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掃毒2最後地藏為什麼說他沒賣毒
因為地藏對余順天愛的深沉,地藏對余順天一直都沒有仇恨,只有怨恨,而這怨恨也來源於最初始得兄弟情深,地藏從沒有真正的想過要毀掉余順天,他只不過是在不斷得挑釁他,來證明自己,來疏解自己心目中的那份怨恨,他只把這當作一場游戲。
地藏派人去殺余順天時,在泳池邊他接到電話時相當輕松,因為他知道這不過是一次虛張聲勢,而在第二次他接到電話時,表情失落又凝重,是因為余太太死了,他真的傷害到余順天了,這不是他想看到的,他知道余順天是不會放過他的,他們再也回不去了。影片中所有人都被余順天對妻子的愛所感動,也為余順天與地藏兩兄弟反目成仇而憂心。
(1)電影天堂毒梟第2擴展閱讀:
「禁毒2」主要是因為這個故事是鄭施打超過老闆誤解了古天樂扮演藏,老闆很討厭多賣葯,他還禁止任何人買賣毒品,古天樂作為他的人,因為沒有良好的場所,一個是毒品的買賣他的兒子,比老闆發現,然後把手指,解僱了。事實上,這在一開始就是一個誤解。
如果阿天當時能夠替天堂說話,接下來的故事可能就不會發生了,但他卻沒有開口,在天堂的心裡埋下了仇恨的種子,故事就這樣一步一步的發展起來。於舜天在保命的同時,也希望他能成為覺悟俱樂部的兄弟,這是西藏必須面對的殘酷成長之路。只是這條路上有個十字路口,而且越來越遠!
Ⅱ 如何評價美劇《毒梟》第二季 Narcos Season 2
不得不說紅毒蛇演技很好,特寫鏡頭表情控製得恰到好處,肌肉的細微變化暗示著情節的走向。劇終集最後的特寫,Pena得知對坐的人不是來審查他的時候,僵硬向下的臉頰肌肉變得放鬆,眼角的肌肉也變得微微上揚,甚至說話時嘴周圍的肌肉也放鬆了下來甚至有了不易察覺的笑意——他知道he isn't finished,哥倫比亞毒梟的一切也都沒有結束。
Valarie和Tata說等一切都結束我再采訪你。等一切都結束,然而當大毒梟Pablo日薄西山,就已經意味著「新的開始」,只不過不是Pablo的開始。這種無力感就和「打破舊制度,建立新制度」一樣,新制度「新」在何處?
Pablo的親情線將觀眾處於一種不適的矛盾感之中——可以理解的動機不可原諒的行為。劇中有一處是Pablo的母親說,Pablo小時候沒鞋穿被嘲笑,於是第二天她就偷了一雙,Pablo立刻就有嶄新的鞋穿了。這大概就是Pablo被教育的三觀吧——不擇手段——永遠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里還有一個非宗教信仰觀眾覺得很疏離的天主教「犯罪-懺悔」的虛偽循環,Pablo的母親作為天下頭號罪犯的支持者,卻因為長期沒去教堂禮拜而不安。所以我實在不能認同稱Pablo也是個「普通人」的說法,也實在很難被這樣的感情打動,他和他的妻子、母親從開始賣第一批毒品開始就必定不是普通人——他們身上承受著帶給哥倫比亞無盡流血犧牲和苦痛的罪惡——這是帶血的親情。
總之,全程的不適和矛盾,才是我看待親情線的主要感受。也是我覺得編劇想傳達給觀眾的感受,而並不是為了強行把Pablo的形象平凡化、拉近與觀眾的心理距離。
然而有人要說在Pablo下葬的時候,哥倫比亞的窮人紛紛前去悼唁。這樣反常情況的出現必是有原因的,然而該劇卻似乎簡單的歸為一句「魔幻現實主義誕生在哥倫比亞是有原因的」。彷彿「魔幻現實主義」解釋了一切,哥倫比亞好像從來就是這樣荒蠻血腥、三觀崩環的世界。可能是因為是美國人的角度,美國人代表著正義去消滅毒梟,某種程度上說,他們確實是哥倫比亞人口中的「gringo」,一句魔幻現實主義的看客態度,表明了美國確實不關心哥倫比亞的水深火熱以及這背後復雜的社會成因。如果有人崇拜大毒梟,也不該解釋為一句「魔幻現實主義」。
看到有人說和哥倫比亞同事提這個劇,哥倫比亞人表現出了極大的不想回憶這段血腥歷史的稍有過激的反應。這就是gringo和本國人的差別,本國人還是希望這邊土地信仰美好崇高,看客則愛看底層人民吃人血饅頭,看「魔幻現實主義」大戲。
————————
消滅Pablo的過程也不怎麼光彩,Carrillo上校的狠,Los Pepes的哥倫比亞民間藝術殺人秀,「正義聯盟」變成了「利益聯盟」,但最後殺死Pablo的子彈還是要來自代表哥倫比亞人民利益的政府,好人和毒販還是要劃清界限,魔幻的哥倫比亞還是有一點嚮往正直美好的力量。然而諷刺的是運往美國的可卡因量卻更大了,一切都沒有結束。
所以,好像世界就是應該這樣存在,好人壞人,構成一個動態平衡。CIA做臟事,代表美國給游擊隊武器支持;DEA本該代表主流的正義,也對流向Cali的情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一季的海報和《戰爭之王》的海報有些相似,都是子彈構成人物頭像,只不過Pablo的頭像最終要一顆射像眉心的子彈完善。《戰爭之王》中軍火商最後被交上法庭也會被釋放;Pena耿耿於懷自己的「錯誤」其實早就被探員點穿。美國給哥倫比亞送槍,哥倫比亞給美國送毒品。毒品換美元,美元換槍。
這樣看起來,美國的行為有點像「反傾銷」了。這是個十分不妥的比喻,聽起來甚至有為鴉片戰爭洗地之嫌,畢竟產生貿易逆差的「商品」是毒品,是有違人類發展方向的毒品!
————————
所以別去迷戀所謂「魔幻現實主義」中的大英雄!只是看客角度,villain才迷人罷了!
________
另外非常喜歡本劇的攝影和美術,畫面色調充滿南美洲風情,構圖精良,截了一批好圖不勝枚舉。說來有趣,講這樣一個血腥故事的局卻總透露著陽光的味道。比如下面這個大毒梟和兒子女兒躺在草地上的畫面,好像電影Boyhood的海報喲。
另外,個人很喜歡Colombia Folk Art,血腥和肢解的純官能美享受。
記得這個場景的鏡頭也很有意思,手持加變焦,跟著人去圍觀一路所見的長鏡頭,到了現場先聚焦到左下人頭然後是右上砍頭的橫截面,再往上移聚焦到另一個掛在網上的人身上,完全模擬人眼的視覺過程,代入感很強。
另外有一處,聖誕夜Pablo家在他母親回來之後被突襲,從游擊隊隊員的視角,跟隨整個進入Pablo家到最終近身想要擊斃Pablo而不成的全過程,非常的真實,代入感極強,就是玩CS那種視角。最終就在Pablo側面差點就要將其擊斃,卻於主觀視角被爆頭帶來的感同身受,彷彿能體會死亡一瞬間迸發的可惜懊喪——這時候彷彿亡靈視角——接著鏡頭又變成了攝影機跟隨Pablo行動,又把觀眾拉回到觀看角度。這一段處理得精彩真是讓人印象深刻。
Ⅲ 找電影 歐美電影 毒梟的
是 毒品網路 吧
劇情介紹
這是一部反映美國社會日益嚴重的吸毒問題的影片,由導演史蒂文-索德伯格執導,它通過一系列互相有著關聯的神秘人物,以及他們充滿陰謀的活動,生動地展示了美國社會中毒品交易和與之相關的觸目驚心、充滿危險的罪惡世界。
俄亥俄州最高法院大法官羅伯特-劉易斯被總統任命為國家反毒品官員,當他發現他正值豆蔻年華的女兒卡蘿琳在偷偷吸食海洛因的時候,他認識到所接受的這一崇高而神聖的新職位將使他多麼為難。與此同時,一對秘密執行反毒任務聯邦幹探蒙特爾-戈登和雷-卡斯特羅正混跡於聖迭哥無比骯臟和危機四伏的毒品世界中,他們正在追蹤的是已被警方監禁的大毒梟卡洛斯-阿亞拉的妻子海倫娜-阿亞拉。
海倫娜在她丈夫被監禁前,並不知卡洛斯從事著怎樣的一種事業,可現在她正試圖接手對丈夫事業的全部控制權。在南部的墨西哥邊界,當地的地方治安官賈維爾-羅德里格斯正在與自己一慣恪守的道德准則展開一場艱苦的戰斗,因為他發現自己已經陷入了一張無形的腐敗黑網之中。
Ⅳ 《毒梟:墨西哥》有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片段
Netflix自製的美劇可說是品質保證(大部分),2015年開播的《毒梟》也是廣受好評,既然哥倫比亞的毒梟已經被掃盪,當然也有可能是男主角最近在電影圈很忙,隨著劇情背景的變化,第四季開始鏡頭將轉移到比哥倫比亞的毒梟世界還可怕的地方:墨西哥,並且主角也從佩德羅·帕斯卡(Pedro Pascal)變成了《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的迭戈·盧納,與《蟻人》邁克爾·佩納 。
第四季主角換成了《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的迭戈·盧納,他自己正是墨西哥人,在《毒梟:墨西哥》里飾演瓜達拉哈拉集團的首腦Felix Gallardo
《蟻人》邁克爾·佩納則飾演美國緝毒署卧底探員Kiki Camarena,他在1980年代從加州帶著妻兒搬到瓜達拉哈拉,目標就是瓦解由Felix Gallardo所建立的毒品帝國。
Ⅳ 十大販毒電影有哪些
1、《美國黑幫》(AmericanGangster)是由環球影業發行的犯罪影片,該影片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拉塞爾·克羅、丹澤爾·華盛頓領銜主演。
該影片改編自《紐約》雜志上的一篇關於70年代黑人毒梟弗蘭克-盧卡斯的真實故事,主要講述了1970年代海洛因毒梟弗蘭克·盧卡斯和一名紐約警察里奇·羅伯茨互相鬥智斗勇的故事。
影片於2007年11月2日全美地區發行。影片2007年上映榮獲奧斯卡最佳影女配角及美國金球獎最佳影片等12項提名。
2、《破冰行動》是由傅東育、劉璋牧執導的緝毒題材懸疑刑偵劇,由陳育新、秦悅、李立編劇,黃景瑜、吳剛、王勁松、任達華、李墨之、張晞臨、馬渝捷、公磊、唐旭等主演,高明、施大生、石燕京、駱應鈞友情出演。
該劇以2013年廣東省「雷霆掃毒」12·29專項行動為原型,展現「第一制毒村」一夜傾覆,還原這起中國特大制販毒案件始末,劇情以李飛父子的緝毒行動為雙線索。
講述了兩代緝毒警察不畏犧牲,拚死撕開當地毒販織起的錯綜復雜的地下毒網,沖破重重迷局,為「雷霆掃毒」專項行動奉獻熱血與生命的故事。
4、《無間道》是寰亞電影發行公司於2002年出品的一部警匪片,由劉偉強、麥兆輝執導,劉德華、梁朝偉、黃秋生、曾志偉等主演。
該片講述的是兩個身份混亂的男人分別為警方和黑社會的卧底,經過一場激烈的角斗,他們決心要尋回自己的故事。2003年,該片獲得了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獎、第4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等獎項,梁朝偉憑借該片獲得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等獎項。
5、《湄公河行動》是博納影業集團出品,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藍色星空影業等聯合出品的警匪動作電影,由林超賢編劇並執導,張涵予、彭於晏、馮文娟等主演。
該片根據「10·5中國船員金三角遇害事件」(湄公河慘案)改編,講述了一支行動小組為解開中國商船船員遇難所隱藏的陰謀,企圖揪出運毒案件幕後黑手的故事。影片於2016年9月30日在中國上映。
《湄公河行動》原定檔期為2016年9月30日-2016年10月30日,後決定將全國范圍內的密鑰延期一個月,公映結束時間延長至2016年12月4日。該片獲得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
Ⅵ 大毒梟納坎是什麼電影
大毒梟電影原名:Blow別名:毒王/一世狂野/美國毒梟地區:美國全球首映:2001-3-29語言:英語大陸上映:暫無片長:124分鍾類型:劇情/犯罪/傳記導演:TedDemme
《大毒梟》(Blow)又譯名一世狂野,毒王,美國毒梟等,是導演泰德·戴米執導的一部美國劇情電影,主要演員有約翰尼·德普和佩內洛普·克魯茲等,該片於2001年3月29日在美國上映,全劇共124分鍾。影片是根據布魯斯·波特爾(BrucePorter)的同名著作改編而成,整個故事的時間跨度長達50年,展現出一個男人從美國小鎮到哥倫比亞麥德林叢林的人生之旅。喬治·榮格是與哥倫比亞大毒梟帕布洛·艾斯科巴合作的第一個美國人,經他之手,可卡因買賣開始在美國生根發芽。
影片在南加州和墨西哥取景拍攝,執行製片人喬治亞·凱肯迪斯說:「這是一部很難計劃和拍攝的電影,因為影片故事歷經了很多不同時期。為了描述榮格的一生,每個場景都很簡短,這意味著將有難窮其盡的場景需要拍攝。
Ⅶ 美國上世紀八十年代毒梟喬治榮格(約翰尼德普主演的電影《大毒梟》的原型)是否還在世
應該還在世
他是上世紀70年代開始發跡,那是他還是學生,滿打滿算20歲,加上至今40年,逝世可能不大。
Ⅷ 約翰·麥克萊恩的第二部,空中戰毒梟
前三部中,第一部和第二部的關系是最緊密的,前兩部在細節的設置,出場的人物,故事的環境上,都嚴格遵循的續集的原則。人物上,第二部保留了約翰的妻子,和黑人警官鮑威爾(在第二部中升職了)、和第一部結尾被約翰妻子揍了一拳的臭嘴記者。情節上,第二部的故事發生在被風雪圍困的飛機場,恐怖分子為了救下一架飛機上的大毒梟,干擾了飛機場的控制塔,使得所有飛機只能在空中盤旋。約翰的妻子所坐的飛機也在其中,所以這次約翰就是向視而不見也不可能了。
《虎膽龍威2》繼續在90年的聖誕檔期發力,導演換成了雷尼·哈林。電影中的故事照舊發生在聖誕節,地點換在了華盛頓國際機場。整體來說,延用了第一部的故事框架,只是把時間、地點和敵對人物改變了而已。論火爆場面來說,第二部要超過首部,因為發生在飛機場的恐怖事件,顯然要比摩天大樓中的困獸之斗驚險得多。並且這次把戰場挪到了室外,漫天飛雪,天寒地凍,約翰·麥克萊恩這次要面對的敵人還有惡劣的天氣。
第二部保留的首作得精髓,動作場面高了一個檔次,票房大火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第二部唯一的缺憾就是太像第一部了,就連約翰警官都自我解嘲道:「同樣的聖誕節,同樣的通風管道,為什麼同樣的遭遇要在同一個人身上發生兩次?」觀眾們聽了無不大笑。
第二部中的反派沒有前作中的鮮明,毒梟更像是一個符號,他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被囚禁之中,直接與約翰較量的是被收買的特種部隊,但是特種部隊的隊長關少校算不上有魅力的大壞蛋,和第一部中的漢斯比起來差遠了。在反派設置中,第二部留下了一個缺憾。
影片末尾的空中之戰煞是好看,充分體現了約翰警官死不了的命運特質,他憑借個人之力,毀滅了一架飛機,順手還為妻子的飛機點亮了一條跑道,真的是一舉兩得。
約翰·麥克萊恩這個人物幽默、強壯、機警,其實這是極為真實的警察形象,再加上他的婚姻的重視,讓觀眾感覺這就是現實生活中的一個人。約翰唯一特別之處,只是在於他總是碰到大麻煩,他如果不力挽狂瀾,他的妻子就危在旦夕了。