瞭然的外貌,容易表現動作的配色」。當時限於硬體的機能,無法表現精密的畫面。為了清楚表現人物的動作,就把馬里奧的服裝設計成了背帶工作服,這樣可以很好的表現出手臂的動作。關於臉部的設計,當時的考慮是,就算設計得很仔細,在電視上也無法表現出來。有特點、容易辨認,才是設計的重點。所以就有了大鼻子、留鬍子、戴帽子的設計。說到服裝顏色的組合,也不只局限於一種。在《馬里奧兄弟》中是藍色工作服加紅色襯衫。而在《大金剛》中卻是紅色工作服加藍色襯衫的相反組合。 初次登場開始兩年後,還默默無聞的馬里奧又出現在《大金剛Jr.》中。游戲中馬里奧反串了綁架大金剛的綁匪,是一個使用鞭子操縱著怪物的角色。之後在《網球》和《PUNCH OUT》游戲中還客串過裁判。馬里奧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游戲標題中是《馬里奧兄弟》這款游戲,而且他的弟弟路易也初次登場。漸漸地,馬里奧的個性也開始顯現出來。而且也是在這個時候,他開始作為游戲的主人公,並開始獨當一面了。到了1985年,把馬里奧捧成明星的決定之作《超級馬里奧兄弟》登場。保留了用頭頂、用腳踩等基本動作系統的同時,更是加入了身體變大、發射火炮等多彩的系統。因此,馬里奧也就成了真正的動作英雄。特別是吃到蘑菇後,身體變大的系統,給人強烈的震撼。一時間本作成為廣大玩家的寵兒,馬里奧也終於坐上了明星的寶座。從此馬里奧的動作英雄傳說,便一發而不可收。續篇2代、3代,也是一經推出,便馬上熱銷。之後,更是進入了馬里奧的巔峰時代。不只是動作游戲,作為醫生的《馬里奧醫生》和高爾夫球手《馬里奧高爾夫》,已經完全確立了馬里奧在當時整個日本游戲界的地位。隨著《超級馬里奧USA》等國際版本的推出,馬里奧的人氣在全世界開始爆發。1990年在美國進行的調查顯示,美國人對馬里奧的認知度甚至超過了美國本土的明星米老鼠。一個游戲角色能達到如此出名的地步,就連宮本茂也沒有想到。 到了最近幾年,很多第三方的軟體公司也開始製作關於馬里奧的游戲。如NAMCO的棒球游戲《超級馬里奧體育館》、KONAMI的音樂游戲《D.D.R.with馬里奧》等。馬里奧在這些本不屬於自己風格的游戲中,也表現得非常成功。也許是大明星才能具備這樣的才能吧。馬里奧的活躍並不只局限在游戲界,他的影響已經滲透到了電影界。1986年日本製作的卡通電影《超級馬里奧·碧奇公主救出大作戰》,在日本也取得了不錯的票房。1993年好萊塢製作了真人版的電影《超級馬里奧·魔界帝國的女神》,並大規模在各地上映。作為目前唯一一部馬里奧題材的寫實電影,對馬里奧的FANS來說,的確具有收藏的價值。 任天堂一旦推出新主機,勢必會首先推出標題中帶有「馬里奧」字眼的游戲,這種傾向至今仍在繼續。從誕生到現在,馬里奧雖然已走過了很長的歷史,但從外型來看幾乎沒有任何變化。即使變成了3D,無論穿上什麼樣的服裝,外貌始終是傳統的馬里奧。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長壽」的表現,也是對FANS的一種忠誠。從街機版《大金剛》中初露頭角,到現在雖然已經走過了25個年頭,馬里奧仍然可以說是游戲角色之王。除非有一天任天堂離開游戲界,否則馬里奧的這種地位可能將永遠繼續下去。 馬力歐第一次出現於《大金剛》街機游戲,此游戲很成功。當紅白機發行時,馬力歐已經有他自己的游戲——革命性的《超級馬力歐》。其作品是世界上第一部滾動卷軸類的游戲,並且作為世界上最經典的卷軸類游戲被載入到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中。 原稱「Jumpman」(跳人),馬力歐這名字首次出現於《大金剛》美國版的傳單。據說在美國取名時,美國任天堂的房東Mario Segale闖入會議室,要求任天堂立刻交付延誤的房租。[來源請求]改名後,好幾個馬力歐游戲都有提示先前的「Jumpman」名稱,如《紙片馬力歐:千年之門》和《馬力歐籃球》。馬力歐的配音演員是Charles Martinet,他也是路易吉、瓦力歐、和瓦路易吉的配音。 馬力歐的獨特形象是起因於1980年代中期的技術限制,程序設計師不能夠在有限空間里存入手臂擺動的動作,所以當時他的襯衫是單色的。那時也沒有空間來畫嘴唇、耳朵、和頭發,所以馬力歐身著工裝褲和帽子、留著胡須和鬢角。馬力歐的創造者宮本茂在采訪時說他無法讓頭發做出飄逸的動畫,所以選擇帽子。 為了解釋為何馬力歐和路易吉兩兄弟被稱為「馬力歐兄弟」,「馬力歐」這姓氏(組合成「馬力歐·馬力歐」)出現於代理出版的動畫片和《超級馬力兄弟》影片。但是,任天堂從沒有官方使用或確認此姓氏。 馬力歐早就成為了任天堂的吉祥物。馬力歐的主要對手是世嘉公司在1990年代初推出的索尼克。這兩個吉祥物激烈競爭了近十年。最後競爭在2001年結束,世嘉公司放棄了自己的游戲機,轉用任天堂。此後,許多玩家希望這兩個人物可以在同一個游戲里出現。此願望在2007年實現了,馬力歐和索尼克將同時出現於《馬力歐與索尼克在北京奧運》。
3. 任天堂《超級馬里奧》里馬里奧的國籍設定是
國籍:義大利籍美國人。
4. 任天堂switch預告片中放的歌叫什麼名字
預告片歌名:"Ha Ha Ha Ha (Yeah)"
歌手:White Denim
所屬專輯:Stiff
5. 塞爾達傳說什麽時候出電影版啊
任天堂有一部游戲會被改編成電影,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塞爾達傳說》系列。這是游戲大師宮本茂繼《馬里奧》之後的又一個頂尖游戲系列。據墨西哥雜志《Club Nintendo》報道,任天堂市場及銷售部行政副總裁Reggie Fils-Aime宣稱他們正在准備電影版《塞爾達傳說》。由於該雜志是任天堂的官方雜志,因此這則消息的可靠性可以說是很高的。
電影版「塞爾達傳說」預告片幕後花絮
http://www.levelup.cn/news/NewsDetails/2008-4-5/27786_2.shtml
6. 音樂僵屍任天堂扮演者
是佐藤健扮演的。
佐藤健(1989年3月21日-),出生於日本埼玉市岩槻區,畢業於日本埼玉縣立越谷北高等學校。
2007年,在《假面騎士電王》中首次擔當主演,一人分飾八角。此作品亦在周邊、DVD銷量、劇場版數量和票房等多方面創下平成假面騎士的記錄。
2008年,參演日劇《rookies》,該作的電影版《rookies卒業》上映,並收獲85億票房成為年度票房冠軍,其也因此人氣急升。同年參演日劇《血色星期一》。
2009年,參演日劇《我的帥管家》,獲得日劇學院賞最佳男配角賞 。
2010年,主演日劇《Q10》 ,該作獲得第48屆銀河賞優秀賞。同年,在大河劇《龍馬傳》挑戰幕末四人斬之一的岡田以藏一角,演技獲得肯定。
2011年,參演電影《BECK》,獲エランドール賞[13及日本映畫批評家大賞新人賞。
2012年,主演舞台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同年8月,主演電影《浪客劍心》上映,全球累計收入超6000萬美元,亦成為日本平成代第一個主演票房破30億日元的男演員。
2013年,與內野聖陽搭檔的父子親情日劇《鳶》獲得2013年亞洲電視大獎最佳作品獎。
同年,與綾瀨遙共演的文藝電影《REAL完美的蛇頸龍之日》進入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批展映,並入圍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同年,主演純愛電影《迷霧中的蝴蝶》 ,收獲17.8億日元票房。
2014年,主演日劇《父子刑警》。同年主演電影《浪客劍心:京都大火篇》和《浪客劍心:傳說的完結篇》分別收獲52.2億日元票房和43.5億日元票房。
2015年,主演TBS建台60周年台慶劇《天皇的料理人》 ,該作獲得第85屆日劇學院賞包括最佳作品在內的六個獎項和第8屆東京國際電視劇節包括年度最佳作品在內的四個獎項。
2016年,主演電影《假如貓從世界上消失了》,並在該片中一人分飾兩角。
2017年,主演科幻漫畫改編真人電影《亞人》。同年,主演真實事跡改編電影《跨越8年的新娘》。
2018年1月,憑借《跨越8年的新娘》獲得第41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提名。6月,參演電影 《繼母與女兒的藍調》。
7. 皮卡丘被好萊塢拍成真人電影,曾經喜歡的人物與寵物會不會被毀
我覺得不會,其實並不用擔心這些問題,因為不在於怎麼客串,不管動漫拍成真人,還是真人拍成動漫,這些都是相通的,主要還是看製作的質量怎麼樣,當然還有還原度等各種因素。
除了這個還有很多影視劇是通過模仿動漫而來的,比如前一段時間時間不是出一個《全職高手》的電視劇嗎,還有《斗破蒼穹》,自己也去看了一下,不過沒有看幾集就不看了,總感覺缺少一些什麼,這可以是反差的問題吧,因為原著確實做得挺好,然後再看翻拍的,這一下子接受不來。
8. 任天堂直面會開播,持續40分鍾,哪些細節值得關注
在被提前各種爆料之後,任天堂官方終於宣布了新的直面會。任天堂2022年的第一次直面會將於北京時間2月10日早上6點開始,持續時間為40分鍾。官方表示將提供有關Switch游戲的新消息,重點是計劃於今年上半年發布的游戲。目前不清楚具體會有哪些游戲陣容,而根據之前舅舅黨的爆料,春季直面會亮點並不多,不會有重磅的游戲公布,不過大概率會有《空洞騎士絲之歌》的亮相,雖然這游戲不是第一方,但是已經足夠讓人期待。
需要注意的是,最受大家關注的《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2》並沒有在此次直面會中亮相。值得一提的是,截止到2022年1月份,任天堂Switch總銷量高達1.03億台,如果Switch保持這個增長速度,其總銷量有望在今年超越PS4。細分上看,任天堂Switch在美國銷量3467萬台,歐洲銷量2722萬台,日本銷量2343萬台。據悉,任天堂可能在今年推出Switch Pro,其將支持4K輸出,提供更好的屏幕和更強的硬體性能。
9. ns是什麼意思
0110. 《刺蝟索尼克》預告公開,為什麼人物比例慘遭吐槽
我感覺在動漫遊戲界中,每一部著名的游戲/動畫IP都屬於自己的標志性人物,譬如《精靈寶可夢》中的皮卡丘、《巫師》里的傑洛特、《海賊王》里的路飛、《超級馬里奧》中的馬里奧等等。如今動漫、游戲行業涉及的范圍越來越大,而動漫遊戲改編的電影也逐漸開始多起來了,譬如近期5月10日將於國內上映的《大偵探皮卡丘》,盡管與動畫游戲中的風格有比較大的差別,但是可以在真人電影中看到真實的皮卡丘或許也能滿足一下《精靈寶可夢》的粉絲吧。而如今又有一部著名IP被真人電影化。相信有80、90、甚至00後的朋友都應該知道《刺蝟索尼克》(Sonic the Hedgehog )這個游戲以及衍生出來的動畫吧。
而收到來自各種渠道的批評,導演發文表示:謝謝各位的支持與批評,各位對於索尼克在電影中的設計非常不滿,希望修改好的反饋,我們已經收到了,我們會與派拉蒙和SEGA盡全力去做到將這個角色還原到最好。而這個《刺蝟索尼克》的真人電影本身計劃將於今年年底11月上映,而這次的修改會否對上映的計劃有所影響呢?
大家對於這個真人電影《刺蝟索尼克》又有什麼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