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推薦幾部好萊塢黃金年代的經典電影
1.亂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 1940
主演:克拉克.蓋博/費雯.麗/奧利維亞.德.哈維爾蘭德/芭芭拉奧尼爾/伊夫林凱斯
觀賞度:五顆星(最高) 深刻度:五顆星(最高)
我選擇《亂世佳人》來打響頭炮,它確實當之無愧。這是一部讓我百看不厭的電影,這是一部讓我獲益良多的電影,這是一部讓我感受深刻的電影。要不是有《泰坦尼克號》的先入為主,它肯定是我最喜歡的影片。囊括第十二屆奧斯卡八項大獎,第一部彩色的奧斯卡最佳影片,被譽為上世紀美國最偉大的電影,費雯麗於克拉克蓋博極具魅力的個人表演。宏大場面,豪華氣派,烽火佳人,史詩風格般的盪氣回腸的愛情。
時勢的動盪與變遷捉摸不定,曾經的生活與情感隨風消逝。看《亂世佳人》,在戰火紛飛中體會命運的滄桑變幻,在歲月流轉中追憶消逝的南方文化,在個性沖突中品嘗愛情的酸甜苦辣。
從開篇的氣勢逼人到結尾的餘音回盪,當「Tomorrow is another day」這句不朽的名言終結全片時,一切如風飄逝,鴻影過牆,毫無痕跡。生命的荒涼和著充斥著天地間的悲憫之氣,悠悠、澹澹,回人腸,盪人氣。
2.卡薩布蘭卡 Casablanca 1944
主演:英格麗.褒曼/亨弗萊.鮑嘉
觀賞度:三星半 深刻度:五顆星
由美國電影協會評出來的百大經典系列中,《卡薩布蘭卡》在百大經典影片中名列第二,百大愛情經典中名列第一。凌駕在我喜歡的《亂世佳人》之上。所以,在我看這部電影前對其是充滿期待和敬意的。當我第一次觀看時,感覺除了沉悶還是沉悶。大概也跟當時的心情有關。我的耐性快要用完時,我終於開始看出了一點味道,這時候,影片結束了。給我留下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後來,又有機會觀看了幾次,我終於品出了經典的玄妙。
著名影人亨弗萊?鮑嘉和英格麗?褒曼的成功合作、黑人歌星杜利?威爾遜演唱的經典歌曲《時光流轉》、曲折離奇的情節、出乎意料的結局……它擁有銀幕經典所該擁有的一切。
傷感的舊日戀情,灰色的亂世迷濛,成就了這部愛情經典。亂世之中,人們的感情更加珍貴稀有,也更加堅韌深沉。為了愛情,也為了更大的博愛,那個憂郁的男人再一次面臨與愛人生離死別,犧牲自己。黑白影調開始時,一直彌漫著惆悵的感覺,而到了最後則演變成徹底凄美絕望的愛情氛圍。機場一段訣別場面真是盪氣回腸,長留在影迷的記憶之中。
影片以一個令人心碎的愛情故事演繹出一種不折不扣的愛國主義的情懷。為什麼相愛的人不能相守?答案只有一個,相愛不僅僅是索取,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奉獻。當那個任誰也戰勝不了的瘋狂年代已成為過去,當所有的恩恩怨怨都隨風消逝,人們只能祈求「時光流轉」。
3.羅馬假日 Roman Holiday 1953
主演:奧黛麗.赫本/格利高里.派克
觀賞度:四星半 深刻度:三星半
當落入凡間的天使遇上風度翩翩的紳士,造就的是一段經典的傳奇。四十年後,上帝終於把他的天使帶回天堂,留給凡人憑吊的就只剩下那部經典之作《羅馬假日》。
《羅馬假日》是愛情文藝片的典範,片中毫無大製作大場面,情節也簡單得很,但清純的公主和年輕的記者之間的愛情感動了每一個人,那種單純的愛時至今日仍被許多人留戀,格利高里?派克和奧黛麗?赫本的成功出演以及羅馬的街頭風景成為了世界經典。
影片最成功之處,就在於它塑造了一個美麗而不圓滿的愛情,就像幾十年後的《泰坦尼克》一樣。愛情的魅力就在於它的轉瞬即逝和無可奈何。影片在成功的營造了一個喜劇氛圍之後,又轉回頭來成就了一個悲劇結尾,他們的相逢喜而不俗,他們的離別哀而不傷,兩者結合竟然如此成功,難怪會成為絕世經典。純粹的喜劇和單調的悲劇都無法脫離自身的局限而上升一個檔次,這種笑過之後眼角帶著淚花的影片才能抓住觀眾的心。
世上的愛情大多是不圓滿的,人世間的悲劇莫過於此。在影片中這對男女來說,真正遺憾擔又真正欣慰的是,兩個人都沒有說出「我愛你」這三個字,只有深深一吻。但兩個人心領神會的無限愛意和無奈又豈是語言所能表達的,這正是影片之所以成為經典的關鍵。
4.魂斷藍橋 Waterloo Bridge 1940
主演:費雯.麗/羅伯特.泰勒
觀賞度:四星半 深刻度:四顆星
天才影星費雯.麗的又一部經典之作。這是一段美麗而憂傷的愛情故事,一首催人淚下的愛情絕唱。在戰爭的殘害下夭折的愛情,電影史上的三大凄美影片。
《魂斷藍橋》是一部風靡全球半個多世紀的好萊塢戰爭體裁的愛情故事片,它之所以讓人屏息凝神,不只是因為硝煙中的愛情使人沉醉,美麗中的缺憾使人扼腕,更重要的是生命中愛的永恆使人心馳神往……《魂斷藍橋》的內容傳奇,文藝氣息濃厚,具有極高的催淚效果。它的成功,不僅僅是向人們展示了愛的真諦,更重要的是向人們昭示了和平的寶貴和戰爭的罪惡。「拒絕戰爭,爭取和平」,這是影片暗含的主題。
難以忘記的是那一幕雨中擁吻的浪漫,還有女主角在車站巧遇自己的愛人,與他深深擁抱的那個哀怨的眼神中透露出來的無奈。戰爭中的愛情,男女主角因戰爭而相遇,又因戰爭而無法結合。命運的安排極富戲劇性。當男主角老年時,唯有握著他們相愛的信物,緬懷昔日時光,惆悵萬千,此時,觀眾是否早已淚光滿面,深受觸動呢?
5.風雲人物 It's a Wonderful Life 1946
主 演:詹姆斯. 史都華/萊昴內爾.巴里莫爾
觀賞度:四星半 深刻度:四星半
我最喜歡的好萊塢黃金時代男影星詹姆斯. 史都華的代表作,AFI百大勵志電影的第一位。本片包含了眾多的元素,責任,理想,愛情,奇幻,劇情緊湊,精彩感人。本片的口碑效應相當特別,當年上映時反應不高,但卻隨著時代久遠才被熱烈注意!其正面建設性主題也使它成為美國每年聖誕節必定在電視上重映的經典節目,就好像我們的春晚,每年聖誕NBC電視網都會放一遍。
電影曾獲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5項提名,但在另一部出色影片《黃金時代》面前敗下陣來。盡管如此,隨著年代的久遠,其意義與價值日漸凸現,入選美國電影協會評出的世紀百部佳片。
個人覺得這是十分不錯的影片,緊湊的劇情讓你不會覺得沉悶。此外,電影的表現形式較為獨特,從一開始就讓觀眾知道了影片的主題,以天使的眼光看待凡間的人物,在這個基礎上宣揚道德,倫理和家庭之愛,給一切情節增添了奇幻的色彩。影片既浪漫,又感人,在加上其極為積極向上的主題,讓人在看的同時感受到很多。
這是絕對值得一看的電影。
6.忠勇之家 Mrs. Miniver 1943
主演:葛麗亞?嘉遜/特麗莎?賴特/沃爾特.皮金
觀賞度:四星半 深刻度:四星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拍攝的戰爭文藝片,以英國倫敦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為模特兒,透過他們一家的戰時遭遇來反映大後方老百姓團結抗戰的熱誠,頗能鼓舞民心士氣,曾獲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等六項金像獎,在今天看來依舊有其藝術和娛樂價值。導演威廉.懷勒充分掌握住戰時生活的氣氛和人物之間的濃厚感情,拍出了鄰里間平凡中見不平凡的一面。飾演女主角米尼弗夫人的葛麗亞?嘉遜表現出後方家庭主婦的堅強和韌性,是極成功的賢妻良角色。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羅斯福總統看過這部影片底認為它的高昂格調可以鼓舞民心和士氣遂下令立即在全國公映。
《忠勇之家》不僅是二戰時期一部有很大政治影的影片,也是美國電影史上一部精緻的珍品。本片被譽為「大後方電影」的代表作,從側面去反映戰爭。在我看來,我是十分喜歡那個家庭的,開明的父母,有抱負的成年兒子,還有一對可愛的小兒女。其中,他們的長子文生是我特別喜歡的角色,覺得這個大男孩很可愛,他和「最佳女配角」之間的愛情也十分的動人。當我看到影片的最後一幕時,心中自然有種激情洋溢,斗爭昂揚的感覺。
㈡ 盤點好萊塢經典電影,每一部都好評如潮,你看過哪個
《肖申克的救贖》本以為這是一篇不會再老調重談的影評,但影片所展現的內涵,卻也是人類命題中永恆的討論,我想這也是這部94年的影片,到現在依舊保持生命力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原因吧。
他讓我們見識了這才是黑手黨,這才是黑幫,當然阿爾帕西諾在本片的表演也堪稱偉大,塑造了一個從青澀走向成熟的新一代教父形象。《教父》絕對不僅僅是一部黑幫電影這么簡單,它其中蘊含的哲理並不比《呼喊和細雨》或《鄉愁》少多少。教父就是這樣一部讓你一旦接觸就會著迷,就再也無法釋懷,永遠無法忘記的一部電影。
《阿甘正傳》在幾年裡,我一遍又一遍的重溫《阿甘正傳》,隨著年紀的增長跟生活閱歷的豐富,我看到了更多不一樣的東西,阿甘的成長,阿甘的愛情,阿甘的挫折,一點一點映射在我的成長之中,我看到了更多的感動。
我覺得這部電影不僅在於陪伴我的成長生涯,更多的在人生道路亦有啟發,但阿甘終究是活在電影里的人,而我們是活在現實里,阿甘正傳映射的人生是我們已經經歷過的,我們的成長經歷是迥然不同的,但情感上卻有著太多的共鳴和惺惺相惜感動。
㈢ 請推薦20部經典電影!
十大勵志電影
http://bbs.gdbear.com.cn/bbs/2006-5/18/22570057526.html
熒屏最愛之十大科幻影片
http://www.xn99.com/archiver/?tid-29571.html
十大科幻電影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50280/
世界電影史十佳影片
十佳劇情片:
1) 肖申克的救贖(刺激1995):男人必看的勵志影片。
2) 教父(1、2):經典黑幫片,有此作品,其他同類一概低頭。
3)美國往事:整個人生都在裡面。
4)天堂電影院:每個男人的童年回憶,太經典了。
5)無主之城:人家怎麼能拍出這么牛的電影!
6)活著:也許是中國目前最偉大的電影。
7) 阿甘正傳:教導所有的人要去寬容別人,傻就是福氣。
勇敢的心:民族自尊的好教材,希望大家要愛中國。
9) 楚門的世界:探討人的價值和人性根本的奇思怪作。
10) 音樂之聲:音樂的力量、音樂的快樂!
11)辛德勒的名單:震撼人心的歷史、充滿感染力的攝影和傑出的演員。
十佳科幻片
1) 星球大戰系列:開創了一個電影神話。
2) 異次元駭客(第十三層):應該說它比黑客帝國的構思更精妙。
3) 超人:所有漫畫類科幻電影的代表。
4) 終結者(1、2):科幻電影經典中的經典。
5) 12猴子:如此引人深思的科幻電影真不多見。
6) 黑客帝國系列:引發了對現實和未來網路發展的思考,形成了一種黑客文化。
7) 移魂都市(黑暗城市):風格另類的科幻片,結尾出人意表。
超時空接觸:比較嚴肅地探討外星文明問題的力作。
9) 千鈞一發:描寫未來社會人的基因問題的驚險影片,內容和主題俱佳。
10) 2001漫遊太空:經典作品,以嚴肅的科學性和預見性著稱。
十佳戰爭片:
1) 拯救大兵瑞恩:最真實反映戰爭和人性的超級巨作。
2) 獵殺紅色十月:節奏和人物拿捏准確的潛艇影片代表作。
3) 兵臨城下:從獨特的視角描寫二戰的巨片,演員表演到位。
4) 大逃殺:歸入戰爭片只因其太震撼、太殘酷。
5) 巴頓將軍:全景式展示戰爭的代表作,演員表演出色。
6) u-571:效果出眾的新型海戰片,拍得很有特點。
7) 全金屬外殼:庫布里克對戰爭的深刻反思,看過後使人對戰爭產生恐懼。
星際艦隊:科幻性質的戰爭片,士兵的訓練和戰斗的描寫很有煽動性和爭議性。
9)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隨時看起來都心潮澎湃的好電影!
10) 野戰排:反思越戰的經典影片。
十佳動作片
1) 英雄本色(1):吳宇森代表作。
2) 真實的謊言:阿諾演的最溫情和幽默的電影。
3) 生死時速(1):充滿動感,耳目一新!
4) 虎膽龍威系列:呵呵他怎麼總是一身傷卻不死啊!!!
5) 勇闖奪命島(石破天驚):動作片顛峰作品!演員表演出色。
6) 刀鋒戰士(1、2):新式吸血鬼動作片,非常另類和華麗。
7) 神秘的黃玫瑰系列:呵呵因為看的時候年紀小,覺得比西部片還經典。
復仇:也是羅馬尼亞的老電影,這部影片的槍戰讓人百看不厭。
9) 三步殺人曲系列:干凈利落的墨西哥風格槍戰電影。
10) 第一滴血(1):有內涵有力度有故事,是史泰龍為數不多的好片。
十佳恐怖片
1) 奪命狂呼系列:校園恐怖片的代表作,對年輕人的胃口。
2) 殺出個黎明:另類誇張的恐怖片,不嚇人,反而很搞笑和另類。
3) 活死人的黎明:活死人系列代表作,以惡心的僵屍著稱。
4) 驅魔人:畫面陰郁,聲效凄厲,晚上看真的噤若寒蟬!
5) 見鬼:港式恐怖片代表,有恐怖,也有情感。
6) 解剖(1、2):歐洲恐怖片的代表,內容奇怪前衛。
7) 壞品味:指環王導演的早期作品,恐怖而搞笑。
異形系列:科幻類恐怖片經典,1、2、4都很精彩
9) 咒怨:日式恐怖的代表,極其邪惡!
10) 活跳屍:罕見的血腥的黑色幽默!
十佳喜劇片 提供電影下載
1) 兩桿大煙槍:在英式幽默和一團亂麻中尋找答案的樂趣
2) 我為瑪麗狂:美國廁所文化的代表,低俗但好玩。
3) 反斗神鷹系列:美式無厘頭動作喜劇。
4) 大話西遊(1、2):經典!
5) 花田喜事:港式老喜劇片的代表,明星雲集。
6) 驚聲尖笑系列:以模仿糟改其他影片取樂的新型喜劇片。
7) 虎口脫險:歐式喜劇片經典作,百看不厭。
金雞:近年少見的優秀香港電影,有很深的內涵。
9) 面具:金凱瑞的成名作。
10) 喜劇之王:周星弛最有內涵的電影。
十佳武俠片
1) 卧虎藏龍:「美」式武俠片的開山之作!
2) 新龍門客棧:現在的武俠片製作模式都是照它來的。
3) 黃飛鴻系列:捧紅了李連傑啊!!!
4) 醉拳:成龍代表作,功夫片黃金時代的作品。
5) 少林寺三十六房:劉家輝的成名作,現在來看也趣味無窮。
6) 少林寺:不用說了,真功夫的代表。
7) 佐羅:法國劍俠片的代表,迷到很多mm。
笑傲江湖:對林青霞扮演的東方不敗印象最深。
9) 座頭市:創新的日本劍俠片,很有特點。
10) 殺死比爾:呵呵,新派東西方結合的功夫片來啦!!!!
十佳驚悚片
1) 死神來臨(1、2):構思巧妙,場景驚人。
2) 黑暗降臨:描寫鬼怪傳說的驚悚片,有些新意思。
3) 沉默的羔羊:獲得奧斯卡獎的驚悚片!
4) 7宗罪:風格陰暗,讓人時不時想逃!表演精緻!
5) 閃靈:可以盡情欣賞傑克尼科爾森的超凡演技。
6) 第六感:此類影片代表作!!結尾精彩之極!
7) 斷頭谷:蒂姆伯頓的驚悚恐怖大作,人頭亂滾!
心慌方(1、2):加拿大導演的匪夷所思之作!!!
9) 本能:不用說了,很色情!
10) 醫院風雲:拉斯馮提爾導演的丹麥影片,嚇的很多人不敢獨自回家。
十佳愛情片
1) 泰坦尼克:商業大作!
2) 漂亮女人:現代版麻雀變鳳凰!
3) 羅馬假日:奧黛麗赫本的經典。
4) 金玉盟:淡淡的幽怨、一生的承諾!
5) 卡薩布蘭卡(北非諜影):經典老片。
6) 畢業生:我們還能找到青春時代的純潔愛情嗎?
7)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以時代為背景的愛情名片,節奏緩慢。
保鏢:輕松健康的愛情電影。
9) 克萊默夫婦:對婚姻、兒女進行深入思考的倫理片。
10) 陽光燦爛的日子:屬於我們這些人的青春!
十佳魔幻片
1) 狼族盟約:法式魔幻片,明星眾多的大製作。
2) 印第安納瓊斯(奪寶奇兵)三部曲:斯皮爾伯格和盧卡斯的強大組合!
3) 倩女幽魂:中國鬼電影的里程碑!決不輸於外國片!
4) 魔戒三部曲:偉大的經典的真正的電影!!!
5) 哈利波特系列:新魔幻電影的奇特分支。
6) 魔幻屠龍(龍的心):感情真摯。
7) 木乃伊:幽默和特技結合的娛樂片。
剪刀手愛德華:蒂姆伯頓最有想像力的作品。
9) 小飛俠:嶄新的適合兒童的幻想片。
10) 大魚:多看兩遍吧,活著要善待自己啊!
十佳動畫片
1) 怪物公司:罕見的數碼特技!動人有趣的創意!
2) 冰凍星球:雖然賣座不是很好,但它的場景可是真的漂亮!
3) 辛巴達航海記:巧妙結合手繪和3d技術的優秀作品。
4) 怪物史萊克:健康的愛情觀和幽默的故事!
5) 尋找尼莫(海底總動員):融合溫馨情感和尖端技術的動畫經典。
6) 千與千尋:宮岐峻顛峰之作!
7) 最終幻想:3d人物數碼化的先驅,技術出眾。
吸血鬼獵人:日式風格的華麗吸血鬼大作。
9) 蓋娜:歐洲的動畫大作,風格很怪異!
10) 恐龍:不用說了,好看!
十大情色片
1) 艷舞女郎:少見的描寫夜總會無上裝演員的作品,場面很精緻!
2) 卡里古拉:有史以來最「嚴肅」和宏偉的情色巨片!
3) 羅曼史:探討愛情沖突和仇恨的情色名作。
4) 親密:獲得柏林金熊,在歐洲大型電影節獲獎影片中首次出現口交的場面!
5) 巴黎野玫瑰:描寫愛到極至的感情,可怕!
6) 深喉:現代色情片的鼻祖!
7) 悲情城市:法國色情片演員出演的反映丑惡社會的獨立電影。
感官世界:大島渚的驚世駭俗之作,以演員的真實做愛場面聞名!
9) 巴黎最後的探戈:懷念馬龍白蘭度,就看看這部片子吧!
10) 丑聞:最新的韓國情色作品。
㈣ 為什麼稱北美20世紀20年代這一時期為咆哮的年代
咆哮的二十年代始於北美,又受一戰結束影響傳至歐洲。後者自1919年一戰結束以來飽受經濟衰退困擾,因此一直致力於戰後重建並恢復因戰爭而造成的勞動力消減。與二戰後不同,美國沒有試圖支援歐洲的戰後復興,反而是進一步傾向於孤立主義政策。在加拿大,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主要經濟夥伴導致了該國歷史上一次極為重要的經濟轉型。總體上,自20年代中期開始,北美經濟規模開始凌駕於歐洲之上,而幾乎與此同時,咆哮的二十年代也開始在英法德等幾個主要歐洲國家顯現。20年代後半的歐洲經濟高速發展,被稱作「黃金20年代」,在法國和加拿大亦稱做「瘋狂年月」 (années folles)。
咆哮的二十年代的精髓可以被描述為現代主義與反傳統精神的某種不協調結合。此間,現代科學似乎能夠化一切為可能,經濟與技術的發展潛力似乎無限巨大,所有人都感到一個全新的截然不同的時代即將到來。諸如火車,小汽車,電話以及無線電等面向受眾的通信手段使得現代主義思潮在民眾間擴散,實用主義原則使得一切不必要的冗餘裝飾統統被去除,無論是建築領域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同時,爵士樂和舞蹈等歡快的娛樂方式蓬勃發展,因此這一時期也被稱作「爵士樂時代」。
二十年代的經濟
傳統上認為咆哮的二十年代是一個由於許多新式消費品湧入市場而造就經濟繁榮的時期。起初,北美經濟花了不少時間用於戰時經濟向和平時期經濟的轉型。不久後,爆發性增長開始了。咆哮的十年中,美國憑借工業的批量生產化和社會上盛行的消費主義文化而成長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而歐洲的經濟起飛則直到1924年後才初露端倪。
盡管社會,經濟與科技發展正在取得巨大進步,非裔美國人、新移民人群、農民以及部分無產階級的處境與往昔並無不同。事實上,生活在家庭收入2000美元這一貧困線下的人口仍有數百萬之巨。
此外,經濟的爆炸性增長也為30年代的橫行世界的大蕭條埋下了伏筆。
復員對經濟的影響
一戰結束後,大批美加士兵揣著口袋裡的現金返回北美,而市場里的新商品則促使這些錢最終被消費掉。盡管美國戰後也面臨過短暫的經濟衰退,但是隨著美加士兵復員而使得工廠勞動力得到補充,以及大量工廠的軍轉民改建的完成,兩國的經濟迅速得到復甦。
共和黨的經濟政策
當時執政的共和黨制定的一系列經濟政策被認為對經濟增長產生了重要影響。政府推行完全不加行政干涉的自由放任經濟政策(laissez faire economics),為大爆發創造了條件。1922年通過的Fordney-McCumber關稅法籍由防止國外資本進入有效地保障了國內工商業的繁榮。財政部長Andrew Mellon(任期:1921-1932)將附加稅由50%削減至20%,幫助了那些商業財團鞏固自己在其領域的壟斷地位。
新產品與新科技
在20年代,批量生產的空前發展使得科技產品愈趨廉價。實際上,許多在這一年代成為平常之物的產品早在戰前即已有之,但尚不能在民間推廣。汽車,電影,無線電收音機,以及日用化學工業全面勃發,其中應當特別指出的是汽車工業。戰前,汽車還是一種極端奢侈品;而到了20年代,廉價的批量造汽車已經遍及北美大地。到1927年,亨利·福特已經賣了1500萬輛T型車。在加拿大,1918年的汽車總數只有區區30萬輛;而十年之後,這一數字已經飆升到190萬。汽車對經濟與社會發展產生了廣泛影響。汽車工業快速成長為首屈一指的大產業,如加油站、汽車旅館和石油業等周邊產業也被拉動起來。
在咆哮年代,無線電收音機成為有史以來第一種廣播式的大眾傳媒手段。人們已經能夠買得起收音機,節目也日趨娛樂化。由於受眾廣泛,收音機逐漸成為產品推廣的重要媒介。在這一「廣播黃金時代」,廣播節目的內容有如今天電視機一樣廣泛。且由於沒有今天廣泛導入的自主審核制度,當時的編輯可以隨心所欲地想法設法吸引聽眾,此亦為日後電影和其他大眾文化中出現暴力與犯罪內容之肇始。直到1927年聯邦廣播委員會建立後,這種絕對自由才得到收斂,管制下的新廣播時代遂告到來。
在電影放映前插播的小廣告進一步擴大了業已壯大的大眾市場。20世紀早期只有無聲短片(默片)的電影業逐漸得到改變,為20世紀3、40年代的「電影黃金時代」作好了鋪墊。由於價格遠低於其他娛樂消費,看電影也被藍領階級所認可。
基礎設施的擴建
科技的日新月異促進了對新基礎設施的熱烈需求,而政府主導的建設項目佔了絕大部分。汽車業的大發展導致公路的擴建與翻修,主幹公路和收費高速公路的總里程不斷刷新紀錄。具有高消費能力的新階級的出現加大了包括汽車在內的消費品需求。
戰爭中發展滯後的電力設施在20年代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電網規模不斷擴大。大部分工業開始使用電力替代一次能源。新電廠的建設有如雨後春筍,全美發電量增長了三倍。
與此同時,電話線終於橫貫北美大陸,室內下水管道開始鋪入尋常人家,現代污水處理系統也得到初步確立。
由於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費用多由政府承擔,懷揣著「未來將會受益」這一美好設想的各地方政府都在投入大量金錢後深陷債務困局。而這也成為大蕭條期間的一個主要難題。另一方面,與地方政府的慷慨投資相反,無論美國還是加拿大的中央政府都在花這十年時間去償付戰爭債務以及逐步撤銷戰爭期間引入的某些稅款。
投機
充足的私人存款開始流入投機資金,特別是紐約證券交易所。大量的投機與炒作造成了經濟泡沫,為29年的大崩潰營造了條件。此外,1925年到翌年間還曾發生過另一場被稱為「佛州地產潮」的,與29年不甚相同的投資泡沫破滅事件。
人口的激增與城市化
20年代另一個重要的變化趨勢就是城市化。伴隨著高速成長的工業,不斷擴建的路、鐵運輸系統以及摩天大樓的出現,美加兩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城市居民數超過了農村。金融與保險行業翻了兩倍,服務業占總生產的比重大幅攀升。在城市中誕生了今天為數龐大的白領階層的最早一代,大批女性開始走進辦公室去從事文秘等工作。到20年代晚期,加拿大的工人中女性比例達20%。由於毗鄰廣袤的農作物產地,美國中西部及五大湖地區附近的城市,包括芝加哥和多倫多,此期間內的發展最為迅速。1914年開通的巴拿馬運河也使得美國西海岸地區開始受益。
二十年代的文化
失落的一代
所謂失落的一代是指那些經歷了一戰之後,開始對周圍的世界產生懷疑與迷茫情緒的年輕人群體。這個詞經常特指那些生活在巴黎的一些美籍作家,包括海明威,斯科特·菲茨傑拉德,以及格特魯德·斯坦等人。
社會批評
當美國人正在普遍陶醉於日益積累的財富與奢侈品之時,一些人開始注意到當時社會風氣中的種種偽善和貪婪並以文學手段對其加以諷刺。作家Sinclair Lewis於1920年發表的作品《Main Street(大街)》便是其中之一。小說諷刺了一個生活在中西部城鎮中眾多無知、愚蠢的鎮民。之後他的另一名作《Babbitt (巴比特)》描寫了一個中年實業家對他安逸的生活和家庭顯示出不屑與反抗,卻最終發現年輕一代人也和他自己一樣虛偽。他還發表了Elmer Gantry,講述了一個騙子怎樣和一個傳教士合夥在某個小鎮中推銷宗教以從中牟利。
Sherwood Anderson和H.L. Mencken等其他社會批評家發表了短篇小說集Winesburg, Ohio,重點剖析了一個小鎮的發展史。Mencken通過大量的散文和其他文章抨擊了美國人日趨低俗的文化品味。
裝飾藝術運動
裝飾藝術風格(Art Deco)是這一時代的建築與設計領域的代表。它起源於歐洲,20年代末傳至美國。當時的世界第一高樓克萊斯勒大廈正是立體派風格的代表建築物。立體派藝術講究純粹,強調幾何特徵,但並不限制藝術家們從自然中獲取靈感。此外,立體派藝術從誕生起也不是一成不變:初期,線條多以曲線為主,後期,矩形設計逐漸流行。
表現主義和超現實主義
20世紀20年代開始,繪畫藝術在北美與歐洲開始各行其道。此一時期,前者流行超現實主義藝術風格,而歐洲則是現實主義大行其道。正如Man Ray於1920年在一本達達主義藝術刊物New York Dada在美國開始發行後所說:達達在紐約活不了。
電影
這一時期的主要影星有:Warner Baxter, Clara Bow, Louise Brooks, Bebe Daniels, Billie Dove, Dorothy Mackaill, Mary Astor, Nancy Carroll, Janet Gaynor, Charles Farrell, William Haines, Conrad Nagel, John Gilbert, Dolores Del Rio, Norma Talmadge, Colleen Moore, Nita Naldi, Ramon Novarro, John Barrymore, Harold Lloyd, Norma Shearer, Joan Crawford, 瑪麗·畢克馥, Douglas Fairbanks, 查理·卓別林, Buster Keaton, Rudolph Valentino and Al Jolson.
20年代初,電影仍然是黑白無聲片。1922年,第一部全彩電影《海的喪鍾》(Toll of the Sea)公映。26年,華納兄弟的影片《唐璜》(Don Juan)成為首部音樂音效俱全的影片。次年,華納兄弟的新片《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終於有了語音。
公眾對有聲電影欣喜若狂,電影製作似乎在一夜之間徹底告別了無聲時代。1928年,華納兄弟的《紐約之光》(Lights of New York)採用全語音,次年更以首部全彩全語音影片《On with the Show》將當時的電影技術推上了新巔峰。
哈萊姆(Harlem)文藝復興
在1920年代,美國黑人文化迅速發展,史稱「哈萊姆文藝復興」(哈萊姆區是紐約一個著名的少數族裔區)。1921年,黑天鵝唱片公司成立。在該公司鼎盛時期,平均每個月要發行10張唱片。All-African-American(完全非裔美國人)公司也於同年投入運作。23年,Robert Douglas成立「哈萊姆文藝復興籃球俱樂部」,該俱樂部在30年代已被公認為世界最頂尖球隊之一。
《機遇》雜志(Opportunity)開始出版。黑人劇作家Willis Richardson所創作影片的首次公演在Frazee劇院舉行。Langston Hughes 和Zora Neale Hurston等著名黑人作家在20年代開始得到社會認同。此外,黑人文化對爵士樂的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爵士樂時代
1922年在匹茨堡誕生了美國首個商業音樂電台KDKA。隨後,新的廣播電台在全美各地出現,爵士樂正是伴隨著這一浪潮獲得了廣泛的受眾。這個時期,爵士樂的形態不拘一格,幾乎包容了從現代到頹廢的一切元素。這個時期的著名組合有:Duke Ellington, Paul Whiteman, Leo Reisman, Abe Lyman, Nat Shilkret, George Olsend, Ben Bernie, Bob Haring, Ben Selvin, Earl Burtnett, Gus Arnheim, Rudy Vallee, Jean Goldkette, Ted Lewis, Bob Haring 以及Fred Waring;著名音樂人則包括Nick Lucas, Harold Scrappy Lambert, Gene Austin, Johnny Marvin, Rudy Vallee, Ted Lewis, Frank Munn, Franklyn Baur, Jack Smith, Eddie Cantor, Al Jolson, Maurice Chevalier, Morton Downey, James Melton, Ruth Etting, Helen Kane, Cliff Edwards, Chester Gaylord 和Dick Robertson
在當時,今天一般所稱的爵士樂實際上只有少數人在演奏,大部分聽眾欣賞的音樂大概等於美國人現在所說的"sweet music"。而重金屬音樂則屬於"hot music" 或 "race music"。Louis Armstrong以即興表演和對傳統單一旋律的發散變化而名噪一時,特別是他使得SCAT唱法(用無意義的擬音詞代替歌詞來演唱)流行開來。在舞台上,當歌手們進行即興的互動表演時經常使用此種形式。Sidney Bechet的主要貢獻則包括對兩種樂器的普及:單簧管以及薩克斯。由於當時舞場的增多,爵士樂多採用4/4拍的舞蹈音樂曲調以迎合這種需求。配合爵士樂的踢踏舞表演無論是在劇場還是在街頭都廣受歡迎。在20年代末,Duke Ellington對音樂界的影響導致了大樂隊時代(big band)的到來。
舞蹈
從20年代開始,遍及全美的舞場為廣大舞者提供了充足的活動空間,在這里他們進行舞蹈比賽以及嘗試新動作。在美國各地的舞蹈劇院里,一些專業人士為他們跳舞技巧上的改進提出建議。由於電氣照明和空調技術的發展,晚場表演開始走向公眾,舞廳表演與現場音樂交織成這個時代一個主要景觀。當時,最為流行的舞蹈包括狐步舞,華爾茲和探戈。
在舞蹈形式的發展過程中,一個起到重要作用的角色正是哈萊姆文化。在許多娛樂場所,人們不分種族,膚色與階級地共同享受同一種歡樂。棉花俱樂部(Cotton Club)的表演者多為黑人,可面向的卻是較為富有的白人顧客;而Savoy舞場(Savoy Ballroom)則主要面向一般工人階級,且多以黑人為主。
20世紀20年代開始,不斷有風格怪異的新式舞蹈登場。Breakaway舞 和 Charleston舞源於非洲裔美國音樂曲調和節拍,同時包含了所有流行的藍調元素。1922年隨著兩場百老匯音樂劇的上演,Charleston舞開始風行美國。1926年起,起源於太陽神劇院(Apollo Theater)的扭臀舞逐漸取代Charleston舞橫掃各大舞廳。到1927年,作為Breakaway舞和Charleston舞進一步發展的產物,整合了踢踏舞主要精華的Lindy Hop舞成為社交標准舞蹈。Lindy Hop舞起源於Savoy舞劇院,最初是結合stride piano和ragtime等爵士樂曲演奏進行的表演。這種舞蹈在進化成Swing舞之前有流行了起碼十年。不過總的來看,以上這些舞蹈雖然一時風靡,但不過都是曇花一現,人們更多地還是在跳探戈等幾種傳統舞蹈。
選舉制度
1920年8月18日田納西州通過了憲法第19修正案,從此全美各州都實現了至少是在選舉權上的男女平等。
女性的角色轉換與時尚文化的演進
鑒於戰爭結束後悲慘的經濟狀況,許多喪失成年男子的家庭不得不尋求新的經濟來源。女性開始走出家庭覓尋工作,這使她們對自身性別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角色轉換在各種媒體上也屢見不鮮:garçonne式穿戴為當時的職業女性提供了中性化的選擇,盡管她們也可以在其他場合打扮得更加妖嬈。牛仔褲,帽子和拐杖襯託了當時女性厭惡繁瑣的裝飾,追求單一雅緻的審美傾向。受當時很多女影星的影響,留短發成為流行。中性主義的走紅使緊身束腹過時,一些女性開始束胸以進一步淡化女性特徵。短裙成為女孩的最愛,到了27年,下擺的底邊已經僅低於膝部(不過蕭條期開始後又加長了)。
總的來看,對女性的定義在此間的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戰後的新一代女性,她們開始在公共場合吸煙,飲酒,和歌舞,經營自己的連鎖店,短發打扮,個性地著裝和化裝,以及充滿自信地參與各種社會經濟活動。
少數族裔與同性戀者的處境
城市中少數族群受到了比以往任何一段時間都更加平等的對待。這在當時的電影中可窺一斑。1929年的兩部影片《紅皮膚》(Redskin)和《神的孩子》(Son of the Gods)就公開批判了自以為是的白人激進分子,並對北美原住民和亞裔人群表達了同情。在電影中和舞台上,白人和有色人種開始同台獻藝;在20年代的夜總會,經常可以看到白人和黑人一起跳舞或就餐。不過,這一切在30年代保守主義抬頭後就再難見蹤影了。
人們對同性戀者的容納程度達到了60年代之前的最高值。直到30年代早期,男性同性戀俱樂部都是公開經營的,這類場所被稱作「pansy clubs」。當時的票房一線男星William Haines就公開表明自己是同性戀,而且像他這樣公示自己性取向的好萊塢演員並不止他一人。Mae West在1927年發表的同性戀題材劇作《Drag》大獲成功,他也被認為是視同性戀者的性選擇權利為基本人權的主要提倡者。好景不長,到了30年代,由於公眾越來越難以忍受同性戀的公開存在,同性戀藝人不得不在隱退和隱瞞中二者擇一。
二十年代的生活
移民法
在20年代,美國和加拿大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排外傾向。1924年美國通過一項移民法案限制來自其既有移民總數已經達到美國1890年總人口2%的那些國家的移民(不包括非洲裔)。受此法案影響,20世紀頭20年的歐洲對美國的移民潮劃上了句號。亞裔和印度裔的移民則被完全禁止。1913年,加州通過了Webb-Haney法,防止那些尚沒有公民權的外國人獲得私有土地。還有另外11個州通過了類似法案。
在加拿大,1923年頒布了中國移民法(the Chinese Immigration Act)限制了幾乎所有來自亞洲的移民輸入。該國還通過了其他一些法律控制東南歐移民。
禁酒令
1920年,針對酒精飲料的憲法第18修正案獲得通過。這一修正案的初衷是試圖通過禁酒緩和某些社會問題,然而事與願違的是禁酒所帶來的新問題要嚴重得多。基於第18修正案的Volstead法通過後,美國開始全面禁止一切酒精類飲料的製造、販賣和進出口。此後,美國各地開始滋生有組織犯罪,走私行為愈演愈烈,一切與酒精相關的非法地下活動都在牟取著暴利。在加拿大,盡管從沒有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禁酒,但美國禁酒法的影響依然是十分深刻的。
非法酒吧
禁酒法的14年間,各種非法酒吧(Speakeasy)開始在美國各地出現,並導致了一些黑社會性質幫派的出現。這些酒吧通常都與犯罪組織和走私犯關系密切。盡管美國警方和聯邦調查局人員經常對這些酒吧進行突擊搜查,但是從未能逮捕過任何幕後操控者。由於這類酒吧利潤豐厚,不幾年就發展成全美無處不在的非法場所。非法酒吧裝潢考究,提供各種食品和現場表演。並且通常會有已經賄賂好的警察來通風報信,以備任何警方的突然襲擊。
20年代的文學
20年代是文學多產的年代。當時的著名作家包括Sinclair Lewis, Willa Cather, William Faulkner, F. Scott Fitzgerald, Carl Sandburg 以及Ernest Hemingway等人。勞倫斯(D.H.Lawrence)的小說《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由於露骨的性描寫曾一時掀起軒然大波。
20年代誕生的一些名著
・《了不起的蓋茨比》(The Great Gatsby)F. Scott Fitzgerald著。 此書一般被認為是對爵士樂時代的一個縮影。
・《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Erich Maria Remarque著。 描寫了戰爭前線的殘酷和人們的冷漠無情。
・《天堂的這一邊》(This Side of Paradise)F. Scott Fitzgerald著。 探討了戰後年輕一代的內心世界。
・《太陽照樣升起》(The Sun Also Rises)Ernest Hemingway著。 講述了20年代一群在歐洲旅居的美國人的故事。
林白成功飛越大西洋
1927年查爾斯·林白(Charles Lindbergh)寫就了人類航空史的新篇章。他於5月21日自紐約長島的羅斯福機場起飛,於次日抵達巴黎,成功實現史上首次單人不間斷橫跨大西洋的飛行。他所駕駛的飛機聖路易斯精神號由Donald Hall設計,加州聖地亞哥雷恩航空公司製造。飛行耗時33.5小時。在巴黎,法國總統授予了他法蘭西軍團勛章;當他返回美國時,一支艦隊為他護航;在華盛頓,他得到了柯立芝總統傑出飛行十字勛章的表彰。林白因他的空前壯舉而名噪一時。
體育運動
咆哮的十年可以說是全美體育發展的盛世。人們不分階級與地域地聚集到體育場觀看各種比賽。五花八門的體育報道鋪天蓋地,運動員的成績總能使各大報紙不惜褒賞之詞。傳奇作家Grantland Rice 和Damon Runyon也曾是當時的體育記者。
20年代的體壇第一人是在今天也在美國家喻戶曉的棒球運動員Babe Ruth。他標志性的全壘打開啟了這項運動的全新時代,他使全美國為之瘋狂,他所加冕的榮譽和所獲得的評價在當時無人能及。1927年Ruth創造了一項此後保持了34年之久的單賽季全壘打新紀錄-60次。他與另一位後起之秀Lou Gehrig共同書寫了紐約洋基棒球隊百年輝煌戰史的最早篇章。
其他運動項目也不乏明星人物。酒吧打手出身的傑克•鄧普西(Jack Dempsey)贏得了世界重量級拳王的殊榮。後來加盟芝加哥熊隊(Chicago Bears)的伊利諾伊大學橄欖球運動員Red Grange以其無可匹敵的底線沖刺為該項運動的普及推波助瀾。Bill Tilden統治了當時的網壇,並且時至今日也被認為是最偉大的網球運動員之一。高爾夫球運動因Bobby Jones的輝煌戰績而得到了推廣,可以說在Jack Nicklaus之前,還沒有人能夠達到他在球場上的壓倒性優勢。
上述五人,棒球運動員Babe Ruth,拳擊運動員Jack Dempsey,橄欖球運動員Red Grange,網球運動員Bill Tilden,高爾夫球運動員Bobby Jones合稱二十年代美國體壇的"Big Five",他們代表了當時體育運動的最高峰。
二十年代的關鍵人物
・Al Capone 紐約布魯克林區臭名昭著、無人不曉的黑幫頭子。
・Charles Lindbergh 1927年成功單身飛渡大西洋的飛行家。
・Mae West 美國著名女演員和劇作家,她的表演在當時被認為是有傷風化。
・Will Rogers 著名滑稽演員。
・F. Scott Fitzgerald 著名作家,發表了不朽名篇《了不起的蓋茨比》、《天堂的這一邊》。
二十年代的美國政治
沃倫•G•哈定
第29任總統哈定的競選誓言是「回歸常態」,Return to Normalcy,應注意這里的Normalcy一詞是哈定的創造。「回歸常態」折射了當時的三個趨勢:強化北美孤立主義,復活移民排斥主義,弱化政府行動主義。在經濟上,哈定採取自由放任政策。從1919年夏天開始,哈定發起「前廊運動」(Front Porch Campaign),正式參與競選。這場競選在美國歷史上可謂盛況空前:各大媒體爭相報道,新聞影片層出不窮,財界巨頭如愛迪生、亨利•福特等人為他慷慨解囊,甚至好萊塢明星們也受邀前往俄亥俄州馬里昂市(Marion,Ohio)哈定夫婦的家中與他們合影,以此贏得人心。截至20年秋天大選前夕,估計先後有60萬人參與了奔赴馬里昂的「朝聖」活動。哈定任內其政權飽受丑聞困擾,不過哈定本人似乎並未捲入其中。關於丑聞,他的名言是:「老天,沒有比當總統更糟的職業了。」,以及「和我過不去的並不是我的敵人,只是一些該死的朋友,是他們讓我徹夜難眠」。
卡爾文•柯立芝
柯立芝因哈定在任內病逝而就任美國第30任總統。1924年憑借「秩序與繁榮」的競選主旨,他輕松連任成功。1924年2月12日,柯立芝成為第一個通過廣播進行就職演說的美國總統。之後他又利用這種新媒體創造了幾個美國總統的「第一」,比如上任十天之後他就在白宮發表了第一次全國廣播的政治演講。柯立芝的名言是:「美國人的要緊事就是做買賣」(The chief business of the American People is business)。
赫伯特•胡佛
美國第31任總統赫伯特•胡佛1928年宣誓就職時稱:「今天,我們美國人比歷史上任何一個地方都更加接近徹底戰勝貧窮。」。事實是他說的幾乎完全相反。美國前所未有的大蕭條時代已經為期不遠。
工會的變遷
1910年代末的幾次罷工改變了美國公眾對工會(labor unions)的看法。國家開始動用國民警衛隊進行鎮壓,刑法條款追加了對製造騷亂的處罰。受此影響,工會成員數目激減。激進的工會主義受聯邦在一戰期間通過的反間諜法(Espionage Act)和反顛覆法(Sedition Act)的作用而衰退。社會主義運動領袖Eugene V. Debs據反顛覆法被處以10年監禁,不過後來他得到了哈定總統的提前特赦。
二十年代的加拿大政治
加拿大自由黨掌控了20年代的加國政壇。20年代加政府花了大部分時間調整經濟,償還戰爭和鐵路過度投資的債務。東部的小麥主產省份在經歷20世紀早期的高速發展後因小麥價格下跌而陷入困境。此事直接導致第三政黨(兩黨制議會國家中兩個輪流執政黨以外的政黨)加拿大進步黨在21年的選舉中一舉成為議會第二大黨。
咆哮時代的終結
黑色星期二
伴隨著愈趨瘋狂的投機行為,道瓊斯工業股票指數連續數周持續上揚,1928年到1929年的牛市似乎將會永無休止。終於,1929年10月29日,星期二,華爾街股市突然宣告崩盤。當時體制並不健全,發展也不健康的美國經濟遭受致命一擊,廣泛波及資本主義世界的30年代大蕭條拉開了帷幕。
撤銷禁酒令
1933年2月20日,憲法第21修正案獲得通過,禁酒令宣告撤銷。各州立即據此案對酒精飲料解除管制。一如當年非法飲酒成為咆哮年代的時代符號,飲酒的合法化也從一個側面告訴人們輝煌已成往事,美國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重頭再來。
㈤ 男人必看的十大經典電影是哪十部
一、人生如夢:《美國往事》 課程:人生
如果看《E.T》時你流淚了,你不要害怕也不要慚愧,不管你有多大的年紀。實際上,能夠和孩子們一起為E.T 的遭遇而悲喜,是一件多麼讓人慶幸的事,這代表著我們還有一點童心未曾泯滅,代表著我們有一些夢想還藏在心底。當長著一雙孩子的眼睛的E.T 用超能力讓孩子們的自行車飛上夜空,穿過那輪明月的時候,你是否感到了震憾?是否對自己一些已經習慣了的東西產生了懷疑?
㈥ 黃金時代的科幻大師都有誰
科幻小說的黃金時代大致有以下特點:
一、出現了一批科幻活動家。在他們的積極組織下,才產生出作家、作品輩出的繁榮景
象。
早在三十年代,美國的書商就看準了科幻小說這一品種。當時,有一套書籍非常廉價,
叫做10美分叢書,只要一角錢就能買一本,中間全是內容、插圖十分拙劣的科幻小說:外
星人來了,和罪惡勢力進行了斗爭,英雄拯救了地球美人等等。這類思想藝術性極差的作品,
敗壞了科幻小說的聲譽,在讀者中產生了不良影響。
第一個出來扭轉這一局面的是美國人雨果·根斯巴克(1884—1967),他是工
程師,負責主編《科學與發明》雜志。為了開拓刊物的功能,也為了恢復科幻高雅的名聲,
根斯巴克從很早就辟出一定版面刊登科幻作品。到了1932年,他乾脆發行了科幻小說專號。
專業雜志整本地刊登文藝作品,無疑對讀書界產生震動。在事後的民意調查中,支持改版的
讀者有32644人,占讀者總數的98.52%,而反對者僅為498人,佔1。48%。
根斯巴克再接再厲,在刊物上開辟了「討論」專欄,由讀者自己發表意見。這樣,對科幻小
說的認識得到了深化。
如果說雨果·根斯巴克的主要工作放在啟蒙讀者上,那麼小約翰·坎貝爾(1910-
1971)的功績則主要是團結和培養了作者。從1938年到1971年的整整三十年裡,坎貝
爾主編了主要的科幻小說雜志《驚奇科幻故事》。他從來稿中發現作者,不辭辛苦地指導他
們,安排新作家之間的交流聚會,改寫他們的稿子,甚至給他們設計寫作題目。正是在這三
十三年裡,他發現了包括阿西莫夫、萊斯特·德爾·雷伊、海因萊因、西奧多·斯特金、A·E·沃
格特和克里福德·西馬克等許多作家。
為了紀念雨果·根斯巴克和小約翰·坎貝爾的貢獻,人們以他們的名字創立了兩種科幻
獎項,其中雨果獎已發展為當今最有權威的科幻小說獎。
二、出現了大量作家和優秀作品。
由於根斯巴克掃清的讀者道路,在小約翰·坎貝爾的《驚奇科幻小說》的拓展下,順利
地推出大批優秀的作家和作品。
很難數清黃金時代佼佼者和他們的傑作,我們僅從某些研究家所做的編年史中擷取一
些。它們是史密斯(1915-1966)的《雲雀叢書》,萊斯特·德爾·雷伊的《海倫
姑娘》(1938),范·沃格特的《斯蘭人》(1940)、《非A叢書》(1945-194
6),西奧多·斯特金的《微觀世界的神》(1941)、《超人類》(1953),羅伯特·海
因萊因的《他造了一所怪房子》(1941)、《未來歷史叢書》(1950-1953),艾
薩克·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1942-1948)、《奇妙的航程》(1966),喬
治·奧維爾的《1984年》,小約翰·坎貝爾的《月球是地獄》(1950),雷·布拉伯
雷的《火星記事》(1950)、《華氏451度》(1954),阿瑟·克拉克的《童年的末
日》(1950)、《2001年太空漫遊》(1968),約翰·溫代姆的《三尖樹時代》(1
951)、傑克·威廉姆森的《時間軍團》(1952),哈爾·克萊門特的《引力使命》(1
953),威廉·戈爾丁的《蠅王》(1954)。阿爾弗雷德·貝斯特的《被拆散的人》(1
953)、《星星-我的目的地》(1965),菲立普·迪克的《太空之眼》(1957)、《高
城中的男人》(1962)、《夜翼》(1969),弗蘭克·赫伯特的《沙丘叢書》(1963
-1980),以及克里福德·西馬克的《驛站》(1963),等等。
此外,還有哈伯德、莫爾、詹姆斯·布里什、考恩布魯斯、弗雷德里克·波爾、安德森、
謝克利等等的作品,無法勝數。他們的小說水平很高,質量也很整齊。由於篇幅所限,這里
我們僅取三個具有代表性的作家進行介紹,他們是:美國的海因萊因、英國的克拉克和美國
的阿西莫夫。
羅伯特·安森·海因來因(1907年-1988年)是美國作家,受業於密蘇里大家和安娜阿
波利斯海軍學院。在部隊服役五年,後又進入洛杉磯加洲大學攻讀物理。1939年開始創作。
主要作品有《未來歷史叢書》(1950-1953)、《星球獸》(1954)、《雙星》(1
956)、《星船傘兵》(1959)、《異鄉異客》(1961)、《月球是個嚴厲的婦人》(1
966),以及近期出版的《野獸的數字》、《超越日落的航行》等等。
海因來因是講故事的能手。他不特別追求過高的文學品味,只求用平易通俗的筆寫故事。
中篇小說《傀儡主人》發表於1951年,描寫一群專門附著在人體上、控制人類行為的外
星人。它們象蟲子一樣吸住人體,然後進入腦部。於是,無能的人只能俯首聽命,成為傀儡。
評論認為,這種蟲子樣的異星生物,只不過是海因萊因用來表達人類對死亡恐懼的一個誘因。
《雙星》是一部驚險小說,講一個演員如何捲入一場政治陰謀,充當首腦替身的故事。
由於他的出色表演,拯救了整修銀河共和國。小說對當今政治舞台上的領袖們進行了不露聲
色的諷刺。試想,當一個根本不懂政治事務和外交法規的演員,居然能夠在星際世界的談判
桌成功進行磋商,那麼,職業外交家和政治家就變成了很可笑的人物了。這部作品於195
6年獲得雨果獎。
《入夏之門》寫於1957年,是關於時間旅行的。主人公一次又一次地與時間打交道,
而每一次使用的方法都有所改變。最後,他終於成功地在歷史和未來之間進行旅行。這部小
說的情節,一定對八十年代初曾轟動一時的電影《回到未來》有所啟發。在電影中,主人公
回到三十年前,替自己的父母充當婚姻介紹人。
海因萊因是真正的美國作家,他可以大量使用俚語和民間格言。他雖然塑造過各式各樣
的主人公,但人們總是感覺到這些傢伙屬於一個階層,這就是處於社會底層和上層之間的那
一類人。他寫的科學家、工程師、軍官、工人甚至總統都是如此,風風火火,講起話來好象
挺有見地,其實並不深刻。他之所以被稱為黃金時代的支柱,恐怕是因為著述的豐富和廣泛
的讀者群。無法否認事實是,海因萊因的作品構思就是絕妙,懸念不斷;加之,他不象別人
那樣關心機器勝過關心人。
阿瑟·克拉克(1912年-)是英國作家、科學家,國際通訊衛星技術的奠基人。他在1
945年發表的論文《地球外的中繼》里,第一個講述了衛星地球通訊的可能性及方法。他
的主要作品有:《童年末日》(1950)、《城市與星星》(1956)、《2001年太空漫
游》(1968)、《與拉瑪相會》(1973)。以及後來的《天堂的噴泉》(1980)、《2
010年太空漫遊》(1983)和《2061年:第三次漫遊》(1987)、《大堤上的幽
靈》(1990)等等。
克拉克的作品以出色的科學預見、東方式的神秘情調和海明威的硬漢筆法著稱。是唯一
頗具哲學家韻味的科學家兼作家。在《童年的末日》里,作家討論了當宇宙中的生命想干涉
地球文明進程時發生的情況,人類的各種本性在外星生物面前暴露無疑。《城市和星星》沿
襲了這一主題。最後,地球人突破了自身的桎梏,成為宇宙的一員。
克拉克最感興趣的話題是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在他看來,肯定存在著高於人類的生命
形式,這種形式人類根本無法理解,於是,最好的文學表現手法就是神秘主義。這在196
9年他與斯坦利·庫布里克合作的電影《2001年太空漫遊》中得到了淋漓的表現。整部
電影分成四個互不相關的獨立部分:第一部分寫的是遼遠的古代,猿人成群結隊地棲息在樹
林里,忽然有一天一個超自然的長方體降落下來,它探索人猿也啟蒙了人猿,拉開了其與大
自然抗爭的序幕。人類從此誕生。緊接著,鏡頭切換到了未來,二十一世紀的太空站,美國
政府官員正奔赴月球。在那裡,宇航員們發現了一個奇妙的物體,它埋在地球萬年不變的塵
土下面,但是無疑是超自然的造物。因為,它正是我們見過的長方體。在蒼白的陽光照射下,
長方體忽地發出了聲音。第三部分的影片顯得有些沉悶。講的是宇航員正飛向土星,控制了
飛船的大型計算機不知怎麼厭倦了繁重的腦力勞動,發生了「反叛」。它設計謀殺了大批宇
宙船中的成員,切斷了人與地球的聯系。唯一倖存的宇航員不得不與計算機較量。取出了它
的記憶元件,奪回了決策的主動權,在這同時,飛船已經接近了目的地土星,觀眾們驚奇地
第三次看到了飄浮在空中的長方體。電影的最後一部分是最為激動人心的。飛行員在宇宙長
方體的協助下,穿越了億萬光年的空間,他在星座絢麗的海洋中漫遊,終於來到一個火焰熊
熊的星球內部。在這里,他找到了一間寧靜的小屋,並在其中羽化成一名宇宙嬰兒。
《2001年太空漫遊記》出現在黃金時代的後期,因此,它具有完全成熟的表現手法。
它是現代科學技術的傑出產品,同時,也是對現代科學技術的直接評價。無論是外星人長方
體的介入、人類的科技成就,還是計算機的反叛,都體現出現代科學技術所創造和認識的世
界,是一個多麼冰冷的世界。這種技術的冰冷感,加上對外星人類無法理解的行為的懼怕,
使人們喪失了信心。你好象站在那塊黑糊的長方體面前,摸到了它堅實的表面,但卻無法超
越它,你只能頂禮膜拜。《2001年太空漫遊記》獲得1969年奧斯卡獎多項提名。
艾薩克·阿西莫夫(1920年——1996年)年是俄裔美國人,專業科普作家,他的作品已
愈三百部。其主要科學幻想作品有《基地系列小說》(1942)、《我、機器人》(1950)、
《鋼窟》(1954)、《裸日》(1956)、《二百年的機器人》(1976)、《奇妙的航
程》(1966)和八十年代以後的續集等等。
阿西莫夫以「沒有文風」著稱。他每天在打字機前坐著的時間超過八小時,在這八小時
里以每分鍾90字的速度打字,沒有間斷。他創作的作品有科幻、科普、文學、歷史、化學、
等等。在這樣雜燴式的商業氣氛下,「沒有文風」成了自然的事情。但恰恰是這種「沒有文
風」又成了一種獨特的文風,使不少人為之著迷。
阿西莫夫有駕馭大場面的能力。在中篇小說《黃昏》里,作者描述了這樣的場景:在有
六顆太陽照耀下的雷蓋什星球上永遠沒有夜晚,因為太陽可以輪流拋灑光和熱。但是,終於
有一天,這是千年不遇的時刻,六顆太陽全部進入日蝕狀態,而人類脆弱的心靈根本無法忍
受這種絕對的黑暗。於是,為了尋求光明,他們精神崩潰,燃起了全球大火。著名評論家戴
維·哈特威爾(1987)認為,這是黃金時代的經典作品,它留給人們的宏大場面非常難
忘。
《基地系列》由《基地》(1942)、《基地與帝國》(1945)和《第二基地》等組
成(1948)。據阿西莫夫自己回憶,當時,他正在研讀羅馬史,發現整個古代的事件完
全有可能在未來、在銀河系那樣廣大的時間范圍內重演。於是,他構思和創作了這部龐大的
作品,前三部在《驚奇科幻小說》連載了七年才得以完成。阿西莫夫知道,文明早晚是要衰
落的,為了挽回這種失落,挽救即將崩潰的銀河帝國,他設計了兩個保存人類文明的秘密基
地。
阿西莫夫作品的另一個特色是喜歡推理。把推理小說的寫法和機器人故事結合起來,形
成了他的另一系列故事,其中最有名的是《我,機器人》和《鋼窟》。在這里,阿西莫夫煞
有介事地提出了所謂的「機器人工學三定律」,即: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也不
得見人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
第二定律——機器人應服從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違反第一定律。
第三定律——機器人應保護自身的安全,但不得違反第一、二定律。
(《我,機器人》,科學普及出版社)
與其說這些定律是貢獻給機器人學的,倒不如說是提供他自己推理使用的。阿西莫夫正
是利用這三定律做為起點,把他的每一個機器人故事的主角推入進退維谷的境地,要服從第
三定律就得違反第二定律,或者要服從第二定律就得違反第一定律,如此等等。然後,那些
阿西莫夫「化身」的機器人開支腦筋,圓滿地解決問題,逃出困境。
隨心所欲的商業化寫作,有時也能創造出非常絕妙的作品。阿西莫夫肯定是開拓題材的
天才。1966年,他重新復活了《格列佛游記》。為了治療病人頭腦中的血栓,他把一隻
潮水艇連同幾個海軍士兵、醫生,用科學的手段「縮微」到分子大小;然後讓他們進入人體,
隨著血液流進大腦,再用激光器打通栓塞,拯救了人的生命。
除了海因來因的故事性、克拉克的神秘性、阿西莫夫的邏輯性之外,黃金時代有特色的
科幻作家還有長於諷刺的謝克利,田園風格的西馬克,黑色幽默的克萊門特,反烏托邦主義
的奧維爾等。
三、對科幻小說的認識逐步統一
黃金時代佳作濟濟,人才輩出,推動了人們對科幻小說認識的發展。在這一時期,作者
們不再象萌芽時期那樣心中沒底地左右沖突,而是共同遵循某一固定模式。這個模式是:(1)
必須有一個帶有懸念的好故事;(2)這個故事必須與科學發展或科學家的工作有關;(3)要有
幾個恢宏的奇異場面;(4)無論結尾是樂觀還是悲觀的,最好能給人一定思考。
對科幻小說的定義也開始趨於一致。比如:小約翰坎貝爾和布萊特納就都認為,科幻小
說是表現科學對人類影響的作品。布萊特納寫道:「科幻是科學以及由此產生的技術對人類
影響所作的理性推斷為基礎的小說。」萊斯特德爾雷伊進一步闡明,科幻實際上是在寫「變
化」。他寫道:「科幻小說是採取娛樂的手段,以理論和推理試圖描述種種替代世界的可能性。
它以變化作為故事的基矗」很顯然,這種「替代世界」指的是,在另一種科技和文明下的世
界面貌。阿西莫夫亦同意這種看法,在稍早些時候,他寫道:「科幻小說是文學的一個分支,
主要描繪虛構的社會,這個社會與現實社會的不同之處在於科技發展的性質和程度。」
黃金時代使科幻作品在讀者心目中站穩了腳跟。但是,正統的文學殿堂還沒有正式接受
這一形式。
三節新浪潮時期(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中期)「黃金時代」對科幻小說認識的統一以及
創作方法的標准化,給科幻小說帶來了桎梏。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幾十年間國際政治、
軍事和科技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冷戰、左翼興起、東方宗教的傳播、美國在東南亞的捲入,
生態環境的破壞、流行藝術的產生以及毒品泛濫等等,特別是1957年第一顆人造衛星的
上天給人們極大的震動。公眾發現,科幻小說中那些美妙故事要麼缺少現實性,要麼比現實
還缺少神奇性。再加上長期以來,科幻作品屬於通俗文學范疇,得不到主流文學界的重視,
這也深深地刺痛了科幻作家。這樣,一場變革的風暴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
1965年夏,著名作家兼編輯家米切爾·莫考克(1939-)出任英國《新世界》雜
志主編。他一上台,立刻對整個英國科幻界產生了新的影響,推出了包括他自己在內的部分
作家的革新作品。這些作品與傳統科幻小說對立,它不再把物理學一類的正統科學當成主要
內容,而是重視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甚至神學。它的寫作手法極力接近正統的主流文學。
它不再象過去的科幻小說那樣熱衷於二千年、三萬年以後的世界,而是極力想表現最近的將
來,甚至表現當前的世界。完整、清晰的故事沒有了,片斷的、瑣碎的、意識流的,幽默嘲
弄式的、象徵主義的手法出現了。初看起來,這些小說晦澀難懂,但仔細品味,其中的寓意
十分深遠。1968年,編輯家朱迪·梅麗爾選編了這樣一本集子,並把它們正式稱為新浪潮
作品。新浪潮運動由此產生。
㈦ 經典電影推薦
肖申克的救贖 (一部給人感悟和驚喜的好電影)
追風箏的人 (由自傳改編,好感人的,將一個少爺和他的小隨從的故事中的故事)
低俗小說 (故事拍攝的很新穎,而且有很多突然地轉折很吸引人)
落水狗 (人物描寫很好啊,老電影拍攝的卻很新穎,不是黑白的吶)
初戀這件小事 (很純的暗戀故事,不僅僅是愛情還有友情。)
處刑人 (兄弟兩懲惡揚善的故事,輕喜劇+動作)
生化危機系列 (生化電影的經典之作,微血腥和驚悚+動作)
惡靈騎士 (動作片還可以)
變臉 (這個有名,特別是演技超好的。)
第六感 (這個也挺有名的,結局出人意料啊。)
㈧ 推薦電影
都是挺新的09年的,希望LZ喜歡
國產:
機器俠
導演:劉鎮偉
領銜主演:胡軍 孫儷 方力申 甘薇 鄭中基 吳京
公映時間:2009年8月13日
上帝造人,人製造機器人;人能懷疑上帝,機器人為什麼不能懷疑人?
公元2046年。高科技正不斷改變人類的習慣,同時也更新著人類的慾望。於是,為人類服務的機器人應運而生。
第一代人工智慧機器人,代號K-1,在天安科研局的秘密研製下橫空出世,目的是為代替警察執行危機任務,以保障執法人員的安全。為了測試性能,局長林祥決定派它到一個偏遠的小鎮實習,並由當地的警察隊長徐大春秘密監管。
K-1以「德明」的身份加入警局,立刻大顯神通,成為破案神手。由於體內有完美的社交程序,德明很快就成了小鎮上的人氣偶像,而女警素梅也對他芳心暗許,讓一直暗戀素梅的大春郁悶不已。大春看不起德明只是個機器,二「人」明爭暗鬥,笑話百出。
德明與大春受命追擊智能系統出現偏差的機器人K-88,一番上天入地、七十二變的高科技機器人大戰後,K-88道出他叛逃的原因是「要自由、不想永遠做一部機器」,並痛斥德明為 「電子奴隸」。大春深受震撼。為保護德明,也為維護人類的尊嚴,大春奮不顧身的撲向K-88….。
素梅向德明表白卻得不到正面回應,傷心不已,殊不知,她的愛正將德明一步步逼向兩難絕境。同時,受命清理叛徒的機器殺手們,也正陸續向小鎮涌來,一時間殺機四伏……
《窈窕紳士》
片名: 《窈窕紳士》
導演:李巨源
演員: 孫紅雷、林熙蕾、洪小玲
類型:喜劇/愛情
上映日期:20009年7月
發行公司:美亞電影、銀都機構
期待指數:★★★★★★★★☆ 8(10星滿,7星以上紅,4星以下藍)
優劣分析:
↑看孫紅雷如何通吃各種類型片
↑孫紅雷是趙薇的升級版
↑吳宇森、楊紫瓊、張家振聯合監制
↓孫紅雷連續主演喜劇電影
影片簡介:
影片描述了孫紅雷飾演的暴發戶「曾天高」愛上了大明星「芳娜」(洪小鈴飾演),但他外表土氣又沒內涵,「芳娜」根本看不上眼,他只好找來時尚美麗的公關公司經理吳嘉倩(林熙蕾飾演)幫他來個徹頭徹尾的大改造,過程雖然爆笑連連,但也不乏溫馨感人之浪漫橋段,最後兩人也產生情愫。
《淘金駭客》
片名:《淘金駭客》
導演:鄭重
演員:葛優、林熙蕾、約翰•薩維奇、包世宏、梁天、劉樺、 陳柏霖、張秋芳
類型:喜劇/劇情
上映日期:2009年7月
發行公司:盛世華銳
期待指數:★★★★★★★★☆ 8(10星滿,7星以上紅,4星以下藍)
優劣分析:
↑↓葛優在馮小剛之外的幽默能力
↑瘋狂的大忽悠究竟誰騙誰
↑誰能搶了葛優的戲
↑包世宏本尊露面
影片簡介
影片講述了現代人的無奈與瘋狂,北京即將召開奧運會,來自美國的商人弗蘭克欲把行將破產的家族乳酪公司轉給由葛優扮演的中國大款李強。李強卻受困於要債的債主、欠錢的朋友、肥胖神經質的妻子、朋克怪異的兒子、近期頭部出現的陰影,這兩位倒霉蛋都要盡量裝得若無其事,裝得很有錢,很幸福,生怕對方看出破綻。可越裝越不像,越不像越掩蓋,於是發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竊聽風雲》
片名:《竊聽風雲》
導演:麥兆輝、庄文強
演員:劉青雲、古天樂、吳彥祖、 方中信、張靜初
類型:動作/驚悚
上映日期:2009年暑期
發行公司:保利博納、銀都機構
期待指數:★★★★★★★★★ 9(10星滿,7星以上紅,4星以下藍)
優劣分析:
香港風味能夠保存多少
一線明星的當代題材能否值回投資
影片簡介
影片以金融罪案調查為主線,劉青雲、古天樂、吳彥祖在片中將扮演刑事情報科竊聽小組成員,他們主要的工作是做「狗仔」,竊聽罪犯動向。影片將通過一場金融狂潮的角力戰,正邪難以定分界的局面,呈送給觀眾一個極具新鮮感的世界。三位香港警方刑事情報科成員奉命竊聽某上市公司涉嫌內幕交易,結果收到幾位高層計劃炒高公司股價的消息。面對巨額暴利唾手可得的誘惑,三人各懷心事,最終一步步陷入泥潭。
《非常完美》
片名:《非常完美》
英文名:Sophie's Revenge
導演:依萌
演員:章子怡、范冰冰、蘇志燮
類型:喜劇/愛情
上映日期: 2009年8月中旬
發行公司:中影集團
期待指數:★★★★★★★7(10星滿,7星以上紅,4星以下藍)
優劣分析:
章子怡首次嘗試喜劇笑果
靠上好萊塢大鱷章子怡做製片人
韓國明星加盟
陰差陽錯的愛情電影
名聲大雨點小?
影片簡介
年輕的女漫畫家蘇菲是一個美麗可愛,直率善良,滿腦子奇思妙想的女孩。她與相戀兩年的男友,高大英俊的外科醫生傑夫,即將邁入婚姻殿堂。然而一次偶遇,傑夫結識了著名影星王菁菁,並與她迅速墜入愛河,無情的背棄了與蘇菲的婚約。蘇菲不甘心就這樣被拋棄,她做出了一個瘋狂的決定:要利用婚禮前兩個月的時間把傑夫搶回來,並制定出一套作戰方案。
然後是外國的
《終結者2018》
影片導演:約瑟夫•邁克金提•尼徹(McG)
影片主演:克里斯蒂安•貝爾、山姆•華盛頓
布萊斯•達拉斯•霍華德、海倫娜•邦翰•卡特
簡•亞歷山大
發行公司:華納兄弟
上映日期:2009年6月9日(中國)
首映預測:1億1500萬$(周四當日3500萬$,周末三天8000萬$)
票房預測:2億7500萬$
期待指數:★★★★★★★★★★ 10(10星滿,7星以上紅,4星以下藍)
引進指數:★★★★★☆☆☆☆☆ 5
優劣分析:
↑I'll be Back!
↑約翰•康納=蝙蝠俠!
↑5月第一檔期,陣亡將士紀念日~
↑效法新世紀的《蝙蝠俠》,另立門戶!
↑「F臟話」連發的音頻外泄,引來大量關注!!!
↓「F臟話」連發的音頻外泄,飽受各界人士非議……
↓被《博物館奇妙夜》和《飛屋歷險記》包圍……
↓能否吸引系列老粉絲?形勢尚不明朗!
↓導演是《霹靂嬌娃》系列的McG
↓導演不是詹姆斯•卡梅隆……
影片評介:
系列第三集中的「審判日」降臨後,世界荒蕪。在核攻擊中勉強生還下來的人類,開始組建反抗軍,同人工智慧控制的機械兵團展開死斗。反抗軍首領約翰•康納,在機緣巧合下邂逅了迷樣男子馬庫斯•懷特,從此兩人幸福地……。哦,弄錯了,應該是:盡管懷特認定自己是人類(雖說他長得更像囧天使吧),卻在半邊臉受傷後,露出駭人的機器骨骼,曝光了「終結者」的身份。經過熱烈的捆綁和拷問,康納終於相信了懷特,兩人來到萬惡之源「天網」的中樞,孰料等待救世主的真相竟然是始料未及的超大猛料……
《冰河世紀3》
片名:Ice Age: Dawn of the Dinosaurs
譯名:冰河世紀3:恐龍的黎明
導演:卡洛斯•沙爾丹哈
演員: 雷•羅馬諾、克里斯•韋奇、丹尼斯•利瑞
約翰•萊奎扎莫、奎因•拉蒂法
類型:CG動畫片
上映日期:2009年7月中旬 中國有望上映
發行公司: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
期待指數:★★★★★★★★★☆ 9(10星滿,7星以上紅,4星以下藍)
優劣分析:
↑藍天工作室!!
↑冰河世紀第三部!!
↑強大的配音陣容!
↑首次入駐暑期檔!
↓但要從蝙蝠俠+海盜嘴下搶飯吃!
↓後面還有《哈利波特》!
↓以及《豚鼠特工》!
影片簡介
隨著大片冰川的轟然倒塌,冰河時代終究成為了歷史!而我們的諸位主角們也開始組建自己的家庭。但松鼠席德永遠是松鼠席德,只要他出手沒有不出事的!他竟然弄來了幾顆恐龍蛋!這下可好,一隻巨型恐龍不知從那裡殺出來,席德立馬就變成俘虜。為了自己患難與共的好友,「四人幫」的其他三位告別老婆孩子,再度踏上解救席德的旅途。可是這回的麻煩遠遠地超乎他們的想像,原來席德被帶入了一個神奇的地下世界,這里與世隔絕,空氣濕潤、氣候溫暖。它阻擋了冰河世紀凜冽的寒風,於是一大群凶惡的恐龍出現在了眾人面前……
《一號公敵》
片名:Public Enemies
譯名:一號公敵
導演:邁克爾•曼
演員:約翰尼•德普、克里斯蒂安•貝爾、瑪麗昂•歌迪亞
錢寧•塔圖姆、喬瓦尼•瑞比西、比利•克里杜普
莉莉•索伯斯基、傑森•克拉克
類型:劇情/犯罪
上映日期:2009年7月1日(美國)
發行公司:環球影業公司
期待指數:★★★★★★★★★☆ 8(10星滿,7星以上紅,4星以下藍)
優劣分析:
↑蝙蝠俠+Jack船長+香頌女皇!
↑改編自真實故事!
↑狄林傑pk珀維斯=盜界的亞森•羅賓 pk 警界的克拉克•蓋博!
↑拍攝出《盜火線》等片的「歷史上最偉大的50位導演」之一!
↓但要和冰河世紀的小松鼠搶飯吃!
↓後面就是《布魯諾》和《哈利波特》!
影片評介:
堪稱「美國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的俠盜羅賓漢」的約翰•狄林傑,因劫富濟貧的義舉(其實就是搶銀行……)而獲得窮苦百姓在暗中鼎力相助,於是久久未被捉拿歸案,在流氓無產者的花花世界裡逍遙自在。直到聯邦調查局探員梅爾文•帕維斯出現,兩位高智商人才才真正體味到棋逢對手的快感。最終出於某種原因,帕維斯成功擒獲狄林傑:有人說是因為他控制了俠盜先生最愛的女人;也有人說這是以他同意不收回分發出去的錢財為前提條件;當然,還有人指摘純粹一派胡言,約翰•狄林傑根本就是個十惡不赦的人渣。
且不管史實怎樣,兩位有情有義的孤膽俠士各率一隊人馬圍繞「誰更英雄?」的命題展開持久戰,這樣的題材送到曾出品《盜火線》的邁克爾•曼導演手裡,只有更好、沒有最好——何況這次交火的雙方還是救世主「約翰•康納」與海盜頭子「傑克•斯派羅」,且不久後他們將以「蝙蝠俠VS.謎語人」的形態會師於萬眾矚目的《蝙蝠俠7》。如此說來慘不忍睹的《邁阿密風雲》給犯罪動作片的粉絲們、鞏俐大姐的擁躉們造成的心理創傷,有望被《一號公敵》撫平?雖然鞏俐無緣這般豪華卡司特快,但換成新科奧斯卡影後瑪麗昂•歌蒂亞小姐對鏡貼花黃,倒也不失為符合廣大影民群眾根本利益的舉措。
《騎劫地下鐵》
《騎劫地下鐵》(The Taking of Pelham 1 2 3)
影片導演:托尼•斯科特
影片主演:丹澤爾•華盛頓、約翰•特拉沃爾塔
發行公司:索尼哥倫比亞
開畫日期:2009年6月12日
首映預測:3000萬$
票房預測:9000萬$
期待指數:★★★★★★☆☆☆☆ 6(10星滿,7星以上紅,4星以下藍)
引進指數:★★★★☆☆☆☆☆☆ 4
優劣分析:
↑6月份唯一的嚴肅電影~
↑丹澤爾•華盛頓+動作片
↓被《失落的大陸》和《公元元年》包圍……
↓寫實主義動作片已整體不敵科幻……
↓6月份是暑期檔公認的相對低谷
影片評介:
翻拍自上世紀中後期的同名人質題材動作經典。圍繞一宗紐約地下鐵的劫持大案,名喚「藍色」的黑幫老大(約翰•特拉沃爾塔)與政府方面的公職人員(丹澤爾•華盛頓)展開「隔山打牛」的對峙。兇殘的罪犯特拉沃爾塔以「每1小時槍殺一名乘客,直到驗收贖金才肯罷休」進行威脅。而在華盛頓的勸說下,事件逐漸朝著難以預知的方向發展……
本片是「托尼•斯科特&丹澤爾•華盛頓」組合的第四次結集,此前三回分別是9100萬$的《赤色風暴》、7800萬$的《燃燒者》、6400萬$的《時空線索》,基本維持在水準以上。托尼導演雖比他兄弟萊德利•斯科特差了不是一點半點,但好歹也是深得好萊塢信任的商業工匠。而慘遭喪子之痛後重出江湖的另一位巨星約翰•特拉沃爾塔,無疑將為《騎劫地下鐵》再添一把火。如果說甚少出入暑期檔作戰的華盛頓有望藉助地利搶收7000萬$,那麼,特拉沃爾塔的加盟則讓該片看見了1億$的曙光。預告片馬馬虎虎,原作的品質八成達不到;但就算新世紀版再不濟,相信也應該是8000萬級別的娛樂大片吧。
《特種部隊》
片名:G.I. Joe: Rise of Cobra
譯名:特種部隊:眼鏡蛇的崛起
導演:史蒂芬•索莫斯
主演:丹尼斯•奎德、錢寧•塔圖姆、約瑟夫•高登•拉維特
雷•帕克、西耶娜•米勒、雷切爾•妮科爾斯
克勒斯托弗•埃克里斯頓、馬龍•韋恩斯
阿諾德•沃斯魯、李秉憲、薩伊德•塔馬烏伊
阿德沃爾•阿吉紐依•艾格拜吉、喬納森•普萊斯
類型:動作
上映日期:2009年8月7日(美國)
發行公司:派拉蒙公司
期待指數:★★★★★★★★★★ 9(10星滿)
優劣分析:
↑和《變形金剛》齊名的孩之寶產品!
↑入選2009年男性最期待的十部電影!
↑造型酷到死啊!
↑破壞力不亞於邁克爾貝!預告片里艾弗爾鐵塔就被拆了!
↑才在《地下拳擊場》中露過肉的錢寧•塔圖姆!
↑丹尼斯•奎德、第九任神秘博士都來捧場!
影片簡介
軍火商迪斯特羅和逐漸壯大的眼鏡蛇部隊處興風作浪、製造恐怖,意圖將全世界的和平與安定毀於一旦。當然,有無聊的人就有收拾無聊之人的人。「G.I. Joe」就是美國政府的秘密武器,他們是一支特種部隊。其中全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級高手,他們不但擁有強大的力量,而且還擁有著默契地團隊意識。他們在世界各地阻擊眼鏡蛇部隊的邪惡行徑,大戰一觸即發……
《死神來了4》
片名:Final Destination: Death Trip 3D
譯名:死神來了4
導演:大衛•R•艾里斯
主演:鮑比•坎坡、山特爾•范森坦、克里絲塔•艾倫
尼克•扎諾、鮑比•堪波、理查德•瓊斯
類型:驚悚/恐怖片
發行:新線公司
上映日期:2009年8月28日(美國)
優劣分析:
↑死神系列第四作!
↑評價最高的第二集導演回歸!
↑並且3D了!
↑越來越離奇的各類死法!
↓但劇情還是那麼老套!
↓同一天還有一部《萬聖節2》上映!
↑好歹也是暑期檔的收官之作,大家捧場一下吧!
影片簡介
其實《死神來了》系列的故事模式都一個樣,尼克和女友勞莉以及數位好友都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自然非常喜歡各種刺激的賽事。這次他們選擇的是賽車,誰知這個抉擇卻是他們不幸地開始。尼克如前幾集的「靈媒」們一般,在比賽前突然看見了極其恐怖的場景--比賽中發生意外,賽車沖向看台引起爆炸,觀眾看台轟然倒塌無數人因此而喪命,而他們也不例外!大為驚慌的尼克立馬拉起女友沖出賽場。果然尼克所遇見,瞬間災難降臨,賽車場變成了人間地獄,但死神的游戲才剛剛開始,前三集的主角們都沒能逃脫厄運,這回他們能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嗎?
《無恥的混蛋》
片名:Inglourious Basterds
譯名:無恥的混蛋
導演:昆汀•塔倫蒂諾 – 好萊塢最牛B導演
主演:布拉德•皮特、黛安娜•克魯格、邁克•邁爾斯
克里斯托弗•華爾茲、梅拉尼•羅蘭、艾里•羅斯
保羅•拉斯特、邁克爾•法斯賓德、羅德•泰勒
克勞利斯•里奇曼、張曼玉
類型:動作/戰爭/冒險
上映日期:2009年8月21日(美國)
發行:環球公司/溫斯坦公司
優劣分析:
↑昆汀•塔倫蒂諾!
↑↓他竟然拍戰爭片!!??
↑布拉德•皮特!
↑↓他竟然演痞子軍人!!??
↑有張曼玉哦!(雖然據傳戲份全部被刪)
↓前面外星人後面死神!
影片簡介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二戰中期,此時德國納粹與盟軍交戰正酣,整個歐洲大陸都陷入一片火海。此時在法國中部,一個法國女孩莎娜•德萊弗斯親眼目睹了自己的家人倒在德軍上校漢斯的屠刀下。在逃出納粹的魔爪後,她偽造了自己的身份,在一家戲院中住下來。但復仇的火焰不可避免地爆發了,她發誓要將漢斯上校手刃。
美國陸軍中尉奧爾多•雷恩因為違反軍紀被送上軍事法庭,上級告訴他,只要戴罪立功就可免於審判。不得已之下,中尉接下了一個非常搞笑的任務,他要和一群跟他差不多白痴的傢伙去暗殺一個人,而且這個人還在德軍佔領區的腹地,更誇張的是這個人還是德軍高級將領。他們要深入敵區,和身為電影明星的接頭人聯系,趁德軍將領看戲的時候殺之。而這家影院就是莎娜所在,此時她也在計劃著自己的復仇計劃,就這樣,命運交匯了……
《豚鼠特攻隊》
片名:G-Force(3D)
譯名:豚鼠特攻隊
導演:霍伊特•耶特曼
演員:比爾•奈伊、威爾•阿奈特、尼古拉斯•凱奇、薩姆•洛克威爾
佩內洛普•克魯茲、喬•法弗洛、特雷西•摩根
類型:真人動畫結合
上映日期:2009年7月24日(美國)
發行公司:迪斯尼公司
期待指數:★★★★★★★★★☆ 9(10星滿,7星以上紅,4星以下藍)
優劣分析:
↑豚鼠!
↑可愛程度不亞於"小鼠大廚"雷米!
↑尼古拉斯•凱奇+佩內洛普•克魯茲=奧斯卡影帝+奧斯卡女配
↑不亞於007的高科技小玩意兒;
↓似乎劇情有些過於兒童;
↑但似乎就是兒童在看!
↓不過哥茲拉級別的《哈利波特》在前面!
影片簡介:
美國政府早就秘密馴養了一群智能動物為政府機構工作,他們隱蔽性強,可以隨時裝成各類寵物!行動力高、體型小可以完成人之所不能。配備有不遜於007的各種尖端科技,他們的名字就叫做 「G特工組」。這次他們接到的任務是一位以邪惡的億萬富翁,他試圖去控制全世界。G特工們可不能讓他得逞,他們是隊長「達爾文」、精通武術的「華雷斯」(她可是個美女哦!)、還有精通各類武器的專家Blaster、身手敏捷擅長竊取情報的偵察員Mooch以及凡是電子產品沒有玩不轉的技術人員Speckles。於是這樣一隻黃金陣容便雄赳赳氣昂昂地出發了……
《失落的大陸》
《失落的大陸》(Land of the Lost)
影片導演:布拉德•索弗林
影片主演:威爾•法雷爾、丹尼•邁克布萊德、安娜•弗里爾
發行公司:環球
開畫日期:2009年6月5日(美國)
首映預測: 3500萬$
票房預測:1億1500萬$
期待指數:★☆☆☆☆☆☆☆☆☆ 1(10星滿,7星以上紅,4星以下藍)
引進指數:★★★★★☆☆☆☆☆ 5
優劣分析:
↑恐龍!恐龍!恐龍!
↑威爾•法雷爾+喜劇片
↑近年流行的「冒險+幻想+喜劇」!
↓被《飛屋歷險記》和《幻想世界》包圍……
↓與《博物館奇妙夜2》的區別在於……?
↓「爛仔幫」的人氣徐徐下降中……
↓6月份是暑期檔公認的相對低谷
↓6月份喜劇扎堆,同室操戈!
影片評介:
「2009年的《地心歷險記》」,根據70年代紅極一時的經典TV劇集改編的冒險幻想喜劇,「賤民」威爾•法雷爾的最新作。由他扮演的探險家瑞克•馬歇爾,經過一系列機緣巧合,帶領著「捧哏一號」和「花瓶二號」兩位隊員,昂首闊步挺進未知的謎樣大陸,次第邂逅太古歲月的恐龍和真身不明的異形……,此外,更要解決回家的頭等大事。
《第九區》
片名:District 9
譯名:第九區
導演:尼爾•布洛姆坎普
主演:沙爾托•科普雷、詹森•庫伯、威廉•艾倫•楊
羅伯特•胡布斯、肯尼斯•高西
類型:科幻片
發行:索尼三星公司
上映日期:2009年8月14日(美國)
優劣分析:
↑非常另類的外星人題材!
↑彼得•傑克遜製片!
↑人類之子般地立意!
↑外加卡夫卡《變形記》般的故事!
↓但前期宣傳不見蹤影?
↑難道是2009年的《苜蓿地》??
影片簡介
故事起源於28年前。
28年前,第一次外星人和地球人的正式接觸發生了。但外星人的到來卻引起了地球人的巨大恐慌,人類不敢相信這群外星人是善類,於是將他們專門放置到南非的貧民窟內便於管理,這個地方日後就成為了著名的第九區。
本片主人公是一名政府專員,他被派去負責驅逐外星人。誰知卻因為一次意外而被感染,逐漸變成了一個外星人!變身之後他多方聯絡,希望能夠政府給以救助,幫助他重返人身。可是政府只是將他當做一個實驗品來研究,絲毫沒有救助他的意思。他終於體會到了世態的炎涼,並決定自救……
《天使與魔鬼》
片名:Angels and Demons
譯名:天使與魔鬼
導演:朗•霍華德 Ron Howard
主演:湯姆•漢克斯、阿耶萊特•祖里爾、伊萬•麥克格雷格
斯特蘭•斯卡斯加德、大衛•帕卻斯、阿明•繆勒-斯塔爾
皮爾佛朗西斯科•法維諾、托爾•林德哈特
類型:驚悚/犯罪/劇情/懸疑
上映日期: 2009年5月15日(美國)
發行:哥倫比亞影片公司 Columbia Pictures (USA)
首映預測: 5500萬$
票房預測:1億6000萬$
期待指數:★★★★★★★★☆☆ 8(10星滿,7星以上紅,4星以下藍)
引進指數:★★★★☆☆☆☆☆☆ 4
優劣分析:
↑湯姆•漢克斯&朗•霍華德
↑宗教噱頭+丹•布朗的原著小說!
↑比《達•芬奇密碼》更適合改編電影的前傳
↓《達•芬奇密碼》的改編儼然一段悲劇……
↓被《星艦迷航》和《終結者》包圍……
↓原著的知名度遠遠低於前作!!!
影片評介:
哈佛的符號學家羅伯特•蘭登教授的電話又響了!這次是歐洲原子能研究中心(CERN)的所長請他來讀解該機構被殺害的科學家萊昂納多•維特拉的屍體上烙印的迷樣圖形。經證實,這次的幕後黑手為神秘宗教流派光明會,他們針對梵蒂岡羅馬教廷的邪惡計劃才剛剛開始,綁架、謀殺倒在其次,真正凶險的是要將歷史文化名城從地圖上永久抹去……
《達•芬奇密碼》三年後,蘭登教授回歸大銀幕。其實湯姆•漢克斯這個不太成功的角色,除了發際線之外並沒給人留下更深的印象;而「前傳」的故事屬性,更使此君即便改名換姓,也毫不影響結果。反過來說,縱然沒看過前作的人,也有可能被這次的嶄新故事所吸引,比《達•芬奇》更像解迷游戲的《天使與惡魔》,渴望趁此機會擴展粉絲群。
《萬聖節2》
片名:H2
譯名:萬聖節2
導演:羅伯•贊比
主演:馬爾科姆•麥克道威爾、丹妮爾•哈麗絲、絲柯•泰勒-考普頓
布拉德•道里夫 、比爾•莫斯利、瑪戈•基德
類型:恐怖
發行:帝門公司
上映日期:2009年8月28日(美國)
優劣分析:
↑《月光光心慌慌》的續篇
↑系列都已經拍攝到第十部,真是長命!
↓↑但並無大牌,看點依然是血腥!
影片簡介
本影片的故事承接1978年《萬聖節》的結局,女主角勞瑞•斯特德在逃過一劫後,開始用她的視角來描寫變態殺人狂邁克爾•梅爾斯,而隨後發生的事情更加令人顫抖!
影片幕後
2007年羅布•祖姆比推出了《萬聖節9》,其實《萬聖節9》是對《萬聖節》系列第一部——1978年的《月光光心慌慌》的翻拍。而這部《萬聖節10》則是影片的續集,它延續了羅布•祖姆比電影一慣的瘋狂,相當地野蠻,當然同時也更有強烈的精神分析印記。
希望LZ看過喜歡呵
㈨ 給我推薦幾個電影
IMDB排名前200的電影
都是影史經典
1.Godfather, The (1972) 教父9/10 ( 81261)
2.Shawshank Redemption, The (1994) 肖申克的救贖8.9/10(10014)
3.Godfather: Part II, The (1974) 教父續集8.8/10(46964)
4.Lord of the Rings: The Two Towers, The (2002) 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8.7/10 ( 59901)
5.Casablanca (1942) 卡薩布蘭卡8.7/10 ( 47781)
6.Schindler''s List (1993) 辛德勒的名單8.7/10 (70689) 7.Shichinin no samurai (1954) 七武士8.7/10 (19698)
8.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The (2001) 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8.7/10 ( 106497)
9.Citizen Kane (1941) 公民凱恩8.7/10 ( 44786)
10.Star Wars (1977) 星球大戰8.7/10 ( 101792)
11.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飛越瘋人院8.6/10(50060)
12.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mb (1964) 奇愛博士8.6/10(45415)
13.Rear Window (1954) 後窗8.6/10 ( 29217)
14.Memento (2000) 記憶拼圖8.6/10 ( 60096)
15.Star Wars: Episode V - The Empire Strikes Back(1980) 帝國反擊戰8.6/10 ( 78391)
16.Raiders of the Lost Ark (1981) 奪寶奇兵8.6/10(68694)
17.Usual Suspects, The (1995) 非常嫌疑犯8.6/10 (75919)
18.Pulp Fiction (1994) 低俗小說8.6/10 ( 91518)
19.North by Northwest (1959) 西北偏北8.5/10 (26033)
20.Fabuleux destin d''Amelie Poulain, Le (2001) 天使愛美麗8.5/10 ( 37118)
21.Psycho (1960) 驚魂記/精神病患者8.5/10 (39727)
22.12 Angry Men (1957) 十二怒漢8.5/10 ( 19816)
23.Lawrence of Arabia (1962) 阿拉伯的勞倫斯8.5/10(22342)
24.Silence of the Lambs, The (1991) 沉默的羔羊8.5/10(68083)
25.Buono, il brutto, il cattivo, Il (1966) 獨行俠勇破地獄門/好人、壞人和小丑;黃昏三鏢客8.5/10 ( 17546)
26.It''s a Wonderful Life (1946) 風雲人物8.5/10 (30349)
27.Goodfellas (1990) 好傢伙/盜亦有道8.5/10 ( 47219)
28.American Beauty (1999) 美國麗人8.4/10 ( 80621)
29.Vertigo (1958) 迷魂記/眩暈8.4/10 ( 24798)
30.Sunset Blvd. (1950) 日落大道8.4/10 ( 10840)
31.Pianist, The (2002) 鋼琴師8.4/10 ( 14318)
32.Apocalypse Now (1979) 現代啟示錄8.4/10 ( 45786)
33.Matrix, The (1999) 黑客帝國8.4/10 ( 103925)
34.To Kill a Mockingbird (1962) 殺死一隻知更鳥8.4/10 (21382)
35.Some Like It Hot (1959) 熱情似火8.4/10 ( 17815)
36.Taxi Driver (1976) 的士司機8.3/10 ( 33105)
37.Paths of Glory (1957) 光榮之路8.3/10 ( 9860)
38.Third Man, The (1949) 第三者8.3/10 ( 13150)
39.Fight Club (1999) 搏擊會8.3/10 ( 74144)
40.Sen to Chihiro no kamikakushi (2001) 千與千尋8.3/10 ( 10995)
41.Boot, Das (1981) 從海底出擊8.3/10 ( 20700)
42.Double Indemnity (1944) 雙重保險8.3/10 ( 8269)
43.C''era una volta il West (1968) 狂沙十萬里8.3/10 (8824)
44.L.A. Confidential (1997) 幕後嫌疑犯/洛城機密8.3/10 ( 52246)
45.Chinatown (1974) 唐人街8.3/10 ( 18254)
46.Requiem for a Dream (2000) 夢之安魂曲8.3/10 ( 28019)
47.Maltese Falcon, The (1941)馬爾他之鷹 梟巢喋血戰8.3/10 (14550)
48.Singin'' in the Rain (1952) 雨中曲8.3/10 ( 14765)
49.All About Eve (1950) 彗星美人8.3/10 ( 9419)
50.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The (1957)桂河大橋8.3/10 (16298)
51.M (1931)M就是兇手 8.3/10 ( 8174)
52.Monty Python and the Holy Grail (1975) 巨蟒和聖杯8.3/10 ( 43268)
53.Se7en (1995) 七宗罪8.3/10 (61397)
54.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拯救大兵瑞恩8.2/10 (73685)
55.Raging Bull (1980) 憤怒的公牛8.2/10 ( 18386)
56.Wizard of Oz, The (1939) 綠野仙蹤8.2/10 ( 28057)
57.Cidade de Deus (2002) 無主之城8.2/10 ( 6511)
58.Sting, The (1973) 騙中騙8.2/10 ( 17249)
59.Rash?mon (1950) 羅生門8.2/10 ( 7636)
60.American History X (1998) 野獸良民/美國X歷史8.2/10 (38736)
61.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 (1939) 史密斯先生到華盛頓8.2/10 ( 8355)
62.Alien (1979) 異形8.2/10 ( 45162)
63.Touch of Evil (1958) 歷劫佳人8.2/10 ( 8577)
64.Vita e bella, La (1997) 美麗人生8.2/10 (27930)
65.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 2001太空漫遊8.2/10(49042)
66.Leon (1994) 這個殺手不太冷8.2/10 ( 34685)
67.Manchurian Candidate, The (1962) 滿洲候選人8.2/10(9499)
68.Wo hu cang long (2000) 卧虎藏龍8.2/10 (投票人數: 39297)
69.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 The (1948)碧血金沙8.2/10 ( 7410)
70.Clockwork Orange, A (1971) 發條橙8.2/10 ( 46646)
71.Great Escape, The (1963) 大逃亡8.2/10 ( 13759)
72.Reservoir Dogs (1992) 落水狗8.2/10 ( 46456)
73.Annie Hall (1977) 安妮.霍爾8.2/10 ( 15037)
74.Jaws (1975) 大白鯊8.2/10 ( 34008)
75.Ran (1985) 亂8.2/10 ( 8088)
76.Amadeus (1984) 莫扎特傳8.2/10 ( 27211)
77.On the Waterfront (1954) 碼頭風雲8.2/10 (8636)
78.Modern Times (1936) 摩登時代8.1/10 ( 6819)
79.High Noon (1952) 正午8.1/10 ( 8768)
80.Braveheart (1995) 勇敢的心8.1/10 ( 67727)
81.Sixth Sense, The (1999) 靈異第六感8.1/10 ( 69905)
82.Apartment, The (1960) 公寓春光8.1/10 (7800)
83.Fargo (1996) 冰雪暴8.1/10 ( 48963)
84.Blade Runner (1982) 銀翼殺手8.1/10 (57302)
85.Strangers on a Train (1951) 列車上的陌生人/火車怪客8.1/10 (7231)
86.Aliens (1986) 異形 28.1/10 (47418)
87.Shining, The (1980) 閃靈8.1/10 ( 35115)
88.Duck Soup (1933) 鴨羹8.1/10 ( 7126)
89.Donnie Darko (2001) 死亡幻覺8.1/10 ( 22301)
90.Metropolis (1927) 大都會8.1/10 ( 8077)
91.Toy Story 2 (1999) 玩具總動員28.1/10 ( 28785)
92.Princess Bride, The (1987) 公主新娘8.1/10 ( 40617)
93.General, The (1927) 將軍號8.1/10 ( 4736)
94.City Lights (1931) 城市之光8.1/10 ( 5283)
95.Finding Nemo (2003) 海底總動員8.1/10 ( 12580)
96.Lola rennt (1998) 羅拉快跑8.1/10 ( 22830)
97.Kill Bill: Vol. 1 (2003) 追殺比爾8/10 (17505)
98.Notorious (1946) 美人計8/10 ( 7283)
99.Full Metal Jacket (1987) 全金屬外殼8/10 ( 33204)
100.Sjunde inseglet, Det (1957) 第七封印8/10 ( 6185)
101.Great Dictator, The (1940) 大獨裁者8/10 ( 6508)
102.Rebecca (1940) 蝴蝶夢8/10 (7952)
103.Nuovo cinema Paradiso (1989) 天堂電影院8/10 (10021)
104.Big Sleep, The (1946) 夜長夢多8/10 ( 7203)
105.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 (1969)虎豹小霸王8/10 (14637)
106.Graate, The (1967) 畢業生8/10 ( 19983)
107.Searchers, The (1956) 搜索者8/10 ( 7317)
108.Best Years of Our Lives, The (1946) 黃金時代8/10 ( 4354)
109.Manhattan (1979) 曼哈頓8/10 ( 9038)
110.Mononoke-hime (1997) 魔法公主8/10 ( 12218)
111.Deer Hunter, The (1978) 獵鹿人8/10 ( 19695)
112.Glory (1989) 光榮戰役8/10 ( 16254)
113.Patton (1970) 巴頓將軍8/10 (10120)
114.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1991) 終結者 28/10( 56595)
115.It Happened One Night (1934) 一夜風流8/10 ( 5472)
116.Ladri di biciclette (1948) 單車失竊記8/10 ( 5031)
117.African Queen, The (1951) 非洲皇後8/10 (10484)
118.Philadelphia Story, The (1940) 費城故事8/10 ( 7683)
119.Bringing Up Baby (1938) 育嬰奇譚8/10 ( 6542)
120.Ben-Hur (1959) 賓虛8/10 (15228)
121.Yojimbo (1961) 大鏢客8/10 ( 5510)
122.Cool Hand Luke (1967) 鐵窗喋血8/10 ( 10216)
123.Shrek (2001) 怪物史瑞克8/10 (40883)
124.Forrest Gump (1994) 阿甘正傳8/10 ( 63423)
125.Green Mile, The (1999) 綠色奇跡8/10 ( 40196)
126.Hable con ella (2002) 對她說8/10 ( 6952)
127.Star Wars: Episode VI - Return of the Jedi (1983) 絕地大反擊8/10 ( 61166)
128.Grapes of Wrath, The (1940) 憤怒的葡萄8/10 (5522)
129.Unforgiven (1992) 不可饒恕7.9/10 ( 21791)
130.Arsenic and Old Lace (1944) 毒葯與老婦7.9/10 ( 8167)
131.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1984) 美國往事7.9/10(11844)
132.Stalag 17 (1953) 戰地軍魂/7.9/10 ( 4868)
133.Gone with the Wind (1939) 亂世佳人7.9/10 ( 21045)
134.Wild Bunch, The (1969) 日落黃沙7.9/10 ( 7772)
135.Night of the Hunter, The (1955) 獵人的夜晚7.9/10 ( 5215)
136.Straight Story, The (1999)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7.9/10( 9921)
137.Elephant Man, The (1980) 象人7.9/10 ( 11315)
138.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1930) 西線無戰事7.9/10 (4691)
139.Young Frankenstein (1974) 年輕的科學怪人7.9/10(15868)
140.Christmas Story, A (1983) 聖誕故事7.9/10 (13856)
141.Hustler, The (1961) 江湖浪子7.9/10 ( 5824)
142.Platoon (1986) 野戰排7.9/10 ( 24451)
143.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 (1989) 聖戰奇兵7.9/10 (44284)
144.His Girl Friday (1940) 女友禮拜五7.9/10 (4619)
145.Back to the Future (1985) 回到未來7.9/10 (49600)
146.Die Hard (1988) 虎膽龍威7.9/10 (43088)
147.Grande illusion, La (1937) 大幻影7.9/10 (3554)
148.Monsters, Inc. (2001) 怪獸公司7.9/10 (24384)
149.Almost Famous (2000) 成名在望7.9/10 (26602)
150.Conversation, The (1974) 對話7.9/10 ( 7038)
151.Spartacus (1960) 斯巴達克斯7.9/10 (11875)
152.Amores perros (2000) 愛情是狗娘7.9/10 ( 8274)
153.Gold Rush, The (1925) 淘金記7.9/10 ( 4356)
154.Adventures of Robin Hood, The (1938)羅賓漢歷險記7.9/10 (4880)
155.Charade (1963) 謎中迷7.9/10 (6113)
156.Being John Malkovich (1999) 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7.9/10 (38507)
157.Festen (1998) 家變7.9/10 ( 8567)
158.Gladiator (2000) 角鬥士7.9/10 (65974)
159.Man Who Shot Liberty Valance, The (1962) 雙虎屠龍7.9/10 (4981)
160.Life of Brian (1979) 萬世魔星7.9/10 (23496)
161.Insider, The (1999) 局內人7.9/10 ( 20382)
162.Bronenosets Potyomkin (1925) 波坦金戰艦7.9/10 (3887)
163.Mulholland Dr. (2001) 穆荷蘭大道7.9/10 ( 21753)
164.Toy Story (1995) 玩具總動員7.9/10 (33596)
165.Sling Blade (1996) 彈簧刀7.9/10 (15562)
166.Magnolia (1999) 木蘭花7.9/10 (31678)
167.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1957) 控方證人7.9/10( 3522)
168.Brazil (1985) 巴西7.9/10 (22722)
169.Roman Holiday (1953) 羅馬假日7.8/10 ( 6524)
170.Streetcar Named Desire, A (1951) 慾望號街車7.8/10( 6659)
171.Smultronst & auml;llet (1957) 野草莓7.8/10 ( 3219)
172.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1966)靈欲春宵7.8/10 ( 5117)
173.Night at the Opera, A (1935) 歌聲儷影7.8/10( 4233)
174.Exorcist, The (1973) 驅魔人7.8/10 (23348)
175.All the President''s Men (1976) 驚天大陰謀7.8/10( 9201)
176.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The (1951)地球停頓記7.8/10 (7326)
177.cents coups, Les (1959) 四百擊7.8/10 ( 4177)
178.Shadow of a Doubt (1943) 辣手摧花7.8/10 (3690)
179.To Be or Not to Be (1942) 你逃我也逃7.8/10 (2423)
180.Trois couleurs: Rouge (1994) 紅色情深7.8/10 ( 7502)
181.Killing, The (1956) 殺手7.8/10 ( 4533)
182.Terminator, The (1984) 終結者7.8/10 ( 43085)
183.Ed Wood (1994) 艾德 伍德7.8/10 (14601)
184.Dog Day Afternoon (1975) 炎熱的下午7.8/10 ( 9938)
185.Adaptation. (2002) 蘭花賊/改編劇本7.8/10 (12386)
186.Twelve Monkeys (1995) 十二隻猴子7.8/10 ( 45954)
187.Stand by Me (1986) 站在我這邊/伴我同行7.8/10 (22234)
188.Harvey (1950) 迷離世界7.8/10 (5510)
189.Nosferatu, eine Symphonie des Grauens (1922)吸血僵屍7.8/10 (5442)
190.Right Stuff, The (1983) 征空先鋒7.8/10 ( 9815)
191.This Is Spinal Tap (1984) 搖滾萬萬歲7.8/10 (13889)
192.Minority Report (2002) 關鍵報告7.8/10 (32803)
193.Midnight Cowboy (1969) 午夜牛郎7.8/10 (9257)
194.Others, The (2001) 神鬼第六感/小島驚魂7.8/10 (24190)
195.Network (1976) 電視台風雲7.8/10 (6573)
196.Miller''s Crossing (1990) 米勒的十字路口7.8/10 (9618)
197.Trainspotting (1996) 猜火車7.8/10 (37396)
198.Lion in Winter, The (1968) 冬獅7.8/10 (4142)
199.Gandhi (1982) 甘地傳7.8/10 (11338)
200.Bonnie and Clyde (1967) 雌雄大盜7.8/10 (8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